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小姐”选举到1999已经快30个年头了。这当然是从1973年无线电视台首次承办算起的。在长达30年的“港姐”选举历史上,有几件事很耐人寻味.
其实,如果追溯源头,时间可提前到1946年6月23日的选美。
这一天,香港发生了破天荒的事儿。当时并没引起多少人的注意和产生多大的影响。由香港中华业余泳团和英国空军俱乐部联合举办的国际慈善公开泳赛中,首次进行了选美活动。报名参赛的佳丽仅仅117人,而最后出台亮相的只有11人。这些佳丽都是由当时的社会名流推荐的。由于缺乏选美经验和有意识的策划及训练,选取举程序简陋,表演环节也简单,结果大扫大赛发起人、香港丽池夜总会老板李裁法的雅兴。决赛是在丽池花园夜总会进行的。冠军为李兰,亚军是白光,季军是潘江枫。港督夫人杨慕琦为冠军李兰颁发了一只银杯,首届“香港小姐”选美就此草草收场。李兰夺冠后,开始从事电影工作。她主演的第一部影片《情焰》,于1946年12月12日即“西安事变”10周年纪念日放映。这即是第一部由“香港小姐”主演的香港电影,也是战后第一部电影。
1947年,为筹款救济华南水灾,港方又举行了第二届“香港小姐”选美活动,名为“出水芙蓉”游泳选美。可报名者有18人,参赛角逐的也只有4人。12个中外评委面对到场的4名佳丽,目瞪口呆。参赛时结局更为惨重,在无可对比的情况下,12名评委决议,让4人都获了奖。结果,青年学生吴丹风获冠军,舞女陈安妮获亚军,中学生朱丽英和白丽莲同获季军。
1948年7月18日,由丽池花园夜总会独立主办了第三届“香港小姐”选举,参赛小姐12人。冠军司马音(化名邓波儿),亚军周虹,季军费姿。
1949年至1951年,“香港小姐”选举中止了3年。
1952年恢复选美,选出的“香港小姐”可以顺理成章地代表香港赴美国参加“世界小姐”竞选。冠军是但莱迪,亚军李懿碧,季军李美梅,第四名为王瑜,第五名为许露茜。冠军但莱迪参加当年“世界小姐”竞选,获得了第四名。她成为第一位参加国际竞选的“香港小姐”,也是第一位在国际选美中获得第四名的香港小姐。
1953年香港又中止了一届选美。
1954年6月12日,“香港小姐”选美又在丽池花园夜总会举行。这一年进入决赛的小姐个个美貌如花,艳丽出众。被称为“热带美人”的国泰航空公司空中小姐李慧珍获得冠军,桑莲宜获得亚军,第三名为张慧珠。李慧珍获得“香港小姐”冠军后,赴美国参加竞选“世界小姐”,结果获得第三名。她是第一个在国际选美竞选中进入三甲的“香港小姐”,她的记录一直保持了20年,直到1974年5月25日,“香港小姐”季军刘慧德获得“亚洲小姐”第二名才被打破。
1955年至1958年香港没有进行选美活动。
1959年10月9日,香港星系报业公司和美国广告公司联合主办了“香港小姐”竞选。参赛佳丽15人,冠军为莫萍贞,亚军为罗懿如,季军是王丽贞。莫萍贞获选后,参加了在伦敦举行的“世界小姐”选举,她是第一个到英国参选的“香港小姐”,由于香港与英联邦的特殊关系,她的参选引起了英伦三岛的格外关注,但她的成绩不理想,根本不能入围。
1960年6月12日,由《华侨晚报》和万国影片公司联合举办了“香港小姐”选美。第一名张慧云,第二名为葛爱贤,第三名李德,第四名韦希德,第五名陈美莲。值得一提的是,在选举“香港小姐”的同时,芝柏表和泛美航空公司于7月17日,联合举办了“香港美人”选举。在美丽华大酒店,诞生了首届“香港美人。第一名乌黛明,第二名谭瑞容,第三名房大瑛,第四名徐薇玲,第五名王安琪。在决赛中,第一次出现了由14个国家组成的时装模特队的表演助兴。张慧云和乌黛明双双代表香港参加“世界小姐”竞选。
1961年“香港小姐”停办,而第二届“香港美人”竞选却如期进行。这年的“香港美人”是由香港青年商会和芝柏表联合主办。冠军是张瑶,亚军是陈珍卿,季军是石丽斯,第四名赵曼萍,第五名陈月娥。这次选美,吸引了9个国家、地区准备前往美国参加“世界小姐”竞选的佳丽,前来与观众见面。美艳绝伦的台湾模特马维君,赢得了人们的赞美。
1962年6月22日,国泰航空公司和香港品格小姐俱乐部联合在九龙百乐酒店举办了“香港小姐”竞选。结果庞碧光获得冠军,亚军是陈南施,季军为万施素儿。这一年的选美会,还选出了“新加坡小姐”高茱莉和“马来西亚小姐”鸭都拿莎娜两位异国佳丽。她们俩和庞碧光一样具有参加“世界小姐”的资格。
1963年和1964年香港没有选“香港小姐”。但是,却又冒出了“百花小姐”和“工展小姐”选举。获得“百花小姐”的金霏后来晋身影坛,成为著名的电影演员。
1965年的“香港小姐”冠军得主是杜约克小姐,她是第一个当选为“香港小姐”的混血儿(其母是中国人,其父是英国人)。亚军是赵莉莉,季军是罗娜,第四名是邓少薇,第五名是黄淑英。
1966年10月15日,香港举行了60年代最后一次“香港小姐”选举。马嘉慧获得冠军,亚军是卜文绚,季军是许真娜,第四名仍是邓少薇,第五名是夏伟仪。邓少薇在参加竞选“香港小姐”之前,曾获得“美腿小姐”称号。
1967年至1969年,香港停办“香港小姐”的选举。但自1966年起,香港出现了五花八门的选美活动。1966年,邵氏影友俱乐部和精工表联合主办了“精工小姐”选举。冠军为虞慧,亚军舒佩佩,季军郑文静。
从1966年至1968年,香港举办了三届“香港玉女”选举。第一届“香港玉女”冠军是马海伦,亚军陈绮龄,季军陈丽丽。第二届“香港玉女”冠军是郑文芳,第三届冠军是李坤义。
1966年,除了“香港玉女”选举之外,还出现了以歌唱比赛为主的“香港之莺”选举,冠军得主就是后来港台最有实力的歌星徐小凤。
1968年,举行“香港公主”选举,冠军李司棋。
1969年,又出现了“香港节小姐”。
进入70年代后,香港一直没再进行“香港小姐”选举。直到1973年才又恢复选举。
1973年,香港的东方选美会主办“香港小姐”选举,冠军是狄波拉。她是70年代第一位“香港小姐”,也是香港选美史上第11位“香港小姐”。
由于没有固定的主办机构和活动经费,香港选美从1946年至1973年只不定期地举办了11届。后面的几次因为新闻界的参与,比前两届热闹多了,但因为缺乏明确固定的宗旨和标准,选举标准方式也不够完善,渐渐弄得声名狼藉。
当狄波拉小姐获得1973年选美冠军后,也结束了这种不定期举办“香港小姐”选举的局面。香港无线电视台获得了独家主办一年一度的“香港小姐”选美活动的权力。
从此香港的选美,进入正规化、标准化。以至发展到今日,越来越完善起来。商业因素的注入使它更具竞争性、更吸引人。
无线电视台有识之士,经过长达27年的观察和筹备,发现这项活动可能会带来极大的经济收益与社会效应,在提出“美貌与智慧并重”的竞美宗旨同时,正式于1973年亮出了“港姐”选举的牌子,独家担当起美女的伯乐来。无线制定了严格详细的报名、竞赛细则和评选办法。为推动全港的选美热潮,又在奖品上大做文章。
最幸运的是1983年的“港姐”杨雪仪了。1983年以前当选的历届“港姐”仅能得一只银杯。而1983年后就升格为价值30万港币的奖品,其中包括钻石黄金襟针、名贵手表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奖品等级越来越高。1986年“港姐”得主李美珊的奖品总值高达百万。加上高级洋房,出国旅游以及在无线电视当一年高薪艺员的诱惑,使选美活动最终成为通向娱乐圈的最佳捷径。一夜间成为百万富翁的诱惑使稍有点姿色的港人蜂拥而上,趋之若鹜。
对电视台而言,举办选美活动不但是提高收视率的最有效方法,而且可以毫不费力地在最大范围内挑选女艺员。无论有名衔还是名落孙山,都乐于发掘、招募为演员,宣传媒介已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观众容易接受。
但是,香港选美的赛事越来越多,年年都有好几次选美。多了,似乎很难大“盛”起来。于是,无线电视于1975年的第三届“香港小姐”选美时增设了“最上镜小姐”和“友谊小姐”各一名。1981年又增设了“青春小姐”、“才华小姐”、“最受佳丽欢迎小姐”、“国际亲善小姐”等名号,使选美更富有刺激性。
选美为女孩子提供了走向成功的捷径,这是香港选美活动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绝大多数参选佳丽年龄都在求职范围(18—24岁),通过参选成名可以跳到另一个阶层的圈子生活,为自己寻求一个好的归宿和理想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选美又演变成一种近乎劳工市场的交易活动,女孩子凭藉此机会尽情地展示自己的美貌、智慧,祈望得到一个好雇主的垂青。
尽管,冠军只有一个,残酷的选美活动令许多佳丽伤心“贬值”,但是,利用这些亮相机会的女孩子却有增无减,一时未能“飞上枝头成凤凰”的,也遗下了一对“玻璃鞋”,等待“王子”找上门来。
尽管观众不再视评选“香港小姐”为一年一度的盛事,尽管觉得整个香江选美过滥,“卫道士”仍然批评选美会有损于女性尊严,但由于无线台节目不断翻新种类,广告商赞助奖品越来越令人垂涎,且欣赏美又是人的天性。因此,无线台的“香港小姐”选美还是有一定的权威性,因而,也就吸引了相当多的观众。
既然拥有观众和参加者,选美活动可以成为赚钱的节目和竞争的手段,无线台当然乐于继续举办下去了。
无线电视台主办“港姐”评选以来的第一个多事之秋是1981年的第九届选美。闹出了取消原冠军的风波,成为轰动全港的新闻。
1981年5月31日晚,从港姐竞选传统地点在利舞台戏院传来消息:罗佩芝、劳锦嫦、钱慧仪打入三甲,并排定“座次”。从美国返港参加选美的罗佩芝赢得冠军后,回到美国,准备参加“环球小姐”竞选的事宜。
正当罗佩芝头戴桂冠,奔走相告时,无线电视台却紧急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从即日起,取消罗佩芝小姐1981年度香港小姐冠军衔。劳锦嫦小姐自即日起就任1981年度香港小姐冠军”。原因是罗佩芝谎报年龄,并出示了罗小姐的出生证明,证明上是1955年11月,而她报名时填写的是1958年11月。但问题出在港府签发的出生证上。这些出入,以无线台的人力和物力,完全可以选美之前审查出来,但是他们并没有做好此项工作。
远在美国的潮洲同乡会却为罗佩芝打抱不平,通电要求无线台必须公开认错检讨。后来,无线台接受律师的意见,同意与罗佩芝和解。
命运对罗佩芝是极其残酷的。罗小姐采取了忍辱负重,不做申诉,但也不交回已领到的奖品的态度,使这场风波得以较快平息。结果,就有了此次大赛的“亚升冠、季升亚、青春小姐升季军的局面。而劳锦嫦则顺延为1981年“香港小姐”冠军。
1982年,无线为纪念“港姐”竞选十周年,决定设一个价值10万港元的大奖,做一枚黄金、白金镶满钻石的权杖,颁发给冠军得主以作永久纪念。
本来是由无线出资请周大福珠宝公司制造,而周大福公司却主动要求变为由他们赞助。结果周大福公司声誉大振。这枚权杖用黄金白金20.7两,大小钻石169颗,制做复杂精美,仅它的手工价值就无法结算。这是“港姐”奖品中最为名贵的一件。最后冠军为梁韵蕊获得。
全港意见最大的要数1986年的竞选了。这一年,主办人特别强调了才华智慧,而请来的评委中一贯推崇此一主张的两位女强人,又将竞选推向“走火入魔”的火坑。
选美成了名符其实的选女状元。获得冠军称号的李美珊,是美国纽约大学物理系毕业生,是进入决赛的14位佳丽中学历最高的一位,懂13种语言。她分别表演了英、法、意、西、日、俄等外语功夫,使主持司仪目瞪口呆,观众发傻,却赢得了评委的高分。其它几位美貌出众的佳丽在这位单眼皮、厚嘴唇、其貌不扬的“超级才女”面前惨遭淘汰。
而人们普遍看好的、长得明艳过人的吴婉芳,连获“最上镜小姐”和“才华小姐”两项桂冠后,又夺亚军。在香港选美史上第一次连中三元的便是她,开了一代先河。
1986年“香港小姐”李美珊和1985年“健美小姐”马清仪,都不很美,给人一种走下坡的感觉。她们远远比不上亚视在前两届同年度选出的“亚洲小姐”黎燕珊和利智。(黎燕珊和利智,加上1986年的“和平小姐”陈奕诗被称为“亚视三宝”。)
但是,1987年形势逆转。亚视“亚洲小姐”所选的冠军邱月清、亚军李菁、季军黄景珍,都姿质平平。
这时的无线“香港小姐”1987年的竞选,却好手如云,个个风采照人。12名入围者,是历届港姐中素质最高的。强手即多,竞争自然激烈。最后19岁的模特儿邱淑贞、23岁的时装公司助理经理李美凤,二人更为引人注目。出身豪门的杨宝玲也算热门。(她在1987年多个世界选美大赛中打破香港小姐吃零蛋的记录。先是在“世界小姐”选举中,得到“亚洲皇后”荣衔,后又在“环球小姐”比赛中获得第5名。)
邱淑贞在此届决赛中,表现出色,普遍看好邱淑贞的人更多。岂料树大招风,就在决赛前,某报突然爆出内幕报道,说她那为人称道的下巴,是经过整容而成的,决非天然原装。消息传出,顿时引起轰动。
舆论对邱淑贞很不利,有人说,整过容的人可以成为“香港小姐”,今后女士们个个修鼻、隆胸、变成人工美女来选美女,岂不对天生丽质的人不公平?
年轻的邱淑贞抵不住这沸沸扬扬的议论,承认自己曾摔伤过下巴、做过矫形手术后,宣布退出港姐竞选。邱淑贞的退出引起一片惋惜声。
郑裕玲说她一直看好邱淑贞。
“亚姐”黎燕珊说,她参加竞选时,背后就挨了不少冷箭。如果有人为邱淑贞打气,她也会坚持下来,不至于临阵退却的。但经此一折腾,邱淑贞的知名度反而高于当选的港姐,人们忘不了她甜美的模样。甚至无线和亚视及一些录影公司都先后找过邱淑贞。亚视主席邱德根还表示要亲自找她面谈,劝她加入亚视。如今,她已经是香港的红艺员了。
这样,李美凤似乎可以稳拿冠军了。但出人意料的决赛开始后,桂冠却为当时还名不见传的芳龄二十、身高1.72米的杨宝玲所得,李美凤屈居亚军。
但这一场港姐风波、热闹非凡,大大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无线又打赢了一仗。
无线电视台作为一个在香港具有重要地位的传播媒介,为免与世界脱节就必须要继续举办这一年一度的选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