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快乐学习丛书-如何成为小体育健将
5873000000010

第10章 体育锻炼注意事项(1)

选择最佳锻炼时间,什么时间锻炼最好?什么时间锻炼最有利于身体健康?

同学们一定会说,这个问题还用问,当然是早晨了。而且,许多人都是一起床就去操场锻炼。

有些人因为工作关系,早上4点钟就起床跑步,做早操,这么早就进行晨练好不好呢?一般来讲,早上的空气特别清新洁净,在这个时候进行晨练对人体健康是大有裨益的,但这不是绝对的,不是说越早运动越有益。

我们知道,早晨空气清新,是因为那时车辆较少,人们的活动也较少,地球表面的大气层相对静止;另一方面,早晨曙光初露,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但是,如果早上4点钟就开始锻炼,那时植物在没有阳光的情况下,反而要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这就不太卫生了。此外,如果由于视力不好,或天气不好,或路面不平,或休息不好,精神不佳,还会造成意外事故。我们就曾发现有些中老年人在早晨4点钟练拳时出现恶心、头昏和胸痛等现象。

那么,究竟应在什么时候开始晨练呢?这要因人、因地、因季节的不同而异。一般来讲,夏天在五六点钟,冬天在六七点钟进行晨练健身效果较佳。

晨练活动要有益于身心健康,晨练者必须遵守以下原则:要选择空气新鲜的晨练场所。最好在学校、机关、工矿、体育场馆、公园等处的跑道、操场、健身房进行晨练,也可选择比较平坦空旷的地方进行锻炼。避免在雾多的江边,煤烟弥漫的庭院或车辆频繁往来的马路上进行锻炼。在有风的情况下,应选择上风向。在锻炼时间的选择上,应尽量避开逆温出现的时间,一般清晨的空气是较清新的。

要循序渐进。由于早晨刚从睡眠中醒来,身体各组织器官处于抑制状态,加之早晨气温低,关节、肌肉和韧带僵硬。因此,锻炼要循序渐进,先做准备活动,动作速度由慢到快,力量由小到大,拉压韧带练习由轻到重,跑步距离逐渐加长。先进行轻微的运动,可以使周身的毛细血管打开,肌肉关节随之放松。切忌一开始就猛跑急跳,进行剧烈运动,否则,就会突然加重心脏负担,造成恶心、呕吐现象,对身体非常有害,还容易发生运动损伤事故。

要因人而异。有人晨起空腹锻炼感到轻松愉快,无任何饥饿感觉,并且习以为常。这些人在晨练前可以完全不吃东西。有些人在空腹锻炼时感到不适(心脏或胃等部位),即“发虚”,吃点东西后再练就没有这些不良感觉,因此在晨练前就应喝点饮料、吃点东西,不应强调空腹锻炼,不过进食量不宜过多。

晨练形式应当多样。速度、力量、灵敏、柔韧练习可穿插安排。晨练项目繁多,可因人而异,选择要适宜,一般以慢跑、徒手操、舞蹈、网球、太极拳、气功等为宜,既可锻炼身体,又能调节精神。

晨练前要到医院做全面身体检查,了解健康状况,以便合理选择项目,确定适宜的运动量,便于在运动中进行自我医务监督。

老年人参加晨练宜做间歇锻炼,在晨练时最好有个同伴,边锻炼边聊天,既能活跃晨练气氛,又可互相照应。

身体有病时,如感冒发烧或身体特别疲劳时,应暂停锻炼,待身体恢复后再进行锻炼。

生活要有规律,按时晨练,持之以恒。每次晨练前都要认真做好准备活动,晨练时要精力集中,晨练后要做放松活动。

有雾的天气最好不要在户外锻炼。同学们都知道,雾是漂浮在地球表面低空中的细小水珠。这些细小水珠中不但溶解了一些酸、碱、盐、胺、苯、酚等有害物质,还同时沾带了一些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的固态小微粒。当人们在雾中做长跑等剧烈活动时,身体某些敏感部位接触了这些有害物质并大量吸入,就可能引起气管炎、喉炎、眼结膜炎和过敏性疾病。吸入密度大的雾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还会受到影响,可引起人体供氧不足,人会感到胸闷、憋气、易疲劳。所以在有雾的早上,不要去户外运动,可以改在室内活动。

中国足球

小王是个准足球迷。一次他出差到外地,在一个餐馆用餐时,他发现菜单上有一道菜叫:中国足球。这个菜名既让他心动又让他好奇,于是就点了这道菜。过了一会儿,菜做好了,端上来小王一看,原来这道菜竟是:臭豆腐炖猪蹄。

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

青春期学生应根据自身身心的发育特点,选择好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体育锻炼项目,以促进身心素质全面均衡地发展。

首先,要根据身体发育水平、年龄特点选择体育锻炼项目。

由于身体素质的发展依赖身体发育水平,超越此水平进行锻炼,身体素质水平不仅提不高,而且易造成损伤。因此利用身体素质快速发展最佳时期,选择符合自身身体发育水平的“敏感时期”进行针对性的体育锻炼,其效果才是好的。如身体反应速度发展最快年龄为9~12岁;协调性、灵敏性、柔韧性、节奏为10~12岁;速度为14~16岁;力量为13~17岁,耐力为16~18岁。而12~17岁为身体素质全面发展时期,因此,在这些快速增长“敏感时期”进行相应的符合身体发育水平特点的速度、力量、耐力等项目的锻炼,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要根据个人身体素质和心理特点选择锻炼项目。

身体特点:体质强壮者可选择田径、球类等运动量较大和较剧烈的运动项目,以使体质更强壮;体质较虚弱者可选择慢跑、健身操、乒乓球、太极拳、气功等较小运动量和缓和的运动项目,以逐步提高体质;体型较单薄者可多进行肌肉力量的锻炼和专门的健美锻炼,如俯卧撑、引体向上、举重物、推铅球、仰卧起坐、游泳等;体型较肥胖者可选择慢速跑步、散步、跳绳、打球、游泳等锻炼项目。

素质特点:针对自身素质的薄弱环节(如速度、力量等),选择相应提高身体素质的体育锻炼项目。常见提高身体素质的体育锻炼项目有:田径运动。包括跑、跳、竞走、投掷等项目,可促进素质的全面发展;短跑、中跑可提高呼吸、循环及中枢神经系统机能及肌肉力量、速度素质;长跑和超长跑能发展耐力素质;跳高、跳远、撑杆跳高等跳跃项目能发展爆发力、速度、灵巧、柔韧等素质及身体的协调能力;标枪、铁饼、铅球、手榴弹等投掷项目能发展速度、力量素质,特别是爆发力。

体操。含基本体操、艺术体操、韵律操、健美操等,可提高植物神经功能,发展身体协调能力,培养灵敏性、力量性、速度性素质和掌握复杂的运动技能。

球类运动。包括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水球、冰球等。能培养和提高人的机智、灵敏、速度、力量、耐力和辨别反应能力,以及身体的各种技能和心理素质水平。

游泳。可提高呼吸机能、体温调节机能、力量素质、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并可发展胸大肌、臂肌、腿部肌肉。

武术。可发展灵敏、柔韧、力量、速度、耐力等素质,并可提高肌群的协调性,大脑神经的强度、均衡性、灵活性,提高循环、呼吸、消化等内脏机能。

举重。可提高肌肉力量素质,提高神经系统和呼吸、循环系统功能。

滑雪、滑冰运动。可提高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发展灵敏、速度及味觉感受器机能,提高呼吸、心脏功能,减轻体重。

上述运动对心理素质特别是毅力、自信、勇敢、顽强等均具有锻炼作用。

心理特点:即根据自身性格、意志等心理特点选择相应的体育锻炼项目。如性格内向者,应选择球类活动,以及兴趣性和集体对抗性较强的运动项目,以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性格急躁者可选择乒乓球、羽毛球、耐力跑、棋类活动以及钓鱼等,以培养沉着、镇定和忍耐、坚持性;性格胆小、优柔寡断者应进行器械体操、足球、篮球等竞争性、对抗性运动,以培养其勇敢顽强的精神;性格多愁善感、情绪忧郁者应选择较剧烈的体育锻炼项目,如球类、登山、跑步、武术、游泳等,以提高情绪,振奋精神;意志较薄弱者应选择长跑、长距离游泳、足球、篮球、体操等项目,以锻炼自己的意志。

第三,根据“因时、因地、因材”的原则选择自我锻炼的项目。

因时:即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起居饮食、睡眠等时间习惯)和学校的学习作息制度,进行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如早晨因上学时间早,不宜进行长时间的体育锻炼,而适宜做做活动操、跑跑步。而下午课外活动时间,适宜进行球类、田径、体操、游泳等锻炼。一般早晨锻炼时间为10~30分钟,傍晚可为30~60分钟。

因地:即根据锻炼场地条件等选择锻炼项目,一般场地较小者可进行乒乓球、羽毛球、体操、武术及跑、跳等运动;场地较大者,可进行篮球、排球、足球、长跑等锻炼。

因材:即根据锻炼的器械、设备材料等条件选择锻炼项目。

文化差

某球员要转会,转会前要进行文化考试。教练事先向主考官打招呼说:“我们的球员文化是差点,题目别太难了。”

主考答应了。

考试时,主考看了球员一会儿,问道:“你说七乘七得多少?”

球员思考了一会,说:“我想是四十九。”

考官尚未说话,教练站了起来,恳切地说:“主考,请您再给他一次机会。”

体育锻炼的卫生知识

在进行体育锻炼时,有些事项必须提醒大家注意,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般感觉:自我感觉精力充沛为良好,是锻炼最佳时期;自我感觉精神不振、软弱无力为不好,此时锻炼效果不佳,且易发生意外事故;自我感觉精神状况一般,此时应注意锻炼循序渐进。

运动心情:与精神状况相关,可分为很想运动,愿意运动,不想运动,冷淡或厌倦等四种,若为后两种,锻炼不宜高难度和高强度。

睡眠和食欲:睡眠、食欲不好或异常,可能为体育锻炼方法或运动量不适宜所致,应加以调整,并注意运动安全。

脉率:清晨脉率较平时增快12次/分以上,或明显减慢、脉律不齐或有停跳现象,提示肌体功能不良或健康欠佳或体育锻炼过度,应查明原因,减少运动量或暂停运动。

动作和注意力:锻炼时步态不稳、动作不协调、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常是过度疲劳和身体欠佳所致,应休息或调整。

不良反应:锻炼时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气急、心慌、胸闷、胸痛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运动或减少运动量,休息观察,严重者去医院诊治,以排除心脏疾病。

运动量:与运动强度、密度、时间、数量四因素有关,强度大、密度大、时间长、次数多,则运动量大。适宜的运动量应是脉率随锻炼时间及项目内容而逐渐升高,高峰时脉率达130~170次/分(<130次/分为小运动量,>170次/分为大运动量),以后逐渐下降,运动后休息10分钟内脉率可恢复到正常。运动量的确定必须适合性别、年龄、健康状况和体质特点,运动量过小达不到锻炼目的,过大则可能造成身体损伤。

针对上述事项,应采取以下方法:

体育锻炼前的自我监督:主要根据清晨脉率、一般感觉、心情、睡眠及食欲情况进行监督,以判断身心状况,决定运动量大小,采取相应的自我保护措施。

体育锻炼过程中自我监督:主要根据脉率、动作、注意力、不良反应等判断运动量大小及是否产生了运动性疲劳,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当出现上述疲劳表现时,应减小运动量或停止剧烈运动。

体育锻炼后的自我监督:主要根据锻炼后是否出现不良感觉反应,睡眠、食欲情况,体重变化等进行监督,以判断锻炼的效果和运动量大小是否适宜。若发现锻炼后有不良反应,如睡眠、食欲差,体重呈“进行性下降”等,应调整运动量或运动项目。

喝不下去了

小约翰第一次学游泳,可是过了不久,他就向训练员说:“我们,我们今天就练到这吧?”

训练员很是奇怪,心想:这句话应该是我说呀,可是他还是问到:“为什么呢,小约翰?”

这是小约翰低着头,可怜的说:“因为我,我实在喝不下去了。”

体育锻炼的自我保健

一、锻炼前的保健

选择适宜的锻炼时间:较适宜的体育锻炼时间是早晨、下午二节课后或傍晚前。中午及睡前不适宜进行剧烈的体育锻炼。早晨锻炼时间不宜过长,运动量不宜太大,以免过度疲劳或兴奋,影响一天的学习和工作。早晨运动项目可选择简便易行的户外活动,如跑步、做操等,以活动肢体,锻炼心肺功能。下午第二节课后或傍晚前的体育锻炼被认为是一天中最佳的体育锻炼时间,此时可安排较大的运动量,时间以1小时左右为宜。

注意饮食营养和卫生:早晨锻炼前应喝些热开水、牛奶或糖水及吃少量饼干等食物;下午或傍晚锻炼前也应进食,但不宜饱食。午饭前后或晚餐前后1小时左右不宜进行剧烈的体育活动。体育锻炼因耗能量和营养较大,故平时饮食应加强营养,要多食含维生素C、B1和蛋白质等的食物。

选择和穿戴好运动服装及鞋子:运动服装应选择质地柔软、通气性能和吸水性良好、有利于健康和身体自由活动的服装;运动鞋应选择符合自身尺寸大小、具有一定弹性及良好的通气性能、穿着舒适的鞋子,鞋跟不宜过高,并应符合季节要求和保持清洁卫生。

保持良好的生活制度:对于保持体育锻炼时的良好身心状态,提高运动能力和锻炼效果,预防身心疲劳,防止运动外伤等有很好作用。因此要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良好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文娱活动不过度,脑力劳动不过度,饮食有规律,不吸烟和饮酒等。

培养体育锻炼的良好心理状态:即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性、积极性和愉悦性,使自己以一种良好的心境、欢乐的情绪投入到体育锻炼中,获得心理上不可多得的“欣快感”,从而使精神振奋、身体矫健、充满活力,促进紧张、焦虑、忧郁的消除。

进行必不可少的准备活动:体育锻炼前的准备活动有利于肌肉关节僵硬的消除,使身心逐渐进入竞技状态,并逐渐提高活动水平,发挥最佳运动能力和预防及减少运动创伤。一般可采用针对性的活动,如活动操、慢跑、变速跑、跳跃等。

体育锻炼前的相应准备:喝适量水,排净大小便,检查和熟悉运动场地或器械,学习和掌握必要的自我保护或互相保护方法。

自我卫生监督:身体疲劳不适或患有疾病时,或自感睡眠不好,饮食不佳,情绪低落,精神紧张、恐惧,饥饿时,不宜进行剧烈的和高难度的体育锻炼,需要调整运动项目或运动量。

二、锻炼中的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