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黑白精灵
57736200000001

第1章 有一个盲女叫娟子

轻轻地捧起你的脸,

为你把眼泪擦干。

这颗心永远属于你,

告诉我不再孤单……

夜色降临了。凌城市怡盛园小区那个大院外的小街上,传来了一个女孩儿的歌声。这歌声很轻很轻,就像一阵风儿似的在夜幕中飘着。女孩儿边唱歌,边走路,她走的是一条盲道,那条盲道上铺着特制的有着一条一条触感的石砖,像立体的五线谱的谱表似的,引领她前行。她的右手拄着一根探路的竹竿,一点儿一点儿地小心地朝前探着。对她来说,白天和黑夜都无所谓了,有没有光线她也看不见,所以虽然天黑了,她走路的速度并不慢。她唱的这首歌的节奏恰巧与她行走的脚步合着拍子。

一个人孤独地行走时,女孩儿就喜欢唱这首歌儿。她的歌声像小星星似的在夜幕中闪烁着,显得凄美而富有灵性,弱小却不屈服。这是一首老歌了,像我们这种年龄的伙伴很少有人会唱,甚至听都没有听过。但是我知道,这首歌叫《让世界充满爱》。

女孩儿唱歌的时候,身边不时地有行人走过,也有骑着自行车的人匆匆路过。人们看见这个女孩儿手拄着竹竿,戴着墨镜,都会自觉地给她让路。她能感觉出来,她看不见别人,但别人能看见她。不知为什么她对给她让路的好人从来不说“谢谢”,只是轻轻地朝着好人的方向唱着歌。她的歌声真的像是小小的萤火虫一样穿过黑色的帷幕,昂扬着生命顽强的力量,她也只能用这种形式传递着她感激的心情。

盲道前方的一块石砖塌陷了,她手里的竹竿没有发现这个异情。突然,她的左脚一下子踏空了,女孩儿连同她的歌声都被狠狠地摔在了地上,竹竿丢掉了,鲜血从她的小腿上渗了出来,像条小蚯蚓似的朝下爬着。女孩儿下意识地用手摸了一把,鲜血立刻沾满了她的右手。剧烈的疼痛让女孩不禁失声哭了起来,她不再用手摸腿上的鲜血了,而是两手在摸着寻找那根竹竿,没有竹竿,她就不会走路了。竹竿在她摔跤的瞬间一下子被甩在身后,可是她朝前方摸着,怎么摸也不会摸到。

女孩儿有点累了,就坐在路边悄悄地哭着。

过了好一会儿,有一个路过的老大娘发现了她。老人家把竹竿拾起来递到了女孩儿的手里,“孩子,你家在哪儿,我送你回去吧?”

女孩儿凭着自己的听觉猜出了眼前好心人的年龄,她说,“谢谢奶奶了,我能找到家,自己走好了。谢谢您啦!”说完了,女孩儿把眼泪轻轻地一擦,又破涕为笑地唱起了歌,她边唱边朝家的方向走着。

深深地凝望着你的眼,

不需要更多的语言。

紧紧地握住你的手,

这温暖依旧未改变……

唱歌的女孩就是娟子。娟子是一个盲姑娘。对,是盲人,两只眼睛什么也看不见。

你设身处地想一想,盲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该是多么的痛苦:她们看不见鲜花的色彩、蝴蝶的飞舞,他们不知道夏夜星空中璀璨的弯月和雨后美丽的彩虹,而电视、电影都不属于他们,他们甚至不知道父母和亲人们的面容。

娟子,和我,还有毛多芬,从小都是在一个大院里长大的。我们的大院位于这个叫凌城的东南部。

娟子三岁时得了一场大病,那时候,她家生活困难,没钱医治给耽误了,双目失明。后来,我们得知她的这个病是由重感冒引起,失明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左颈动脉狭窄导致,还有的医院说是因为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造成的。我们都知道娟子的家人一直在寻医找药,从来没有放弃过治疗的希望,但是一直也没有什么明显的效果。

可是娟子如今活得轻轻松松,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儿。娟子是一个绝顶聪明的姑娘,脑瓜特灵,耳朵也特好,能像电脑一样储存着她所听到的一切信息。用毛多芬开玩笑的话说,她的脑子的硬盘大,足有二百多个“G”呢!这个G可不是音乐里的G调的G,是在电脑里表示容量大小的单位。

说一件事,在娟子五岁那年,她舅舅从四川来她家住了三天,六年后,在火车站她凭着声音一下子就辨认出了舅舅。小时候,我和毛多芬等几个小朋友和娟子一起在大院后的古庙里玩捉迷藏,娟子由极其微弱的脚步声就能准确地判断出谁藏在什么地方,绝了,谁也瞒不住。到了上学的年龄,我和毛多芬去了市里的实验小学。而娟子却去了市里的盲校。到了盲校后,娟子很快掌握了盲文。

娟子兴趣广泛,爱唱歌,有一个百灵鸟似的嗓子。你说怪不,她游泳、滑冰、下棋都爱好,还会洗衣服,能做饭炒菜,正常人都比不上她,现在的孩子虽然个个心明眼亮,到了厨房还不是两眼一抹黑呀,会干什么呀。毛多芬说,他曾经好几次吃过娟子做的饭,又香又好吃。她会蒸馒头,还会包饺子,剁肉馅剁得可碎了。真是一个巧人呀。她还喜欢参观博物馆,她说她能用心灵“看”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娟子除了耳朵比别人好之外,她的那双手也很神奇。因为看不见,什么东西她都要用手去摸,她一摸,就会把东西储存在自己的记忆里了。毛多芬喜欢养小动物,很早以前,就养过猫呀、狗呀和小白兔什么的,毛多芬还养过蛐蛐、蝈蝈,都是他的小宠物。后来,毛多芬又养了一种叫蜥蜴的小动物,他给自己的这条小蜥蜴起了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龙儿,他和龙儿朝夕相伴,觉得生活中充满了阳光和期待。毛多芬养的这些小宠物,都会拿到娟子那,让娟子看,不,娟子怎么会看,是让娟子来摸。娟子会伸出她的手来,轻轻地摸着这些小动物。有时,娟子会请求毛多芬,能不能让那些小动物陪自己待上一个晚上?这样的事情换了别人连想都不用想,可是毛多芬会答应娟子的。我曾看见过娟子搂着一只小花猫在睡觉的情景,娟子的手轻轻地抚摸着小猫的柔软的皮毛,而小猫也非常懂事地用舌头舔着娟子的头发。我看见娟子那失明的眼睛里分明含着泪水,她的心里一定非常痛苦。一个只能生活在黑暗中的小姑娘需要多大的忍耐力和承受能力才能活在这个世界上呀?可是娟子从来不说。

毛多芬曾有一个想法,要给娟子找一只导盲犬。毛多芬是在一个电视节目里看到对导盲犬的介绍的,这种狗是在大连的一个驯化基地饲养。那真的是一种非常善解人意的狗,娟子如果有了这样一条狗陪伴,她可以上街逛商场,还可以在狗的陪伴下坐地铁呢,她的生活一定会变得更好。以前,陪着娟子出行这样的活儿,都是毛多芬来承担的。但是后来,毛多芬和我说,他曾经在网络上搜了一下,导盲犬可不是谁都能训练出来的,而且要买一只可以实用的导盲犬价钱不是小数目,我们这个大院里的人家谁也没有这样的经济条件。没有导盲犬陪伴的娟子常常是一个人孤独地坐在家里,一遍又一遍地听着播放的歌曲。

那天,我告诉她市中心广场建了一个新的雕塑,她让妈妈领着去。娟子那天在广场上用手抚摸着欣赏着大理石的雕塑,她流泪了,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哎呀,那天娟子的妈妈也流泪了,在广场上大哭了一场,“孩子的眼睛都怨我呀,老天爷你让娟子看见光明吧——”娟子这时候却一个劲儿地哄妈妈,“妈妈别哭,别哭,我好几次做梦,梦见我自己在美丽的音乐声中,两个眼睛变得亮亮的,一颗像太阳,一颗像月亮。”

娟子摸着妈妈的手,显得很迷惘,没有迷惘的青春是荒凉的。

娟子到底是一个快乐的孩子,还是一个心里藏着痛苦的孩子?真的是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