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为公司着想就是为自己着想
5798500000034

第34章 为公司着想,为自己做事 (2)

提升自我,为自己着想也为公司着想

荣誉只能代表过去,以后我会更加认真工作,努力学习!

——张春丽

2004年,鄱阳女孩张春丽因家里生活窘迫放弃了上大学机会,5年后,她不但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大学学业,而且靠自己的勤奋荣获了更大的荣誉——2009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从平凡的打工妹到全国劳动模范,耀眼的光环背后,张春丽留下了一串闪光的青春足迹。

作为深圳市中显微电子公司的一员,从走上流水线的第一天起,张春丽就暗暗告诉自己:“过去不能改变,但一定要努力改变现状。”2005年9月,她参加了广东省成人高考,靠着扎实的功底顺利考入深圳大学英语专业大专班,从此开始了“白天上班、晚上上学”的生活。学习期间,她每天一下班就往学校赶,困了就在公交车上打个盹,饿了买个馒头就着凉水吃。经过3年努力,张春丽顺利拿到了深圳大学的专科文凭,又因成绩优秀被学校保送专升本,继续深造。

“要做就做最好的农民工”,从进公司开始,她就给自己定下了这个目标。她非常珍惜自己的工作机会,怀抱着对公司的感激之情,她用最短的时间掌握了流水线岗位的操作技能,脏活累活难活总抢在前头。

在中显公司,张春丽吃苦耐劳、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为公司着想的主人翁精神,得到了公司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四年来,她从流水线上做到了前台接待,进而到人力资源部文员。在前主管离职后,她接下了全公司上下七百多人的“工资袋”。

刚上任时,完全没有做过人事工作的张春丽每天都要加班到凌晨。为了解相关情况,前任主管时常在夜里11时还要被她电话“骚扰”。不久,她编制完善了公司薪酬管理的各项制度,还根据企业运作的要求和外部市场行情,重新建立了适应公司企业运营的薪酬体系,制订了对骨干员工的中长期激励计划。新的薪酬体系有效地打破了该企业原来存在的平均主义分配体制,既确保了公司整体薪资状况的合理定位,又保证了薪资水平的对外竞争优势,更让员工看到了希望,在该公司当年的职工代表大会上获得一致通过,并在一年的实施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连续三年,张春丽都被评为公司优秀员工。2008年,被授予广东省优秀农民工荣誉称号。2009年,又成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在企业中,只有更优秀的员工才能活下来,因为他们为公司的现状担忧,他们对公司的未来负责,从而不断提升自我,努力做得更好。

很多员工认为自己是聪明的、有才能的,而所从事的工作是无足轻重的,凭借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应付工作,即使是做重要的事情也完全没有问题。以他们这种对待工作、对待公司的态度,如何能在公司这个平台上成就自己的事业呢?

你不进步,不代表你周围的人不进步。特别是在危机到来的时候,公司只会留下最优秀的人才,而你因为不注重提升自我,原有的能力不能为危机中的企业以支柱,自然无法适应市场要求,最后成为被淘汰者。

其实,在各行各业,无论在哪家公司,处于什么职位,都需要能够以主人翁的精神对待公司的员工。这类员工能在工作的同时,不断地向他人学习,也不断地向行业的先进水平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是一个员工对自己、对公司责任感的表现。任何一位老板都喜欢这种有责任感的员工。

在工作中是否做到了最好,往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能否不断地提升自己,紧跟公司发展的步伐。因此,无论我们正在做什么工作,都要秉承为公司着想,也为自己着想的心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不断提升自己,全力以赴把工作做好,做到位。

以团队精神塑造“模”样人生

新时代工人的力量来自于立足岗位不断学习,来自于立足岗位不断创新,来自于立足岗位团结奋进。

——袁政海

袁政海班组原名为“模具组”。1996年,年仅25岁的袁政海被委以班长的重任,在公司的培养加上其自身的努力下,他先后创下了“三个全国之最”:27岁成为全国最年轻的高级技师、最年轻的“全国技术能手”,30岁成为“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最年轻的获奖者,34岁成为江铃集团第一位全国劳模。他就像一只领飞的头雁,引领一个雁阵展翅高飞。

袁政海班组主要负责江铃模具的生产制造,并承担前方车间模具维修和保养工作。班组现有员工17名,在“领头雁”袁政海的影响和带领下,班组成员个个崇尚学习、锤炼技术、大胆创新,近几年,先后参与企业重要技改革新项目170多项,其中130项技术攻关、技术改进项目获奖,创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数亿元以上;全班组先后有48人次分获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市五一劳动奖章、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班组先后获得南昌市“五一劳动奖状”、江西省“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示范岗”、“全国机械工业职工技术创新示范班组”、“全国学习型标兵班组”。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班组长的能力和水平决定着班组的整体能力和水平。袁政海深知:“予人一杯水,自己需要一桶水”。工作十几年来,袁政海始终坚持每天晚上看两个小时的专业书,在他家的书架上,摆满了《冷冲模作业指导》、《液压技术》、《模具常用机构设计》等专业书籍。有好的专业书、有新的技术,他第一时间拿到班组与大家分享。

1998年公司选派袁政海到世界著名模具厂日本荻原公司验收模具,他抓住这一难得的学习机会,语言不通恨不得有十双眼睛看,晚上回到宿舍偷偷用本子记,半年的时间收集了一旅行包的资料和笔记,把它带回来给大家学习。不断的学习、实践,使袁政海不仅成为模具钳工中的顶尖高手,而且能够独立地绘制模具图纸。袁政海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做知识型工人”目标,他们每年都有详细的培训计划,每月都有学习安排,每天都有学习时间,争取让每位成员“每天进步一点点”。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整个班组比、学、赶、超蔚然成风。

袁政海在培养班组的学习力的同时,非常注重激发每个人潜在的创新素质。他结合班组实际,将公司的合理化提案进一步细化和量化,将每位组员的提案完成情况纳入到JPS年度指标记分卡中,鼓励组员积极围绕生产任务动脑子想点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对一些好点子,除了物质奖励外,还以员工的名字来命名,在袁政海班组以员工名字命名的提案有,如:万仁义调试法、王春小灯、万海明展开料计算法、方悦工作法等。

袁政海班组负责江铃模具的生产制造,并承担前方车间模具维修和保养工作,在整个汽车制造中处于关键的一环。在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团队的作用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模具的制造也是如此,一套模具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完成。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面对炽热的火焰、冰冷的钢铁,他们以团队合作的名义,在学习、创新与奉献中塑造了自己的“模”样人生,而袁政海就像一只领飞的头雁,正引领一队雁阵展翅高飞。

美国国务活动家韦伯斯特有一句名言:“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很多人组成的群体却可以移山填海,可以飞越太空,这并不是什么奇迹,而是团结的力量!

在团队中,集体的努力成就了个人的成功。团队效应既可以发挥每个人的最佳效能,又能产生最佳的群体效应。个体永远存在缺陷,而团队则可以创造完美。放眼一流的团队,他们他们彼此抛开成见,为统一目标奋斗的结果,最后成就了让人侧目的事业。

有句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发动团队的力量则可以实现个人难以达到的目标,所以说,作为公司里的一名员工,要为公司着想,要从公司的整体利益出发,从团队的角度出发,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树立对团队工作认真负责的信念。

英国教授贝尔宾说的好:“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我们要不断培养作为企业员工的自豪感,让自己深刻体会到在这个集体中凭借着共同的努力可以战胜所有的困难,在完美的团队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立足一线,撑起企业的一片天

我是从装卸工开始发愤努力的,当时只想做一个有出息的工人。现在,我有了很多“头衔”。如果说我成功了,我其实只是做了一个有出息的工人。

——包起帆

包起帆系上海港务局南浦港务公司工程师,著名全国劳模、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享受国家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专家、高级工程师,致力于港口装卸工具的发明创造20多年,开发了新型抓斗系列共140多种,广泛应用于港口、铁路、化工、军工、河道等行业,多次在日内瓦、布鲁塞尔等国际发明展览会上获得金奖和银奖,“防漏散货抓斗”等9项成果获国家专利,被誉为“抓斗大王”,并被英、美两国国际传记中心分别列入《国际知识分子名人录》及21世纪金质成就奖。

1968年18岁的包起帆来到上海港当了一名装卸工,但却在1978年因工伤不得以被调到上海南浦港务公司机修车间工作,专门负责码头上的起重机的修理工作,从此包起帆开始了自己在一线不畏困难的发明之路。

1981年10月,包起帆发明的‘双索门机抓斗’成功运行,抓斗通过两根起重索顺利地打开和闭合,人木分离的目标实现了!中国港口史上第一只用来卸大船的木材抓斗诞生了。

1996年,包起帆担任上海龙吴港务公司当经理,在新的岗位上他又开拓了发明新天地。一直以来龙吴码头无法做外贸集装箱业务,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包起帆另辟蹊径改做内贸集装箱。包起帆先后4次到北京寻求交通部和相关单位的支持,8次到南方去寻求船公司、货主和码头的合作,历经艰难终于在1996年12月15日开辟了中国第一条内贸标准集装箱航线。

2001年,包起帆到上海港务局担任分管技术的副局长。2003年又担任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公司副总裁。无论职位如何变化,责任如何重大,包起帆都在坚持自己发明创新的工作,而且在更高的职位上他的舞台更大,天地宽阔。包起帆不仅在技术创新领域不断突破,而且开始向着产业创新和管理创新迈进。

从一个码头工人到集团副总裁;从小的技术改革到改变生产方式的伟大技术革命;从一人单干到组建创新团队;从只有初中文凭到成为国家级专家。包起帆以主人翁精神,立足于一线,实现了自己对企业的回报,实现了自我的成长。

“功成名就”的包起帆,没有因自己是工人而感到卑贱。他始终坚持自己对公司利益和发展的执著,始终坚持以主人翁的态度奋战在一线的技术创新工作上,再大的困难都不能让他畏惧,再大的艰险都不能阻挡他前进的步伐。

在很多人看来,要成就一番事业,应该有高起点、高平台,如果岗位一般、环境不佳,那就很难有什么大成就。其实,平凡的岗位上可以取得卓著的成绩,卑微的事物中也可以孕育出不凡的作为。工作中的高低之分,并不在于工作本身,也不在于起点,而是在于每个人是否对自己的工作怀有深沉的责任感。

特别是刚刚从学校走出来的学生,往往对工作充满了不切实际的幻想,认为自己应该做管理者的工作,又或者是不需要“劳心劳力”的活儿……这样的思维会阻碍我们成功走入职业的门槛。我们应该准确定位自己,热爱自己所在的岗位,立足一线,始终以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在不断的积累中学习、实践,不断促进自我能力的提升。随着自我的成长,走出不平凡的事业路。

立足一线的员工是对公司负责的员工,也是对自己负责的员工,他们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能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公司创造利益,用自己的行动维护公司的产品、服务形象。他们也因此得到老板的信任,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也为自己的事业通往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