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 演讲
第一节 什么是演讲
第一小节 演讲的概述
一、演讲的概念
什么是演讲?也许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用嘴说话。但是只要仔细想想,就会发现演讲和讲话有很大的区别。抗日战争时期,经常有些爱国人士、学生会在人潮汹涌的地方,面向听众,凭借自己的口才,运用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的艺术手段阐明道理、抒发感情、发表个人见解,感召听众,这是我们所熟悉的演讲。其实早在古希腊时期游吟诗人荷马,游走于希腊各地传唱特洛伊战争中英雄们的事迹;我国的大思想家孔子也是周游列国,推广他的学说,劝告各国诸侯……它们在形式上都是所谓的演讲。
所以演讲和说话的区别应该在于,演讲一般是因疑作答、寻根问底、明辨是非、释疑解惑、阐明观点。而说话,是人们的自言自语,日常的寒暄聊天,或者一般性的个别交谈。
首先,演讲是一种语言,这种语言不单纯地等同于书面用语也不单纯等同于口语,它既兼有书面用语的正式,又具有口语的特点和感染力。
其次,演讲的目的往往是发表见解、阐明道理。
再次,演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演讲是面对听众的讲话,在演讲现场演讲者与听众进行着信息交流和感情互动,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特定的时空情境。
最后,为了打动人心,演讲具有一定的表演成分,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要借助相应的艺术手段增强演讲感染力。
但要注意的是,演讲不能单纯地表演,在传递信息的时候,要用表演来演绎和阐释演讲的目的。不能单纯朗读,“演”与“讲”在演讲实践活动中,是以“讲”为主,以“演”为辅,互相交织、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统一。在这里“讲”是起主导作用,起决定因素的,而“演”则必须建立在“讲”的基础上,否则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所以我们可以给演讲下这样一个定义:演讲是一种对众人有计划、有目的、有主题,系统的、直接的、带有艺术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亦可被视为“扩大的”沟通。
二、演讲的条件
演讲是在社会实践的直接需求下产生的一种活动,它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公共交往,在这样的交往中,人们在展开的各种活动如政治活动、经济活动、科学文化活动以及其他种种社会交往活动中,必然要发表见解,提出主张,释疑解惑,抒发感情,以达到说服人、感染人、教育人、激励人的目的。
(一)演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现实性和艺术性
人们在开展这种活动时,无论是演讲者、主持者抑或是听众,都有自己的目标指向和心理定势,都十分重视演讲的实际效果。就演讲者来说,当然力求当场感召听众,说服听众,达到其预定的目的和任务。就听众而言,从社会价值观念出发,同样也希望从演讲中获得知识和启示。至于演讲主持者,本来就承担有根据特定的目的对演讲活动进行组织和安排的任务,更希望演讲活动各方面协调,圆满成功,达到最佳的实际效果。
一场富有吸引力的好的演讲,不仅可以生动地反映生活,揭示真理,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客观规律,同时也可以培养人们美好的道德情操,促进人们奋发向上,给人以强烈的美的享受。演讲活动所发挥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美感作用,正是社会实践的直接需求,同时,这本身也正是实实在在的社会现实生活,具有直接的现实指导意义。
演讲,不仅是一种现实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而且是一种带有艺术性的社会实践活动。科学通过生动的逻辑思维使人认识抽象的真理,艺术往往通过形象使人认识真理。在演讲活动中,演讲者为了最大限度地达到自己的目的,使听众心悦诚服,精神振奋,必须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喻之以利,导之以行”。为此,常常要借助于戏剧、音乐、绘画、相声、小说、诗歌等多种文学艺术手段为其服务。当然,它虽然具有多种文学艺术形式的一些特点和因素,但它毕竟不同于小说、诗歌、戏剧、音乐、绘画、雕塑等文学艺术现象。文学艺术作品常常运用典型化手法,形象地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其本身并不等于现实生活;而演讲则是直接地表现生活,其本身直接体现着现实生活内容。
(二)演讲必须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进行
所谓“特定时空环境”,一般指的是演讲者和听众处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环境中,如“街头演讲”,演讲者与听众同时处在街头;“法庭论辩演讲”,演讲者与听众同时处在法庭的氛围之中。
一般说,演讲活动都要有相应的场合、相应的听众、适当的布置、合适的讲台、良好的音响效果和一定的时限。一定的时空环境反作用于演讲,制约着演讲的内容、语言和表情动作等等。一旦时空环境发生转移和变化,演讲的内容、语言和表情动作等也必须随之转移和变化,以适应新的时空环境。在科学飞跃发展的今天,时空观念发生了离异性变化,时间在超强度地缩短,空间在奇迹般地扩大。
广播、电视拓宽了人们的空间范围,同时也缩短了人们的时间差距。运用广播、电视可以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演讲者和听众组合起来,使传统的演讲出现了新的发展和突破。如广播电视演讲,从表面上看,听众、观众并未直接与演讲者处在同一时间和同一环境中,但从根本上仍是处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演讲者仍然必须有强烈的现场感,宛若置身于听众之中,也要考虑听众对演讲的情绪反映和态度评价,尽管各种反映和评价不一定立即在现场流露出来。
因为在设置着麦克风和摄像机的演播室内演讲,本身也就是处于特定的时空环境中,从客观的角度来讲,任何一个演讲者都无法逃脱他所处的时代环境对他的制约,离开了这些,演讲也就失去了它的存在价值。
(三)演讲必须依托语言来展开
语言是人们彼此交流思想以达到互相了解的一种极其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社会生产的任何方面,都直接或间接以语言为工具。有声语言就是演讲活动中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最主要的媒介和物质表达手段,它是演讲者思想感情的载体,以流动的方式,运载着演讲者的主张、见解、态度和感情,将其传达给听众,从而产生说服力、感召力,使听众受到教育和鼓舞。离开了口语表达,就无所谓演讲。要达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智育人、使听众心领神会的效果,演讲者的语言必须流畅易懂,富有魅力。
好的有声语言不仅准确清晰、圆润和谐,而且绚丽多彩、生动有趣,以其跌宕起伏、音义兼美的艺术魅力,形成一种境界,使言辞的表现力和声音的感染力均达到最佳的状态。
三、演讲的主要表达手段
演讲顾名思义,就是有演还要有讲。“讲”是讲明道理,诉说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演”是借助声音、表情、动作来加强演讲的生动性。演讲以讲为主,以演为辅,运用有声语言,加上动作、体态和表情,巧妙结合,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强调自己的观点看法,加强演讲的力度和感染力,是每个演讲者都会做的事情,所以,演讲的主要表达手段,我们可以概括为:声音表达、态势表达和形象表达。
1.声音
一般来说,声音是构成演讲的基本条件。声音是演讲活动最主要的表达手段。声音承载演讲者的思想和情感,直接传达到听众的耳朵,因为听众是直接听到演讲者的声音,所以要求演讲者吐字准确清晰、声音圆润清亮、语音语调具有节奏性、语气富有感情色彩。
2.态势
态势是指演讲者的姿态动作、手势眼神以及表情等表演活动。
演讲者通过形体动作辅助声音的工具,来传达演讲者的思想和感情,直接传达给听众的视觉器官。它可以加强声音感染力和表现力,弥补声音的不足。它要求演讲者动作准确到位、自然协调、个性鲜明。
3.形象
形象是指演讲者的容貌体型、衣冠服饰以及举止神态等方面。
主体形象的好坏、美丑,直接影响听众在视觉方面的欣赏感受和演讲者思想感情的表达。它要求演讲者在符合演讲思想感情的前提下,注意装饰朴素得体,举止神态优雅,风度翩翩,仪态大方,给听众一个视觉美的外部形象,使听众产生倾听的欲望。
第二小节 演讲的特点和功能
一、演讲的特点
作为一个演讲者,一定要对整个演讲活动负起责任,因为,演讲者是演讲活动的主体部分,在整个演讲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听众始终处于接受地位。因此真正意义上的演讲是一个个性化的活动,它体现了一个人的个人魅力,是一个人的性格、气质、形态、口才的综合反映。
(一)演讲是真实的活动
一些演讲者站在讲台上时,虽然侃侃而谈,旁征博引,有时还能插入一些令人捧腹的俏皮话,说理透彻明白,但是如果没有体现出个人的特点,一样无法激起听众热烈的反响。反之,如果一个演讲者讲的虽然都是具有乡土气息的朴实的语言,但是这些语言中,包含了真情实感,这也会成为一个感人的演讲。
正是因为这样,演讲的一个首要特性就是真实性。
演讲是一种现实活动,它是面向公众、面向社会的,虽然演讲中可以有一些表演的成分,但究其根本,都是为了达成演讲者通过对社会现实的判断和评价,直接向广大听众公开陈述自己的主张和看法的一种手段。
(二)演讲中可适当地加入一些艺术效果
虽然演讲是事实的产物,但是演讲的目的简单来说就是使人认同自己的观点,所以,在演讲的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现实活动的艺术。
演讲为了达到启迪心智、感人肺腑的目的,需要借助一些艺术的表现手段创造艺术感染力。演讲的艺术性在于它使得演讲具有了文学特征、朗诵艺术色彩和富有感召力的体态语言,这样就形成了统一的整体感和协调感。也就是说,演讲中的各种因素,例如语言、声音、表演、形象、时间、环境等,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的美感。同时,演讲还具备着戏剧、曲艺、舞蹈、雕塑等艺术门类的某些特点,演讲与这些因素融为一体,就形成了具有艺术感的演讲活动。
(三)演讲具有鼓动人心的力量
我们知道,人们通过演讲活动来宣传真理,统一思想,赢得支持,从而引导他人。尤其在战争年代和政治斗争中,演讲活动一向被喻为是进行宣传教育、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
所以演讲需要使得听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没有鼓动性,就不成为演讲。在演讲中,演讲者需要用自己的形象、语言、情感、体态以及演讲词的结构、节奏、情节等去引发听众的共鸣,以此来抓住听众的心。可以说,鼓动性是演讲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
(四)演讲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工具
演讲从最初的面对公众讲话,演变到今天已经成为了一门单独的学科,它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
现今社会中人们的任何思想、任何学识、任何发明和创造,都可以借助演讲这个工具来传播。可以说,演讲是最经济、最实用、最方便的传播工具。
(五)演讲可以针对明确的目标
演讲是一种社会活动,它所面对的听众也是社会的成员。因此,演讲应具有社会现实的针对性,能够针对特定的人群、问题展开,取得公众的认同。
演讲者的观点来源于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归纳和提炼,只有这样,演讲才有说服力、感召力,才能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演讲的观点明确,泾渭分明,容不得一点沙子。演讲,要求旗帜鲜明,主题显露;赞成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泾渭分明,毫不含糊。
(六)演讲能够适应任何环境
演讲是人们为了表达自己观点的一种活动,所以它能包括的内容也是包罗万象,社会生活事无巨细,古今中外纵横千里,它适合于男女老幼,不同背景、文化层次、职业、身份、种族、阅历的所有人;同时,它不受时空、设备等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因此,演讲是具有很强适应性的宣传教育形式之一。
二、演讲的功能
演讲虽然也是讲话的一种,但是和我们日常的讲话是完全不同的。我们日常的讲话,是人们为了交流思想、联络感情、协调行动而说的。这样的讲话,都是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并且日常的讲话,对于逻辑性的要求并不高,人们的交谈是相互地交织进行,所以是散漫的、随意的。
但是演讲就不同,它具有明确的逻辑性和目的性。需要演讲者的精心准备,它是由演讲者、听众两部分组成的。
(一)演讲在演讲者和听众之间建起联系
正如我们之前说到的一样,演讲时演讲者把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系统地统合到一起,有计划、有组织地传达给听众,在演讲的过程中除了设计好的互动之外,基本上是不需要听众插话的。即使是我们熟悉的辩论赛,也是一个人一个人地阐述,中途一般是不能被打断的。
在这样特殊的模式中,演讲者和听众、听众和听众、听众和演讲者之间就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联系,这是传播的必然发展。
这些多种多样的联系,也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展现在了听众和演讲者的面前。听众可以在这些表现之中找到感情的共鸣,同时便于听众理解和记忆演讲的内容。演讲者在台上滔滔不绝地发表演讲时,他的思想感情、举止神态都直接作用于听众,听众接收到这些信息,或欣然赞许,开怀大笑;或心存疑义,无动于衷;或惊或喜,或悲或叹,都会在现场流露出来。
而对于演讲者,这样的联系,可以使他随时确认演讲的进度和效果;对于听众,对演讲的情绪反映和态度评价,会自然地反馈给演讲者,为其所察觉。所以一个成功的演讲者能够协调与听众的关系,使他的演讲具有吸引力,演讲就可望成功。
(二)演讲是一种典型的传播活动
我们知道一个传播活动必须是这样:
传播源通过一定的介质将所要传递的消息传递给他的目标受众,而受众在得到消息后再将他的想法、感情通过一定的渠道反馈给传播者,这样传播者就知道了他是否得到了他的预期效果。
所以说演讲是一个典型的传播过程,是演讲信息循环流通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演讲者通过声音、体态、形象的特殊的媒介,将演讲信息传达给听众,听众在得到这些信息之后,必然会出现一定的反应,高兴、悲伤或者漠不关心等等。
显然,要使演讲顺利进行,必须使各方面联系和各个环节有效地连接,密切配合。尊重演讲的传播性,尊重听众才能更好地完成演讲。
(三)演讲者独白的语言要具有准确性和生动性
我们在上面说过,演讲是一种靠演讲者独白来打动听众、感染听众的传播方式,没有了互动、交谈,就避免了内容的杂乱不统一,可以使得演讲者能够明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但是同样是因为这样,在演讲中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清晰和生动。
就像教师讲课一样,是要将全新的内容使得学生了解、掌握。这就要求演讲者必须通过自身的有声语言材料和相应的体态语言来逐条逐款层层展开。要讲清思想观点的来龙去脉,就不是三言两语可以奏效的。
因此,演讲者的语言必须经过认真组织、仔细斟酌、要有着很强的内在逻辑。
开头要精彩,引人入胜,结尾要恰到好处,耐人寻味。而中间部分要求层次清楚,论点明确,完美地将自己和听众的情绪推向高潮;同时运用叙事、抒情、说理等多种方式将自己的论证做到天衣无缝。如何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精巧的文采美来吸引听众、感染听众,拨动听众的心弦,弹奏出最动听的乐曲,这一切都要求演讲者苦心构思,巧妙结合。
演讲者这种独白式的言态表达方式,又是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的结合体,它要求语言、声音、眼光、动作、姿态有机地结合,浑然一体,做到吐词准确、语调动听、表情丰富、动作适度、仪态大方、感情充沛,使人产生一种“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的美感。因此,它必须遵循一定的美学原则,讲究音韵、修辞、气度等等,具有一定的艺术色彩。总之,一次成功的演讲,其语言必须具备以下要素:措辞准确,声调清晰,体态得当,感情真挚,结构完美。
值得说明的是:演讲虽然是艺术化的独白式的言态表达,但这种“艺术化”有一定的“度”,它是受现实活动的目的和效果制约的有限的艺术,实际上只是一种手段性的艺术,如同技能技巧一般。如果超越了这个“度”,就把演讲搞成评书、单口相声或诗朗诵一般,那就不伦不类,失去了演讲的真实性。评书、单口相声、诗朗诵虽然也是“一人讲,众人听”,但是它们属于艺术范畴,是艺术活动,是艺术活动中的言态表达形式;而演讲是现实活动,“它是现实活动的言态表达艺术,而不是艺术活动的言态表达。”
(四)演讲是一种常用工具
在我们的生活中,演讲是无处不在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法律,也无论是学术、理论、宗教、道德或其他社会问题,都可以成为演讲的题材,帮助演讲者发表自身的意见和看法。
同时,演讲不像文字和书籍,要求受众具有一定文字和文学功底,不论是老、中、青、少,还是工、农、兵、学、商,只要具有听讲能力,都能成为演讲听众。
演讲对于场地的要求也不高,电台、电视台、礼堂、课堂、广场,甚至街头巷尾,只要是有人流的处所都能成为演讲的场地。
因而,它能紧密地配合形势,适应现实任务的多种需要,及时地开展宣传鼓动、就职施政、争取民众、发号施令、激励斗志、传道授业、答疑解惑、布置任务、安排生产等等活动。事实上,演讲是最经济、最灵便、最直接、最有效、最实用的宣传教育形式之一。
第三小节 演讲的目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帝国主义操纵巴黎和会逼迫中国签署不平等条约,这样的行为使得北京大学等众多高校的学生愤慨,他们游行、示威、公开演讲。
这时期的演讲的目的非常明确,要求取消“二十一条”、拒绝签字,“外争国权,内惩国贼”。通常演讲都具有以下几种目的:
(一)使更多人了解演讲的信息
演讲是一种传播活动,它的主旨就是:演讲者说明、解释或阐明有关人或事或物的某些状况或特征等,使听者理解、明白演讲者传递的信息。
在这样的传播活动中,演讲者不能支配听众的想法和感情,只能传达自己的目的和感情。
(二)使更多人信服接受演讲的信息
这是演讲目的的进一步发展,在演讲者将信息传达出去后,他的工作并没有完成,他要确保他的目的和希望能够被听众接受和理解。这要靠演讲者观察听众的神态、表情等信息来判断。
(三)使人们按照演讲的要求行动起来
这是在前两种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更高阶段的演讲,这个阶段听众们已经完全接受了演讲的内容,并把演讲者的要求贯彻到了行动当中去。演讲的目的是影响听者的举止,影响其去做某件事或停止做某件事。在这类演讲中,演讲者首先要使听者明白和接受自己的思想、观点、建议,然后,必须以某种激情呼吁的方式,支配或驱策听者的行为,使其按照演讲者提出或传达的要求去行动。
(四)使人们从演讲中得到激励和鼓励
在这类演讲中,演讲者的目的一般不是要影响听者的思想、信念,而主要是企图更强烈、更深刻、更动人地再现听者已经具有的思想、观点、感情、愿望、信念等,使听者的思想感情得到进一步升华和强化,从而受到鼓舞和激励。在“使人激”演讲中,演讲者必须使自己成为听者的代言人,全面通晓、真挚地表达出听者的思想感情。此外演讲者还应当要求自己成为能对听者进行引导的长者。可以说,“使人激”演讲是演讲技艺的顶峰,一些彪炳史册的著名演说,如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丘吉尔首相的就职演说等,都是“使人激”演讲的成功范例。“使人激”演讲与“使人动”演讲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真正能“使人激”的演讲必先能“使人动”。
(五)使人们从演讲中感到快乐
在“使人知”、“使人信”、“使人动”的演讲里,都可能穿插一些幽默而富有趣味的内容,以活跃气氛、增强听者的兴趣,使其更乐于理解,接受某些观点或按某种观点去行动。“使人乐”演讲能够寓思想教育于娱乐之中,使听者摆脱紧张和疲劳,达到一种轻松的心境。
第二节 演讲的类型
第一小节 演讲的分类
每次演讲的主题、形式、内容、观众都不尽相同,所以每次演讲前,演讲者都要煞费苦心地根据这次演讲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对策,而对演讲的分类能够帮助演讲者更加了解自己要做的演讲是什么。
对于演讲的分类,我们可以从内容和表达形式两个方面来讨论。
一、从演讲内容上分类
1.政治演讲
政治演讲就是指具有鲜明思想、逻辑清楚的一种演讲,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以及鼓动性,其目的就是尽可能多地吸引人们的兴趣,拉拢更多的人站在自己的阵营。
2.经济演讲
所谓经济演讲就是在经济的环境中,对于如何发展自己、推销自己,或者是对于整体经济环境进行研究和探讨。
3.学术演讲
学术演讲一般是学者或者研究人员对于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讲解,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公众对于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4.法律演讲
法律是国家或地区用来规定人们行为的一种规范,而法律演讲则是从事与法律相关的行业的专业人士对于各种事件的辩论、研究的演讲。
5.宗教演讲
在宗教国家中,宗教演讲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目的是规范人们的行为。
二、从演讲的表达形式上分类
主要有命题演讲、即兴演讲和论辩演讲等。
1.命题演讲
所谓命题演讲,就像学生们的命题作文。演讲者所要演讲的内容不能随心所欲、按照自己的意愿来选择题目,命题演讲由别人拟定题目或演讲范围。
对于这样给定的演讲题目,有些正好是演讲者熟悉的,这样演讲者往往得心应手,但是对于一些演讲者不熟悉或者不太涉及的题目,演讲者就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准备后再作演讲。
命题演讲包含两种形式:全命题演讲和半命题演讲。
全命题的演讲题目,大多是由组织演讲的单位指定的,这样的命题,通常多是为某些活动而准备的,所以它主题鲜明、针对性强、内容稳定、结构完整。
半命题演讲题目,给予演讲者的自由要大得多,这种演讲只是划定了一个大概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演讲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再细致划分。
2.即兴演讲
即兴演讲指演讲者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因为一些临时突发的情况,主动或者被动发表的演讲。这是因为当我们面对一些场面、情境、事物、人物等情况时,经常会临时起兴发表的演讲冲动,例如婚礼祝辞、欢迎致辞、丧事悼念、聚会演讲等。
这样的演讲因为没有详细的准备,所以在逻辑上难免会有所缺失。所以它要求演讲者要紧扣主题,抓住由头,迅速组合,言简意赅。
3.论辩演讲
最常见的论辩演讲就是我们最常见的辩论赛,因为有人与人的互动性,所以要求演讲者具有非常强的应变能力和逻辑性。两方或两方以上的人们因对某个问题产生不同意见而展开面对面的语言交锋都是论辩演讲的代表。在某些方面它和即兴演讲有些相似。但是它比即兴演讲更难些,因为它不但要有即兴演讲的能力,还要同时应对各种提问和质疑。
第二小节 政治演讲
政治演讲顾名思义,凡是为了一定的政治目的,出于某种政治动机,就某个政治问题以及与政治有关的问题而发表的演讲。它包括外交演讲、军事演讲、政府工作报告、各种会议上的总结报告、政治评论、就职演说、集会演讲、宣传演讲等。
范文:奥巴马竞选演讲
你好,芝加哥!
美国是一个一切皆有可能的地方,如果还有人对这一点心存怀疑,如果还有人怀疑美国奠基者的梦想在我们时代是否还有活力,还有人怀疑我们民主制度的力量,那么,你们今晚正是对那些疑问作出了回答。
在学校和教堂周围所出现的前所未有的长队是答案,这个国家从未见过这么多的人前来投票,人们排三四个小时的队来进行有生以来的第一次投票,因为他们相信这一次将会不同,他们发出的声音可能就是那个差别。
这是一个年轻人和年老人、富人和穷人、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黑人、白人、西班牙裔人、亚裔、印第安人、同性恋和异性恋、残障人士和健全人士所作出的回答。美国人向世界发出一个信息:我们从不只是一些个人的累加或者“红色州”和“蓝色州”的累加。
我们是,我们永远是美利坚合众国。
这是一个引导人们的答案,太多的人在很长的时间内给他们说这个答案,以至于他们对此持愤世嫉俗的态度,对我们是否可以再一次把握历史的希望感到担心和怀疑。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但是今晚,由于我们今天在这场选举中所采取的行动,在这个决定性的时候,变革来到了美国。
今晚早些时候,我接到来自参议员麦凯恩的一个特别有风度的电话。麦凯恩在这场选战中进行了长期和艰苦的努力,他为这个他所爱的国家战斗了更长的时间,作出了更艰苦的努力。他为美国作出了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无法想象的牺牲。由于这位勇敢和无私的领导人的服务,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我向他表示祝贺,我向佩林州长表示祝贺,向他们所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贺,我盼望与他们共事以继续这个国家在未来岁月的承诺。
我想感谢我在竞选旅程中的伙伴,一位用心竞选的男士,一位为和他一起在斯克兰顿街头一同长大的男人和女子代言、经常坐火车回特拉华州的男士,美国当选副总统拜登。
如果没有我过去16年最好的朋友、我们家庭的中坚、我生命中的挚爱,我今天晚上不可能站在这里,美国下一位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
萨沙和马莉娅,我爱你们,我对你们的爱超出了你们的想象。你们已赢得了新的宠物狗,它将和我们一起前往新的白宫。
尽管她没能和我们在一起,但我知道,我的祖母和养大我的家人在看着我,我今晚很想念他们,我知道我欠他们的东西是无法计量的。我的妹妹马娅、我的姐姐奥玛,我其他的兄弟和姐妹,非常感谢你们对我的支持,我感谢你们。
我的竞选经理大卫·普劳夫,这位竞选活动的无名英雄,他进行了最好的政治竞选活动,我认为这是美国历史上最棒的。我的首席策略师大卫·艾克斯罗德,他一直是追随我的伙伴。你们组建了政治史上最好的竞选团队,是你们成就了今天,我永远感谢你们为此所作出的牺牲。
但最重要的是,我永远不会忘记这场胜利真正属于谁,它属于你们,它属于你们。
第三小节 经济演讲
经济演讲服务于经济,其所传递的经济理念和信息在经济领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讲,经济演讲就是指具有经贸内容性质的演讲。这类演讲大致可分为公关型、总结型、动员型、经验介绍型几种。公关型是指企业家洽谈贸易,阐述本企业的对外政策,宣传本企业的发展形势和产品特色等;总结型就是指企业领导向被授权的大会汇报工作并分析评价工作成绩等;动员型就是指企业领导向职工解释生产计划以及计划实施的意义和效益以便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经验介绍型就是指围绕产品质量、销售、管理等经济活动所进行的科研探讨等。
范文:在全乡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乡经济工作会议,目的是贯彻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动员全乡广大干部群众,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昂扬的斗志,迅速投入到工作中去,全面加快我乡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刚才对全乡2009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总结,对2010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周密细致的部署,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再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认清形势,增强维护稳定和加快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009年是我乡发展极不寻常的一年,特别是8月份以来,新一届党委政府带领全乡广大党员干部,不畏艰难,开拓进取,努力工作,开创了我乡社会大局稳定,经济较快增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新局面。总体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经济社会发展十分迅速。2009年,全乡生产总值达7.6亿元,增长14.1%;财政收入完成282万元,增长8%;非农户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12亿元,增长6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560元,增长10.5%。
二是工业、农业发展步伐加快。工业方面:2009年,全乡工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新上投资百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7家,其中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2家。这些项目的相继投产,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农业方面:养殖专业户、专业村和养殖小区规模不断扩大;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步伐加快,建成6个生态园林村;蔬菜种植进一步扩大,建成9个蔬菜生产专业村,蔬菜种植成为我乡经济发展的新亮点。目前,肉鸡、肉牛养殖和蔬菜生产已成为群众致富的主导产业。基础设施方面:投资700万元的××变电站、投资680万元的土地整理项目、投资260万元的引黄入福工程和投资75万元的××至××、××村至××2条公路等项目相继完工,极大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三是各项惠农政策全面落实。种粮直补、良种补贴、“村村通”工程、沼气池建设、卫生改厕、农村合作医疗、白内障复明工程、“两免一补”、农村低保、五保户供养、大型农机具补贴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均得到全面落实,广大群众得到很大实惠。
四是社会稳定局面明显好转。因稳定问题,乡里近几年吃了大亏,很多优惠政策、项目资金争取不到,严重制约了乡里的经济发展,严重影响形象。致使多项工作在全县甚至全市排名落后。8月份以来,新一届党委政府狠抓信访稳定工作。开展“下访”活动,入村到户,排查矛盾纠纷,掌握信访动向,及时化解矛盾;实行信访责任追究制,按照“谁包的区谁负责,谁包的村谁负责”的原则,自己的村自己管,自己的事自己干,做到问题出现不上交,矛盾来了有人解,及时将信访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有效化解了上访隐患;规范信访程序,对信访群众反映问题确实属实的,我们千方百计予以帮助和解决,对缠访、闹访、非法上访、无理上访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坚决严厉打击。通过近半年的工作,我们乡信访量明显下降,11月份实现零上访,深受县领导的好评。
五是乡村干部作风较大转变。聘请市、县党校教师,召开科学发展观领导辅导报告会,组织乡村干部到各县各庄实地参观考察。建立健全学习、值班、考勤、财务管理等各项工作制度,严肃会议纪律,严格遵守县委县政府五项规定,用制度约束干部行为,用理念转变干部作风。切实解决了在思想、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了干部作风和精神面貌的大转变。树立了乡村干部良好形象,深受群众的支持和领导的肯定。
这些成绩的取得,这一良好局面的形成,是乡党委、政府团结一心,狠抓落实的结果,是全乡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致,拼搏实干的结果,尤其是在座的诸位共同努力,扎实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乡党委、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对获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在总结成绩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全乡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一是稳定形势还不容乐观,一些信访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各种利益诉求引发的信访问题时有发生,维护稳定的压力很大。二是基层组织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乡村干部工作作风需要进一步转变。三是工业项目规模小、档次低、不规范,存在脏、乱、差现象,形不成聚集优势。四是农业标准化水平低,农业结构有待优化,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有待拓宽,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明确目标,努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围绕农业抓工业,抓好工业促农业”的整体思路,大力实施“工业兴乡,畜牧强乡,蔬菜富民”战略,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按照总体要求,落实目标任务,办好大事实事,我们必须突出两个重点,全力做好今年的工作。
(一)加快推进“工业兴乡”步伐
按照“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的发展思路,发挥优势,加压驱动,全面加快“以工兴乡”步伐。
一要抓项目建设。一是积极引导企业向县产业集聚区发展,2010年在县产业集聚区新上一家投资千万元的饲料加工项目。二是力争盘活××肉业。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想尽一切办法,尽快使××公司早日恢复生产,产生效益。三是全力整合资源,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重点扶持食品加工企业,引导其横向联合,共同发展。
二要抓招商引资。一是引进来。全面推行全员招商,全民创业机制。想尽一切办法吸引外资,充分挖掘外出务工人员的潜力,充分利用党政干部、企业老板、知识分子等知名人士的关系,想尽办法引进项目、引进资金。二是服务好。对引进的资金和项目,我们要服务到位。政府给企业制定的优惠政策执行到位,不能打折扣;政府给企业制定的保护措施要落实到位,不能搞变通;政府为新来企业办理手续要及时,不能拖延。切实做到以诚招商、以情感商。真正使引来的资金项目立身、扎根、开花、结果。三是重奖励。乡党委政府制定奖励制度,对招商引资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不仅经济上要重奖,并且在政治上予以倾斜,激发全体干部招商引资的积极性。
(二)加快实施“畜牧强乡,蔬菜富民”战略
积极推广良种种植,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确保粮食增产增收。制定扶持措施,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用足用活上级优惠政策,大力发展蔬菜产业,高标准规划以××村为中心的蔬菜生产示范园区,完善示范园区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积极争取资金,力争筹建蔬菜批发市场,解决群众卖菜难问题。今年,乡党委、政府将在蔬菜专业村承包扶持一个蔬菜大棚,抽调精兵强将全程进行无公害技术管理和指导,以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出台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重点扶持养殖小区、养殖专业村和规模养殖户,提高规模化饲养水平,继续走“公司+基地+农户”的道路,积极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
……
第四小节 军事演讲
军事演讲是每个国家都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告诉公众军事方面的一些信息和现状,这正是对于平时不能接触国防军事的一般大众了解各地军事情况的一种演讲。
范文:一旦出击,必歼顽敌
华盛顿,美利坚合众国的创建者之一,美国的第一任总统。他的卓越才能不仅仅表现在他的组织能力上,还体现在他的良好的口才上。
美国人能成为自由人,还是沦为奴隶;能否享有可以称之为自己所有的财产;能否使自己的住宅和农庄免遭洗劫和毁坏;能否使自己免于陷入非人力所能拯救的悲惨境地——决定这一切的时刻已迫在眉睫。敌人残酷无情,我们别无他路,要么奋起反击,要么屈膝投降。因此,我们必须下定决心,若不克敌制胜,就是捐躯疆场。
祖国的尊严,我们的尊严,都要求我们进行英勇顽强的奋斗,如果我们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将感到羞愧,并将为全世界所不齿。所以,让我们凭借我们事业的正义性和上帝的恩助,鼓励我们去创造伟大的业绩。全国同胞都注视着我们,如果我们有幸为他们效劳,将他们从企图强加于他们的暴政中解救出来,我们将受到他们的祝福和赞颂。让我们相互激励、互相鞭策,并向全世界昭示:在自己国土上为自由而斗争的自由民胜过世上任何受人驱使的雇佣兵。
自由、财产、生命和荣誉都在危急存亡之中,我们正在流血受辱的祖国寄希望于我们的勇敢和战斗,我们的妻儿父老指望我们去保护。他们有充分理由相信,上苍一定会保佑如此正义的事业获得胜利。
敌人将炫耀武力,竭力恫吓,但是,别忘了,在许多场合,他们已被为数不多的勇敢的美国人所击败。他们发起的战争是邪恶的,如果我们在他们开始进攻时,就沉着坚定地予以反击,凭着我们有利的工事和熟悉的地形,胜利必将属于我们。我们要枕戈待旦,整装待命,一旦出击,必歼顽敌。
第五小节 学术演讲
学术演讲指演讲者针对某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内容进行演讲。大部分是学校和其他场合的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学术发言、学术评论、科学讨论、科学报告或信息报告、学位论文的答辩等。
学术演讲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它有深刻的论证、很强的逻辑性、严谨的语言风格。
范文:发生认识论(节选)
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哲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主要著作有《儿童的语言与思维》、《发生认识论原理》、《心理学与认识论》等。本文是1968年作者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系列讲演的第一讲。
发生认识论试图根据认识的历史、它的社会根源和它所依据的概念和运算的心理来源来解释认识,特别是解释科学知识。这些概念和运算大部分是从常识中抽出来的,因此,这些概念和运算的来源能够阐明它们对于较高阶段的知识的重要意义。但是发生认识论,只要有可能,也要考虑形式化的问题,特别是要考虑应用于平衡的思想结构和在某些情况下应用于思维发展中从一个阶段到另一阶段的转变的逻辑形式化的问题。
关于认识论的性质,我们所作的这种描述碰到了一个主要的问题,即如何对待认识论的传统哲学观点。在许多哲学家和认识论者看来,认识论是对当前此刻存在的知识的研究;它是为知识而分析知识,是在本身范围内,不管它的发展而分析知识。在这些人看来,追索观念的发展或运算的发展,也许历史学家或心理学家对这有兴趣,而不是认识论者所直接关心的。这是对我在此地所概述的发生认识论这门学科的主要反对意见。
但是在我看来,对于这种反对意见,我们能提出以下的答案:科学知识处在持续的进展之中,它每天都在变化。结果,我们不能说:一方面有认识的历史,另一方面它又有今天当前的状态,似乎它的当前状态是确定的,乃至是稳定不变的。知识的当前状态乃是历史中的一瞬间,好像过去的知识状态那样迅速地变化着,而且在许多情况下甚至变化得更快些。于是科学思想就不是某一顷刻的事情,它不是一种静止的情况,它是一个过程。确切一点讲,它是一个继续不断构造和重新组织的过程。这一点几乎在所有科学研究的支流中都是真实的。我们愿意引述一两个例子。
第一个几乎可被公认的例子是关于当代物理学领域的,或者,确切地讲,是有关微观物理学的。在这门科学方面,知识状态逐月发生变化,而且肯定在一年的历程中就有重要改变。这些变化在某一个作者的著作中也时常发生,他在他一生的事业中对他的题材改变了看法,我们不妨以巴黎的德·布罗格里作为一个特殊的例子。几年前,德·布罗格里尚坚持尼尔·玻尔的非决定论的观点。他随着哥本哈根学派相信:在微观物理事件的非决定状态背后,人们就不能发现决定的状态;非决定的状态乃是很深刻的实在,而且人们甚至能够提出理由来证实这种非决定状态的必然性。嗯,后来发生了这样的情况,新的事实使德·布罗格里改变了他的想法,以致现在他采取了一种十分相反的观点。因此,这是科学思想转变的一个例子,这种转变不是经过了连续几代人发生的,而是发生于一个有创造性的科学家的一生之中。
让我们从数学领域中举出另一个例子。几年以前,布尔巴基数学家小组试图把所有数学的基本结构分隔开来。他们确立了三个母结构,代数结构、有序结构和拓扑结构,而这三个母结构就是数学的结构学派所根据的基础,而且被视为一切其他数学结构所由派生的基础。他们的这些有效的努力现在已经在一定程度下遭到了破坏或者说至少是受到修改了,因为麦克兰和爱伦伯发展了范畴的概念,即许多元素聚合起来的集合以及根据这些集合所定义的一切函数的集。结果,今天布尔巴基小组的一部分成员已经不再是正统的了,而不得不考虑更新范畴概念。因此,这里又在科学思想的另一个更基本的领域内,有了非常迅速的变化。
让我们再重复一遍,我们不能说,一方面有科学思想的历史而另一方面又有今天的科学思想体系;只有一个连续不断的转变,继续重新组织的过程。在我看来,这个事实意味着:在这些变化中历史的和心理的因素对于我们试图理解科学思想的性质是有用的。
还有一些领域中根据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因素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当代科学观念的起源,在这方面,我们愿意举一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康托尔的集合论的发展。康托尔是根据一对一的对应这样一个基本运算来发展他的理论的。确切点讲,通过在整数系列和偶数系列之间建立一对一的对应关系,我们所得到的数目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偶数,而是第一个超穷的基数,即aleph零。就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的基本运算使康托尔能够超过有穷数的系统,而这个有穷数系列是到那时为止唯一的运用中的系列。现在,追问一下这种一对一的对应关系的运算是从哪里来的,是有意义的。康托尔并未发明这一对应关系的运算,这是就一个人发明一个完全崭新的构造这一意义而言的。他是在他自己的思维中发现了它;甚至在他转向数学很久以前,这种一对一的对应运算早就是他的心理装备的一部分,因为极初步的社会学或心理学观察就揭示出来了一对一的对应是一个原始的运算。在所有一切早期社会中,它是经济交易的基础。而在年幼的儿童中,甚至在具体运算阶段之前,我们就发现它的根基了。第二个问题是:这种一对一的对应基本运算的性质是什么?
这立即导致另一有关问题:在一对一的对应和自然数这个概念的发展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一对一的对应的运算流传很广,这是否有助于证明罗素和怀特海的主题,即数是诸等值类的类(所谓等值即指诸类里面的各个单元是一对一的对应)呢?或者说,实际的数,除了一对一的对应以外,还根据某些别的运算吗?这个问题我们将在以后作比较详细的研究。现在根据这一鲜明事例来说,如果认识了一个概念的心理学基础,也就蕴涵着对这个概念在认识论上的理解。在我们研究儿童中数的概念的发展时,我们就能看出:这个概念只是以等值类的类为根据,还是包含有其他的运算?
现在我愿意继续讲第二个例子,而且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爱因斯坦怎样能够对于远距离的同时性给予一个新的运算定义?他怎样能够批评牛顿关于普遍时间的概念而不至于在物理学中产生深刻的危机?当然,毫无疑问,他的批评是根据实验发现的,如迈克逊—莫雷实验。虽然如此,如果对彼此远离的事件有同时发生的可能性所重新下的定义和我们的逻辑根本是冲突的,那么在物理学中就会出现很大的危机。我们势必在两种可能性中接受其一:要么是物理世界是不合乎理性的,要么是人的理性是软弱无能的——不能掌握外界的实在。但是事实上并没有发生过这种事情,并没有这种混乱的情况。有少数玄学家(我对在场的哲学家们表示歉意),如柏格森或马利坦等人,曾为物理学中的这种进展所吓倒,但就大多数玄学家而论,以及在科学家们中间,这并不是什么巨大的危机。为什么事实上它不是一种危机呢?
因为同时性并不是一个原始的概念,甚至不是一个原始的知觉。以后我将进一步讨论这个题目,但是眼前我只想申述一下,我们的实验发现已经显示出来,人类并不是明确地感知到同时性,如果我们看到两个以不同速度移动着的对象,而它们同时停止下来了,这时,我们并没有确切地感知到它们是同时停止的。同样,当儿童对于同时性没有确切观念的时候,他们并不脱离对象移动的速度去理解同时性。那么,同时性就不是一个原始的直觉,它是一种智慧的构造。
远在爱因斯坦以前,彭加勒在分析同时性这个概念以及揭示其复杂性时,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他的研究事实上使他几乎已经到达了发明相对论的边缘。现在如果我们阅读他关于这个题目的一些论文(顺便讲一句,从爱因斯坦后来著作的角度来看,这些论文就更加有趣了),我们便知道,他的思想几乎完全是以心理学的论点为基础的。以后我将表明,时间的概念和同时性的概念都是以速度的概念为基础,而速度的概念乃是一种更为原始的直觉。因此,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心理学上的理由,能够解释为什么相对论所带来的危机对物理学来讲并不是致命的,毋宁说,它是一种再适应,而且我们既可以在实验的和逻辑的基础上达到这种再适应,也可以找出心理学的途径去达到这种再适应。实际上,爱因斯坦本人也承认同心理学因素的关联,而且当我在1928年第一次有机会遇见他时,他曾向我建议,如果我能研究时间的概念,特别是同时性的概念在儿童中的来源,那将会是有益的。
以上所述可以暗示出,当我考虑知识的性质时,利用心理学上的数据可能是有所助益的。现在我想说,它不只是有所助益,而且是必不可少的。事实上,所有认识论者在他们的分析中都参照过心理学的因素。不过他们对心理学因素的参照大多数是思辨性质的,而不是以心理学的科学研究为根据的。我深信,所有的认识论提出了事实的问题,也提出了形式的问题,而且一旦遇到事实问题时,心理学的发现便是有用场的了,必须加以考虑。对于心理学,极不幸的事情就是,每一个人都以为他自己是一个心理学家。在物理学或哲学领域内并没有这种情况。结果,当认识论者需要考虑某些心理学方面时,他并不参考心理学的科学研究,也不去请教心理学家,而只凭自己的思考。他把一些观念和关系收集到自己的思想内,试图由自己去解决所产生的心理学问题。我愿意引述几个认识论上的例子,说明即使一些心理学发现初视之下似乎与讨论的问题无关,但这些心理学上的发现是能够和有关问题关联起来的。
我的第一个例子是关于逻辑实证主义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者在他们的认识论中从来不参考心理学,他们认为,逻辑实体和数学实体只是一些语言结构。这就是说,当我们进行逻辑或数理运算时,我们只是利用一般的句法、一般的语义学或莫利斯所谓的一般性语用学,即一般性语言用法的规则。一般讲来,他们的主张是:逻辑的与数理的实体是从语言派生出来的。逻辑和数学只是一些特殊化了的语言结构。现在,在这里,这就与考查事实密切关联起来了。我们能够考查,在语言发展以前,儿童是否就有了逻辑的行为。
我们能够发现,儿童动作的协调是否揭示出一种类的逻辑;是否揭示出一个序列系统;是否揭示出种种一对一的对应结构。如果在语言发展之前,我们在幼儿的动作协调中的确发现有逻辑结构,那么我们就不能说,这些逻辑结构是从语言中派生出来的。这是一个事实问题,不能用思辨,而只能用实验的方法及其客观发现去探索。
于是发生认识论的第一个原理就是严肃地对待心理学。严肃对待心理学的意思就是说,当发生一个有关心理事实的问题时,我们应该向心理学的科学研究请教,而不应试图通过自己的思辨去发明一个答案。
附带说一句。值得指出的是,在语言学本身的领域内,自从逻辑实证主义进入黄金时代以来,理论的地位已经颠倒过来了。布卢姆费尔德在他的时代完全坚持逻辑实证主义者的观点,逻辑的语言学观点。但是目前,如你们所知道的,乔姆斯基已经站在相反的立场了。乔姆斯基肯定,逻辑不是根据于和派生于语言,相反,语言是以逻辑为基础,以推理为基础的,而且他甚至于认为这种推理是先天的。他主张推理是先天的,这也许走得太过了,这个问题又是需要参照事实,参照科学研究加以解决的。这是心理学领域内另一个需要决定的问题。在乔姆斯基今天所辩护的理性主义(根据这个理论,语言是根据于理性而理性又被认为是人类天生的)和实证主义的语言学观点(根据这种观点,逻辑只是语言学里面约定俗成的结果)之间还有一整套可能的答案以供选择,而要在这些答案中作出选择,就必须以事实为基础,即以心理学的科学研究为基础。这些问题是不能用思辨去解决的。
我不想给人们这样的印象,觉得发生认识论只是以心理学为基础的。反之,每当我们能够从事某种形式化的工作时,每当我们在思想发展过程中碰到某些业已完成的结构时,逻辑的形式化是绝对必要的;我们总是在逻辑学家和我们正在探讨的领域内的专家们的协助之下,努力使这种结构形式化。我们的假设是说,以心理学的形成为一方面和以形式化为另一方面,而在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对应关系。但是即使我们承认形式化在认识论中的重要性,我们也明白,光有形式化本身也是不够的。我们正在指出,在一种领域内,要阐明某些认识论的问题,心理学的实验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甚至就形式化本身而论,仍然还有一些理由证明为什么形式化本身永远是不够的。我愿意来讨论三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不仅有一种逻辑,是有许多不同的逻辑。这就是说,没有任何单一的逻辑有足够的力量支持人们知识的整个构造。但是它也意味着,当所有不同的逻辑结合在一起,它们彼此间又不够充分地连贯一致,以致不能用来作为人们知识的基础,于是任何一个单一的逻辑力量太薄弱,而把所有的逻辑结合在一起又太复杂了,以致不能使逻辑为知识奠定一个单一的价值基础。这是第一个理由,证明为什么单有形式化是不够的。
第二个理由是在哥德尔定理中发现的。形式化是有限度的。这是事实。
任何连贯一致的系统即使丰富得足够包含初等算术,也不能证明它自己内部是连贯一致的。因此,便发生了下列的一些问题:逻辑是某些事物的一种形式化,一种公理化,但到底是哪些事物的形式化、公理化呢?逻辑的形式化是什么呢?这是一个重大的问题。这里甚至还有两个问题。任何公理系统一开始就包含着一些不可演证的命题或公理,而其他的命题则能从这些公理演证明白;这种公理系统也包含有不可定义的、根本的概念,而其他的概念则是根据这些根本概念来定义的。那么,就逻辑而言,在这些不可证明的公理和不可定义的概念下面的又是什么呢?这是逻辑中的结构论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表明以形式化作为根本的基础是不恰当的。它表明既要考虑公理化的逻辑系统,又得考虑思想本身的必要性,因为逻辑系统尚在发展而且仍然常有直觉性质的这一事实,正是来源于人类的思想。
形式化不够的第三个理由是,认识论开始解释知识时是按照它在科学领域内的实际情况解释的,而这类知识事实上并不只有形式的方面,还有其他的方面。与此有联系的,我愿意引用我的一位逻辑朋友,已故贝思的事例。他强烈地讨厌一般的心理学并且反对把心理学的观察引入认识论的领域,因此,他也讨厌我的著作,因为我的著作是以心理学为基础的。虽然如此,由于学术对照的关系,贝思参加了一次我们的关于发生认识论的座谈会,并且仔细地考查了我们所关心的这些问题。在这次座谈会后,尽管他害怕心理学家们,但他同意和我合写一本我们称为《数学认识论和心理学》的著作。这本书是用法文出版的,后来翻译成英文。他在对这一卷书的结论中,写了下面的几句话:“认识论的问题是要解释真正的人类思想是怎样能够产生科学知识的。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必须在逻辑和心理学之间建立一种协调关系。”这个宣告并不暗示心理学应该直接干预逻辑——这当然是不真实的——但是它却主张,在认识论中对逻辑和心理学两者都应加以考虑,因而讨论人类知识的形式的和经验的这两方面都是重要的。
总之,发生认识论既研究知识的意义,也研究它的形成,我们可以用下列的语词来陈述我们的问题:人类心理是用什么手段从一个比较不足的知识状态转向一个较高的知识状态的呢?决定什么是较低的或不很恰当的知识和什么是较高的知识,当然有其形式的和规范的方面。决定一定的知识状态是否高于另一知识状态,并不是心理学家的事情。这是由逻辑学家或某一科学领域内的专家们所决定的事。例如,在物理学的领域内,要由物理学家去决定某一理论是否比另一理论有些进步。从心理科学的观点来看,从发生认识论者的观点看来,我们的问题是解释一个较低的知识阶段是怎样过渡到被判断为较高的阶段的。这种过渡的性质是一个事实问题。这种过渡是历史性的或心理学性质的或者有时甚至是生物学性质的,这一点我将试图在以后加以说明。
发生认识论的根本假设是:在知识的逻辑的、理性的组织和相应的心理形成过程之间有一种平行状态。好,现在,如果这就是我们的假设,那么我们的研究领域是什么呢?当然,最有成果、最显明的研究领域乃是史前人类的人类思想史。不幸,我们对于尼安德特人的心理或泰拉尔·德·夏尔丹的“北京人”的心理,还没有很好的知识。既然我们还没有研究生源说这个领域,我们就将像生物学家一样行事,转向个体发生学。概念在个体中的发生是我们最容易研究的。我们所有的人周围都有儿童。在儿童们身上,我们有最好的机会去研究逻辑知识、数理知识、物理知识等方面的发展。这些东西,我们将在后面研讨。
关于这个研究领域的导言,就讲这些。现在我愿意转向某些专题并从研究儿童逻辑结构的发展开始。开始时我将在思想的两个不同而又互相补充的方面加以区别。一个是形象的方面,而另一个我称为运转(算)方面。形象方面被认为是模仿瞬间的和静止的状态。在认识领域内,形象的机能首先是知觉、模仿和心理影象,事实上即内化的模仿。思想的运算方面并不研究状态,而是研究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状态的转化。例如,它包括转化对象或状态的动作本身;它也包括智慧的运算,这种智慧运算实质上就是转化的体系。
它们是动作,而这些动作是可以和其他动作互相比较的,可以逆转的,即它们能够向着两个方向进行〔这就是说,动作A的结果能够被另一动作B(A的反演)所排除:A同B的结局将导致同一性的运算,而未改变其状态〕,而且是能够内化的;这些动作能够通过表象而不通过实际动作进行。形象的方面总是从属于运算方面的。任何一种状态只能理解为某一转化的结果或另一转化的出发点。换言之,按照我的思维方式,思想的根本方面是它的运算方面而不是它的形象方面。
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同一观念,我认为:人的知识本质上是能动的,认识就是把现实同化于一些转化系统。认识就是转化现实,从而理解某一状态是如何产生的。由于这个观点,我发现自己是对立于把知识当作实体的摹本,一个被动摹本的观点的。实际上,这种把知识当作实体的摹本的观念是以一种恶性循环为根据的:为了制造一个摹本,我们就得去认识我们所描摹的模型,但是按照这种认识论的看法,我们认识模型的唯一方法就是去描摹它,于是我们便陷于循环之中了,而不能知道我们描出的摹本是否像那个模型。
按照我的思想方法,认识一个客体并不意味着去描摹它——而意味着作用于它,这意味着构造转化系统,而这些转化系统只能在施作用于这个客体之上或同这个客体一道才实现的。认识现实意即构造着转化系统,而这些转化系统多多少少恰当地符合于现实。这些转化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和现实的转化是同构的。构成知识的转化结构并不是现实中的一些转化的摹本,它们仅只是一些可能的同构的模型,而经验使我们能够从中作选择。于是,知识就是一种转化系统,它继续前进地变得更加恰当一些。
大家都同意,逻辑数理的结构是抽象的,而物理的知识——根据一般经验的知识——是具体的。但是让我们请问逻辑数理的知识是从什么东西抽象出来的。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可能性是:当我们对于客体施加作用时,我们的知识就从客体本身派生出来了。这是一般经验论的观点,而且在实验的或经验的知识方面,这个观点大部分是有效的。但是还有第二种可能性:当我们对于客体正在施加作用时,我们也会考虑到这种动作本身,也可以说,会考虑到运算,因为转化工作能够在心里进行。根据这个假设,抽象不是从受到作用的客体中抽绎出来,而是从这种动作本身抽绎出来的。在我看来,这就是逻辑的和数理的抽象的基础。在包括物理知识的情况中,抽象是从客体本身抽绎出来的。例如,儿童能够在他手里举起物件并且知道它们有不同的重量——大的东西通常比小的东西重些,但有时小的东西比大的东西重些。所有这一切他是从经验中发现的,而他的知识是从物体本身抽绎出来的。
但是我也愿意提出一个例子说明有一种情况和上面的情况是同样原始的,在这种情况下,知识是从动作的协调,而不是从物件抽绎出来的。这个例子,即我们曾对许多儿童进行过相当彻底研究的一个例子,它原是一位数学家朋友提示给我的,他曾引用这个例子作为他对数学发生兴趣的出发点。当他是一个儿童时,有一天他在数鹅卵石,他把它们排成一行,从左边数到右边,他得到十。然后,他为了好玩,又从右边数到左边,看他将得到什么数目,他很奇怪他又得到了十。他又把这些鹅卵石排列成一个圆圈,结果又是十。他从另一方向,围着这个圆圈数,他又得到十。而且不管他把这些鹅卵石排成什么形状,当他数它们时,数目总是十。在这里他发现了数学中的所谓可换性,即总数与秩序无关。但是他是怎样发现这一点的呢?这种可换性是这些鹅卵石的本性吗?不错,似乎鹅卵石让他可以按照各种不同的方式排列它们;而对于水滴,他就不能这样做。因此,从这个意义讲来,他的知识有其物理的方面。但是秩序并不在鹅卵石之中,而是他,这个主体,把鹅卵石排列成行,然后又排成圆圈的。此外,总数也不在这些鹅卵石本身之中,而是主体把它们联结起来的。这位未来的数学家那一无所发现的知识便不是从鹅卵石的物理性质中抽绎出来的,而是从主体作用于鹅卵石的动作中抽绎出来的。这种知识,我们称为逻辑数理的知识,而不是物理的知识。
从客体中抽绎出来的这种类型的抽象,我们将称为简单的抽象,而第二种类型我们将称为反省的抽象,我们是从双重意义去使用这个名词。在这里,“反省的”一词除它在物理学中所具有的意义外,在心理学领域内至少还有两个意义。在物理学中,“反射”是指一条光线从一个表面反射到另一表面的这种现象。按照心理学里面的第一个意义,(反省的)抽象是从一个等级转移于另一个等级(如,从动作阶段转移于运算阶段)。按照心理学里面的第二个意义,反省(的抽象)是指反复思考的心理过程,即在思维运算阶段发生了重新组织的活动。
现在我愿意在两种类型的动作之间加以区别。一方面有个别的动作如掷、推、触、搓。这些个别动作产生于从对象中作出抽象的大部分时间。这是我在上面所说的那种抽象的简单类型。然而,反省抽象却不是根据个别的动作,而是根据许多协调的动作。动作能够在各种不同的方式中加以协调。
例如,能够把它们联合在一起,我们称之为相加性协调。或者把它们按照时间顺序先后排列起来,我们称之为有序的或序列的协调。例如,当某些动作是达到一个目标的必要手段时,在我们把动作组织起来去达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便有一个先,一个后。另种类型的动作协调是在两个行动之间建立对应的关系。第四种形式是在许多动作中建立的交点。所有这些协调形式在逻辑结构中都有其对应的平行物,而且照我看来,当这些形式以后在思维活动中发展时,在动作阶段的这种协调便是逻辑结构的基础。事实上,我们的假设是这样的:逻辑思维的根源不单是在语言中发现的,即使语言的协调是重要的,而更一般地是在作为反省抽象基础的动作协调中发现的。说得完备些,我们可以补充说,在单个的动作和协调的动作之间的区别自然是一种逐渐发生的区别,而不是一种突然中断的区别。甚至推、触、搓也是由一些较小的细致动作所组成的一种简单类型的组织。
这只是回溯分析的开始,这种分析还能进一步做下去。像在发展心理学中一样,在发生认识论中永远没有一个绝对的开端。我们永远不能回溯到这样一点上,在这里我们能说:“这里就是逻辑结构的开端。”一旦当我们开始讲到一般的行动协调时,我们就会觉察到。当然,还可以更进一步追溯到生物学领域里面去。我们可立即进入神经系统和神经原网络内部协调的领域(如麦卡洛克和皮茨所讨论的内容)。然后如果我们再寻找这些科学家们所讨论的神经系统的逻辑根源,我们就要作进一步的追溯。我们会发现更基本的有机协调。当我们再进一步进入比较生物学领域时,我们就到处发现具有依次包含的对应关系的结构。我不想进入生物学,我只想把这种回溯分析追踪到它在心理学领域内的开端,而且再一次强调人类逻辑的和数理的结构的形成并不能单用语言去解释,而是在一般的动作协调中有其根源的。
第六小节 法律演讲
法律演讲包括了和法律相关的一些内容,像是公诉人、辩护代理人在法庭上所作的演讲、律师的辩护演讲。它主要包括检察官的演讲(起诉词)、律师的演讲(辩护词)、社会起诉词、社会辩护词、被告的自我辩护等。这样的演讲针对性强,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范文:支持“物种起源”的学说
赫胥黎,英国生物学家、教育家。其名著有《进化论与伦理学》(旧译《天演论》)。本文是他在许多权威学者的一片反对声中为达尔文的进化论辩护的辩护词。
我曾经说过,科学家是在理性的最高法庭上对自然界最忠实的诠释者。
但是,假如无知是法官的顾问,偏见是陪审团的审判长时,科学家诚实的发言又有什么用处呢?就我所知,几乎所有伟大的科学真理,在得到普遍接受以前,那些最有地位的大人物总坚持认为被研究的现象是直接以神意为依据的。谁要是企图去研究这些现象,不但枉费心机,而且简直是对神的亵渎。
这种反对自然科学的态度,具有异常顽固的生命力。在每次战役中,上述的反对态度都被击溃、受到重创,但却似乎永远不会被消灭。今天,这种反对态度已经遭到上百次的挫败,但是仍然像在伽利略时代那样猖獗横行,幸而危害性已经不那么大了。
请让我借用牛顿的一句名言:有些人一生都在伟大的真理海洋的沙滩上拾集晶莹的卵石。他们日复一日地注视着那股胸怀包藏着无数能把人类生活装点得更高尚美好的珍宝的海潮。这股气势磅礴的海潮的行进虽然缓慢,但却确定无疑地会上涨。要是这些注视着海潮上涨的人们看到那些现代的克纽斯式小人物俨然坐在宝座上,命令这股巨大的海潮停止前进,并扬言要阻止那造福人类的进程时,他们会觉得这种做法即使不那么可悲,也是可笑的。
海潮涨上来了,现代的克纽斯们只好逃跑。但是,他们不像古时那位勇敢的丹麦人,他们学不会谦虚。他们只是把宝座挪到似乎是安全的远处,便又重复地干着同样的蠢事。
大众当然有责任阻止这类事情发生,使这些多管闲事的蠢人声誉扫地。
这些蠢人以为不许人彻底研究全能上帝所创造的世界,就是帮了上帝的忙。
物种起源的问题并不是在科学方面要求我们这一代人解决的第一个大问题,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当前人类的思潮异常活跃,注视着时代各种迹象的人看得很清楚,19世纪必将如16世纪一般发生伟大的思想革命与实践革命。但是,又有谁能知道,在这新的改革过程中,文明世界要经受什么样的考验与痛苦的斗争呢?
然而,我真诚地相信,无论发生什么情况,在这场斗争中,英国会起到伟大而崇高的作用。她将向全世界证明,至少在一个民族中,专制政治和煽动宣传并不是治国的必要选择,自由与秩序并非必然互相排斥,知识高于威严,自由讨论是真理的生命,也是国家真正统一的生命。
英国是否会起这样的作用呢?这就取决于你们大众对科学的态度了。珍惜科学、尊重科学吧,忠实地、准确地遵循科学的方法,将其运用到一切人类思想领域中去,那么,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就必定比过去更加伟大。
假如听从那些窒息科学、扼杀科学的人的意见,我恐怕我们的子孙将要看到英国的光辉像亚瑟王在雾中消失那样黯淡下来,等到他们发出像圭尼维尔那样的哀哭时,反悔已经来不及了。
第七小节 道德演讲
道德演讲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道德是规束人们行为准则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约,它没有强制性,靠的是人们的自觉,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道德演讲可以起到提醒人们自觉遵守社会道德的作用。
一般的道德演讲,大都是一些德高望重、受人尊敬的人来进行,这是因为这样的人大多本身就是一个道德的楷模,具有说服力。
道德演讲的内容一般都是运用一些真实的事例来达到感动人心的目的。
范文:种族隔离制度绝无前途
曼德拉,南非总统。1962年8月,他因领导罢工运动和抵制白人种族主义者成立“南非共和国”,被南非当局逮捕,在狱中度过27年之久,于1990年2月获释。这是同年2月11日他出狱后发表的首次演讲。
朋友们,同志们,南非同胞们:
我以和平、民主和全人类自由的名义,向你们大家致敬。我不是作为一名预言家,而是作为你们的谦卑的公仆,作为人民的公仆,站在这里和你们面前。
你们经过不懈的奋斗和英勇牺牲,使我有可能在今天站在这里,因此,我要把余生献给你们。
在我获得释放的今天,我要向千百万同胞,向全球各地为我的获释而作出过不懈斗争的同胞,致以亲切的和最热烈的感谢。
今天,大多数南非人,无论黑人还是白人,都已认识到种族隔离制度绝无前途。为了确保和平与安全,我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声势浩大的决定性行动,来结束这种制度。我国各个团体和我国人民的大规模反抗运动和其他行动,终将导致、也只能导致民主制度的确立。
种族隔离制度给我们这片大陆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破坏。成千上万个家庭的生活基础遭到了摧毁。成千上万人流离失所,无法就业。
我们的经济濒临崩溃,我们的人民卷入了政治冲突。我们在1960年采取了武装斗争方式,建立了非洲人国民大会的战斗组织——“民族之矛”,这纯属为反抗种族隔离制度和暴力而采取的自卫行动。
今天,必须进行武装斗争的种种原因依然存在。我们别无选择,只有继续进行武装斗争。我们希望,不久将能创造出一种有利于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气氛,以便不再有必要开展武装斗争。
我是非洲人国民大会的忠诚的遵守纪律的一员。因此,完全赞同它所提出的目标、战略和策略。
现在需要把我国人民团结起来,这是一项一如既往的重要任务。任何领导人,都无法独自承担起所有这些重任。作为领袖,我们的任务是向我们的组织阐明观点,并允许民主机制来决定前方的道路。
关于实行民主问题,我感到有责任强调一点:运动的领导人要由全国性会议通过民主选举而产生。这是一条必须坚持,毫无例外的原则。
今天,我希望能向大家通报:我同政府进行的一系列会谈,其目的一直是使我国的政治局势正常化。我们还没有开始讨论斗争的基本要求。
我希望强调一下,除了坚持要求在非洲人国民大会和政府之间进行会晤以外,我本人从未就我国的未来问题同政府进行过谈判。
谈判还不能开始——谈判不能凌驾于我国人民之上,不能背着人民进行。我们的信念是,我国的未来只能由一个在不分肤色的基础上通过民主选举而产生的机构来决定。
要谈判消灭种族隔离制度问题,就必须正视我国人民的压倒一切的要求,即建立一个民主的、不分肤色的和统一的南非。白人垄断政权的状况必须结束。
还必须从根本上改造我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以便使种族隔离制度造成的不平等问题得到解决,并保证我们的社会彻底实现民主化。
我们的斗争已经到了决定性时刻。我们呼吁人民要抓住这个时机,以便使民主进程迅速地、不间断地得到发展。我们等待自由等得太久了。我们不能再等了。现在是在各条战线上加强斗争的时候了。
现在放松努力将铸成大错,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不会原谅这个错误。地平线上萌现的自由奇观,应该能激励我们付出加倍的努力。只有通过有纪律的群众运动,胜利才有保障。
我们呼吁白人同胞加入我们的行列,来共同创造一个新南非。自由运动也是你们的政治归宿。我们呼吁国际社会继续采取行动,来孤立这个实行种族隔离制度的政府。
如果在目前取消对这个政府的制裁,彻底消灭种族隔离制度的进程就会有夭折的危险。我们向自由的迈进不可逆转。我们不应让畏惧挡住我们的道路。
由统一的、民主的和不分肤色的南非实行普选,是通向和平与种族和谐的唯一大道。
最后,我想回顾一下我在1964年受审时说过的话。这些话在当时和现在都一样千真万确。我说过:我为反对白人统治而斗争,也为反对黑人统治而斗争,我珍视民主和自由社会的理想,在这个社会中,人人和睦相处,机会均等。我希望为这个理想而生,并希望实现这个理想。但是如果需要,我也准备为这个理想而死。
第八小节 礼仪演讲
礼仪演讲是在一些公众场合发表的一些用来调节人际关系的演讲,像我们常见的凭吊、庆贺、婚礼、生日等活动的演讲,都可算为礼仪演讲。礼仪演讲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各种不同场合的利益要求,说话要得体,要符合身份,符合场合。
范文:主持词
男: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女:女士们、先生们:
合:大家好!
男:2009年的春天,是一片花的海洋,焕发出勃勃生机。
女:美丽的××,披上节日的盛装,更加多姿多彩,楚楚动人,展现出山、水、洲、城的迷人画卷。
男: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
女:在这百舸争流的盛世,“和谐××”2009新春团拜会文艺演出在这里举行。
男:首先,请让我们荣幸地为大家介绍出席本次演出的各位领导和评委。
他们是:×××,×××,……
女:出席本次演出的领导还有:区委书记×××,区委副书记、区长××以及全体区级领导。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领导的到来。
男:为了这台演出,全区各级各部门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选送了一大批优秀的节目,在这里,对他们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大家掌声鼓励。“和谐××”2009新春团拜会文艺演出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