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包与容的人生必修课
57441300000001

第1章 前言

自古以来,包容就是人们立身处世的大智慧。《尚书》云:“有容,德乃大。”《周易》云:“君子以厚德载物。”《老子》云:“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佛教更是劝诫人们修行忍辱,“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达到“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境界。包容是一种美好的心性,是一种博大的胸襟,是一种能够放下一切的气度,是一种淡定从容的洒脱,是一种俯仰自如的风度。一个人一生成就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他包容的大小决定的,正如一位哲人说的那样:心胸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包容有多少,拥有就有多少。纵观古今成大事业者,无不有海纳百川的肚量,所谓“量小非君子”,“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因此,包容实是人生必不可缺少的智慧,是一堂人生的必修课。

包容是为人处世中与他人和谐共处的良方。人生在世,不可能离群索居,人与人彼此相处,哪怕个个心地善良,也难免会发生磕碰和磨擦。譬如朋友间的误会、同事间的纠葛、邻里间的纷争、夫妻间的争吵,等等。矛盾是无处不在的,关键在于要面对现实,用包容去化解矛盾。若只是一味斤斤计较,像故事中的海格力斯那样逞强好胜,便会自寻烦恼,制造痛苦,徒伤感情,甚而结成冤仇。要想切断仇恨的源头,唯一的办法就是学会包容。包容人,包容事,忍下的是一时之气,得到的却是长久的安然、宁静、和谐与友好,其善莫大焉。俗话说:“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所以说,包容是人生的一座桥,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走过这座桥,人们的生命就会多一些空间,多一份爱心;人们的生活就会多一份温暖,多一份阳光。

包容是化解和升华人生一切苦痛的力量。其实每个生命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每种人的生活都免不了苦难,包容你所遭受的伤害、折磨、痛苦,你就会感到生命道路两旁,困难固然有,更多的是花香;荆棘固然在,而更多的是山风猎猎、海浪沧沧。在不断的磨砺中成长,在风吹雨打的荷塘里守望着盛夏,这就是对包容最好的诠释。生活中固然有苦难,但由于不懈的奋斗,由于不断的努力、攀援,生命才不至于全然黯淡,而变得熠熠生辉,获得了崇高的意义。学会包容吧,它能让你在风暴中安稳如磐石,不会轻易被击碎;学会包容吧,它能让你在苦难中挺直脊梁,拥有生命的尊严;学会包容吧,它能让你在野花中看见天堂,让生活充满希望。

包容更是成就事业的基石。在现代社会,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不可能靠单打独斗,必须得有强有力的团队和广阔的人脉网络。而这一切的拥有都得靠包容的胸怀。团队是若干人的集合体,既然是若干人,就可能个性、气质和能力特点迥异。不同类型员工,既有所长也伴有所短。毕竟,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就要求团队的领导者要有海纳百川的肚量,用人不求全责备,用其所长,容其所短。虽然说没有完美的人,但由不完美的不同类型的人组合而成的团队,却有可能消弭所短而尽显所长,造就臻于完美的团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1+1>2的团队效应。有了这样的团队效应,领导者才能开创出一番由个人力量无法实现的伟业。而一个格局很小、境界很低、心胸狭隘的人永远不可能干出一番大的事业。同时,经营事业,除了要管理多元化的员工队伍外,还要面对各式各样的客户、供应商、政府官员、社会组织等,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都有,要处理好复杂的关系就需要高超的技能和一颗包容的心,让所有人都成为你的资源,做到了,你的事业才会不断壮大。所以说,你的包容有多广,你的事业就有多大。

总之,包容是洞明世事、练达人情的一种处世哲学,是一种拿得起放得下的潇洒,“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根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包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宽广的胸怀,是对人对事的接纳和宽恕;包容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崇高的境界,是精神的成熟和心灵的丰盈;包容是一种生存的智慧和生活的艺术,是那种看透了社会人生后的从容、自信和超然。懂得包容的人总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与帮助,懂得包容的人会因为谦和的姿态受到他人的欢迎和喜爱,懂得包容的人无时无刻不处于和谐之中,无论工作、事业还是生活都顺风顺水。懂得包容,你才能成就无悔、和乐、健康、美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