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正语录
凡读书笔记,贵于得间。
《曾文正公全集》“五”书札 卷十一 复张廉卿
“谷园解读”
所谓“间”,就是空子,就是疏漏不周之处,与“间谍”的“间”字是同义。读书的人要能发现这样的空子,钻这样的空子。
曾国藩这样讲,是强调读书要有一种怀疑的态度,如孟子所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不能被书中的错误所误导。他曾说,二十三史中关于战争过程的记述,很多都是文人凭空想象着编出来的,真要把那些作为借鉴来指挥打仗绝对不行。他认为《史记·淮阴侯列传》所记战争是最靠谱的,可仍然有一些细节经不起推敲。
胡适讲,十一世纪的新儒家常说到怀疑在思想上的重要。其代表人物张载讲“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朱熹则对弟子讲,“诸公所以读书无长进,缘不会疑。某虽看至没紧要的事物,亦须致疑。才疑,便须理会得彻头”。
古人讲切磋学问,有一名句佳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也是强调疑。
人类从蒙昧中走来,对宇宙、自然、人类自身的认知,正是经历了无数由臆想成说,到怀疑、发现、更正,并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同时又必然存在着大片非真理的盲区。我老婆则说,古今中外,愚民政策无处不在。所以马克思有一句名言:怀疑一切。怀疑是独立思考的前提,是创新的必备条件。因为怀疑,你才会刨根问底,才能发现真相和真理,才能发现机会并有所作为,甚至改变世界。
因此,作为一名现代青年应当不迷信权威,不迷信公论,不迷信宣传,不人云亦云,不道听途说,凡事先以怀疑的眼光打量一番,再以怀疑的态度体验一下,才能算是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