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幼儿喂养与护理0~3岁
5851400000009

第9章 出生第8月

预防婴儿断奶综合症

断奶,传统的方式往往是当决定给孩子断奶时,就突然中止哺喂,或者采取母亲与孩子隔离几天等方式。如果此时在孩子断奶后没有给予正确的喂养,孩子需要的蛋白质没得到足量供应,长此下去,往往造成婴幼儿的蛋白质缺乏,可出现小孩发育停顿,表情淡漠,头发由黑变棕,由棕变红,兴奋性增加,容易哭闹,哭声不响亮,细弱无力腹泻等症状。这种孩子脂肪并不少,看上去营养还可以,并不消瘦,但皮肤常有浮肿,肌肉萎缩,有时还可见到皮肤色素沉着和脱屑,有的孩子因为皮肤干燥而形成特殊的裂纹鳞状皮肤,检查可发现肝脏肿大。这些都是由于断奶不当引起的不良现象,医学上称为“断奶综合症”。

如果母亲因断奶而与孩子暂时分开,则孩子精神上受到的打击更大。蛋白质摄入不足和精神上的不安会使孩子消极,抵抗力下降,易患发热、感冒、腹泻等病。预防断奶综合症的关键在于合理喂养和断奶后注意补充足够的蛋白质。

正确的断奶方法是将婴儿期以母乳为主的饮食逐步过渡到以粥、饭为主,渐渐添加各种辅助食品至接近成人饮食的过程。正常发育的孩子1岁左右就该断奶,最好不超过1岁半,一般选择春秋季节,孩子健康状况良好时断奶最佳。一般不宜在夏天断奶,因夏天易发生消化道疾病,为了使孩子适应断奶后营养供应,应从出生后4个月开始吃菜汁、米汤、豆浆等;6个月可喂蛋汤、菜泥等;7~8个月可喂蛋糕、鱼肉松等,以后可吃粥、面条、饼干、肉等。孩子的食物应单独做,要求精细、干净,并要煮烂,不要吃大人的食物或大人嚼过的食物。如果出现断奶综合症,应积极进行饮食调整,给予每日每千克体重1~1.5克蛋白质,同时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来补足维生素,这样孩子就会很快获得好转和痊愈。

断奶辅食期

1到8个月,很多婴儿开始吃3餐辅助食物,时间一般为上午10时、下午2时和6时。早上6时起床后和晚上9时睡觉前吃2次奶。而到第9个月时,慢慢地和大人一样,早、午、晚3餐吃辅助食物,只在睡觉前吃奶。当然,每次吃完辅助食物后再给孩子吃50~100毫升奶也可以。

最容易断奶的时间是8~10个月间。如果婴儿很能吃的话,则较容易能自然断奶。如果孩子想吃就喂,不仅无法有规律地喂辅食,而且影响婴儿的健康发育。

要特别注意辅助食物中淀粉、蛋白质、维生素、油脂四类营养的平衡量。尽量使孩子从一日三餐的辅助食物中摄取所需营养的2/3,其余1/3用新鲜牛奶或奶粉补充。如果孩子还要吃,可用饼干、水果、乳制品等当作点心喂养。

制作婴儿小食品

香蕉玉米面糊

把玉米面2大匙和1/2杯牛奶一起放入锅内,上火煮至玉米面熟了为止,再加入剥皮后的香蕉1/6根(切成薄片)和少许蜂蜜煮片刻。

肉面条

把面条放入热水中煮后切成小段,再和2小匙猪肉末一起放入锅内,加海味汤后用微火煮,再加适量酱油,把淀粉用水调匀后倒入锅内搅拌均匀后停火。

虾糊

把虾剥去外壳,洗干净后用开水煮片刻,然后研碎,再放入锅内加肉汤煮,煮熟后加入用水调匀的淀粉和少量的盐,使其呈糊状后停火。

奶油鱼

把收拾干净的鱼放热水中煮过后研碎,把酱油倒入锅内加少量肉汤,再加研碎的鱼肉上火煮,边煮边搅拌,煮好后放入少许奶油和切碎的芹菜即可。

注意贪食

婴儿头一年发育比较迅速。开始学步时,发育速度放慢。此时,他们对周围的环境、事物发生浓厚的兴趣,但难于意识环境对他们的限制,因而易于发生事故或中毒。

孩子总是往嘴里放东西,很多父母误认为孩子饿了,便赶忙主动给孩子食物,而这些食物多半被孩子拒绝。这是因为学步婴儿在不断长牙,他们的牙床间歇地发痒和疼痛,孩子往嘴里塞好多东西可能就是试图减轻牙痒和牙疼带来的不舒服。婴儿的这种吃法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他们会自己选择食物吃,学哥、姐的样子吃,等等。这是孩子发育过程中一个特定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多吃点并不会超重,更不会饿着他自己。

给婴幼儿喂辅食

乳制品的重要性

乳制品是7~12个月婴儿的主食。因这时婴儿牙齿还在不断萌出(应有牙龄数=月齿-4~6)。婴儿的咀嚼功能较差,消化功能亦不完善,乳类是婴儿最易消化吸收的营养食品。母乳仍是婴儿的主要营养来源。

辅食添加的内容

7~9个月:粥、烂面、馒头片、碎菜、豆腐、肝泥、肉末、鱼、蛋和水果。

10~12个月:烂饭、豆制品、碎菜、碎肉、鱼、蛋和带馅食品。

平衡饮食

由于各地供应的食物品种、社会文化、习惯和经济状况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婴儿的伙食大有不同。一般每餐都由几种食物组成,提供热能和营养素。但重要的是这些食物搭配是否合理,是否适应该年龄的婴儿。因此,为断乳后的婴儿挑选食物时,设计合理的饮食配方很重要。

一般饮食应包含4种成分

主食 可以根据当地的供应进行选择,最好采用谷物类。

蛋白质辅食 如鱼、肉、禽、蛋类、乳类和豆制品。

矿物质及维生素的辅食 如添加蔬菜水果。尤其是绿叶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由于蔬菜和水果的营养成分不同,因此不能用水果代替蔬菜。

供给热能的食物 如植物油、动物脂肪和糖。若以合适的比例采用这四组食物就能形成完善的平衡饮食。另外,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应继续喂哺。

婴幼儿适宜用乳糖

乳糖是乳品中惟一的糖,对宝宝有许多好处。天然的乳糖可以提供热量,也能促进肠内有益细菌的繁殖,有利维生素B的合成;乳糖可以转换为乳酸,有助于溶解矿物质,促进钙、铁、磷、镁及其它矿物质的吸收。此外,许多病菌都无法在酸性的环境中生存;乳糖也不会使婴儿肥胖。

婴儿奶粉中大量添加其它的糖,如玉米糖浆、麦芽糖或一般的蔗糖,足以造成重大的伤害。这些糖对于有益细菌的繁殖不利,无法促进维生素B的合成或矿物质的吸收,甚至刺激小肠中碱性消化液的分泌,阻碍其它矿物质的吸收。

与乳糖相比,这些糖都太甜了,容易使宝宝增加赘肉,并且吃糖成癖,易造成日后严重的蛀牙。婴儿躺在床上自己吸奶,或以奶瓶喝果汁,牛奶及果汁中的糖累积在牙床及牙齿上,形成酸性并适合蛀牙细菌生存的温床,最后只好拔除蛀坏的牙齿。因此,不要让宝宝躺在床上自己吸奶,也不要给他加糖的安抚奶嘴。

许多小儿科医生过于热衷让婴儿长得快,却忽略吃太多糖的婴儿其皮肤会松软、苍白、缺乏弹性,且经常患肠绞痛、腹泻、感染。如过度喂食可能导致童年时期肥胖,成年之后也一样肥胖。哺育母乳的婴儿绝对不会过胖。有一位年轻的母亲按照医生的指示,每天用加水的玉米糖浆喂食早产的女儿,却不知这种方式将严重减少婴儿的蛋白质摄取量,损坏她的头脑。

婴幼儿不宜多吃蜂蜜

蜂蜜是营养丰富的滋补品,但蜂蜜在生产、运输和储存等一系列过程中,极易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而肉毒杆菌适应环境的能力甚强,既耐严寒,又耐高温,能够在连续煮沸的开水中存活6~10小时。因此,即使经过一般加工处理的蜂蜜,也仍有一定数量的肉毒杆菌胞芽存活。平时这些胞芽无法生长和释放毒素。然而,这些胞芽一旦进入婴幼儿体内,尤其是进入1岁以下的婴儿体内,因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成熟,它们便迅速发育成肉毒杆菌,并释放出大量的肉毒素。这些毒素毒性甚强,据说1毫克即可致万名婴儿于死命。另据调查,目前婴幼儿急死症中,有5%的婴儿是因肉毒素中毒而引起死亡的。所以,婴幼儿最好不要多吃蜂蜜,尤其是1岁以下的婴儿,不宜食用蜂蜜。

培养婴儿生活习惯

大便

8个月的孩子已经能坐得很好了,每天要让他自己坐盆大小便,在坐便的时候不要让他吃东西,也不要让他玩,不要坐的时间太长,大小便完后就起来。

按时吃和睡

如果孩子不能按时吃和睡,也不必着急,每到该吃的时候,继续喂他吃,但不必强迫他吃;到该睡的时候仍然把他放在床上去睡。当他做得好的时候就称赞他,长时间坚持下去,就能使孩子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培养进食习惯和喂养指导方法

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

定时、定量、定场所喂食。

形成心情愉快的进食气氛,可以伴随播放一些轻松柔美的背景音乐,音量适当小些。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先洗手洗脸,给婴儿带上小围嘴或垫上小毛巾,并准备1块潮湿的小毛巾随时擦净脏物。

要1次喂完,不要吃一点又玩,玩一会儿又吃。

掉在地上的东西不应再吃。

忌食生、冷、腥、辣食品。

进食时忌笑忌哭,免得呛食。

喂养指导

中、晚餐可以辅食为主,为断奶作准备。宝宝一天的食物中仍应包括:五谷类、动物类、豆制品类、果蔬类等,营养搭配要适当,不可偏废。

注意下列食物不宜喂1岁以内的宝宝:

酒、咖啡、浓茶、可乐等刺激性比较强的饮料,以免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

糯米(江米)制品如元宵、粽子,水泡饭、花生米、瓜子、炒豆等不易消化和易误入气管的食品。

太甜、太咸、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如肥肉、巧克力等等,以免消化不良。

少吃冷饮,因冷饮含糖高并含食用色素,易降低食欲引起消化功能紊乱。

刺激性太强的,如姜、山芋菜、咖啡粉及香辣料较多的食品等不要喂。如果孩子吃的是大人的菜,则稍微有一点点也没关系。

各种饮料,如咖啡、红茶、可乐、含糖的清凉饮料等尚不能喂。浓茶、太甜的乳酸饮料等亦要控制,不可多喂。

不易消化的章鱼、墨鱼、竹笋、牛蒡之类最好不喂。

太咸的东西,如腌咸的鲑鱼、酱油煮的小鱼小虾和咸菜等都不宜给宝宝吃。不过,有的孩子很喜欢吃,但也只能吃极少的一点点儿。

不宜让婴幼儿过分大笑

有些家长喜欢把小宝宝逗得笑声不绝,这样做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一些不良的后果。

过分逗笑,不但会造成婴幼儿瞬间窒息、缺氧,引起暂时性脑贫血,时间长了,还会使婴幼儿形成口吃和痴笑;婴幼儿过分张口大笑,还容易发生下颌关节脱臼,久而久之会形成习惯性脱臼;另外,在睡前逗笑,会影响婴幼儿正常入睡;在吃东西时逗笑,会使婴幼儿咽部的反射机能紊乱,乳汁和食物也会随着气流吸入气管,引起婴幼儿剧烈呛咳、发喘、憋气,有时还会把婴幼儿的气管堵住,几分钟后就会造成婴幼儿死亡。

因此,和小宝宝逗笑不能过度,更不能逗得小宝宝笑声不绝。

培养婴儿良好的品德

不要让婴儿带着玩具上床。如果每晚上床睡觉时都给孩子玩具,他或许会只顾玩玩具而不睡觉。孩子一旦养成某种习惯,就会持续很多年,再大一点时,他可能会把更多的玩具带到床上去。

但是在特殊的情况下,如孩子有在睡前咬被角或吸吮手指的毛病时,可以给他1个玩具,帮助他改变坏习惯,这样做的时间不能太长,1~2周即可。

训练婴儿的动作

8个月的孩子已经爬得很好了,家长应该训练他站起来。开始先训练他扶栏杆站立。站立是行走的基础,只有当孩子的肌肉和骨骼系统强壮起来,才能扶栏杆站立,并逐渐站稳。

开始,孩子站不起来时,家长不要着急,可以给他帮帮忙,但要让他逐渐学会用力。当孩子能够扶着栏杆站起来的时候,家长要表扬他、称赞他,让他反复地锻炼,一直到能够很熟练地一扶栏杆就站起来,并且站得很稳。

要继续训练孩子手的动作,如让他把瓶盖扣到瓶子上,把环套在棍子上,把一块方木叠在另一块方木上……,家长可以先做示范动作,然后让孩子模仿去做。在反复的动作中,使小儿体会对不同物体的不同动作,发现物体之间的关系,促进智力发育,同时也锻炼手的灵活性和手眼的协调。

训练婴儿的感知能力

可用多彩的玩具和孩子感兴趣的物质,引导小儿去摆弄,边玩边看,孩子会越玩越高兴,从而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感知能力。

训练婴儿的语言理解能力

教小儿把动作和相应的词联系起来,如说“再见”,一边说一边让孩子摆手,大人也边说“再见”边向他摆手,使孩子把摆手的动作和再见联系起来,逐渐懂得这个词的意思。还可以教他拍手“欢迎”,点头“谢谢”等。训练他按照家长的话做出相应动作,加深对语言的理解。

选择婴儿的玩具

可以给8个月的婴儿选购些塑料或橡皮狗、猫、公鸡等动物玩具。一边玩一边向孩子讲:“这是小狗,小狗‘汪汪’地叫。”以后当孩子玩到这个小狗玩具时,就会联想到小狗的叫声,并有了“狗”的概念。

与婴儿一起玩游戏

可以和8个月的婴儿一起玩照镜子的游戏。抱着孩子面对一面大镜子,一边让他看,一边对他讲:“看看这个是谁呀?这是××(孩子的名字)。”孩子开始会很奇怪,甚至去镜子后边去看看,以后就会逐渐明白这就是他自己。他会开始了解实物和影子的不同。

另外,还可以对镜子做出各种表情,如微笑、大笑、皱眉、噘嘴,孩子也会模仿去做。

培养婴幼儿运动能力

8个月的宝宝不仅爬行的本领与日俱增,而且能够扶着东西站起来。刚学会站立的宝宝,还不会自己坐下。可以教他向前弯一下腰再坐下,这样他就不会摔倒。一旦学会站立,他的本领就越来越大了。他可以用一只手扶着沙发站立,或者干脆背靠在床边把两只手腾出来去拿玩具。他还可以把一只脚放在另一只脚前面,用一条腿支持体重,想试着迈出他人生的第一步。

当然宝宝更喜欢的运动是学爬行——从匍行转到爬行。如果学爬时,宝宝的腹部不能离开床铺,我们可以用一条毛巾放在他的腹下,然后托起宝宝的腹部,使体重落在手和膝上,开始手膝爬行。等宝宝的小腿肌肉结实,能支撑体重后,就会渐渐变成手足爬行。练习爬行不但轮流锻炼了四肢的耐力,而且能增强小脑的平衡与反应联系,这种联系对宝宝日后学习语言和阅读有良好的影响。

学爬行最好的玩具是各种色彩鲜艳、大小不同的皮球。皮球之所以受到宝宝的青睐,是因为无须宝宝费什么劲,皮球就能滚得老远。此外每次皮球滚动的方向是无法预料的,而且可以失而复得,这就增加了玩耍的新奇性和趣味性。

要给宝宝开辟一个“运动场”,任他“摸爬滚打”。可以用沙发围出一块宽敞的活动场地,再在地板上铺上席子、毡子或棉垫之类的东西,使他可以练习扶着站立、移动身体,并在上面玩耍,又不易磕着碰着。当然给他的玩具也要安全、卫生,不要让他够着剪刀、扣子、能套在头上的塑料袋等危险品。

不要总是抱着宝宝,这样会限制他的活动、减少锻炼的机会;也不要轻易打断他的活动,哪怕他不厌其烦地用积木敲打着桌面。而要给宝宝提供自己活动与锻炼的机会,这样他的能力就会日新月异地迅速发展起来。

婴幼儿系列健身操

让宝宝成俯卧状态,家长在孩子后面,两手握住其手腕部,扶着宝宝跪起,然后再扶其站直。重复2遍。注意:当宝宝跪直后应该尽量让他自己用力站起来。

及时预防注射

孩子8个月时应到所属地段医院保健科、街道保健站、农村卫生站注射麻疹预防针。

麻疹是一种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发病时可有高烧、眼结膜充血、流泪、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3~5天后,全身出现皮疹。出麻疹的孩子全身抵抗力降低,这时若护理不好,或环境卫生不良,很容易发生合并症。最多见的是麻疹合并肺炎、喉炎、脑炎或心肌损害,严重者可以死亡。得过麻疹的人可以终身免疫。

注射麻疹预防针的目的是提高小儿血中抗麻疹病毒的抗体水平,使之对麻疹产生免疫力,避免发病。个别情况即使发病也很轻微,不至于危及生命。

婴儿发烧与测量体温的方法

当家长感到孩子不活泼、不爱玩或吃饭不香时,别忘了给他测测体温,看他是否发烧了。

有的家长只用手摸摸孩子的前额,这是很不准确的。有时候孩子体温正常,摸着他的头也许感觉热。有时孩子低烧,摸着感觉是正常的。还有的时候是家长的手太凉或太热,所以不能正确估计出孩子是否发烧。最准确的方法是测量体温。

给孩子测量的体温计不能放在口里,因为他也许会把体温计弄破,割破口、舌或咽下水银,这是很危险的。给婴儿测体温只能在腋下或肛门处测量。在量体温之前,先将体温计中的水银柱甩到35℃以下,然后把体温计夹在小儿腋下,体温计要紧贴小儿皮肤,不要隔着衣服。由家长扶着小儿的手臂约3~5分钟,取出观察体温计上的度数。

小儿的正常体温是36℃~37℃(腋下)。

如果孩子发烧,应让他卧床休息,多喝开水,体温太高时以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浴、冷毛巾湿敷、头枕冷水袋等,也可服退烧药片。

家长还要观察一下孩子其他的症状,如是否呕吐、腹泻、咳嗽、气喘等,以便带他去医院看病时给医生详细地介绍,协助医生作出正确的诊断。

看病之后,就要按医嘱吃药,只要没有出现特殊情况,就不要接连不断地去医院。

预防高热惊厥

高热惊厥是小儿最常见的症状,多为上感、扁桃腺炎及各种急性传染病初期引起的。体温上升越快,体温升得越高,越容易发生惊厥。患儿多为6个月至3岁的孩子,惊厥多在发烧后24小时内发生。发作时患儿突然意识丧失,两眼凝视、斜视或上翻,头向后仰,面部和四肢肌肉抽动,手握得很紧一般持续数分钟,多数每次发热只抽1次,发作过后神志很快清醒。这种高热惊厥叫单纯性高热惊厥,愈后一般不会发展成癫痫,对智力影响不大。有些高热惊厥发生在6个月以前或6岁以后,多在发烧时发生,抽风时间往往超过15分钟;抽风多为局限性或两侧不对称。中等程度发烧也可发生惊厥,一次发烧可抽风几次。这种惊厥叫复杂性高热惊厥。愈后恢复比单纯性高热惊厥差,部分患儿会发展成癫痫,应该去小儿神经科门诊做进一步检查。

惊厥发作时,家长应就地做下列处理:让患儿侧卧,防止呕吐物吸入;解开衣领和腰带;用干净布包裹牙刷柄或筷子放在上下磨牙之间,防止舌头被咬伤;枕冷水袋,用白酒兑少量温水擦拭降温;指压人中、合谷穴止抽;咽部有分泌物设法吸出;如有条件可给患儿吸氧。如惊厥不缓解,应及时去医院儿科急诊。

因高热惊厥容易复发,所以孩子每次发烧时,家长不要给孩子穿得过多、盖得过厚,即不要“捂孩子”,积极用物理方法或药物退烧。即使体温不高也应及时服退热药。

内热重的孩子感冒时容易发高烧,而且体温上升很快,也容易出现高热惊厥。所以平时不要吃得过多;舌苔厚、腹部胀满时应吃些消食的中成药,如促脾消食丸、婴儿素等。大便秘结的孩子,应服用小儿牛黄散、清降片等缓泻药。

给婴幼儿喂药的方法

孩子多不肯好好服药,家长为此急得按胳膊、揪脑袋、捏鼻子,硬将药往孩子口里灌;孩子则拼命挣扎,大哭大闹,常常是药没有喂好,大人小孩弄得一身汗。有的家长则把药溶解在牛奶中,装入奶瓶,让孩子吃,这样也不好,因为小儿的服药量很少,有一部分沾在奶瓶上,药量就不足了。下面介绍一下喂药的方法。

喂药前不要喂奶,也不要让孩子喝太多的水,以免喂药时引起呕吐。

喂药时,勺子不要顺着舌头直往里插,这样容易呛着,应把勺子从孩子的嘴角处插入,倒在舌边稍停一下,等到咽下时再将勺拿出,动作要轻巧。

喂药后可给少量的酸味果汁,以避免呕吐。

如果孩子不合作,或是药味过苦,可在勺里放点果酱,哄其吃下。

在喂胶囊药粉时,有时需要一粒的一半,而一粒胶囊丸分开后,两个半粒都无堵头,吃药时难免撒在嘴里,小孩常因此呕吐。最好的办法是用饭粒或面食堵住被分开的开口处,这样既节约,又可达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