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纯爱逐麓
58054100000010

第10章

“史书,史书在哪一层?”

“史书在五楼,四楼是一些海河图志,还有一些游记,二公子随我来。”

安然不知道“自己”以前和这位老年人接触过没有,索性就装起了哑巴,多说多错,不如沉默。

“二公子,正史在东北的书架上,野史在东南,西北是一些杂记,手札,西南是一些传记,有什么需要就唤我一声就好。”

像是看出了安然有些窘迫,和蔼的告诉他自己姓孙,负责看管藏书阁。

孙先生并未多加停留,安然直奔东北而去,有些激动的寻找着自己要找的这个时期的正史。

刚开始的时候,对这些文字并不熟悉,还需要略微思索一下才能知道到底是什么意思,后来越来越流畅,直接一目十行。

《先秦史》《先秦诸子百家》《大秦秘史》…………《后楚》

整整两个书架都是关于秦朝的历史,安然大致扫了一眼,和上个世纪并无多大出入,直到第三个书架才出现了不同,秦朝之后本应该是两汉,可是这个后楚是什么鬼。

安然有些激动,抽出这本书一目十行的读了起来。

原来在这个世界,在项羽自刎于乌江的历史节点发生了意外,项羽确实被刘邦逼的全无退路,只是在重伤后投入投入乌江。

刘邦沿着江岸搜索三月未果,宣布项羽已死。

项羽命不该绝,顺着乌江飘进了洛水,被一神秘部落救起,而后就是一片空白的历史,直接写到项羽在这一神秘部落的帮助下手刃刘邦,平定天下,光复楚国,名曰后楚。

这个神秘部落更是一时风光无两,连楚王都要敬畏三分,世人将其称之为:洛水。

楚国的兴盛和洛水紧密相连,楚国皇氏对于洛水一直都是敬畏有加,可是这种情况在几代之后发生了变化。

权力会使人逐渐迷失自己,掌权者怎么会容忍有一直凌驾在自己头上的实例存在呢?尤其是在洛水出世的几百年里,约束皇权,心系百姓,一时间歌舞升平,国泰民安,声望甚至凌驾在楚国皇氏之上,于是楚国皇氏暗地里积蓄力量,想要找到可以抵御甚至是消灭洛水的力量。

安然皱了皱眉头,此处的记载很是潦草,不管是内容还是字迹,语句也大多不通顺,费力的整理一下思路,拼凑出三言两语。

为何判出洛水原因不详,只是楚国皇氏帮助他筹备了七年之久,后来好像是得到了什么东西,洛水族长牺牲,杀了叛徒,重新封印了“东西”,洛水抹去了几百年间自己存在过得痕迹,重新归隐,而后诸雄并起,战乱四起,楚国分崩离析……

书的结尾还提到,洛水真的很强大,虽然在与楚国皇氏斗法的过程中损失惨重,也确实将这一段关于他们的历史抹去了,就如同从没有存在过一样。

安然不知道为什么自家的藏书阁里会有这本史书,比较清晰的记录着这一切。压下好奇,继续寻找,终于在这一列的尽头找到一本明显很新的史书:《辛夏通史》

前朝统治末期,掌权者昏庸无能,民不聊生,夏朝第一代君王:夏渊,揭竿而起,直接起义,一边打一边安抚民心,免赋税,徭役,一时深得民心,经过几年浴血搏杀,生死洗礼,夏朝当立。

当时北方牧云天国,西南安陵国都对与国力衰微的大明国虎视眈眈,趁着内斗蚕食了诸多国土,在立朝之际纷纷派兵,妄图攫取夏渊的胜利果实,一举吞并襁褓中的夏朝。

两国意料中的如同探囊取物一般容易的局面并没有出现,本来腹背受敌的夏渊已如被困在笼子里的老虎,只能慢慢等死,在两国共八十万大军的包围下,内斗过后仅有的十八万将士已经做好殉国的准备,可是一股洪流将联军生生撕开了一道缺口……

里面有妇人,有半大的孩子,有文人墨客,有耄耋之年的老者,还有跛脚的残疾人,手里拿着的武器多是一些菜刀,斧头,锄头,踏着同伴的尸体,沐浴着同胞的血液,冲杀进来。

手中劣质的武器被挑飞,指甲、牙齿、拳头就成了他们最有利的武器……

冰凉的武器刺进褴褛的身体里,仍然坚定不移的爬向敌军……

“我们誓死不做亡国奴……”

“打死他们,杀啊!”

“若是真的瓜分了夏朝,等待你们的也只能是一片荒芜……”

“山河破碎,国将不国,你们休想!”

………………

如同割韭菜一样倒下的普通百姓刺激着十八万将士,直欲发狂,化身修罗,直接杀红了眼。

那一战惨烈的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尸殍遍地,鲜血是真的将地面染红,最后以夏朝惨胜而结束。

据悉,牧云天国四十万大军损失二十万,安陵国四十万大军则剩下不足半数。

而夏朝的损失则是不能统计的,十八万将士只剩下三万,牺牲的百姓则每人知道有多少……

这一战也是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损伤最多,以少胜多的战役,简直是个奇迹,遂后人称之为:天战。

而后牧云天国两国不是没有想过再次出击,可是被不要命的夏朝生生打怕了。

两国不少将士在回国后疯的疯,自杀的也不再少数,认为那不是战场,而是修罗场,不是在和人打仗,而是在和一群恶鬼争斗……

………………

安然心下有些激动,那浴血搏杀的画面只一想象,便叫人心下热血沸腾,百姓甘愿为了国家牺牲的惨烈景象又叫人心中悲戚。

经过几百年的动荡,现今夏朝的皇帝是夏杰,不说多么出色,也并无错处,在位十五年,一切顺遂,共育有八子六女,皇后夏柳氏育有大皇子…………

其后就和自己在酒楼里听到的消息大同小异,安然将史书放下,才发现已经华灯初上,墨染举着烛台站在自己身边,像是已经站了不短的功夫。

看到安然终于回过神来,墨染黑石榴一样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软软糯糯的叫了一声“公子”。

安然接过他手中的烛台:“站了许久?麻了?”

墨染轻轻点了点头。

“辛苦你了,回去请你吃点心好吧!”

揉了揉小脑袋,主仆二人踩着清凉的月光慢慢往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