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膳食革命
5793600000035

第35章 聆听经典—历代名医关于膳食养生的精彩论述(2)

孙思邈之所以重视食补,和下面他的一段行医过程分不开。那时,山区的老百姓中,有的人白天视力正常,一到晚上,什么也看不见了,感到奇怪,便找孙思邈诊治。孙思邈经调查发现,患这种病的都是穷苦人,他看到穷苦百姓劳苦终日,得不到温饱,更缺乏营养食品,想到医书中有“肝开窍于目”的说法,又想到五台山区的飞禽和野羊、野猪很多,便让夜盲症病人吃捕获动物的肝脏。病人吃上一段时间,夜盲症便慢慢好转了。同时,在当地有几家富人找他看病,他看到病人身上发肿,肌肉疼痛,浑身没劲,孙思邈诊断为脚气病。他想:“为啥穷人得的是夜盲症,富人得的是脚气病呢?这很可能也和饮食有关系。”他比较了穷人和富人的饮食,富人多吃精米白面、鱼虾蛋肉,而穷人多吃五谷杂粮,他仔细分析得出,粗粮内夹杂着不少米糠麸子,精米白面把这类东西全去掉了。他估计脚气病很可能是缺少米糠和麸子这些物质引起的,于是,他试着用米糠和麦麸来治疗脚气病,果然很灵验,不到半年,周围几家富人的脚气病都陆续治好了。

食补能起到药物所无法起到的作用。孙思邈还极力主张饮食清淡,注意节制,细嚼慢咽,食不过饱。他在总结自己的进食经验时写道:“清晨一碗粥,晚饭莫教足。饮酒忌大醉,诸疾自不生。食后行百步,常以手摩腹。”在他看来,老年人消化能力逐渐减弱,饮食须有所节制,不可吃得过饱。应该做到少吃多餐,“觉肚空,即需索食,不得忍饥”。他平时爱吃淡食,较少吃肉,还经常服用蜂蜜、莲子、山药、芝麻、牛乳等,无疑对他的长寿有所助益。

孙思邈的食补养生法对于现代人的养生保健也是有指导意义的。饮食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而要使人活得健康愉快、充满活力和智慧,则不仅仅应满足于吃饱肚子,还必须考虑饮食的合理调配,保证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的摄入平衡,并能被人体充分吸收利用。

饮食养生最首要的一条是“饮食有节”。这一点对于中老年人尤为重要,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逐渐减退,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逐渐减弱,加之活动量减少,体内所需热能物质也逐渐减少。因此,每日三餐所摄入的热能食物也应减少,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持体内能量的代谢平衡。

如果中老年人摄入能量过多,势必造成体内能量过剩,多余能量就会转化为脂肪,使身体发胖,并影响心脏功能。这也是诱发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所以,中老年人应适当节制饮食,饮食应当少而精,富于营养又易于消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限制高脂肪、高热能食物的摄入量。每餐的食量应适可而止,一般以七八分饱为宜。

饮食养生的第二条原则是“三餐有别”。这主要有两点,在食物选择方面,早餐应选择体积小而富有热量的食物,午餐应选择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晚餐则应吃低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在摄入量上,应做到“早饭吃好,中饭吃饱,晚饭吃少”,现在很多年轻人习惯于早餐吃得很少或不吃早餐,晚餐吃得很多,这对健康是有害的。

饮食养生的第三条原则是“合理搭配”。饮食合理搭配就是要做到粗细粮混食,粗粮细做,干稀搭配;副食最好荤素搭配,忌偏食或饮食单调。

饮食养生的第四条原则是“饮食清淡”。古代医学家和养生学家都强调,饮食宜清淡,不宜过咸。据调查,每日食盐量超过15克以上者,高血压的发病率约为10%,因此,正常人一般每天摄入盐要控制在16克以下。如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或动脉硬化者,必须控制在5克以下。不过饮食清淡也不应该绝对化,比如盛夏季节,人体因大量出汗,会令体内盐分丢失过多,这时就应注意及时补充盐分。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是饮食养生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吃饭时细嚼慢咽,不可狼吞虎咽,以利于消化吸收;吃饭时要专心,不要一边吃饭,一边想其他的事情,或看书、看电视,既影响食欲,也影响消化液的分泌,久之可引起胃病;吃饭时要有愉快的情绪,才能促进胃液分泌,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如果在过于激动、兴奋、愤怒等情绪下勉强进食,会引起胃部的胀满,甚至疼痛;饭后不要躺卧和做剧烈运动。

李东垣——吃饭有讲究,养脾胃益健康

“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是个养脾胃大家,他认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在他的脾胃养生论中有一套饮食理论一直影响着后来人,不管是医学界人士,还是生活中的老百姓。

他认为饮食劳倦则伤脾,又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他提倡饮食不能过饱,否则会伤脾胃。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经常饮食过饱,不仅会使消化系统长期负荷过度,导致内脏器官过早衰老和免疫功能下降,而且过剩的热量还会引起体内脂肪沉积,引发“富贵病”和“文明病”。人的进食方式应该像“羊吃草”那样,饿了就吃点,每次不多吃,胃肠总保持不饥不饿不饱的状态。我国著名营养学家李瑞芬教授总结的秘诀是:“一日多餐,餐餐不饱,饿了就吃,吃得很少。”只有这样,才能延缓衰老,延年益寿。

另外,李东垣强调人要多吃五谷杂粮,尤其是豆类,他曾说过:“白粥、粳米、绿豆、小豆之类,皆淡渗利小便。”现代医学认为五谷杂粮里面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排除毒素,预防便秘。在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吃五谷杂粮要以新鲜者为好,一方面新鲜粗粮营养物质含量较丰富,另一方面新鲜粗粮不易被黄曲霉素所污染。久置的粗粮易霉变,不但不能防癌,其中的黄曲霉素还有可能诱发肝癌。

李东垣还告诫人们吃饭不要过咸,他说:“忌大咸,助火邪而泻肾水真阴,及大辛味,蒜、五辣、醋、大料物、官桂、干姜之类,皆伤元气。”清淡饮食似乎大家都知道,但在这里要强调的是,清淡饮食的前提条件是:食物应该多样化,主食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经常吃奶类、豆类和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饮食中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满足人体基本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再提倡清淡少盐,对脂肪和食盐的摄入量加以控制,才能真正促进健康。

最后,李东垣提醒人们不要喝太多酒,他说:“夫酒者大热有毒,气味俱阳,乃无形之物也。”现代医学认为长期嗜酒会引发多种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胃炎、胆囊炎,甚至导致人的智力下降,总之还是少喝为妙。

李时珍——人可一年不食,不可三日无水

药王李时珍说:“水为万化之源,水去则营竭。水是生命的本源,一个人可以一年不食,但不可以三日无水。”

在苏格兰马里菲尔德医院里住着一位叫安德斯·巴比亚的病人,他从1966年6月至1967年7月连续382天未吃食物,每天只喝水、茶、咖啡,创造了世界耐饥的最高纪录。他的奥秘就是天天有水喝,是水维持了他的生命。

人体内食物的消化、吸收、血液循环以及废物排泄等过程都离不开水。同时,水能保持人体一定量的血容量,如果大量失水,饮水量小,就会使血液减少、变稠,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水还是关节肌肉和体腔的润滑剂。人如果平时饮水量不足,则会使消化吸收、血液循环、关节活动、体温调节、器官健康等受到影响。所以,水能对人体各器官和组织起到一定的缓冲和保护作用。

更重要的是,水是医疗三大法宝之一。因为病人为了排出体内病原代谢物和多余的废物,需大量饮水,以便产生大量尿液、汗液,通过生理现象,将病原排出体外,同时,促进药物的代谢、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

人体七大营养素中,水占第一位。人们若是能够认识到水的作用及重要性,喝好水,摄取以好水烹制的食物,不但能维护和促进健康,而且更易实行,并且能治愈许多疾病。

为了维持体内水的平衡,养成适量饮水的习惯是很重要的,这也是生理代谢的需要。那么,我们每天应该怎样饮水呢?

每天起床后,空腹先喝一杯水,过十几分钟后再去吃早饭,这是第一杯水。在早上九、十点的时候喝一杯水,在中饭前半小时再喝一杯水,有助于润肠。这是早上三杯水的喝法。

下午时间段较长,可以在一点到两点喝一杯水,三点到四点喝一杯水,然后在饭前半小时再喝一杯水,这样是六杯水。

晚上在七点到八点之间再喝一杯水,然后在睡前半小时再喝一杯水,这样一天八杯水就喝完了。有的人在睡前喝水,第二天眼睛有浮肿现象,这样的人可以减去睡前的这杯水。

此外,还要注意的是怎样才是真正有效的饮水方法,指一口气将一整杯水(约200~250毫升)喝完,而不是随便喝两口便算,这样才可令身体真正吸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