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今世与来世——人类生死观浏览
5890300000019

第19章 儒家的“天命”生死观(1)

儒家思想是对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影响最大的思想。在生死观问题上,儒家学派同基督教和佛教及道教的观点有很大差别,它不承认人的轮回转世,也不信仰人的复活和再生。儒家学派基本上是以天命观为基本人生观,它对生死的解释也是围绕天命观而展开的。

1.天命观是儒家思考生死问题的圭臬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他生于春秋时代。但天命思想在孔子生前就已经产生。商代统治者所尊崇的是祖宗神,他们把自己的祖宗神圣化,万事求卜,祈求祖宗神保护其政治地位。而在周朝,周人的宗教信仰发生了变化,也就是既信祖,又信天的二元神宗教思想。他们把上帝与天子分立为二,又把它合二为一,认为先王与上帝相匹配,人间的帝王就天上上帝的代表,从此就出现了祈天祷命的思想。

《诗经》有:“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孔子沿袭并发展了西周以来的天道观或者说天命观,把它提到观察人生变化的最高地位。孔子认为天是宇宙最高的神,而且是一种有人格意志的神,其他神则是从属神,无法与最高的神相比拟。他有一句名言:“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也就是说,人违背了天意而造成的罪过,向其他神灵祈求免罪是不起作用的。孔子对天的职能的解释与基督教对上帝的解释是不一样的。基督教的上帝能够创造世界、创造人类,能够派遣天使到人间,还能够使死人复活。孔子说的天不行使这样的职能,但这种天能够以神奇的力量给人以道德人格,能够把一种人格力量赋予不同的人。孔子认为,圣贤一类的人物其高尚的道德人格和智慧是上天赐予的。他曾自我表白:“天生德于予”,就是说他的高尚人格是上天给予他的。由此,孔子认为人的生命及其运行过程都是由天主宰的,这就是所谓人天命。他还认为,天不仅主宰生命,而且还主宰万事万物。《论语》中有这样的话:“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也就是说,天能够使四时运转,百物生长。他指出,天命是不可违抗的。他提出君子有三畏,也就是有三种敬重的信念,这就是“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关于天与人的关系,孔子总是把君主、圣贤和天联系在一起,而总是把庶民和地联系在一起。他认为,古代的先王就是天的儿子,他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这就是说,只有天最大,只有尧能效法天,实则尧为天子。孔子还认为,一个朝代文化的发展要靠天扶持的人来主宰。有一次,孔子被拘禁在匡邑,孔子就叹息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大意是说,文王虽死,但天意要他继承周代的文化传统,老天爷如果不想消灭文王所创造的文化,匡人不会把他怎么样。

孔子最杰出的后继者当属孟子,人称亚圣,尽管孟子没见过孔子,但他对孔子的思想有多方面的发展。孟子承认孔子的天命观,但他更重视天人合一,重视人主观的努力,认为只要人能够诚心诚意遵循天道,就会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实现天降的大任。孟子有言:“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天道讲求真诚,而真诚的人就一定能够实现天道。孔子的孙子子思也承认天命,但他认为,知天命者只有君子,而孟子则认为,只要对天思诚的人都可以知天命。他说:“虽有恶,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孟子在天命论中减弱了上天主宰的成分,强化了人的心理修炼的成分。他把修身立命作为知天命的重要途径。在《尽心上》中,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儒家学派对人的死亡是一种什么看法呢?最初,孔子从天命观出发认为人的生和死都决定于天,这就是“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因为一切决定于天,人的生命也系于天,所以孔子一度不愿意谈论生死。有一次,子路向孔子询问敬奉鬼神的事,孔子的答复是:“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就是说,对服侍活人的事还不清楚,怎么能谈论服侍鬼神的事呢?子路又给孔子提出了第二个问题:人的死是怎么回事?孔子的答复是:“未知生,焉知死?”就是说,对于人的生命过程是怎么一回事还未弄清楚,对死是怎么一回事更无须探究。但总体上看,孔子对生死的基本观点是:生也在天命,死也在天命。孔子有位弟子患了重病,生命垂危,孔子的判断是:“亡之,命矣夫!”就是说,他必然要死,这是天命所决定的。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实际上是有神论者,但他们并不对一般的神鬼五体投地地祭拜。他们是“天神”一元论者,认为人间的人事和鬼神都超不过天,都由天来主宰,但他们相信鬼神也是存在的。但他认为,在人们的信仰中神鬼还是存在的。他有“祭如在”的思想,也就是祭神鬼,鬼神如在你眼前存在。但他又主张,人不要陷进信鬼神的泥潭,提出“近鬼神而远之”的思想。

在孔子的中心学说“仁”中,特别推崇“孝”,仁不仅是孝的人性根源,而且是孝的终极目标,仁的基本要义是“爱人”。一个人只有先孝敬其亲,才能推及孝敬其他人,由父母血缘亲人加以推广,以至达到爱一切人。既然孔子主张孝,这样,既要孝活着的父母又要孝敬死后的祖先。他在《学而》中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所谓“慎终”指要慎于丧葬,“追远”是指追念远祖。这样做的后果,能够达到“民德归厚”的结果,形成良好的民风。儒家学派把孝推至治理天下的高度。《孝经》指出:“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所以,在孝的内涵中就有对鬼神的祭祀,祭祖先的亡灵也是尊神。子思在《中庸》中有这样的话:“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敬奉祖先神,孔子学派大体上认为这主要是给活人说的,使活人能够遵循孝的伦理道德,死人的灵魂能够享受到活人的祭品就不得而知了。在《中庸》中,子思承认鬼神看不见他的形象,听不见他的声音,也不能用物体来运载,但神鬼还是存在,不过它是一种心理存在,在天人合一中存在。儒家学派主张敬鬼神,但他对鬼神的事又持回避态度,这似乎是一个矛盾。墨子曾对儒家学说的这种矛盾提出了批评,墨子说:“执无鬼而学祭礼,是犹无客而学客礼也,是犹无鱼而为鱼罟也。”这说明儒家学派敬奉鬼神、祭祀祖先主要目标不在为亡灵超度,而是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服务。

2.儒家的生存进取观

儒家学派虽然遵循天命观相信死生有命,但是儒家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并不主张听天由命,而是提倡一种人生的进取精神。孔子本人极力提倡人的学习和道德的修养,认为人只有终身学习才能够知天命,才能够通晓人生及宇宙大道。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段自白表明,人从童年时代起就要立志学习,人到青年时代就要立足于生活实践,熟悉社会风貌和礼仪规则。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认识能力越来越高,要最终能够人情练达、世事通明。这是一种终生学习修养的人生观。孔子一生重视道德修养和礼仪规范,他的名言是:“君子博学于之,约之以礼。”孔子事实上也重视社会实践,他年青时代做过小官,掌管仓库和牛羊畜牧的事,后来,孔子出任鲁国的大司冠。孔子主张诸侯平等,共尊周王,他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思想,但由于他的政治立场趋于保守,主张恢复西周的社会制度,各个诸侯都不赞同他的主张,因此处处碰壁。但他在学术和教育上的重大成就,使他成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言行影响中华民族两千余年。可见,孔子的学说和思想中不乏积极进取的方面。

儒家学派的杰出继承人孟子把儒家的天命论引申为天任论,也就是人生活在世界上,就要完成上天所赋予的重任,而要完成上天的重任,就要进行艰苦的修炼。他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里提出了人要成为圣人君子,必须经过艰苦的修养,而君子修养的目的就是要完成上天赋予的大任,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提倡自尊自强的精神,他倡导过一种“大丈夫”的人格形象。所谓大丈夫就是要做到如下的准则:“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的天命观由尊天发展到尊民,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里破除了天即天子的观念,说明平民百姓也承担着天降的重任。他认为天命与民意是一致的,天子和诸侯如若能反映民意,使百姓安之,就能反映天的意图。

宋代理学家继承了儒家的积极进取精神,提出了“格物致知”的理论。这里说的物,是指人世间的一切事情,既有自然的物质,又有社会的事件;这里指的格,就是要穷究事物的结构和规律,用朱熹的话来说,就是“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这里所谓的致知,就是人的心里面要对事物的道理一清二楚。当然,对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人认为他的知是心理的知,是唯心主义,这里我们撇开哲学的唯心唯物不论,而就人对待事物的态度看,它反映了一种穷究事理的进取思想。朱熹在修改《大学》这部经典中,对格物致知作了如下明确的解释: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我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朱熹认为人的灵性中必须内含知识智慧。世界的万事万物都存在机理,事物之理深奥莫测,准以穷尽,但人若不断钻研,“用力之久”,会豁然贯通即“吾心之大用无不明”,人就可以达到“格物”、“知之至”。这是何等可贵的探求真理的精神。

儒家的天命观积极进取的一面还表现在人的行为实践中,强调人在表现自己的人格及精神时,要以仁与为最高追求目标,并提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历史上确有一大批属于儒家学派的志士仁人为国家为民族杀身成仁。南宋著名民族英雄文天祥发展了儒家的正气思想,他认为:在天地间存在一种正气,这种正气构成了天地万物。他在《正气歌》中讲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他由天地的正气推论到人的正气,他把人的正气称为“浩然正气”,所谓“浩然正气”就是为国为民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浩然正气”要通过人的长期修炼和社会实践而形成,但检验“浩然正气”的测量器就是人如何对待生死,只有那些在国难民灾之际敢于牺牲的勇士才能称得上有“浩然正气”。文天祥有句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的价值在于实现上天赋予的使命,人死的价值在于为实现这种使命而献身,这就是儒家看待生死观的最高境界。

3.君子的价值观

儒家学派的价值观已影响中国文化发展两千余年,甚至连日本、东南亚一些国家还以儒学价值观为圭臬,教育企业职工,培育企业精神。

儒家的价值观可以用君子价值观来简称。孔子似乎站在一个超阶级的立场来观察社会人群,把人划分为两个阶层,一为君子,一为小人。

君子和小人的概念,本来是从人的道德人格和学识智慧的角度来划分的,历史上的学者和有识之士也是从这个角度理解和解释这两个概念的。可悲的是中国“左”倾思潮肆虐时,孔子的君子、小人概念被完全赋予了阶级的内容。一些人说孔子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阶级,他的君子是指奴隶主贵族,他的小人是指奴隶、平民阶层。从而把孔子所说的君子都看成“反动阶级”,而“小人”则是“劳动人民”,于是出现了反“君子”、尊“小人”之风。这既歪曲了传统,又误导了现实,只能把中国人的国民性引向堕落。

其实孔子的君子概念在许多方面是指人的高尚人格。孔子在《学而》中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讲具有谦和品格的人就属于君子,自己有学问、有才华而人们不理解不知晓,他自己并不为此恼火,这就是君子的胸怀。孔子还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里讲的君子的风格是务本,这里的“本”实际上指孝悌,就是要孝敬父母,团结弟兄,不管是哪个阶层的人,能做到孝悌,也就是实现了孔子的“仁”的主张。孔子在“君子”的含义中,还要求人要庄重,他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就是说作为一个君子要保持庄重的威严,要恪守忠诚信实,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孔子还把生活俭朴、勤学苦干作为君子的标准。他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省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就是说作为一个君子不贪图安逸,做事勤勉,说话谨慎,善于以别人的长足来纠正自己的不足。另外,孔子还把知错必改的人也称为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