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怪诞心理学大全
57447300000003

第3章 遇见未知的自己

第一节 思路迷失:为什么我们能找到去月球的路,却迷失在大卖场

为什么目标细化后更易实现

著名数学家笛卡尔曾经说过:“在解决问题时,把我们所考虑的每个问题都尽可能地分成细小的部分。”他的话告诉我们,为了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我们不妨把一个难题分解成一些比较容易解决的小问题,然后依次解决这些小问题,最终达到解决整个问题的目的。这不仅适合数学的学习,也一样适用于我们的生活和人生发展。

1985年,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三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脱颖而出,成为该比赛的冠军。两年后,他又在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获得世界冠军,他的胜利让很多人都感到匪夷所思,但没有人找到其中的答案。

10年后,他在自己的自传中解答了这个问题:每次比赛开始之前,他都会乘车去仔细看一下比赛的线路,并且把比赛线路上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一家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个小房子,直到比赛的终点,40公里的比赛被他分解为几个小的目标。比赛开始以后,他会用最快的速度冲向第一个目标,接着用最快的速度冲向第二个目标。就这样,他轻松地赢得了整个比赛。其实,他之所以这样做与他之前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起初,他并没有意识到这样做的好处,他把目标定在40公里外的重点上,结果没有跑到一半就已经疲惫不堪了。后来,他把目标定在赛道的一半的地方,但后来他发现这样做毫无用处。最后,他发现自己的小目标一定要是经过一定的努力就可以实现的,于是,他便重新规划了自己的比赛,这样,他在比赛中的表现开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果我们觉得自己的目标完成不了的时候,就需要把大目标分为若干个小目标,完成一个小目标之后再激励自己完成下一个小目标。最后,我们会发现离终点已经不远了。

所以,要想获得大的成功,就要修正自己的思维,学会分解目标,循序渐进。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一个长远的目标来为自己指引方向,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世事变化中始终坚持自己的方向,而不至于走弯路。

但是,相对而言,我们往往容易接受短期、具体的东西,而不容易接受那些远期模糊的东西。一个目标即使再远大,如果我们看不到摸不到,那么它于我们而言就只是一句空话。而且一个长远的目标的实现往往都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而在短时间内努力的效果通常不是很明显,这样,人们的积极性就很容易受挫。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我们想采用细化目标来解决问题,我们就要让分解的小目标既要有激励价值,又要现实可行。如果小目标依然很难实现,或者毫不费力就可以达到,那么这样的目标分解就毫无意义。在分解目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技巧。同时,将自己的每一步目标都控制在一个能预见和操纵的范围内,以便清晰明了地处理每一个问题。这样,上一个目标是下一个目标的前提,下一个目标将升华成上一个目标的结果,当我们实现了这一个个的小目标,大目标的实现将会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演绎思维让我们更了解事情真相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规律出发,运用逻辑证明或数学运算得出特殊事实应遵循的规律,即从一般到特殊。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事情与演绎思维紧密相连。

柯南·道尔的《血字的研究》中有这样一个情景:福尔摩斯和华生初次见面,彼此之间并无交流,但福尔摩斯一眼就断定了华生是从阿富汗来,并看穿了他的身份和经历。这是怎么做到的呢?我们不妨来看一下福尔摩斯的思维过程。

在福尔摩斯看来,华生具有医务工作者的风度,却有军人的气质。那么,很显然他是个军医,因为这是军医所具有的气质。

此外,他看到华生面色黝黑而手腕皮肤黑白分明,断定他原本是个皮肤白皙的人,只是最近经常暴晒,而当时英国的阳光不足以把他晒成这样,所以,福尔摩斯就断定华生刚从热带回来,而这也正是所有在热带待过的人的共同特征。

福尔摩斯看到他面容憔悴,左臂受过伤,现在动起来还有些僵硬不便,就断定他久病初愈而又历尽了艰苦。一个英国的军医在热带受过苦,受过伤,在当时的情况下,自然就只能是在阿富汗待过了。

很显然,在福尔摩斯的心里,对各地的气候、各种人的特征有一个大致了解,当他看到这样一个人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用这样的标准去判断对方的情况。而福尔摩斯的这个思维过程其实就是对演绎思维法的巧妙运用。

这样的思维过程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比如,当一个孩子明白玻璃会被不易碎的东西打破的时候,如果他认定一个石头不易碎,他可能就会明白石头也会打破其他易碎的东西。这个思维的过程就是演绎思维的过程。虽然孩子本身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但它是的的确确存在的。

了解了演绎思维的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快更准确地认识事物。而忽略演绎思维则容易让我们的判断出错,混淆真相。

曾经有这样一个谣言,有人说在百事可乐的罐子里发现了皮下注射器的注射针,美国二十几个州的媒体得知这个消息后都做了相关报道。传言说,百事可乐的股价在很短的时间里将大幅下跌,很多资深投资人也以赔本的价格抛售百事可乐的股票。

其实,只要运用一下演绎思维,我们就会发现,这样的谣言其实是不可信的。众所周知,任何突发事件的背后必然会有利益在驱动,而且,事态转变的方向也必然是朝着与利益方的利益相符合的方向,那些因为事态的转变而急于脱身的人很可能不会是最后的受益者。也就是说,当一个表现一直很好的事件突然发生转变的时候,对于手中正掌握着一定利益的人来说,来自对方的不利于自己的信息很有可能就是虚假的。同样地,在百事可乐的罐子里发现注射针这个消息对于那些手中拥有股票的人来说就是虚假的,而对于那些制造信息、企图低价趁机买进股票的人来说就是有益的,再加上百事可乐的发展状况一直很好。

这样想一下,我们就不难发现,这个具体的突发事件其实不过是某些人刻意制造出来的烟幕弹而已。事实也确实是如此,不久之后美国联邦药物管理局和联邦调查局就宣布这些报道完全是在恶作剧。

我们说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但我们也要知道,相似的事物就必然会有一些相同的特征。如果整个类型的事物都是某种状态的时候,那么这个类型中的某个具体事物就必然也处于同样的状态。明白这一点,我们就掌握了演绎思维的精髓。

少数服从多数是必须的吗

我们常说“少数服从多数”,但事实上,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财富往往存在于少数人的手里,技术也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所以,我们在做事的时候,只要掌握了关键的部分,我们也就掌握了最大的财富、真理和力量。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要把大部分精力用于重要的事情中,而不要浪费在不必要的细枝末节上。这就是典型思维。

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某支行的所有顾客中绝大多数是离退休人员,一到该发放养老金的时候,银行服务窗口的离退休人员就会排起长队。为此,他们曾经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了离退休人员身上。

但很快他们就发现,由于忽视了对高端顾客的优质服务,让为数不多的顾客在服务窗口长久等候,这导致了顾客的不满,使得银行出现了顾客流失的现象。长此以往,银行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于是该支行又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了巩固已有顾客和发展新的顾客上。他们为顾客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服务,大大缩短了顾客办理业务的等待时间,顾客流失的问题也因此得到了解决。不久后,该银行就有了近百户的顾客,银行的业务也有了增长。

正是改变思维方式,将“少数服从多数”的思维方式转变为典型思维,将精力集中在少数重要的顾客身上,该邮政储蓄支行才能“化险为夷”,取得出色的业绩。

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在研究后发现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往往只有20%,剩下的80%是次要的。这说明,不平衡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状态:比如,商家80%的销售额可能来自20%的商品;市场上80%的产品可能是由20%的企业生产的;企业80%的利润往往是由20%的顾客创造的;销售部门80%的业绩往往是由20%的推销员带回的等。

事实上,“二八”法则在金融行业也是通用的:80%的财富和利润往往来自那20%的高端顾客,自然而然地,他们也应该成为金融业重点服务的对象。当然,我们不否认顾客与顾客之间是平等的,每一个顾客都是上帝,但这并不意味着商家就要认为所有顾客一样重要,就要在所有生意、每一种产品上都付出相同的努力。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企业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如果把所有精力平均分配给每一个人,最终将会得不偿失。相反,如果将有限的精力和资源放在那些重要顾客身上,所取得的成绩将会是可喜的。

“二八”法则告诉我们,做事的时候要抓住关键的少数环节,对于那些不能带给我们收益的事情要坚决放弃,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在最短的时间里,收到最大的效果,谋求更大的收益。

一番好意为何导致分手

推己及人,是指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这是类似思维的一种体现。在为人处世中,我们都提倡推己及人。但是推己及人也要顾及别人的感受,如果只是自己一厢情愿,就可能出现问题,导致好心办了坏事。

丁丁最近刚刚交了一个男朋友,两个人正处在热恋中。她喜欢吃火锅,便经常带男朋友去吃火锅。虽然男友每次都吃得很少,但仍然会积极、主动地陪她去吃。后来她发现,每次她提到请男朋友吃饭的时候,男朋友都会以各种理由说不去。

丁丁觉得他们之间产生了一些问题,于是想找男朋友谈谈,但是话还没说完,两人便在彼此的愤怒中争执起来。在争吵中男朋友说出了吃饭的事情:“你喜欢吃火锅,便以为我也喜欢吃火锅,但实际上我根本不喜欢吃火锅。你没发现我每次都吃得很少吗?你想过我爱不爱吃吗?你这是真心爱我吗?”男朋友的话让她突然感到无话可说。丁丁只能无奈地接受了男朋友分手的决定。

正是类似思维的指引,让丁丁犯下了一厢情愿的错误,以至于她不仅没能获得男朋友的欢心,还导致两个人分手的结局。所以虽然说要推己及人,但也不要过分地以己之心度人心。那么,怎样才能在推己及人中,避免强加于人而弄巧成拙呢?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发现他人内心的真正需求,迎合他们的需求去说话做事,才可能实现自己的目的。或许,我们能从下面的例子中得到启发。

小舟自己开了一家服装店,这天,店里来了一位时尚的女士。她试穿了几件,不是觉得衣服褶皱,就是衣服太宽松,一直没有试穿到合适的。凭着多年的经验,小舟知道问题的根源在于这位时尚女士一直没有直起腰身,她每次试穿衣服的时候,都只是很随意地在镜子前面看一下。

这时,该女士又试穿了一件衣服,并且看得出她非常喜欢这件衣服。于是,小舟在旁边建议说:“这些衣服有的大,有的小,把您身上优美的线条都给遮住了,但这件衣服非常适合您,如果您能正式地站在镜子面前,也许效果会更好一点儿。”

时尚女士一听,立刻直起腰身,重新在试衣镜前看着自己。这时这位时尚女士发现,镜子中的自己看上去很漂亮,觉得身上的衣服非常适合自己,凹凸有致的线条,娇美的身材。于是站在旁边的小舟继续说道:“这件衣服穿在您的身上,让您看起来比以前更加苗条。”女士笑着说:“是呀!我也发现了,显得瘦了几斤。”然后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件衣服。

小舟正是通过洞悉时尚女士心中对最后一件衣服的特殊喜爱,才提出了合适的建议,达到了向对方施加影响的目的。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每个人都会做出不同的行为,只有善于从中洞悉出其内心世界中最真实的想法,才能有效影响他人,进而引起共鸣、达成共识。

所以,我们要灵活地运用类似思维,当自己喜欢某一事物的时候不要独断地以为别人也喜欢,否则只会适得其反,换来别人的反感。要记住,我们可以推己及人,但不能一厢情愿而勉强别人,要仔细体察对方真正需要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然后一击即中,走进对方的内心世界,赢得对方的好感。

转换自己的心智模式

如果我们只看到了世界的一部分,我们又是如何处理这部分的呢?来看看下面这个故事。

在一条狭窄的山路上,一个货车司机正在爬坡,已经开了三个小时,他有点儿昏昏欲睡。就要到坡顶的时候,迎面来了一辆车,车上的司机伸出头来,伸手指了一指,对他大喊了一声!呜的一声,两车擦肩而过。他的瞌睡一下子醒了,他马上伸出头,冲着车的背影大声咒骂!他得意回过头来,看看前面的下坡路,天啊!他刹车不及掉沟里去了。

对面的司机只是想告诉另一个司机前面有情况,但是为什么一个善意的提醒却没能起到效果呢?因为受固定思维的影响,这个司机以为这是一句侮辱。

总之,我们按照自己过去的经验和记忆在我们脑子里面构建一个自己的世界。我们用一个固定程序来处理进入大脑的信息,然后根据经验和记忆构建出一个我们假设的世界模型,再对这个假设世界做出反应。简单地说,我们给自己创造一个世界模型,然后根据这个创造出来的世界生活。这是我们大脑的工作原理。在很多时候,我们能用这个方式来快速处理非常复杂的问题,比如围棋高手根据经验和棋路(他自己构建的围棋模型)来处理能与计算机抗衡的计算。但是有些时候,这个模型也会让我们犯一些明显的错误,比如上面例子中的司机撞猪事件。

回顾一下我们的经历,不难发现,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件事情,然后马上反应说:“哦,那一定是……”事后才发现那是一个错误的看法。所以,当我们觉得世界黯淡、生活绝望时,不要抱怨上帝的不公,先转换一下自己的心智模式,也许我们会看到完全不一样的世界,而豁然开朗。总之要记住,虽然我们同在一个世界,但是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命运因我们的心智而改变。

青春期为什么更依恋同性朋友

回顾我们的青春期生活或者观察周围青春期阶段的孩子,不难发现,同性的朋友之间更容易亲近。虽然同性朋友之间的友谊很可贵,但有的父母会担心同性朋友之间过于亲密,会不会导致孩子长大后有同性恋倾向。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看待青春期亲密的同性关系呢?

13岁的小亮与邻居家同龄男孩小阳自小在一块玩耍,从幼儿园到小学一起上学,情同手足,形影不离。但近来小亮父亲感觉到两个孩子常背着人躲在一起,关系似乎有些反常。细心的父亲终于发现两个孩子的“不良行为”,如互相亲吻。对此,他既着急,又惊慌,怀疑两个孩子是不是同性恋。

此外,另一位读高中的女生陈静,近一个月来,她心情悲伤忧郁,甚至闪现轻生厌世的念头。经过询问,原来这种忧虑情绪是因为失掉“挚友”而产生的。她原与一位女同学感情甚密,两人曾海誓山盟,一辈子绝不与其他人交往,将毕生的情感都奉献给对方。可是这种特殊的关系维持了两年,那位女同学与另一位女生好上了。这使她既忌妒又悲伤,恨不得一死了之。

以上两个事例都指出了一个问题: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关系过于亲密,会发生同性恋吗?

其实,同性依恋与同性恋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首先,我们要从青春期的心理入手来正确看待这个问题。正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渴望友谊,急切地寻找能促膝长谈之人,以倾吐心中的喜怒哀乐,以换取理解和支持。

其次,由于这一时期的少男少女性生理处于发育阶段,性成熟现象普遍存在,这与他们幼稚的思想意识相矛盾,朦朦胧胧的性心理促使他们通过各种盲目的手段体验性感觉,如拥抱、亲吻等。其发泄对象多是他们亲密的小伙伴。

所以,从青春期的特殊心理和成长特征来看,同性依恋属于正常的现象,不应该视为同性恋。

尽管如此,对少年时期这类同性相依恋的现象也不可掉以轻心。如果青少年和同性关系异常亲密,会产生只有同性在一起玩耍才舒服的意识,等到了该和异性交往的年龄时,可能不愿意或害怕与异性交往接触。此外,因为同性之间过分地依恋,容易丧失自己的独立性和完整的人格,产生社会交往的不适应感,将自己囿于狭小的人际交往圈中,成人后也可能发展成同性恋。由此看来,如果不适时加以开导,同性依恋对孩子身心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

所以,父母应尽早注意孩子怎样交朋友及交上怎么样的朋友。对青春期的孩子,一旦发现过分依恋同性的苗头,可在温馨亲切的气氛中采取循循善诱的方法,鼓励孩子多交朋友,有意识地介绍几个志趣相投的男女同学给子女,让他们共同学习、娱乐、交往,以逐渐减少特定的同性之间的依恋感。

若发现孩子在与同性玩耍时出现了接吻、拥抱等行为时,既不能当面粗暴地羞辱责骂孩子,也不要斥责别的孩子是坏孩子或禁止往来,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而应对孩子进行青春期性教育,使孩子消除对性的神秘感,从道德与心理上对一些不良的行为举动产生厌恶,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同时要让孩子多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如果青春期的孩子同性依恋现象比较严重或者出现异常反应,家长通过温和的教育和引导无效的话,还应从心理上寻找原因以纠正孩子的行为。

为何女性到了更年期容易失眠

女性朋友在绝经期或绝经之后,心烦意乱、失眠、发胖等各种问题都相继而来。

梁姨退休前在市建行工作,近几年来经常情绪急躁、易于激动、喜怒无常,梁姨认为是工作太忙、压力太大的原因,也就没想到要去就诊。好不容易退休了,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了。可没想到退休后不到两个月,身体就出现了其他症状——经常出汗、头痛、心悸、血压升高、关节酸痛、体形发胖等,还有最让梁姨受不了的就是晚上睡不着,一开始吃安眠药还勉强能睡着,可是近来安眠药也不管用了,姐妹们说她可能是得了更年期综合征。经医生诊断,梁姨的症状是更年期综合征导致的。

那么什么是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呢?它是指妇女在绝经期或绝经之后,因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或丧失,以致雌性激素水平下降所引起的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代谢障碍为主的一系列症候群。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多发生于45~55岁,一般在绝经过度期月经紊乱时症状便已经开始出现,可持续至绝经后2~3年,仅少数人到绝经5~10年后症状才能减轻或消失。

女性更年期常见不适症状有:月经周期紊乱、经量不一,并逐渐减少;情绪急躁、易于激动、心烦意乱、思想不集中、喜怒无常;面部潮红、经常出汗、头痛、心悸;血压升高、关节酸痛、体形发胖等。

有些人一下子不能适应这样的变化,会出现异常心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悲观。一些妇女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更年期症状,出现悲观的想法,情绪消沉。一些人担心自己已经衰老,生命似乎走到终点,失落感特别明显。一些人常回忆过去岁月中不愉快的事件(灰色回忆),经常以泪洗面。

第二,焦虑。由于更年期综合征的出现,使一些妇女顾虑重重,外界的一点点刺激就容易引起很大的情绪波动,精神难以集中。

第三,敏感多疑。有的妇女整日忧心忡忡,郁郁寡欢。她们经常无端猜疑,见风就是雨,格外关注小道消息和闲言碎语,经常喜欢凭主观臆断把他人的言语和行为盲目地联系在一起,这不但影响了人际关系,还影响了自己的心理健康。

第四,个性与心理的改变。一些妇女的某些更年期症状比较明显,这些症状影响并改变了她们的个性。她们有时表现为唠叨、自私、急躁、不近人情,有时过度兴奋,有时则伤感、绝望,看问题及处理问题很极端。

第五,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有的人每天上下班两点一线地生活,对社会上的活动失去兴趣,又不想培养新的兴趣。

更年期是每个妇女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但每个人所表现的症状不同,症状轻的可以安然无恙,症状重的则会影响工作和生活,甚至会发展成为更年期疾病,如案例中的梁姨。因此更年期妇女更应该关爱自己,多了解更年期的常识,做好心理准备。

首先,要坦然接受成为中老年人的事实,将健康的身心作为美的评价标准,多参加一些活动,比如唱歌、跳舞等活动,让自己的老年时光也散发出另一种“青春”的魅力。

其次,尽快适应人生角色的转变。由于子女长大,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母亲面对突然冷清下来的家会感到凄凉。空闲也成了难以对付的难题,不安情绪也就油然而生。这就要求女性朋友们平时要学会扮演多种角色(如朋友、母亲、同学、同事),增强自己的角色可塑性,让自己更好地适应不同阶段的生活。

最后,我们会发现平时独立性比较强、有自己兴趣爱好的女性,到了更年期会适应得更快。所以,要寻找自己工作和家庭以外的其他爱好,拓展自己的兴趣,这样可以快乐地填充自己的空闲时间,减少更年期的烦恼忧虑。

总之,从现在就做足准备,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女性朋友一定可以快乐地度过人生的每一个不同阶段。

第二节 两极分化:为什么心态让双胞胎“命运”迥异

同样的钱为什么感觉不同

有一个人要去听一场音乐会,票价是200元,出发时发现丢了一张价值200元的电话卡,虽然很心疼,但并没有影响他去听音乐会。而如果这个人把提前购买的200元音乐会门票弄丢了,他则不愿意再次买票去听了,这是为什么呢?

丢了电话卡,损失了200元,丢了音乐会的门票,也损失了200元。同样是损失200元,从损失的金钱上看,并没有区别,但为什么丢了电话卡后那个人仍然选择去听音乐会,而丢了音乐会门票之后就选择不再去听了呢?原因是,在人们的脑海中,建立了多个账户,电话卡和音乐会门票被归到了不同的账户中。因此,丢失了电话卡,在音乐会的账户里,其支出仅仅是200元,并不会因为丢失了电话卡使音乐会所在账户的预算和支出发生变化,因此,人们仍然会选择去听音乐会。但丢的是音乐会门票,如果再买一张音乐会的门票的话,前后两张音乐会门票都被人们归入到了同一个账户,所以看上去,如果要听这场音乐会,就要花400元才行,这样人们当然觉得很不划算,因此放弃。

这种相同数额的钱在同一个消费者的心理上产生不同反应的现象,主要是因为他把不同来路的钱放到了不同的“心理账户”。同样地,辛勤劳动换来的100万和中彩票或者捡来的100万,在人们的大脑中根据不同的来路被归入了不同的账户,因此两者就不一样。

挣来的钱和意外之财,使用起来当然是不一样的。自己辛苦挣来的钱花起来肯定会很谨慎,不该花的不花,该花的能省则省;意外之财反正是白得的,没了就没了,不用白不用,花起来也很随便,因此人们可能就会毫无顾忌地请客吃饭,买各种高昂的奢侈品,很快就会被挥霍空。

美国行为科学家查德·赛勒曾经说过:“钱并不具备完全的替代性,因为我们会分别为不同来路的钱建立不同的账户。”的确,每个人在心里都会根据各种理由建立若干个心理账户,管理着不同来路的钱,对其进行不同的预算和支出,并影响着自己的消费行为。

李女士最近去逛商场,看中了一款标价为1999元的化妆品,犹豫了好长时间,她还是不舍得买,觉得实在是太奢侈了。但是过生日的时候,当她的丈夫把这套化妆品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她的时候,她还是非常开心。

尽管李女士知道她买和她丈夫买,用的都是家里的钱。为什么一样的钱以不同的理由开支心理感觉会不同?心理学家认为,李女士如果自己花钱去购买1999元的化妆品,则属于生活开支,有点奢侈;而丈夫作为生日礼物送给自己,则属于情感开支,情感是无价的。因此,人们为何欣然接受昂贵的礼品却未必购买昂贵的礼品,也就不足为奇了。

另外,对于普通人来讲,由于“心理账户”的存在,他们可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花完从其他途径得来的不是自己辛苦劳动所挣来的钱,比如说奖金、礼金或者中彩票得来的百万大奖;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会非常在乎退休金、养老金、定期存款等,对这些也往往会采取相对保守的投资策略。

心理学家建议我们把所有的钱都根据用途分门别类地归入不同的账户。这些账户建立得越清晰,执行得越严格,我们就越不会没有节制地、不加计划地乱花钱,生活也会过得更加美好。

人们为什么热衷冒险

人们为什么会如此热衷于冒险呢?

让我们来玩个游戏吧。有一个赌盘已经一连5次都停在“红”上,第六次你会押哪呢?你是否认为下次开转时停在“黑”上的可能性会大些?答案是否定的。赌盘每一轮停在“红”或“黑”上的概率始终不变,都是50%,不少赌客就栽在这种错觉上。

关于人们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冒险,神经学家认为多巴胺的量越大,流动越快,那么人就越有寻求刺激的欲望。

寻求刺激的动力因人而异,追求刺激的程度也有天壤之别。有些人比较脆弱,玩扑克牌时小赌一把,也能令他们紧张得心惊肉跳;而一些人即使在跳伞时从飞机上一跃而下,也并不觉得刺激。

这类差异或许能用每个人的多巴胺系统来解释。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介质,多巴胺的量不同,在神经元间传递信息的快慢不同,寻求刺激的欲望也就不同。对于最喜欢寻求刺激的人,多巴胺能使他们达到一种真正如痴如狂的状态。

心理学家把这类行为称作“追求震撼”,而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在其中发挥了作用。比常人更需要多巴胺刺激的人,一般更能承受“追求震撼”可能带来的生理、社会或钱财等方面的风险,因为他们知道风险将伴随刺激而来。

然而,关于人们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冒险,生物学家杰伊·弗兰认为人类是在利益驱动下冒险的:越是肯冒险,就越有可能变强大。

在某些心理学家看来,一个人很难抗拒寻求刺激的诱惑,是人类本性的极端表现:容易过低估计风险,而过高估计自己的预期成绩。例如,调查显示,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比一般人强,认为自己比一般人更善于判断优劣,专家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乐观倾向”。所以,有时人们完全清楚某些不健康的甚至是玩命的习惯所包含的巨大风险,但仍乐此不疲。

总地说来,人们并不善于估量风险——从这点来说,我们差不多都是些“概率瞎子”。所以在赌盘一连5次停在“红”上之后,第六次的时候,许多观赌的人就会产生错觉,以为下次开转时,赌盘停在“黑”上的可能会大些。同样,我们还特别担心会死于横祸,例如遭到谋杀、被闪电劈死或被毒蛇咬死等,尽管遭遇这类事件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还有,坠机事件在人们心中引发的恐慌远大于车祸,这是因为飞机坠毁比汽车出事要引人注目的多。实际上,车祸的死亡者所占比例,远高于坠机的死亡者。

由此,我们不禁要问,既然人脑有能力理解复杂得多的数学关系,为何还会犯这些基本的判断错误呢?在大脑进化的成千上万年间,遭受敌人攻击及被毒蛇咬伤之类的事件,构成了实实在在的威胁,对这类事件的恐惧心理也就深深地嵌刻在了神经系统中,只是在现代化社会中已不合时宜了。

人们更偏爱有曲线的物体吗

很多时候,相对于有棱有角的东西,我们是否更喜欢有曲线的东西。

比如,女性的身材曲线对大部分男性都具有吸引力,男人之间会以一种有趣的、非语言的方式来示意某个女人是美女:挑挑眉毛、一声长叹、歪一下头、用双手比出女性凹凸有致的身材曲线。汽车的设计中包含了柔和的曲线。看看现有的办公家具,并将其与你的居家家具进行比较。办公家具,即便是在休息室中的办公家具通常有棱角,显现出一种正式、非轻率的态度;而居家家具通常更有弧度,传递出一种柔性之美,看起来更讨喜。

我们是否真的更喜欢那些具有曲线的物体而不是锋利、具有棱角的物体呢?

哈佛医学院的摩西巴尔和奈托勒塔让14名实验者观察了280对物体。其中半数为真实物体,另一半为图形。配对中的一方具有尖锐的棱角,另一方则更有弧度。例如,一次比较中展示了两块手表,一块方形,一块圆形。这两个对象被简单地并排摆在屏幕中(展示大约8/10秒),实验者必须根据直觉反应,指出他们更喜欢二者中的哪一个。结果是非常明确的:无论对象是真实物体还是图像,实验者都对具有曲线的对象表示出了偏好。

这里需要指出重要的一点——做出判断的时间非常短,还不到1秒。这样,实验参与者就没有在选择上犹豫,没有时间考虑他们的偏好。如果给了他们足够的考虑时间,那么经验的影响就会进入到选择中,对结果造成影响。使用更短的反应时间,我们就得到了对每个对象更纯粹、更直觉的好恶。

我们不太喜欢尖锐、有棱角的物体,是因为它们传达了一种危险的信号(如箭头或尖刀)。无论是什么原因,外形如何的确影响了我们对物或者是对人的印象。比如说人,大部分时候,他棱角分明表达了一种负面评价,而他十分圆熟则是一种明确的表扬。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比如,男性方正、有棱角的下颚通常被视为果断、独立和自信的表现。在求职面试中,如果招聘者正在寻找一名果断的领导者,那么这种特性可能会使你获得优势。

外形是决定我们思考与反应的首要因素吗?当然不是。然而,如果我们能清晰地认识到我们自身外形上的特点,并且将其好好利用起来,将会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好好认识自身的外形特点,平时就要多多注意,避免在关键时候给自己减分。

不同颜色容易让人产生错觉

为什么有时候相同的东西,要是颜色不一样的话,就会给人不同的感觉呢?而且有很多奇怪的心理现象都与颜色有关。

比如,为什么搬家要用浅色的纸箱?为什么看到蓝色的汽车要小心追尾?为什么保险柜大多是黑色?身处在彩色世界中的人们,会因为红色而激动,也会因为黑色而沉静,但很少有人去思考色彩和生活的关系。色彩与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色彩可以洞悉一个人的内心,借用色彩的力量可以给人好运,甚至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

我们先来回答为什么看到蓝色的汽车要特别小心?因为不同的颜色即使处在同一位置,带给人的视觉感受也是不同的。像蓝色这种冷色调,总会给人相对较远的感觉,如果跟着一辆蓝色的车就更容易追尾,而红色的车颜色明亮,会时刻引起人们的注意,好像近在眼前。

另外,为什么搬家要用浅色的纸箱?为什么保险柜大多是黑色?色彩也是有重量的,相同的两个箱子,会使人感觉黑色的那个格外重,而浅色的就稍微轻一些。有人通过实验对物体的颜色和重量进行了比较,发现相同的黑色箱子要比白色箱子看上去重1.8倍。所以搬家时用浅色的纸箱会让工人们觉得不那么重,黑色的保险柜则会让小偷第一眼感觉“太沉了,我搬不动”。

日本色彩学家原田玲仁作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两个人分别放入蓝色系和红色系墙壁的房间,然后他们凭自己的感觉在里面待上一个小时后再出来,结果发现红房间的人40分钟就出来了,而蓝房间的人70分钟后还没出来。人的时间感会被周围的色彩所扰乱,在红色等鲜艳的颜色充斥下,人会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在装修明亮的快餐店等人会觉得“度秒如年”。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颜色,每种颜色其实也都反映出人的某种性格。

纯粹喜欢白色的人不多,但大都是对白色单纯美好的向往。他们多对恋爱和事业有着很高的要求,并有完美主义倾向。但喜欢白色的人也特别容易孤独。所以喜欢白色的人,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需要加强内心的定力。

喜欢灰色的人大多是做事干练且知识丰富之人。他们总是为别人着想,与人方便。这类人在面对阻碍时能够冷静思考,也容易陷入自己设置的怪圈中,但他们依然很受人欢迎。

喜欢黑色的人分为两种,一种善于打动人心,能很好地处理各种局面;另一种则怀有逃避的心态,害怕别人的点评,喜欢买黑色的衣服。喜欢黑色的人应该多穿一些亮色的衣服,特别是在恋爱中的人。

喜欢红色的人富有激情和魅力。他们在情绪上起伏较大,行动先于思考,比较任性。给他们的建议是,可以适当调节衣服里红色的比例,加入一些冷静的颜色。

粉色显得人温柔,喜欢粉色的大多是女性,他们通常拥有良好的家教且爱幻想,但遇事会非常敏感,容易受到伤害。建议喜欢粉色的人在做事情时多一些行动力。

喜欢绿色的人社会意识比较强,态度认真,能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但警惕性非常高。当喜欢绿色的人出现过度劳累等症状时,可以适当佩戴一些橙色的饰品,以缓解不安。

喜欢蓝色的人不仅有很强的团队协调能力,还很讲究礼貌,为人也很谦虚谨慎,但比较固执己见。在我们周围,喜欢蓝色的人很多,他们在性格上也有微妙的差异。

喜欢黄色的人理性、上进心强、喜欢新事物、讨厌一成不变,他们有着独树一帜的想法,容易获得成功。但喜欢黄色的人有点孩子气,喜欢无拘无束。

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如果能运用好色彩的话,不仅会让人心情愉悦,还对人的健康有益。

睡眠不好的人卧室应多用白色和淡蓝色。这两种颜色具有催眠的作用。蓝色可以降血压,消除紧张感,从而起到镇定的作用。同时避免在卧室中布置过于鲜艳的颜色。

身体疼痛时,多看看绿色。绿色对我们的神经系统有镇静和镇痛的双重效果,可以缓解精神上的紧张感和肉体上的疼痛感。

想减肥的人,可以将餐具换成灰色系。灰色等暗沉的颜色会让人觉得没有食欲,所以想要通过饮食来减肥的人不妨将家里的餐具换成灰色的。

上班第一天,别穿蓝色衣服。蓝色只会让自己显得更加没精神。约会最好不要穿白色衣服。白色容易给人“冷冰冰”的印象,增加紧张感,最好能穿一些颜色鲜艳的衣服。所以,在适当的时间地点使用适当的颜色,可以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揭秘养宠物的人的几种常见心理

从人们养宠物的行为中可以看出人们的心理。不管出于什么心理去养宠物,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或许很多宠物的主人自己都没想过为什么要养宠物。那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吧:有的人是为了传播爱心,有的人也许是为了追求时尚,也有的人是为了追求刺激——比如养上一条蛇或一只老虎。

其实无论你养的是什么,你所选择养的宠物,与它们相处时的方式都是你内心性格潜在的一种表现形式。简单来说,那些宠物,有可能就是你潜在性格的一个延伸。

关于为什么养宠物,最通常的说法是“做伴”。其实,养宠物不仅仅是“做伴”那么简单,与宠物交流获得的乐趣和满足,有时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不能得到的。

在国外有研究证实:孤寡老人饲养宠物其身体状况较为良好,寿命也能得到延长。而在中国,父母工作繁忙,无法经常陪伴孩子的家庭也会考虑饲养宠物陪伴孩子。

如今,年轻人也加入了养宠物的大军。宠物的范围也从猫狗为主扩大到了蛇、蜥蜴、蜘蛛、鸭子……

所以,那么多人痴迷于养宠物不是简单的“做伴”关系就可以解释得通的。

心理咨询师胡慎之提出了“物似主人形”的说法:养宠物都能体现一个人的性格。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总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选择一种长得像自己或具有自身某些性格特质的宠物。例如,慢吞吞的主人会养慢吞吞的金鱼,动作快、爱说话的人会养条活泼爱叫的狗,爱冒险的人会养条蛇……从宠物身上,就可以看出主人的性格。

养宠物有几种心理:自恋型、表达压抑性的情感、理想化照料者。

自恋型。人通常都有自恋的心理,也需要有自恋的心理。养宠物,是一种很好的又不自知的自恋行为。

表达压抑性的情感,是养宠物的另一种心理。人都有多面性,有时候表现出来的不一定是自己最真实的一面,这时就会感到压抑。压抑需要排解,养一只可以表达自己内心欲望的宠物,是一种排解的方法。所以你可能会看到,一个斯斯文文的女孩,却养一条凶猛的大狗这种现象。

理想化照料者。很多小孩都有这样的一个阶段,他把宠物看成自己,而他自己充当一个照料者,其实,他怎么照料宠物,其内心就渴望别人怎么去照顾他。下面列举一些养不同类型宠物的人的特点:

养大众宠物:这是一种最普遍的选择,比如猫和狗。通常主人会把小狗打扮得非常漂亮以使自己获得很大的满足感。

养另类宠物:往往代表自己的一种愿望,这种愿望是独特的,很引人注目,但很多时候那种独特感、优越感,恰恰反映出内心的懦弱与无助。

养凶猛类型宠物:内在有比较强烈的攻击欲望。

养草根类型宠物:最大的特点就是同情弱者。

所以,你如果能好好了解一下你想要了解的人的宠物,你也就了解了他。

“如愿以偿”的少年因何抑郁

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近年趋升,有心理学家曾对62位15~23岁患者做过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患者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有抑郁症,学校、家庭、社会对本病的识别率平均不足1%,一些综合医院的识别率仅为15%左右。这就警示我们有必要提高对青少年抑郁症的关注度和判别力。

李思从小勤奋又听话,是让父母很省心的孩子,从小学到高中成绩都名列前茅,高考也如愿以偿上了第一志愿的国家重点高校。马上要离家去远方读大学的时候,父母开始担心平时沉默寡言、很少和同学打成一片的李思是否能够适应大学的生活,懂事的李思安慰父母不要担心,并且第一年以优异的成绩向父母证明自己在大学也同样出色。可奇怪的是,大二那年,李思开始不间断地出现头疼、恶心、腹痛、乏力等症状,渐渐地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迟到早退逐渐成了家常便饭,成绩自然一落千丈。最后,甚至一走进教室,李思就出现心悸喘气等现象。李思无法继续大学的课程,又不想让父母失望,在长达一学期的失眠和压抑之后,他承受不住各种心理压力,冲动之下做出了轻生的行为。所幸,舍友及时发现,李思被成功抢救。但是,李思的父母甚至李思本人,都对出现在他身上的怪现象感到困惑。

为何一向表现出色的李思,会在大学的路上出现各种异常甚至冲动之下有了轻生的行为?其实,这要从李思成长中的心路历程来寻找答案。在和李思的访谈和开导中,心理医生发现,李思从小学到高中一路都很顺利,也受到周围人的表扬和赞许,在心智善未成熟的阶段,这些赞许让李思感到自豪。但是,进入大学后,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自己独立的空间和思考的时间都变多了,李思便恍然发现,为了成绩而学习并不能给他带来长久而实在的快乐。除了成绩单之外,大学的生活还有许多空白,而李思却不知如何去填充,加上不善于交际,生活更是陷入了一种空虚和乏味的状态。李思甚至还没来得及弄清楚原因,潜意识便开始做出反应,身体也有了胸闷、头疼等异常反应,最后导致李思情绪低落、精神压抑而产生轻生念头。

对于青少年,这种抑郁的心理症状是比较危险的,因为很多时候当事人未能很好地识别抑郁的各种表现,无法对症下药,从而让症状不断恶化,最后将自己引上绝路。所以,要防治青少年抑郁症,我们首先要了解该症状的各种表现,主要有六种:

第一,似病非病。患者一般年龄较小,不会表述情感问题,只说身体上有某些不适。如有的孩子经常用手支着头,说头痛头昏;有的用手捂着胸,说呼吸困难;有的说嗓子里好像有东西,影响吞咽。他们的“病”似乎很重,呈慢性化,或反复发作,但做了诸多医学检查,又没发现什么问题,吃了许多药,“病”仍无好转迹象。

第二,事事顺利却无喜悦之情。面对达到的目标、实现的理想、一帆风顺的坦途,患者并无喜悦之情,反而感到忧伤和痛苦。如考上名牌大学却愁眉苦脸、心事重重,想打退堂鼓。有的在大学学习期间,经常无故往家跑,想休学退学。

第三,自杀行为。重症患者利用各种方式自杀。对自杀未果者,如果只抢救了生命,未对其进行抗抑郁治疗(包括心理治疗),患者仍会重复自杀。因为这类自杀是有心理病理因素和生物化学因素的,患者并非心甘情愿地想死,而是被疾病因素所左右,身不由己。

第四,不良暗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潜意识层的,会导致生理障碍。如患者一到学校门口、教室里或工作单位,就感觉头晕、恶心、腹痛、肢体无力等,当离开这个特定环境,回到家中,一切又都正常。另一种是有意识的,专往负面去猜测。如患者自认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自己不会与人交往;自认为某些做法是一种错误,甚至是罪过,给别人造成了麻烦;自己的病可能是“精神病”,真的是“精神病”怎么办,等等。

第五,要换环境。可能在学校或单位发生过一些矛盾,或者根本就没什么原因,患者便深感所处环境的重重压力,经常心烦意乱,郁郁寡欢,不能安心学习工作,迫切要求父母为其想办法,调换班级、学校或工作单位。当真的到了一个新的地方,患者的状态并没有随之好转,反而会另有理由和借口,还是认为环境不尽人意,反复要求改变。

第六,反抗父母。患者在童年时对父母的管教言听计从,到了青春期或走上社会后,不但不跟父母沟通交流,反而处处与父母闹矛盾。一般表现为不整理自己的房间,乱扔衣物,洗脸慢,梳头慢,吃饭慢,不完成作业,等等。较严重的表现为逃学,夜不归宿,离家出走,跟父母翻过去的旧账,要与父母一刀两断等。

对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应将抗抑郁药物与心理治疗相结合。当药物治疗缓解了病情后,再配合心理治疗,可以增强患者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与自信。

平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缓解或治疗抑郁症:

认知疗法。你无法说服自己,走出抑郁,但你可以不要继续让自己走入更深的抑郁。

寻找更多的乐趣。对于抑郁,这很有用。“快乐需要行动”,努力让自己不要忧郁,比如,拜访朋友,接受按摩,养养宠物,装饰一下屋子,上上课,度度假。

食物补充。某些维他命的缺乏会导致抑郁,比如维生素B6、维生素C、维生素B1等。

体育锻炼。大量研究表明,运动,尤其是剧烈的有氧运动,可以改善情绪,减轻焦虑,增进食欲、睡眠。同时,运动还能使大脑中与抑郁症相关的化学物质失衡转向正常。

只有将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相结合,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

心态让双胞胎“命运”迥异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些人好像天生就是上帝的宠儿,一路走来开开心心、顺顺利利,而有些人却压力重重、郁郁寡欢,无论怎么努力总是很难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这其中不仅仅是机遇的巧合,也存在一定的心理因素。

娉娉和婷婷是一对双胞胎姐妹,父母都是下岗工人,家里很贫穷,只靠母亲摆地摊,父亲做短工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平时家里省吃俭用,娉娉和婷婷每天早上只吃两个素包子和一杯白开水,午饭和晚饭也只在学校买一个馒头和便宜的菜。她们身上穿的都是亲戚送的旧衣服,和同龄孩子比起来,这对双胞胎姐妹显得很“老土”。

对于这样的生活条件,婷婷从来不觉得自己吃得很差,每次吃饭都和同学有说有笑,特别开心。相反,娉娉却总觉得自己穿得土气,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为自己的生活条件差而伤心和自卑。但是,她们有一个共同目标,便是读好书,以后出人头地。两姐妹都读得很拼命,成绩也都一直名列前茅。可是,中考的时候,却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结局:婷婷如愿考上重点高中,而娉娉却在考试前几天频频失眠、精神恍惚,导致发挥失常,与重点高中擦肩而过,终日郁郁寡欢。

为什么一样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条件,一样的教育平台和学习经历,最后双胞胎姐妹却得到了截然不同的结果,这仅仅是“上帝的偏心”,还是另有诱因?

心理学家从青少年的成长心理入手,分析了两姐妹的命运,最后告诉我们:心态比环境和努力都更重要。

娉娉的考试失常,很大可能是因为出现了考试综合征。由于觉得家境不如人,娉娉一直觉得很自卑,想通过考试来证明自己。但是这种心态让她压力很大,以致在考试前极度担心考试结果,从而导致神经过分紧张出现失眠,影响了自己的表现。

相反,婷婷一直感觉自己的生活还不错,平时和同学们有说有笑,从来不觉得生活很痛苦,也不感到自卑。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帮助婷婷积极自信地踏入考场,并顺利地发挥出自己的水平,考上重点高中。

从两姐妹迥异的心态和相反的结局可见,心态和情绪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愉快的、稳定的情绪是健康和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条件。不稳定的、抑郁的情绪在一定条件下可导致疾病,影响我们的人生发展。

每个人的情绪都会时好时坏,我们不可能只感受快乐的情绪,而把不快乐的情绪抛开。学会自我控制情绪,及时调节心态,是我们成功和快乐的要诀。

那么,怎样处理消极的情绪,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呢?

第一,要善于把心中的积郁倾诉出来,使情绪获得适当表现的机会。人在情绪苦闷的时候,找朋友谈谈,心情就会平静些。如果长期把不良情绪压抑在心中,就可能引起某些疾病。

第二,要热爱生活。一个人对生活的意义有正确的认识,就会热爱生活,心态也会变得乐观积极。

第三,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人的情绪是受人的意志控制的。因此,我们都要主动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驾驭自己的情绪。经常发怒,或任意放纵消极情绪,将导致情绪失调,从而引起疾病。

第四,要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易引起人的情绪变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容易使人心情抑郁不快,不利于身心健康。人与人之间关系友好,则能使人心情舒畅,有利于身心健康。

第五,积极锻炼身体。人的情绪与人的身体健康有密切关系。一个人长期疾病缠身,容易引起忧郁的心情。“因病而致郁”就是对久病或重病而易产生情绪抑郁的生动概括。相反,一个人身体健康,往往表现为精力充沛、心情开朗。因此,积极锻炼身体,合理安排生活,充足的睡眠是情绪安定的基础。

第六,要培养幽默感。幽默感是情绪紧张的调节剂、适应环境的有力工具。幽默感能减少愤怒和不安情绪,使情绪变得轻松。

总之,我们要记住,“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了解自己的情绪很重要。这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大家喜欢流行事物的心态其实各不一样

所谓“赶时髦”,就是追赶流行趋势。

扬子是一家时尚杂志的主编,平时十分关注各种流行信息,桌面的流行杂志一个月就有好几本,各地的时装秀也是她关注的重点,而她收入的大部分也都花在各种时装上面。但是扬子乐此不疲,因为对于她来说,引领潮流趋势让她非常有成就感。

小玲是一家广告的会计,原本传统朴实的她自从进了公司后,穿衣打扮也逐渐变得时髦了。因为对于她来说,过于朴实的着装,总让她觉得和公司的氛围格格不入。

从以上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扬子追求时尚,是发自自己内心的渴望,这能给她带来成就感;而小玲追求时髦,是为了不让自己落伍,能更好地融入一个群体。可见,同样是赶时髦,人们的心理可能截然不同。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追赶时髦的原因是因人而异的。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2.5%是喜欢挑战新事物、具有冒险精神的革新者;13.5%是采用革新者的设计、发出流行信息的初期采用者;34%是在较早的阶段把握住流行趋势的前期多数者;34%是在流行趋势已经比较普及的阶段加入的后期多数者;16%是因为没有办法而抓住流行尾巴的那部分落后者。不过,以上数据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流行对象的不同,几类人的比例也不尽相同。

此外,革新者中又分为两种,一种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创新行为或服饰能引起新的流行趋势,而另一种人则是有意识地在创造新的流行趋势。初期采用者中的大多数人具有“赶时髦”的意识,他们较早地采用与众不同的行为或服饰,从而引领新的流行趋势,对此他们会产生精神上的优越感。前期多数者紧跟流行趋势,属于一种同调行为,不过他们也会像初期采用者那样有一种优越感。然而,后期采用者追赶流行趋势则纯属同调行为,其中有不少人具有接近强迫观念的意识。落后者则基本上属于传统指向者。

了解了赶时髦的不同心理状态和缘由,不妨看看自己或者周围的朋友属于哪一种,是不是觉得非常有趣呢?

逆向选择

大街上经常见到这样的一幕:一美女挽一丑汉,一俊男携一丑妇,人们往往摇头,做不解状:可惜,可惜!但是,为什么这种现象会经常出现在人们眼前呢?这是逆向选择的结果。简单地说,逆向选择就是事与愿违。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漂亮而又有才华的女孩,会被很多男孩子暗恋,但是往往由于她的条件太优秀,反而让很多男孩望而却步、不敢表白。

那些想追求她的人相互之间都不能互通信息,也不了解漂亮女孩的真实情况和真实想法,只是根据自己的预期来判断是否追求这个漂亮女孩。由于大家只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无形中将预期的门槛设得过高,让自己无法逾越,最后造成优秀的男生主动退出竞争,反而是那些考虑问题简单、极其普通甚至丑陋的男生追到漂亮女孩。

俗话说:买家不如卖家精。在爱情婚姻市场上,当你是卖家的时候,你一定会刻意隐瞒一些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只把那些最出彩的精华部分提供给对方。就像我们看到的征婚广告,都是这么介绍自己的:“年轻美貌、身体健康、才华横溢、爱好广泛,对爱情执著,对缘分珍惜。”

不过,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有利也有弊,它既保护你,也伤害你。因为在寻觅爱情的时候,是你自己主动出击,你是卖方市场,这样的话,你就会隐瞒自己的某些真实信息。而一旦你寻觅到爱情,两个人真正进入恋爱期的时候,双方的位置就演变成互为卖方市场,就他爱上的并不是100%真实的你这一点来推论,他也不可能是100%真实的他。但爱情里有时候需要故意逆向选择,不是因为信息不对称,而是故意反其道而行之,这和穿衣服是一个道理:虽然今年流行长裙,但有的人选择一条超短裙。这时候的逆向选择可以避免潮流引领下的撞衫尴尬,可以凸显自己的标新立异,最大限度地吸引公众眼球。但爱情还是需要更多的诚实。

幸福与不幸福只是你的一念之差

有这样一组关于幸福与不幸福的镜头:

李玲,上班相夫教子,周而复始,身心俱疲。她回家向母亲倾诉,说婚姻很是糟糕,丈夫既没有很多的钱,也没有好的职业,生活总是单调无味。母亲笑着问,你们在一起的时间多吗?女儿说,太多了。母亲说,当年,你父亲上战场,我每日期盼的,是他能早日从战场上凯旋,与他整日厮守,可惜——他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再也没有能够回来。我真羡慕你们能够朝夕相处。听完后,女儿仿佛明白了什么。

一群男青年,在餐桌上谈起自己的妻子,说她管束得太严,自己几乎失去了自由,边说边狂饮如牛,扬言回家要和妻子怎么怎么斗争。邻桌的一位老叟默默地听了,起身问道,你们的夫人都是本分人吗?男青年们点头。老叟叹了一口气,说:“我爱人当年对我也是管得很严,于是我愤然离婚,以至她后来抑郁而终。如果有机会,我多希望能当面向她道歉,请求她时时刻刻地看管着我。小伙子,好好珍惜缘分吧!”男青年们望着神色黯然的老叟,沉默不语,若有所悟。

一位盲人,在剧院欣赏一场音乐会,交响乐时而凝重低缓,时而明快热烈。盲人惊喜地拉着身边的人说,我看见了,看见了山川,看见了花草,看见了光明的世界和七彩的人生。

一位病人,医生郑重地告诉他,手术成功,化验结果出来了,从他腹腔内摘除的肿瘤只是一般的良性肿瘤,经过一段时间的疗养便可康复出院。他顿时满面春风,双目有神,紧紧地握着医生的手,激动地说:“谢谢,谢谢,是你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幸福在哪里?每个人都努力寻找答案。其实,幸福是一个多元化的命题,我们在追求着幸福,幸福也时刻伴随着我们。你若渴了,水便是天堂;你若累了,床便是天堂;你若失败了,成功便是天堂。

有个人不知什么是幸福,他发誓要寻找到幸福。他先从知识里寻找,得到的是幻灭;从旅行里找,得到的是疲劳;从财富里找,得到的只是争斗和忧愁;从写作中找,得到的只是劳累。

在火车站里,他看到一位中年男子走下列车后,径直来到一辆汽车旁,先吻了一下车内的妻子,又轻轻地吻了一下妻子怀中熟睡的婴儿——生怕把他惊醒。然后,一家人就开车离开了。

他由此感慨到:生活中的每一次正常活动都带有某种幸福的成分。对于某个人来讲,你可能是幸福的、满足的,也可能是不幸福的。

幸福大多是主观的,它原本就深植于人们心中,在生存需求的满足中,因而,幸福无所不在。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身处幸福的山中,在远近高低的角度看到的总是别人的幸福风景,往往没有悉心感受自己所拥有的幸福天地。

幸福是一种心态,它不要求物质上占有什么,以及物质的丰富程度如何,关键在于你如何看待眼前的世界。

第三节 恐慌危机:为什么我们会感到恐惧

公车上如何选座位反映了什么

搭乘公交车、火车、地铁这些交通工具时,你的某些行为看起来很平常,但是你已经在无意中展示了你性格中的某些特点。

第一,喜欢跟看着“顺眼”的人同坐是警惕心理在起作用。

人们通常都比较愿意找一个看上去“顺眼”的人同坐,这其实是自我保护意识的体现,是警惕心理在起作用。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项研究,他们发现,那些身体有缺陷的人旁边的座位总是空着的。人在陌生环境中,自我防御意识会更强。而在这个时候,那些衣着干净整齐、长相好看的人就容易被人接受。

心理学家们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些人坐在别人刚刚坐过、尚有余温的座位会感到很不自在,因为这种“余热”被视为一种污染,甚至有些人会站起来,等座位凉了再坐。

第二,喜欢选择后面座位的人自我保护心理强。

人们在上了空的公交车后,通常不会选择第一排的位置,而是选择车厢的后半截,在靠近车门的座位坐下。

其实,这种选择是人类特有的安全感造成的。如果你坐在第一排,坐在背后的人会使你有一种潜在的威胁感,因为你无法看见他们在你背后做什么;相反,如果你坐在了车厢的中后部,看到了绝大多数人的后脑勺,就会觉得踏实。

第三,把腿伸长的人比较自我。

在车厢里最不受欢迎的是那些太过自我的人。他们通常表现在:把腿伸得很长、对着手机大声嚷嚷或是把包放在旁边占座。

车厢里的空间原本就是有限的,大部分人都会担心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到他人,而这些“不招人待见”的人过于以我为中心,不懂得换位思考,很少顾及别人的感受。其实,在车厢这样一个封闭又相对狭小的环境中,应该懂得体谅一下周围的人,比如腿不要伸得过长,打电话的声音也要轻些。

第四,健谈的人开朗,但也比较敏感。

在乘火车长途旅行时,人们也有着各自不同的表现。放眼望去,有的人呼呼大睡,有的人顷刻便与左邻右舍打成一片,也有人捧着书本消磨时光。

那么,这些行为又反映出什么了呢?那些看书、看报、不与别人搭讪的人通常自我防御意识比较强。他们中的一些人有着“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信条,而读书看报的行为也是在向周围的人传达一种信息:“别理我,安静点儿。”但他们也有可能在保持沉默的同时揣摩着周围的人。

而那些一上车就喜欢找人聊天的人开朗、喜欢交朋友,但也比较敏感,易激动。

可以说,在车上的一举一动都反映了你的某些个性。知道了这些,你也不需要因此而刻意注意你的行为,只要不要影响到周围的人就行。

乘电梯的时候,人们为什么总是盯着电梯显示屏上跳动的数字看

乘电梯的时候,人们的眼睛是往哪里看的呢?估计大部分人的眼睛都会习惯性地盯着电梯显示屏上跳动的数字,心里跟着默念:“1、2、3……”为什么在电梯里大家都习惯性仰着头看着显示的楼层数?难道显示的楼层数有什么神奇的魔力吗?还是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心理效应在背后起作用呢?

首先人们最容易联想到的理由就是,抬头盯着数字看,是在观察自己所要到的楼层是否已经到了。而实际上,这种行为与我们的“私人空间”有着很大的关系。所谓私人空间,是指在我们身体周围一定的空间,一旦有人闯入我们的私人空间,我们就会感觉不舒服、不自在。私人空间的大小因人而异,但大体上是前后0.6~1.5米。据调查数据显示,女性的私人空间比男性的大,具有攻击性格的人的私人空间更大。在拥挤的电车中我们会感觉不自在,就是因为有人进入了自己的私人空间。不过,人的私人空间会根据对象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假设一个人前方的私人空间为1米,如果对方是亲近的人,私人空间也许会缩小到0.5米,但如果是不喜欢的人,也许会扩大到2.5米。而对于憎恶的人,则会敬而远之。人需要私人空间,他人侵入这一空间时,则会做出各种反应,在电梯里抬头看就是反应的一种。

电梯是一个非常狭小的空间。在电梯中,人与人的私人空间出现了交集,即互相感觉到对方进入了自己的私人空间,所以会感到不舒服,都想尽早离开电梯这个狭窄的空间。向上看正是想尽快“逃离”这个狭小空间的心理表现。

此外,盯着显示楼层的数字看,不只是为了确认是否到了自己要去的楼层。当我们急于离开这个狭小空间时,不停变换的数字能让我们感到电梯在移动,是在提示人们就快要离开封闭的空间走向开放的空间。

和在电梯中一样,乘地铁时当很多人涌入一节空车厢之后,长座椅的两端先有人坐,而座椅的中央后有人坐。因为人们认为坐靠边的座椅,不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万一不小心睡着了,还可以减少倒在别人身上的概率,用手机发短信时也不用担心别人会偷看了。总之,周围的人越少,人们就越自在。

不过,也不是所有靠边的地方都会让人感到舒服自在,比如公共厕所中靠近入口一端的就经常受到“冷遇”。快餐店、咖啡馆等高靠背座椅靠近外侧的一端也不太受欢迎。这是因为高靠背座椅本身就可以确保一定的私人空间,而靠外侧的一端反而容易将人暴露。

因此,在公共设施的建设上,要注意充分考虑人们对于“私人空间”的心理需要。而人际交往中,也要注意尊重和理解对方的“私人空间”,给别人一点理解,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从众行为与害怕偏离群体的心理有关

从众行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比如,生活中随大流,人云亦云,随声附和;开会时要举手表决,看到别人都举,自己明明不想举,也不得不跟着举;在吃喝、穿戴、娱乐上赶时髦,追新潮,等等。

这是因为人们往往认为,众人提供的信息更加全面可靠,可以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导。

从众心理的另一个原因是,人们总是有害怕偏离群体的心理。群体信息能够给我们很多生活上的指导,如我们在家里可以穿各种奇特的服装,但当我们考虑是否穿这件衣服去上班时,想到同事们怪异和否定的目光,我们就会放弃这个打算。人们总是希望群体喜欢他、优待他、接受他,这样他就可以和群体融为一体。他害怕如果自己与群体意见不一致,群体会讨厌他,为了避免这些后果,他总是趋于遵从,总是不愿意被称为“不合群的人”。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在一个团体内,即使某个人具有正确的观点,也往往会被绝大多数人的不正确的观点误导,乃至于放弃正确观点,认同错误观点。

实际上,从众心理既有其积极作用,也有其消极作用。从积极的一面看,有时从众行为在特定范围内,可以协调群体成员的言行。社会道德舆论,可使社会上的人们群起效仿先进人物的思想言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在经济生活中,商品经销者可利用广告、宣传吸引消费者。在工作中,组织制定的行为规范,可纠正个别人的自由散漫行为。从消极的一面看,从众心理有时也会给我们误导,使我们人云亦云,失去主见。因为别人说的和做的不一定总是对的。还有人利用从众心理来操纵别人。另外,一味地随大流也容易让我们失去个性,不容易使我们在人群中突显自己。

什么环境让你感到恐惧

你想知道如何化恐惧为力量,帮助你全面发掘个人潜能,取得预想不到的效果吗?

前世界重量级拳击冠军乔·伯格纳曾两次与拳王阿里较量。在这两次比赛中,他都坚持到了最后。阿里曾为伯格纳指点迷津,伯格纳一直都记着这位伟大拳王的话:“任何走上拳击场的人,如果丝毫不感到恐惧,那他一定是个傻子。道理很简单:他们对这项运动根本毫不了解。因为没有恐惧,就没有对抗力,也就没有准确的判断力、敏捷的反应和凌厉的战术来避险制胜。”

首先必须了解,我们都会感到恐惧。只有懂得如何利用恐惧的人,才能把恐惧化为己用,变成有用的武器。

恐惧专家指专门从事与恐惧紧密相关的工作,在工作中常常需要暴露在可怕的环境中,但是他们不但承认自己会感到恐惧,而且表示自己会敞开胸怀欢迎恐惧。他们并不把感到恐惧当作一种软弱的行为,而是把恐惧当作一笔财富,利用恐惧来锻炼自己的勇气,从平庸者中脱颖而出,最后获得成功。

恐惧专家们深知,唯一能做的就是学会与恐惧共存。在某些情况或者某些领域,你也许可以控制恐惧,一个人害怕的东西,另一个人并不一定就会害怕。但是,在其他情况或其他领域,恐惧可能以其他的形式出现。很多人会以为所有情况都一样,误以为我们靠自己的力量绝不可能控制恐惧。

恐惧在社交、家庭生活、工作中深深影响着我们。要么学着与恐惧成为朋友,要么沦落为恐惧的奴隶。大多时候,我们并不是被恐惧打败,而是被自己打败,因为我们并没有深入了解恐惧。可悲的是,大多数人从没想过要如何改善自己感到恐惧的状况,只想彻底消除恐惧。但是对恐惧的厌恶之情只会使你变成恐惧的奴隶,并受其控制。当你被恐惧控制了,你就几乎不可能扭转受控的局面,只能任其摆布了。

恐惧专家已经学会如何把他们的恐惧看成是专为他们而设的对其有利的动力,学会把恐惧当成一笔财富。把恐惧当作一种力量,最重要的是要记住,你可以选择如何看待恐惧。在你遇到强大的挑战时,恐惧就会产生,它能增强你的力量,提高你的警惕意识,从而保护你。

“虚假的自己”和“真实的自己”

人们往往对自己的能力有超乎正常水平的估算。身陷信心陷阱的管理者们的一个典型情况是,他们非常想要获得成功,惧怕失败,以至于干脆放弃尝试。

在描述ESPN电视网的发展过程时,迈克·弗雷曼提到了他的搭档基思·奥尔伯曼是如何成为同事的噩梦的。奥尔伯曼常常对同事大呼小叫、厉声呵斥,甚至不止一次让同事掉下眼泪。后来了解到,奥尔伯曼对失败有一种长期的恐惧。这种恐惧时时刻刻地伴随着他,因为他总是觉得自己应该为很多事情负责,尽管有些事情根本不是由他控制的。为了抵消和掩饰对自己能力不足的感觉,他将自己扮演成一个超人。不管什么事情,只要一有出差错的危险,他就插手进行干预。不幸的是,这种事事插手的做法使奥尔伯曼身受其害,使他产生了一种“担心由于事情出差错而被谴责的恐惧”。弗雷曼的书出版后,奥尔伯曼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向曾经的同事道歉。在道歉信中,他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一种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他说:“我一直认为,我周围的每一个人都比我更有能力,而我却是个能力不足的人,同时我总感觉我的能力欠缺早晚会被人们发现。”无疑,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奥尔伯曼是很成功的一个人,但是他却生活在恐惧和自我厌恶中。这种恐惧最终迫使他离开了他的工作岗位。

对失败的恐惧往往来源于早期不良的家庭教育,有严重的失败恐惧症的人在小的时候往往因为失败受到惩罚,而对于成功却反应平淡。孩子对父母的情感依附往往很不牢靠,他们总有一种不被接受或者不被认同的恐惧,对达不到期望的恐惧是造成惧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会掉入信心陷阱。这种负面思维会严重地影响管理者的人际关系,他们往往不切实际地担心,一旦事情不顺利就会失去人们的尊敬和赞许。

20世纪60年代,英国教育家和心理分析学家唐纳德·温尼考特将“真实的自己”和“虚假的自己”引入了心理分析学中,将“真实的自己”定义为与生俱来的那个健全、自信的自己;而“虚假的自己”则是在生命的早期作为取悦父母的方式而出现的一种构造物。孩子们会遵守符合父母的价值观念,但随着孩子逐渐长大成人,他们往往会开始挑战和质疑他们从父母那里接受的那些规则和价值观念,而这正是十多岁的孩子会出现反叛情绪的原因。等他们跨过这个门槛,在接受了“真实的自己”后,从父母那里获得的一些观念与自己独自形成的认识之间达成一种平衡。但这并不是说“虚假的自己”就此消失。在工作中,呈现出一个“虚假的自己”、一个快乐地接受组织规范和文化的自己,这往往是一个合乎情理甚至心照不宣的要求。我们也许不会认同公司的一切,或者不赞赏管理者的经营方式,但通常对此保持沉默,以便能在公司里和他人正常相处或者使工作能够完成。然而有些人觉得他们必须要将这种“虚假的自己”发挥到极限。

“虚假的自己”是一个信心陷阱,它阻碍我们认识自己的真正潜力,于是压抑“真实的自己”,并戴上一种更能被人接受的面具。对“真实的自己”不满导致自我抛弃,并不断地消耗着自信。道理很明显,如果我们为“真实的自己”感到羞愧,又怎么可能对自己成功的潜力持有信心呢?

第四节 久等是病:为什么我们因拖延而焦虑,却又在焦虑中拖延

你是不是已经走进了拖延怪圈

很多人做事情性子比较慢,即使再急的事在他那里也得放缓,等他一点一滴地消化。许多拖延者发现,一项新的任务开始,他们想要努力去完成,但在这个过程中,总会被一连串的“意外事件”影响,致使工作的进度放缓。

对此,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体验。或许,在不经意之间,你已经走进了拖延怪圈。

在一开始,拖延者往往信心满满。当刚刚接受一个任务时,你总觉得自己这一次一定会按时将它完成。只有当一段时间过去之后,你发现这次的任务并不比以前容易的时候,你就开始担忧了。这时,你会想如果一开始就抓紧些就好了。可是你又想离最后期限还远着呢,所以你还是没努力去做事。

时间又过去了,你还是没有抓紧时间工作,一种不祥的预感取代了所有那些剩余的乐观情绪。想到自己可能永远也不可能完成任务,你的脑海中不禁闪出一系列的后果。

虽然你感到负疚、惭愧或者欺骗了别人,但你继续抱着还有时间完成任务的希望。虽然你脚下的地面正在崩裂,但是你还是试着保持乐观,盼望着“缓刑”的奇迹能够出现。

最后期限如此临近,或者你的偷懒让你如此痛苦,于是痛下决心一定要做些什么。虽然任务艰巨,但至少你已经在做了。

当那个任务最终无论是被放弃了还是被完成了,拖延者通常会因为如释重负和精疲力竭而近乎崩溃。这几乎变成了一次严峻的考验,虽然历经磨难,但是毕竟已经过去。你发誓,下一次你一定早一点开始,严格按照计划,把事情做得井井有条。然而,尽管他们诚心诚意痛下决心,大部分的拖延者都会重蹈覆辙,一次又一次地在这个怪圈中挣扎。

虽然,在我们通向成功的道路上存在许多阻碍我们前进的绊脚石,以致延迟了成功的时间,但是首先我们要抛弃自己的拖延习惯。

为什么大学生会拖沓学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碰到过这样的情况:我们信誓旦旦地对天发誓,一定要开始学会存钱,但是,在面对自己想吃的美食和想要的东西时,存钱就成了一种妄想。

大学里曾流传着这样一句经典名言:“不挂科的大学是不完整的。”其实,很多人确切地说应该算是“罪有应得”。许多人总是在课开始前指着胸脯保证“课前我一定会预习,课后我一定要复习,论文我一定要按时交”。然而,每个学期,我们总会发现有很多人抛开学业去参加课外活动,去看电影,去约会。最后课业越积越多,原本的计划似乎也越拖越后。“临时抱佛脚”般地啃书本,背笔记似乎成为了考试前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于是,挂科自然“应运而生”。

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会屈从于自己的惰性呢?难道是我们根本没有能力进行自我约束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只是我们容易为了眼前利益和快感而放弃长远的目标,因为“此刻满足”带来的快乐会麻痹我们的理性,这个时候,就意味着我们已经被“拖沓”恶习压制住了。

对一位成功者而言,拖延是最具破坏性的,也是最危险的恶习,它使人丧失了进取心。一旦开始遇事拖拉,我们就很容易再次拖延,直到它变成一种根深蒂固的恶习。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对付“拖沓”呢?

当自己内心的声音开始模糊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借助“外部声音”,即别人的强制性命令。这种“家长式”的声音会帮助我们保持自我设置“底线”,掌握好潜在的自我控制机制。同时,想要克服这个坏习惯,我们必须随时准备行动,因为只有我们的行为,才能决定我们的价值,以此来战胜我们的心理惰性。同时,适当地考虑一下我们的情绪因素,因为当我们心情愉快或热情高涨时,很多事情就可以轻松完成。所以,当机立断常常可以避免做事情的乏味和无趣。而且,我们更要学会面对,不要遇到什么事情就只知道逃避,这样往往会助长我们的拖沓恶习。

如何纠正隋性的生活方式,不再拖沓

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说想要做某件事情,但过了好久发现始终没有行动起来,一直被自己的惰性缠绕。虽然知道那样不好,但又不知道从何处入手来改变。

你可以尝试以下方式:

用一天到两天时间给自己做一个行为记录,把你通常每天要做的事情记下来。这样即使你粗略地记,也会有几十件。然后把其中一些比如吃饭等必须完成的事情剔除。在此之后,你把剩余下来的事情按照你的兴趣排列,把你最不喜欢做的事情放在第一位,把你最喜欢做的事情放在最后一位。

最后,你就可以行动了。每天一早起来,从你最不喜欢的事情开始做起,并且坚持做完第一件事情,再做第二件事情,一直做到最后一件你喜欢的事情。在整个过程中,你开始会稍微觉得有些困难,但只要坚持下去,你就能顺利完成所有的工作。

这种方式起到了强化作用。一件困难的事情完成后,再着手比较困难的事情,那是一种对于前面行动的强化,然后继续这样的流程,强化的效果会越来越大,一直大到你觉得你有力量来完成任何事情。

这种工作方式来源于心理学家提出的一种改进方式——如果把一件更难完成的事情放在比较容易完成的事情前面,更难完成的事情就可以成为比较容易完成的事情的强化刺激。换句话说,把不愿意干的任务或者工作难度比较大的任务放在喜欢完成的任务之前,会激发你的主动性。如果经常完成困难的、有挑战性的任务,那么工作能力就会增强;相反,工作能力就会下降。也就是说,把好玩的事情留在后面做,可以提高效率。

这种设定的优越性在于,它是设定任务而不是设定时间。比如,“我每天要完成N的学习量”,而不是“我每天要看N个小时的书”。当人按照时间计划来工作时,他所关心的是干了多长时间而不是干了多少工作,而当人完成按照任务数量计划的工作时,就能控制整个工作计划的进度。工作的进度决定了工作什么时候可以完成,执行者什么时候可以“休息”,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完成工作而不再受工作时间的限制。对于改变惰性生活方式,这种方式是十分好用的。

为什么多做计划能让我们少花时间

有些人把生活安排得有条不紊,无论工作、社交还是日常家庭生活都能兼顾到;相反,有些人却永远觉得时间不够用,每天在工作和烦琐的日常事务中忙得团团转,很少有休闲的时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前者懂得合理安排时间,做事有计划,而后者不知道如何安排工作,以致做事情时养成懒散拖沓的习惯,不知不觉中便浪费了很多时间。

美国的行为心理学家艾得·布利斯和他的几位同行做过如下经典实验:

他们将志愿者分为三组,进行不同方式的篮球投篮训练。第一组每天练习实际投篮,不加任何热身和准备,这样持续20天,最后把第一天和第二十天的成绩记录下来。第二组则在这20天内不做任何投篮练习,同样也是记录第一天和第二十天的成绩。第三组在记录下第一天的成绩后,每天花20分钟进行想象中的虚拟投篮,如果不中,他们便在想象中纠正出手方式。实验结果表明:第一组的进球数增加了24%,第二组的成绩没有丝毫长进,第三组的进球数增加了26%。

通常我们认为“只有不断练习实际投篮才能改善手感以增加投篮命中率”,而这个实验结果和我们通常的想法有些出入。行为心理学家给出的结论是:在做事前先进行“头脑热身”,计划好每一个细节,梳理思路,并把它们烂熟于心,这样在实际行动中就会得心应手。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做一件事之前,用较多的时间去做计划,完成这件事所用的总时间就会减少。心理学上把这个结论叫作布利斯定理。

曾有一家研究机构对布里斯定理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结果表明:制订计划将极大地提高目标实现的概率。善于事前做计划的人的成功概率是从来不做事前计划的人的35倍;在成功实现目标的人群中,事先制订计划的人数高达78%;能够坚持按计划行事的人实现目标的概率是84%;中途改变计划的人实现目标的概率为16%。

布利斯定理启示我们: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做事之前没有计划,行动起来就会变得盲目,甚至会出现一盘散沙的现象。只有在事前拟好了详细的行动计划,梳理做事的步骤,做起事来才会得心应手,才会有效率。懂得这个法则的人会更容易获得成功。

第五节 观察艺术:我们有时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很陌生

你怎样对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你

照镜子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很普通的行为,出门前照镜子,回家后照镜子,洗澡时照镜子,人们总喜欢看着镜子中的自己,感觉看着真实的自己才踏实。通过照镜子也能增加个人信心,帮助恢复斗志。

与人交往,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这人一眼看上去就不错,与自己很投缘,果然大家谈得很好;而另外一些人一接触,感觉很讨人厌,结果真的很难相处。心理学中有一条规律:我们对别人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往往会使他人做出同样方式的反应和回答。

与人打交道时,我们发现自己的待人态度会在别人对我们的态度中反射回来。如同你站在一面镜子前,你笑时,镜子里的人也笑;你皱眉,镜子里的人也皱眉。

实际上,如果你事先就确认某人难以对付,则你很可能会多少带有敌意地去接近他,那么对方也会对你不友好了。而如果你事先认为某人是友好的,你就会用友好的方式去对待他,在你的感染下,他自然也以友好的方式待你。

因此,保持友善之心才能让镜中的你与真正的你融为一体,这样朋友才能遍天下。

外表看上去很健康的女性也会患抑郁症

生活中,恨一个人很简单,爱一个人却很难。有抑郁倾向的人都是热衷于倾诉自己不幸的人。任何人都可能去恨他人,但是,并非任何人都能够去爱别人。情感上不成熟的人,可能会憎恨别人,只有情感上成熟的人,才有可能去爱别人。

美国的ABC新闻,曾播了长达一周的关于抑郁症的特别报道。报道里出现的抑郁症患者中,有外表看上去特别健康的女性。她们虽然在不停地向别人讲述自己的不满或不幸,但身体却是非常健康的。她们说话声音有力,并且是用一种带有特别的憎意或者说是带着某种敌意在厉声发泄着什么。那些患了产后抑郁症的女性也是一样的。

总之,这些人并不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而只是一味地抱怨,发泄自己的不满。

什么都不做、只是一味倾诉自己不满或不幸的人,实际上抱有强烈的撒娇欲望,最终任何事情都做不好。这样的人,常常表现得消极被动,而只有在倾诉自己不满或不幸的事情上才会表现得特别积极。他们习惯认为“自己的人生是悲惨的”,习惯于整天板着脸,觉得自己被命运之神遗忘。其实这是他们安全感缺失的一种体现。

那些体味过内心之苦的人,在很多情况下,都不明白自己所受之苦的原因,更不幸的是就连自己身边的人也不能理解。不管年龄大小,凡是抱有撒娇欲望的人都很容易在感情上受伤。这些人与人交际是想从对方那里听到感谢的话语,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对于那些想要撒娇的人来说,最令他们生气的事,莫过于自己成了别人撒娇的对象。

总之,我们在倾诉时要懂得适可而止,不能动不动就向他人倾诉,也要学会倾听他人的苦闷。你可以多参加社会活动,结交更多朋友,让生活变得充实有趣,在被关心爱护中真正学会爱人。

他人渴望被认可的想法,你读懂了吗

都说生活是自己的,只要开心就好。但现实中,仍有太多的人无法放开,过于在乎别人的想法,做任何事情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如得不到,就会感到无所适从。

孩子有时会对母亲说:“母亲,东西很重,我和你一起拿吧。”这时候,母亲可能会想孩子是说说而已,于是就对孩子说:“不用了,我一个人拿就可以了。”这时孩子往往会露出不愉快的神情。

其实孩子想帮助母亲做点事,是希望能够得到母亲的认可和夸奖。要是能够听到夸奖,孩子肯定会非常开心。可是,母亲却说:“不用了,我一个人拿就可以了。”

这样,孩子不仅失去了一次表现的机会,而且也不能从母亲那里得到任何感谢的话。本来想通过帮忙获得夸奖,可这下都成为泡影了。孩子会露出不愉快的神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那些感觉活得累的人,通常是为了想得到别人的认可而勉强自己的结果,强烈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而对于那些小时候就没有得到爱的人来说,强烈程度是超乎想象的。

作为家长,仅给孩子关爱是不够的,还要对孩子的所作所为表示认可。如果父母拒绝孩子的帮忙,则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招致孩子的不满。

不光是孩子,即便是大人,也希望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妻子听到丈夫述说压力时,没有说“每天要承受这么多压力的你实在是太辛苦了”之类的话进行安慰,反而对他说:“这点压力就随承受不了。”丈夫本希望自己的倾诉能得到妻子的认可,但妻子的话则是雪上加霜,后果可想而知了。

其实,丈夫对妻子说部下或者同事的事情,并不是为了从妻子那里听到具体的建议,而是想从妻子那里听到鼓励认可的话。同样,孩子在受伤时会说“疼”,有的母亲就会给孩子的伤口处抹上红药水,并对孩子说:“很快就会好的。”而稍微严厉的母亲则会说:“就这么点伤,有那么疼吗?”其实,孩子这时候并不是在说生理上的“疼”,而是想让母亲认可自己这么坚强。

人在说一些消极想法的时候,其实是想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夸奖。消极思想的产生源于爱的缺失感。此时,若一味地劝解对方要积极,反而会让对方的情绪更加低落。你可以先倾听对方的见解,在认可其见解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导,则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夸大自身的不幸是出于什么心理

人们总喜欢说“活着真累”,再好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也不觉得“幸福”。

那些愿意夸大自身不幸的人,是因为心里有恨而去抱怨别人,他们不会面对面地去责备对方,但会将自己的不幸迁怒于身边的人。那些有抑郁症或精神病倾向的人之所以要夸大自己的不幸,是因为他们可以据此来抱怨他人,从而达到宣泄的目的。

任何人都期待获得幸福,即便是经常哀叹自身不幸的人也不例外。心中有恨时,有的人会直接攻击对方,采取报复行动,这样的人可以很快地将恨意发泄出来。其实,他们并不是真的有恨意。而那些无法将恨意发泄出来的人,就会愈发苦恼于自身的不幸。

人之所以会抱怨,其实是在寻求关爱。正是因为他们想让对方多多关爱自己,若得不到他人的关爱,他们就会变得愈发不开心,就会愈发夸大自己的不幸,就会对人、周围的世界产生报复的心理,并未意识到这种报复的情绪在不断地滋生。心里有恨的人,最想获得的不是幸福感,而是去宣泄心中的恨意。

这类人通过哭诉自己的不幸来寻求关爱,因此,在潜意识里就存在着对幸福感的抵触情绪。因此,要想获得幸福,你就得消除憎恨的情感。

观察一下你的不满情绪

很多时候,我们即使选择得再好,得到得再多,也不会满足。为何会这样呢?下面列举几种日常生活中,致使我们不满的因素:

第一,知觉防御。生活中,很多个体对不利于自己的信息视而不见或加以歪曲,以达到自我防御的目的,便产生了知觉防御,人们会按习惯的方式简单地行事,以避免不愉快的刺激。因此,很多对工作和薪金都感到满意的员工会忽略某些消极的工作经验,相反那些认为自己的工作很差的人很难发现工作的好处和优势。

第二,定型化。当我们第一次认识一个人或听人介绍某个陌生人时,可能会根据被知觉者所属的群体特征来判断这个个体,通过他人评价和介绍对陌生人进行评定。对某个群体的看法是消极的,那么也可能会对该群体中的任何一个个体产生消极的判断,反之亦然。将一类人的特征强加于该类人群中的某个个体的倾向就称之为定型化。

第三,晕轮效应。晕轮效应就是指一个人的某个特征像一个光环一样,遮住了知觉者的眼睛,只能看到这个光环而看不到其他特征。例如某学生总喜欢上课吃东西,经过批评教育已经改过,但只要该学生上课嘴一动,老师自然地以为该学生又在吃东西。晕轮效应很容易导致对人、事评价的不公正。

第四,投射。如果一个人每天都在向你抱怨他周围的人多么吝啬和小气,那么你自然而然地可以判断这个人同样比较吝啬。在一定的情境下,人们会把自己的感觉、人格特征、态度或动机投射到他人身上,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某个人如何评价别人来对这个人的特征做出判断。

我们为什么工作

我们为什么工作?

你可否想过如果你也出生在富有的家庭里,你还会去工作吗?如果有一天真的中了500万元的大奖,你还会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吗?问问身边的同事、朋友,或许大多数人思考后会回答说:“我想我还是会继续工作。”

有人曾对教师、IT从业人员、工程师和实验室技术员等不同职业的人群做了调查,结果发现超过3/4的人表示即使他们突然得到了可靠的经济保障,不用再为了薪金而工作,他们也会继续工作。继续工作的动力是什么?是通过工作发展自己的能力,获得个人满足感、自信和成就感。这些感受是工作给予人们的回报。

由此看来,工作的意义不仅在于满足个人的物质需求,更多的是会给予个人情感和心理上的满足。你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技能来选择工作。工作赋予我们一种身份和地位,使我们有存在感,为我们提供了不断学习的机会,并帮助我们获得有益的社会经验,可能满足我们被尊重和认可的需要,等等。当然,工作也可能对我们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单调乏味的工作可能会影响你的工作积极性,高危险性和高挑战性的工作可能会使你产生压力和焦躁情绪等。

为什么我们常会后悔

每个人都曾后悔过,但世上并没有后悔药,当事情发生时,后悔还来得及吗?

多年来,阿华始终坚持一个习惯:每个星期六早上,利用别人不上班的时间,把自己的办公室彻底清理干净。平常下班回到家后,她也会在梳妆台前花一点时间,反省当天发生的事,顺便对明天的工作做好计划。

自创业以来,每年的业绩都十分喜人。阿华则告诉自己:“一定要让自己随时放空,重要的不是回头看,而是要清楚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阿华常常被人问及:“你事业做得那么好,如果在事业与家庭之间进行选择,你要选择哪一样?”她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答:“除了家庭以外,我什么都可以放弃。”对阿华而言,“家”就是最适合进行心灵大扫除的场所。只有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我们才能不后悔。

我们大都喜欢房子被清扫过后焕然一新的感觉,当你拭掉门窗上的尘埃与地面上的污垢,把一切整理就绪之后,整个人也好像得到了释放。其实,在人生诸多的关口上,我们几乎随时随地都得“清扫”。尽管有些东西我们仍然留恋不已,但不丢掉又会成为负担。然而,任何事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唯一的,因此在舍弃前,我们必须得三思,否则等时过境迁了,永远也不可能有修正的机会了。

有些人总是在时过境迁之后,悔不当初。人生就是如此奇妙,当一切都已成过往,我们才发现已经错过了很多机缘,于是我们后悔、懊恼。但后悔已来不及了。

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但这样的人生并不存在。没有失败的尴尬和忍辱,哪来成功的喜悦?失意在所难免,权且把心放宽,别把过去的事情放在心上,该放弃的就潇洒地放弃。有些东西,虽然你可能很不愿意放弃,但理性告诉你必须得舍弃它。不如将其当作一次心灵的清扫,该丢的就丢,不让心灵背负太重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