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大事详解(近代卷)
5868500000122

第122章 1989年政治风波

自改革开放以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就不断在进行。1988年末到1989年初,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通过多种形式,在一些大城市,特别是在北京,陆续举行意在根本改变国家制度的政治集会、政治上书和其他活动。一场政治风波在酝酿之中。

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因心脏病逝世,成为触发这场风波的直接导火线。胡耀邦自参加革命以来,为党和人民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纠正“左”的错误、平反冤假错案等方面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所以各界人士对他表示沉痛哀悼。但是,极少数资产阶级自由化分子却以“悼念胡耀邦”为借口,散布蛊惑人心的谎言,使首都一些高校的悼念活动很快发展成为政治性的示威游行。并向全国扩展。

在这种严重形势下,4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开会,会议由李鹏主持。常委们对事态的发展进行了认真研究。4月25日,邓小平发表重要谈话,对中央常委的决定表示完全赞同和支持。4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的社论。社论明确指出,极少数人“打着民主的旗号破坏民主法制,其目的是要搞散人心,搞乱全国,破坏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这是一场有计划的阴谋,是一次动乱,其实质是要从根本上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摆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一场严重的政治斗争”。社论号召大家“为坚决迅速地制止这场动乱而斗争”。

4月27日和5月4日,北京和全国部分城市高校的学生举行了示威游行。5月2日,首都高校数十名学生向有关方面递交了给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和中央的“请愿书”,就对话问题提出了12条要求和4点声明。5月4日,赵紫阳在接见参加亚洲开发银行理事会会议的各国和地区代表时提出,现在最需要的是冷静、理智、克制、秩序,在民主和法制的轨道上解决问题。5月13日,在极少数人的煽动下,一部分学生到天安门广场绝食。由于学生绝食引起社会上部分人从不同角度产生的同情,加上新闻报道的错误导向,前往“声援”的人越来越多,从几万、十几万发展到几十万之多。举世瞩目的中苏高级会晤也因此而受到严重干扰,一些国事活动日程被迫变更,有的被迫取消。与此同时,全国各大城市及一些中小城市游行人数急剧增加,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未有的。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于5月16日晚召开紧急会议。为了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在北京市警力严重不足,已无法维也纳持正常的生产、工作、交通和生活秩序的情况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于5月17日开会决定在北京部分地区实行戒严,并于5月19日晚召开首都党政军机关于部大会,号召紧急行动起来,采取坚决果断的措施,迅速结束这场风波。赵紫阳反对中央的决定,并且拒绝出席大会。

国务院根据宪法第89条第16项授予的权力,发布命令:自5月20日10时起,首都部分地区实行戒严。同日,北京市发布第1、2、3号政府令,决定对东城、西城、崇文、宣武、石景山、海淀、丰台、朝阳8个区实行戒严。但这一事件的策划者仍占据天安门广场。

6月3日凌晨,首都戒严部队奉命进驻包括天安门广场在内的各个执勤位置。为使戒严部队能顺利执行任务,戒严部队指挥部发出了紧急通告,宣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非法阻拦军车,堵截、围攻解放军,妨碍戒严部队执勤。但在极少数人的煽动下,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在主要路口设置路障、拦截军车,殴打战士,抢夺军用物资。当日下午,一伙暴徒围堵、冲击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广播电视部等国家机关和重要部门。“高自联”、“工自联”等非法组织向广场上不明真相的群众分发菜刀、匕首,公然喊出“拿起武器,推翻政府”等口号。在此万分危急的关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定决心,于当晚命令戒严部队强行开进,平息风波。同时,北京市人民政府、戒严部队指挥部为避免伤害群众,通过电台、电视台发出紧急通告,要求市民提高警惕,不要上街,不要到天安门广场去。晚10点左右。各路戒严部队先后开进市区。在部队开进和执行军务过程中,一些暴徒大搞打砸抢烧杀,焚毁大批军车,抢走枪支弹药,用暴力手段杀伤或绑架解放军和公安干警,戒严部队被迫实行必要的自卫。4日凌晨,停留在天安门广场上的数千名学生在戒严部队的耐心说服和勒令下和平撤离,5点半完成清场任务。首都的政治风波被平息。在这次事件中,戒严部队、武警战士、公安干警共有6000多人受伤,死亡数十人,被暴徒砸毁、焚烧、损坏的军车、警车和公共汽车1280多辆,其他机动车70多辆。有3000多名非军人受伤,200余人死亡,其中包括36名大学生。北京的局势平稳下来后,其他大中城市也很快恢复了正常秩序。

这场政治风波的发生,具有深刻的社会和历史背景。正如邓小平所说:“这场风波迟早要来。这是国际的大气候和中国自己的小气候所决定了的。”从国际环境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度过战后危机重新获得发展,特别是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使生产力得到迅速的发展,科技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也大为加快,这使一些人感到意外而产生困惑,他们看不到资本主义制度仍然存在种种不可调和的尖锐矛盾。与此同时,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决策上发生了不少严重失误,致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程中遇到许多困难,以至社会主义制度本来具有的优越性未能始终一贯地发挥出来。这就不能不影响到社会主义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一些西方国家的政治势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有计划地通过种种渠道对社会主义国家加紧进行思想、政治渗透,竭力支持和扶植各种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活动,动摇和夺取社会主义已经取得的阵地。这种“大气候”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知识界、青年学生以至党员干部所产生的严重影响,是决不可以低估的。从国内环境来看,在粉碎“四人帮”后就出现了一股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盲目崇拜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自由”,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1979年初,在这股思潮刚刚冒头的时候,邓小平就旗帜鲜明地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以后,他又严肃地提出了反对精神污染、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任务。但是,多年来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方针没有得到认真的贯彻执行。一批长期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并从事政治阴谋活动的人,便成了1989年政治风波的主要策划者和组织者。他们打着“反腐败”的旗号,吸引人们参加。

平息这场风波的胜利,巩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阵地和改革开放的成果,也给党和人民提供了深刻的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