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孟子·尽心上》。
“注释”杨朱:字子居,战国时期魏国(今河南开封)人。先秦哲学家;墨翟:墨子,鲁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语义”形容极其吝啬、自私。
“故事”战国时的杨朱主张“贵生”、“重己”,也就是重视对个人生命的保护,反对别人对自己的侵夺,也反对侵夺别人。还有一位思想家墨翟,他主张“兼爱”,宣扬爱不应有贵贱、亲疏的差别,反对战争,提倡生产劳动,谴责贵族奢侈享乐的生活。
有一次,有人问孟子对杨朱和墨翟这两位学者的看法时,孟子坦率地说:“杨朱这个人主张一切为自己,连拔下一根自己的汗毛以利天下,他都不做。墨翟则不同,他与杨朱相反,他提倡爱世上所有的人,只要对天下有利,他一切事情都愿意做。这恐怕不易做到。鲁国的贤人子莫,提倡中道。主张中道也就差不多了,但也要有灵活性,要会变通。不然,坚持一点,不顾其余,就有损仁义之道了!”那人听了,叹道:“先生说得对!像杨子那样自私的人,实在不可取;而像墨子那样大公无私的人,又实在难以做到。看来只能像子莫那样,提倡中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