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快乐学习丛书-如何成为小体育健将
5873000000005

第5章 合理营养增强体魄(1)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为进行体育锻炼,体内异化过程加强,消耗的能量较多。体内的异化作用与同化作用(人体从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而后转化成自身的成分,同时吸收了营养物质中所含的能量)以及消化吸收功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由此可见,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对青少年的新陈代谢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新陈代谢是生长发育的基础。

有关科学家对此进行过专门的研究。结果发现,从事规律性体育锻炼的青少年在身体发育的主要指标(如身高、体重等)方面都明显地超过不参加体育锻炼的青少年。

营养状况影响生长发育的道理早已为人们所承认。茁壮成长的“幼苗”需要不断地施肥、浇水,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良好的营养。营养水平的高低是与能否摄取足够的蛋白质、糖、脂肪以及水、无机盐、维生素分不开的。如果营养不足,势必影响到青少年正常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

因此,体育锻炼和营养都是促进生长发育、维护健康的重要因素。如果只重视营养而忽视体育锻炼,就会使肌肉无力,体力下降,甚至出现肥胖;如果缺乏必要的营养保证,体内消耗的营养物质得不到补充,会出现体力下降、消瘦,甚至发生营养缺乏症。

因此,体育锻炼是青少年健康成长发育的必要条件,而良好的营养则是物质基础。只有将体育锻炼与营养科学地配合起来,才能保证青少年的茁壮成长。

糖主要向人体提供能量,可以称之为生命的燃料。糖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有机化合物,是人体生命活动和运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物质。有时人们也称之为“碳水化合物”。糖还是构成组织细胞的重要成分。糖类作为供能物质有许多优点,大量食用不会引起油腻感,容易消化吸收,氧化供能及时,糖氧化时耗氧量远比脂肪和蛋白质少,无论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都能释放能量。这对运动员从事运动,提高运动效率都有重要意义。

脂肪是人体内能量的储存形式,又是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重要原料,是脂溶性维生素的有机溶剂,或称为生命的辅助剂。运动员膳食中,脂肪的供给量一般应占总热量的30%左右,脂肪的摄取按每千克体重1.5克为宜,而且应多用植物性脂肪(如豆油、花生油等)和磷脂(大豆中含量高),动物性脂肪不宜超过总热能的10%。因此,对于青少年来说,脂肪的摄取仍应该是限量的。

蛋白质是生命存在的形式也可以称之为生命的载体。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蛋白质在人类生命活动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因为它几乎参与了人体内每一次正常的生理活动,如蛋白质是构成和修补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能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还可分解供给能量。食物中的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判定一种食品营养价值的高低,通常以食品中含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作为标准。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蛋白质应多供给一些,蛋白质供给量每天约为2.5克/千克体重。

维生素又称维他命,是人类的特殊营养素。它不像三大营养素那样为人体提供能量,也不是构成人体组织的原料,而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人体对它的需要量甚微,但又不能缺乏,若人体内缺乏任何一种维生素,就会发生一些疾病,严重时将危及生命。由于运动时人体内物质代谢加强,使运动员对维生素的需要量猛增。因此,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青少年应注意维生素的补充。

运动与饮食

一、进食时间安排

人体运动所需的能量来自食物中的能源物质。因此,我们常说:“多吃点,吃饱了干活才有劲。”既然如此,青少年朋友自然会想到在体育比赛之前,自己得多吃点,才能有劲比赛。

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十分正确。因为,刚吃下去的食物并不能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必须经过一个消化、分解和代谢过程。这就如同汽车,如果将刚开采出来的石油(原油)直接装入油箱,它是不能跑的,只有先将石油送入化工厂,经过复杂的工业流程,提炼出汽油,给汽车“喝”了才能跑。

另一方面,人体运动时为了保证肌肉有充足的氧气供应,心脏和血管中的所有血液都会在体内进行重新分配。分配的结果,大部分血液流入肌肉中的血管,从而为运动中不断收缩与松弛的肌肉提供充足的氧气。同时,内脏器官如胃、肠道等的血液流量却明显减少。这样就会大大地降低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功能。

那么运动前多长时间进食较好呢?一般混合膳食应在运动前1小时左右为宜;如果运动较为剧烈,可适当延长进食与运动之间的时间,以1.5小时左右为宜;如果饭食较为油腻,则应适当延长时间,约2小时左右为宜。

由于剧烈运动后肌肉仍保持较高的代谢速率,血液供应仍然较为丰富,而内脏器官血流量还是相对较少。因此,运动后特别是剧烈运动后也不宜马上进食,至少应在半小时以后进食为宜。

如今名目繁多的饮料已成为青少年在运动后最佳选择。当然,适量地饮用一些饮料不仅可以补充运动中因出汗而丢失的水分、无机盐,还可以补充一部分糖类物质。但是一定要适量,因为饮料中含有大量的糖分会影响青少年的进食量,进而影响一些必需营养素的摄取,久而久之便会形成营养素缺乏症,使身体受到损害。

二、运动与饮料

无论是从电视上,还是从比赛场上,我们都常看到运动员喝水或饮料的情况。那么,运动员为什么在比赛中间要喝水或饮料呢?原来,运动时要流汗,特别是经过较长时间剧烈的运动,人体会持续大量地流汗,而导致人体内部水分的丢失。持续流汗20~40分钟,可使体重减轻1%;缺水占体重5%时,人将感到不适,嗜睡和精神紧张也会交替出现;体液丢失超过10%,行走能力受到影响,同时伴有协调能力差和肌肉痉挛等现象,并开始危及生命。所以应在运动前、中、后补充水分。

运动时最好的饮品是白开水,因为汗水基本上由水组成。其次是果汁,果汁的主要成分是水,但是不宜在运动前服用。也可以服用某些运动饮料。运动饮料除可以补充水分外,还可以补充流汗时丢失的电解质和运动中消耗的糖等能源物质。但是,由于汗液中99%是水,盐分只占1%,所以补充水分更为重要。有时果汁和运动饮料的浓度很大,因此必须适当稀释后再饮为宜。

补充饮料的时间也很重要。最好在运动前(0.5~1小时)先喝白开水1~2杯(0.5千克以内)作为消耗的储备。运动中可根据天气情况和运动激烈程度,每15分钟喝白开水或稀释果汁等饮料250毫升~300毫升。不要等到渴了再喝,同时应有节奏地补充。

有些饮料,在运动时喝了无益。如茶、咖啡、可乐,它们往往含有咖啡因,有脱水效果,使排汗加速。含酒精的饮料也有脱水作用,而且不利排汗,应杜绝。汽水、矿泉水等含有碳酸盐,喝了有饱胀感,不利于真实地补充水分。浓度较大的糖水由于不利于吸收也不适于运动时饮。

三、竞技运动中补糖

说起糖,青少年朋友都很熟悉。但是,这里所说的糖不是大家平时吃的糖果,而是一种化学物质,它分为单糖(如葡萄糖)、果糖(如蔗糖)和多糖(如淀粉)。糖的主要生物功能是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给人体生命活动所需。据统计,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60%~70%来自糖,所以糖是人体中一种主要的“燃料”。

青少年糖代谢的功能较强,其原因,一方面是青少年每天的活动量较大,如果再进行规律性的锻炼则能量消耗更大;另一方面,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期,物质的合成、细胞的增生、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都要消耗大量的糖以提供能量。由此可见,青少年时期糖的需要量是相当大的。

同时,青少年糖代谢的调节功能尚不完善,对糖的吸收、转化、贮备以及分解均较慢。青少年进行持续运动时,糖代谢保持一定水平以供运动需要的能力也较差。例如,在进行紧张地跑动时,青少年血糖水平下降比成人多。因此,青少年在进行长时间、持续、大强度的运动时也应当补糖。

正常情况下的一般运动,青少年可通过膳食获得足够的糖。因此,没有必要补糖。

长时间持续运动且强度较大时,青少年需要在运动前、中、后适当补糖。

运动前可通过膳食适量增加糖(主要是含淀粉丰富的食物,如大米、白面、玉米面等),或运动前30分钟内饮用含糖量较高的饮料。

运动中可通过适当饮用饮料补充一些糖分。

运动后可适当增加膳食中谷物的摄取量,例如,大米、白面、玉米面等。

在适当补充糖分的同时,还应注意补充肉类或肉类代用品(补充蛋白质),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

应避免摄取精制食品,如蛋糕、糖果、甜食等,切忌饮用任何含酒精的饮料。

守球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