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前朝旧事:晚清风云人物
5815300000009

第9章 何桂清弃市

何桂清字根云,云南昆明人,道光十五年乙未翰林。这一榜很有名,逸闻也很多,其中之一是,何桂清与广东顺德的罗惇衍入翰林时,皆为十七八岁的少年。

何桂清咸丰七年继怡良总督两江,得任此缺,是出于他的同年彭蕴章的保荐。彭蕴章是道光十五年进士,咸丰六年拜文渊阁大学士,充上书房总师傅。两江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上海亦在其范围之内,不仅为东南膏腴之地,军事上也很要紧。薛福成《书昆明何帅失陷苏常事》中说,何桂清家世微甚,出身贫寒,然“疏陈兵事,持论侃侃”,据传文采风流,书记翩翩,立马可待。得文宗赏识,擢拔为浙江巡抚,那一年,他还不到四十岁。“文宗”是咸丰皇帝的庙号。何桂清在浙江巡抚任内,每月接济江南大营军饷六万两。金陵大营兵勇七八万人,月支饷银五十万两,皆取于苏、松、常、太地区,以及浙江之杭、嘉、宁、绍诸郡。两江总督恒驻常州,专主饷事,江南大营这才能够支撑七八年之久。何桂清在军事上,也很有谋略,辗转浙西、皖南一带,连下歙县、休宁、石城;次年又攻下太平、祁门、宁国等地。咸丰七年,以军功擢为两江总督,驻节常州,专司在江浙富庶之地筹措钱粮,供给江南大营。

江苏有两藩司:一称江宁布政使,驻江宁,归江督节制,下辖江、淮、扬、徐四府,海通而州;一称江苏布政使,驻苏州,归江苏巡抚节制,下辖苏、松、常、镇四府及太仓州和海门厅。其时的江宁,已成太平天国之“天京”,何桂清驻节常州,是侵夺苏抚之权,而江苏布政使王有龄自恃有总督何桂清撑腰,根本不把江苏巡抚赵德辙放在眼里。赵德辙不堪求去,继任者徐有壬,面对王有龄的飞扬跋扈,也只能忍气吞声。

何桂清和王有龄,关系十分特殊。何桂清的真正籍贯,并不是云南,坊间流传,王有龄的父亲王燮,官至甘肃平凉知府,而何桂清的父亲,曾给他当过门丁。王燮长子王有龄豪侠仗义,却不爱读书,何桂清给他当陪读,则过目不忘,聪慧过人。王燮于是想方设法,为他在云南挪了一个户籍,让他“冒籍应试”,何桂清这才得以中进士、入翰林,平步青云。何桂清因字“根云”,是示人以“不忘本”。王有龄的江苏布政使,也是出于他的力荐,此所谓三十年河东转河西。

咸丰十年,江南大营失陷,与何桂清的拥兵不救,有极大关系。江南大营之溃,起自兵士向提督王浚索饷不成,劫掠市肆,各营由是大乱。绿营一向克扣兵士粮饷,沿袭成例。发饷俗称“关饷”,因而有“十关”、“九关”等名目。所谓“十关”,即一年只发十个月的饷;如四十五天作一月算,则为“八关”。在烽火遍地、大敌当前之时,这极易影响士气,激起兵变。及至太平军攻陷句容,督办江南军事事务的钦差大臣和春飞檄求援,何桂清却坐视不救,遭遇大雪的江南大营粮草断绝,一时陷入绝境。和春、张国梁只得退守丹阳。远在浙江的王有龄,由驿站递书何桂清:“艰难之秋,万目睽睽,瞻大帅为进退,一摇足则众心瓦解,事不可为矣”,告诫他千万千万,勿离常州一步。如此看来,这还是个明白人。不久丹阳沦陷,张国梁战死,何桂清得着消息准备出逃,行前先派亲信兵勇,将自己的老父亲和两个小妾,秘密护送去通州。而后张榜公告,禁止常州市民出城,并封锁了城门。城内百姓发觉何桂清要逃,绅民耆宿数百人手执香烛前往辕门,跪求“总督大人”留下,和百姓一起守城。丧心病狂的何桂清为了能够脱身,竟下令随从开洋枪,打死了常州士绅十九人。这十九人之死,注定了何桂清日后必死。数日后常州城破,以民众抵抗激烈,而遭太平军屠城。苏州守军闻讯大为愤恨,在何桂清到达城下请求接纳时,江苏巡抚徐有壬断然拒绝开门。不仅如此,徐有壬还立刻草拟奏章,弹劾何桂清“弃城丧师”。身负重伤的和春,随溃兵退至无锡后,自杀殉节,而何桂清却托言借兵助剿,逃进了上海租界,在继任江苏巡抚薛焕的庇护下,“高卧不行”。数日后苏州城陷,徐有壬于巷战中被杀,遗疏再次严劾何桂清“弃城丧师”,致使江南军事一败涂地。

何桂清统领十万大军,竟不战而溃,导致常州、常熟、苏州多座城池失守,实在是罪大恶极!咸丰皇帝接着徐有壬的遗疏,怒不可遏,下诏将何桂清虢职逮问,押解京城。但此时英法联军已经进逼京师,咸丰帝仓皇避走热河,还哪里顾得上何桂清?何案于是一搁置就搁置了两年,这期间,王有龄及江苏巡抚薛焕等都相继上疏乞恩,不准。

此后,文宗驾崩,辛酉政变,两宫回銮,新君登基。同治元年,言官纷纷上疏,要求缉拿何桂清归案,恭亲王奕訢多方交涉,才将躲在租界里的何桂清逮捕下狱。主持办理此案的刑部秋审处总办、直隶司郎中余光倬是常州人,鉴于家乡绅民对何桂清恨之入骨,同时也为了给被他枪杀的十九名父老乡亲讨回公道,余光倬在封疆大吏“失守城池”的罪名之外,力主加上“击杀执香跪留父老十九人,忍心害理”罪,坚决将“斩监候”,改拟为“斩立决”。刑部尚书赵光,因与帮办江南军务的许乃钊过从甚密,得知很多何桂清失陷苏常殃及百姓的细节,愤而发言:“不杀何桂清,何以谢江南百万死难生灵?”

也有想救何桂清的人,以大学士祁隽藻为首,所持理由是按“失守城池”罪,何桂清罪不当死,最多判他个“斩监候”。而况嗣君新立,两宫垂帘,以严刑峻法处置大臣,将大失民心。这个头一开,“救何派”纷纷上疏,前后竟有十七人之多。何桂清在江督任内,以筹饷为专责,过手的银两何止千万?京官中得其好处的,不乏其人。而力救何桂清的人中,除少数几个人外,大部分人的操守,都令人不敢放心。御史卞宾第即刻上疏纠弹,指“道光年间提督余步云失定海,咸丰年间湖北巡抚青麟失武昌,皆以失陷封疆伏法,彼时祁隽藻为军机大臣,不闻有言,何独于何桂清护惜若此?”这是诛心之论,此言一出,“救何派”再不敢出声。慈禧太后于是降旨,命大学士六部九卿翰詹科道“会议”,大理寺卿李棠阶以何桂清身为两江总督,骄横颟顸,治军无方,克扣军饷导致将士哗变,全军覆没,弃城而逃又嫁祸与人种种罪名,抗言“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同治元年是战局好转的一年,但也是最危险的一年,曾国藩以“各军沥疫繁兴,死亡相继,一身不足支危局,奏请简派亲信大臣,驰赴江南会办军务”。曾国藩不是一个喜欢悻悻作态的人,由他的奏请,可以想见太平军、捻军、回乱交相侵扰,战局胶着而凶险。是年八月,江南疾疫大作,鲍超营中,病者万余,死者日数十人;曾国荃金陵营中,病者亦逾万数;左宗棠军中,病者过半。此外江西、湖南、贵州正闹“教案”;直隶、山东、河南接壤之地,白莲教如火如荼;石达开则由云南入川,打算另辟反清路径。总之烽火处处,江山糜烂,朝廷全赖疆臣维持,将士用命,才能勉强支撑危局。当此时,非杀失土大员,则不足以激励士气,鼓舞民心。

何桂清当然不会俯首就死,他拿出一份薛焕等人具名的“请其退至苏州,以保饷源重地”的公禀,作为自己并非弃地失守的证明。公禀是出于当时还是事后伪造,无从查究,朝命两江总督曾国藩查核具奏。曾国藩身在江南,疮痍遍地,一夕数惊,自顾不暇,接到朝命,遂复奏道:“苏常失陷,卷宗无存,司道请移之禀,无庸深究。疆吏以城守为大节,不当以僚属一言为进止;大臣以心迹定罪状,不必以公禀有无为权衡。”曾国藩节制四省军务,疆臣如因“司道公禀”即可弃城而走,此例一开,谁还肯浴血守城?这就不得不死了,刑部定谳,“何桂清着即行处决,派大学士管理刑部周祖培,刑部尚书绵森即日监视行刑”,在菜市口法场执行,是为“弃市”。

读曾国藩家书,发现有“阅新闻纸,其中一条言:何根云六月初七正法,读之悚惧惆怅”的记载,与史载何桂清于同治元年冬“弃于市”,在时间上不符。是出于什么原因,已经不知道了。何桂清之死,曾国藩是最大的推手,但看到他被正法的消息,仍感“悚惧惆怅”,其心情的复杂难言,非同处危局之人不能体会到。何桂清是“洪杨之变”中最早被处决的封疆大吏,一斩既出,百官俱惊。对他,《清史稿》给出的评价是“以才敏负一时之望,膺江表重寄……无料敌之明,又失效死之节。身名俱陨,罪实难辞”,重返百多年前风雨飘摇、烽火四起的江南,我们愈加感到,这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清史稿》卷三百九十七,列传一百八十四:

桂清由侍从出任疆事,才识明敏。在两江值英吉利构衅,迭陈应付之策。偕大学士桂良等议税则,多中肯綮,亦不能尽用其言。晚节败裂,误国殄民,虽廷议多有袒之者,卒难挠公论。

王蕴章《然脂馀韵》:

善化何根云(桂清),咸丰丁巳,开府两江。白面谈兵,黑丸啸野,朝廷倚若长城,壁垒等于灞上。卒以狃于半壁之安,遂致符离之溃。生平功罪,载在史官,可不具论,要其文采风流,固自不可磨灭。

薛福成《书昆明何帅失陷苏常事》:

是时屯兵日久,将卒虽习战事,实已骄佚,酗酒狎妓,酣嬉无度,月支足饷,尚不敷用,及骤闻减饷事,则恨恨有如失。翼长提督王浚为和帅所倚,把持军政,借势侵克,众情蓄憾,互相传播,贼若来攻,吾辈坚勿出战,任大帅、翼长自为之。

薛福成《书昆明何帅失陷苏常事》:

绅民耆老数百人,即夕执香赴辕门跪请留常。文经谕之,不散;执鞭之士出扶之,犹不退;何帅怒,遽令开洋枪纵击,死者十九人。

曾国藩家书:

阅新闻纸,其中一条言:何根云六月初七正法,读之悚惧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