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金秋时节,法国巴黎沉浸在一股东方文明之都吹来的时尚风潮之中。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99巴黎·中国文化周”中,中国纺织国际交流中心组成了以张肇达、吴海燕等11位中国当代服装设计师和数十位中国模特为强大阵容的中国服饰文化交流团,终于走上了法国的时装大舞台,也终于让华夏服饰醉倒巴黎。
中国服装设计大们,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古代服饰、色彩纷呈的民族服饰和时尚迷人的现代服饰,展示得淋漓尽致;而中国模特们又将中华民族雄厚的物质资本和丰硕的精神资本,将华夏服饰文化中最悠久、最精粹、最充满风情神韵和独特魅力的部分,写在了国际时尚大舞台上。
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欧美还处于混沌初开的时候,我们的服饰就已经很讲究了,其规格与气象,佩饰与做工,是那个时期欧美人,无法比拟的。我们就已经进入到人类文明的一个又一个高峰。当然,汉代以降,张骞也好,班超也罢,出使西域,打开“通西域”“丝绸之路”,都没有放弃过使得中原文化与中亚、与欧洲文化相融合的契机。是他们开创了中原与西域与中亚各地乃至欧洲进行政治文化交往的先河。
华夏服饰源远流长,代有高峰。一般来说古代服饰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君王权势与奢求使得服饰及其色彩变得复杂而又等级森严。今天的中国现代设计师们在国际舞台上重现了历史上,这些带有东方时尚风源的服装服饰,醉倒巴黎倒也不足为怪。
秦风汉韵中透出一组古朴庄重的色调与天地威严的神圣,将此间服饰文化中显示地位与权势的象征符号,表现得令人叹为观止。
而唐裙宋衣的富丽娟秀,是中国服饰中最具理想特色的写实版本。艳丽多姿、薄如蝉翼的裙服,透着大唐盛世的华贵雍容,也写尽了宫里宫外的奢华艳丽。既是写实,亦是写真。潇洒飘逸,且性感之极;宋衣的配之龙凤,故作考究,幻想威风,或许多与朝分南北的复杂心态有关。
明代清丽淡雅,简洁明快,不事繁杂,于色彩中表现了一种平静。
清代服饰雅致与繁琐共存,既有宫廷的威风典雅,又使女性柔美风韵淋漓尽致。
中国时装设计大师们从历史潮流的旧瓶中,倒出了“新酒”,反映出对东方情结的难舍难离。味浓与否?只待品尝。
但是,中国民族多样化的服饰,却也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其色彩的精彩纷呈、款式的个性鲜明,却也给了设计师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开发潜力。既保留了远古服饰的遗风,又融入现代品格的冲击,倒也令法国及欧美服装界瞪大了眼睛。
中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继续保持着远古图腾崇拜的时尚图纹及宋元明清时期的色彩、服饰与款式,少有外来影响。这与这些民族的长期稳定生活在自己的地域内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而设计师们则将自己的现代意识与之结合,继续表现出浓郁的西南民族风情。
大西北地处大漠、高原、草原,素有粗犷、大气、豪迈之风格。长袍、皮帽、皮靴、披风等严寒地区特有的硬件服饰,为设计师展示生命力的顽强和冷静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总之,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展示的不仅仅是各地的服装。至少它向人们表明了这样一种理念:各个民族所处的地域环境不同、地理气候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其间的服饰服装的差异,便是特色。而这种特色形成了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时尚个性,而这些民族集中在中华大家庭中,更能显示出华夏民族服饰文化宝库的博大精深。
不管怎么说,开发民族服饰的前景,是我们在世界时装领域里的独特优势。但是,今天我们毕竟已经走进了21世纪的大门。在中国现代服装服饰的发展中,将民族传统文化的韵致和现代服饰概念完美结合,展示中华民族的时代风采。将是中国服装设计师们任重道远的长期任务。
此次,中国服饰文化展的演出,在巴黎引起强烈反响。张辛的“国服”系列,庄重又不失传统儒雅;吕越、舒弘设计的《吉日佳期》和《东方情调》等时装,将浓郁的东方风情演绎得美艳妩媚、得体大方;刘洋的《中国骑士》中,带有闲情逸致和娱乐主题的运动装上,恰到好处地点缀着京剧脸谱与书法篆刻。极好地向世界表明,中国现代都市成熟之后的巨大的潜在市场;以张肇达设计的一组以华表为主题的晚礼服,在巴黎舞台上大放异彩。表现出高擎、挺拔、优美、典雅的东方式的纯洁情调,为中国人的礼服观念增添了新潮现代的样本。
11位中国当代服装设计师被世界时装王国的大师认可并称赞,足以说明中国已经具备了冲击世界时装舞台的实力。而中国的超级模特们美伦美焕的演出,更为中国现代意味的服装,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中国服装在巴黎的展示演出,使法国人陶醉在来自东方衣冠王国的冲击波下,也使世界服装界更清晰地看到崛起的中国,正在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结合部,迎头赶上世界服装王国。无论法国、意大利,还是纽约、日本等时装王国,谁也不会无视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加工、出口和消费的巨大市场。
而我们是不是可以说,用我们中国的名师、名模、名牌,展示当代时装精品最新潮流,并以此陶醉世界的日子,已经离我们不远了。
6.西子湖畔的启迪
江南六月,正是如诗如画,雨最潇洒的时候。杭州西湖那婀娜的美丽,透着神秘和诱惑,却深藏着一个永远迷漓的梦。
美丽温情的西子姑娘,便是在这梦境中长大的。但她们却企盼着梦想成真。
对于女孩来说,美丽是个资本,拥有一份天姿丽质便是天下最幸福不过的事儿。为了美她们做了很多梦,也放弃了很多的梦。
命运总在和女孩们开玩,而女孩们却在认真地和命运较量。
首届中华广告模特大奖赛杭州赛区正式报名选拔时,美人城的女孩蜂拥而至,寻找着梦幻之路。只有4个名额去参加全国性的角逐,而报名竞争者竟达500多人,实际上只有20人有竞争的可能。自然残酷的竞争在选美领域,真刀实枪地展开。次年,杭州又有600多佳丽在“西湖壁纸广告模特大赛”上,角逐那只黄金桂冠。
1988年2月,杭州姑娘,有了作梦的机会。这时,杭州喜得宝丝绸公司成立了时装表演队。它一诞生,就成为公司的一个窗口、一面旗帜、一支形象化的流动推销队伍。她们多次南下到广交会作专场表演。渐渐打出了名气,不少外商,误以为杭州的丝绸公司只此一家。有的则把它当作了浙江省丝绸公司的分公司。
喜得宝时装表演队在为扩大公司影响和产品促销方面专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功不可没。这支充其量只能升格为市级的模特队,将杭州的业余模特风吹了起来。1990年10月,在杭州武林广场举行的“首届中华模特大赛”掀起了高潮。
谁能料到,1990年夏,浙江桐乡的陈娟红考进喜得宝丝绸公司模特队,还不到一年,便从这里走向全国,杀进世界时装模特舞台,成为一代名模。仅仅四年多时间,一个服装公司的一项促销公关活动,竞化出如此神奇和绝妙的社会效应——“小庙飞出了大神仙”。
模特队的功能不再局限于促销了,实际上它唤醒的是一个深藏在心底的梦,也使人们重新经历了一次美的洗礼。
喜得宝时装表演队的辉煌战果,得益于这支队伍的艺术指导凌云。
对凌云这个曾是济南前卫文工团舞蹈演员、浙江省歌舞团编导、副团长来说,率队走自己的路子,形成自己的演出风格是十分重要的。时装队不是单位产品的展示,而是艺术。外国的时装表演,主要是直接与订货商见面,强调的是展示。而我们的时装表演,主要是与观众见面。是要让演出使观众得到美的启迪与享受。因而她将舞蹈、话剧小品的表演技巧揉在一起,使模特儿上台后找到一种特殊的艺术感觉。
看惯了美人的杭州人,自然不会因为这里出了一个陈娟红和褚红(第二届中国世界超级模特大赛第6名)而大惊小怪。但美的竞争的残酷性却令人们议论纷纷。
当一些外貌俏丽,服饰华贵的女孩,因在自我展示、知识问答等项目上贫乏庸俗的表现而纷纷落马时,当一些姑娘只是因金钱的制约,无力置购漂亮昂贵的时装而名落孙山时,我们是否想过:什么是美?我们以前懂得美吗?当外在美与内在美无法统一,无法兼得而你又必须要作出选择时,你又该选择哪一个呢?
同样,对于参赛者来说,对美的认识存在着许多偏见的理解。她们大多以为美的形体应该是苗条而白皙的,江淅本来就是美女多如牛毛的地方,姑娘们有着一种东方美女的典雅。但是作为模特的专业标准,仅有外表美是不够的。
杭州小伙子胡兵,是一位职业划船员,他曾夺得1991年全国“青春美大奖赛”桂冠。成为中国首席男名模。
而在“中华广告模特大奖赛”杭州赛区上,大学生孙黎夺走桂冠。她已将知识、学历、涵养化入了她的日常言行举止和美貌丽质之中了。唯此她才能表现出从容、健康、娴雅的风姿。她曾是体育尖子,多次在省级、国家级比赛中,获得名次。
她们的夺魅无疑在告诉人们:美是个人素养的综合体现,她需要美丽、知识、健康的共同孕育,更需要情操、品德的和风滋润。
喜得宝演出队的艺术指导凌云,当初对他们队里的四个“台柱”一齐在1991年底跳槽加入到深圳国际展览中心队,百感交集,十分惋惜。当然,对于这些从一个市级模特队,打入国手行列,她还是颇为得意的。毕竟,潇洒地站在中国专业时装模特最高领奖台上的水乡姑娘,最初是在自己门下的。陈娟红是嘉兴人的骄傲。
但这份骄傲,却在1992年10月11日的“浙江嘉兴1992中国时装节”上多了一丝苦涩。这次时装节是由嘉兴市政府牵头,联合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中央电视台、《时装》杂志社共同举办的,规模当属国家级的。
时装节有意将当时中国最走红的24位名模名模全部召来,陈娟红这位从江南小镇嘉兴桐乡走出去的普通女工,运动健儿当然名列在第一,不能错过了。早在当年4月她回家乡省亲的时候,即被市府有关领导请去,备受款待。以后,市政府和她保持联系不断,并和她打过招呼,希望她一定能前来参加10月份的时装节。
此时,嘉兴市提前宣传出去了。街头巷尾、巨幅广告上赫然打出了陈娟红将回乡表演的时间地点。一时间,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这位大红大紫的名模——中国第一名模身上。家乡人盼望着陈娟红回来,一睹成为陈娟红成为世界超级名模后的芳容。
但北京与深圳方面没能达成协议,这意味着,陈娟红能否回来成了问题,即使回来能否参加演出也成了问题。嘉兴方面急了,通过各种渠道加紧和陈娟红联系。陈娟红能不能回来,真的成为一件令人头痛的事了。市政府和主办者急得团团转。但仍没有放弃作工作。时间一天天滑过。距开幕式的日子越来越近。
虽说,后来陈娟红以个人身份飞回故乡。但她也根本没作参加表演的准备,她的出现只能算对家乡人有个交待。尽管后来,她还是上场了。但她声言,她的出场,既不代表深圳,也不代表嘉兴,她只代表自己。她知道,也只能这样摆平自己所面临的尴尬局面。只见她身着一袭黑礼服,孤独地在台上默默地走着。众人看着她情绪低落、不尽人意的表演,却也给了她热烈的掌声。
其实,怪陈娟红实在怨枉。能不能回来,能不能演出,她说了不算,她与深圳国际展览中心时装队有约在先,她的行动自然要听从组织的调遣了。她也是身不由己。
但没有人责怪陈娟红。大家都明白她是有苦难言,身不由己。
问题出在谁身上?板子该打谁?说深圳不近人情,冷酷无情?但人家毕竟是以章办事,毫不过分。大家竞争意识极浓,怪不着人家。
竞争,决不能有“人情”,不管他亲娘老子,这谁都知道。
竞争,绝对要“无情”,哪怕他是老子亲娘,这谁也能理解。
或许,这是深圳国际展览中心时装队具有现代超前意识的举动,大家慢慢会习惯的。不然,中国的模特事业将会在原地打转。
当时,时任中国时装研究设计中心艺术总监的张舰说:“关键在于我们的演出体制不健全。如果我们也有一个时装模特表演的代理机构,既可以为模特出面洽谈业务,又能让邀请者有路可寻。那就完全可以避免那些让人恼火的混乱和不必要的纠纷了。”
问题的症状在哪里?一句话:中国缺少的是模特市场良好的中介桥梁——经纪人和经纪公司。由于过去我们缺少一种规范的机制,中国时装模特的表演活动显得混乱而又无章。
江南雨还在下着,西子姑娘们仍在做着那个美丽潇洒的梦。可这个充满诱惑的梦想,什么时候能够实现呢?
好在问题总会解决。1992年12月8日,我国第一家国家级模特经纪公司代理机构——“新丝路模特经纪公司”在北京成立。张锦秋、瞿颖、黎小燕、刘莉、于然等13位名模与该公司签署了聘用与经纪合同,从而成为我国首批由经纪公司实行全权代理的时装模特。
模特代理制度是将模特与经纪公司的义务、权利以具有法律效应的合同形式固定下来,有章可循,以此解决过去许多令人头痛的事情。合同期间,公司义务为模特塑造形象,为她们安排和承接演出、广告及有关业务。在征得经纪公司的同意,并由经纪公司出面为其谈判和签约后,模特也可以自己接广告和外出演出。但是,客户寻求签约的模特必须通过经纪公司进行。模特经纪公司依法维护代理模特的权益和肖像权、姓名权不受任何伤害,模特也要向公司交纳一定的代理费。
模特经纪代理的形式,在国际上早就被广泛采用。“新丝路模特经纪公司”顺应国际潮流,率先打破国内时装表演团队的限制,为模特和客户牵线搭桥,并为双方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市场领域和双向选择的机会。
该公司的代理业务已开拓到全国各地,并与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模特经纪公司——美国福特模特经纪公司、英国威特塔克模特经纪公司、台湾黛博拉模特经纪公司以及法国、意大利、德国、日本、中国香港等多家模特经纪公司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关系。
如果,当年就有这样的经纪公司,陈娟红遇到的问题,恐怕就好解决多了。
我国第一家国家级模特经纪公司代理机构——“新丝路模特经纪公司”,一支独秀地支撑了数年之后,因了北京的概念98和安之杰,上海的万新堂、东亚、逸飞新丝路等较大的模特经纪公司的相继出现,中国模特代理市场的格局才得以改变。
模特经纪公司的正常运转,给模特业带来了生机,也为模特们创造着发展的契机,并使双方利益得到了明显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