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妇儿常见疾病诊疗与护理
5873500000028

第28章 普通外科常见病的中西医诊疗与护理(2)

(1)某些组织穿过腹壁的部位,如精索或子宫圆韧带穿过腹股沟管、股动静脉穿过股管、脐血管穿过脐环等处。

(2)腹白线因发育不全也可成为腹壁的薄弱点。

(3)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外伤、感染、腹壁神经损伤、老年、久病、肥胖所致肌萎缩等也常是腹壁强度降低的原因。

2.腹内压力增高:慢性咳嗽、慢性便秘、排尿困难(如包茎、膀胱结石)、腹水、妊娠、举重、婴儿经常啼哭等是引起腹内压力增高的常见原因。正常人虽时有腹内压增高情况,但如腹壁强度正常,则不致发生疝。

(二)病理

腹股沟区位于髂前上棘水平线与腹直肌外缘和腹股沟韧带之间。腹股沟疝就是指发生在这个区域的腹外疝。腹股沟疝可分为斜疝和直疝两种。疝囊经过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深环(内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管浅环,并可进入阴囊,称为腹股沟斜疝。疝囊经腹壁下动脉内侧的直疝三角区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不经过内环,也不进入阴囊,为腹股沟直疝。

【诊断】

1.病史中有,最早的表现是腹股沟区坠胀感、伴以该区时隐时现的肿块。肿块的特点是站立增大时肿块出现,平卧或手法还纳后肿物消失。

2.病史长的患者,腹股沟区肿块逐渐增大,有可能进入阴囊。平卧或手法还纳后肿物消失,有的不能还纳成为难复性疝。

3.如果腹股沟区疼痛伴有急腹症表现,平卧或手法还纳,肿物不消失,则发生嵌顿,尤其注意急腹症时注意询问病史及腹股沟区查体。

4.对于不能确定的腹股沟区肿物,采用B型超声波检查、CT检查、腹膜造影以明确诊断。

【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腹股沟疝如不及时处理.疝块可逐渐增大.将加重腹壁的损坏而影响劳动力;斜疝又常可发生嵌顿或绞窄而威胁病人的生命。因此,除少数特殊情况外,腹股沟疝一般均应尽早施行手术治疗。

1岁以下婴幼儿可暂不手术。因为婴幼儿腹肌可随躯体生长逐渐强壮,疝有自行消失的可能。可采用棉线束带或绷带压住腹股沟臂深环,防止疝块突出并给发育中的腹肌以加强腹壁的机会。年老体弱或伴有其他严重疾病而禁忌手术者,白天可在回纳疝内容物后,将医用疝带一端的软压垫对着疝环填住,阻止疝块突出。长期使用疝带可使疝囊颈经常受到摩擦变得肥厚坚韧而增高疝嵌顿的发病率,并有促使疝囊与疝内容物发生粘连的可能。

(二)手术治疗

腹股沟疝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修补。但如有慢性咳嗽、排尿困难、便秘、腹水、妊娠等腹内压力增高情况或糖尿病存在时,手术前应先予处理,否则术后易复发。手术方法可归纳为传统的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和经腹腔镜疝修补术。

(三)无张力疝修补术

传统的疝修补术都存在缝合张力大、术后手术部位有牵扯感、疼痛和修补的组织愈合差等缺点。现代疝手术强调在无张力的情况下进行缝合修补。常用的修补材料是合成纤维网。其最大优点是易于获得,应用方便,不需要在病人身上另作切口(如利用自体组织作疝修补),节省了手术时间,术后手术部位疼痛较轻。临床上应用的合成纤维网有涤纶网、聚四氟乙烯网、尼龙网、Memilene网和Marlex网等。手术方法:分离出疝囊后,将疝囊内翻送入腹腔。无需按传统方法高位结扎疝囊。然后用合成纤维同片制成一个圆柱形花瓣形的充填物,将其填充在疝的内环处以填充疝环的缺损,再用一个合成纤维网片缝合于腹股沟管后壁而替代传统的张力缝合。

【护理】

1.术前护理

(1)按外科手术前一般常规护理。

(2)术前2周禁止吸烟,有气管炎、支气管炎、慢性咳嗽等及时治疗控制。

(3)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咳嗽。

(4)多食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5)备小沙袋(约500g重)。

2.术后护理

(1)按外科手术后一般常规护理。

(2)术后平卧位,膝下垫枕,使够关节屈曲,阴囊抬高。

(3)切口处置小沙袋,压迫24小时。

(4)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防止切口感染。

(5)术后第2天可进普食,多食粗纤维食物。

(6)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引起咳嗽,保持大便通畅,若有便秘给通便药物。

(7)术后卧床休息3天,3天后可起床但避免活动,7天后可适当活动。

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是腹部外科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大多数患者能及时就医,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有时诊断相当困难,处理不当时可发生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到目前为止,急性阑尾炎仍有0.1%~0.5%的死亡率,因此如何提高疗效,减少误诊,仍然值得重视。

【病理病因】

(一)病因

引起阑尾炎的主要原因是阑尾发生梗阻(堵塞)。引起阑尾梗阻的原因有:

(1)阑尾腔内导物。如粪块、小果核、蛔虫等。

(2)阑尾壁狭窄。如以前患过急性阑尾炎,用药治愈后,阑尾壁结疤使阑尾壁变小。同时也能减弱阑尾的蠕动功能。

(3)阑尾壁上的淋巴组织肿大,阑尾肿瘤等也可以导致梗阻。阑尾腔内有许多细菌,发生梗阻后容易引起发炎,使血栓形成堵塞血管,产生坏死、感染而发病。炎症向外发展到阑尾外层或穿入腹腔内就会化脓,引起腹膜炎。如果炎症扩散,有可能引起肝脓肿等更为严重的并发症威胁生命。

(二)病理

急性阑尾炎在病理学上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代表着炎症发展的不同阶段。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阑尾轻度肿胀,浆膜充血,附有少量纤维蛋白性渗出。阑尾黏膜可能有小溃疡和出血点,腹腔内少量炎性渗出。阑尾壁各层均有水肿和中性白细胞浸润,以黏膜和黏膜下层最显著。阑尾周围脏器和组织炎症尚不明显。

2.急性化脓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阑尾显著肿胀、增粗,浆膜高度充血,表面覆盖有脓性渗出。阑尾黏膜面溃疡增大,腔内积脓,壁内也有小脓肿形成。腹腔内有脓性渗出物,发炎的阑尾被大网膜和邻近的肠管包裹,限制了炎症的发展。

3.急性穿孔性(坏疽性)阑尾炎:阑尾壁的全部或一部分全层坏死,浆膜呈暗红色或黑紫色,局部可能已穿孔。穿孔的部位大多在血运较差的远端部分,也可在粪石直接压迫的局部,穿孔后或形成阑尾周围脓肿,或并发弥漫性腹膜炎。此时,阑尾黏膜大部已溃烂,腔内脓液呈血性。

【诊断】

1.转移性右下腹痛:转移性腹痛是急性阑尾炎的重要特点,因内脏转位盲肠和阑尾位于左下腹时,出现转移性左下腹痛,也应考虑到左侧阑尾炎的可能。关于初发疼痛的部位和转移过程所需时间,因人而异。但要注意约1/3的患者开始就是右下腹痛,特别是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时,因此无转移性右下腹痛,不能完全除外急性阑尾炎的存在,必须结合其他症状和体征综合判断。

2.右下腹有固定的压痛区和不同程度的腹膜刺激征:特别是急性阑尾炎早期,自觉腹痛尚未固定时,右下腹就有压痛存在。而阑尾穿孔合并弥漫性腹膜炎时,尽管腹部压痛范围广泛,但仍以右下腹最为明显。有时为了掌握压痛的确实部位,应该仔细的多次和有对比的对全腹部进行检查。急性阑尾炎的压痛始终在右下腹部,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腹肌紧张和反跳痛。

3.必要的辅助检查: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白细胞数可轻度或中度增加,大便和尿常规可基本正常。胸部透视可排除右侧胸腔疾病减少对阑尾炎的误诊,立位腹部X线片观察膈下有无游离气体等其他外科急腹症的存在。右下腹B超检查,了解有无炎性包块,对判断病程和决定手术有一定帮助。

4.青年女性和有停经史的已婚妇女,对急性阑尾炎诊断有怀疑时,应请妇科会诊以便排除宫外孕和卵巢滤泡破裂等疾病。

【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主要适应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阑尾脓肿、妊娠早期和后期急性阑尾炎、高龄合并有主要脏器病变的阑尾炎。

1.基础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控制饮食,适当补液和对症处理等。

2.抗菌治疗:选用广谱抗生素(如氨苄西林)和抗厌氧菌的药物(如甲硝唑)。

3.针刺治疗:可取足三里、阑尾穴,强刺激,留针30分钟,每日2次,连续3天。

4.中药治疗:可分外敷和内服两种。

(1)外敷:适用于阑尾脓肿。如四黄散:大黄、黄连、黄芩和黄柏各等份,冰片适量,共研呈细末后用温水调成糊状,供外敷用。

(2)内服: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行气活血及通里攻下。根据中医辩论证治的原则,将急性阑尾炎分成三期,并各选其主要方剂。①瘀滞期:阑尾化瘀汤——主要成分有川栋子、延胡索、丹皮、桃仁、木香、金银花和大黄等。②蕴热期:阑尾清化汤——主要成分有金银花、蒲公英、丹皮、大黄、川栋子、赤芍、桃红和生甘草等。③毒热期:阑尾解毒汤——主要成分有金银花、蒲公英、大黄、冬瓜仁、丹皮、木香、川栋子和生甘草等。

(二)手术治疗

主要适应于各类急性阑尾炎,反复发作的慢性阑尾炎,阑尾脓肿保守3~6个月后仍有症状者及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1.术前准备:术前4~6小时应禁饮食,确定手术时间后可给适量的镇痛剂,已化脓和穿孔者应给予广谱抗生素。有弥漫性腹膜炎者,需行胃肠减压,静脉输液,注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心和肺等主要脏器功能障碍者,应与有关科室协同进行适当处理。

2.手术方法:以局麻下经右下腹斜切口完成手术最为适宜,少数患者也可选择硬膜外麻醉和全麻经右下腹探查切口完成。主要方式为阑尾切除术(有常规法和逆行法)。粘连严重者也可行浆膜下切除阑尾。少数阑尾脓肿保守无效时可行切开引流,腹腔渗出多时,放置引流物。

3.术后处理:继续支持治疗,包括静脉输液、止痛镇静及抗感染等。引流物要及时拔除,切口按时折线,注意防治各种并发症。

【护理】

1.手术前:应密切观察病人的腹痛情况,大便,体温和脉搏。应让病人休息好。有腹膜炎者应取半坐位(即病人坐在床上,背后靠在被子上)。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腹痛部位,可促进炎症吸收。

2.手术后:因为肠道手术后胃肠活动暂时停止。进入胃肠内的食水不能下行,积于胃内引起腹胀。所以手术后不能吃喝。要等到胃肠活动恢复后才能进食。胃肠活动恢复的标志是能听到腹内肠鸣声(即咕噜、咕噜的叫声)或肛门排气(放屁)。术后肠管不活动,手术创伤处容易粘连。所以要鼓励病人多活动。一方面预防肠粘连,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胃肠活动的恢复。腹部手术后病人咳嗽是一件痛苦的事。可以用些止咳、祛痰药物,如复方甘草片3片,每日3次口服。或用咳必清50毫克,每日3次口服。病人有痰是必须要咳出来的。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护理人员可以协助病人。即在咳嗽时用双手放在切口两侧向中间用力,可以减轻病人咳嗽时的疼痛。阑尾手术后有可能发生一些并发症。所以陪护人员如果发现病人有不正常的变化,如满腹疼痛,手术后3天体温反而升高,腹胀、肛门不排气,切口出血、流脓水等应及时和医生联系,以取得及时处理。如果医生嘱咐病人半坐位,陪护人应配合医生做工作,使病人坚持半坐位。出院后半月内不宜做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如挑水、打篮球等。

急性肠梗阻

肠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肠道,称为肠梗阻。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诊断困难,发展快、病情重,常需急症处置。仅次于急性阑尾炎,胆道疾病,占第三位。病情严重的绞窄性肠梗阻的死亡率仍达10%左右。

【病理病因】

(一)病因

1.机械性肠梗阻:由于器质性病变导致肠腔狭小,因而肠内容物通过发生障碍。常见原因有内、外疝,肠粘连,肠内蛔虫堵塞,肠壁肿瘤或炎性狭窄,肠扭转,肠套叠或先天性肠道畸形等。

2.动力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又可以分为麻痹和痉挛性两类。由于毒素作用或神经抑制使肠蠕动暂时丧失,致使肠内容物运行障碍。常见于腹部手术后,腹膜炎,腰或脊柱损伤,腹膜后血肿或感染,以及腹部各种绞痛所致的反射性肠管麻痹,而无机械性因素存在者,均属动力性肠梗阻的麻痹类。

由于精神刺激,肠腔内异物、蛔虫以及刺激性食物,铅中毒等引起肠痉挛,致使肠管内容发生通过障碍者,属动力性肠梗阻中痉挛类。

3.血运性肠梗阻:因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致使肠管血运障碍而致肠管通过障碍者。

(二)病理

肠梗阻主要病理生理变化有肠膨胀和肠坏死,体液丧失和电解质紊乱,感染和毒素吸收三大方面。

1.肠腔膨胀、积气积液:肠梗阻后梗阻以上的肠腔内积聚了大量的气体和体液,这时肠内压增高,使肠管扩张,腹部膨胀。肠管内的气体70%是咽下的,30%是由血液弥散和肠腔内容物腐败、发酵而产生的气体。肠梗阻时,一方面因肠壁静脉受压,消化液吸收减少,另一方面肠内压增高可以刺激肠黏膜,促使腺体分泌更多的消化液,此外,肠内压增高压迫肠壁静脉使其回流受到障碍,加上缺氧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大量液体渗入腹腔和肠腔。进而腹胀使腹压上升,膈肌升高,腹式呼吸减弱,影响下腔静脉回流,导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

2.体液丧失、水电解质紊乱,进而酸碱失衡:胃肠道的分泌液每日约为8000mL,在正常情况下绝大部分被再吸收。急性肠梗阻患者,由于不能进食及频繁呕吐,大量丢失胃肠道液,使水分及电解质大量丢失,尤以高位肠梗阻为甚。低位肠梗阻时,则这些液体不能被吸收而潴留在肠腔内,等于丢失体外。另处,肠管过度膨胀,影响肠壁静脉回流,使肠壁水肿和血浆向肠壁、肠腔和腹腔渗出。如有肠绞窄存在,更丢失大量液体。这些变化可以造成严重的缺水,并导致血容量减少和血液浓缩,以及酸碱平衡失调。

3.感染和毒血症:梗阻以上的肠液因在肠腔停滞过久,发酵,加上肠腔内细菌数量显著增多,腐败作用加强,生成许多毒性产物。肠管极度膨胀,尤其肠管绞窄时,肠管失去活力,毒素和细菌可通过肠壁到腹腔内,引起腹膜炎,又可通过腹膜吸收,进入血液,产生严重的毒血症甚至发生中毒性休克。

【诊断】

腹部阵发性绞痛、呕吐、腹胀、停止排便排气、肠型、肠鸣音亢进、气过水声是诊断肠梗阻的依据。最后,X线检查可以证实临床诊断。因此,详细地询问病史发展过程,系统地体格检查极为重要。但必须指出,在某些病例中这些典型症状不可能完全表现出来。甚至,有可能与其他一些疾病混淆,如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输尿管结石、卵巢囊肿蒂扭转等。因此,准确地诊断对肠梗阻十分重要。

在诊断中必须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是否有肠梗阻存在:根据腹痛、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便和排气,以及肠鸣音变化与X线检查,肠梗阻的诊断一般不难。

2.是机械性梗阻还是麻痹性梗阻:前者多需手术,后者常不必手术,故鉴别十分重要。诊断机械性肠梗阻的主要依据需:阵发性腹痛,伴有肠鸣音亢进,腹部透视见扩大的肠腔内有液平面;诊断麻痹性肠梗阻的主要依据:持续性腹胀痛、肠鸣音消失、多有原发病因存在,X线检查见全部小肠和结肠都均匀胀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