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奇门风云
5845600000126

第126章 自然之剑(3)

她离恒慧师太越来越近,她的手也愈抬愈高,她要拔剑,是短剑!若是一剑便把恒慧师太的咽喉割破,把声带切断,那岂不是不会发出一点声音,那样当她大摇大摆地走出去,别人也不敢说什么。

短剑是黑色的,用剧毒铸成,是凌家的毒,上面刻有一个“凌”字。她想把这把短剑留在恒慧师太的咽喉中,她不想让凌海活得很痛快,至少也让他蒙上一点冤屈,那才有意思。她不禁对自己那圆满的算盘有些得意,谁能想到这样的办法呢?谁能有这么好的机会呢?

但是她算错了一点点,比她聪明的人大有人在,那也并非什么好办法,因为那根本就行不通。这个恒慧师太对她的杀意早就有了感应,而且对她的短剑和方位都了解得很清楚,很清楚,甚至想好了十种躲开的方法,五种还击的方法。

恒善的短剑平举,眼中射出两道比刀子还锋利的厉芒。当她与恒慧师太有五尺距离时,她像蓄足了力量的豹子准备扑噬。

蓦地,恒慧师太的眼睛睁开了,两道比恒善的目光还要锋利的厉芒,而且嘴角还显出一丝莫测高深的笑意,死死地看着恒善师太的眼睛。

恒善太熟悉了,这是宁远神尼那独特的眼神,空漠而凌厉,能洞穿人的肺腑。她大惊失色,这才知道真正的傻瓜原来是自己,心神一震,便想到逃。

但宁远岂会让她走脱,手指化成无数的兰花,在突然间一齐绽放,无数的劲风交织成一道密密的罗网,一声怒叱,无数“哧哧……”之声一下子传出屋外。

恒善大惊,手中的短剑化成一道魔龙,向宁远咽喉飞去,这一道魔龙的速度大出宁远的意料之外。很快,宁远神尼便明白了,这个恒善的武功绝不在她之下,只是一直在隐藏着自己的实力,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真功力和掩饰自己的身分而已。

恒善不仅射出手中的短剑,同时也甩出两只长袖,比铁还硬,带着两道疯狂的劲气向那漫天的掌影递到。

灯火全都被这两道飓风吹灭,那罩子灯也被吹倒地上摔碎,灯油淌了一地,却没有火苗冒出,因为这一下的压力太大,太大,两道飓风似乎把整个禅房都注满了水银,很沉重,很沉重。

“蓬,蓬,轰……”一时桌椅横飞,瓦片、断木、断梁全都如雨般地洒落。

恒善借力撞穿了屋顶,从屋顶横飞而出。

宁远的身子被逼得后退三步。大骇之下,也穿过破房之顶,举目一望,只见黑影一闪已没入庵后的树林。知道追之不及,心中不由得暗骇刚才那疯狂一击。其功力,其角度神奇得令人难以置信,这恒善的武功绝对不在她之下,尽管她已静修了三十年。不过她似乎想起了什么,这些力道攻击的方式绝不是峨嵋派的武功,而且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师姐,你的伤好了,恒善呢?”恒静师太等几人也飞落瓦面惊喜地问道。

“恒善是叛徒,她想杀你师姐,幸亏凌少侠早有先见之明,由我化妆成恒慧师侄。”宁远一开口,几人便听出了声音。

“师叔,原来是你,那师姐呢?”恒静师太大惊道。

“你师姐已经在我修行的石屋内,你迅速通知各寺主持和各位武林朋友,同时也要小心恒善这叛徒,你们绝不是她的对手,发现她的行踪,一定要通知大家,休要独自与她决斗!”宁远急忙吩咐道。

“是,师叔,弟子这就去!”恒远恭身飞退道。

宁远又对着那四名守护弟子道:“你们通知所有峨嵋弟子,封锁所有下山的通道,一有动静便以响箭向各寺求援,同时要防止恒善的同党。”

“是,师叔祖。”四名峨嵋弟子迅速飞退而出。

“恒静师侄,你和我一起去金顶。”宁远沉声道,说完便如一股风般直飘而出。

此时凌海的心绪渐宁,那遥遥的星空给了他宁静。他完全沉醉于那片星空中去了,没有人了解星空的奥秘,没有人能够读懂星星代表着什么?

人生究竟是什么?生命究竟是什么?是流星,一颗璀璨的流星以一道难以言喻的美丽弧线飞射而下,划破了夜空的宁静。

又一颗生命的坠落,很短暂,却很凄艳,又似乎在暗示着什么,没有谁会明白。

凌海手中有一根松枝,在地上划着一道道轨迹,那似乎是流星走过的弧线,但好像又不是。凌海很投入,很沉醉。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捕捉那道轨迹,那道玄奥难测的轨迹。

凌海的心头很恬静,刚才那些让他心乱的情绪全都被这颗流星带走,他心中惟一存在的便是那流星滑落的那道美丽的轨迹,那道让人心颤的轨迹。他的思绪,他的灵觉完全融入整个夜空。这种感觉很美妙,很舒爽,就像是飘入云端,又像是月亮的光辉,那样轻松自如。

他可以捕捉到很远地方的心跳和低语,他甚至可以懂得他们在表达一种怎样的感情。屋内三个人的心在跳动,当然能很清晰地反应在凌海的心头。

突然,凌海的灵觉范围内,多了一个脚步声和心跳,很快,很轻,有御风之势。但凌海却知道绝不是宁远的脚步声,更非她的心跳,但这人的功力绝不在宁远之下。

灯光突然熄灭,是祖惠枝熄的,凌海以心语告诉她,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虽然灯熄了,但夜依然那样有韵味。

一切都很静,远处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只在灯熄之间,对方便已奔行了近百丈,这的确是个骇人的数目。

凌海的灵觉再延伸,终于捕捉到了这心跳和足音的来源,是在一个上金顶的转弯处,而且分析出了这足音的主人。

是恒善,她飞出卧云庵,便已猜到,恒慧师太一定在宁远修行的石屋之内,而宁远现在却在卧云庵中,她必须乘还有这一点点先机将恒慧致死,甚至也将那另外一个伤者致死。她不怕,这峨嵋山,只有一个宁远是她的劲敌,另一个是恒静,所以她不怕,三十多年前三大神尼便只剩下一人。而剩下的宁远也曾与她交过手,那是三十多年前,长白山一役中她没有成功,只是将宁远击伤,但却被三大神僧所救。

二十位死士,每人的功力都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绝不会在各派现任掌门之下,只是已剩不多。

她很有信心,很有信心能杀死这两个人,然后安然下山。

凌海坐于树下,遥遥地望着那转弯的地方,但他并没有将自己的眼神暴射出去,他不想让恒善打退堂鼓,那样抓起来,就多了一些麻烦。

祖惠枝在石门内,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但她马上看到了凌海的神态,于是便放下了一颗心,她很相信凌海的武功,能随随便便一抓便把她的剑抓住的人还不多,而凌海的动作却是如此潇洒。

恒善终于出现在转弯的地方,依然很快地飞掠。不过她看见了一个人影,坐在松树之下,但不知道到底是谁。没有人能在这样的夜晚看清楚一百丈外任何人的脸形,凌海也不能例外。但他有灵觉,可以清楚地捕捉到对方的气息。

凌海依然坐着,手中的松枝轻轻地抽打着地面,像是在小溪边戏耍游鱼,对到了五十丈内的恒善不理不睬,似乎根本就没有这么一个人来了一般。

恒善心中的杀气很浓,她已经决定,一定要杀死恒慧,谁拦她都不行!除非武功比她更好。

到了这时,她仍没有感觉到任何压力,还以为凌海只不过是个“低手”,心中不免更加得意。那宁远千算万算,没想到自己的武功会如此高明,很轻易地便逃出了卧云庵,而且以最快的速度赶至金顶。

到了二十丈时,她却感到一股浩然正气在这一段空间内流动,那不是压力,那是舒爽,那是一种让人心中安详的精神力量。秋夜的风,在峨嵋金顶有些冷,可是一进入这段地域,竟感觉不到丝毫冷意,反而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这种感觉任何人都喜欢,任何人都不会拒绝,可是这种感觉却让恒善大吃一惊,还不止大吃一惊,而且立刻停下了那飞掠的步子,以一种非常奇怪的眼光看着那握着树枝抽打土地的人。

这人依然那样安详的坐着,不给人一种压力感,只给人一种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意境,这个人就像是一个无穷无尽的生命之库,那种强大的生命力并不因他是坐着而减少。

恒善的眼神很惊骇,因为这人正是破坏了他第一件好事的凌海,而此时却又坐于她的眼皮底下,一副莫测高深的样子,怎叫她不惊骇欲绝呢?

凌海抬起头来,眼神中充满了怜悯和凄迷,给人一种梦的感觉。虽然相隔了二十丈,但恒善还是清清楚楚地感应到了那眼神中的意境,嘴角总是那种莫测高深而又略带顽皮的笑意。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