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别笑,我是高分创意作文
5800900000054

第54章 活学活用文言素材库 (4)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经典释读

登高极目,金陵正是一派晚秋,天气已有肃杀之意了。奔流千里的长江澄澈如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如箭镞挺立。小船在夕阳里疾驶,岸旁酒家的酒旗迎着西风飘拂。小船出没,云烟稀淡,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就是用最美的图画也画尽这景色。

回想往昔,金陵竞相攀比奢华,亡国的悲恨接连相续。千古以来人们到此地,都忍不住感慨历史的得失荣辱。六朝风云全都随着流水而去,只有郊外的寒烟和野草还如以往那般苍绿。眼下的歌女不知什么是亡国恨,时时放声歌唱南唐后主的《后庭花》。

【活用点拨】

金陵怀古的作品很多,光以《桂枝香》为调的词就有三十几首,但王安石的这首,被人尊称为金陵绝唱,苏东坡看后惊叹:“王安石写词都成狐精了!”

金陵的美,既有自然风光的秀丽,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更有人文景观和历史景观的厚重。要体现这样一个历史名城的美丽,王安石用了“澄江”、“翠峰”、“征帆”、“酒旗”、“彩舟”、“鹭起”,有自然有社会,构成一幅雄伟壮丽的金陵晚秋图。苍劲、开阔、大气,这种词风一扫五代作词华而不实的旧习,让词的表现力和品位都得到提升。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这句佳作不是王安石首创,魏晋的谢朓有“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的诗句,被后人称道。王安石活用了这句诗,将大江如练概括得更加精准、简洁,与翠峰构成开阔的大场景。我们要学的也是这种活学活用的手法,有时候想到一个名句未必完全切合自己的语境,这时不妨自己动手“再加工”,也许就能锤炼出胜于前人的语句。

鹊桥仙·纤云弄巧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经典释读

纤细轻柔的云彩翻弄着优美的形状,划过天空的流星在传递离恨,银河辽阔难渡。但牛郎与织女每年一次的相逢,胜过人间千万次的相处。

温柔的情谊像流水,期盼着梦一样的相逢之日,真不忍心看他们在鹊桥上分离。然而,两人的感情如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又哪里在乎总是耳鬓厮磨?

【活用点拨】

为了显示出牛郎织女这样的有情人的相逢,秦观形容他们是“金风玉露”,可见两人都不是人间的凡夫俗子,会为了庸俗的情爱而在一起。“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句话成为那些不能长相厮守的人彼此安慰、期盼难得的相逢时的表白。

从这首词的字面上来看,有“纤云”、“飞星”、“金风玉露”、“柔情似水”、“佳期如梦”这些非常柔和、浪漫的字眼。多读宋词,我们会发现他们在遣词造句上都喜欢用这些柔和缠绵的意向,并且成为我们今天约定俗成的表达浪漫的一些短语。所以,只要我们熟读了宋词,写出情意含蓄的文章并不是什么难事。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经典释读

常回忆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黄昏的情景,那时沉醉在快乐中都快忘了回家的路了。心满意足后才乘船向岸,却阴差阳错划进了荷塘深处。急着划呀划、划呀划,惊得栖息在池塘中的白鸥和鹭鸶都飞了起来。

【活用点拨】

年轻人的快乐不需要太多理由,李清照的《如梦令》就是对这个年龄段的回忆。那时他们玩得多么愉快,一直到天黑了才肯回家,路上误入藕花深处,把正准备休息的鸥鹭吓得落荒而逃,青年们哈哈大笑起来。人声、鸟声、水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情景。

本来回忆过去可以直接说当时的情景,但李清照用“常记”引出了全篇,这里就说明那种快乐的时光令人回味眷念,也说明了如今的她已经无法再感受到当日的欢乐,不免惋惜。回忆是生活的一部分,有的甜蜜、有的不堪回首,想一想,对于那些不愿意提起的往事,用什么来开头呢?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经典释读

滚滚长江东逝水,千百年来,那些曾经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历史的波浪冲洗湮没了。西边的旧营垒,人们说那曾是三国时的大将周瑜大破曹操大军的赤壁。石壁如利剑直插天空,巨浪拍打着江岸,层层浪花如同千万的雪花。如画一样的江山啊,那时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想当年,周瑜刚刚娶了美人小乔,他手里拿着羽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战船已经在浓烟烈火中化为灰烬了,那是何等的潇洒!神游于三国的战场,苏轼自嘲太多愁善感了,以致白发暗生。人生就像一场梦,还是拿一杯清酒,献给江上的明月,与我共赏这历史吧!

【活用点拨】

苏轼写这首词的时候,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经两年多了。坎坷起伏的经历和赤壁当地的古迹,勾起了苏轼对历史和人生的感叹。“大江东去,浪淘尽。”短短数字,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都已收纳苏轼笔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乱石与惊涛,像是他创作时的背景音乐,在营造着磅礴深沉的气氛。外在景色的大气,域内在情感的豁达,将豪迈的人生格调推向了顶峰。借外在景物抒心中块垒,是古诗中最常用的表达方式。当然,如果我们的作文中用一些景物渲染情感,或正衬或反衬,都能为文章增色不少。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经典释读

我独处陋室东寻西觅,若有所失,过去的一切早已寻不到,眼前正是万木萧条的秋景,不胜凄凉。特别是秋季骤热或骤冷的时候,最难以保养将息了。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根本不能抵御晚上的寒意。抬头仰望天空,忽然看见天空中掠过一行行秋雁,回想起以前的点点滴滴,又勾起了我的无限伤心。仔细一看,这些大雁不正是自己以前曾多次看到过的大雁吗?如今大雁依旧,物是人非,再也没有什么书信捎来了,这更使我感到伤心。

秋风中凋落的黄花落瓣纷纷,堆了一地,满目凄凉,这些花憔悴得不忍观看,可现在又有谁可以摘花送给自己呢?一个人孤零零地守在窗边,怎么才能挨到天黑啊!正忧苦之时,到了黄昏偏偏又下起了绵绵细雨,雨水一点点滴落在梧桐树的叶片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这情形靠一个愁字怎么能说得尽呢?

【活用点拨】

国破家亡之恨。失去国土,被迫南迁,这对每一个国民来说都是一种难舍的痛。家破人亡,失去丈夫,一个柔弱女子独自承担那种沉重的孤独与痛苦。

李清照的这首词巧妙地使用了叠字,比如开头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字,这七组十四个叠字非常形象,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当时的愁苦之情。这十四个叠字看起来平平淡淡,像是信手拈来,其实背后显示了作者高超的文字功底,正所谓“工夫在诗外”,说的就是要想使自己的写作达到一个理想的水平,必须注意平时的积累。

二 精品文言文素材库

劝学(节选)

荀子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经典释读

所以不一步步地积累,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外的地方;不汇集涓涓细流,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腾跃一次,不超过十步;再劣等的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原因就在于它不停地行走。用一段木头雕刻一个器皿,如果雕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即使是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成功;如果不停地雕刻下去,金属与石头也能雕刻成功。

【活用点拨】

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勉励人们要不停地坚持学习。时移事异,如果不学习,就会被社会淘汰,只有坚持学习,永不停止对梦想的追逐,人生才有价值。

强国兴邦,教育为本。“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的意思是说教育可以改变人的天性,而且不同地域的人“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是“教使之然也”。教育的功用不单单局限于个人,它还会推动一个国家的繁荣与兴盛。

本文素材可适用于“学习的态度”、“为事的精神”、“自我的修养”等话题。

逍遥游(节选)

庄子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辨也。

经典释读

商汤询问棘的话是这样的。不生草木的极荒远之北,有一个很深的大海,就是大自然的水池。那里有条鱼,它的脊背有好几千里,没有人能够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称叫鲲。那里有只鸟,它的名称叫鹏,它的脊背像座大山,展开双翅就像天边的云。鹏乘着旋风环旋飞上数万里的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这才向南飞去,打算飞到南方的大海。斥鴳讥笑它说:“它将要到哪里去?我跳跃着往上飞,不超过几丈高就落下来,盘旋于蓬蒿丛中,这也是我飞翔的极限了。而它打算飞到什么地方去呢?”这就是小和大的区别。

【活用点拨】

切莫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别人。蜩与学鸠对大鹏的嘲笑实际上反映的是自身的无知,根本没有了解大鹏的本领,而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它。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也难免会犯这样的错误,其结果是犹如一只坐井观天的青蛙,自封自大。不如换一个角度,转换思维,常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在写议论文时,我们可以用这个素材作为案例,来阐述“看问题的角度”。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明日,徐公来,熟视之,自以为不知。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经典释读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邹忌家做客。邹忌上下左右仔仔细细地打量他,自叹不如。偷偷地看一眼镜子里的自己,更觉得自己无论容貌气质比人家徐公差远了。晚上睡觉时,邹忌反复考虑这件事,终于他明白了:“我的妻子说我漂亮,是因为她偏爱我。我的妾说我漂亮,是因为她畏惧我。我的客人说我漂亮,是因为他们有求于我。”

【活用点拨】

不要盲目听信别人的话,要有自己的主见。无论是邹忌的妻、妾、客人都没有说出事实真相,原因是他们的话语背后都有自己的主观情感和目的。因此,我们不可盲听盲信,要以事实为依据,进而客观地看待事物。

本文素材还适用于“言论自由”、“接纳批评”、“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等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