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师职业道德与素质手册(上)
57656700000003

第3章 职业道德的作用

人们要满足自身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推动社会的发展,就必须从事一定的职业活动,并遵守一定的职业道德。因此,在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中,职业道德占有重要的地位。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是整个道德建设的基础。科学的职业道德观念,对于人们的职业活动行为的选择和贡献大小,具有积极的导向、调节和激励作用。

职业道德是调节利益关系的重要手段

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人在社会活动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职业差别,各职业之间、各职业集体内部劳动者之间还存在着各自的职业利益和需要,因此,为了调节职业活动中职业集体与社会整体之间、职业集体之间、职业集体内部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保持个人利益、职业集体利益和整个社会利益的基本一致,以保障各个社会领域中各种职业的顺利发展,除了采取一系列政治措施、法律措施、经济措施和行政措施之外,还应当对各种不同职业或职业集体中的劳动者,分别提出一些本职业人员应该遵守的具体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这种特殊要求,不仅仅是专业和技能方面的,而且还有行为的道德调节方面的。因此说,职业道德是调节职业活动中各种关系、各种利益矛盾的特殊手段,是调整职业关系的基本准则,对于维护社会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起着重要作用,是对各个职业集体、各从业人员的特殊要求。

职业道德所调整的职业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职业集体内部劳动者之间的关系。这种职业关系主要包括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同事之间的关系,领导和被领导之间的关系。对这种关系需要用职业道德来调节,通过这种调节,要求职业内部的工作者,为了同一目标和正当利益和谐地工作,即各部门之间要互相信任、互相配合、彼此兼顾,以全局利益为重;同事之间要团结一致、平等互助、礼貌相待、和睦相处,有助于增进感情、减少矛盾、避免纠纷;上下级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上级关心下级,下级要尊重服从上级,这样才能防止内耗的产生,使一定职业生活呈现出整体的文明礼貌与和谐发展的可喜局面,共同完成好一定职业所要履行的社会职责。二是本职业与服务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就是一定职业的劳动者与该职业以外其他职业人员或社会上其他人员的关系。职业道德在这方面的作用,就是从本职业的性质和特点出发,使职业劳动者尽职尽责,更好地为他人为社会服务,满足社会之所需,解决社会其他群众之所急。任何职业劳动者,都必须讲求职业道德,尽力满足它的职业服务对象的要求,给它的职业对象以方便,保证它的职业服务对象的利益,维护这项职业工作的信誉和尊严。职业道德贯彻的怎样直接影响该职业的生存和发展,哪种职业为社会、为服务对象服务得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赞同,哪种职业就兴旺发达;反之,其发展就要受社会的制约。当然,职业道德必须要和一定的法律法规结合起来,才能发挥良好的社会作用。

职业道德是从事职业活动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

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其形成和发展直接受到职业活动的影响,是职业活动对人们行为的客观要求。职业活动是职业生活的基本内容,包括在自己的职业岗位上,按照职业要求从事业务活动,履行工作职责,使得职业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得以实现。在职业活动中,每一种职业都有它自己的生产或服务对象,都有各自活动的环境、内容和方式,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具有不同的利益和义务。因此,对从事不同职业的劳动者应提出不同的职业要求,规定不同的职业道德规范。如医生和法官的职业不同,职责不同,服务对象不同,因而各自的职业道德也各不相同。作为医生的道德应该是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而法官的道德则是刚直不阿、清正廉明。职业道德针对不同的职业特点,具体规定了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在从业过程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使从事该职业的人明确什么样的职业行为是对的,是应该做的;什么样的职业行为是错的,是不应该做的,以此为标准,用来指导、约束自己的职业行为,以保证职业活动的正常进行。

职业道德是形成高尚职业理想和情操的关键

职业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决定和制约着其他各方面的活动。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不仅对提高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促进现代化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更是劳动者形成高尚职业理想和情操的关键。一个人是否成才,是否对社会有贡献,主要依靠在职业生活的实践中学习和提高。职业道德是人们职业生活的指南,它使人们初步形成的一般道德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使它们的道德品质逐渐成熟,从而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发展趋向。它规定具体职业的社会责任,指导人们在具体的职业岗位上,确立具体的生活目标,选择具体的生活道路,形成具体的人生观和职业理想,养成具体的道德品质。历史和现实生活告诉人们,一个人,能否成才,常常不在于他是否有优越的客观条件,而在于他是否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学习、培养和锻炼各种优良品质,形成高尚的职业理想和情操,无论对社会,还是对个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职业道德能促进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

社会风尚是人们精神面貌和现实社会关系的综合反映。作为职业道德本身要受社会风尚的制约,同时也会对社会风尚发挥影响。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行各业相互联系。职业道德风貌本身就是社会道德风尚的一个重要方面。人们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能否普遍地遵守职业道德,对于社会生活的稳定,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人们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能自觉地遵循职业道德规范,彼此间互相帮助、互相支持、方便他人、热情服务,以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工作的目的,那么就会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和社会道德风尚。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形象地把商业服务比喻为社会道德风尚的“窗口”,把医务人员称为“白衣天使”,把教师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都是职业道德对社会道德风尚产生积极影响的例证。相反,如果人们不讲职业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盛行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玩忽职守、以权谋私等不正之风,就会对社会道德风尚产生消极的影响,从而产生尔虞我诈、见利忘义等种种不良的社会风气。职业道德状况反映了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特别是社会主义社会,如果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自觉地按职业道德的要求去做,就会形成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友爱和谐、公正诚实的良好社会风气,从而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