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覆长生
57416400000143

第143章

关于公主的流言,虽然不多,却也不少。

毕竟,她之前一直很神秘,就如隐藏在云雾之中,笼罩着朦胧的面纱,让人瞧不清端倪。

而神秘,总会令人好奇。

姜仲派门客贿赂了数百名见过公主的人,对公主的评价,大体分几种:

太后宫中的人,自然说公主骄狂,不知礼数,不孝顺,毫无女子温柔和顺,端庄贤惠的美德。

为什么这么说?原因很简单。

公主回王都至今,已有将近两月,居然只去拜见过两位太后一次,全过程说话不超过十句,连茶都没喝就走了。

放眼全天下,也没有哪个孙女敢对长辈这么无礼。

这么大的把柄,自然值得大书特书,强烈谴责一番。

大王身边的侍从,又是另一套说法。

他们见过大王对公主的特殊态度,当然不敢对公主多加评论,尤其不敢说公主坏话。纵然在黄金珠玉的攻势下,双眼放光,遮遮掩掩地吐露一两句,也全是好话。

譬如,公主性格温柔,为人谦和,与世无争,才学出众……等等等等,美誉不要钱一样往她身上加。

而含章殿的人,虽此行没跟过来,可自打公主建立中天台之后,姜仲就意识到公主在大王心中的份量,立刻派人收买、贿赂这些侍从的亲朋好友,借助公主令他们探亲的机会,打听公主的为人。

然后,姜仲就发现,这些人的态度,大致分为两种。

一种非常感激殷姮,说她从来不打骂人,甚至不要他们随身伺候。反倒令他们去做其他事情,比如传授百姓手艺等。

当然,对这些任务,他们是不大高兴的,只是不敢说出来。

因为他们觉得,伺候公主是一件荣耀的事情。但与泥腿子们打交道,哪怕是给这些人当老师呢,也是自降身份。

另一种呢,虽然对殷姮也是交口称赞,毕竟他们依附于殷姮,不敢说她的坏话。可心里还是有所不满,因为殷姮不受贿,所以他们拿不到什么好处。

种种信息交织,令姜仲的门客们面面相觑。

这这这……每个人描述的公主都不一样,他们到底该信哪种?

他们甚至不明白,公主何等力量,说是超凡入圣也不为过,为何连贴身跟着多年的人都没能彻底收复,让他们死心塌地?

但姜仲的心腹门客们,到底都是人杰,激烈地讨论了一天后,以杨辕为首的一群人,终于摸清了公主的思路。

很简单,就三个字:

不在意。

所以,公主也不记仇。

少府慢待公主,消息灵通的人都有所耳闻。

若这事换另一个人摊上,就算不雷霆大怒,发作一通,往往也要不动声色地设局,把丢掉的脸面找回来,以免被人看轻。

少府监试图补救,向公主送礼,被原封不动地退回来,吓得战战兢兢,面无人色,遗书都写好了。

偏偏他提心吊胆,左等右等,也没等来公主的报复,就好像这事压根不存在一样。

【常人追逐的种种事物,对公主来说,唾手可得。所以,她丝毫不在乎名声、地位、金钱、权力。只因她若是想要,伸手就能拿到。】

这话听上去特别招人恨,但杨辕却非常笃定——这样的人,他以前也碰到过一个,就是他最嫉恨的同窗荀慎。

求学的时候,一众学生里,荀慎是集子最喜欢的那个学生;

拜别老师后,荀慎是所有同窗里,名气最大的那个;

杨辕苦心孤诣,好不容易在姜仲这里混到个门客之位的时候,各国的当权人物纷纷派心腹携厚礼拜访荀慎,希望能请他出山,为座上宾。

说句不好听的,杨辕削尖了脑袋,加上机缘巧合,才能混到大王身旁做个三百石小官。但只要荀慎愿意来昭国为官,起码是千石的大夫之位等着。

可荀慎就是不干。

这位名满天下的王侯公子拒绝他国的所有招揽,成天窝在故国不走。

卫王若是见他,他就要兜售自己那套法家理论,希望卫国变法,从积贫积弱变得富强;

卫王若是不见他,他就不停地写文章,希望卫王能被这些词藻华丽,入情入理的文章打动,采纳他的建议。

杨辕有时候也觉得,荀慎实在太傻。

难道他不知道,卫国几十年来的颓势,令历代卫王已经完全丧失了雄心壮志。每天只想饮酒做乐,根本不想振兴国家?

看看卫国这些年的做派吧!

昭国一打来就是割地求和,主动称臣。

郑国和祝国要联合,令卫国出兵,卫王也不敢拒绝。

左摇右摆的卫国,完全就是个墙头草,随风倒。

这种国家,这样的大王,哪里还有救?

荀慎将希望寄托在卫王身上,难道不是眼瞎?

可仔细想想,杨辕却很清楚,他作为局外人都能看穿的事情,亲眼见过卫王的荀慎,更没道理看不穿。

但荀慎没办法。

他想要拯救自己的国家,让它从弱小变得强大,就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卫王身上,渴盼激起卫王的斗志。

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杨辕私底下会觉得昔日同窗榆木脑袋,把路走死。

可他心里也明白,正因为名利、地位、荣耀这些对荀慎来得太容易,所以荀慎才对这些,不屑一顾,一门心思扑到唯一的理想,即“令卫国变得强大”上。

所以,杨辕斗胆判断,公主和荀慎类似,也是个不在乎身外之物,只会被“心中理想”打动的人。

故他建议姜仲,不要备任何礼物。

成,公主也不会收礼;败,那就更不可能收。

对于杨辕这个建议,姜仲根本就听不进去,他准备了二十多件价值连城的宝物,想要献给公主。

最后,还是楚启说了句公道话:“若事情成了,再重谢公主不迟。”

见关键的两人都说不用带礼物,姜仲才有点犹豫地答应了。

此时,杨辕心里,也在打鼓,盘算着自己第一句话该怎么说。

他深知,上位者未必耐烦听你长篇大论。假如你第一句话没说到点子上,后面的话,人家就继续在听,也不一定认真。

理想……

公主的理想,究竟是什么呢?

杨辕决定赌一把,故他落座之后,又对殷姮行了半礼,才道:“下臣斗胆,冒死一问,不知公主对东方六国派来的宾客,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