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命——穿上你的行动鞋
西点名将艾森豪威尔曾经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二战时期,盟军决定在诺曼底登陆。在正式登陆之前,艾森豪威尔决定在另外一个海滩先尝试一下登陆的困难。他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三位部下。经过多次的讨论,三位部下一致认为:这是一次不可能成功的行动,所以他们力劝艾森豪威尔取消这个计划。后来艾森豪威尔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希曼将军。希曼将军义无反顾地接受了这一任务。这一次战斗是极其惨烈的,盟军损失1500人,登陆部队几乎全军覆灭。但是这一场战斗为后来的诺曼底登陆提供了富贵的经验和教训,从而使诺曼底登陆一举成功。
复命,就要做到果断、迅速!电视广告里,飞人乔丹展示他穿的一双耐克鞋,告诉人们他飞翔赛场的秘密。其实我们需要的不是一双耐克鞋,而是一双行动鞋。作为一名下属,你要做的事情就是接到命令后,迅速穿上你的行动鞋去执行你的任务!
也许,在一开始的时候,你会觉得凡事都“马上行动”很不容易,但最终你会发现这种态度会成为你个人价值的一部分。而当你体验到他人的肯定给你的工作和生活所带来的帮助时,你就会一如既往地运用这种态度。
有个农夫新购置了一块农田。可他发现在农田的中央有一块大石头。
“为什么不铲除它呢?”农夫问。
“哦,它太大了。”卖主为难地回答说。
农夫二话没说,立即找来一根铁棍,撬开石头的一端,意外地发现这块石头的厚度还不及一尺,农夫只花了一点时间,就将石头搬离了农田。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迅速果断的行动能够帮助你抓住难得的机遇。修女简的故事告诉我们,不立即行动,你很可能会错过机遇。
20世纪70年代,我是修道院院长。我们遇到了能源短缺,成本直线上升。我们有140英亩地。我每天都在那里转悠,琢磨如何应付能源短缺。我突然醒悟,既然我们有那么多地,就该自己打一口天然气井。我们说干就干,花了10万美元打了一口天然气井。
如果你从未打过天然气井,你很可能不知道我当时没想到的事:仅仅为了解你的地块下究竟有没有天然气而打一口探井,就需花7万美元。
我答应下来。于是,他们开钻,用一种震动照相仪侦察到地面压力够不够。
“如果你再付3万美元,我们就想法开井,”他们说,“如果你不愿意,我们就把井封上,拿上你已付的7万美元回家。”
我付了最后的3万美元。谢天谢地,气上来了。
那是20年前的事。这口井现在还在使用。
可以说,意志、勇气,以及其他个性特点,是复命的必要性格因素。只有具备了意志和勇气,才会有出色的行动。正如一句意大利谚语所说,言与行之间隔着汪洋大海。
跨过这道汪洋大海,谈何容易?
一位IT企业的员工对此深有体会地说:“我作出决定,采取行动,及时复命,检验结果,继而学习和进步。如果我没有作出反应的对象,没有及时行动,我怎么能够进步?”
像狼一样复命——服从至高无上
在狼的复命意识里,服从是至高无上的观念,所有的狼都会在行动中坚决服从头狼的旨意。
服从是一种美德,一名称职的员工必须以服从为第一要义,没有服从观念,就不可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每一位员工都必须服从上司的安排,就如同每一个军人都必须服从上司的指挥一样。大到一个国家、军队,小到一个企业、部门,其成败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是否完美地贯彻了服从的观念。
“糟了,糟了!”采购部的经理查德放下电话,就叫嚷了起来:“那家便宜的东西,根本不合规格,还是迈克尔的货好。”他狠狠地捶了一下桌子:“可是,我怎么那么糊涂,还发E-mail把迈克尔臭骂一顿,还骂他是骗子,这下麻烦了!”
“是啊!”秘书詹妮小姐转身站起来说:“我那时候不是说吗,要您先冷静冷静,再写信,您不听啊!”
理查德说:“都怪我在气头上,以为迈克尔一定骗了我,要不然别人怎么那么便宜。”
理查德来回踱着步子,突然指了指电话说:“把迈克尔的电话告诉我,我打过去向他道个歉!”
詹妮一笑,走到理查德桌前说:“不用了,经理。告诉您,那封信我根本没发。”
“没发?”理查德惊奇地停下脚步,问道。
“对!”詹妮笑吟吟地说。
理查德坐了下来,如释重负,停了半晌,又突然抬头问:“可是,我当时不是叫你立刻发出的吗?”
“是啊,但我猜到您会后悔,所以就压了下来!”詹妮转过身,歪着头笑笑。
“压了三个礼拜?”
“对!您没想到吧?”
“我是没想到。”
理查德低下头去,翻记事本:“可是,我叫你发,你怎么能压?那么最近发南美的那几封信,你也压了?”
“那倒没压。”詹妮的神情更加得意了,“我知道什么该发,什么不该发!”
“是你做主,还是我做主?”没想到理查德居然霍地站起来,沉声问道。
詹妮呆住了,眼眶一下湿了,颤抖着问道:“我,我做错了吗?”
“你做错了!”理查德斩钉截铁地说。
詹妮被记了一个小过,但没有公开,除了理查德,公司里没有任何人知道。真是好心没好报!一肚子委屈的詹妮,再也不愿意伺候这位是非不分的上司了。她跑到总经理的办公室诉苦,希望调到总经理的部门。
“不急,不急!”总经理笑笑:“我会处理。”
过了两天,果然做了处理,詹妮一大早就接到一份解雇通知。
在很多员工的理念中,服从就是“对的就服从,不对的就不服从”。拥有这种观点的员工事实上并没有真正理解服从的含义。服从是无条件的,军队之所以有强大的战斗力,就是因为官兵头脑中有不可动摇的服从意识。我们常说“军令如山”,这句话深刻地说明了在一个组织中,必须坚决地、无条件地服从命令,绝不允许打折扣、讲价钱。企业就像军队,个人要服从整体,下级要服从上级,凡是老板的指令,作为员工第一时间就应该按指令去行动。
服从是落实的前提条件,没有服从,就没有落实力,胜利更无从谈起。只有坚决地服从和落实,我们才能够得到出色的结果。
坚决执行“四小时复命制”
什么是四小时复命制?
这是刘光起先生在《A管理模式》中提出的一项重要的理念,那就是:对任何命令,不管完成与否,受令人都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下令人复命。完成任务后,受令人要及时向下令人复命。如果受令人在执行任务时发现有不可克服的困难或阻力,无法按时按标准完成规定的任务,也要立即向下令者复命,并讲明不能完成任务的困难或原因。下令人根据情况撤销原命令或更改命令的内容而成为新的命令,复命的时间一般不超过四小时,故称为“四小时复命制”。
四小时复命制是一种很好的执行策略,它强调的是领导布置工作内容,而接受工作的员工必须提出这项工作完成的具体时间和完成是否有困难,如果没有困难,到时必须完成,并在完成工作的四小时内向领导汇报;若完成工作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四小时之内向领导汇报,得到领导的明确指示,这样责任明确。采用四小时复命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王伟是一家公司的总经理助理,管理办公室的工作。有一次,王伟安排文印员负责标书制作。当业务员拿回招标文件之后,王伟安排文印员在27日之前完成,因为招标将在30日进行。除了业务员在路上花费的时间之外,王伟预留了一天的应急时间。28日上午,王伟没有见到标书,打电话问文印员,她说:“还没有做好呢!只差一个产品效果图了,正在处理。”王伟很着急地说:“那你抓紧时间,上午必须完成!”当时,王伟努力地克制自己的情绪,因为那个时候是不适宜批评人的,因为她正在工作。一个女孩子,如果受了批评,接受不了时,会严重影响工作情绪的。
事后,王伟与她就这一问题进行沟通时,问她:“为什么没有在27日之前完成?你说时间太紧张,但我们的作业规程里边的标书的完成时间是你自己根据实际情况承诺的。就算这份标书内容多,比较特殊,那你为什么没有提前向我解释并寻求帮助呢?”刚开始,她还找着借口,但到最后,她还是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如果当时她向王伟报告的话,如果她遵循四小时复命制的话……
四小时复命制,反映了一个员工的素质,也是提高落实责任能力的一种有效工具。
四小时复命制的核心是有命必复,只要一件事布置下来,就必须复命。有个时间限制——四小时,也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复命。四小时复命制符合了“今日事,今日毕”的原则,就是一件事不能无限制地拖延而没有结果。
四小时复命制的应用,不仅可以大大减轻领导的工作,还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当然,除了“四小时复命制”,还有“八小时复命制”、“二十四小时复命制”等管理制度。在许多优秀的企业里,优秀的员工根据任务的特质,按照限定的时间进行高效复命。“四小时复命制”、“八小时复命制”等制度的高效运行,是优秀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员工对复命精神不懈坚持的结果。
主动复命:自动自发地做事
对于具有主动复命精神的人来说,有些事是不必上级一一交代的。他能考虑到事情的方方面面,主动落实好需要做的事。而不会事事都要等上司耳提面命。只做上级交代的事的人,不会主动向上级复命,甚至连上级交代的工作也要在一再的督促下才能勉强做好。这种被动的态度自然会导致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的下降。久而久之,即使是一再被交代的工作也未必能做好。
主动复命,是一种对自己使命的责任和忠诚。主动复命的员工,将获得工作所给予的更多的奖赏。
张峰、李进、王喜是大学同班同学,毕业后进入同一家公司。但是他们的薪水却大不相同:张峰的月薪是5000元,李进月薪3500元,王喜月薪1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