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两届高考状元刘丁宁复读择校随感
刘丁宁去年作为辽宁省文科状元考进名校香港大学,并且获得了七十二万元全额奖学金。据《QS世界大学排名》,从2010年到2013年,香港大学连续三年被评为亚洲第一,世界大学排名在第二十二至二十三位之间,这个排名机构是世界三大最权威排名机构之一。状元、名校、全奖,不仅任何一个普通家庭的考生,即使任何一个官二代富二代考生,只要有这三项中任何一项都会喜出望外,而刘丁宁竟然将所有好事都收入囊中,这让无数“学渣”们除了钦佩还是钦佩。
没想到她到香港大学入学一个多月就退学,又回到了母校本溪市高中复读。这一爆炸性新闻让许多人从“惊喜”变为“惊异”,从“羡慕”变为“惋惜”。放弃这么好的大学,选择前途未卜的复读,这种做法真让内地大多数家长和考生觉得匪夷所思。据本溪市高中校长李玉成介绍,刘丁宁放弃香港大学的理由是:“她选择回到本溪高中复读,主观上是她想追寻更纯粹的国学,觉得到北京大学中文系更适合自己对学业的追求。”她退学和复读的这个理由,估计会让不少读书人困惑不解。
谁曾料到,刘丁宁几个月之后又让所有人惊奇:今年她又成了辽宁省文科状元!刘丁宁不顾外人疑惑与非议,顶住了复读难以想象的精神压力,用自己的考试成绩再一次向世人证明了自己!一次考中状元就是个奇迹,两次夺魁简直就是神灵附体!难怪各大网站都在感叹:“彪悍的人生不需要理由!‘学渣’们,一起颤抖吧!”看到刘丁宁相关报道后,很多正在高考泥途中跋涉的高二学生纷纷五体投地:“女神,我跪了!”我也立即发了一条微博表达自己五味杂陈的心情:“放弃那么好的港大,放弃那么高的奖学金,再重新复读一年,再浪费一年生命,为的是‘追求更纯粹的国学’,还认准了只有北大中文系才能学到这种‘纯粹的国学’——姑娘,你叫我说什么好呢?”
的确,刘丁宁真不知叫我说什么好!我一遍遍追问自己:对她的追求和选择是赞叹和欣赏,还是困惑和叹息?可能都是,又都不是。
去年7月《新快报》一篇名为《当状元毕业十多年后,他们在干什么》的报道说:“从今年已经确认的情况来看,金融、经济、管理仍然是状元们的主要专业去向。据调查报告显示,1977年至2012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高考头名选择就读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人数最多。”状元们大学毕业后大多数都留学海外,最后绝大多数都流失海外。可见,多数状元选择专业不是冲着钱(金融、经济)就是冲着官(管理),相比之下,刘丁宁立志学国学实在是超尘脱俗,“追求纯粹的国学”更是不食人间烟火。她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兴趣,更有自己的坚守,小小年纪就愿做传统文化的“麦田守望者”,这使她像滚滚浊流中的一泓清泉,谁见了都会由衷欣赏和赞叹。
更让我欣赏和赞叹的是她情绪的平静、内心的强大和发挥的稳定。复读生都要承受普通考生双重的压力,高考状元复读更要承受多重压力,像我这种承受力不强的人可能要崩溃,何况她还是一个小姑娘。我对刘丁宁的定力无比惊叹。一次考中状元也许是运气,复读又考中状元可是实力——包括她的学习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
可是,对报纸上所说的她“追求纯粹的国学”,“她认定只有北大中文系才有最纯粹的国学”,我在赞叹之余又充满狐疑和困惑。首先,什么是“国学”,学术界一直还在争论,对它内涵与外延的界定至今仍莫衷一是。我国古代虽然很早就有“国学”一词,可那时的国学就是太学,即朝廷兴办的最高学府,后来也指书院讲学藏书之所,而今天我们大家所说的“国学”,大致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华夏传统文化学术,它涵盖了古代经、史、子、集。清以前没有人将传统学术称为“国学”,“国学”是与“西学”相对而言的,它是西学东渐以后的产物——因“西”而有“东”,对“他”而称“我”。没有西学这一强势文化的参照,肯定就没有“国学”这一名词。其次,什么是“纯粹的国学”更是人言言殊,我本人对“纯粹的国学”也是一头雾水。古代学术向有汉学宋学之争,经学内部又有今文古文之别,仅仅就古代学术而论,到底哪种才算“纯粹的国学”?自从“五四”以后,尤其是1949年以后,大陆学者中还有多少学人在治“纯粹的国学”?去年一位老学者还在为“三礼已成绝学”痛心疾首。最后,在香港大学读书就是“浪费几年时间”,只有上北大中文系才能学到“纯粹的国学”,我不知道刘丁宁姑娘这种想法是来源于师长的告诫,还是经由她搜集资料后的个人判断,抑或是她自己在香港大学念书后的负面感受。有些网友也认为大陆是学“国学”最好的地方,北大更是学国学的圣殿。在这一点上本人孤陋寡闻,虽然北大中文系有不少优秀学者,但我不清楚他们系里谁在教“纯粹的国学”。
今天《环球时报》发表署名单仁平的文章《北大港大各有千秋都值得尊敬》,文中把刘丁宁“从港大退学及重考北大”,说成是“她完美实现了对个人规划的调整,展示了在学生阶段对人生选择的驾驭能力”。我觉得这篇文章的说法过于夸张,更看不出刘丁宁退学复读有什么“完美”。此文容易对正在冲刺高考的学生形成误导,让更多人放弃已经录取的名校而去复读,重新复制刘丁宁“对个人规划”的“完美”“调整”。前年报载一名被一本大学录取的考生复读,他发誓要圆自己的“清华梦”,后来没有听到这名同学的下文,八成是他仍然“梦断清华”。
刘丁宁同学始终没有吐露退学港大的隐衷,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猜测:也许是她不太适应那儿的学习环境,也许是她不太习惯南方的湿热气候,也许主要原因是她有很深的北大情结。在刘丁宁去年7月26日参加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节目时,就已经流露出了想离开香港大学的想法。她在节目中充满激情地说:“五院(北大中文系)的老师同学们,等我来,我一定会回来的!”这是深情的告白,更是坚定的誓言。她尚未入学,就准备退学,学习环境和南方气候的种种猜想不攻自破。我们来听听她高中母校校长李玉成的介绍:“刘丁宁曾展示过自己的背包,里面有一沓的北大明信片。有在北大读书的亲属送的,还有自己曾去北大时买的,她还特意邮寄给自己。可想而知,北大对她来说,是多么神往的一个地方。这回,她用实力告诉大家:北大的明信片可以随时买了。”我能理解刘丁宁的北大情结。由于内地考生过去很长时间大学选择的单一,加之官方和社会长期的舆论导向,对于内地的考生来说,尤其是对于农村乡镇的考生来说,北大和清华不仅是世界上最好的名牌大学,也是他们心目中的精神圣地,上北大清华不是上学而是朝圣。接到了北大和清华的录取通知,不少地方至今还要敲锣打鼓上门报喜,各地高中还要为被北大清华录取的考生张贴大红喜报。考上北大清华就像古代中进士那样光宗耀祖。由于过深的北大情结,她可能没有诚心学习如何适应港大全新的学习环境,也可能没有认真考察到底哪里最适合学习“国学”,更没有去深入思考什么是“纯粹的国学”。
刘丁宁选择退学和复读是她的自由,现在她更是“求仁而得仁”,实现了自己最大的心愿。不过在我看来,她复读的理由有点盲目,退学的选择更有点草率。是不是像她说的那样“只有北大中文系才有纯粹的国学”暂且不论,以复读的方式重考北大中文系是一着险棋。假使“万一”考试失手呢?在高考分数公布之前,谁能担保她就能进北大中文系呢?当然,事后的结果证明她“彪悍的人生”没有“万一”,但对于普通考生而言,复读可是充满了“万一”和“危机”。
在香港大学是不是一定就学不好“国学”呢?刘丁宁同学好像没有拿出复读的劲头去尝试。内地名校和香港大学都有好老师,但就师资的整体水平而言,香港大学的师资力量无疑有较大的优势,更不用说它那国际化的学术氛围,它那可以自由探究的学术风气,它那与国际接轨的课程设置。就内地各名牌综合大学来看,北大、清华、复旦、南大、浙大、武大、中大等学校,很难说有多大差别。内地各大学的公共课用的都是全国统一教材,讲授大体统一的内容,任何上课教师都不敢甩开教材“离经叛道”。各种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专业课,也是用教育部颁定的教材,现在还开始用中宣部的“马工程教材”。差别主要表现在各任课老师的课堂发挥,有的老师讲得生动,有的老师讲得死板,如此而已。内地各大学与香港大学的差别,则主要体现在不同的办学理念和不同的培养目标。刘丁宁同学即将如愿上她心仪已久的北大中文系,以她复读表现出来的过人毅力和定力,但愿她四年下来能真正学到“纯粹的国学”。
《环球时报》那篇名为《北大港大各有千秋都值得尊敬》的文章,声色俱厉地对那些批评内地高等教育的人说:“这些人真正要打的恐怕不仅仅是这些大学,而是同这些大学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国家主流的一切。”这未免就有点上纲上线了,内地大学的同行们在一起谈起我国现在的高等教育常免不了“唉声叹气”,可没有几个人想到要去否定“国家主流的一切”。作者单仁平先生这样危言耸听,不知道是他在存心吓自己,还是他在有意吓别人。这里避开香港大学和内地大学的优劣这个危险话题,我个人既不想对北大表示“尊敬”,也不想对港大表示“尊敬”,世上大概只有《环球时报》的笔杆子才会去“尊敬”一所大学。可单仁平先生称“刘丁宁放弃港大七十二万元奖学金的优厚条件,重选北大”这一举动,“代表了高考领域的辉煌,她对无数考生来说,是个正面形象”。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在误人子弟,它可能在考生中造成可怕的后果。
对于《环球时报》这篇妙文,北大张颐武和《中国青年报》社曹林反应大不相同。微博“@张颐武”大声叫好:“说得很客观,这选择不证明哪个学校更好,但证明她对自己的设计是成功的。她当然有选择的权利,而且她证明了有能力完成自己的选择,这就值得赞赏。骂她非常无趣,她证明学得好的也愿意选择内地的高校,而且这几年的状元选内地高校的越来越多了,说明有些瞎起哄对真有本事的没用。”微博“@中青报曹林”却是批评否定:“环球评论胡言乱语,丝毫不讲逻辑。前半段说了,这考生弃港大而选北大,完全是个人选择和个性原因,后面论证却以这种个人选择为论据,反击对内地教育体制的反省与批评。一个考生放弃港大而选北大,内地教育体制就没问题了吗?评论员TM逻辑在哪里。我学生如果把评论写成这样,必须负分。”张、曹二人谁说得更加在理读者自有公断,我倒是认为不能把刘丁宁复读重选北大这一行为政治化,将它作为内地高等教育“值得尊敬”的佐证,更不能把刘丁宁退学复读树为“正面形象”,这会坑害无数内地的考生。
诚实告诉内地的青年学子,香港大学是世界顶尖名校,在那里可以受到比内地大学更好的教育,能够被这些大学录取的考生要懂得珍惜,千万别错失了这一人生的良机,要作出最大努力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这比那些把退学复读树为“正面形象”肯定要更负责任一些,对学生本人和后来的考生更有指导意义。
复读是一种有害身心的举动,更是一种浪费生命的行为,除非别无选择的条件下,考生还是不要做出这种愚蠢选择。刘丁宁只能作为一个极罕见的特例,每年每省的高考状元只有一个,连中两次状元的更只有刘丁宁一人。古代一千多年的科举也没有谁连中两次进士,更没有谁发疯到中进士后还考进士。第一次考试失手选择复读是无奈,第一次考得很好还要选择复读是轻率。
在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各个同一级别的大学之间可以转学。假如北大和港大之间学生可以转学,刘丁宁同学不必浪费一年青春,更不必用复读来进行人生的赌博。我觉得国家应该考虑在“985”和“211”等同一级别大学之间,让各个大学的学生能够自由转学,各个学校相互承认学生已修的学分。这样,每个大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每所大学办学会更加精心,否则,大学就会变成空城甚至死城。
刘丁宁同学连中状元,完成了她在中学阶段的“彪悍人生”,祝愿她以后给大家更多诧异和惊喜!不过,至今我还为她放弃港大感到惋惜,以复读的方式来圆自己的北大梦更让人后怕。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每一步都将决定自己人生的高度,每一步都将影响自己未来成就的大小。可能一失足而成千古恨,也可能一步顺便一帆风顺。“彪悍的人生”更需要理由,若是没有清醒的理由,这样的人生越是彪悍,人生的结局就可能越是悲惨。我从没有认为刘丁宁的选择有什么“完美”,更没有觉得她的选择需要“复制”,而且她的选择也不可能被他人“复制”;“学渣”们不能把她作为自己仿效的“正面形象”,既无须在她面前“颤抖”,更不必在她跟前“下跪”。
2014年6月26日
剑桥铭邸枫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