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神医王妃:三娶为后
58602600000474

第474章 百姓的感激

慕仪抿了抿唇道:“还不是因为有人想要害我,所以我将计就计了。”

“是怎么回事?”君北珩一听到有人要害慕仪,神色也开始凝重起来。

她也在想着怎么跟君北珩说,如今还没有证据,万一她贸然说沈素素,君北珩会不会不信。

或者沈素素临时收手,那就成为她多嘴了。

慕仪张了张嘴,正准备说话,眼角余光瞥见水秀在垂花门处候着,看她的眼神似乎有急事,但是碍于君北珩在又不敢越进来。

君北珩察觉到慕仪的稍顿,顺着慕仪的目光看到垂花门处的水秀,知道有事,也只好暂且搁置问话。

“你有其他事情要办,我也暂时不问了,你让她进来。”

水秀听到君北珩的话后,小心翼翼地走了进来。若不是此次的事情比较着急,她还真不愿意打扰了小姐和九殿下的清静。

“小姐,今日官府外面来了许多病人的家属,说是要当面感谢小姐。如今那些人都站着等小姐,知府大人问小姐可有空,亲自出来一圆百姓的心愿?”

慕仪狐疑了一下,她都还没有医治好疫病,这些人这么着急过来感谢她是什么一回事?

她抬眼看了眼君北珩,只见君北珩淡定如斯地站在一旁,目光平静不起波澜,但是他也微微拧眉像是在想着什么。

“既然百姓这么热情,你不出去看看,也不知道是什么事。”君北珩淡然道。

慕仪也觉得是这样,转身对着君北珩道:“那我先出去看看吧。”

君北珩颔首应允,慕仪跟着水秀一同朝着官府的方向走去。

只见官府大门处此时已经有许多人围得水泄不通,外面一圈都是看热闹的人,纷纷好奇这位新来的御医大人究竟是长什么样子的,而里面那些被围着的,手里或多或少提着篮子的便可能是病人的家属。

一群人有老有少,襄阳知府正在他们中间和他们一起周旋着,襄阳知府抬眼看着这边走来的慕仪,赶忙朝着慕仪那边迎了过来。

周围的人见到本来站着的襄阳知府朝着一位年方二八的少女走过去,只见那个少女衣衫朴素却简雅得当,就算是平凡的衣服也难以掩盖她本来精致如画的眉眼。

他们听说这次来的御医大人是个小姑娘,心想这应该就是那位从京城来的御医大人了!

襄阳知府朝着慕仪那边走去,周围的人都给知府大人让开了一条路,襄阳知府走到慕仪面前,朝着慕仪行了一个礼,笑道:“今日的事情打扰大人了,奈何那些百姓实在太过热情,下官只能让水秀姑娘去请大人前来。”

襄阳知府心知九殿下赶过来肯定是有很多话要和慕仪说,他要不是因为这些百姓盛情难却,也不会去打扰他们两人。

“没事。”慕仪摆了摆手,转眼看向了官府处的那些百姓。

百姓们听闻襄阳知府对慕仪的称呼,猜测这位一定就是那个找出医治瘟疫法子的御医大人,一群人忙不迭地朝着慕仪涌了过来。

“御医大人,您真是我们襄阳的大恩人,要不是你找出了医治瘟疫的法子,只怕我家那位现在也是不在了。”有一个妇人上前感激涕零地说着。

身后的人也是一个接着一个附和:“是啊,御医大人,听闻您为了我们不辞劳苦,我们襄阳地方小,也没有什么可以送给御医大人的,都是各自从城北买了一些瓜果送给大人。要不是御医大人,只怕现在不知有多少人也跟着染上瘟疫了。”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地对慕仪称赞道,慕仪也没有想到百姓会这么盛情,但是看着他们的眼中,那份感激也的确是实打实的。

慕仪摆了摆手笑道:“只要大家没事就好,我不过是尽我本分而已。”

襄阳知府站在一旁欣慰地看着,他也许久没有见到襄阳的百姓如此热情拥戴一位官员,这都是御医大人的功劳,而慕仪的付出也的确值得这么多百姓夸赞。

此时沈明文带着沈素素一同前来,见到官府门前这么多人,有些稀奇,好奇地问着襄阳知府:“知府大人,怎么今日官府外头这么多百姓?”

沈素素也是觉得新奇地看向襄阳知府,襄阳知府指了指被百姓环绕的慕仪,朗声笑道:“今日这些病人的家人都过来感谢御医大人,此等盛情哪怕是我为官多年也是第一次见。御医大人为百姓鞠躬尽瘁,哪怕染上了瘟疫也不敢告诉百姓生怕乱了民心。”

襄阳知府说着说着就哀叹了一口气,小声地对沈明文道:“若是百姓们都知道御医大人染上了疫病,该是多伤心。也不知道究竟是哪个杀千刀的,竟然想要害御医大人!”

襄阳知府有些忿忿不平,那个杀千刀的不仅害御医大人,还害了他女儿,真是可恶!

沈明文见着这么多百姓对慕仪的拥戴,心里很不爽快,他和慕仪同样因为解决襄阳瘟疫过来襄阳,而且他在襄阳还待得比慕仪久,也没有见到过有百姓过来感谢他的。

一旁的沈素素听得忽而一僵,手中控制不住地抓紧了沈明文,心虚地转了转眼珠子,见到四周没有什么人注意到她才缓缓松气。

沈明文注意到沈素素这番异样,觉得可能是因为沈素素听到慕仪被百姓爱戴,觉得不公才流露出来的。

前些天沈素素才跟他讲了慕仪在前来襄阳时如何苛待她的,如今那个人却依旧能被百姓拥戴,难怪沈素素会心里不痛快。

沈明文拍了拍沈素素的肩膀,安慰道:“素素,你不用担心,她也不过是做面子功夫。等回到京中,是什么样总会被别人发现的!”

沈素素听到后只是点点头,也不放在心上,因为过了今天,她就没有后顾之忧了,慕仪也不会有回到京中的那天。

慕仪被百姓围在中间,很是客气地回答这百姓的问话,此时一个碎花棉衣头挽双髻的小女孩朝着慕仪走了过来。

那小姑娘的棉衣上还带着一些补丁,衣服都是脏旧的,看起来应该是贫苦人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