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西点军校22条军规
57441700000005

第5章 无条件执行

将服从训练成习惯

威灵顿公爵是拿破仑战争时期的英军将领,曾任英国第25、第27任首相,因治军严格被称为“铁公爵”。他曾说:“服从命令是一个军人的天职,这是我们的责任,并不是侮辱。军人必须把服从训练成本能,训练成习惯。”

“一切行动听指挥”是军人的一种本能,每一名军人要学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服从。服从就是无条件执行上司的命令。在西点军校的观念中,服从是一种至高无上的道德。对西点人来讲,对权威的服从是百分之百的正确,因为军人就是要执行作战命令,要带领士兵向设有坚固防御之敌进攻,没有服从就没有胜利。

西点退役上校唐尼索恩在他的回忆录里描述过他当年刚进西点时的一个小故事:

1962年,当时我还是一个对未来充满幻想的18岁青年,报到那一天我穿着一件红色T恤和短裤,提着一个小皮箱来到西点军校。在体育馆办理完报到手续之后,我就走向校园中央的大操场。

在操场边上我看到了一位身穿制服的学长,他当时的样子只能用完美无瑕来形容:他肩上披着红色的值星带,表明他是新生训练的负责人之一。他远远看到我就说:“嘿,穿红衣服的那个,到这边来。”我一面走向他,一面伸出手说:“嗨,我叫唐尼索恩。”我面带笑容,期待着他对我亲切地问候。结果出乎我的意料,他非常严厉地对我说:“菜鸟,你以为这里有谁会管你叫什么名字吗?”你可以想象得到,我当场被他驳得哑口无言。紧接着他命令我把皮箱丢在地上,单是这个动作就折腾了我半天。我弯下腰把皮箱放在地上。他说:“菜鸟,我是叫你把皮箱丢下。”这一次,我弯下身,在皮箱离地面5厘米左右松手让它掉下去,他却还是不满意。我一再地重复这个动作,直到最后一动不动地只把手指松开让皮箱自己掉下去,他才终于满意。

这种“斯巴达式”的训练方式是西点军校的一大特色,它使学员们的身体疲惫不堪,而这正是训练学员们服从权威的有效手段。西点强调服从,训练学员们通过服从统一意志,统一行动,进而达成既定的目标。在西点为了培养服从意识,每个学员都被要求切记避免“对总统、国会或自己的直接上司作任何贬低的评论”。西点教诲学员:“不要传递那种不受上司欢迎的文件和报告,更不要发表使上司讨厌的讲话。”如果摸不准自己的报告或发表的讲话是否符合上司口味,可以事先征求一下上司的意见。西点军校还教育学员养成“公务员的性格”,坚信当权者是完美无缺的人,是有识之士,对当权者不要有任何怀疑。这一做人原则是西点的传统道德。

一位知名的西点教官对服从作了非常生动的描述:“上司的命令,好似大炮发射出的炮弹,在命令面前你无理可言,必须绝对服从。”西点经常教育学员:“我们不过是枪里的一颗子弹,枪就是美国整个社会,枪的扳机由总统和国会来扣动,是他们发射我们。他们决定我们打谁,我们就打谁。”尼克松总统非常欣赏黑格将军,就是因为他的服从精神和严守纪律的品格——需要发表意见的时候,坦而言之,尽其所能;当上司决定了什么事情,就坚决服从,努力执行,绝不表现自己的聪明。

巴顿将军在他的《我所知道的战争》这本战争回忆录中曾写到这样一个细节:“我要提拔人时常常把所有的候选人排到一起,给他们提一个我想要他们解决的问题。我说:‘伙计们,我要在仓库后面挖一条98英尺长、3英尺宽、6英寸深的战壕。’我就告诉他们那么多。我有一个有窗户或有大节孔的仓库。候选人正在检查工具时,我走进仓库,通过窗户或节孔观察他们。我看到伙计们把锹和镐都放到仓库后面的地上。他们休息几分钟后开始议论我为什么要他们挖这么浅的战壕。他们有的说6英寸深还不够当火炮掩体。其他人争论说,这样的战壕太热或太冷。如果伙计们是军官,他们会抱怨他们不该干挖战壕这么普通的体力劳动。最后,有个伙计对别人下命令:‘让我们把战壕挖好后离开这里吧。那个老家伙想用战壕干什么都没关系。’”最后,巴顿写到:“那个伙计得到了提拔。我必须挑选坚决服从命令,不找任何借口地去完成任务的人。”

巴顿将军不仅要求别人服从他的命令,同时他自己也是以身作则。布雷德利将军就曾经给巴顿写过这样一个评语:“他总是乐于并且全力支持上级的计划,而不管他自己对这些计划的看法如何。”巴顿将军之所以被喻为西点军校最杰出的学员之一,被历代西点学员所崇拜,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的这种坚决服从命令的职业军人风范。

服从没有条件

美国劳恩钢铁公司总裁卡尔·劳恩是西点军校第52届毕业生,他曾对服从精神作过这样的描述:“军人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学会服从,整体的巨大力量来源于个体的服从精神。在企业中,我们同样需要这种服从精神,上层的意识通过下属的服从很快会变成一股强大的执行力。”

众所周知,军队素以服从命令、听从指挥闻名。但在西点,凡是遇到军官问话,士兵却只能有3种回答:“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

绝对的服从意味着你要无条件地服从一切命令,为自己的一切行动负责,不可有任何逃避或对抗的情绪。将军只有让士兵们绝对服从指挥,才有可能塑造出一支纪律严明、执行有力的威武之师。下级在接到命令时,“保证完成任务”是他们唯一的选择;遇到困难时,他们要努力寻找方法;违反纪律时,他们要勇于承担责任;面临挫折时,他们还要挺身而出!

西点军校的莱瑞·杜瑞松上校在第一次赴外地服役的时候,有一天连长派他到营部去,交代给他7项任务:要去见一些人,要请示上级一些事,还有些东西要申请,包括地图和醋酸盐。

接到这些任务之后,莱瑞·杜瑞松没说什么,立即出发了。这让连长感到有些意外,因为当时醋酸盐严重缺货,莱瑞·杜瑞松完全可以找个借口推托一下,可是他没有。

顺利地解决其中6项任务之后,莱瑞·杜瑞松找到了负责补给的中士,希望他能从仅有的存货中拨出一点醋酸盐,但是中士拒绝了。于是,莱瑞·杜瑞松一直缠着他,滔滔不绝地向中士说明理由。到最后,也不知道是被杜瑞松说服了,相信醋酸盐确实有重要的用途,还是眼看没有其他办法能够摆脱杜瑞松,中士终于给了他一些醋酸盐。就这样,莱瑞·杜瑞松坚决地服从并执行了长官交代的任务,带着完美的结果回去向连长复命了。

服从指挥,具有强大执行力的人必定是优秀的军人,他对待任务的态度就是不折不扣地去执行,不说一句废话,不找任何借口。这种强大的执行力来源于军人心目中“服从没有条件”的训诫,来源于令出必从的严明纪律。因此,西点人在强化士兵们的服从意识时也是先从军队纪律抓起的。

“二战”中,美军在卡塞林山口战役中惨败,第二军军长弗雷登道尔被就地撤职,巴顿临危受命,要求在11天内将美军整顿成为“一支能执行战斗任务的部队”。巴顿是在1943年3月6日正式接管第二军的,而战役的总指挥亚历山大将军把军事进攻的日期定在3月17日,也就是说,他只有11天的时间整顿军队,进行战斗准备。当务之急是使委靡不振的军队恢复士气,提高战斗力。任务是十分艰巨的。根据自己长期的治军经验,巴顿认为,一支纪律松懈、军容不整的军队是不会有所作为的。因此,他决心从整顿军纪入手,采取“不民主和非美国的方式”,对这群“乌合之众”进行整顿。

他首先从严格作息时间抓起,并以身作则。到任后的第二天早上7点钟,巴顿按作息规定准时到食堂就餐,发现只有他的参谋长加菲来了。他当即命令厨师马上开饭,1小时后停火,并发布命令:“从明天起,全体人员准时吃饭,半小时之内完毕。”由于巴顿抓住了吃早饭这一环节,从而杜绝了军人迟到的现象。

接着,巴顿发布了强制性的着装令,规定:凡在战区,每个军人都必须戴钢盔、系领带、打绑腿,后勤人员亦不例外。这项命令还适用于战区的医务人员和兵器修理工。对于违反此命令者规定了罚款数额:军官50美元,士兵30美元。巴顿半开玩笑地说:“当你要动一个人腰包的时候,他的反应最快。”

尽管如此,还是有些人不断出现违纪现象。听到这一情况后,巴顿亲自带人四处巡视,把不执行命令的人强制集中起来,进行训斥,话语不免十分粗鲁:“各位听着:我绝不会容忍任何一个不执行命令的兔崽子。现在给你们一个选择的机会,要么罚款25美元,要么送交军事法庭,并记入档案,你们自己看着办吧!”这些士兵只好乖乖认罚。

尽管巴顿的这些做法招致许多人的反感和咒骂,但他这种雷厉风行的作风震动了第二军,部队军官一扫过去那种松松垮垮的拖拉作风,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改观。

巴顿继续以他特有的方式激励他的部队。他跑遍了4个师的每一个营,督促军官,鞭策士兵,顺便还要检查军容风纪的执行情况。他的检查极为彻底,甚至连厕所也不放过,因为上厕所的人最容易忘戴钢盔。他鼓励官兵们要有攻击精神,像狮子一样残酷无情地打击敌人,号召他们“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冲杀,但不是为之死亡”。虽然官兵们对巴顿这种做法一时还难以理解,但他的“高压电休克疗法”确实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使他们与过去大不相同。

巴顿将军必须这样残酷无情,因为时间不允许他动半点恻隐之心。只有采取非常规的方式,才能将这群“乌合之众”锤炼成无坚不摧的战争机器。他的目的达到了。他把自己的战斗精神输入了这支部队,以自己的尚武精神激励了全体官兵。虽然有人恨他,但是官兵都很尊重他,并开始效仿他。部队有了铁一样的纪律和秩序,士兵们恢复了自信和勇气。巴顿欣喜地看到,在短短的几天内,第二军的面貌已经焕然一新了,将士们装备精良,士气高涨,军纪严明。他们已被锤炼成了真正的军人,进入了他所说的“战斗竞技状态”。

战斗打响后,德军再度发起强大攻势,但遭到第二军的顽强抵抗,他们寸土不让,表现得十分英勇。最后,德军无功而返。这是美军在北非战场取得的又一次胜利,它以此证明:第二军已经不是十几天前的那群“乌合之众”了。巴顿为他们的杰出表现感到十分骄傲,他自豪地指出:“硝烟一散,我们看到没有一个美军士兵放弃阵地一步。”

巴顿能在11天内改变一支部队的战斗力,依靠的就是对军队纪律和士兵服从意识的强调与重视。一个士兵如果不遵守纪律,没有服从意识,那么军队的执行力就没有保障。战斗力不是幻想,而是在服从指挥、遵守纪律的前提下实现的。

无条件地服从命令,严格遵守纪律是军人最基本的品格。同样这种品格在日常生活中,在一个人的工作中,在企业的组织运行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服从是一种美德

学会服从是一种美德,尤其对于职场中的员工来说,具有服从精神是通往优秀员工之路的必要条件。《论语》里有一句话:“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对于关系全局利益的指令的服从,对于规则的遵守,宏观上讲是整个人类社会组成的根本,微观上讲也是生活于组织中的人必须具备的一种品质。

在企业中,能够毫无怨言地接受任务、服从领导并能主动自发地进行工作的一定是优秀员工。卡耐基曾说:“有两种员工是根本不会成大器的:一种是除非别人要他做,不然打死也不主动做事的员工;另一种则是即使别人要他做,也做不好事情的员工。”那些不需要别人催促,就会主动自发地去做自己该做的事,并且还是不会半途而废的员工,即使自己是企业内最底层的一名没人注意的普通员工,到最后也是会成功的。因为这种员工懂得要求自己多付出一点点,而且做得比别人预期的更多。

个人进取心,是员工实现自己目标必不可少的要素,它可以使你进步,使你受到注意并会给你带来机会。工作中,服从、诚实、责任、敬业、能够主动自发地去工作都是员工不可缺少的内在品质,体现一个员工的修养,更是扎根在员工内心的宝贵财富。在这些高贵品质的指引下,怀抱一颗感恩的心,始终保持对企业至高无上的荣誉感,全力以赴、自觉主动地去工作。如果能够在没有任何外界的压力、驱动或别人引导的情况下,一个人能够自觉地认真干好分内分外的工作,这就是主动性,这就是一名员工所应有的工作心态。

每一个员工都要明白上司的命令必须服从。但这种服从通常带来的是效率而并不一定是效益,员工可能尽力而不尽心,做到而不一定能够做好。“服从是金”对于企业员工来说好处非常大。如果一个员工不懂得服从,思想上没有服从的观念,那么将会被企业所淘汰。服从是自制的一种形式,每一个员工都应去深刻体会,作为企业的一名员工,即使是很小的一分子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一套工作系统,每一个人都是这个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不能服从领导,各自为政,最后只能是导致无政府主义,目标混乱,一事无成。每个员工都要有高度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具有道德感并且遵从自己的良知,有勇气坚持自己的信念,自觉自愿地服从于领导,为自己的目标坚持不懈,勇于承担责任。服从领导时一定要顾全大局,真正做到“公司兴则我兴,公司亡我的责任”,与公司共命运。只有这样你的事业才会获得很大的成功。

狼是群居的动物,通常七八只为一群,采取集体狩猎的方式来猎食。这多少弥补了它们力量和速度方面的不足。每群狼由一只健壮的成年公狼率领,捕食大多由母狼完成。在集体行动当中,每只狼在族群里的地位都不相同。动物学家习惯将狼群之中的领袖称为“阿尔发狼”,族群中包括食物的分配、纷争的平息、乃至后代繁殖的责任,都要靠它。其余的狼也都安于在族群之中的地位,并服从“阿尔发狼”的领导,这就是狼的社会。所以,那些所谓的独狼,一般都是为角逐“阿尔发狼”地位或者爱情斗技场上的失败者,带着身心的双重创伤,只好自我放逐:要么在自省中积累力量,要么就是死路一条。因此,独狼展示出来的造型就具有个人英雄主义的特色,很容易获得生活中失意人物的好感。草原上没有一条狼会越出这道界限,向人投降。拒绝服从,拒绝被牵,是作为一条真正狼的绝对准则,即便是条从未受过狼群教导的小狼也是如此。

在下属和上司的关系中,服从是第一位的,是天经地义的。下属服从上司,是上下级开展工作,保持正常工作关系的前提,是融洽相处的一种默契,也是上司观察和评价自己下属的一个尺度。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员工,必须服从上司的命令。

员工要服从领导,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要敢于挑战,难事、棘事面前不低头,不管问题再多、困难再大、矛盾再复杂、任务再艰巨,也要努力克服,尽量不把矛盾上交,一定要避免和防止推诿扯皮、敷衍推卸的不负责任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