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哲人说过:“成功就是1分智慧加99分汗水”。可以说,成功确实没有什么决窃,成功者较之于普通人和失败者,只不过是前者的付出更多一点而已。
多扇动几下自己的翅膀
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要求创业者要不停地扇动自己的翅膀,激流永进。成功者较之普通人和失败者,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他们更勤勉地扇动着自己的翅膀。孙麟方的艰苦创业之路就是很好的例子。
孙麟方虽生于大富之家,但他与其他阔少不同的是,他在创业过程中更多的是靠自己:敏锐的市场触觉和惊人的办事魄力。虽然历经沉浮,多次挫折,孙麟方都坚持自己的追求、勇往直前,最终成为闻名东南亚的“面粉大王”。
孙麟方1908年出生于中国大陆,幼年在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中学读书,毕业后远赴德国留学,在柏林大学攻读机械工程。
孙麟方,其父孙镜蓉在世时是一位企业家,曾经营煤矿,开办麦粉厂(但该麦粉厂在1955年停业)。所以,他自幼便能够获得好的教育,此外他亦受到父亲的熏陶,有志于成为企业家,毕生努力于办厂。
1931年,孙麟方返回中国后,曾先后做过多种不同的生意,例如在四川成都开办房地产公司,兴建新式住宅出售,亦曾办过纸厂。由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孙麟方不但有敏锐的市场触觉以及惊人的办事魄力,而且异常勤勉,抗日战争爆发当年(1937年),他才29岁,但他马上洞悉到战争必然会使居民流离失所,房地产生意将首当其冲,于是立即放弃自己熟悉的建筑业务,毅然转营运输。
当时,他立即前往昆明筹组“中国企业公司”,初期孙麟方在香港购买了12辆货车,很快地因为生意迅速发展,两年里货车已增至200辆。后来孙麟方便邀得新华银行入股,令公司一跃成为中国南方规模最大的运输公司。
当时由于战事失利,各地方先后沦陷,对外交通断绝,物资仅依赖滇越铁路,把货物运至昆明,然后再用车辆转运到重庆,所以货物的需求极多,生意一枝独秀。在全盛时期,孙麟方的中国企业的办事处遍设中国西南各省,如贵阳、重庆等地,甚至在缅甸首都仰光亦设有办事处。
1948年,孙麟方举家迁移香港,在港经营贸易往来生意。其实,孙麟方内心里一直都希望创办麦粉厂,抗日战争爆发初期,他早已有意在昆明办麦粉工业,但却因为交通阻隔,原料供应匮乏而未能成事。抗战胜利之后,他立即把握时机,向英国订购了麦粉生产机器,甚至机器已运抵上海,却因内战,使计划一再受挫折。
当时他在香港创办麦粉厂的客观条件十分恶劣,由于港人素来崇洋,对港制产品缺乏信心,加上那时候本港并没有上规模的麦粉厂,这市场久为澳洲及美国等货品所霸占,要在这市场分一杯羹,谈何容易?不过,孙麟方并没有因而畏缩不前,在1951年他再三兴起创办麦粉厂的念头,且着手在港筹划设厂,至1953年终于建成开业,孙麟方并将之命名为“香港麦粉厂”。
开业初期,“香港麦粉厂”即遭遇极大困难,产品没法打开市场,面包商不愿意尝试放弃惯用的外国麦粉。孙麟方夫人形容当时麦粉厂的处境是“每天都要成捆的现金出去”,由此可见当时“香港麦粉厂”的情形。
然而,孙麟方仍然坚持下去,凭着坚强的信念及毅力,终于在被外国人垄断的市场中打开一道缺口。1955年初,他向友人表示自己麦粉厂所生产的麦粉经过不断的改良后,在色、香、味方面已较美、澳的产品为优,而销路方面更出现突破性的发展,在两个半月时间内达到50%以上。当时他预计在未来一年之内,可得到全港麦粉市场九成的占有率!
“香港麦粉厂”果如孙氏所料,很快地便完全垄断了香港的麦粉市场,孙麟方终于得遂父亲的心愿。然而,孙氏志不在此,他不但要成为香港麦粉大王,甚至要成为“东南亚麦粉大王”、“亚洲麦粉大王”……
正因为孙氏永不停歇地“扇动着创业的翅膀”,所以他才能不停地飞向新的高度。
没有时间生病的人
“勤能生财,坐吃山空”这句古训是创富者应该记取的。
同台湾大多数第一代企业家一样,林挺生先生经营企业也是以“勤”为秘诀之一,“事必躬亲”是他的特色。林挺生自己对经营者下的定义是:“没有时间生病的人”。他每天从早到晚,总要忙上十几个小时,别无其他消遣,巡视工厂是他最大的乐趣。即使他在担任台北市议长期间,除了处理日常公务和给大同工学院讲授“经营学”之外,仍然坚持每天巡视一遍工厂,如果公司有某项目正在开发,那么林挺生每天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该开发单位巡视。
林挺生在大同企业的管理特色就是以凡事谨慎、事必躬亲而闻名。在早期,大同公司还是大同铁公所的年代,运货皆用牛车,供货商在卸完货以后,一定要等到林挺生亲笔签字才能领钱,因此有时不得不要等忙碌的林挺生很久很久,那些牛便往往就地方便。因此有人戏谑地说:“看地上牛粪的多寡,就可看出林挺生凡事事必躬亲的忙碌程度。”
历经几十年,大同公司再也不用牛来运货。但林挺生事必躬亲的特色却依然保持不变,对此,一位日本知名的元老企业家在参观大同企业时,建议林挺生去打高尔夫球,去放松放松紧张的神经。林挺生回答说:“我哪来时间去打球?我每天巡视工厂所走的路比18个洞的距离还远!”
1981年他从权力核心中退了出来,并失去了大多数公职,这一重大转变对林挺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幸事。丢开庞杂的公务,回到大同公司,林挺生又恢复了“专业经营”的精神特色:一大早就起来到公司各工厂巡视。他自己坦白地表示:“自从担任公务后,公司业绩没有好的表现,实在对不起投资大众,现在要亟思励精图治。”
林挺生一旦恢复他昔日专业经营的本色,励精图治,大同公司业务很快好转。1986年,大同公司在台湾公营、民营企业营业收入混合排名中列19位,营业收入净额达134.31亿新台币,超过辜振甫的台湾水泥公司。1987年,大同公司的营业额达到267.3668亿元,营业增长率为35.42%,如包含转投资事业,营业额则为398.1535亿元,列十大民营企业第三位。在1987年度台湾外贸绩优厂商排行榜中,大同公司位居第二,外贸实绩达6.361亿美元。显然,林挺生在企业方面的励精图治已见成效。
展望将来,林挺生充满信心。他认为当年英国以国家力量发展海外事业,如今新的时代,民营企业已成为活跃在世界市场上的最大活力。大同基础良好,企业界公认颇具潜力,因此发展前景应该看好。林挺生这个忙得“没有时间生病的人”充满信心地说:“现在正是发展世界性企业的良好契机,也是步步迈向‘大同世界’的时候了!”
不要让失败吓退成功
成功的敌人总是让我们去想:“如果我们失败了,那怎么办?我去试过了,但没有成功会怎样?”它会使你放弃努力。有一位战胜了这个对手的人,他的故事一定会对我们有所启发。那是在1832年时,当时他失业了,这显然使他很伤心,但他下决心要当政治家,当州议员,糟糕的是他竞选竟是痛苦的。
他着手开办自己的企业,可不到一年,这家企业又倒闭了,在以后的17年里,他不得不为偿还债务而到处奔波,历尽磨难。他再一次决定参加竞选州议员,这次他成功了。他内心萌发了一丝希望,认为自己的生活有了转机:“可能我可以成功了!”第二年,他订婚了。但离结婚还差几个月的时候,未婚妻不幸去世。这对他精神打击实在太大了,他心力憔悴,数月卧床不起,还得了神经衰弱症。
1838年他觉得身体状况良好,于是决定竞选州议会议长,可他失败了。1843年,他又参加美国国会议员竞选,但这次他仍然没有成功。
要是你处在这种情况下会不会放弃努力?他虽然一次次地尝试,但却是一次次地遭受失败:企业倒闭、情人去世、竞选败北。要是你碰到这一切,你会不会放弃——放弃这些对你来说是重要的事情?
他没有放弃,也没有说:“要是失败会怎样?”1846年,他又一次参加美国国会议员竞选,这次他成功了。
两年任期很快过去了,他决定要争取连任。他认为自己作为国会议员表现是出色的,相信选民会继续拥护他。但结果很遗憾,他申请当本地的土地官员,但州政府把他的申请退了回来,上面指出:“作本州的土地官员要有卓越的才能和超长智力,你的申请未能满足这些要求。”接连又是两轮失败。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坚持继续努力吗?你会不会说:“我失败了”?
然而,他没有服输。1854年,他竞选参议员,但失败了;两年后他竞选美国副总统提名,结果被对手击败;又过两年,他再一次竞选参议员,还是失败了。这个人尝试了11次但只成功了两次。要是你处在这种境地,你会不会早就放弃了呢?这个在9次失败的基础上成功的人便是亚伯拉罕·林肯,他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一直在不懈的努力,1860年,他当选为美国总统。
林肯遇到过的敌人你我都曾遇到过。他面对困难没有退却,没有逃跑,他坚持着、奋斗着。他压根儿就没想过要放弃努力,他不愿放弃,就像你我一样,林肯也有选择权。他可以畏缩不前,不过他没有退却。你我也不必退却逃跑。
辛普生是优秀的运动员,林肯是伟大的美国总统,他们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是因为他们天生会成功吗?是因为他们运气好吗?不,他们成功的原因在于他们以顽强的意志不屈抗争,克服了困难,战胜了对手。这些困难和对手我们也曾遇到过,它们使我们难以实现自己的理想,难以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