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妇儿常见疾病诊疗与护理
5873500000001

第1章 妇科常见病的中西医诊疗与护理(1)

外阴白色病变

外阴白色病变亦称慢性外阴营养不良性病变、外阴白色病损或外阴白斑,是一种由于女阴皮肤、粘膜营养障碍而致的组织变性及色素改变的疾病。以外阴干痒,出现白色斑片并逐渐表面角化、粗糙变硬乃至皲裂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分增生型、硬化苔藓型及混合型三型。以30岁以上妇女多见。

【病理病因】

外阴白色病的确切病因不明。曾有人将外阴病变皮肤与患者大腿上正常皮交换移植。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被移植的病皮转为正常,而被移植到外阴的正常皮肤却变为病皮,因而推论可能是外阴深部结缔组织中神经血管营养失调,导致覆盖在其上的皮肤发生病变。

近年来发现在真皮中存在有某种使局部结缔组织增生和促进该处表皮代谢的刺激物,而在表皮中则有一种能抑制表皮细胞分裂与生长,仅作用于表皮局部的有组织特异性的蛋白质激素,称为抑素。在正常情况下,两者处于平衡状态。慢性外阴营养不良则为两者间平衡遭到破坏的结果。当真皮中刺激物活跃,而表皮中抑素减少时,细胞大量分裂与生长,以致表皮增厚,表现为增生型营养不良;当表皮中抑素产生过多,表皮生长受抑制,以致变薄时,即为硬化苔癣型营养不良。通过氚(H3)标记胸腺嘧啶测定,表明在上述硬化苔癣型的表皮内有活跃的蛋白质合成,此合成的蛋白质可能即为抑素。表皮代谢过程活跃而并未萎缩,故有人将以往称为硬化萎缩性“苔癣”的病名去掉“萎缩”两字而改称为“硬化苔癣型”。但病变时间较长后,炎性病变使真皮弹性组织消失而纤维化,则阴蒂、小阴唇萎缩。

【临床表现】

(一)症状

部分患者无明显的自觉症状而在体检或就诊妇科其它疾病时发现,多数患者有多少不一、轻重不同的症状。

1.外阴痒这是最普通、最常见的症状。痒的轻重除与病变的类型有关外,也受伴随疾病的影响。痒可持续性,也可间歇性,或由间歇到持续性加重。有的患者奇痒难忍而搔抓,并且影响情绪、工作和睡眠。

2.外阴疼痛外阴痒搔抓皮肤破损、病变引起的阴蒂慢性炎症、外阴部病变有潮红、糜烂、皲裂、溃疡等患者,自觉外阴烧灼感或刺痛,特别是阴蒂、小阴唇出现急性、较大溃疡时,患者疼痛较为剧烈。

3.性交困难外阴萎缩、特别是阴蒂系带、小阴唇上端粘连严重者致阴道口狭窄或性交疼痛而造成性交困难或不能,同时也可能影响大小便。

4.唤起障碍由于阴蒂、小阴唇的病变(如萎缩、粘连等)影响性反应,阴道口的狭窄或干燥引起性交疼痛而发生性交恐惧等引起性唤起障碍,甚至性欲下降。

5.其它有些患者自觉外阴溢液或干燥、脱皮、起疱等。

(二)体征

外阴色素减退或脱失致外阴变白是外阴白色病变的共同体征,只是其变白的程度、范围、界限是否清楚不同而已,其中有些患者外阴与肛门周围形成”葫芦形”的变白区域。

有一部分患者阴蒂包皮与阴蒂头粘连,甚至包皮将阴蒂头完全包埋;有些患者阴蒂系带、双侧小阴唇上端粘连,甚至遮盖尿道口;有些患者发生皲裂、糜烂、溃疡;少数患者外阴出现瘀血斑等。除上述的病变体征外,可根椐外阴的萎缩、增厚或两者兼有之进行分类。

1.萎缩型病变可发生在包括幼女在内的任何年龄患外阴白色病变的妇女,并又可将其分成两种形式:一种是外阴普遍萎缩变白,具体表现为阴蒂、双侧大阴唇或两者萎缩均变平,双侧小阴唇部分萎缩或全部萎缩消失,阴道口变狭窄,后联合、甚至会阴凹陷或紧缩且弹性下降,有时累及肛门紧缩,有些患者后联合发生皲裂、糜烂;另一种形式是外阴轻度萎缩变白,双侧小阴唇变薄发亮、皮纹变浅或消失。

2.增厚型病变表现为双侧大小阴唇、阴唇沟、阴蒂表面等有弥漫或局灶性的白色角化较硬的斑片或斑块:有些患者大阴唇、甚至连同小阴唇外侧的皮肤灰白、粗糙、增厚、皮纹深且皱褶多。该病变易见到并发的皲裂、糜烂和溃疡。

3.混合型病变萎缩与增厚的病变同时并存。常见阴蒂肿大变白、变硬并常见皲裂、糜烂或溃疡以及阴蒂系带、双小阴唇上端的粘连、角化增厚,双小阴唇上半部花白、下半部或全部小阴唇萎缩,后联合发白、紧缩、弹性差等。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萎缩型病变可初步诊断为硬化性苔癣,增厚型病变可初步诊断为鳞状上皮增生,而混合型病变可初步诊断为硬化性苔癣伴鳞状上皮增生。不过要确定诊断,特别是怀疑有癌前病变或癌变时必须取活体进行病理学检查。

活检应选有隆起、硬结、粗糙、皲裂溃疡的部位。并且要选择不同的病变部位多点取材,若表皮角化严重,可治疗一段时间待变薄些再取。取活检前,可先用1%甲苯胺兰涂抹病变皮肤表面,待白干后用1%醋酸液擦洗脱色,凡不脱色区表明该处有裸核存在,在该部位取活检发现非典型增生或早期癌变的可能性。

【治疗】

以往多主张手术切除,但术后复发率高。近年来通过对以往所谓外阴白斑进行长期随访,发现癌变率仅2%左右;即使已有上皮非典型增生者,也仅有一小部分可发展为原位癌或浸润癌。且实践证明,为控制局部瘙痒,或恢复外阴皮肤正常形态,药物治疗均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故目前大多主张采用非手术治疗,但治疗后仍应继续随访,特别对增生型营养不良而有溃破、硬结者更应提高警惕,以防发生癌变。主要治疗方法如下:

(一)局部用药

l%氢化可的松软膏对控制增生型营养不良引起的瘙痒有良好疗效,且能同时改善局部病变。对硬化苔癣型营养不良应采用2%丙酸睾丸酮鱼肝油软膏(丙酸睾丸酮200rug加于20%鱼肝油软膏10g内),每日涂擦3.4次,直至皮肤软化,粘连松解和瘙痒解除为止。有严重瘙痒者可同时加用氢化可的松类软膏。患硬化苔癣型营养不良的幼女不同于成年患者,至青春期时病变多自行好转或完全消失,一般仅用氢化可的松软膏缓解瘙痒,无效时可在短期内加用1%丙酸睾丸酮鱼肝油软膏。对混合型营养不良患者,可采用上述两种药膏,交替或合并治疗。

(二)内服药物

精神较紧张,搔痒症状明显以致失眠者,可内服镇静,安眠和脱敏药物。

(三)激光

CO激光或氦氖激光治疗硬化苔癣型营养不良虽有疗效,但与手术治疗相同都有复发的可能。

(四)手术

凡症状明显,经药物治疗无效,或有重度非典型增生,或局部出现溃疡,结节等病变者,均可行局部病灶切除或单纯外阴切除术,切除后标本送病检,观察切缘有无残留非典型增生病变,术后仍应定期随访。

【护理】

1.保持外阴清洁,减少摩擦和刺激,内裤要选用纯棉制品,忌穿化纤制品,并要宽大通风,使外阴干燥清洁;

2.忌用刺激性药物及肥皂擦洗外阴;

3.应少食鱼、虾、辣椒、羊肉等刺激性和发性食物。

阴道炎

阴道炎是阴道粘膜及粘膜下结缔组织的炎症,是妇科门诊常见的疾病,以白带的性状发生改变以及外阴疡痒灼痛为主要临床特点,性交痛也常见,感染累及尿道时,可有尿痛、尿急等症状。阴道炎分为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等。

一、霉菌性阴道炎

霉菌性阴道炎,顾名思义就是由霉菌感染引起。医学上把霉菌感染称为是念珠菌的感染,因此霉菌性阴道炎也称念珠菌性阴道炎,多见于幼女、孕妇、糖尿病患者,以及绝经后曾用较大剂量雌激素治疗的患者。霉菌性阴道炎病人表现为白带增多,外阴、阴道瘙痒、灼烧感,小便疼痛,外阴周围常发红、水肿,表皮变化多种多样;可发生很浅的水疱丘疹;亦可形成湿疹状糜烂;个别可引起微小的白色脓疱,严重时发生溃烂。

【病理病因】

霉菌性阴道炎系由白色念珠菌感染阴道所引起的炎症。白色念珠菌的传染有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外源性传染,是体外霉菌通过洗浴、医疗器械等间接传染,也可能是通过性生活直接传染。内源性传染,可能因为白色念珠菌平时就寄居在阴道内,遇到适宜的环境,迅速繁殖致病。

1.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通常妇女阴道中寄生着许多细菌,这些不同的菌群间相互制约,形成共生状态,是不致病的。广谱抗生素的大量、长期应用,使阴道内的菌群发生紊乱,相互间的抑制作用被改变,白色念珠菌得以大量繁殖。随着抗生素应用的日益广泛,发病率也有所升高。

2.妊娠:妊娠期体内性激素水平较平时明显升高,这会使阴道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增加,增加阴道酸度,形成有利于念珠菌生长的环境;同时,妊娠可使细胞的免疫力下降,这就使念珠菌容易致病。据统计,1/3的孕妇阴道中有念珠菌存在,发病率约在15%左右。

3.糖尿病:患糖尿病后,体内糖代谢紊乱,血糖升高,阴道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增加,同样使阴道内酸度增加,念珠菌宜于生长繁殖。

4.应用皮质类固醇: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会使白细胞吞噬能力下降,减低机体免疫力;同时皮质类固醇还能使机体血糖水平升高,使霉菌性阴道炎发生的可能性增加。

5.应用免疫抑制剂:会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易患霉菌性阴道炎。

6.应用雌激素:雌激素有使糖原在阴道上皮细胞内沉积的作用。这些糖原在阴道乳酸杆菌的作用下分解成乳酸,使阴道酸度增加,有利于念珠菌生长。

7.患严重疾病使抵抗力下降,或复合维生素B缺乏时,也容易发生此病。

此外,也有人认为口服避孕药会使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生率增加。

【治疗】

(一)改变阴道的酸碱度

如用碱性药物冲洗阴道,可用2%~4%苏打液冲洗阴道,以改变霉菌的生活环境。

(二)投与杀菌剂

1.制霉菌素阴道栓(含制霉菌素25万U),塞入阴道深部,早、晚各1次或每晚1次,共2周。

2.口服制霉菌素50万U,每日4次。

3.复方制霉菌素冷霜局部涂擦,每日2次。

4.口服酮康唑400mg,每日2次,共5天。

5.曲古霉素,详见滴虫性阴道炎的治疗。另外,口服克霉唑或氯苯咪唑0.5~1g,每日3次,或局部用1%~5%软膏霜剂或搽剂,每日3~4次,疗效亦佳。

6.1%~2%龙胆紫溶液局部涂抹,是由来已久的疗法,亦极有效,应用极广,但有污染内裤之弊。

孕妇患霉菌性阴道炎,产后虽有自愈可能,但新生儿有被感染的危险,故仍需及时治疗,以局部用药为宜,方法同上。

对于男性带菌者也必须进行常规治疗,这是杜绝女性患者复发的重要措施之一。

【护理】

1.锻炼身体,均衡饮食,不过食含糖量高的食品。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上厕所前也应该洗手;不滥用不洁卫生纸;排便后擦拭外阴时宜从前向后擦;每日清洗外阴,换洗内裤并放于通风处晾干;自己的盆具、毛巾自己专用;内裤与袜子不同盆清洗。

3.合理穿衣。不穿化纤内裤,不借穿他人内衣、内裤及泳装。

4.使用公共厕所时尽量避免坐式马桶;提倡淋浴,不洗盆塘;浴后不直接坐在浴室坐椅上;不在消毒不严的泳池内游泳。

5.不过度讲究卫生。有些病人就诊时说自己非常注意卫生,每天要清洗外阴2~3次,每次还用冲洗器或手清洁阴道,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阴道内环境呈弱酸性,又有许多菌群共同存在,菌群间的相互制约作用能抑制某种菌属过度增长而致病,这是人体的一种自然防御系统。清洗阴道无疑将阴道的弱酸环境和菌属间的相互制约关系破坏了,使阴道上皮的抗病力下降,引起念珠菌或其他细菌所致的阴道炎。

6.不滥用抗生素。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会破坏阴道细菌间的制约关系,使念珠菌失去抑制过多生长而致病。

7.积极治疗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平时可用苏打水清洗外阴,提高阴道pH值,抑制霉菌生长。

8.药物避孕的妇女如果反复发生霉菌性阴道炎,应停用避孕药,改用其他方法避孕。

二、滴虫性阴道炎

滴虫性阴道炎由致病原-阴道毛滴虫所引起的,通过性交传播或间接传播(浴池、浴盆、游泳池、衣物、敷料及污染的器械等传播),主要表现为外阴搔痒、白带增多、白带为淡黄色泡沫状,严重时白带可混有血液。并有灼热感、性交痛,伴有尿道感染时可有尿频、尿痛,甚至血尿等。

【病理病因】

患滴虫性阴道炎后最常见的症状是白带增多。急性期时大量的白带有可能湿透内裤,患者因此常常需要使用卫生巾。白带为黄绿色脓样,质稀,有特殊的臭味。外阴瘙痒不如念珠菌引起的阴道炎明显。常伴有外阴烧灼感,性交痛,以及尿频、尿急、尿痛的泌尿道症状。妇科检查可见:外阴可有抓痕,小阴唇、阴道口充血水肿,由于白带较多,常见稀脓样白带自阴道口流出;阴道粘膜充血水肿,可有散在的红色斑点或草莓样红色突起,称“草莓样阴道”,阴道后穹窿有大量的黄色脓性泡沫状白带积聚;宫颈充血,也可以出现草莓状突起。

急性滴虫性阴道炎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可以转为慢性滴虫性阴道炎。这时的白带会比急性期有所减少,多为灰白色米泔样,仍有臭味。有泌尿道感染时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症状。妇科检查时见:外阴、阴道粘膜色淡红或有轻度充血,后穹窿有灰白色米泔水样泡沫状白带积聚,有臭味。

【治疗】

治疗滴虫性阴道炎需要内服法与外治法共同使用。灭滴灵是杀灭滴虫的特效药。

(一)一般治疗

治疗期间要保持外阴清洁,以防继发细菌感染,每日清洗外阴,换洗内裤并消毒;急性期不要进食辛辣之品及饮酒;禁止性生活,配偶需要一起治疗。

(二)改变阴道酸碱度

滴虫适合生长的pH为5.5~6.0之间,因此使用醋酸洗必泰溶液冲洗阴道,可以降低阴道pH值,抑制滴虫生长。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

(三)阴道上药

灭滴灵阴道泡腾片或灭滴灵片1片阴道上药,于每晚冲洗阴道后使用,10天为1疗程。

(四)口服用药

由于滴虫不仅寄存于阴道内,还有可能潜藏在泌尿道下段、前庭大腺和宫颈腺体内,这种情况单靠局部上药无法起到治疗作用,因此还需要口服灭滴灵。同时,男方在一起接受治疗时,主要也是依靠口服灭滴灵。

(五)中药外洗

使用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的中草药煎汤外洗,可以明显地缓解因滴虫感染引起的外阴炎症,尤其适用于急性滴虫性阴道炎。中西医结合治疗阴道滴虫病有很好的疗效。

处方一:蛇床子30克、百部30克、苦参50克、明矾15克、生大蒜2~3头(去皮打破),将上药放入纱布袋中,以水煎汤后取出药袋,将药汤倒入浴盆中,先熏患处,待温坐浴5~10分钟,每日2次,7日为1疗程。

处方二:蛇床子30克、花椒10克、白矾15克,煎汤趁热先熏后洗,每日2次。

滴虫性阴道炎不易痊愈,常在月经后复发。因此经上述治疗,症状、体征消失,阴道分泌物检查也没有滴虫时,仍要每次月经干净后复诊,做阴道分泌物显微镜检查,连续3个月,如果都为阴性,方为治愈。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