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左传·哀公六年》。
“语义”原意是表示对子女的过分疼爱。后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无私奉献的人。
“故事”春秋时,齐景公是一个在位时间很长的国君。他一共有六个儿子,但他最喜爱的是小儿子孺子。孺子是齐景公的宠妃鬻似所生,孺子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已到花甲之年的齐景公经常和孺子一起玩乐,孺子要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有一次,孺子要齐景公装作一条牛让他牵着玩,齐景公立即让人拿来一根绳子,把绳子的一头用牙齿咬住,把绳子的另一头让孺子牵着。孺子高兴极了,他便像牧童一样,牵着“牛”猛跑起来,齐景公也装着牛在后面跟着跑。跑着跑着,孺子一不留神,突然一脚跌倒。齐景公没有防备,咬着绳子的门牙竟被拽掉了一颗,顿时满嘴鲜血直流。齐景公顾不得自己的疼痛,连忙安慰孺子。
过了不久,齐景公病了,他立下遗嘱,要大臣国夏和高张辅助孺子继承王位。齐景公的长子阳生听说后,逃到了鲁国,孺子的其他几个兄长都被齐景公下令逐出京都。
齐景公死后,大臣陈僖子要立公子阳生,大臣鲍牧对陈僖子说:“难道你忘了先王因为做孺子牛而崩落一颗牙齿的事吗?你这是背叛先王遗命!”然而公子阳生早有准备,不久即位,是为齐悼公。齐悼公继位后,当天便下令把孺子杀了,过了不久,他因为鲍牧曾反对立他为君,便也寻了个借口,把鲍牧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