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正语录
释氏所谓降龙伏虎。古圣所谓窒欲,即降龙也;所谓惩忿,即伏虎也。儒释之道不同,而其节制血气,未尝不同,总不使吾之嗜欲戕害吾之躯命而已。
《曾国藩家书》同治二年正月二十日与九弟国荃书
“谷园解读”
降龙伏虎本是佛教里的词,比喻要降伏心中的恶魔,后来则成为古代养生的一个重要观念。降龙就是要克制欲望,特别是不要放纵性 欲,在一夫多妻、嫖 娼合法化甚至风雅化的年代,类似《金瓶梅》所描写的性 欲放纵应当比当今尤甚吧。小说里西门庆死在了这上面,而现实中很多少年皇帝也死在了这上面。伏虎则是控制火气,不要生气,要学会自我化解。什么病都是从气上得,气憋在肚子里,时间一长,就可能憋出一个瘤子来。
这种降龙伏虎的养生观,其实是基于一种明智的处世态度。
一方面,要节制欲望,包括财与色。《小窗幽记》里有一句:恩爱吾之仇也,富贵身之累也。孔子说女人“难养”,对 性 欲、情 欲的追逐,常常不过快乐一时,而随之而来的是对时间、精力、物力的大量占用和各种矛盾的形成,令人徒增烦恼,甚至身败名裂。对此,电影《手机》里有一句经典台词:“麻烦”。钱财上贪得无厌或过分小气,同样也不好。即便你真成为一个富豪,也许只是烦恼与辛苦更多一些而已。
另一方面,要控制情绪,提高情商。很多大人物是喜怒不形于色的,这样才让人琢磨不透,深不可测,才有城府。世间不公平、不合理之事太多了,固然有的事要当仁不让、挺身而出、慷慨激昂,但多数情况下,忍一忍才是更有利的。
所以,当我们面对相关的情境时,想一下自己要降龙伏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