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15]
第二日雨村答谢甄家娘子两封银子、四匹锦缎,刚刚让人有一些感慨,却又有一封雨村的密信紧随其后,原来是要讨娇杏作二房。脂砚斋在此处批道:“谢礼却为此。险哉,人之心也!”[16]不禁让人刚刚有一些暖意的心里又是一凉,此人之心真是让人凉透肌骨!得了娇杏之后,雨村乃封百金赠封肃,可见此金是为今日之情,而非昨日之谊。哎!真是世态冷暖让人唏嘘!
却说娇杏对雨村本自无情,可雨村还记得他日眷恋之意,因此便弄出了这样一段姻缘。试想雨村与娇杏之情若在前日已得发散,娇杏果真也对雨村痴迷爱怜,不知今日可否还有此一段姻缘,此情也许早已被雨村抛舍。雨村顾恋此情是因此情始终未发,便为他提供了无限想象的空间,这情并非是对娇杏的爱怜,而是对落魄之时的自怜自赏之意罢了。他们之间实实在在不曾存在过爱情,可偏偏这一对没有互相爱恋的人,却成就了美满的姻缘,真是令人可感可叹啊!“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是侥幸,亦是对穷通贵贱的调侃。
雨村如今已是万民之上的父母,云霓之上的官府了,他在这官场仕途中畅游的是否惬意,我们只是往下再看:
原来,雨村因那年士隐赠银之后,他于十六日便起身入都。至大比之期,不料他十分得意,已会了进士,选入外班,今已升了本府知府。虽才干优长,未免有些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员皆侧目而视。不上一年,便被上司寻了个空隙,作成一本,参他“生情狡猾,擅纂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等语。龙颜大怒,即批革职。该部文书一到,本府官员无不喜悦。那雨村心中虽十分惭恨,却面上全无一点怨色,仍是嘻笑自若。交代过公事,将历年做官积的些资本并家小人属送至原籍,安排妥协,却是自己担风袖月,游览天下胜迹。[17]
如果没有士隐前日的赠银,就没有雨村今日的知府,不过这已是旧事,我们且扔过不提。如今雨村在知府的位子上“虽才干优长,未免有些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员皆侧目而视。”为什么有优长的才干,就未免要有贪酷之弊?才干优长本该是好事,贪酷当然是坏事了,为什么做了万民的父母之后,这好与坏就不舍不弃了,他们为何总是如胶似漆的出双入对呢?这才干是怎样的才干,这才干又是怎样不分善恶的技能?它为什么能匍匐在贪酷之下亦步亦趋呢?
雨村升了知府不到一年,便被上司作了一本,龙颜大怒,即批革职。只是雨村的革职并非因为贪酷,若是因为贪酷,他为何能如此坦然的“将历年做官积的些资本并家小人属送至原籍”?为何并无官员来查他的经济来源哪些正当,哪些不正当呢?看来贪酷并非丢官的原因。前文交代雨村家业已尽,可坐知府不上一年,雨村重整家业已经有了新的气象。可见为官的好处和实惠绝不可小看,这实惠大概早已是人人尽知的吧,并不该有什么惊奇之处!
那么雨村丢官的真实原因应该是“恃才侮上”吧,雨村踌躇满志刚涉仕途,这仕途之路乍看繁花似锦,可在这热闹的景象之后又有多少荆棘密布?雨村虽敏慧狡黠,但因尚未完全脱却文墨之人的恃才狂狷,便为自己招来祸患。仕途之路的升沉荣辱,绝不会是由百姓子民决定,而是由上司决定,如果不透彻这个简单的道理,那在仕途之路上就还是个门外汉。雨村虽狡黠,但在仕途宦海中还是不够稳练。上司参他的“生情狡猾,擅纂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虽有属实之情,但终究不过是给皇上看的说辞。皇上英明,当即革了雨村这个贪官的职。
再看雨村被革职之后,“心中虽十分惭恨,却面上全无一点怨色,仍是嘻笑自若。”作者虽只用了这么简短的一句,但我们若是稍作分析,便可得知雨村绝不是因为自己为官时的贪酷而惭恨。如果雨村是因为自己贪酷而愧悔的话,那么这是良心的觉醒,这良心的觉醒就不得不表现在颜面之上,就不得不表现在行为之中,因为这样的惭恨才是触动内心的真实的惭恨。雨村的惭恨只是因为自己在宦海中锋芒太露还不够稳练,因此这惭恨绝不会表露,因为这样的惭恨与心无关,与事有关。雨村对参了他的上司一定是有怨恨的,只是这怨与恨都不该写在脸上,因为雨村毕竟不是一个孩子。雨村完全清楚自己是因为在仕途中的不成熟而招致此祸,如今既已革职,也无须再买上司的帐,自要嬉笑自若,这是给政敌的一个姿态,是雨村在心理上不曾溃败的明证。
贾雨村被革职之后,本该有很多种生活可以选择,但他为何选择了“担风袖月,游览天下胜迹”?难道曾在宦海中沉浮的雨村如今真有了诗人的放旷吗?带着疑问我们只需往下再看:
那日,偶又游至淮扬地面,因闻得今岁鹾政点的是林如海。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本贯姑苏人氏,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到任方一月有余。……
雨村正值偶感风寒,病在旅店,将一月光景方渐愈。一因身体劳倦,二因盘费不继,也正欲寻个合式之处,暂且歇下。幸有两个旧友,亦在此境居住,因闻得盐政欲聘一西宾,雨村便相托友力,谋了进去,且作安身之计。妙在只一个女学生,并两个伴读丫鬟,这女学生年又小,身体又极怯弱,工课不限多寡,故十分省力。[18]
世间万象,信息如麻,每个人都只会拣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贾雨村亦是如此。雨村游至淮扬地面,对他最有用的信息便是闻知今岁钦点的巡盐御史是林如海。盐从来都是皇上亲管的物资,巡盐御史决非一般的官员,乃是天子脚下的近侍。恰巧盐政欲聘一西宾,雨村便相托友力谋了进去,雨村决非一般无谋无略之人,雨村在看似闲谈随意中所走的每一步都不是随便之举,都有他的深谋远虑。我们只需往下再看谜底自会揭开。
自雨村作了林如海的西宾之后,一载的光阴在闲适中度过。正是忙中偷闲,我们正可从贾雨村的闲情野趣、高谈阔论中窥探他是何等的俊杰人物。
雨村闲居无聊,每当风日晴和,饭后便出来闲步。
这日,偶至郭外,意欲赏鉴那村野风光。忽信步至一山环水旋、茂林深竹之处,隐隐的有座庙宇,门巷倾颓,墙垣朽败,门前有额,题着“智通寺”三字,门旁又有一副旧破的对联,曰: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雨村看了,因想到:这两句话,文虽浅近,其意则深。我也曾游过些名山大刹,倒不曾见过这话头,其中想必有个翻过筋斗来的亦未可知,何不进去试试?想着走入,只有一个龙钟老僧在那里煮粥。雨村见了,便不在意。及至问他两句话,那老僧既聋且昏,齿落舌钝,所答非所问。
雨村不耐烦,便仍出来,意欲到那村肆中沽饮三杯,以助野趣……[19]
雨村饭后闲步,意欲赏鉴那村野风光,这“赏鉴”两字确是透出了雨村的清雅与高妙,在这闲暇之中雨村或许真的有了几分超然的意趣。当雨村游至“山环水旋、茂林深竹之处”,却见有一座“门巷倾颓,墙垣朽败”的庙宇隐于其中,此寺名“智通寺”,又有一副破旧的对联,看了对联雨村只是觉得这两句话大有深意,但这对联的意思到底深在哪里,大概雨村自己也并不清楚。雨村走入寺内见一龙钟老僧煮粥,问话也是答非所问,雨村便不耐烦,出了寺庙。雨村虽怀着试探之意而进,却一无所获而出。这却是为何?或许此庙真的空空如也,这虚空与静谧中没有雨村所寻之物,因此雨村便不耐烦了,这不耐烦是火气是燥气,怎可与那虚静的宇宙之气相通?超脱凡俗之僧人的言语,雨村无从听懂,尘世的无明火气早已把雨村的智慧遮蔽,即使遇到先觉之人,即使走到了智通之地,他的肉眼凡胎也并未识得。清雅与高妙也许在行为上还可学得一时,但终究不是证得的本心,实乏后力,对于这乡间的野趣,雨村终究不是一个真正的鉴赏者,只不过是路过的一个游客罢了,他与生命的真实与觉悟确实还有着一段不近的距离。
雨村走入酒肆却遇到了旧日相识冷子兴,在这村野的冷清之处,兴致所及,闲谈助酒之语却偏是京中的繁华气象。清冷与热闹交相呼应,互为表里,乾坤变化的奥妙都尽在此处了!
我们只是再看:
……(雨村)将入肆门,只见座上吃酒之客有一人起身大笑,接了出来,口内说:“奇遇,奇遇!”雨村忙看时,此人是都中在古董行中贸易的号冷子兴者,旧日在都相识。雨村最赞这冷子兴是个有作为大本领的人,这子兴又借雨村斯文之名,故二人说话投机,最相契合。……[20]
雨村在酒肆里遇到了都中的旧交冷子兴,这两人说话投机,最相契合,他们的友谊是怎样的友谊呢?雨村赞赏冷子兴是一个有作为大本领的人。冷子兴的作为乃是开了一个古董行的贸易,大本领当然是因为生意的原故常会与都中的权贵有所交接。再看这子兴又喜雨村斯文之名。雨村斯文的名声确已远扬,这名声正可被他人敬羡,用来沽名钓誉。这姓贾之人与姓冷之人的投机之处乃在于皆为追名逐利而来,他们的相交乃源于可互相利用互相捧场的实用主义,利与名才是他们友谊的真正纽带。我们再看此二人相见之后的言谈:
雨村因问:“近日都中可有新闻没有?”子兴道:“倒没有什么新闻,倒是老先生你贵同宗家,出了一件小小的异事。”雨村笑道:“弟族中无人在都,何谈及此?”子兴笑道:“你们同姓,岂非同宗一族?”雨村问是谁家。子兴道:“荣国府贾府中,可也不玷辱了先生的门楣了?”雨村笑道:“原来是他家。若论起来,寒族人丁却不少,自东汉贾复以来,支派繁盛,各省皆有,谁逐细考查得来?若论荣国一支,却是同谱。但他那等荣耀,我们不便去攀扯,至今故越发生疏难认了。”……[21]
虽然身处山村野趣之处,但心中的热闹与繁华却无法与这清淡和谐。雨村开头便直从京中的新闻问起,可见心中未曾片时离开过那繁华的所在。再看子兴也偏是从贵同宗说起,世路中人不但会投其所好,更会附会穿凿,因同姓竟可同宗,真是令人一笑。脂砚斋在子兴之语后批道:“刳小人之心肺,闻小人之口角。”[22]这小人的才干确实令人瞠目。我们再看雨村对这附会而来的同宗又是如何做解?雨村款款而谈,却从东汉论起,终究考证出来确系同宗!脂砚斋也评道:“此话纵真,亦必谓是雨村欺人语。”[23]从前文我们已知雨村“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雨村是因无族中可靠,才去京中考取功名。此时因羡慕荣国府的繁华,雨村竟考证出同宗来,此话何止是欺人,简直是无耻。而此二人的友谊却是在这一拍一和中相契合的。
再下来冷子兴演说了荣国府的人口兴衰,当谈及贾宝玉衔玉而生的奇异与行为的偏僻怪诞之时,贾雨村对天地生人有一番精彩的评论,实在让人叫好称奇。大概世间所有的才干特长都不及拥有识人的眼力吧,我们且来看雨村的这一篇精辟的宏论:
子兴见他说得这样重大,忙请教其端。雨村道:“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余者皆无大异。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运生世治,劫生世危。尧,舜,禹,汤,文,武,周,召,孔,孟,董,韩,周,程,张,朱,皆应运而生者。蚩尤,共工,桀,纣,始皇,王莽,曹操,桓温,安禄山,秦桧等,皆应劫而生者。大仁者,修治天下;大恶者,挠乱天下。清明灵秀,天地之正气,仁者之所秉也;残忍乖僻,天地之邪气,恶者之所秉也。今当运隆祚永之朝,太平无为之世,清明灵秀之气所秉者,上至朝廷,下及草野,比比皆是。所余之秀气,漫无所归,遂为甘露,为和风,洽然溉及四海。
彼残忍乖僻之邪气,不能荡溢于光天化日之中,遂凝结充塞于深沟大壑之内,偶因风荡,或被云催,略有摇动感发之意,一丝半缕误而泄出者,偶值灵秀之气适过,正不容邪,邪复妒正,两不相下,亦如风水雷电,地中既遇,既不能消,又不能让,必至搏击掀发后始尽。故其气亦必赋人,发泄一尽始散。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置之于万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再偶生于薄祚寒门,断不能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必为奇优名倡。如前代之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王谢二族、顾虎头、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刘庭芝、温飞卿、米南宫、石曼卿、柳耆卿、秦少游,近日之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再如李龟年、黄幡绰、敬新磨、卓文君、红拂、薛涛、崔莺、朝云之流。此皆易地则同之人也。”
子兴道:“依你说,‘成则王侯败则贼’了。”雨村道:“正是这意。……[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