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尊敬的秦陵先生
58600500000022

第22章 坟墓的黑

于斯摔在地上,砖头和黄土“噼里啪啦”掉下来,一股奇怪的气息呛得他直咳嗽。

他忍痛爬起来,借着漏下来的一点天光,上上下下看了看——他置身在一条通道中,很窄仄,四周歪歪扭扭地砌着红砖,顶部是弧形的,地上铺着厚厚的煤渣,隐约能看见两条很窄的铁轨,中间是腐朽的枕木,旁边扔着一顶破旧的安全帽,酱色的。

这是个废弃的煤窑,并没有用矸石填充。

他是从正上方掉下来的,大概有6米高,他根本爬不上去。这里绝不是什么秦陵,而是煤窑顶部的土质日久天长变得疏松,被他踩塌了。

他赶紧打开旅行包,先把氧气罩戴上了,接着,他掏出了空气检测仪,仪器上闪烁着密麻麻的红色警告。他把脸上的呼吸罩动了动,确保没有缝隙,然后掏出氖光灯打开,朝着高处走去——他一直在寻找入口,现在终于开始寻找出口了。

前面出现了一台小型机器,那是个通风机,上面沾满了脏兮兮的机油,隐约可见“徐州第二重工”的字样。

他弯腰勾背,又走出了几十米,终于看到了尽头——前方被一堆砖石堵住了。既然煤窑被废弃,出口肯定要封死。

他折回来,站在掉下来的地方朝上看去,天色已经有点暗了,他看到了一抹白云,它纹丝不动,似乎在看于斯的笑话。

于斯很清楚,没有哪个游客会离开安全的山路,冒险跑到这么个危险的地段来,就算他呼救也没人听得见,不过他还是移开氧气罩试了试:“有人吗?——救救我!——”

喊了半天,始终没人回应。

他再次戴上氧气罩,走到那台通风机跟前,“吭哧吭哧”把它推过来,试图踩在它身上爬出去。结果他刚刚踩在外壳上,上面的黄土就发生了大面积的坍塌,他赶紧跳下来跑开了。

坍塌没有让洞口变大,反而彻底堵死了。

完了,现在他连那抹幸灾乐祸的白云都看不到了。

氧气瓶只能坚持10个钟头,他忽然感觉到了恐惧和压力,就像一个死囚得到了通知,10个钟头之后你即将被执行死刑……

他朝低处看了看,黑洞洞的,什么都看不清。他举着氖光灯慢慢朝下走去。他不知道这里是不是个事故煤窑,如果是的话,他很可能会看到遇难矿工的尸体……

坑道渐渐变得宽阔起来,出现了三条岔路,他停下想了想,最后走进了左边那条坑道。

走出一段路,他看到了几只脏兮兮的瓷碗,一个铝质饭盒,还有半张旧报纸,他蹲下看了看,2003年的,上面有个很大的黑体字标题——《伟大的转折,时代的丰碑》。

他直起腰,把氖光灯对准了一个东西。

那好像是个人,他平躺在地上,两条腿摆出了一种很奇怪的姿势,由于他戴着安全帽,看不到他的脸。

于斯试探地喊了声:“嗨……”

那人纹丝不动。他的胸部太鼓了,两条腿太瘪了,不像个正常的身体。最后,于斯确定那是一身矿工制服,只不过摆成了人形。

他又经过了几辆偏离铁轨的翻斗矿车,还有一团钢丝绳,又被一处塌方堵住了。

他掉头回来,回到岔路口,走进了右侧的坑道。

这条坑道窄多了,他一边走一边小心地照了照顶部,很担心再次塌方被活埋。

他忽然想到,这条坑道会不会通往秦陵呢?不然,背后那双手为什么要把他推下来?秦陵之上和周边,人畜兴旺,布满了现代化设施,不可能找到通往地下的入口。最有可能的,就是这种废弃的地下空间了。

这么一想,他突然有了动力。

接下来他看到了两个泥浆泵,半箱早已过期的汽水,还有20多根锈迹斑斑的雷管,一捆导火索——它们是火雷管,国防科工委和公安部2008年就联合发过文,强制淘汰了这种火雷管和铵梯炸药。

他不但没找到入口,也没找到出口。

他越来越焦躁了,摸索着回到岔路口,又走进了中间那条坑道。这是他最后的希望了。

他走得很轻很轻,每一个微小的震动,都可能让整座大山突然压在他的身上。地上扔着一把矿工镐,他把它拿在了手上。

这条坑道也是一条死路,被石头和煤块堵得严严实实。

他停下来,瞬间就丧失了求生的斗志。

他不知道这里是不是曾经的出口,就算是,也许需要一台大型挖掘机工作两周才能疏通它,而他只有几个小时的氧气……

他跌跌撞撞再次返回坠落处,看到顶部残留着一条缝隙,他马上放下旅行包,掏出了手机。

好多天不用手机了,它的外壳看上去竟然有些陌生。眼下他必须求救,就算被抓住。

他打开手机,举到了最高处,看来看去根本没有信号。

他把手机装起来,静静地坐了会儿,又从坍塌的黄土旁边钻过去,顺着铁轨走向了高处。他来到那个封堵处,把旅行包和氖光灯都放在地上,举起镐来开始挖掘了。

他要挖出一条通道。

挖着挖着,突然听到“啪嗒”一声,掉出来一个黑不溜秋的东西,他捡起来看了看,竟然是一个半导体收音机。他拧了拧开关,没有任何反应。他把它扔在地上,继续挖。

几镐之后,他又挖到了一个软乎乎的东西,接着他就看到了一只黄胶鞋,他放下镐,小心地扒开煤渣和碎石,又看到了一条腿!他一阵反胃,赶紧用渣土把这条腿埋住了。

谁知道这下面埋了多少具死尸。

于斯绕开他,从旁边开始挖了。

他曾一度妄想钻进秦陵。

在他的想象中,秦陵地宫应该是明亮的,尽管他说不清光源来自哪里。另外,那里面应该富丽堂皇,布满了各种神奇的宝物……这个煤窑成了他第一次的模拟体验,当他真正置身于压抑的地下,面对这些尸体,彻底改变了主意——如果能活着出去,他一定要回云南,或者去陕北。

搬走十几块石头之后,前面露出了一个洞口。

他激动起来,继续把这个洞口扩大,直到可以钻过身体,然后,他回去取来旅行包和氖光灯,麻利地钻了过去。

他顺着这条坑道朝前摸索,迎面竟然吹来了一股风,或者,那还不能称为风,只是空气在流动。他心中大喜,赶紧走过去,来到了一个环形的开阔地带,看到了一个黑乎乎的洞口,它位于坑壁和地面之间,边缘参差不齐,应该是煤窑坍塌之后形成的一个裂缝。

于斯朝里照了照,深不可测。

他把旅行包塞进去,用脚踢了踢,然后就钻了进去。

里面真的是一条通道!于斯照了照两旁的坑壁和拱形的棚顶,并不是红砖,只是坑坑洼洼的自然岩层,不知道什么时代开凿的,工程很粗糙。

于斯快步朝前走去,走出了大概100米左右,前面出现了一堆黑乎乎的东西,起初他以为那是一堆煤块,走近之后,他用氖光灯照了照,顿时瞪大了眼睛——那是一件古代的铠甲。

他小心翼翼地把这件铠甲拎起来,很重。铠甲的前下摆呈尖角形,后下摆呈平直形,全身大概有一二百个皮革甲片,每个甲片都是方形的,用牛筋穿组,钉着铆钉,双臂和腰部以下缀着红色彩带……

从形状上看,它跟图片上兵马俑的铠甲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