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1.1 子[1]曰:“学而时习[2]之,不亦说[3]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4]乎?人不知而不愠[5],不亦君子[6]乎?”
【题解】
这是《论语》开宗明义第一篇第一段,概括而平易地表达了孔子人生理想的三个方面,实际上也是所有人人生的三个要务:人要学习,以致终身学习,以学为快事;人要交友处世,以人和为乐事;人要自知自立,不奢求于外。
【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有学问、有地位的男子的尊称。《论语》子曰的“子”多是指孔子而言。[2]习:本意是鸟儿练习飞翔,在这里是温习和练习的意思。[3]说:同“悦”,“高兴、愉快”的意思。[4]乐:快乐。[5]愠:怒,怨恨、不满。[6]君子:《论语》中的“君子”指道德修养高的人,即“有德者”;有时又指“有位者”,即职位高的人。这里指“有德者”。
【译文】
孔子说:“学到的东西按时去温习和练习,不也很高兴吗?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位有修养的君子吗?”
【精读论语】
学什么,怎样学
学习可以使人成长,使人进步,使人快乐,使人睿智,使人过上幸福的日子……关于学习的意义,谁都能说上一箩筐,也就不必再赘述了。倒是那学什么、怎么学的大深意,却是很有必要说上一说的。
“学而时习之”第一个“学”指的是学习。那么,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呢?是学问。许多人把学问当作知识,这种认识是有偏差的。大千世界,知识海量,如果把学问当作知识,那恐怕一辈子什么都不用干了,只做学生就够了。尽管哲人说,学无止境,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但也要有选择地学。细读《论语》全书,我们不难发现,孔子所说的“学问”既不是指文学水平的高超,也不是指知识渊博,而是指做人做事的学问——做人到位,做事正确。
做人做事的学问不是在书斋里形成的,也不是在课堂上学会的,而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在做事、交友、为政、经商、治家乃至穿衣吃饭、打扫卫生等这些具体的社会活动中养成的。这就是“学而时习之”的“习”——学问的获得,既需要上述的实践,更需要不断地反思,随时随地提醒自己改正错误与不足,提高修养。这种人格的培养,是一种行为的习得。没有持之以恒的反复磨砺,是很难形成的。
进德修身,通常而言,是与自己的不良习气作斗争,是痛苦的事情,但是在孔子看来却充满了“悦”和“乐”,有着无限的乐趣——因为个人修养的提高乃是一种深刻的人生体验,是运用自己的心灵对自然和社会规律进行理性探索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快乐。
“乐感”是人外在行为收效内化后的情绪体验,这一情感历程无疑是寂寞的。难怪李白曾有诗言“古来圣贤皆寂寞”,一语道破了做学问的境况。这一点,古今中外的大学问家概莫能外,中国的孔子、庄子,西方的苏格拉底、叔本华、马克思无不寂寞一生。所以,如果真心向学,就要有耐得住寂寞的精神,否则免谈。
真正做学问的人,活着的时候,很可能没一个人了解他,有时甚至数十年乃至数百年之后,人们才会认识到其思想的伟大价值。不要说圣贤,就是作为普通人,我们也常常感叹,了解自己的人太少了。
可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圣贤也是人,身处无边的寂寞中,多么期望能有一个人理解他的千秋大业,与他谈论道德学问,和他有着强烈共鸣,能够与其砥砺互进,那是何等的欣慰和快乐呀!于是,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大家说“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然而,这样的知己很难得,有时可能一辈子都碰不到一个。
得不到别人的理解怎么办呢?“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处世交友都是人生要义,当以人和为乐事,“人不知而不愠”才是为人为学的最高境界。普通人遇到困难,遭到挫败,或被人误解时,往往满腹怨气,怨天尤人。而一个道德学问精深的君子,是不会这样做的,他们通常会反思自己,问问自己为什么会遭遇困境,自己哪些地方没做好,该如何改进等。自持仁心,不断进德修身,自己的心灵就会充实、圆满,并最终获得幸福。所以,人的一生,关键是自知自立。自己是否幸福,取决于自己,不在外人如何评价。
【原文】
1.2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鲜[3]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5]!”
【题解】
孝、弟(悌),是中国传统社会要求子女对父母、弟弟对兄长持有的正确态度。如此,可以防止犯上作乱。这便是孝道的社会政治意义。自春秋战国以后的每个朝代,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从重亲情扩大到有利于社会秩序的规范,这是有借鉴意义的。
【注释】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论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2]弟:同“悌”,敬爱兄长。[3]鲜:少。[4]未之有也:“未有之也”的倒装句,意思是“没有这种人”。[5]与:即“欤”字,表示疑问的助词。《论语》中的“欤”字皆作“与”。
【译文】
有子说:“那种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人,却喜欢触犯上级,这是很少见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更是从来没有的。有德行的人总是力求抓住这个根本。根本建立了,道便产生了,做人和治国的原则就会形成。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大概便是仁爱的根本吧!”
【精读论语】
孝悌的意义
在孔子的学说里,“仁”是核心思想和终极的追求,其核心要义是“仁者爱人”。而要得到这个“仁”,达到“仁”的境界,不仅需要内心的体验,更需要投身现实。
当然,不论是思想还是在行动,都必须有个出发点,而有子的这段话,则明确指出,求“仁”应该从孝悌做起。换句话说,就是从孝悌这个根本点出发,推而广之,就能成为仁人君子。
“仁”是爱的哲学,同样,“孝”也是爱的哲学,是一种感恩回报的爱。父母生儿育女,你可以说那是繁衍后代的生物本能使然。但是,作为父母,通常会养育照顾子女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他们付出的情感、心血和财富理应得到回报。当父母年老体衰的时候,子女回过来照料他们,是理所应当的。不仅如此,古人还给这种回报一个好名声——孝。这种互惠互利的内在精神就是孝道。一个人如果对生养自己的父母连这点感情和回报都没有,那就是个彻头彻尾的自私自利者,古人把这种人列为禽兽,认为他不配称做人。那么什么是“弟”呢?“弟”就是“悌”,是指兄弟姊妹之间的友爱。这种友爱情感,不仅仅存在于兄弟、姊妹之间,也可以推广到朋友之间,泛化为一种高尚的社会友情。
在有子看来,一个人如果在家里懂得孝敬父母,善待兄弟姐妹,当他走向社会后,就会尊重上级,优待朋友同事,能以自己的行为促进人际的和谐,进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子此言,深得孔子“孝道”大意。他认为,真正具有“孝悌”精神的人,在待人处世上多怀有深厚的情感,这样的人,是不喜欢冒犯上司,也不愿祸害同事的。
关于“孝悌”的意义,有子是从两个角度阐述的。第一,说的是“孝悌”与社会稳定的关系。有子认为,一个人只有先爱自己的亲人,才能将这种爱推及他人,由爱父母、兄弟姐妹、朋友,推广到爱一切人。这样,很自然地就把个人的修养与维系社会稳定连接起来。关于如何维持社会的稳定,保障人类社会的延续,古往今来都是一个令人头疼的大难题。历史上许多彪炳史册的辉煌文明、威名赫赫的大帝国最终走向灭亡,起因多半是社会秩序的崩坏。现代世界,各国依然面临这个严峻的问题。实践证明,儒家这种立足于家庭和睦,进而促使社会稳定的思路是积极而有效的。
自从汉代以来,中国历代的统治者都奉行以孝治天下的社会政策,这便是中国社会历五千年而不衰的重要原因。其所依据的理论,正是孔子及其弟子所倡导的这种孝道。在这里,儒家是按照为人孝悌—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国家稳定这样的思路推演的。
第二,有子从个人修养的角度阐述了“孝悌”的意义。上文讲过,儒家所说的做学问,也就是如何做人,其最终目的是求“仁”。那些真正的君子都知道,不论是人生的建立,还是内心的修养,都应该把“孝悌”作为根本。从个人修养来说,无论是真诚博大的情怀的养成,还是自己至爱的光辉人性的培养,都得从“孝悌”起步。“孝悌”不仅仅是高尚的起点,也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所在。所谓“君子务本”,就是指抓住“孝悌”的根本,从关爱身边的人做起,培养自己的美德。
实际上,孝悌之于社会和人生的双重意义,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最终合二为一,指向人类的福祉。我们知道,个人修养的提高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安定,对缔造一个长治久安的社会有着具体而微的作用。也就是说,当更多的人成为品行高尚的君子,社会必然会形成良风美俗。反过来,在这样的社会里,将会有更多的人获得幸福和圆满人生。
【原文】
1.3 子曰:“巧言令色[1],鲜矣仁!”
【题解】
孔子非常看重实际行动,经常告诫自己的弟子应当言行如一,力戒空谈巧言。在孔子的眼中,善于花言巧语的人,表面上讨好别人,暗地里只是为了一己之私。这种人言行不一,为了自己的图谋,可以不辞手段,简直就是一群宵小之辈。
【注释】
[1]巧言令色:巧,好;令,善。巧言令色,即满口说着讨人喜欢的话,脸上装出讨人欢喜的神色。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伪装出一副和善的面孔,这种人是缺少仁德的。”
【原文】
1.4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3]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4]不习乎?”
【题解】
儒家对个人的道德修养十分重视,像本章所讲的自省,便是自我修养的一种方法。曾参提出的“忠”和“信”,不但是做人的标准,也是人们得以立身处世的基础。他作为孔子的得意弟子,本身的德行就已经非常高了,但是为了追求完美的人格,他依旧保持着“一日三省”的习惯,更被宋儒的道统学家们捧得极高。
【注释】
[1]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晚年的得意门生,以孝著称,据传《孝经》就是出自他手。[2]三省:多次反省、检讨。三,表示多次。在古语中,“三”、“五”等字,一般只表示次数之多,并非指代具体的数量。[3]谋:计议,计策,计谋。[4]传:老师的传授。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会反省多次,为别人办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守信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问有没有用心印证、学习呢?”
【精读论语】
要善于自我反省
曾子在孔门中是最重修身的一个人,他通过“一日三省”之法,铸就了完美的人格。在曾子看来,反省是一种很好的修养手段,通过这种方法,人们可以找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及时地加以改正,提升自身的思想修为和道德境界,在反思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
“吾日三省吾身”,这句话所体现出来的自律精神,是每一位有志之人都要学习的。尤其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只有时刻不忘提高自己,才能站稳脚跟,获得一席之地。倘若做不到这一点,即使侥幸取得一时的成功,也未必能够在以后的风浪中挺得下来。
自我反省是困难的,但自我反省又是修成美德、提升智慧的必由之路。对于人们来说,自我反省就是一种从认识到实践,然后再从实践中汲取经验,进而提高认识和修正行为的过程。若是一个人不善于自我反省,就不会有真正的提高,就会一次又一次地在同一个地方跌倒。
“不慎而始,而祸其终”的道理,想必大家都明白。可是,若想一直保证自己的“不失”,似乎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为此,曾子给我们指了条明路,无论是做人、做事,还是做学问,每天都要进行反省。具体说来,就是每日反思三件事:第一,反思一下自己替别人工作,有没有竭尽全力。若是整天就想着自己应如何偷懒,应付了事,就是不忠。第二,与朋友相处时,自己答应别人的事情有没有做到。做人最重要的就是守信,人无信而不立,倘若答应别人的事情没有做到,就是言而无信。第三,老师或前辈们所传授的做人做事的方法,自己有没有进行实践和印证。做人做事不能只在纸上谈兵,应当付诸于实践,只有通过自身的感悟,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
生活本身就是一种修行,能否修得正果,关键在于人们是否认识到了自省的重要性。在生活在中,有很多人会随遇而安,对于自己的行为是对还是错,根本就不关心。对于自省的觉悟很小,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省是一个人修德建业的根本方法,也是少犯错误和不犯错误的关键。倘若一个人能够做到“一日三省”,为自己设定一套自我反省的“程序”,道德和才能就会得到质的提升,这样一来,还有什么事情能够难得倒你呢?
在初读这句话时,可能有人觉得这和西方宗教上的忏悔没有什么区别。其实,每二者还是有区别的。忏悔是基于错误或罪过而产生的一种心理表现,而反思的本身并不具有这种原罪的观念。人们可以通过反思的方式,找出自己身上的优缺点,扬长避短,将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原文】
1.5 子曰:“道[1]千乘之国[2],敬事[3]而信,节用而爱人[4],使民以时[5]。”
【题解】
在这段话中,孔子从执政者的角度提出了几条治理国家的方法,即要求管理者认真对待国家事务、取信于民、厉行节约、体恤官员、不要误了农时等。任何管理者的成功,都离不开手下之人的配合,因为他们才是成功的关键。所以,做领导的对这些人要有足够的关心、爱护和尊重,才能让自己利于不败之地。
【注释】
[1]道:通“导”,作动词用,领导、治理。[2]千乘之国: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战车。春秋时期,打仗多用战车,同时战车的数量也决定着国家的强弱,战车越多就越强。千乘之国,在此处指代大国。[3]敬事:指对自己所从事的事务要谨慎专一。[4]爱人:古代“人”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是指所有人;而狭义的“人”,仅指士大夫及以上各个阶层的人。此处取后一种理解。爱人,即爱护官员。[5]使民以时:时指农时。古代的老百姓主要以农业为主,在役使老百姓的时候要按照农时,不能误了耕作与收获的时间。
【译文】
孔子说:“治理一个大国,应当认真地处理国家事务,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下属,按照时节役使老百姓,不能耽误了耕种和收获的季节。”
【原文】
1.6 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泛爱众,而亲仁[5]。行有余力[6],则以学文[7]。”
【题解】
这段话是孔子提醒弟子们应当先做人,后做事,而后才能成事。
【注释】
[1]弟子:指后生晚辈、学生或年幼为人子弟者。此处应当理解为为人子弟者。[2]入:指父母的住处。在古时父子住在不同的地方,见父母要进内宅,也可理解成在家。[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出门在外。[4]谨:言行谨慎、严谨。[5]仁:指有仁德的人。此处为形容词用作名词。[6]行有余力:指还剩有闲暇时间。[7]文:指文化知识,主要有诗、书、礼、乐等。
【译文】
孔子说:“后生晚辈在家应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敬爱师长,言行谨慎,做到诚实守信,要博爱大众并亲近有仁德的人。在做好这些事情后,若是还有剩余的时间,就去学习文化知识。”
【精读论语】
学习做人的途径
作为教育家,孔子极其重视道德教育,他不仅有高深的思想,也有平易近人的教法。人生启蒙,怎样从一个无知的孩童成长为对社会群体有用之才,这是一个教育策略和途径问题。针对人生第一课,孔子给出了浅近明了的回答,那就是,做人应当先修德,再学知识。也就是说,对于弟子的教育,孔子认为应当从伦理教育入手,在家孝顺父母,敬重兄长;其次,学习待人接物,做到严谨守信;这些根基打好后,再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
关于“孝”,前文已有所述,这里不再多谈。
接下来就是“出则弟”了。可是有人会问,都出门在外了,还如何敬重兄长呢?这就要求大家对朋友、对社会、对一般人能够友好相处了。这些朋友就是你的兄弟,只有交好了这些人,你的路才会更加平坦宽广。
“谨而信”,是孔子在告诫我们,学习做人要先注意自己的言行,处处小心谨慎。不过,大家不要误将谨慎理解为拘谨,这两者有着不同的意义。若是过分拘谨的话,就是小气了,不符合谨慎的原意。谨慎也是一种修养,只有谨慎的人,才不会轻易地对他人做出许诺。他们一旦答应了别人的要求,就会尽心竭力地达成别人的愿望,做到言而有信。
“泛爱众”,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有着广阔的胸襟,能够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保持着友爱的态度。这种行为是包括师道在内的所有道的综合体现,看起来比较容易做到,真要修到如此境界却是极为不易的。
倘若一个人对上面的要求都做到了,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修养了,即“亲仁”。亲近那些有道德的人,与他们做朋友,进一步培养自己的仁德之心,争取做个有道德的人。这也是孔子这句话的主要目的。只有做到“孝”“弟”“信”“爱”,才会对自己的行为有着良好的规范,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一个有仁德之心的人。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有了仁德之心后,若是还有剩余的精力,就可以去学些文化知识了。不管你想当文学家也好,还是当科学家也罢,或是做艺术家也行,只要是你感兴趣的,你都可以去学。
总之,孔学的人生第一课便是做人,要求从小就注重道德伦理上的修养。有了一定的道德基础,再学习各种知识。显然,这是德育优先原则。事实证明,这一教育策略和途径是科学的,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
【原文】
1.7 子夏[1]曰:“贤贤[2]易[3]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题解】
在这段话中,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要先看他有没有做到“德”“孝”“忠”“信”等。倘若他能按照规范,对这些东西全都进行了实践,那他便是个“好德”之人。即便他没有学习过系统的知识,仍是一个有学问的人。同时,这也是夫与妻、父与子、君与臣、朋友等四伦的道德标准。
【注释】
[1]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卫国人,是孔子晚年的得意弟子,孔门十哲之一,以文学著称。孔子死后,他主要在魏国活动并传播孔子的思想。[2]贤贤:前一个“贤”字作动词用,表示尊重,后一个贤字指贤人。贤贤本意为尊重贤者,此处引申为妻子。[3]易:一是作改变的意思,二是作轻视的意思,此处取第二种解释。[4]致其身:致,意为奉献、尽力。此处可理解为奉献出自己的全部。
【译文】
子夏说:“对待自己的妻子要看重她的品德而不是姿色;侍奉自己的父母,应当竭尽全力;服侍自己的君主,要有献出生命的勇气;与朋友交往,要做到诚实守信。对于这样的人,尽管他没有学习过什么,但我却觉得他什么都已经学过了。”
【原文】
1.8 子曰:“君子不重[1]则不威,学则不固[2]。主忠信[3],无[4]友不如己[5]者。过[6]则勿惮[7]改。”
【题解】
在本章中,孔子告诉我们做人应当稳重大方,举止得体,若是言行轻薄、随意,很难树立起自己的威严,就算是学到的知识也不会有多牢固。在交友的时候也要慎重,应当以忠信文本,对于志趣不相投的人应少交为妙。若是发现了自己的错误或过失,应该勇敢地面对,不要一味地藏着掖着。通过这段话,孔子将君子从内到外的修养紧密地联系了起来,这对于人们提高自身的品德有着重要的帮助。
【注释】
[1]重:庄重、稳重,此处比较倾向于自重之意。[2]学则不固:所学的东西不牢固。[3]主忠信:以忠信为根本。[4]无:通“毋”,不要的意思。[5]不如己:关于这句的解释异义较多,常见的有两种:一是“与自己志趣不相投的人”,二是“不如自己的人”。此处取第一种解释。[6]过:过错、过失。[7]惮:害怕、畏惧。
【译文】
孔子说:“一个君子若是不知道自重,就不能在他人面前树立起威严,即使读了许多书,所学的知识也不会牢固。做人做事应当以忠信为本,不与志趣不相投的人交朋友。若是有了过失或者错误,也不要害怕改正。”
【精读论语】
态度决定修为
无论做什么,都应先将自己的态度摆正,只有摆正了态度,才能将事情做好。尤其是在进行道德实践的时候,态度的好坏,更是直接决定着德行的高低。为此,孔老夫子才有了这番言论。
不过,在对本章理解之前,大家还应清楚,道德修养的本身就是一种态度,只有端正了态度,才能掌握真正的学问。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这两句话应当结合起来理解,这是人们对待道德实践的一种态度。做人首先得自重,这样做起事来才会显得沉稳、自信,也更容易在别人面前树立起威信,掌握真正的学问。如果态度随便,那么他的行为和实践就失去了意义,所得到的东西也不会牢固,更不要说什么脚踏实地、受人尊敬了。
“主忠信”,指做人应当以“忠”“信”为根本。为人谋事必忠,应人所求必信,这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也是道德修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无友不如己者”,这句话曾经引起过很多歧义。最常见的有两种:一种将它解释成“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另一种将它解释成“没有那个朋友不如你,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值得自己学习的长处”。这两种解释是截然相反的。其中第一种解释明显在说孔夫子有些势利眼,极大地损害了他的形象。而另一种解释,则是极大地维护了孔夫子的形象。其实,孔子的本意是指在与朋友交往时,应当向德行高的人学习。对于不如自己的人也要能够看到他们的长处,学习他们的优点,并非真的不去结交这些人。倘若真如第一种解释那样,恐怕很难有人能够交到知心朋友了。因此,“无友不如己者”是一种虚心向他人学习的态度,并借机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手段。
“过则勿惮改”的意思很明确,有了错误勇于承认才是君子之道。不过,要改错得先知错,找到错误的根源,还要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最后才是改错。常言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没有人不犯错的,人们在改正错误的时候,也是在完成自我超越,实现道德上修养和进化,需要极大的勇气,也只有真正的君子才能做到这一点。
【原文】
1.9 曾子曰:“慎终[1]追远[2],民德归厚[3]矣。”
【题解】
孔子对丧祭之礼非常重视,在他看来这些礼节是一个人孝道的延续,通过祭祀和丧葬之礼,可以反映出一个人道德的高低。而且,孝道历来被儒家看作是“忠君”的基础。
【注释】
[1]慎终:慎重地处理父母的丧事。[2]追远:追思故去的祖先。[3]归厚:归向忠厚朴实。
【译文】
曾子说:“应当谨慎地处理父母的丧事,时常追思故去的祖先,就能使民心归向忠厚朴实。”
【原文】
1.10 子禽[1]问于子贡[2]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3]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4]异乎人之求之与?”
【题解】
子禽与子贡的这段对话,表明了孔子为人处世的方式与风格。孔子在周游列国之时,之所以能够受到尊重和礼遇,在很大程度上都与他的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有关。他为人温和,待人宽厚善良,做事恭敬、严肃,生活俭朴,有好处总是先人后己,谦让有加。像这种人德行高尚之人,有谁会不尊重他呢?
【注释】
[1]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孔子的学生。也有人认为他是子贡的学生。[2]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孔子的学生。[3]抑与之:抑,作连词用,还是。与之,(别人)自愿给他。[4]其诸:语气词,表示不太肯定,有“或许”“大概”的意思。
【译文】
子禽问子贡说:“夫子每到一个国家,都能知道那个国家的政事,这是他主动要求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子贡说:“夫子靠的是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和谦让的品德得来的。夫子获得这些东西的方法,或许与别人获取的方法不同吧?”
【精读论语】
圣贤的风采和境界
本章是通过子禽与子贡的问答,从侧面反映出了孔子光辉的人格。看似简单的五个字,却是儒家做人做事的精要所在,孔子也是基于此才取信于各诸侯国的。
“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提出了孔子在周游列国时是“问政”还是“闻政”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政治和政务本身就是国家的核心问题,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存亡,以及人民大众的生产、生活,与每个人都有关联。所以,各国政治及经济情况,被不少统治者视为国家机密,一般人很难与闻。孔子所到之处,却能很快了解到各国的政治动向,子禽很奇怪,故有此问。子贡没有正面回答子禽的问题,而是描述了夫子的人格风采,从另一个侧面给出答案。
从孔子一生的行踪和言论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不仅是一个优秀的学者、思想家,还是一个活跃的社会活动家,他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改变社会现状为己任,试图建立一个新的社会秩序。
为此,他不辞劳苦,不避艰险,周游于列国,在传播自己思想的同时,渴望得到一个执政的机会,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
孔子虽然没有得到的执政机会,但是所到之处,全面充分地了解一国国情则是轻而易举的。这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要不然子禽也不会发出惊叹之问。子贡的回答很妙,“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这就是孔子得以“闻其政”的主要原因。子贡认为,夫子的人格已经达极高的境界,各诸侯国的君主,不管对他的政治观点赞不赞同,但对他积极求治的善意,还有他的崇高品德是高度赞同的。所以,这些国君对孔子是高度信任的,愿意向他公开国家机密,乐于和他探讨如何安邦定国。孔夫子得闻各国政务,了解各国实情,靠的是做人的修养。
孔子的这一境界,提醒我们要注重个人修养。当你的人品道德得到广泛认可的时候,就能得到上层人士的高度认可,因此你就有机会了解更多、更深的鲜为人知的国家秘密和高层内幕,能够看清这个社会权力运作的本质,了解国家或组织生存发展、强盛衰亡的真正原因,获得更高的智慧。
【原文】
1.11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2],观其行[3]。三年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
【题解】
孔子在这段话中强调,做儿子的应在父亲活着的时候多留意父亲的行为和志向,在他们去世后仍能按照父亲的意愿行事,才是孝子的表现。
【注释】
[1]其:指父亲。一说应指儿子,此处按父亲解释。[2]没:通“殁”,死亡。[3]行:行为、行动。[4]道:准则、正确的意志。
【译文】
孔子说:“当父亲还健在时,要观察他的志向;在父亲去世后,要对他的行为做出考量。做儿子的若是能够长期按照父亲的原则行事,那他就算是个孝子了。”
【原文】
1.12 有子曰:“礼之用[1],和为贵。先王之道[2],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3]之,亦不可行也。”
【题解】
本章中主要讲述的是治国之道,强调了礼乐应相济为用,通过实际的社会规范和秩序,达到社会的和谐。
【注释】
[1]用:作用,此处还可作动词用,即运用。[2]先王之道:指的是古代帝王的治国之道。[3]节:节制、约束。
【译文】
有子说:“施行礼制的作用,应当以达到和谐目的最好。古代圣明的帝王在治理国家的时候,在这一点上做得就很好。无论事大事小,他们都会依循礼制而行。但是,在遇到行不通的问题时,如果只是单纯地追求和谐,而抛却礼法的节制,恐怕也行不通的。”
【精读论语】
为什么要强调制度
礼是规范人们社会行为的一种规定,它可以协调各成员间的关系,保证社会秩序的正常。古代的“礼制”已经消亡,但礼的精神却一直存在。
用现代的话讲,“礼”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内部的各种规章制度;二是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尊卑等级,以及与这种等级相关的行为规范。这个东西,在任何社会和历史时期都是客观存在的。从根本上讲,法律也是在礼制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制度形式。
上面所述,讲的是“礼”外在的约束作用,至于“礼”的内在目的,有子说得很清楚,那就是“礼之用,和为贵”。在有子看来,推行“礼”的目的,在于追求社会和谐。这个和谐,既包括国家与民众的和谐,也包括君臣关系、官民关系的和谐,更包括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其实,和谐的社会环境与和睦的人际关系对于人们的生存和发展非常重要。从古至今,因国界、种族、宗教和经济利益而引发的冲突,或是思想及语言上的不同而引发的歧义,甚至是因家庭、财产、感情等诸多问题引起的争议等,都是不和谐的表现。
而和为贵的观念,对匡正这些弊病,缓和各阶级之间的矛盾,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平衡,有着不小的作用。人们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礼”制,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
只有全面彻底地推行“礼制”(各种制度),才能达到社会大治的目的。无论是片面执行或是有选择地执行,都会导致礼制的破坏,最终影响到社会稳定。在诸多破坏制度的行为中,有一点要特别注意,那就是以“和”的名义破坏制度。
我们前面谈过,推行“礼制”的目的是营造“和”,但是,却不可以为了“和”而破坏制度。
“和”的适用范围和对象是有限制的,并不是无止境的。在亲人、朋友、同事之间,以及国与国之间的往来,以和为贵自是非常重要。但是,在面对一些穷凶极恶的歹徒时,你若想与他们讲和为贵也行,不过得让他们先放下手中的屠刀,愿意改邪归正,同时愿受“礼”的限制才可以。否则的话,和为贵只是一种泛泛之谈,甚至会变成一种无原则、无是非的纵容。
【原文】
1.13 有子曰:“信近[1]于义,言可复[2]也;恭近于礼,远[3]耻辱也;因[4]不失其亲,亦可宗[5]也。”
【题解】
在有子的眼中,对“信”和“恭”看得很重。“信”应建立在“义”的基础之上,答应的事情才能做到。“恭”就是以“礼”相待,对他人保持着足够的尊重,才能免遭他人的羞辱。
【注释】
[1]近:接近、符合。[2]复:实践,履行。[3]远:作动词用,“使远离”,也可译为“避免”。[4]因:依靠。[5]宗:主,此处引申为“依靠”。
【译文】
有子说:“讲信用要尽量符合道义,这样的话才能兑现。待人谦恭符合礼节规矩,这样才能免遭他人羞辱。亲近那些可靠的人,办事也就有所依靠了。”
【原文】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1]而正[2]焉,可谓好学也已。”
【题解】
在本章中,孔子觉得身为君子不应过分地追求口腹之欲和安身之所,只需勤勤勉勉地做好本职工作,平时在言行方面谨慎小心一些,多向一些有道德的人学习,改掉自身的缺点,不要只知道死读书,要懂得灵活变通,才算是好学之人。
【注释】
[1]有道:指有道德、有学问的人。[2]正:改正、纠正(缺点或错误)。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美味和饱足,住所不求安逸享受,办事勤快,说话谨慎,多向德行高尚的人学习请教,让他们帮助自己改正缺点,这样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精读论语】
怎样才算是好学
这一章探讨的是好学的问题。到底怎样才算是好学,孔子在这里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孔子认为,一个好学的“君子”,应当有着明确的志向,不应过分重视物质生活上(华屋、美食)的享受。否则的话,极易陷于物欲之中,丧失应有的向学之心。在这方面,范仲淹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范仲淹两岁丧父,后随母改嫁,年少的范仲淹虽身世不幸,却胸怀大志。
后来,他为了能够磨砺自己的心志,便约好友同往太白山上的苦寒之地读书。他们住在山上的一间破庙里,每天只煮两升粟的米粥,等它冻结成块,分成四份,当作早晚的食物。生活条件虽然很艰苦,可他还是坚持了下来,养成了坚毅的品格,后投身仕途,并以拯救天下黎民为己任,终成一代名相。
这里,应该把古人所说的“好学”与现代的好学加以区分。现代人所说的好学,仅仅指喜欢读书而已,而古人所言好学,乃是提高个道德修养的强烈愿望。提高道德修养,自然离不开实践,所以,孔子说,好学必须勤于做事、言语谨慎。
一个人修养的提高,不是坐下来空想,也不是仅靠读书,而是要通过实践一点点固化自己的好习惯。故而,孔子强调“敏于行”,不在实践中提高的道德,是不靠谱的。至于慎言,本书其他地方多有论述,此处不再多谈。平时能做到多听、多看、多做、少说的人,基本上算是会学习的人,但还算不上好学。
真正标识一个人好学的因素,是乐于“就有道而正焉”。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已经认识到人们不情愿正视自己的缺点,改正自己的缺点是更困难的。所以,他才强调,只有乐于接受批评并能改正自己不足的人,才算是好学。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要做到好学,首先,应当有坚定学习志向,不能沉湎于物质享受,以免身陷物欲迷失了求学的决心。其次,在学习的过程中,凡事均应少说多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学问的真实性;然后,若是有机会的话,要多向德行高尚或是有学问的人求教,验证一下自己学到的东西是否正确,并及时地做出修改。如此这般,才能称得上是好学之人,成为真正的君子。
综观孔子的一生,他从不追求功名富贵,也不追求物质上的享受。他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做学问上,并以建立起完美的人格作为自己的最终目标,这也算为后世的好学者做了个表率。
【原文】
1.[10] 子贡曰:“贫而无谄[1],富而无骄[2],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3]。’其[4]斯之谓与?”子曰:“赐[5]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6]。”
【题解】
本章中,子贡与孔子就贫富问题展开了讨论,孔子希望自己的弟子和其他人都能做到安贫乐道、富而好礼。在他看来,只要个人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无论贫富,只需各安其位,便可保证社会的稳定。另外,子贡能够灵活地运用学到的知识,并能举一反三,也很值得后世之人学习。
【注释】
[1]谄:谄媚,巴结逢迎。[2]骄:骄傲自大。[3]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自《诗·卫风·淇奥》。[4]其:表推断语气,可译为“大概”。[5]赐:子贡的名。子贡姓端木,名赐。孔子对学生一般都称名。[6]来者:未来的事,这里借喻为未知的事。
【译文】
子贡说:“贫穷却不去巴结逢迎,有钱也不骄傲自满,这样做怎么样?”孔子说:“这样还算可以,但是这还是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有钱却谦虚好礼。”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要不断地切磋它、琢磨它,做到精益求精’,您讲的是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告诉你一件事,你能领悟出另一件事,还能举一反三,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精读论语】
追求更高境界
本章所描述的,是一个师徒探讨学问的温馨场景,弟子的真诚询问、老师的循循善诱,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至于探讨的内容,则是孔子适时引导子贡去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儒家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其实是有着次序、等级和境界之分的,这和道家修道、佛家修佛是一样的。只是现代人不太了解,故而视之为泛泛而修。这一章中,我们不难感受儒家人格修养的境界等差。子贡提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修养,并询问老师这样的人生境界怎么样。夫子首先肯定了这样的人生修养,但同时又向子贡指出更高的修养境界,那就是“贫而乐,富而好礼”。至于“贫而乐,富而好礼”之上又该是什么境界,孔子这里没有说,想必还是有的。因为在儒家的人生修养课上,人的道德的提高是没有尽头的。
这里,“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和“贫而乐,富而好礼”只是师徒讨论道德修养的一个立足点,并非核心问题。但是即便如此,仍然值得我们注意。事实上,这样的观点告诉我们在不同生活处境下应该具有怎样的人生态度。通常情况下,一般人与生活处境的关系是“人穷志短”和“财大气粗”,也即是说,人处在贫穷状态下,低三下四的多;当富贵在握之时,通常会傲视众人,当然,这是没有修养的人生境界。
在贫富不同的处境下,第二层境界便是“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也就是说,一个人虽然穷困,但却不逢迎、讨好他人,富有的人也不是恃财骄纵。能做到这一点,算是有修养的人了。能达到这个层次,已经比较可贵了,但这种人内心还存在着严重的贫富界限,还需更进一步。而更高的第三层境界则是“贫而乐,富而好礼”。达到这个层次的人已经认识到,贫或富只是一种外在的因素,个人生活是否幸福、快乐,并不取决于这些外在的因素,关键在于精神上是否得到了满足。达到这个层次的人通常不会让贫富问题左右他们的思想,而是以发自内心的喜悦和礼让作为生活的内容与准则。可以说,这些人基本上看透了“贫富”。可见,这句话所蕴涵的哲理已不在财富之上,而是上升到了精神追求的界面,要比单论财富高出了许多。
通过对修养过程中贫富问题的探讨,子贡有了感悟,便借助《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他的言下之意是:“老师,我明白了,人在道德的修养上是没有止境的。在达到一个层次之后,不能以此为满足,应该追求更高的境界。”
孔子对子贡的回答非常满意,高兴地夸赞起来,对子贡举一反三的能力也做出了极大的肯定。师徒的这番对话,除了告诉我们在贫富处境中应该保持的正确人生态度之外,更是教导我们学无止境,修行无止境。还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应该永保进取之心,精修猛进,达于更高境界。
另外,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孔子教导学生的手段,他并不是单纯地教授弟子们文学课,而是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剖析,善于通过启发提升学生的境界和修为。这种思路,启迪所有做师长的人应该怎样去教导自己的学生。
【原文】
1.16 子曰:“不患[1]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题解】
在本章中,孔子依然强调了学习修养的根本目的是自我道德的完善,若是能够坚持这一立场,对于别人是否了解和重视自己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注释】
[1]患:担心、忧虑。
【译文】
孔子说:“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精读论语】
了解别人也很重要
这一章第一句与篇首“人不知而不愠”相呼应,说明学习修养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完善自我,别人不了解自己,对自己并没有什么损失,根本不用担心什么。这一点,第一章我们已经做了讲解,不再多谈,这里重点解读一下第二句。
在孔子看来,“不知人”问题很严重。这里的不知人,并不是说不认识某个人,而是说我们对某人的人品、志趣、见识等了解得不够准确,对其人的性格、情感、才干了解不够全面。也即是说,对人的认识是片面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在这样认识的基础上,把事情托给其人,不但难以达到目的,反而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甚至会给自己带来性命之忧。
赵国时期,秦军攻打赵国,廉颇率赵军在长平阻击秦军。之后不久,赵王中了秦人的反间计,罢免廉颇,启用赵括为将。由于对赵括才干缺乏准确认识,结果导致长平惨败,40万大军被葬送。
春申君名黄歇,因深受楚王信任,担任楚相。当时,有个奸诈的赵国人名叫李园,投到春申君门下,并骗取了春申君的信任。他先把妹妹献给春申君,待妹妹怀孕后又教唆春申君把妹妹献给膝下无子的楚王。他的妹妹果然生下太子,他也因此赢得楚王的信任,得以参与朝政。李园得志之后,生怕自己的丑行被春申君公开,便豢养死士,准备杀了春申君。楚王病重之机,门人朱英提醒春申君,李园将有阴谋。因为对李园的品行缺乏正确认识,春申君并未把朱英的警告放在心上。不久,楚王病危,召春申君议事,李园在宫门设下埋伏,杀害了春申君。
不知人有两种情况,一是上面所述,把无能者当成干才,把坏人当成好人,遭受不可挽回巨大损失。第二种情况则是把好人当成坏人,把才能卓著之人当作庸人,如此同样会造成恶果。比如上文所说的赵王,把杰出的军事家廉颇看成胆小鬼,剥夺了他的军事指挥权,后果我们都知道了。明朝末年,后金大军对中原虎视眈眈。明军督师袁崇焕智勇双全、忠肝义胆,率兵驻守宁远,使后金军无法施展。可悲的是,有眼无珠的崇祯皇帝竟把袁崇焕当作奸细,凌迟处死。这种自毁长城的做法,最终为明朝招来灭亡之祸。
不了解他人是正直还是邪恶,不知道孰是孰非,后果十分可怕。所以,孔子才强调“患不知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