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再现】
【元典】
子曰:“人皆曰‘予[1]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2]之中,而莫之知辟[3]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4]守也。”
【注释】
[1]予:我。
[2]罟(gǔ):捕兽的网。擭:装有机关的木制捕兽笼子。陷阱:捕捉野兽的深坑、圈套等。
[3]辟(bì):同“避”。
[4]期(jī)月:一整月。
【译文】
孔子说:“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被驱赶到罗网笼子陷阱中时,却不知道如何避免这些危险。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选择了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却经常连一个月也不能坚持。”
【名家感悟】
禽兽被人所驱赶,纳于罟网、擭陷阱之中,而不知避免辟,似无知之人为嗜欲所驱,入罪祸之中而不知辟。小人自谓选择中庸,而心行亦非中庸。假令偶有中庸,亦不能期匝一月而守之,如入陷阱也。
——孔颖达
自谓择中庸而为之,亦不能久行,言其实愚又无恒也。
——郑玄
择乎中庸,辨别众理,以求所谓中庸,
——朱熹
【中庸精解】自作聪明,不知避祸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认为自己很聪明,自己在各方面比别人高明,结果应了那句话: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在中庸思想中,也有关于这一点的论述,那些自作聪明最终害了自己的人其实是自己给自己设了一个陷阱,却不知道逃避,最终得到一个凄凉的下场。
在社会中,我们身边从来不乏自作聪明之人。自作聪明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些人的一种通病。这些人往往非常盲目地认为自己是众人中最具有智慧的,别人都没有自己优秀,看待问题没有自己深刻,他们相信自己明白一切事物的真理,大有一种“真理只握在我手中”的自豪感和自负感。结果,他们往往沉浸在自己的“聪明”里面,看不清自己的真正面目,丧失了对事物的判断力。
自作聪明者由于自以为是,没有自知之明,所以做起事情来往往一意孤行,我行我素,他们在自己所谓的“聪明”的蒙蔽下,已经不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也不知道事情做到什么程度就已经恰到好处了,再做下去就不完美了。他们不懂得中庸之道所说的适度为美的深刻含义,也不懂得“无过之而无不及”的大智慧。
由于这些“聪明人”做人做事不懂得奉行中庸之道,结果往往自投罗网,一败涂地。这些罗网,有的是他们的敌人为了报复他们而编造的;有的是他们所谓的“朋友”为了陷害他们而编造的,他们沉浸在所谓聪明的梦里,早已分辨不出哪些朋友是与他们肝胆相照,哪些朋友是与他们貌合神离。
其实还有一类罗网与陷阱,是他们自己为自己编造和挖掘的,更准确地说是他们的“聪明”为他们挖掘出让他们一败涂地的陷阱。
“淹死的人都是会水的”,虽然话俗却理不俗,其实可以说是对中庸之道的一种比较通俗的解释。这些人不懂得谦虚谨慎,秉持中庸,而自以为是,自命不凡,不懂得什么叫做适可而止,最后,自己酿的苦酒,还得由自己来喝。那些所谓会水的人,自认为自己水性高超,无论多么深的水池塘都敢下,多么急的河流都敢游,别人不敢尝试的游法他们敢游,结果会水还不如不会水,白白丢了自己的性命。
然而,我们也许会问,那些人为什么要自作聪明呢?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其实都有一种被别人认可、被别人尊重,甚至被别人赞美的渴望。这种渴望,也是我们发奋图强,不甘人后,努力去追求自己人生理想和目标的动机之一。这种渴望,如果我们给它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它就叫做进取心;如果给它取一个难听的名字,它就叫做虚荣心。拿破仑大帝就曾经说过这样一句惊世骇俗的话,他说:“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催人奋进、建功立业的,除了虚荣,还有何物?”
其实,这种渴望本身无所谓好坏,它是一个中性的东西,最终决定好与坏的,是我们如何去运用它,何时去发挥它的潜力,何时去抑制它的无限膨胀。这时候,我们需要的就是中庸思想,需要用中庸之道的智慧来驾驭好我们的渴望。中庸之道让我们懂得适可而止,知道何时可以开始,何时应该收手,做到恰如其分。
其实,我们每个身上都有“人无我有”的优点,同时也具有“人有我无”的缺陷,这一点无法避免,所以我们要正确看待。而那些自作聪明之人,往往害怕别人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故意回避和掩饰自己的缺陷。越是他们不知道的地方,越是他们不明白的东西,他们越是表现得很内行,很有见解。其实,这不过是他们那颗过度膨胀的虚荣心在作祟。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一生命运坎坷,官场起伏不定,几经贬谪。就是这样一个人,曾经为自己刚刚出生的儿子写了首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吾子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轼为什么要这么写?难道饱读诗书的苏轼真的希望儿子是一个愚蠢之人吗?其实不然,多年的人生阅历,让苏轼明白了,糊涂有时候才是真正的聪明,这是有智之士,才能够深刻体悟其中的义理。然而,这也正是中庸之道的深刻智慧所在。
【中庸做人】祢衡之死
在中国的历史上,历朝历代的贤人志士可谓层出不穷。这些贤人志士往往非常注重气节,从不愿意与他们眼中的“小人”同流合污,以此显示自己的清高与孤傲。然而,有很多人虽然才华绝世,但由于做人不懂得奉行中庸之道,过于恃才傲物,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落得个人首异处的下场。
汉献帝建安五年,曹操招安张绣之后,听纳贾诩的建议,打算派一名使者到荆州劝说刘表投降。荀攸建议曹操可派遣孔融去。孔融为孔子后人,一代名儒,才思敏捷。曹操点头答应,便召来孔融。孔融却推荐了他的好朋友祢衡,并称祢衡的才学超过他十倍。
曹操于是将祢衡召来许昌。祢衡平素颇为自负,见了曹操等手下文武官员也没有任何恭敬之举,而是仰头向天,悠然叹了一口气:“天地虽然这样的宽阔,可是眼前却连一个像样的人也没有。”
曹操不悦,傲然说:“我手下有文臣武将数十人,都是当代英雄,怎么能说没有人才呢?”
祢衡说:“那就说给我听吧!”
曹操得意地说:“荀攸、郭嘉、程昱,才高八斗,见识高远,就算是前朝的萧何、陈平也比不上他们。张辽、许褚、李典、乐进,皆是当世猛将,势不可挡。吕虔、于禁、徐晃、曹子孝等人皆是天下的奇才,世间的福将。怎么能说没有人才呢?”
祢衡笑说:“丞相这话就错了。这些人我都认识,荀攸可以让他看坟守墓,程昱可让他关门闭户,郭嘉倒还可以念上几句词赋,张辽在战场上只能击鼓鸣金,许褚可以让他放马牧牛,乐进、李典勉强可以当个传令兵,吕虔只能做个磨刀铸剑的铁匠,于禁可以让他做个筑墙的工匠,徐晃不过是屠猪杀狗之辈,曹子孝可以称为要钱太守。其他的人都不过是酒囊饭袋而已。”
祢衡的这顿讽刺,激怒了曹操,他怒喝道:“你又有什么能耐?”
祢衡说:“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上可以辅佐天子,使他们成为尧、舜那样的贤君;下可以修德正身,成为德行可以媲美孔子、颜渊的人。怎么能和这些凡夫俗子相提并论呢?”
这话狂傲之极,张辽在一旁听见祢衡如此侮辱大家,大怒,抽出宝剑就要斩杀祢衡。曹操止住了他,说:“我正缺少一个敲鼓的官吏。白天晚上朝贺饮宴都要人敲鼓,就让祢衡担任此职吧。”
曹操这么做,其实是为了羞辱祢衡。祢衡也不以为意,领命而去。
张辽问曹操:“祢衡这个人说话放肆无礼,为什么不让我杀了他?”
曹操回答说:“此人素有虚名,远近皆知,我要是今天杀了他,天下人必然说我不能容人。他不是觉得自己很有能耐吗,那我就让他做名鼓吏来羞辱他。”敲鼓吏是最卑微、低下的官职。
第二天,曹操大宴宾客,命令鼓吏击鼓。原先的鼓吏再三提醒祢衡,要穿着新衣服去击鼓助兴,但祢衡依旧穿着旧衣服进入大厅。祢衡精擅音律,击打了一首《渔阳三挝》,音节响亮,格调悠远,在座的人听了这曲子莫不感慨万分,很多人受到曲子感染,竟然流下泪来。
曹操的侍从喝问:“你怎么不换衣服?”谁知,祢衡竟然当着众人的面脱下衣服,裸体而立,赤身尽露,在做宾客惊得一起掩住面孔。祢衡慢条斯理又脱掉裤子。曹操怒喝:“庙堂之上,怎么这般无礼?”
祢衡说:“欺君罔上那才叫无礼。我不过是暴露一下父母给我的形体,以显示清白而已。”曹操说:“你说你清白,那谁污浊呢?”
祢衡直指曹操,说:“你不识贤愚,是眼浊;不读诗书,是口浊;不纳忠言,是耳浊;不能容纳诸侯,是胸襟浊;常怀篡逆之意,心浊。我是天下的名士,你却让我做名小小的鼓吏羞辱我,这就好像阳货轻贱孔子。你想成就霸王之业,却这么轻贱人才?”
祢衡这番话令曹操非常难堪。朝堂上众位宾客都非常吃惊。当时,孔融也在,生怕曹操一怒之下杀掉祢衡,便说:“祢衡有罪,他的话不足以让英明的王公计较。”
曹操知道孔融是在为祢衡说话,但他也不想在这宾客满座的朝堂杀掉祢衡,让自己担上杀贤人的罪名,于是就装出大量的样子指着祢衡说:“令你去荆州做说客,如果刘表来降,封你做公卿。”
祢衡明白刘表定然不会归附曹操,派去的人定然凶多吉少,曹操这么做不过是借刀杀人之计而已,所以死活不愿意去。曹操命人备上快马,让自己的侍从挟持着祢衡去,还通知文武官员在东门外摆酒设宴,为祢衡送行。荀彧告诉大家:“如果祢衡来,诸位都不要起身。”
不久,祢衡来见,众人都正襟危坐,没有人起来迎接。祢衡突然放声大哭。荀彧不解地问道:“你为什么哭呢?”
祢衡说:“走在死柩之中,怎么能不哭?”
众人皆说:“我们是死尸,你就是无头的狂鬼。”
祢衡说:“我是汉朝的臣子,又不是曹操的党羽,怎么没有脑袋?”
众人大怒,抽出佩剑要杀祢衡。荀彧急忙制止,说:“他不过是鼠雀之辈,用不着沾污我们的剑。”
祢衡回答说:“我是鼠雀,可还有人性;而你们只能叫做寄生虫。”
众人恨恨而散。
祢衡到了荆州后,仍然恃才傲物,表面上颂扬刘表的功德,实则将刘表损得一文不值。刘表大怒,让他去见黄祖。有人问刘表:“祢衡戏谑主公,为何不杀了他?”刘表说:“祢衡多次羞辱曹操,曹操不杀他,是因为害怕因此失去名望,所以叫他当说使到我这里来,要借我的手杀他,使我蒙受害贤的恶名。我如今让他去见黄祖,让曹操知道我刘表有见识。”众人皆说好。
江夏太守黄祖为人残暴。祢衡到了江夏,仍然不改本色,在宴席上嘲讽黄祖,说他好像是庙里供奉的菩萨,可惜并不灵验。黄祖大怒,命人斩杀祢衡,就这样,祢衡被刘表以借刀杀人之计除去。
毫无疑问,祢衡是东汉末年相当有才华的一名儒生。他怒骂嘲讽曹操,在当时也有一定的正义性,然而他恃才傲物,轻慢他人,所以得罪了很多人。得罪了荀彧、郭嘉这样的名士也还罢了,但得罪了当权派如曹操、刘表、黄祖,就难免会给自己招致祸端了。人有才智应该用于正途,如果过于卖弄,只会挖苦、嘲讽别人,非但不能帮助别人成就事业,反而还可能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所以,我们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要有自知之明,不可自作聪明,目中无人。
【中庸政道】自作聪明的韩信
韩信是秦汉之际的著名军事家,在秦亡汉兴的过程中,他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汗马功劳,被称为汉初“三杰”之一。但韩信在功成名就之后,却未得善终,被吕后控以谋反罪名诱杀于长乐宫。韩信之所以落得如此下场,就在于他不能恪守中庸之道,自作聪明,妄图谋夺权力,结果引起了皇室的猜忌而被诛杀以绝后患。因此,韩信的悲惨结局可以说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
韩信投奔刘邦后,在萧何的力荐下,被拜为大将军。韩信不负众望先攻破了三秦,后又打下了赵国。接着,又奉刘邦之命进军齐地平叛。韩信到了齐地边境时,突然传来一个消息,说齐国已经降汉。
原来,刘邦做了两手准备,一方面命令韩信领军往齐国边境进发,一方面派了一个名叫郦食其的辩士。此人也颇有才干,竟然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齐王归顺刘邦。此时,双方已谈好了投降条件,看似一切都水到渠成。
然而,韩信的谋士蒯通却告诉韩信,说将军您东征西讨也不过打下了五十多座城池,而郦食其一个书生耍耍嘴皮子就拿下了齐国七十余城,难道将军您的功劳还不如他吗?天下人会怎么看呢?不如继续进攻。韩信觉得言之有理,于是率兵突袭齐地。齐王听说汉军出尔反尔,大怒之下烹杀了郦食其,然后率众降楚。韩信率军打破齐楚联军,占领齐境,齐王出逃。
这件事情令刘邦深为不满。韩信进攻齐地的行动不仅造成了不必要的牺牲,而且断送了刘邦的特使郦食其的性命,更使得刘邦背上了背信弃义的骂名。君臣两人的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
韩信是个军事天才,政治上却相当幼稚。在占领齐国后,西楚霸王项羽遣使游说韩信,自立为王,三分天下。这当然是项羽的挑拨离间之计。韩信起初念及汉王刘邦的知遇之恩,拒绝了项羽的游说。但谋士蒯通以相术劝说韩信,认为他虽居臣子之位,却有震主之功,这样是很危险的。这番说辞终于打动了韩信。但他仍然不愿意脱离刘邦,而是给刘邦写了一封信,称齐地初平,民心不稳,这里的人反复无常,所以请刘邦封他为代理齐王掌政以安定民心。
当时,刘邦被项羽的军队团团围困在荥阳,正盼望着韩信派兵来救,看见韩信信中内容后,大为震怒,怒骂韩信不救荥阳之急竟想自立为王。幸而张良和陈平暗中提醒刘邦,刘邦于是当着韩信使者的面,改口骂道:“男子汉大丈夫建功立业,做大王就要做真的,干嘛要做代理齐王呢?”于是就派张良带着齐王的印玺前往齐地,亲自封韩信为齐王。韩信这才发兵来援。
韩信的这种做法,完全不是臣子应有的态度,而有乘人之危、逼宫的嫌疑。刘邦对韩信怀恨在心,只是迫于形势,才没有问罪韩信而已。然而,韩信却完全没有认识到他所面临的危险,还在为自己的“两全之计”沾沾自喜,在这之后,君臣两人的关系越发地急转直下。
公元前202年,刘邦乘着项羽无备,楚军饥疲,突然对楚军发动了进攻。刘邦约韩信从齐地(今山东),彭越从梁地(今河南东北部)南下合击楚军。然而,韩信、彭越两军全都未能如约南下。刘邦遭到项羽反击,大败而回。为了调动韩信,刘邦只能听从张良的建议,划陈(今河南淮阳)以东为齐王韩信封地。直到此时,韩信才心满意足地率领大军南下,会合诸侯,围困项羽于垓下。项羽见大势已去,悲壮自杀。至此,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以刘邦胜利而告终。
韩信手掌兵权,手中有了筹码,就开始向刘邦讨价还价。他在刘邦急需他援助的时候,先是要做齐王,又要封地,得了名利之后,才愿意发兵援助刘邦,尽臣子之道。这种近似于“勒索”的举动,怎能不让刘邦怀恨在心。身为一国之君,如果放任臣子这么予取予夺,将有损于皇权的权威,所以在平定天下后,他就找韩信算账了。可惜,韩信却没有认识到这个严重后果。
刘邦胜利之后,驰入韩信军中,收缴了他的兵权,改封韩信为楚王。这其实是对韩信的一种警告。可惜,韩信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点。到了楚国后,韩信仍然不知收敛,不知明哲保身,谨守中庸之道。他为了彰显威严,每次出巡的时候,都排场十足,前呼后拥,十分威风。
韩信有名旧友钟离昧,是项羽的部下。项羽失败后,钟离昧前来投奔韩信。韩信明知他是逃犯,仍然收留了他。后来,有人告韩信谋反。刘邦诏令各诸侯前往陈地相会。韩信闻讯后,感到惶恐不安,就卖友求荣,带着钟离昧的人头去见刘邦。刘邦原本甚为忌惮钟离昧与韩信联手,现在钟离昧已死,大感放心,就下诏贬韩信为淮阴侯,将其留在身边软禁起来。
韩信被贬为淮阴侯后,牢骚满腹,经常向别人抱怨。有一天,韩信去拜访樊哙。樊哙行跪拜之礼,恭迎韩信,并说:“大王居然肯来光临小臣的寒舍,小臣无比荣幸。”哪知道,韩信离开樊哙家后,就对身边的人说:“想不到我韩信这辈子竟然沦落到和樊哙这种人来往。”这番牢骚话,传到了樊哙的耳朵里,心里自是不痛快。
韩信在软禁的日子里,郁郁寡欢,如此过了几年。有一次,巨鹿郡的郡守陈豨前来向韩信辞行。韩信对他说:“你所管辖的地方,是屯聚天下精兵的地方,而你又是陛下宠爱的臣子,若有人说你谋反,陛下一定不相信;如果再有人告你谋反,陛下就会产生怀疑;如果第三次有人告你谋反,陛下定会大怒而亲率军队征讨。我为你在京城做内应,就可图谋天下了。”
陈豨素来服膺韩信,表示一切听从韩信的安排。没过几年,陈豨果然反了,自立为王。刘邦大怒,亲自率兵去镇压,留下吕后镇守京师,并嘱咐她要防着韩信。恰在这时,韩信准备攻打皇宫。吕后闻讯后,就听从萧何的建议,将韩信骗至长乐宫将其杀死。
韩信在政治上的失败,源于他在政治上的不成熟。出色的政治家会奉行中庸之道,识时务、知进退,而韩信倚仗军功,自作聪明地妄图从刘邦身上捞取政治权益。
要知道,在封建王朝,臣子的权力和地位不是想要就能得到的,是要靠帝王的赏赐。韩信身为臣子却不恪守为臣之道,终于引起刘邦的猜忌,惨遭诛杀。韩信的下场,可说是自作自受。
【中庸商道】戴尔“换芯”事件
几年前的戴尔换芯事件,戴尔电脑公司就是因为不知避祸,才会为其品牌及销量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和损失。
2006年6月中旬,有一位消费者在戴尔官方网站上订购了一台Inspiron 640M笔记本电脑。在购买的时候,他非常仔细地核对了网页广告上的CPU型号和订单上的标注都是英特尔酷睿双核处理器T2300。
几天后之后,那位消费者顺利拿到了货。在检查的时候,他忽然发现自己购买的这台笔记本的CPU型号并不是自己当初下订单时的T2300,而是T2300E。这两款型号不但功能上有所差异,就连价格上也差30多美元。在发现这一问题后,那位消费者便马上与戴尔客服联系,结果戴尔的工作人员表态说,这可能是他们工作上的疏忽,并说这两个CPU的功能差不多,不影响使用。对方的解释并没有让这位消费者满意,他觉得自己买到这样的笔记本并不是个例。于是,他便在网上发帖,提醒众网友在购买这款笔记本时一定要检查清楚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情况。结果,短短的几天时间内,就有100多人回帖称发现了这一问题。
刚开始的时候,戴尔方面觉得这只是个别消费者的“无理取闹”,过几天他们就会消停下去的。因此,他们并未采取积极有效的挽回措施,而是在半个月后对外宣称,由于英特尔已经停止了对T2300处理器的生产,他们才决定用T2300E处理器替代T2300处理器。同时,戴尔方面还列出了这两款处理器的性能差异,即T2300E只比T2300少了一项虚拟化技术(主要应用在服务器上,同时需要相关技术支持),这两款CPU在处理速度、前端总线以及二级缓存等方面完全相同,这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区别。至于用户要求的更换CPU和退机等要求,均被戴尔给拒绝了。
在看到戴尔公司的态度后,购买这款笔记本的消费者们便被激怒了,他们本来也不愿将此事闹大,只是希望戴尔公司能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解释,但他们没有想到戴尔公司居然如此“蛮横”。于是,他们便联合一百多位受到损害的消费者,准备对戴尔公司提起诉讼。
眼见双方矛盾激化,2006年7月上旬,戴尔才针对这件事情提出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即为购买了“换芯”笔记本的消费者退货。但是,众多消费者对于戴尔的这种马后炮行为并不买账,而且还明确表示道:“我们不会选择戴尔新提出的退货方案,我们要戴尔公司向我们公开致歉,而且还要退一赔一。如果戴尔方面做不到的话,我们过几天就会到法院起诉。”
这一下戴尔真是有些急了,于是,他们便把“换芯”的责任推到了其代工厂的身上,并称此次“换芯”事件是戴尔公司的代工厂为了抹去利益而“偷梁换柱”,将T2300处理器换成了更为廉价的T2300E处理器。
对于戴尔公司再次推卸责任的行为,这些受到损害的消费者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直接以实际行动向戴尔公司表明自己维权的决心。直到接到法院的传票时,戴尔公司才知道这件事不可能善了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本来只是一件小事,结果却闹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
随着这一事件的不断升级,戴尔受到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戴尔产品的销量,使其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根据一项网络调查数据显示,此次事件之后,有近七成的人不会再买戴尔的电脑产品,而剩下的三成中,也只有一半的人信任戴尔。
在这次事件中,戴尔在消费者反映问题之初保持沉默还可理解,也许人们还会猜测戴尔是不是在进行内部检查。
可是,当消费者表态要状告戴尔的时候,戴尔就不应该再有所推诿了,而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快速地为消费者提供补偿并道歉,这样才能避免矛盾的进一步激化,重新树立消费者对其的信任。然而,戴尔并没有那么做,所以只能自食苦果。
【中庸精解】辨别众理以求道
既然自作聪明等于是自掘坟墓,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为人处世呢?在为人处世时,我们应该奉行什么样的法则呢?有没有一门学问和智慧会让我们在这些现实问题上不再茫然不知所措呢?
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看到那些自作聪明之人,最终往往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落得一个悲剧下场时,我们也许会不由自主地在内心里问自己这些问题,往往想寻求一种现世智慧,来作为我们的思想源泉,指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去待人接物,如何为人处世。也许我们会穷尽许多大师给我们提供的处世法则。
但是,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了中庸之道,并深深领悟了它所蕴含的思想和智慧,那么,你就不会再感到迷茫了,你将会有一种如同“醍醐灌顶”的喜悦和快感,似乎自己苦苦追寻的问题终于找到了答案。
汉武大帝曾经在分析了众家学说之后,听取了董钟舒的建议,罢黜了百家学说,而单单尊奉儒术。
也许我们在经历了各种思想的冲击和洗礼之后,最终会作出自己明智的判断和选择。在大浪淘沙之后,才看到沙滩上的那一块真金,那就是中庸之道,这门大智慧、大学问所闪烁着的智慧与思想之光。
而那些自认为聪明之人是看不到这种大智慧所闪耀的光芒的。他们看什么问题总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他们学什么,也总是“只看到海边的沙砾,而看不到闪光的金子”。
我们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智力并不差,可以说高于一般人。可是他们生活了一辈子,却不懂得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去和别人打交道,结果往往在生活中不能够顺风顺水。
其实只要正确地去面对生活,把中庸之道作为自己的处世法则和人生哲学,人生就会顺利很多。在你感到困惑时,它会告诉你怎么样做才是正确的,怎么样做是不可取的。另外,如果你真正领悟了中庸之道的深刻所在,你的思想境界、人格修为也会有明显提升,面对人生百态、生死荣辱,也许你会看得更加淡然。因为你跳出了那个狭隘的圈子,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待人生中所遇到的一切,那时,你会真正地像那些贤人君子那样,做到“去留无意,宠辱不惊”。
【中庸做人】范缜反对迷信
范缜(450~510年),字子真,祖籍顺阳(今河南淅川)人。南朝齐梁时哲学家、无神论者。他的祖父曾经是东晋的安北将军,位高权重,但到了他父亲这一辈,家境没落,父亲只得了一个徒有虚名的小头衔。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与母亲相依为命,并以孝顺而闻名乡里。
范缜自小学习刻苦,十几岁时,听说名儒大师刘瓛正招收学生,就离家投其门下。当时,跟随着刘瓛学习的人很多,大多是达官贵人的子弟。范缜虽然出身贫寒,却深得刘瓛的喜爱,由于他勤奋好学,喜欢独立思考,故学习成绩远远超过同门学友。范缜对经学作了深入的钻研,特别是对“三礼”(《周礼》《仪礼》《礼记》)更为精通,刘瓛常赞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范缜学成后,回到家乡,满腹经纶的他顿时成为乡里的骄傲,然而由于他生性倔强耿直,不肯向权贵低头,敢于发表“危言高论”,故此受到了当地权贵人士的疏远和冷落。没过多久,北魏大举南侵,大批难民纷纷难逃。范缜也离开家乡前往梁朝的都城建业(南京)。范缜出身贫寒,经常奔走于下层社会,所以对民生疾苦有深刻的理解。到建业后,他多次向朝廷提出了改革政治的建议,但始终未能获得回应。范缜郁郁不得志,但没有放弃理想抱负。
479年,大将萧道成夺取了刘宋政权,建立了齐朝。萧道成为了巩固政权,启用了一批新人,范缜也由此踏上了仕途。最初,范缜做了一个小官,后由于他才能突出,做到了尚书殿中郎。
南北朝时期,佛教大为盛行,上至天子九卿,下至黎民百姓对于佛教都极为笃信。统治者自然是希望通过佛教的“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等思想维护统治,而下层百姓大都希望通过今生的隐忍,获得来世的幸福。范缜从小过着清贫的生活,对人生的意义有自己的认识,他认识到统治者的这点,因此成为当时坚决反迷信的无神论者。
南齐宰相竟陵王萧子良笃信佛教,经常召集和尚讲经。有一次,萧子良举行了一次聚会,范缜也在邀请之列。之所以邀请范缜,是为了给他难堪。这日,高朋满座,众人的矛头都对准了范缜。范缜却慷慨激昂,表明自己反对迷信、反对佛教因果报应的态度。萧子良很反感,首先向范缜发难,责备他说:“你不相信因果报应,那么,你倒说说,为什么有的人生下来富贵,有的人生下来就贫贱呢?”
范缜不慌不忙地说:“这没有什么奇怪。打个比方,人生好比树上的花瓣。花经风一吹,四处飘落。有的掠过窗帘,落在座席上面;有的吹到篱笆外,落在茅坑里。落在座席上就像您;落在茅坑里的,就像我。人有贫富、贵贱的分别,绝不是什么前世造成的。若真的有前世今生,有因果报应,那么请问诸位,谁知道自个前生行了什么善,积了什么德,又造了什么罪?”
这话把众人都问住了,萧子良也不吭声了,只得宣布散会。范缜从萧子良那里回来,觉得虽然驳斥了萧子良,但言犹未尽,还没有把他反对迷信的道理说透彻,就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叫做《神灭论》。文章大胆反驳迷信思想,说:“形体是精神的本质,精神只是形体的作用。精神和形体的关系,好比一把刀和锋利的作用。没有刀,就不能起锋利的作用。没有形体,哪里有什么精神呢?”他还进一步谴责了富人、权贵宁愿把钱捐给寺庙也不愿意救济穷人的荒唐行径。最后,他指出,国家管理好民众,鼓励百姓耕地种田才是正事。
这篇文章一经发表,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萧子良再度召集亲信、朋友、高僧来跟范缜辩论,但个个铩羽而归。
由于范缜与统治者思想格格不入,不久被贬往宜都任太守。后来,雍州刺史萧衍起兵反齐,灭了南齐,建立梁朝,这就是梁武帝。
范缜入梁,任尚书左丞、中书郎等职。他仍然坚持反对迷信思想。梁武帝萧衍同样笃信佛教,并将佛教定为国教,一时之间,崇佛气氛弥漫全国。范缜毫不妥协,进而修订《神灭论》,并加以传播。梁武帝发动王公贵族60余人群起攻之,范缜孤军奋战,不屈不挠,驳得众人哑口无言。
人们在探索中庸的智慧时,应该辨别众理,寻求真正的大道。南北朝佛教盛行,迷信之风炽烈,范缜结合人生境遇,勇于探索,认识到迷信思想的荒唐,成为坚定的无神论者,与迷信作斗争。
【中庸政道】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秦朝崇尚法家,秦始皇在位期间曾施行“焚书坑儒”的政策,严酷打击、镇压异己学说。儒家、墨家一度衰落。汉朝建立以后,废除了前朝的苛政峻法及禁书政策,使得战国各学派思想逐渐恢复,尤以儒家、道家两派为盛。汉朝初期的文帝、景帝主要奉行“与民休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经过几十年的治理,经济繁荣,财富积累到了相当的程度。
西汉中央政府崇尚黄老之道,虽然在经济建设方面颇有建树,但在政治建设方面却陷入了困境。中央政权薄弱,地方诸侯势力强横,导致国家政权不稳。景帝年间,出现了七国之乱,这给汉王朝的统治带来了一定的冲击。这也令统治者意识到需要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来巩固皇权统治。
汉武帝即位初年,当时学者还是各尊各道,没有统一的思想,道家思想仍然占据着主要的地位。窦太后喜欢黄老学说,在她身边围绕的一些朝臣也始终把道家的无为而治视为治国大道。汉武帝即位的第一年,魏其侯窦婴当上宰相,联合权臣卫绾、田蚡等主张尊崇儒术,贬抑法家,同主张道家思想的窦太后展开斗争。窦太后这时仍然有极大的权力,就解除了窦婴、田蚡的职务,两人只得闲居在家。窦太后窃弄权柄,引起了汉武帝的极大不满。
汉武帝得知赵绾、王藏等人深明儒学,就将两人召至内宫探讨儒家学术,并让两人举荐品德贤良方正且通晓经学的文人学者。赵绾推荐了他的老师,已经80多岁的申培公。汉武帝派使者隆重地将申培公迎进宫中。在申培公等人的影响下,很快涌现了一大批的儒学大师。赵绾又建议汉武帝,有些事情自己做主即可,不必禀明窦太后。这引起了窦太后的极大不满。赵绾、王藏被罢官,后关押监狱,因无法忍受酷刑的折磨,双双自杀。申培公也请假回家。
几年后,窦太后去世,支持儒家的官员重新得势。汉武帝雄才大略,渴望建功立业有所作为,所以“无为而治”的观念显然不合乎时宜。所以,当窦太后逝世不久,汉武帝就下诏求贤,征求治国安邦的良才。他让有真才实学的士子们每人写一篇政论文,由他亲自审阅,从中选贤任能。于是,法、墨、道、儒,诸子百家的学者纷纷上书阐述观点,渴望能够打动汉武帝。
当时有一位大儒,名叫董仲舒,很有才华,见到汉武帝下诏求策问,认为这是自己晋身之机会,也作了对策,阐述了自己的主张。在这第一次对策中,董仲舒主要阐述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观点,认为如果君主有道,就会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如果国君无道,天就通过自然灾害来对统治者发出警告。这些新颖的观点,很合汉武帝的心意,但他觉得董仲舒言犹未尽,就作了第二次策问。
董仲舒在第二次对策中,着重阐述了选拔人才、任用官吏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意义,并具体提出了一系列选用官吏的方法。这些建议对于汉武帝整顿官制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不久,汉武帝又作了第三次策问。在这次策问中,董仲舒系统地论述了“天人感应”的观点,并且提出了“王者受命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等理论。他还强调应该用儒家的思想巩固统治,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主张,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希望以此达到“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之目的。
这几道对策,正合统治者的胃口。尤其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尤为汉武帝所欣赏。汉武帝希望通过这种手段,加强对百姓的思想控制,培养他们忠君的封建理念,以强化专制统治。儒家思想从此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影响后世两千余年。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举措,虽然不利于中国思想界的兼容并蓄,共同发展,但在当时是符合时代潮流的。自汉高祖刘邦以来,皇权衰微,诸侯势大,严重地威胁了中央皇权的统治。
汉武帝自小目睹七国之乱带给汉王朝的灾祸,自然不能容忍这种情况的再次发生,所以当他即位以后,亟待处理的就是想方设法加强中央集权,凝聚朝廷的向心力。董仲舒的这些理论,维护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和专制主义思想的绝对统治,故此受到了汉武帝的欢迎。
随后,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尊儒的措施。他命令在各地修建孔庙,礼遇孔子后人,同时诏令各地,推荐当世的鸿儒入朝为官,或尊为博士,为汉武帝出谋划策。他还大力兴办太学,培养人才,效力朝廷。当时,很多精通儒学的人都被委以重职,如董仲舒、公孙弘等人。
国君在治理国家时,经常会面临着种种的选择,有些时候,一个选择、一个决定很有可能决定国家兴衰的走向。聪明的君主会恪守中庸之道,选择符合时代发展的策略,做贤君明主。汉武帝即位后,为了统一思想,加强专制统治,选择了儒家思想为统治的主导思想,并推行天下,结果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对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发挥了重大作用。
【中庸商道】中智药业集团的发展史
在商道上,中庸的“辨别众理以求道”思想可以理解为企业家根据实际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制订灵活多变的适合企业发展的策略。中智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赖智填从创业开始,就牢牢地把握市场行情,根据公司现实状况,转变思想,接连几次的改变使得企业的发展步入正轨。截至目前为止,中智药业集团已成长为一家颇具品牌竞争力的大型民营科技企业。
中智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创办于1993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有十余年,民营企业得到了政府的扶持,发展势头非常迅猛。赖智填本身并不精通医药技术,之所以选择进军中药市场,是因为当时市场上对于中药的需求很大。赖智填认定中药市场有利可图,于是就毅然投身于中药企业之中。
最初,赖智填和很多的民营药企老板一样,主要是将中药品销售给各大医院。赖智填经过五六年的经营,生意红火。1999年,赖智填感觉做医院的业务非其所想,他有更大抱负,于是转做中药连锁。
多年后,谈到自己为什么做这个改变,赖智填回答:“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发展目标中,赚钱不能成为做药企的最终目的,更不能为钱而丧失原则。医药是健康事业,自古就讲用良心做药,是造福患者、造福员工、稳定社会的高尚工作。做这行要对自己的理想负责,对员工负责,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这样才有价值。”正是在这样的认知之下,赖智填果断地转型了。
赖智填把原来的医药商业交给副手来打理,他自己则把重点放在药品零售连锁经营上。2000年,赖智填首先通过一系列的认证获得牌照,还聘请专业的广告公司做企业形象设计,万事俱备之后,以珠三角核心地区为大本营的中智连锁药店终于剪彩开张。短短两三年的时间里,就开了近30家。
在连锁药店成功站住脚跟,并且得到相当不错的发展之后,赖智填的商业敏感性令其心态再次转变。他感觉到要做百年企业,必须树立自己的品牌,要有自己的特色。赖智填没有蛮干,知道自己对企业的管理经验还不够丰富,于是就到北大、清华等名校听课。在给自己充足电之后,赖智填更加坚定自己发的想法。
2003年12月,他带领着自己的团队一起作了10年企业规划,制定了“3610”中长期发展战略,即3年成为广东省知名品牌企业;6年成为国内知名品牌企业;10年打造精粹国药旗舰工程,建设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企业产值实现30亿元。这个计划听起来好像很遥远,但赖智填和他的团队们信心百倍,认为只要上下一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这个愿望。
也就是从这一年起,赖智填再次调转船头,带着他的团队做中药生产,逐渐建立起一个从生产到销售面面俱到的中药王国。2007年,在对医药行业大趋势的充分分析与了解后,赖智填和他的团队经过深思熟虑,毅然全资收购中山市恒生药业有限公司。恒生药业有限公司是现代化高新制药企业,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企业的运作和技术等各方面相当成熟,在南方市场的品牌影响力较大。
赖智填表示中智收购恒生,看中的是恒生的潜在优势,恒生药业可以与中智药业集团进行互补,特别是产品线的互补,这能为中智集团快速发展赢得时间和节省成本,更能为实现中智药业集团的理念——“打造精粹国药旗舰”夯实基础。并购恒生后,中智药业集团进一步强化产业布局,成功打造出符合国家GAP、GMP、GSP标准的药品生产经营产业链,形成了包括中成药、中药饮片、保健品的科研、生产与销售,以及医药批发、零售连锁为一体的强大而完整的企业构架。赖智填和他的团队们逐渐将打造中药产业帝国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中智药业集团之所以取得成功,除了赖智填适时调整观念的英明决策外,还在于他们能够准确给自己定位,始终坚持发展中药这个版块。当别人争先恐后地做起西药产品时,赖智填没有盲从,而是分析了自己的优势劣势,认为如果做西药产品自身并不具备品牌优势,单纯地依靠仿制“大路货”是难以实现企业发展的目的,可是如果自主研发,无论是资金还是时间都是一项极大的挑战。
而中药不同,一来,中药源起中国,中国人做起来知根知底不会有过多麻烦;二来,随着中医在全世界的走俏,中药也越来越得到外国人的欢迎,做中药生意有着很大的前景。出于对这些方面的考虑,赖智填将打造中药产业链作为未来企业的主要发展策略,不涉足西药领域。
2009年,国家全力推行新医改,这对于医药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赖智填以其独特的商业敏感性嗅出:如果能够把握住这次机会,中智集团的发展将完成质的飞跃。为此,他经过慎密的调研,全力策划了中智“网通工程”,希望借助互联网的方式,将营销的重心下移至县城、乡镇、乡村等基层市场。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中智系列产品的销售额节节攀升,拿广东市场来说,中智产品销售业绩喜人,增长几乎翻了一番。赖智填抓住机遇,又一次成功了。
【中庸精解】择中庸而不能守
人的一生中,偶尔做一件事并不难,难就难在坚持。如果让你明天5点起床,也许大多数人都能够做到,但如果让你后天也5点起,年年5点起,甚至一辈子都5点起,那么可以肯定地说,能坚持下来的很少。
做事情如此,择道亦如此。那些选择了奉行中庸之道,并能够坚持下来的人,将来一定是能够成大事的人。而且,他们不光在事业上会有一番作为,而且在思想境界、人格修为上,一般人也只能望其项背。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按照对中庸之道的不同层次的认识,也许可以把人分作这么三类。一类是那些没有认识到中庸之道的存在的人,这些人还停留在很低的层面,中庸之道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先验性”的存在。
这些人做事情往往偏激极端,对事情发展程度的把握往往也不够准确,很难在社会生活中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在思想境界和人格修养上也只能停留在肤浅的层面,很难有较大的提升。
第二类人,他们认识到了中庸之道的深刻与伟大。在刚刚感悟到这种高深的人生哲学的时候,他们下决心一定要把它作为自己人生的精神支柱来信奉。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些人往往有始无终,做事情没有持之以恒的勇气与始终不渝的毅力,遇到了一点阻力就放弃了自己的伟大使命和人生信仰,最终功亏一篑。因为中庸之道作为一种人生的大智慧,它的大门只向那些坚持不懈、风雨无阻的勇士而开,那些遇到一点小麻烦就放弃了追求的人,中庸之道不屑与之为伍。
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类人,他们在接受各种思想的洗礼之后,非常明智而果决地选择了中庸之道作为自己毕生的人生哲学。
这些人不仅有着超出凡人的智慧,而且更有一般人所不具备的毅力和信心。他们能够体悟到中庸思想的深刻,能够理解其中所包含的人生智慧。在这些人的每一个内心深处,都有一颗勇于求知的心,一颗坚韧不拔的心。所以,只有他们才能坚持中庸之道,把中庸思想内化在自己的思想与人格中,并且在做人做事上灵活地加以运用。最终,他们收获了成熟的心性、成功的人生。
其实,在这三种人之中,可能第二类人数是最多的,也是最令人感觉心痛和可惜的。对于那些没有体悟和认识到中庸思想的人,他们离中庸思想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也需要一定的努力才有可能体验到中庸之道的存在。所以,对于他们没有坚守中庸之道,也是无可厚非的。因为一件事物或道理再怎么美好,好果人们没认识到它的存在,又怎么能够希望他去孜孜不倦地追求呢?相反,对于那些已经感受到中庸思想的光芒的人,他们不去坚持自己正确而高尚的人生追求,不能够做到“既然选择了远方,就不顾风雨兼程”,就让人不免有一种惋惜之情。
中庸思想中有许多人生哲理和做人做事的智慧,我们一定要坚持秉持这种人生法则,用它来指引我们如何去做人做事从而获得成功。如果我们能够做到持之以恒的话,那么,相信我们一定会从中受益良多。
【中庸做人】元稹不能守道
元稹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在文学上才华出众,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章,但在政治上却不能坚持操守,趋炎附势,所以遭到了后世之人的谴责。《旧唐书·元稹传》对他有这么一句评语:“稹以素无检操,人情不厌服。”政治上不能坚守节操、认敌为友,这是元稹的人生污点。
元稹和历史上大多数文人郁郁不得志的情况不同,他几乎在少年时代便已经踏上了政治之途。贞元九年(793年)春,年仅15岁的元稹通过明经考试进入仕途,21岁入仕河中府。所谓学而优则仕,封建社会的士子儒生埋首苦读,莫不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高中皇榜,光耀门楣。元稹的这些耀眼表现,令当时的一些读书人望尘莫及。
贞元十九年(803年),元稹与白居易同时参加了吏部的考试,两人同时考中,同被授为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两人又同时参加了皇帝主持的制科考试,又同时被录取,元稹成绩第一,名列众人之首。这段时间,元稹和白居易交往密切,政治操守坚定,皆有匡扶社稷、抱效朝廷的决心。这从他们两人酬唱的诗文中可以看得出来。如白居易在诗中写道“誓酬君王宠,愿使朝廷肃”,“只要明是非,何曾虞祸福”,这些珠玑字句正是当时二人政治情怀的写照。
当时,唐朝藩镇、宦官势力很大,十分跋扈,这些人把持朝政,打压异己,令朝堂极为黑暗。元稹对于这些现象大胆揭露,在朝堂上据理力争,多次向皇帝上疏弹劾权贵大臣,惩治贪官污吏,无所避讳。这些举动遭到了权贵的嫉恨,他们向皇帝屡进谗言,致使元稹一再贬官。
有一次,元稹在河南因为得罪了地方官,被罚减俸三个月,召还京师。途中,元稹到驿站休息,本来是他先到的,可后到的宦官刘士元非要元稹将厅堂给让出来。元稹自然不肯,同对方起了争执。刘士元颇为跋扈,高声怒骂,竟然踹开了元稹的房门,鞭打元稹。元稹仓惶逃走,连鞋子都来不及穿,但仍然被刘士元抽中一鞭,正中面部。后来,此事闹到了皇帝那里。唐宪宗李纯忌惮宦官的势力,明知是刘士元的错,也只能不顾是非曲直,将元稹贬为江陵士曹参军。
这件事情在朝廷里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对皇帝重宦官、轻士子的做法不满,认为这样处理不公,会令天下读书人寒心。元稹的好友白居易更上书朝廷,叙述己见:“中使(宦官)凌辱朝士,中使不问,而稹先贬,恐自今中使外出益横暴,人无敢言者。又,稹为御史,多所奏举,不避权势,切齿者众,恐自今无人肯为陛下当官执法,疾恶绳愆,有大奸猾,陛下无从得知。”这些话虽然都是忠言,却丝毫没有改变皇帝的心意。就这样,元稹被贬出朝廷长达十年之久。
政治上的不公正遭遇,令元稹的政治信念和处世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元稹认识到,朝中的宦官势力很大,皇帝都难以压制,更遑论自己这样的芝麻绿豆小官了。所以,他改变了以往与宦官、藩镇、权贵等恶势力不共戴天的态度,转而卑躬屈膝,和对方握手言欢,与敌为友。
元稹为了能够飞黄腾达,想方设法攀附权贵。有个名叫崔潭峻的宦官来江陵任监军,元稹便主动和他打得火热。崔潭峻附庸风雅,元稹就献上自己的诗作。这果然起了作用。崔潭峻回京后,就向新君唐穆宗推荐元稹。穆宗就提擢元稹进入中书省,负责起草朝廷的各种诏令和文件。元稹通过这种方式进入中书省,令朝中很多政治大臣甚为鄙夷。有一次,中书省的官员在官署里吃瓜,一只苍蝇落在了瓜上。中书舍人武元衡用扇子赶走苍蝇,并指桑骂槐地说:“从哪里来的脏东西,居然到了我们这里。”
令狐楚为当朝宰相,很赏识元稹的诗文。元稹为了巴结上这位权势人物,精心挑选了许多大作献给令狐楚。但令狐楚只是欣赏元稹的诗文,在政治上没给他任何的好处。元稹怀恨在心。不久,令狐楚犯事被贬,元稹立即落井下石,起草诏书指斥令狐楚依附奸党,嫉贤妒能,恨不得立即置对方于死地。
令狐楚去职后,元稹又打起了宰相的主意。他勾结宦官,弹压朝臣,处处和新任宰相裴度为难。裴度当时正在镇压藩镇叛乱,元稹等人处处掣肘,令他不胜愤慨,遂上疏皇帝,请求肃清朝堂奸佞。唐穆宗采取折中的办法,将两人都降级任用。没过几月,穆宗就提拔元稹为宰相。不久,裴度也官复原职。元稹和裴度同为宰相,相互争斗不休。元稹千方百计想要剥夺裴度兵权,为此,他甚至指斥裴度拥兵肆虐,诛戮有功之臣。此种行径为穆宗所不齿,就将他罢官贬往他乡。元稹并不死心,多次上书,希望回京复职。
元稹出任地方官后,放浪形骸,除了每日游山玩水,作诗酬唱,还不时地积敛财富,名声很差。后来,又被召还朝廷,他积极活动,想要有所作为,可是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元稹在历史留名主要是因为他的文学。他在文学上笑傲当世,但在政道上却鲜有什么值得称道之处。他前期正直敢言,忠肝义胆,后来因为政治上遭到打击,就背弃了自己的理想,抛弃了为官的原则。“择中庸而不能守”,说的正是元稹这样的人。他不能守道,最终令自己一生蒙上污点。
【中庸政道】孙权晚年昏庸
孙权,字仲谋,是三国东吴的君主,统治长江以南长达半个世纪。但孙权早年与晚年的表现,判若两人。早年的孙权英明神武,知人善用,用人不疑,赏罚分明,故此成就了东吴的鼎峙之业。但晚年的孙权,骄奢淫逸,独断专行,猜疑成性,为所欲为,这为吴国的灭亡埋下了祸根。为什么孙权会有如此大的转变呢?这值得后世之人深究,并引以为鉴。
孙权早年的时候颇有作为。孙策死后,孙权就成了江南之主。当时,军阀混战,南方的刘表、黄祖,北方的袁绍、曹操等人皆对东吴虎视眈眈,希望能吞并江南这块肥肉。孙权袭位之后,首先结好荆州刘表,击败黄祖,为东吴的发展、壮大赢得了一个相对安定的外部环境。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孙权招揽贤士,操练兵马,使得东吴的实力日益增长,令天下群雄侧目。曹操为了消灭东吴之患,实现自己的霸业,当时统兵南下,结果在赤壁惨遭大败。孙权名动天下。
曹操虽败,但实力受损不大,仍然为当时最强大的势力。孙权审时度势,同刘备联合,共同抗击曹操。孙刘联手,果然令曹操极为棘手,从此再也不敢轻易发兵南下了。后来,曹操为此派兵进击合肥,但始终被孙权所拒。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派遣吕蒙袭击荆州,擒杀关羽。随后,刘备大举报复,出兵攻入江南。孙权大胆启用年轻的将领陆逊为大军统帅,抵抗刘备。陆逊避敌锋锐,据守不出,有人向孙权打小报告,认为陆逊不会用兵。孙权却用人不疑,给陆逊提供了坚实的后方环境。
陆逊坚守数月,终于觅得战机,在夷陵火烧刘备连营七百里,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刘备死后,刘禅继位,诸葛亮遣使求和,孙权调整策略,继续执行联合蜀国、共抗曹魏的战略。
没过几年,诸葛亮统军伐魏,六出祁山。孙权抓住机会,进军交趾,南拓疆土上千里,又大力开发江南,开垦屯田,兴修水利,作了许多利民的好事。
蜀国灭亡后,东吴唇亡齿寒,强魏压境,孙权不得不对曹丕这样一位后生小子俯首称臣。但这绝非懦弱,而是其英明睿智的体现。要知道,以魏国之强,要灭东吴并非不可能,而恰是孙权的隐忍,使得东吴政权一直在蜀亡、魏亡后二十多年才降于晋。有一次魏主向东吴索要珍珠、玳瑁、孔雀、象牙等贡品,逾于常规。东吴的大臣都认为魏主太过分了,应该予以拒绝。孙权却道:“这些珠宝财物,相对于我东吴的安危来讲,何足道哉!既然魏主喜欢这些,追求这些,不正说明他昏庸无能嘛!”
可到了晚年,他性情大变,言行举止恍如昏庸之君,极度敏感,猜疑成性,令吴国政治极度黑暗。史书记载,嘉禾元年,割据辽东的公孙渊叛魏,向吴国遣使称臣。此举令孙权十分得意。他打算派遣使者前赴辽东,封公孙渊为燕王,更打算派兵北上为援。东吴的文武大臣纷纷表示反对,认为公孙渊反复无常,今叛魏归吴,明显是要利用东吴对付魏国。可是,孙权一意孤行,派了使者又派了援兵。结果,不出众臣所料,公孙渊杀掉了使者、援将,献首级于魏廷,重新归附魏国。孙权大怒,声称要御驾亲征,亲自斩下公孙渊的人头。这个愚昧的决定最终因为众臣的集体反对而作罢。
老臣张昭因为反对孙权遣使辽东,赌气装病在家。孙权闻知之后,非常生气,就叫人从外面弄来泥土,将张昭的家门口堵住。张昭是东吴元老大臣,怎咽得下这口气,干脆就不出门了。后来,孙权亲自登门道歉,这一场君臣风波才得以化解。虽然此事得以解决,但可以看得出,孙权和他前期的虚怀若谷相比,确实不可同日而语了。
嘉禾三年,孙权设立中书校事,引用亲信担当此职,这么做是为了监察各级官吏。而校事吕壹等人恃宠弄权,作威作福,使得朝廷众臣人人自危,敢怒而不敢言。即便是重臣陆逊也不敢向孙权直谏,常为国事涕泪湿襟。几年后,太子孙登早逝,东吴朝政陷入太子之争。孙权听信谗言,有意废黜新立太子孙和。陆逊数次上疏劝阻,并请求前往建业面抒意见。但孙权不仅不许陆逊回建业,还以亲附太子之名将陆逊外甥顾谭、顾承、姚信等流放外地。除此之外,还多次派遣使者前去责骂陆逊。陆逊一代名将,因为此事忧伤过度,最终怨愤而死。
尽管群臣议论纷纷,但孙权还是固执己见,废黜了太子孙和,不久又赐死了四子鲁王孙霸,最后立幼子孙亮为太子,并立孙亮之母潘氏为皇后。孙权的这个决定实在是不明智。潘皇后生性妒忌,野心又大,孙亮年纪太小,政令不由己出,内有母后的压制之苦,外有权臣威逼之祸,这为日后的东吴政变埋下祸根。孙权听不见别人的意见,最终祸及后世。
孙权后来还喜好神仙之术,妄想长生不老,一度派遣兵将乘船出海,寻找虚无缥缈的海上仙山。几次大规模的航海,再加上孙权本人的骄奢淫逸,导致吴国赋役繁重,刑罚残酷,由此民不聊生,怨声载道,百姓起义此起彼伏。朝中大臣建议轻徭薄赋,施行仁政。孙权却说:“国家设置法令,就是为了惩奸除恶,哪里有不靠刑罚就能让小人服从的道理?”此言此行,哪像个明君?
孙权的前后转变,恐怕和他身处的政治环境的改变有关系。早年的时候,他作为一方诸侯,内忧外患不断,所以能够保持清醒,而到了晚年,政局安定,他从诸侯变成了皇帝,权力急剧膨胀,所以心理产生变化,变得刚愎自用,为所欲为。孙权早年为政奉行中庸之道所以国家政通人和,人才济济,晚年权利熏心,欲望太盛,导致他不能守道,以致朝政黑暗,对吴国历史走向产生消极影响。孙权一代英雄尚且“择乎中庸而不能守”,可见守道之难。
【中庸商道】吉尔伯特玩具公司盛衰启示录
吉尔伯特玩具公司的创始人艾尔弗雷德·卡尔顿·吉尔伯特出生于俄勒冈州的塞勒姆市,毕业于耶鲁大学医学系,并获得医学学位。吉尔伯特是一个充满着奇思妙想的年轻人,对各种新奇事物感兴趣,曾经梦想自己变成一名魔术师。
吉尔伯特极富想象力的个性,令他的创造力惊人。1908年,他参加了奥林匹克运动会,并获得奥运撑杆跳高的冠军。他之所以能成为奥运撑杆跳高冠军,得益于他的创造和发明。在这次比赛里,吉尔伯特第一次创新地使用自制的竹杆。其他的运动员大都使用刚性很强的山胡桃木制成的杆子,而吉尔伯特研制的这种竹杆韧性更强,让他跳得更高、更远,并获得冠军。
虽然在体育方面,成绩非常优异,但吉尔伯特最终没有成为一名专业运动员,也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在获得奥运冠军头衔后,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将自己富有创造性的精神投入到玩具事业中。
吉尔伯特之所以选择做玩具生意,原因大致有两个:其一,玩具行业利润丰厚。在当时的美国社会,人们已经普遍接受了“玩具是训练工具,在游戏中训练孩子怎样做一个成年人”的育儿观。当家长也认同儿童玩具时,其市场潜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其二,生产、设计儿童玩具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只有想象力够丰富,生产的玩具足够新奇、逗趣,才能够抓住儿童的心。吉尔伯特毫无疑问是一个想象力极为丰富的人。
1909年,吉尔伯特创办了米斯托制造公司,专门制造儿童玩具。最初,玩具公司主要生产一些魔术用品玩具。他向孩子们保证说“用玩具的价格就能够获得世界上最伟大的魔术家的秘密”。这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吉尔伯特获得了在玩具商业市场中的第一次成功。
玩具市场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创意。缺乏创意的玩具公司是难以在市场上立足的,只有不乏创意,时刻有新玩意推出,才能获得儿童的青睐,在市场上取得成绩。任何一家玩具公司,一旦创新的玩具得到了市场认可,就会给公司带来快速发展的机遇。吉尔伯特公司正是这样的一家公司。所以,尽管成立的时间不长,但发展非常迅速,短短几年间就成为很有名气的玩具公司。
吉尔伯特很注意细节,平时生活中看到的一些现象,都可能成为其创意的源泉。比如说,吉尔伯特玩具公司最为著名的玩具——建筑拼装玩具,就是他无意之间获得的创意灵感。有一天,他乘火车旅行,途中,看到工人们在搭建输电线的铁架。工人们把一根根的铁条用螺栓连接起来,搭出各种模型。吉尔伯特灵机一动,心想:为什么不可以模仿搭铁架的原理,做一套玩具让孩子们在家里搭建各种造型呢?于是,他回家后就跟妻子一起用硬纸板进行实验,终于成功发明了建筑拼装玩具。
1913年,这种建筑组装玩具一经推出,立即风靡了整个美国。这种建筑组装玩具给男孩子们提供了将来成为工程师和科学家的梦想,这些玩具不但受到孩子们的青睐,还为建筑学家和科学家提供了非常逼真的建筑模型。随着玩具的热销,吉尔伯特玩具公司名气也越来越大。
没过几年,吉尔伯特的创意再度爆发,开始朝化学器具方面发展。他生产了大量成套的化学和科学实验玩具,紧接着,显微镜器具成了又一创新的、有教育性的玩具。有工程技术含量的配件相继被应用合并到各种型号的玩具里,这些科学类玩具对孩子们极具吸引力。
吉尔伯特生产玩具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寓教于乐”,通过玩玩具让儿童们了解科学知识。正是这种理念,吉尔伯特公司在随后的二十多年里,相继生产了模型火车、蒸汽挖土机、大观缆车等其他种类众多的玩具,其中有很多配置了电动马达。吉尔伯特推出的教育性玩具为玩具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也使得吉尔伯特名利双收。在公司成立的20年里,这类玩具的销售量超过3000万套。1941年,吉尔伯特公司更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玩具制造商。
1954年,吉尔伯特宣布退休,他的儿子小吉尔伯特出任总经理。当时美国玩具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吉尔伯特玩具公司没有及时调整公司的发展策略,致使公司的营业额逐年下滑,亏损日渐严重。几年后,老吉尔伯特、小吉尔伯特相继去世,公司交到了新任总经理安森·艾萨克森手里。艾萨克森制订了雄心勃勃的新计划,打算推出新的“热门”商品,不仅要适合男孩玩,还要适合于学龄前儿童和6~14岁的女孩玩。吉尔伯特玩具公司原本瞄准的是900万的男孩市场,而根据艾萨克森的这个新计划,则有3500万男孩和女孩的超级市场。
事实证明,艾萨克森的这个新计划是错误的,非但没有将吉尔伯特公司挽救过来,反而将其推到了破产的境地。吉尔伯特公司原本已经亏损,盲目地制订扩张计划不现实。生产量的扩大,使得公司生产的玩具无论在设计、制作上,还是在包装上,都很拙劣,这完全背离了公司原本的生产理念。要知道吉尔伯特素有“质量优秀的玩具制造商”的美称。
为了尽快弥补各个项目的亏损实现扭亏为盈的目的,吉尔伯特公司还将玩具的价格定得很高。结果,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严重伤害了消费者的情感。他们的不满情绪逐渐地爆发出来。由于经营不善,亏损极为严重,曾经叱咤风云的吉尔伯特公司终于在1967年2月宣告破产。
吉尔伯特玩具公司由盛转衰给后人深刻的启示。公司成立之初,创始人吉尔伯特把握住发展机遇,根据玩具市场的发展特点,以创新产品打入市场,他“寓教于乐”的生产理念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所以他取得了成功。这也是符合中庸之道的。然而,等到老吉尔伯特退休后,新总经理艾萨克森上台,他为了尽快实现公司扭亏为盈的目的,盲目制订扩张计划,生产劣质产品,这背离了吉尔伯特公司传统的、优秀的企业品质,最终受到了惩罚,公司以破产告终。吉尔伯特公司“择中庸而不能守”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