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大事详解(近代卷)
5868500000118

第118章 全国政协制定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暂行规定

中共十三大以后,中共中央多次强调,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同人民代表大会一样,都是我国政治体制中的根本制度。人民政协成立4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和各方面有识之士始终认为,人民政协适合中国的国情,应当不断巩固发展,充分发挥它大有益于中华民族的独特功能。作为实现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它的任务比过去更重了,它的工作不仅不能削弱,还要进一步加强;作为一个政治组织,它更应当在政治方面发挥更突出的作用,即应当更好地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各级政协在开展工作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其中比较集中的反映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制度不完善,工作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随意性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全国政协常委会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并广泛征求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于1989年1月23日召开第四次会议,并于27日通过了《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暂行规定》,这就使今后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工作有所遵循。

《规定》首先阐明了制订该规定的原因和目的,即是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逐步实现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经常化、制度化,完善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发挥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和各界爱国人士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规定》的具体条款内容如下:

1.规定了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地方重要事务以及群众生活、爱国统一战线内部关系等重要问题进行政治协商,并通过提出建议和批评,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

2.规定了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目的是(1)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反映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要求,为参加政协的成员参政议政开辟畅通渠道,集思广益,促进国家重大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2)协助并推动国家机关改进工作,提高效率,克服官僚主义,反对腐败现象,监督国家宪法、法律和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3)推动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4)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加强在共产党领导下各党派的团结合作;(5)贯彻执行“一国两制”的方针,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

3.规定了政治协商的内容和形式。内容主要包括:国家在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重要方针政策及重要部署,政府工作报告,国家财政预算、经济与发展规划,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重大事项:国家的重要法律草案,祖国统一问题及统一战线的其他重要问题等。形式主要有政协全国委员会的全体会议,常务委员会议,主席会议,常务委员专题座谈会,各专门委员会会议,根据需要召开的协商座谈会等,以及应邀列席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关会议。

4.规定了民主监督的内容和形式。内容主要包括:国家宪法与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中共中央与国家领导机关制定的重要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遵守法纪、为政清廉等方面情况,参加政协的各单位和个人遵守政协章程和执行政协决议的情况。形式主要有政协全国委员会的全体会议、常委会议或主席会议向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提出建议案,各专门委员会提出建议或有关报告,委员视察,委员提案,委员举报或以其他形式提出批评和建议,参加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的调查和检查活动。

5.规定了协商、监督活动的原则、程序以及其他有关事项。

总之,从各方面情况看,制订这个规定是必要的,及时的,它的实施,将使我国政治生活中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向经常化、制度化迈出扎实的一步,对整个社响。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也产生了有益的影中共中央提出进一步繁荣文艺的若干意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文艺事业出现了繁荣兴旺的局面。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文艺事业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认真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总结建国以来特别是新时期10年来的历史经验,改善和加强党对文艺事业的领导,坚持长期稳定地发展文艺的方针和政策,对于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民主和谐的政治局面,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文艺的进一步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1989年2月17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进一步繁荣文艺的若干意见》。

这个文件,是中共中央有关领导部门,在各级思想、文化、宣传干部和文艺工作者中广泛征求意见,经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制定出来的。文件认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对文艺事业的领导方面的经验教训,探索和研究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好文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式方法,其具体内容是:

1.正确估价当前的文艺形势。10年来,我国的文艺事业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变化,主要标志是:广大文艺工作者摆脱了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长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桎梏,突破了对文艺功能的狭隘理解,思想获得很大解放,创造获得很大自由,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文艺作品不仅数量空前增加,而且在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上有了明显进步。在发扬民族文化优良传统的同时,许多文艺作品积极吸收外来的有益文化,在艺术上有了新的突破,内容、题材、形式、风格出现了多样化的欣欣向荣的局面。一支为人民群众所欢迎和信赖的由老、中、青组成的社会主义文艺队伍正在逐步发展壮大。当前文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文艺领导工作和文艺体制与新形势的要求不太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有关文艺工作方面的经济政策还不够健全;深刻反映社会变革和时代精神的杰出文艺作品不够多;还出现了一些消极、庸俗、涣散人心、对社会有不良影响的作品;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文艺批评,未能经常地活跃地开展起来;文艺队伍中一些同志对祖国的历史文化缺乏了解,对专业基本功缺乏深刻钻研的精神;有些同志缺乏社会责任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脱离生活实际的情况。因此,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建设意识,增进团结,繁荣创作,加强理论研究,就成为新形势下文艺工作亟待解决的课题。

2.坚持“二为”方向,坚持“双百”方针。(1)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长期稳定地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根本保证。(2)文艺创作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劳动、尤其需要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创作自由是中国共产党多年的正确主张,它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护和制约。(3)文艺基本上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文艺不等同于政治,不能要求文艺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但是,文艺又不能脱离政治。(4)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发扬民族文化传统与吸收外来文化的关系。(5)社会主义文艺是政治方向一致性和内容、形式、风格、流派多样性的统一。我们要全面正确地理解“二为”与“双百”的关系,离开“二为”,“双百”就失去了方向;离开“双百”,“二为”就不能实现。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不应该把它们看成是相互对立和相互排斥的。

3.努力改善和加强党对文艺事业的领导。(1)党对文艺事业的领导是政治原则、政治方向的领导。(2)党的领导机关要充分尊重文艺的特点和规律,对具体的文艺作品和学术问题,要少干预、少介入。(3)领导者要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努力探索和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好文艺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4.加快和深化文艺体制改革。(1)文艺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进一步发展文艺生产力,繁荣社会主义的文艺,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2)文艺体制改革首先要理顺党、政府和群众文艺团体之间的关系,明确它们各自的职能。(3)在文艺管理体制上,要扩大各文艺事业单位的自主权,引入竞争机制,促进人才流动,以增强文艺事业单位的生机和活力,调动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4)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正确引导群众的文化消费。(5)制定和完善文艺事业方面的各项经济政策。

5.加强文艺队伍的自身建设。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繁荣,要求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同社会生活实践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是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兴旺发达的根基。党和政府要采取切实措施,解决文艺工作者深人生活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加强文艺队伍的团结,是建设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一个重要问题。文艺队伍的团结和自身建设的最终成果,要体现在为人民提供更多的优秀精神产品上。

中共中央提出的进一步繁荣文艺的若干意见,是党正确领导文艺事业的极其宝贵的经验总结,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对改善和加强党对文艺事业的领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