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57458800000004

第4章 唐诗三百首(3)

卷五·五言绝句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空旷的山谷里不见人影,偶然间只听到人语声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落日的回光照进深林里,斑驳的树影映在青苔上。

【评点】

王维有《辋川集》组诗二十首,均描写辋川胜景,本诗为二十首中的第四首,为王维后期的山水诗代表作。诗歌写的是鹿柴傍晚时的清幽景色,非常有名。鹿柴,地名,柴,同“寨”,篱栅。王维隐居辋川别墅中胜景之一。这首诗清新自然,特别之处在于用人声描写空山之静,用夕光描写空山之暗,以动写静,以有写无,以局部写全局,绝妙地写出了山林本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幽深和寂静。

一般写山水的诗,内容都有景物。但本诗很有创意,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一般情形下,即使空山中没有人,也不会一点声音都没有。啾啾的鸟鸣,叽叽的虫语,萧萧的风声和涓涓的水声本该交汇在一起,不绝于耳。但在本诗所写的山中,什么声音都没有,只有突然传来的人语声。这里,诗人用短暂的、局部的“人语响”来衬托长久的、整体的寂静,恰是“立静”,而不是“破静”。空山突响,其空更显;语响之后,愈显其空。轻描淡写的两句将诗韵展现得淋漓尽致。

后两句的描写对象从声音转到光色,从对空山语响的描写转到对深林返景的描写。一般来说,应该从描绘深林见不到光的角度写它的阴暗,但本诗后两句却独出心裁,着力写了返景进入深林后辉映青苔的情形。表面上看,这一丝余晖能给阴暗的深林带来光亮,给包括青苔在内的植物带来暖意。但仔细品味后就会发现,诗人的写作意图和文字造成的实际效果都恰恰相反。因为森林长久处于阴暗中,也就无所谓阴暗。但是,当阴暗的森林中突然出现一丝余晖,照到斑驳树影中的青苔上时,巨大阴暗和局部光影形成了强烈对比,使森林的阴暗更加深邃。其中,“返景”点明了阳光的短促和微弱,也说明接着光影而来的还是无尽的阴暗。

本诗的衬托手法很出色,前两句用声音衬托寂静,后两句用光明衬托阴暗,声响光影融为一体。诗中有画,画外有音,音画相融,共合一诗,遂成难得的绝妙之作。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对天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深林中没有人与我为伴,只有明亮的月光来相照。

【评点】

在本诗中,诗人描写了在山林弹琴歌啸的闲适生活情趣,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整首诗仅二十个字,却是既有清幽之景又有孤独之情,既有弹琴长啸之声又有深林月光之色,既有独坐之静又有弹啸之动,既有实写(前两句)又有虚写(后两句)。这些描写相互对立,相映生辉。读本诗,就好像是在玩赏一幅立体且富于变幻的人物风景画。这种美好的意境,全赖于诗人运笔的高妙。竹里馆,王维辋川别墅胜景之一,因绿竹围绕得名。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独坐于幽静繁茂的竹林中,边弹琴边对天长啸。实际上,不管是弹琴,还是对天长啸,皆表现出诗人高雅脱俗、闲静淡泊的气质。然而,曲高必然和寡,因此诗人在后面两句写道:“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说的是,自己独居于深林中没有人陪伴,但也并不感觉孤寂,因为那轮明月还在时刻照耀着自己。此处,诗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遍洒清辉的明月当做心灵相通的知心朋友,显示了诗人新奇的想象力。

本诗虽然用字很简单,对人物和景色的描写也很平淡,如果把这四句诗分开来看,没有任何新奇之处。诗人写景只用了“幽篁”、“深林”、“明月”三个词,这是此类诗中的常用词,且“幽篁”和“深林”是指同一事物;描写人物也只用了“独坐”、“弹琴”、“长啸”三个词,这在其他的诗词中使用频率也非常高。然而其妙处在于四句话连起来后,能呈现出一种极富诗意的美好景致,产生出别样的艺术效果:月夜幽林之中,空明澄静,诗人坐在竹林中抚琴长啸,物我两忘,怡然自得。这里,心灵澄静的诗人与明月以及月下的清幽竹林融为了一体,成为自然景色中的一部分。诗人从整体上营造了一种境界、一种艺术美,使本诗产生了别样的艺术魅力,为后人长久传颂。本诗对景物和人物的描写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匠心独运。诗人用抚琴长啸来反衬月夜竹林的寂静,用月亮的光影来反衬竹林的阴暗。整首诗格调清幽深远,韵味十足,令人回味无穷。诗人的心境和自然景色已完全交融在一起。其中的“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两句尤为出色,文字简练而意蕴无穷,给人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晶莹的红豆生长在南方,春天又萌生出多少新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愿你多多地多多地采摘,此物最能表达人的相思。

【评点】

本诗另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以看出是诗人思念友人,借咏物寄托相思之情之作。红豆生长在南方,果实鲜红圆润,南方人经常用来镶嵌装饰物。相传古代有一名女子,因为丈夫死于边境,便在树下痛哭而死,化做红豆,因此人们又把红豆称作“相思子”。用植物来寄托情思,是古典诗歌经常运用的手法,唐诗中就经常用红豆来表达相思。而且,“相思”并不局限于男女情爱的范围内,朋友间的思念也可称为“相思”。

“南国”是红豆的产地,也是友人的所在地。首句“红豆生南国”因物而起兴,语句简单却形象饱满。紧接着,“春来发几枝”一句轻声发问,承接自然。诗人用问句的形式,使诗的语气变得亲切自然。在这里,诗人只问红豆不问友人,其实恰恰是借询问生长在南国的红豆来问候身在南国的友人。这一句借物传情,语浅情深,语淡情浓,耐人寻味。接下来一句,诗人寄语他人多多采摘红豆,仍然是言在此处而意在彼处。这一句表面看来,诗人只是劝友人多多采摘红豆,其实诗人是以红豆借指自己的思念,暗示自己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同时,这一句还隐含着诗人对友人殷殷的期盼:友人采摘红豆的时候,应该也会思念自己吧!诗人以这样含蓄隽永的方式表露内心的情怀,使诗情曲折而动人,语意深沉而绝妙。末句“此物最相思”点明题意,“相思”和第一句的“红豆”相照应,不但切合“相思子”之名,且又与相思之情相关联,具一语双关之妙。这一句表面是在说:“只有这红豆才最能代表相思,最为珍贵。”这是对为何“愿君多采撷”的理由的说明,读者也能从中体会到更多的意味。但实际上,诗人真正觉得珍贵的,不需说明就已见于言语之外。一个“最”字,意味悠长,使双关语变得更加含蓄蕴藉,可谓生花妙笔、委婉动人。

整首诗充满了年少的热情和青春的朝气,但诗人内心的无限相思却始终没有直接表露。诗中句句都有红豆,而又超脱于物象之外,将相思之情表达得极为深刻。在生活里,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出的感情常常是最动人的。王维非常善于运用这种朴素而恰切的语言来抒发深挚的思想感情。本诗格调高尚雅致,情感真挚婉转,用语质朴无华,韵味和谐优美,堪称绝句中的上等佳作!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你是从故乡来的客,应该知道故乡的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你来时经过花窗前,寒梅花开了没有呢?

【评点】

这是一首抒写怀乡之情的诗,以白描记言的手法,简练而形象地表达了游子思念家乡的感情。原诗有三首,这是第二首。对于背井离乡的游子,思念故乡是人之常情,而且一定会思念故乡的很多事物。然而,诗人抛开诸多的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却只写窗前“寒梅”,不仅写法巧妙——“于细微处见精神”,也表现了诗人高雅的品性与情趣。本诗不事雕琢,信手写成,韵味十足,生动有趣,深情挚意,悠远无尽。

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个久在异乡的人,忽然遇上来自故乡的旧友,首先被激起的自然是强烈的乡思,必然想要急切询问“故乡事”。开头两句,诗人正是以一种朴实自然的语言,传神地表达出了主人公的这种急迫感情。“故乡”这个词先后出现两次,恰恰体现出诗人思乡怀乡的迫切心情,流露出一种孩童式的亲切纯真。诗人只用白描手法记言,却把主人公在特定情况下的情感、心理、神色、语气等生动地表现出来,且用笔俭省,足可见诗人功力之深厚。关于“故乡事”,可问的实在太多了。初唐诗人王绩曾写过《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一诗,从朋友、故人、孩童、宗族弟侄、旧园、新树、柳行、茅斋,一直问至院果和林花,依然“羁心只欲问”;而本诗中的主人公却撇开所有,独问对方:“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好像故乡之所以值得思念,全在于窗前的那一株寒梅。诗人这样写让人觉得有些不合常理,然而这又绝对不是造作之态。

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密切相关的人、事、物联在一起。所说的“乡思”,其实就是一种“形象思维”,呈现于思乡之人脑海里的,皆是一些具体的物象或场景。故乡的亲朋好友、山川景物、风土人情,都值得怀念。但有时一些看来很平常、很细小的东西,却最是让人牵肠挂肚的,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所以在这里,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风物,而成了故乡的象征,已被诗化和典型化了。因而,这株窗前的寒梅,便自然而然地成了诗人思念故乡之情的寄托。从这一意义上来分析,只问“寒梅著花未”不仅极富情趣,也是十分符合逻辑的。

山中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在深山中送别了好友,太阳落了把柴门半掩。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评点】

这是一首送别诗,题材非常普通,构思却独具匠心,极有特色。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并非就“送别”两字大做文章,而仅仅着墨于送别后的行动和思绪,并表达了诗中人期盼明年春草再绿时能与友人团聚的恋恋情怀。

本诗一开头就告知读者诗中人已送别了友人。诗人将送别时道别的场景、不舍分别的情怀,以一个“罢”字轻轻带过。第二句,诗人从诗中人白天送别友人忽然转写“日暮掩柴扉”,则是略去了一个很长的时间段。在这一时间段内,诗中人又有哪些感想呢?在将生活剪接进诗中的时候,诗人剪掉了这些内容,皆作为暗场处理掉了。

对别离有体会的人都了解,行人即将远去的时刻固然让人黯然神伤,然而寂寥惆怅之情常常会在分别后当日的日落时分再次袭来,而且愈加强烈、深沉。在这离情别绪最难排解的时候,心中是“剪不断”,笔下是“理还乱”,但诗人在此却仅用一个“掩柴扉”的动作带过。这是居住在山中之人每天日落都要做的平常小事,看上去好像和白日送别并无关联。而诗人却将这原本互无关联的两件事联系在了一起,让这原本每天重复的动作显示出和昔日不一样的意味,将离情别绪寓于字里行间。读者自然会从中体会到诗中人的孤独、寂寥、惆怅、迷惘;同时亦会联想到,日落后就是漫长的黑夜,在关上柴门后诗中人又将怎样度过这长夜呢?此句外保留的空白,给读者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引人遐思。

诗的第三、第四句,是从《楚辞·招隐士》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两句脱化而来的。然而原句是对游子远去已久而仍不归来的感叹,诗中这两句则是诗中人在和友人分别的当日就担心其久久不能归来。“归不归”这句问话,按理说应在道别时向友人提出,此处却让它在友人已去、日落掩门之时才浮上诗中人的心头,成为一个并未问出口的悬念。这么写就不再是一句道别时照例要说的话,而是送别后诗中人内心感情的表露,说明其直至日落时分还被离愁所牵扯。尽管刚刚分别,他已经开始担心友人久久不能归还,盼望友人能早早归还。诗的开头从送别写到“送罢”,从“送罢”写到“掩柴扉”,中间跨越了两个时间段;而此处,诗中人在送别当日的日落时分便想到明年的春草泛绿,而问友人那时能不能归来,这又是从现在跨越到将来,跨越的时间更长了。

王维擅长从生活中选取看似平淡无奇的素材,以质朴、自然、亲切的语言,来表达真诚、深挚的情感。他的诗往往独具韵致,值得读者细细玩味。此首《送别》便是如此,堪称送别诗中的佳作。

送崔九

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入山无论到深处浅处,都应阅尽山林的美色。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不要学武陵那个渔人,只是短暂在桃源作客。

【评点】

裴迪为王维早年好友,他的诗歌多为五绝,常常描写幽寂的景色,思想倾向与王维的山水诗歌相近。这是一首劝勉诗,写送友人归山,旨在劝勉友人崔九既然要隐居,就应该坚定不移,常驻山林;不要三心二意,入山复出,不甘久隐。本诗语言虽浅白,含意却颇为深远。崔九,即崔兴宗,曾为右补阙,为王维的妻弟。

诗的前两句“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是说友人此次回归山里后,无论山峰低谷,皆要前去,看尽山林美景。这自然是劝导友人不要再眷恋尘世的生活,将对山水的情感上升到一种和尘世生活对立的高度,这与他们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厌烦及不满有关。

诗的后两句“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是劝勉友人归隐山林。既然友人已在山水间发现生活的乐趣,就别再从那个境界回到现实中了。这既体现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肯定,也体现了他对社会现状的不满。那么,诗人为何要让友人留在那个“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源仙境呢?这是因为他们在现实社会中多次惨遭失败,不仅对现实生活产生了不满,而且也更加看清了社会现实。裴迪大约生活在唐玄宗和唐肃宗在位时期,而此诗约写于唐玄宗执政末期。当时,唐玄宗重用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专宠杨贵妃,导致政治非常黑暗,处于社会下层的知识分子不能入朝做官,而像裴迪、崔兴宗这种出身寒微的读书人更是毫无出路。因此他们甘愿归隐山林,过那种与世隔绝的生活。所以,诗人在诗中劝勉友人,既然已在山水间发现了生活的真正意趣,寻觅到自己思想情感的寄托,就别像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武陵人那样,找到了世外桃源却又轻易地舍弃了。“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两句表达的正是这种观点。

全诗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却又立意很深;文字清丽优美,把诗人的心声表达得形象生动,不失为一首好诗。

终南望余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终南山的北岭特别秀美,山顶积雪好像飘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初晴的日光照在树梢上,傍晚长安城中显得更寒。

【评点】

这是一首眺望终南积雪的小诗。诗虽短,却朴茂奇崛,剪刻蕴藉。本诗是诗人在长安应进士试的诗作,按要求应试诗为五言六韵十二句,但他只作了四句便交卷。旁人问其原因,他回答说:“意尽。”诗人力求简练,短短四句,表现了雪后景色的秀美。结句含意深婉,透出关心民瘼之旨。终南,山名,在今陕西。

首句写终南山峰高谷深,林木流翠。开篇应题,也突出“积雪”的特色。终南山在长安之南,因此从长安望终南山,所见为北面即“阴岭”。远眺终南山,其山岭秀色,尽收眼底,但诗人仅以一个“秀”字概过,着重写出山上“积雪”。

随后,便有了第二句“积雪浮云端”的深入描述。积雪本不能浮,但终南“积雪”高耸,朵朵白云夹山流过,山峰隐没在云海之中,只有“积雪”穿出云端,远远望去,就好像“浮”在“云端”一般。

第三句接着描写雪景。一个“明”字,写尽雪景之意。有了“明”,“望”顿时生色。“明”字自然用得妙,然而“霁”字用得更重要。诗人描写的是从长安远望终南余雪的景致。终南山距离长安城南大约有六十华里,从长安城中远望终南山,阴天自然看不清楚,只有在雨雪停止、天放晴的时候,才能看清其真面目。贾岛在《〈望终南山〉》一诗中写道:“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阴霾一似扫,浩翠泻国门。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唐代是这样,如今依然是这样。因此,一个“霁”字,将真实地理环境勾勒得细致入微。

诗人不但用了“霁”字,且选取的是日暮时的景色。“林表”二字是上承“终南阴岭”写的,“林”自然是在终南山的高处。仅有终南山高处的树林表面才能“明霁色”,说明太阳已经落下半边。夕阳的余晖照射过来,将树林表面都照红了,自然也将“浮于云端”的余雪照亮了。尾句的一个“暮”字,也随之跃然纸上了。

前三句都是写“望”中所见;末句写“望”中所感。积雪消融,又是日暮时刻,再望终南余雪,寒意倍增。一个“增”字,真实而贴切地写出了当时的气候特点及人的感受,景足意尽,神完韵远。因此,在《渔洋诗话》卷上中,王士稹将本诗与陶渊明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等并称为吟咏雪景的“最佳”诗作。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把船停靠在雾气弥漫的沙洲,暮色苍茫更增加游子的忧愁。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山野空旷云天似乎比树还低,江水清澈明月好像离人更近。

【评点】

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抒写羁旅之思的小诗,写出了诗人漂泊东南的感受。全诗情景相生,淡中有味,含而不露,风韵天成,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诗人以拟人的手法,描绘了旷野天低、江清月近的清新景色,抒写了淡淡的羁旅客愁。建德江,在今浙江上游建德县,在新安江、兰溪合流处。

首句写羁旅夜泊,回应主题,为下句抒情做好铺垫:诗人将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小洲旁,而这小洲被迷蒙的烟雾重重笼罩。这烟雾就像诗人的满心愁绪一样。次句抒情,别有味道:“日暮”承接上文,续写新愁。因为日落黄昏,所以要泊船停宿;也因为日落黄昏,江面上才水烟蒙蒙。本来诗人停船靠岸,想要静静地休息一夜,谁知在这众鸟归林、牛羊下山的黄昏时刻,羁旅之愁蓦然而生。

后二句远眺近观,写诗人日暮所见。日暮时刻,旷野无垠,一片苍茫。诗人放眼望去,天地相接,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夜渐临近,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与船中的诗人是如此接近。在暮色苍茫的秋江上,诗人举目远眺,天空开阔,气氛孤寂。诗人低头俯视脚下静静的江水,天上孤寂的明月似乎也看透了他的心事,抚慰他寂寞的心灵。这种化静为动的写法,赋予本无生命的明月以无限的情感,既生动形象,又亲切近人。这两句虽是写景,也无愁字,但“秋”色逼人,回应“日暮客愁新”。诗人巧妙地将他的新愁与孤寂清冷的秋色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凄清、宁静、优美的意境。正是在这种别具一格的描绘中,诗人将自身的羁旅之愁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诗虽然以景结篇,但意犹未尽。诗人曾带着多年的准备与满腔的希望入京求仕,却被弃置,而今只能怀着一腔忧愤南寻吴越。身处异乡、孑然一身的诗人,面对茫茫四野、悠悠江水、孤舟明月,那羁旅的劳顿,对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千愁万绪纷至沓来,便有了这首千古绝唱。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夜酣睡不觉天晓,处处听到小鸟鸣叫。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夜里阵阵风声雨声,谁知吹落花儿多少?

【评点】

这是一首仅仅二十字的惜春小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本诗抒发了诗人晨起所感,处处表现了诗人爱春、惜春的心情,意境优美深远。春眠初醒,闻啼鸟而喜春,又忆及夜间风雨,担心吹落春花……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再读便觉诗中另有天地。诗人抓住春晨生活的一个片段,以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所听、所感为切入点,用极少的笔墨描绘了一幅清新明媚的春之晨景。

前面两句写的是诗人由于春梦沉酣,天色已经大亮了还没有发觉。醒来后,听见窗外到处都是鸟儿欢快的啼鸣。诗人惜字如金,只用“处处闻啼鸟”一句来体现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春晓晨景。然而读者由此可知,正是这些鸟儿欢快的啼鸣将酣睡中的诗人叫醒了。可以想象,当时窗外必然已是一片灿烂的春日风光。读者从字里行间便可感受到诗人对春天的颂扬之情。

恰恰是这惹人喜爱的春晓晨景,让诗人十分自然地转入第三、第四句诗的联想之中:昨天晚上我在朦朦胧胧中曾经听见一阵风雨之声,此刻庭院中盛开的春花究竟被吹落了多少呢?结合诗的前面两句来分析,昨夜那一阵风雨不应是令人怨恨的狂风骤雨,而应是柔风细雨,它将诗人送进甜美的梦乡,将清晨变得更为明净美丽。然而它终归会吹落春花,带走春日风光,所以“花落知多少”一句,又暗含着诗人对春光消逝的一丝哀伤和怨叹。本诗在时间的跨越上,以及情感的细微变化上,都非常富有情趣,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全诗语言明白晓畅,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不失优美的韵致,情景交融,意味隽永,超凡脱俗,为五言绝句中之上上作,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和传诵。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床前一片明亮的月光,莫非是地上铺了浓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抬起头仰望天上明月,低下头深深思念故乡。

【评点】

这首小诗用简单平实的叙述来抒发远客的思乡之情,虽然没有新颖神奇的想象、华美艳丽的辞藻,但却情真意切,耐人回味,成为传诵千载的佳作。

客居他乡的人,应该都会有这样的感觉:白天一切都还好说,可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会不可抑制地泛起阵阵思乡之情,尤其是在月白如霜的秋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写清秋的夜晚,月白霜清。此处用霜色来形容月光,是古典诗歌中的常见写法。“疑是地上霜”不是摹拟形象的状物之辞,而是叙述之辞,是诗人在秋夜这种特殊环境里产生的一刹那错觉。怎么会有这样的错觉产生呢?可以想见,这四句诗展现的是诗人客居他乡,深夜无法入眠、小梦乍回的情景。此刻,庭院是空寂的,从窗外透进的月光射到床前,不可避免地带上了一层秋夜寒意。诗人睡眼惺忪地望去,在恍惚中,好像看见地上铺了一层白色的浓霜;再稍稍定神细瞧,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而是皎洁的月光。月光引领着他又抬头望去,一轮明月挂于窗前,秋夜的天空真是明净非凡!此刻,诗人清醒过来了。一个“霜”字表达出了三层含义:一方面突出了月光的明亮、皎洁,另一方面又暗示了天气的寒冷,同时也烘托出了诗人当时的孤独寂寞之感。

秋夜的月格外明亮,同时倍显清冷,特别容易勾起孤独远客的旅思情怀。所以诗人“举头望明月”,遐想无限,想起家乡的亲人,想到家乡的一切。在冥想中,头又渐渐低了下去,沉浸在沉思中。结句“低头思故乡”中的“思”字写出了诗人对故乡亲朋好友、山水草木的思念。

诗人的内心由“疑”到“举头”,由“举头”到“低头”的这一串动作,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形象逼真的月夜思乡图,使人们从中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和“无意于工而无不工”。

怨情

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美人卷起珍珠帘子,久坐凝望紧皱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只见满脸斑斑泪痕,不知心里究竟恨谁。

【评点】

这是一首写弃妇怨情的诗。初读本诗,犹见白描仕女图。诗中描写美人卷珠帘,夜半皱眉落泪的情景,含蓄地表达了她盼望爱人归来不得而哀伤怨恨之情。全诗哀婉悲凉,缠绵悱恻。在中国古典文化中,达到一定高度和境界的作品,无论是诗歌还是绘画,都讲究气韵生动,讲究“意境”和“留白”。这首诗描写弃妇闺怨的诗歌,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寥寥二十个字,却真正做到了充分留白,意蕴无穷;同时在刻画女性神态上也是真切细微,气韵生动,层次分明,引人入胜。因此,这首诗可以称得上是一首难得的“好诗”。

前两句描写美人等待盼望时的动作和神态。美人卷起珠帘,盼望着爱人早点归来。她静静地坐着,等啊等,一直等到双眉紧蹙,也没有见到爱人出现。一个“深”字,不仅点明了等待时间之长,而且还暗含有门庭深邃之意。

后两句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美人不见心上人的幽怨神情:她殷切期盼的心上人始终没有出现,不禁潸然泪下,泪流满面。全诗最后一句以问句结尾,写法巧妙。明明是怨恨情人不来,却偏要说“不知心恨谁”,这样写不仅做到了充分留白,而且这样收束全篇也使得诗歌读起来更加含蓄隽永,韵味无穷。

在这首诗中,诗人用朴实简练的文笔,形象地描写了闺中弃妇的情态,重点突出“怨”字——美人因“怨”而坐待,因“怨”而颦眉,因“怨”而落泪,因“怨”而生恨,主题层层深化。而从这怨之深中,也不难窥其情之切。诗人最终并没有将其怨恨的对象点明,也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待读者自解。

此外,我们若结合诗人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来分析,也能看出诗人虽表面上是写怨妇被弃,其实是借此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不被朝廷重用,郁郁不得志的愁情。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三分天下建立盖世功业,布八阵图一举天下成名。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江水冲击阵石岿然不动,伐吴失策铸成千古遗恨。

【评点】

本诗为咏怀诸葛亮的吊古之作,作于大历元年(766年),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卓绝功绩的敬佩之情以及对他未能实现统一大业的遗憾之情。八阵图,是诸葛亮创造的一种用于军事操练和作战的阵图,由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种阵势所构成。诸葛亮当年推演兵法,用江石布下作战图形,相传地点在夔州(今四川奉节)。

第一、二句,诗人以工整的对仗,着力颂扬了诸葛亮的伟大功绩,尤其是他的军事才能和成就。两句之间形成总分关系。前一句总写,高度赞扬了诸葛亮在三足鼎立局势形成中所起的作用:鞠躬尽瘁辅佐刘备创立蜀国,与曹操、孙权并立。这样的功绩,绝非常人所能取得。诗人在此处这样称赞诸葛亮,既是对三国历史客观真实的反映,又是对诸葛亮卓绝功绩的高度概括。第二句分写,指出诸葛亮自创的八阵图在他的既有功绩上又添了闪亮的一笔。对于诸葛亮自创八阵图这一功绩,成都武侯祠中的碑刻上这样评价:“一统经纶志未酬,布阵有图诚妙略。”“江上阵图犹布列,蜀中相业有辉光。”诗人在本诗中则用“名成八阵图”这寥寥五个字进行概括,对诸葛亮的这一军事业绩做出了更精炼的评价。纵观前两句,一总一分,一全局一军事,构思巧妙,结构严谨,思路顺畅。

第三、四句,诗人直抒胸臆,发出感慨。前半句是对八阵图特征的描写。根据相关记载,八阵图遗址由细石堆积而成,有五尺高,六十围,纵横交错,星罗棋布,共排列六十四堆,始终保持不变。无论是夏天受到大水冲击之时,还是冬天万物失态之际,八阵图的石堆都稳如泰山,成为一处带有传奇色彩的历史遗迹。这个特征被诗人用五个字就带了出来,语言十分简洁、凝练。末句诗人由此联想到刘备吞吴失败,累及到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不由得发出叹惜之声。

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本诗在绝句中都独树一帜。形式上,四句话两两照应,末句照应首句,三句照应二句;内容上,本诗既是怀古,又是抒怀,情意相连,话中有话,意味深长。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白日沿着西山消失,黄河向着东海奔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要想看尽千里景象,还要再上一层高楼。

【评点】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诗句朴实简练,言浅意深,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鹳雀楼,唐代河中府西南城上的一座楼,因楼上常栖鹳雀,故名,在今山西省永济县蒲州镇。

本诗前两句侧重写“所见”。首句写远景,重点写山,写得景色恢弘、气象万千:诗人登楼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诗人将太阳称做“白日”,表面看似乎颇为奇异,其实是高度写实的手法。西山落日,云雾遮蔽,本来就已经暗淡的太阳,这时显得更失去了光辉,因此诗人直接观看到了“白日”的奇妙景象。次句写近景,重点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诗人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呼啸奔腾、滚滚南来,就像一条金色的丝带,飞舞在崇山峻岭之间,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向大海。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甚至还有想象中景象的书写,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辽远。例如第二句诗:诗人站在鹳雀楼上,根本无法望见黄河流入东海。其实,此句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奔流至天边所产生的意中之景,是将眼前之景和意中之景融为一体的写法。这么写,更拓展了画面的广度,加深了画面的深度。诗人眼前所看到的,是一幅流光溢彩、青山黄河交相辉映的美丽画卷。而且,这幅画卷还处在富于变化的动态中。白日沿着西山消失,这只是一个极其短促的过程;黄河向着东海奔流,却是一种恒久的运动。若说这种景致十分美丽,那么它就是一种动态之美,充满勃勃生机的活跃之美,让读者不禁深深佩服诗人运笔之高妙。

本诗后两句侧重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最远处,而唯一的办法就是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中又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紧密,表现了诗人向上进取的精神、旷达开阔的情怀,也道出了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就全诗而言,两联皆用对仗,极为工整,将景、情、理融合得天衣无缝,完全合乎“景入理势”的要求。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竹林寺中林木苍翠,暮色茫茫钟声悠远。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背着斗笠身披斜阳,独身回到遥远青山。

【评点】

这是一首送行诗,题目中的灵澈上人,俗姓汤,字源程,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是中唐时期的一位著名诗僧。灵澈上人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出家,诗中的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这首诗写于傍晚时分,诗人送灵澈返回竹林寺的途中。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上人的深厚情意,也表现了灵澈上人清寂的风度。在艺术手法上,本诗抛却以往送别诗的极尽渲染,改用清幽闲淡的笔调描写送别,以清言表深情。

全诗共四句,“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两句写灵澈上人欲回竹林寺的情景。诗人伫立遥望:苍苍山岭郁郁竹林之后便是灵澈的居所。此时日已向晚,远远地传来了寺院悠扬的钟声,仿佛催促灵澈归山。“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两句写诗人目送灵澈上人辞别归去的情景。夕照中,灵澈上人背着斗笠,夕阳的余晖如披风或蓑衣披在他身上。他渐行渐远,身影慢慢消失在青山中。“青山”接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里。“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结出别意。

中国古诗如同中国文字,重在会意而不在言传,因而“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是艺术的高妙境界。本诗写离别却不见一个明显的“送”字,只是用精练的语言创造出灵澈上人归去的深远意境。开头一句从颜色着笔,以“苍苍”二字写竹林寺所处之地的深邃。第二句从声音着笔,以“杳杳”二字写竹林寺的藐远。“苍苍”、“杳杳”四字重叠,极精练地描绘出一幅深远的青山寺庙图。末句以“独归远”含蓄地写送别。这一句以对灵澈上人渐行渐远的背影的描写,衬托出诗人对灵澈上人依依不舍的真挚情意。一个“独”字虽然写的是灵澈上人,但其实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因友人离去而产生的孤独与寥落。这个结尾言淡情深,令人回味。

全诗即景写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练秀美,意境闲淡,为唐代山水诗中之名篇。

听弹琴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七弦琴奏出曲调悠扬起伏,静听就像那滚滚的松涛声。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我虽然很喜爱这古时曲调,可惜现今的人们多已不弹。

【评点】

这是一首借物言志的诗,诗人通过慨叹古调受冷遇,不为世人看重,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舒解世少知音的遗憾。

因古琴有七根弦,“七弦”就成为琴的代称,首句点明了所咏的意象。“泠泠”原用于形容山泉击石所发出的清越响声,此处用以描摹琴音,清越之外有一种澄明清澈之感。古时上品的琴音用高山流水来形容,可见古调之超俗清逸。“松”为高洁象征,古来多有隐者士人于山间卧听松声。“松声”相较于“泠泠”的水声,少一分婉转圆润,多几分凄清肃杀,若是“松涛”则更雄浑豪迈了。以“静听”连缀这样声调清越骨气清健的古乐,描摹出听者的专注,此外,“静”也暗含了孤独之意。琴曲中,有曲调名为《风入松》,或为双关,语义高妙。

以头两句描摹音调为基础,后两句转入抒发情感,点明全诗主旨。因汉魏六朝多战乱,民族融合,胡乐渐兴,仅南方清乐尚用琴瑟。至唐,音乐变革,“燕乐”变为主流,主曲演奏以西域传入的琵琶为主。胡乐是更能表达世俗欢快心声的新乐,它有民歌的纯真热烈,又不乏绮丽悠扬,因此受到民众欢迎。如松风的古乐虽美妙,而今却只是“古调”了。“虽自爱”表现出诗人曲高和寡的孤独感与遗憾,“多不弹”则确证了古调广泛意义上的衰落。推而广之,不仅诗人自己知音难求,世上爱古调的人都寥寥可数了。诗人借古调的衰落表达了怀才不遇、知音难觅的慨叹。

全诗从对琴声的赞美,转而对时尚慨叹,流露出诗人孤高自赏,不同凡俗,稀有知音的情操。刘长卿才华卓绝,但却因诬陷等数遭贬谪。对高洁的坚持使他不能与流俗相合,与众人为伍。这首诗贯穿了他对于高雅高尚高洁的赞美,抒发了他对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持以及坚持背后的遗憾与清寂。

送上人

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你如同孤云又如野鹤,怎能够在这人间居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就是沃洲山也不要买,那也是人们已知去处。

【评点】

此为一首送行的诗歌,是诗人送僧人回归山林时所写的。从诗的字里行间,读者能轻易看出诗人和“上人”之间的感情十分亲密。上人,是对僧人的尊敬的称呼。诗里的上人,指的是灵澈上人。

本诗第一句“孤云将野鹤”,诗人就将超凡脱俗的“上人”与轻灵的浮云野鹤作比。接下来,诗人又风趣地说道:“岂向人间住。”意思就是说,既然“上人”这样不同凡俗,又怎能在这人间居住呢?第三、第四句“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意思是说,“上人”打算要去的沃洲山,那也是世俗之人很早就已经知道的地方,并非仙界。因此,诗人才劝“上人”“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一句,是诗人对为何劝“上人”不要去沃洲山的原因的说明。诗中非常精妙地将人间与仙界相互对立起来,说明人间处处有仙山福地,又何必跑到遥远的沃洲山去归隐,这样做不是多余吗?言语之外的意思就是:你还是不要去了吧。如此一来,诗人便将对关系密切的友人的不忍离别之情及无限挽留之情,寄寓于诙谐的说理之中了,真可谓是言浅意深、言淡情浓、妙不可言。

另外,有的评论家认为,本诗的诗意和裴迪《送崔九》中“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两句要表达的诗意很接近。诗人写这首诗,意为说明沃洲山是世俗之人都熟知的名山,“上人”既然打算隐居,就不要到这种凡俗之地去,而应到极其清幽、无人居住之地去隐居修行。因而,本诗暗含嘲弄灵澈上人隐居的心不够坚定,有“终南捷径”的嫌疑之意,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的隐居生活的向往。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怀念你竟在这深秋的夜晚,散步吟咏多么寒凉的霜天。

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想此刻空山中正掉落松子,幽居的友人一定还未安眠。

【评点】

此为一首怀念友人的诗。邱员外,指邱丹,是韦应物在苏州时交往密切的好友,二人之间常有唱和。当时,邱丹在临平山习道修行,韦应物写下这首诗以寄托情怀。

诗论家们向来对韦应物的五言绝句非常推重。胡应麟曾在《诗薮》里写道:“中唐五言绝,苏州最古,可继王、孟。”沈德潜则在《说诗晬语》里写道:“五言绝句,右丞之自然、太白之高妙、苏州之古淡,并入化境。”可见,诗论家们对韦的五言绝句评价之高。本诗为韦的五绝中的一篇代表作。施补华曾经在《岘佣说诗》里赞叹本诗“清幽不减摩诘,皆五绝中之正法眼藏也”。本诗不用浓烈的字词吸引读者,仅是从容落笔,浅浅着墨,却能让人感到意味悠远,回味无穷。就整体构思与写作手法来说,本诗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诗的前半部分写诗人自己,也就是怀念友人之人;后半部分写当时在临平山习道的邱丹,即诗人所怀念之人。第一句“怀君属秋夜”,点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而这“秋夜”的景致和“怀君”的情愫正好相互映衬。第二句“散步咏凉天”,自然地承接上句,与上句之意紧紧相扣。“散步”和“怀君”相对应,“凉天”和“秋夜”相关联。以上两句皆为实写,写出诗人因怀念友人而在寒凉的秋夜漫步低吟的情景。随后,诗人没有顺着情思抒写,也没有针对夜景抒怀,而是让诗情飞到了远方。第三、第四句,是诗人想象所怀之人此刻在远方的情况,但仍旧是紧紧扣住前两句来写的。隐士经常以松子作为食物,因此松子掉落时节就会忆起对方。“山空松子落”一句,承接“秋夜”、“凉天”,是诗人由眼前的寒凉秋夜,推测临平山中此夜的景色。“幽人应未眠”一句,则承接“怀君”、“散步”,是诗人由自己正在思念远方的友人、辗转难眠,而猜测友人此时应该也在思念自己而难以入眠。最后两句是虚写,出于诗人的想象,不仅是由前两句生发,而且也加深了前两句的诗情。从全诗来看,诗人综合使用实写和虚写两种写作手法,令眼前之景和意中之景同时呈现,将怀念友人之人和所怀念之人连到一起,进而抒发了两地相思的深挚情感。

全诗笔墨不多,却蕴含着无限意味;语淡而情浓,言短而意深。整首诗格调古朴雅致、安闲恬淡,给人玩味不尽的艺术体验。

新嫁娘词

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新婚三天下到厨房,洗净素手做饭烧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揣摩不清婆婆口味,先找小姑品尝品尝。

【评点】

王建,与张籍齐名,并称为“张王”。其诗主题多为家、蚕妇、织女、水夫等,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

本诗描写了新妇出嫁第三天,进厨房煮饭烧菜的情景。由于新妇不了解婆婆的饮食习惯,就叫来小姑子事先品尝。诗人通过对“下厨”这一生活细节的描写,将新妇小心谨慎、勤劳聪敏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既反映了封建家庭中媳妇地位的低下,也暗绘出封建文人初登仕途时谨慎小心、希求恩宠的心态。

诗的前两句是平白叙述。女子出嫁后第三天开始下厨做饭,是中国古代的习俗,俗称“过三朝”。羹汤,这里泛指饭菜。第三句“未谙姑食性”是个转折,使诗情出现波澜。在封建制度下的家庭中,“姑”,也就是婆婆,是当家之人,对新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长辈。按照《大戴礼记·本命》中所说,妇人有七去(被休、被遗弃),其中之一是“不顺父母,去”。《礼记·内则》中写道:“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所以,媳妇在婆婆面前,出入进退都要格外小心谨慎。新妇初来乍到,不清楚婆婆的口味,必须用心揣摩,以求获得好感。在这里,我们完全可以揣度到新妇在封建礼教的沉重压迫下,“洗手作羹汤”时那种小心翼翼的神态。而小姑恰好介于婆婆和媳妇中间的位置。尾句“先遣小姑尝”,是整首诗的华彩之处,言虽少而意味浓厚。在此之前,新媳妇其实有一个推理过程:小姑子与婆婆长期生活在一起,必然会有相近的饮食习惯;小姑子是婆婆抚养长大的,必然和婆婆的饮食习惯相同。只要知道了小姑子的习惯,便可知道婆婆的习惯了。如果按照这样的推理写下来,本诗难免落入俗套,没有新意,所以诗人别出心裁,选取新妇小心翼翼准备食物的典型场景作细致描写,显得韵味十足。新妇的聪敏可爱也尽在诗中。

整首诗仅有二十个字,毫无铺陈雕饰,但若反复玩味,就能体会到其中的妙处。

鸣筝

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饰有金粟柱的古筝轰鸣,洁白的手弹拨在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为让听曲周郎回首盼顾,常常是故意拨错了筝弦。

【评点】

这是一首描写女子弹筝的小诗,主要描写弹筝者的心理。从诗意看,这首小诗写一位弹筝女子为博意中人青睐而故意出错的情态,写得婉转细腻,富有情趣。筝是古代一种弹拨乐器,“鸣筝”即弹奏筝曲。诗题又作“听筝”。“听筝”,则谓听奏筝有感,就听者立题。而本诗主要描绘弹筝者的心理,从诗意看,以“鸣筝”为题更加合适。

首句写琴之美,次句写弹筝者之美。“柱”是系弦的部件。“金粟”形容筝柱的装饰华贵。“素手”表明弹筝者是一位美丽的女子。前两句写出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坐在华美的房舍前,用纤细的手指拨动琴弦,悦耳的筝声就从华美的琴畔流转开来。

三、四句诗是全诗的关键所在,描写了“误拂弦”的心理。“周郎”指三国时吴将周瑜,他二十四岁时即为中郎将,时称“周郎”。周瑜精通音乐,听到人奏曲有误时,即使喝得半醉,也要转过头去看看。所以时谣说:“曲有误,周郎顾。”(见《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周郎”在此处比喻弹筝女子心仪的知音者。“时时”是强调她一再出错,显出故意撩拨的情态,表明她的用心不在献艺寻求知音,而在其他。为了所爱慕的人顾盼自己,故意将弦拨错,弹筝女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

清代的徐增评析这首诗时说:“妇人卖弄身份,巧于撩拨,往往以有心为无心。手在弦上,意属听者。在赏音人之前,不欲见长,偏欲见短。见长则人审其音,见短则人见其意。李君(称李端)何故知得恁细。”(见《而庵说唐诗》)。可以说,他的看法是十分精透的。本诗的巧妙之处就在于诗人通过仔细观察,抓住了日常生活中表现人物内心状态的典型细节,把弹筝女子复杂而难以捉摸的心理,想博取青睐的心情,委婉地写了出来,非常生动、逼真。本诗的写法有点像速写,也像素描,对弹筝女子形象的刻画十分到位。

玉台体

权德舆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昨晚上裙带结自己解开,今早观看屋里喜蛛在飞。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还是应该搽粉修饰打扮,恐怕是夫君外出要归来。

【评点】

本诗写女子盼望夫君归来的心理,运用双关隐语,生动地表现了女子的真挚情意,富有江南民歌风味。玉台体,指艳情诗体。南朝徐陵选梁以前艳情诗编为《玉台新咏》十卷。严羽曾说:“或者但谓纤艳者玉台体,其实则不然。”(见《沧浪诗话》)由此可以得知,本诗集中多为香艳诗。后人遂称艳情诗为玉台体。权德舆这首诗,写明是效仿“玉台体”,描写的是妇人思念丈夫之情,感情诚挚、朴素、蕴藉,可以说是通俗而不庸俗、快乐而不淫佚。

人们在寂寥烦闷的时候,经常会左顾右盼,寻找好运的征兆。尤其是春闺独自守空房时,更容易出现这样的心绪与举动。在我国古代,妇女束腰系裙的带子,有的是丝束,有的是帛缕,有的是绣绦,一不注意,就会使绾结松开。而这从古代以来,绾结松开一直被视为夫妻好合的征兆。见到“裙带解”,痴情的女主人公便立刻将这个偶然的现象和自己思念丈夫之情联系到一起——难道是丈夫要归来了?她欢喜不已,晚上都未能安睡,第二天早上,她又看见房屋顶上捕捉蚊子的蟢子在飞来飞去。所谓“蟢”者,即“喜”也。“今朝蟢子飞”也是一个好的征兆。吉兆接连出现,这应该不会是偶然吧?最后两句“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是说惊喜不已的女主人公不禁默想道:“我还是应该用心梳妆打扮一下,可能夫君外出就要回来了!”

本诗的语言朴素自然,却将女主公的感情刻画得非常细腻。比如“裙带解”、“蟢子飞”这些不会引起大多数人留意的小事,却击起了女主人公内心深处无法平复的波澜。另外,本诗写得委婉蕴藉,耐人玩味。丈夫外出后,女主人公的境况、心情怎么样,诗人都没有进行说明,然而通过“铅华不可弃”的内心独白就可推知一二。一个“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见《诗经·伯兮》)的怀念远行丈夫的妇人形象呼之欲出。整首诗都是在描写心理,语言符合女主人公的身份、神态和情状,虽是仿效旧体,却又别具一格。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千山万岭看不见一只飞鸟,万径千川行人的踪迹断绝。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孤舟上有个披蓑戴笠老翁,独个儿顶风冒雪寒江垂钓。

【评点】

这首五言绝句,是柳宗元的代表作品之一,约作于谪居永州(今湖南零陵)期间。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精神上受到了很大打击。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逸士,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政治失意的苦闷。本诗通过描写渔翁寒江独钓、不怕风雪,借以表现诗人坚贞不屈的品格,抒写诗人孤寂悲凉之情。全诗虽然只有二十字,但画面感极强,且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本诗的构思十分精巧,诗人综合使用了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以千山万径的辽阔衬托孤舟渔翁的微小;以鸟绝人无的寂灭对比渔翁垂钓的情趣;以画面的静谧、清冷衬托人物内心思绪的翻涌。事实上,孤独垂钓的老渔翁正是诗人当时心情、思绪的真实写照。

本诗的特点,首先是营造了冷峻、凄寒的艺术氛围。单纯就诗的表面字词来看,第三句“孤舟蓑笠翁”好像是诗人描写的重点,占了整个画面的主要位置:一个披蓑戴笠的老渔翁独坐于小舟上垂钓。这一句中的“孤”、“独”两字显示出老翁的远离凡尘,及其超凡脱俗、清高孤傲的个性特点。诗人所要表达的主题在此已经显示出来,然而诗人还觉得意兴不够,便又为渔翁用心营造了一个辽阔无垠、万物无声的艺术境界:远处山峰高耸,万条小路纵横,只是山间没有一只飞鸟,路上没有一个行人。平时热闹欢腾,充满生机的自然界为何变得这么死气沉沉、了无生气呢?原来是一场漫天大雪将千山万径都覆盖住了,使得鸟无法飞翔,人无法行走。大雪带来的寒冷造就了一个白茫茫的清冷世界。这一背景清晰地衬托出老渔翁孤单、渺小的身影。在这一时刻,他的内心会是多么孤寂、凄冷啊!此处,诗人运用烘托和渲染的写作手法,着重描写老渔翁垂钓之时的天气情况及周边景致,轻描淡写,寥寥数语就营造出冷峻、凄寒的抒情氛围。本诗的笔墨所及之处,涵括天地,高至山峰,下至江水,尺幅之间,囊括万里。沈德潜对本诗的评价为“清峭已绝”,顾璘的评价则是“绝唱,雪景如在目前”。他们两人的评价,大概皆是针对本诗的意境创造来讲的。本诗的第二个特点是,生动地表现了诗人被贬永州后不甘屈从而又深感孤寂的内心状态。比柳宗元晚些的诗人郑谷曾写下《雪中偶题》一诗:“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本诗写的也是江雪之中的渔人,然而用语庸常,缺乏意境,诗人并未将自己的主观意念和个性特征融进其中,因此苏轼批他为“村学中语”,而赞扬柳宗元结尾两句,说其“人性有隔也哉?殆天所赋,不可及也已!”苏轼所说的“人性”,指的就是诗人融入诗中的情感。与“人性有隔”相对立就是“人性无隔”,实现“人性无隔”,也就达到情与景相互融合的至高境界了。

在“永贞革新”失败之后,柳宗元接连遭到贬谪,但仍保持着一种坚贞不屈的精神状态。他所作的“永州八记”,专门描写偏远穷困地区的风景,借文章表达思想,寄托情怀。在柳宗元的诗文中,不论是一棵草还是一株树,都反映出他极其孤寂、凄苦、落寞的心情,充分体现了他超凡脱俗、清高孤傲的个性。本诗中的老渔翁,独处凄寒、清冷的境界而依然故我,进入杳无人烟的环境仍泰然自若。他的风度、气概,以及坚贞不变的心态,难道不令人敬慕吗?与柳宗元约是同一时期的诗人张志和在《渔歌子》中写道:“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氏营造意境选取的是春天百花盛开之时,诗中的画面清幽、美丽,表现出“烟波钓徒”安闲自得、无拘无束的性情。柳宗元和张志和不一样。他是一个坚守正义的政治家,身处激烈的矛盾和斗争中,因此他造境专门选择寒冬凄冷之时。诗人的心情亦非仅有怡情于山水的一面,还有严肃正直、凛然正气的一面,个性非常鲜明。

结构清晰、构思巧妙,是本诗的另一个特点。诗的题目为“江雪”,然而诗人落笔处并未点题。他先描写了千山万径的寂静和凄冷,没有飞翔的鸟儿,也没有行人的踪迹。随后,诗人突转笔锋,描写了正在孤船中垂钓的披蓑戴笠的渔翁形象。直至诗的结尾诗人才写出“寒江雪”三个字,正面点破题目。茫茫的天际,白雪覆盖的大地,这种辽远的景象十分吸引人。读到最后,倒过头来再读整首诗,读者心中就会不禁生发出一种豁然开阔明亮的感觉。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新酿绿蚁酒醇厚芳香,红泥小火炉冒着火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晚上要下雪天气寒凉,能否来喝酒叙说衷肠?

【评点】

这是一首劝酒诗,诗人以此邀友人刘十九(即刘轲,河南登封县人,白居易的朋友)来饮酒叙谈。酒能醉人,本诗却比酒还醇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这二句选取了富有代表性的新酒和火炉,将一幅整席待客、温馨恬静的画面呈现出来:新酿的美酒犹未滤清,尚且浮着微绿色、细如蚂蚁的酒渣;小巧又朴素的泥炉里,嫣红的炉火烧得正旺。面对这些描述,读诗之人怎能不酒虫大动,忍不住想要同挚友欢饮一番呢?而此时此刻又恰好“晚来天欲雪”。想到夜雪若是洒下,寒气弥漫开来的情形,就更勾起了读诗之人喝上几杯的愿望。加上暮色低沉,大家已经闲了下来,守在火炉边小酌一番,不是正适合这雪前的黄昏吗?于是就在这时,诗人不失时机地发出了“能饮一杯无”的询问,又或者说是邀请,将希望与友人共饮的愿望表达得令人心醉。有如此诱人的美酒、红火,更有友人如此深厚的情谊,包括刘十九在内所有的读者,都会为之心驰神往吧!

诗人并未在开门见山地写到了酒之后马上切入主题,而是十分含蓄地、一层层地渲染着,直到最后才以“能饮一杯无”这样一个问句发出了邀请。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刘十九接到这首小诗之后,一定会立刻赶到诗人家中,同诗人围炉饮酒,“忘形到尔汝”。这时天空真的下起雪来,两个人就着炉火的温暖,赏雪、欢饮、畅谈……这些温馨的场面并未在诗中出现,但联想起来却十分自然。这便是诗人层层渲染而又凝练含蓄的写作手法所达到的艺术魅力。诗人通过近乎口语般质朴不加修饰的语言,将雪夜邀请友人饮酒这一场景所蕴涵的浓厚的生活气息展现无遗,并且赋予了作品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使之耐人寻味,堪称佳作。

宫词

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远离故乡三千里,幽禁深宫二十秋。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歌唱一声《何满子》,双泪已为君王流。

【评点】

本诗写幽闭深宫的宫女的痛苦和怨恨,句句用数字,两两对比,突出表现宫女遭遇的悲惨,揭露封建后宫制度的残酷性,唱出了千万宫女的普遍心声。《何满子》,唐代教坊舞曲名,曲调婉转悲凉。

这是一首短小精致的宫怨诗。与一般短小的宫怨诗相比,这首诗有其特殊之处。大多数以绝句体裁写成的宫怨诗,在表达方式上讲究婉转含蓄,内容上通常也只写宫人悲惨生活的一个片段,留下更多的空间让读者去想象。而这首诗则与众不同,它不但对宫人的生活画面进行了全景展示,而且直叙其事,直写其情。将宫人寂寥凄凉的人生遭际直截了当呈现出来,引人慨叹。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两句,诗人以加一倍、进一层的表现手法,把宫女不幸的境遇,深重的苦痛、怨恨集中描写了出来。首句着眼于空间,点明宫女离家之远;次句落笔于时间,点明宫女入宫之久。宫女在宫中生活,既饱受思念亲人之苦,又没有被宠幸的幸福可言,这对正值芳龄的青春少女而言,本身就是难以忍受的酷刑,更不用说“离家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了。在这里,诗人仅用十个字就写出了宫人远离故乡、幽闭深宫的不幸遭遇。这两句诗语言简洁凝练,极具感染力,看似轻描淡写,实则举重若轻。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两句诗不藏不掖,直接描写宫女在君前挥泪的怨恨之情,写出一个失去幸福自由的女子的真实情感。久积成怨之下,一声悲歌,两泪齐落,正是女主人公心中深埋的怨情直接抒发的结果。这两句诗以强烈取胜,不以含蓄见长。一般宫怨诗多写宫女失宠或不得幸的哀怨,而本诗却一反其俗,写在君前挥泪怨恨,还一个被夺去幸福自由的女性的本来面目。事直说,情直抒,这也是本诗的独到之所在。

全诗只用了“落”字一个动词。其他全部以名词组成,因而显得简括凝练,强烈有力。而每句诗中又都嵌入了一个数字,将事件表达得清晰而明确。

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傍晚时候心里觉得烦闷,驱车来到乐游原上观赏;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放眼瞭望夕阳无限美好,可惜好景不长已近黄昏。

【评点】

这是一首登高望远,即景抒情的诗。诗中描写了诗人傍晚驱车前往乐游原观赏夕阳的情景,并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喟叹中,吐露了诗人感怀自身处境、忧虑国事兴衰的心境。

乐游原,本名“乐游苑”。在汉代时,汉宣帝的皇后许氏难产而死,葬于此地,于是汉宣帝在这里设立了庙苑。因为“苑”“原”谐音,遂传为“乐游原”。在乐游原上可以眺望长安城,中晚唐之季,长安的平民百姓们喜欢来这里游玩,仕宦才子们也喜欢来这里吟诗作赋。诗人另有一首七言绝句《乐游原》:“万树鸣蝉隔断虹,乐游原上有西风。羲和自趁虞泉宿,不放斜阳更向东”也是登临古原,触景萦怀,抒写情志之作。看来,乐游原是诗人素所深喜、不时来赏之地。

这首小诗开篇点题,“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两句交代了登乐游原的原因是“向晚意不适”。“向晚”说的是天快黑的时候,“意不适”三字,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诗人心中抑郁,为排遣愁怀,因此才驾着车子登上古原。“古原”即乐游原。

后面两句写登上古原触景生情,为整首诗的意义所在。诗人来到乐游原,放眼望去,锦绣山河一览无余,夕阳下的景色美不胜收,禁不住发出了“夕阳无限好”的感叹,表达出对眼前大好河山的热爱。然而,诗人在精神得到享受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西山日暮的沉郁苍凉。于是诗人笔锋一转,借“只是”一词,表达出自己心中深深的哀伤之情。万千感慨都凝聚到了“只是近黄昏”五个字上。最后两句口吻看似平常,实则寄寓了诗人无限情思,发人深省。诗人透过当时大唐的表面繁荣,预见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同时,这两句诗也可以理解为:人生到了垂暮之年,表现出老者对往昔峥嵘岁月的无限怀恋,吐露出“劝君惜取少年时”的意味。

在唐代诗人留在乐游原的近百首绝句中,本诗是最为出色的一首,世代为人们传诵。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我在松树下面问童子,他说老师采药进了山。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只知道就在这座山中,却说不清究竟在哪里。

【评点】

这是一首问答诗,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将诗人进山寻访隐者不遇的心情起落描摹得淋漓尽致。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在于精炼。贾岛是苦吟派诗人,以炼字闻名。他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同样狠下苦功。在本诗中,他把三轮问答精简于四句诗中,短短二十字,意蕴无穷。首先,在一二句之间,诗人省略了一句自己的问话。“松下问童子”,必有所问,只是问题被诗人隐去了。但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四字推出,诗人见松下童子所问的是“师往何处去”。之后,在二三句之间,诗人依旧延续隐去问题的手法,省略了“采药在何处”这一问句,只保留了童子的回答“只在此山中”。这一隐一答如同画中大片的留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末句则再次拓展了想象的空间,把人带到更为空灵的境界中:远山云雾缭绕,如同仙境,在其中采药的隐者如同神仙,来去无踪。

然而,这首诗的成功,不仅在于简练。单言繁简,还不足以说明它的妙处。诗贵善于抒情。这首诗的最大抒情特色在于平淡中见深沉。一般访友,问知友人不在,也就扫兴而走了。但这首诗中,诗人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二问三问。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坠入失望:“只在此山中”,失望之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诗除了要通过艺术形象来抒发感情之外,还讲求画面感。表面上看,本诗好像没有一点色彩,全为白描,而且是淡淡着墨,不是浓重泼洒。实际上,诗中的形象很自然,色彩明亮,浓淡适宜。繁茂的青松,飘浮的白云,这松和云,青和白,形象及色彩正好与云山深处的隐士身份相吻合。而且,没见到隐者之前先看到美丽的画面,挺立的青松中蕴含着蓬勃的生机;之后见到飘浮不定的白云,使人不禁产生“秋水伊人”无处找寻的联想。从诗中形象的交替变化,色彩的先后差异中也反映出诗人感情的转换。本诗中的隐士以采集药物、济世救人为生,因此诗人对他十分敬慕。诗中的白云显出他的高尚脱俗,青松显出他的傲骨,既是写景,又是比兴。只有这样,诗人敬慕而未能遇到,便更显出其惆怅之情了。

渡汉江

李频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在岭外同家里断绝了书信,经过了一冬天又来到新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越走近故乡心里越是胆怯,担心出事不敢问家乡来人。

【评点】

这首诗是诗人由贬所泷州逃归洛阳,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汉水)时所作,真切地表达了他临近家乡,很想打听家中情况,又怕家中有意外而不敢打听的独特心理感受。这种心理正表现出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挚爱之情。“近乡情怯”四个字后来被普遍使用,形容游子远归家乡时不安、畏怯的复杂心理。

这首诗的前两句追叙诗人贬居岭南的情况。诗人被贬斥到蛮荒之地,本来就很悲惨,更何况和家人又音讯隔绝,彼此不知生死。在这样的情形下,诗人熬过漫长的岁月,历经寒冬,迎来新春,心情更加凄苦。在本诗中,诗人未平行列出空间的阻隔,音信的断绝,时间的悠远这三层意思,而是逐层递进、逐步展现,这就增强和深化了游子贬居蛮荒时的愁苦、烦闷,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绝”、“复”两字,看似未着力,却可见诗人的用心。诗人居于贬所之时那种与尘世隔离的孤独,丧失所有精神安慰的困苦,还有度日如年的煎熬,皆清晰可感。乍读起来,这两句平平叙起,似乎无惊人之处,却在无形中为下两句出色的抒情做好了铺垫。

后两句着重言情,细腻生动,真切感人。一位远离家乡的游子,踏上归途,当然心情欢悦,而且这种欢悦会随着家乡的临近而越来越强烈。诗人偏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似乎有点不合情理。仔细寻味,又觉得只有这样才合情合理。因为诗人贬居岭外,与家人“音书断”,一方面自然是日日夜夜想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时刻刻为家人的命运担忧,怕他们被自己连累或因别的原因惨遭不幸。“音书断”的时间越久远,这种想念与担忧也越朝极端发展,形成了诗人既盼望音信,又怕音信到来的复杂而矛盾的心理状态。这种复杂而矛盾的心理,在诗人从贬所逃往家乡的路上,尤其是过了汉江,靠近家乡后,有了更加戏剧性的发展:原来的担忧、焦虑与模糊不清的不好预感,这时好像立刻便会被途中遇见的某个熟人所证实,变为残酷的事实,那么诗人长期盼望和家人团圆的愿望就会立刻破灭。所以,“情更切”变为“情更怯”,“急欲问”变为“不敢问”。在“岭外音书断”的特殊情形下,这是诗人心理矛盾自然发展的必然结果。通过“情更怯”和“不敢问”,读者能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当时竭力压制的迫切愿望及因此带来的巨大的精神痛苦。这种抒发情感的方式,既真实,而又富有情趣,耐人玩味。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快伸竿把那黄莺儿赶走,不让它在枝头嘤嘤鸣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鸣啼声吵醒了我的好梦,使得我不能够到达辽西。

【评点】

这是一首闺怨诗,为脍炙人口、广为传诵的五绝名篇之一。本诗构思新奇,取材单纯而含蕴丰富,意象生动,语言活泼,具有民歌色彩。它通篇词意联属,句句相承,环环相扣,四句诗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达到了“就一意圆净成章”的效果。

首句突兀而起,令人疑惑。黄莺本是讨人欢喜的鸟,而诗中的女主角为什么却要“打起黄莺儿”呢?人们读了这一句无法知道本诗要表达什么意思,不禁会产生疑惑,于是就会急着从下句找答案。次句果然对第一句作出了解释,原来“打起黄莺儿”的目的是“莫教枝上啼”,明确了是黄莺的啼叫声打扰了女主人公。然而鸟儿的啼鸣和花儿的芳香本来皆是春天的美妙事物,尤其黄莺的啼声又特别清脆动听,人们不禁还要追问:为什么她不让莺啼呢?于是又要在下句中寻找答案。果然,第三句诗又给出了解释,之所以“莫教啼”,是因为“啼时惊妾梦”。可是,她为何这么在意她的梦呢?接二连三的疑惑最终归向最后一句,答案也昭然若揭:原来,女主人公的这个梦不是一般的梦,而是去辽西的梦。她唯恐梦中“不得到辽西”。至此,读者才看出,本诗原来运用的是逐层倒叙的写作手法。本来是女主人公怕吵醒好梦而不让莺儿啼鸣,为了不让莺儿啼鸣而要打莺儿,但诗人却倒着写,最终才给出答案。然而,这最终的答案依然蕴含着未表之意。诗人还给读者留下了一串疑问:一名闺中少女为何要做到辽西的梦呢?她有何亲眷在辽西?她为何想要背井离乡,远赴辽西?本诗的题目为《春怨》,诗中人究竟怨的是什么呢?莫非怨的仅是黄莺,仅怨莺啼惊扰了她的好梦吗?以上这些,不用一一道破,却又仿佛不言自明,任凭读者浮想联翩。如此一来,此首小诗就不止在诗内见婉曲,更在诗外见深意了。它也就不仅仅是一首抒发儿女之情的诗,而是具有深刻的社会时代内容,表现了当时兵役制度下广大民众所忍受的巨大痛苦。

乐府

长干行二首

崔颢

其一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你的家住在何处?我的家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暂时停船来相问,或许咱们是同乡。

其二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我家靠近九江水,来往在这九江边。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都是长干里乡亲,从小没有见过面。

【评点】

《长干曲》是南朝乐府中“杂曲古辞”的旧题。这是组诗《长干行》四首的第一、二首。这两首诗恰如民歌中的对唱,前者是女青年天真无邪的问,后者是男青年厚实淳朴的答。一问一答,以白描手法,朴素自然的语言,刻画了一对经历相仿的男女,表达出同乡青年萍水相逢、“他乡遇故知”的喜悦之情。这两首诗虽然继承了前代民歌的遗风,但既不艳丽柔媚,又非浪漫热烈,却以素朴真率见长,写得干净健康,状人形态惟妙惟肖,生动自然,为抒情诗中的上乘之作。

第一首写女主人公的问。住在横塘的女主人公,离乡背井,水宿风行,孤零无伴,没有一个可与共语之人,在泛舟时忽闻乡音,自然倍感亲切,于是停舟相问。诗人运用了倒叙手法,省掉许多叙事环节,单刀直入,开篇就让女主人公出口问人。一个“君”字指出对方是男性。女子又不待对方答复,就急于自报“妾住在横塘”,从她娇憨的语气中自然地反衬出她的年轻和天真无邪。次句借女主人公之口点明了说话者的性别与居处,又用“停舟”二字,表明是水上的偶然遇合。而从她闻乡音而急于“停舟”相问的举止看,她的内心非常孤寂。寥寥二十字,诗人仅用问的口吻,就把女主人公的音容笑貌写得活灵活现。

第二首写男主人公的答唱。“家临九江水”是对第一首中“君家何处住”的答复;“来去九江侧”说明自己也是风行水宿之人。这里初步点醒了两人的共同点。“同是长干人”中的一个“同”字把双方的共同点又加深了一层。末句诗人笔意一转,未说今日之幸而相识,却追惜往日之未曾相识。寥寥五字,流露出相见恨晚之情。

全诗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味,清脆洗练,玲珑剔透,语言朴素自然,极富魅力。

玉阶怨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玉石台阶上落满了露水。深夜久站浸湿脚上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回房放下水晶帘挡挡寒,透过帘缝仰望明亮秋月。

【评点】

《玉阶怨》,见郭茂倩《乐府诗集》,属《相和歌·楚调曲》,与《婕妤怨》、《长信怨》等曲,从古代所存歌辞看,都是专写“宫怨”的乐曲。

本诗表达了一位贵妇人因想念丈夫而产生的哀怨情绪。全诗极力突出主人公的一个“怨”字,而这“怨”的背后,是她对丈夫的一往情深,“怨”正道出了她对丈夫的深切思念和浓厚的感情。

开篇两句写贵妇人站在门外,注视着远方的路。夜色已深,露水渐重,即使露水已经将罗袜浸湿,但她依然伫立着,好像她思念的丈夫正从远处走来。这两句通过含蓄的语言,写出了贵妇人焦急的神态。

后两句表现贵妇人因想念丈夫而产生的缱绻情怀。“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迟迟不见丈夫归来,那皎洁的明月,似乎更增加了她的愁思,旧欢新愁一同涌上心头,使她备受煎熬。“却下”二字,是虚字却极传神,历来为诗家推崇。这种转折,似断实连;好像要一笔荡开,忘却愁怨,实际却更添愁绪,字少情重,直入幽微。“却下”,好像是无意下帘,其实饱含幽怨。本来夜、怨都深,无可奈何而入室。入室之后,又怕隔窗的明月照入室内,更显孤独,因此下帘。下帘之后,这凄清无眠的夜晚却更难度过,无可奈何之下,又去隔帘望月。这等忧思徘徊,恰如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如此微妙的思绪通过“却下”二字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来。“却”字贯穿下文,可以理解为:“却下水晶帘”,“却去望秋月”。这两个动作之间,愁思转折反复,意蕴悠长。中国古代诗歌讲究“空谷传音”,就是如此。“玲珑”二字,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功力深厚。用月之玲珑,衬托人之哀怨,对面着笔,远胜正面直叙。

纵观全诗,不见一“怨”字,但“怨”意却贯穿始终,哀怨溢于言表,但这种“怨”都是由“爱”引出,正是由于贵妇人对丈夫的一往情深,才使“爱”“怨”缠绵,感人至深。

塞下曲四首

卢纶

其一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金仆姑箭尾装饰着鹰翎,蝥弧旗帜彩带迎风摇动。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将军屹立宣布新的命令,千营军士奋战一呼百应。

其二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林密幽暗野草突然被风卷动,将军以为虎来急忙搭箭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天亮时去寻找那支白色羽箭,箭镞已经深深射入石棱之中。

其三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天昏地黑大雁高飞,趁着黑夜单于逃跑。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要率轻骑奋勇追赶,大雪扑面撒满弓刀。

其四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野地营帐中摆设酒宴,征羌戎得胜祝贺凯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醉酒中穿着金甲起舞,鼓声如雷动震颤山川。

【评点】

塞下曲,乐府旧题,多写边地军事生活。这里收录了卢纶《塞下曲》组诗六首的前四首。诗人通过描写下令出征、将军骑射、月夜追击和庆祝凯旋等几个片段,连缀出边塞征战生活的全景,表现了守边军士的英勇威武。整组诗歌气势磅礴,摄人心魄,人物、情节、场面俱全,形象生动传神,风格雄浑豪迈。

第一首写营前将军发号施令的阵势。前两句通过详细描写士兵的箭羽、旗帜,来展现戍边将士军容威武,并为将军的出场做好铺垫;后两句写将军发布新令,士兵们一呼百应、呼声震天,来突出戍边将士军纪严明。诗人抓住壮烈的出征场面,字里行间充满豪迈的英雄气概,淋漓尽致地反映出众将士必胜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全诗读来令人热血沸腾。

相比第一首来说,第二首更为出名。本诗取材于汉代名将李广将军的事迹。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李广任右北平太守时,“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这首诗就再现了当时的场景。诗人抓住“射石”这一绝妙典故,写出了李广将军的非凡武功。首句“林暗草惊风”,写将军在林中射猎。当时,天色已晚,阴风习习,密林野草簌簌而动。这一句不仅交代了射猎的时间地点,而且渲染出一种异常紧张的气氛。右北平地区常有猛虎出没,深山老林正是猛虎的藏身之地,黄昏又恰是猛虎活动之时。诗人用一个“惊”字,让人自然联想到山中有虎,同时又暗示了将军敏锐的警惕性,为下文“引弓”做好铺垫。次句紧承上句,但是诗人并未写将军“射”,而只写将军“引弓”,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同时,这一句又写出了将军临险的从容与镇定,在“惊”之后,旋即搭箭开弓,动作敏捷有力、不慌不忙。这一句使将军的形象愈加鲜明,气势不凡。后二句笔锋急转,写将军“中石没镞”的奇迹。诗人将描述时间拉到翌日清晨,搜寻猎物,发现中箭者并非猛虎,而是蹲石。将军的箭竟然入石三分,“没在石棱中”!射虎急转直下成为射石,将军之功可见一斑,全诗的戏剧性也昭然若揭。

第三首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前两句“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写的是敌军仓皇溃逃的情景。诗由写景开始,“月黑”,则茫无所见,点出这是一个漆黑的夜晚;“雁飞高”,则无迹可寻,表明四处寂静无声。这样的景,显然并非诗人眼中之景,而是意中之景。正是趁着这样一个天昏地黑万籁俱寂的夜晚,敌军偷偷溜走了。寥寥五字,既交代了时间,又烘托了战前的紧张气氛。“夜遁逃”三字,暗示敌军已全线溃散。但他们趁夜逃跑的举动,还是被戍边将士发现了。“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写我军准备出击追敌的场面。诗人以寥寥数字,描绘出一幅骑兵列队欲出,而大雪刹那间覆盖了弓刀的画面,有力地烘托出当时扣人心弦的紧张气氛,表现了众将士不畏艰苦,奋不顾身,连夜追击逃敌的英雄气概。但敌军是否被追回,诗中并未点明,而是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神龙见首不见尾,让人觉得意犹未尽。

第四首写将士们得胜庆功的场面。“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二句,苍凉而雄壮。将士们在野地营帐中,陈设筵席,连“羌戎”都光临庆功宴,恭贺将士凯旋。这二句不仅描绘出将士们获胜后热烈而又欢快的庆贺场面,又侧面反映了盛唐时期民族和睦的景象。后二句续写宴席之欢腾,将军醉酒,穿着金甲狂舞,而四周鼓声雷动,热烈欢腾的场面可想而知。全诗语言凝练,气氛活跃,耐人寻味。诗人大胆剪裁,巧妙构思,抓住典型环境与典型场景,才会写出如此精彩的佳作。

江南曲

李益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嫁给一个瞿塘的商人,天天耽误约定的归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早知潮水涨落有信用,不如嫁给一个弄潮儿。

【评点】

江南曲,乐府民歌旧题,《相和歌辞·相和曲》名,《江南弄》七曲之一。这是一首闺怨诗。在唐代,有两类以闺怨为题材的诗:思念远征的丈夫;嗔怨作为商人的丈夫。这种文学现象是有特定历史原因及社会背景的。唐代疆土辽阔,边境不宁,大量将士被派去去戍守边疆;另外,唐代商业发达,长期在外经商的人日益增多。这两类人的妻子难免要独守空闺,寂寞度日。于是对应这种社会现象,出现了很多反映这类问题的文学作品。

经商的丈夫长年在外,行踪无定,独守空房的妻子寂寞孤独。极度苦闷中,她竟突发奇想:潮水总是准时起落,不会延误时间,当初还不如嫁给弄潮人。这既是无奈之语,也是情至之言,虽是“荒唐之想”,却又至情至理,正是妻子由盼生怨、由怨生悔的生动心理过程。诗人有意模仿民歌,以商妇的口吻,内心独白的方式表现了她候夫“未有期”的不幸命运和独守空闺的凄苦生活。

诗的前两句是白描,以商妇平淡朴实的口吻讲出了可悲可叹的事实,道破丈夫外出经商,自己独守空闺的孤寂。读者在这平实之中却得到了一种心灵的震撼。这是因为,事情本身就具有动人的感染力,表现手段愈平实,读者愈能清楚地看到事情真相。

后两句,诗人笔锋急转,语出惊人,以过人的想象力曲折而传神地表达了商妇的怨情。夫婿无信,而潮水有信,早知如此,应当嫁给能如潮守信的弄潮之人。这两句诗,看似轻薄荒唐,实则情真意切。其实,潮有信,弄潮之人未必有信,商妇宁愿“嫁与弄潮儿”,既是望夫不止的痴情语、天真语,也是苦语、无奈语。语言平实,不事雕饰,空闺苦,怨夫情,跃然纸上。从“早知”二字,可见商妇并非妄想他就,而是望夫不止之痴情痴语。

全诗运笔自然,逻辑严密。商妇由夫婿“朝朝”失信,而想到潮水“朝朝”有信,进而生发出所嫁非人的悔恨,细腻地展现了商妇由盼生怨、由怨生悔的内心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