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蒙台梭利的教育
57282200000002

第2章 怎样对待初离母体的婴儿

人的能力是逐步发展的,并一点点地最终走向独立。这是大自然的恩赐,是生命发展的必然结果。既然生命被赋予了独立的使命,就要全力促成这种独立的实现,把自由和独立归还给儿童。

如何迎接初来人世的婴儿

试想一下,假如我们是婴儿,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会看到些什么呢?那些洗漱用品、沙发橱柜在我们看来就是庞然大物,我们根本摆弄不动,甚至是一个小小的鞋刷子,也没有一个是为我们准备的。这里不是我们应该生存的房间,这里属于那些“巨人”们,我们只是被关押在这个房间里面的“小矮人”。

难道不是吗?你仔细看看孩子在一天中可怜的遭遇吧!父母身体巨大、腿也特别长,因此可以毫不费力地迈过每一个房间的门槛,而孩子们假使想走进大人的房间,那个门槛对他们来说就是一座巨大的屏障,想要翻过去就像爬山一样困难;孩子们累的时候,等待他们的是比他们身体还要庞大的“巨型”椅子,他们要想上去休息一会儿,那只会让他们变得更累;孩子们想动手把脏衣服刷一下,可是那该死的刷子竟让孩子们两只手才能拿得起来;可怜的孩子,你还想洗澡,对吗?你可以洗,不过你首先要确定自己能够搬得动那个笨重而硕大的洗澡盆。尽管这些遭遇让你愤怒不已,可是那些“巨人”们还乐呵呵地对你说,他们盼望你的出生已经盼望了好久。也许他们真的期待已久,可是却没有做任何准备工作,真是绝妙的讽刺。

当然,这么说也不完全对,他们的确做了一些准备。你没看到孩子的房间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玩具吗?为了孩子能够身心健康地发展,成人的确下了很大功夫。可是,那些并不是孩子们真正需要的,那不过是成人玩具的一种“迷你版”。所以,孩子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一定很失望。他们逐渐发现根本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自己只是个被愚弄的对象,硬生生地被安排到了成人的世界里自娱自乐。

众所周知,孩子们常常毁坏他们手中的玩具,尤其爱破坏那些特意为他们制作的玩具。在我们看来,儿童的这种破坏行为恰恰是他们智力发达的证明。他之所以会拆坏玩具,是因为他想知道“这东西是怎么做的”,也就是说,他想在玩具里面寻找有趣的东西。因为玩具在外观上没有任何使他感兴趣的东西。所以,当孩子们愤怒地对待这些玩具时,我们一定要给予理解。这是因为他急切地想知道深藏在玩具之中的奥秘。

依靠周围环境和各种辅助物生存是儿童的自然倾向,他宁愿用自己的脸盆,自己穿衣,自己扫地;当然,他喜欢使用与自己相配的桌子、椅子、沙发、衣橱和餐具。这会让他们变得更能适应生活,也过得更加舒适。重要的是,孩子们还可以通过使用双手而变得更聪明。让孩子在行为上看上去更像大人,这有什么不可以呢?天性使然,使命使然。

我们“儿童之家”有这样一个孩子,他做事沉着细致,非常有耐心,俨然一个公司的管理者。房间的布置井井有条,挂衣物的衣钩正好在他伸手就够得着的地方,当他轻轻打开一扇门时,门的扶手大小也恰好能被他的手握住;房间里的小凳子,重量正好适合他的臂力,使他搬起来不太沉。我们看到,当他在自己房间里做这些动作的时候,显然十分享受这个过程。有鉴于此,我们便提出一条简单明了的建议:为儿童创造一个所有东西的大小都与其能力相配的环境,这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潜力。孩子们在一个属于自己的环境里面,才会表现出更加积极的生活态度,生命也因此充满了活力。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孩子的生命更像是蝶蛹里面的虫,需要慢慢地长成蝴蝶。虽然他们的行动还是那么缓慢,但是不可否认他们的确很专注。我们应该尊重生命的成长过程,否则欲速则不达。转过头来,看看我们家长是怎么摧残这些小生命的吧!我们会毫无顾忌地阻止他们的活动,就像奴隶主对待没有人权的奴隶一样,并且我们在这样做时,毫无歉疚之心。许多人认为,对一个小孩表现出尊重是十分可笑的。大人们对以下的情形已经习以为常,当一个孩子正在吃饭时,成人就会很自然地去喂他;当孩子正在努力地扣衣服的扣子时,又有大人急不可耐地帮他扣上。总之,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会有人代替他去做,成人对孩子连最起码的一点儿尊重都没有!特别当孩子妨碍了大人的工作时,我们总是劈头盖脸地将孩子训斥一顿,但是当孩子“工作”时,我们则可以粗暴地打断他们而没有任何的羞愧之心。

如果有一天我们也沦为了巨人的奴隶,我们就能够体会到孩子们的痛苦了。我们正在美滋滋地享受着美味的鲜汤,这时巨人突然从我们手中抢走汤匙,强迫我们以最快的速度把汤喝下去,这一举动差点使我们噎住。我们正在房间里愉快地穿着外套,巨人忽然闯进来,将一件外套扔在我们面前,并且要强行给我们穿上。这种种举动已经让我们忍无可忍,于是我们强烈抗议,要求巨人给我们以必要的尊重,可遗憾的是他们无法和我们正常地沟通,他们只尊重那些和他们一样大的人,我们这样的小矮人是没有尊严的。

“天赋人权”的理论让我们知道成人应该有自由的权利,对自由的渴望其实是人的一种天性,哪怕他只是个小孩子。是自由给了我们幸福与健康,自由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就如一位哲人说过的那样:“人不能只靠面包活着。”对于孩子们来说,给予他们精神和文化上的自由,与给他们牛奶面包同样重要,否则就会扼杀儿童创造的天性。所以,我们还是善待自己的孩子吧,不要让他失去精神上的自由。要知道,那样不仅仅会给他们的精神造成一定的创伤,还会累及他们的身体,而精神与身体是紧密相连的。

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在一家收养弃儿的慈善机构里,有一个长得很丑的小孩,所幸的是,照看他的妇女非常喜欢他。一天,这位妇女告诉孩子的母亲,那孩子长得越来越漂亮了。听到这个消息后,这位夫人便去看望孩子,她发现孩子仍旧非常难看。她从中领悟到,也许是因为每天在一起相处使得一个人习惯了另一个人的缺点。过了一些日子,这位妇女又向孩子的母亲提供了一份与以前一样的报告,这位夫人便又一次和善地访问了这家机构,这一次她对那个照看孩子的年轻妇女有了一个很好的印象,因为这位看护人在谈论孩子时是那么的满怀热情。夫人这时明白了,爱能给予一个人自信,她深受感动。几个月之后,那位年轻的妇女带着胜利的喜悦宣布,那孩子已经无可置疑地变得漂亮了。夫人虽然感到有些吃惊,但是她不得不承认这是真的。孩子的身体在伟大的爱的作用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我们常常单纯地认为,我们已经给了孩子各种东西,给他们新鲜的空气和营养丰富的食物。但事实上这些东西只是人生存的基本需求,但远远不够,儿童的身体也需要有灵魂的存在。不妨设想一下,在野外吃一顿便宜的饭,比关在空气污浊的房子里进行一个豪华的宴会更富有营养。因为身体的所有功能在露天中会活跃得多,吸收也会更加完全。同理,与所爱的人或有同感的人一起进餐,要比与粗俗的部长一起参加一个喜怒无常的贵族主人的盛宴更富有营养。无须多言,我们对自由的渴望已经说明了一切,没有了自由,即使住的是金碧辉煌的皇宫,吃的是山珍海味,依然体会不到生命的乐趣,因为我们的天性受到了压抑,这对健康无益。

不要完全束缚孩子

人们对进化论中环境对于物种和生物形态所产生的影响已经耳熟能详,相信我们也没有多少精力去考证纷繁复杂的理论,但环境对自然界生物有影响是不争的事实。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研究又一次证实了这一点,通过他的研究,我们知道除非是在自然环境中对生物进行观察和研究,否则无法彻底了解生物。

事实上,人类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有时不是人在适应环境,而是在创造一个适合自己的环境。人们无时无刻不处在一个社会环境中,这就构成了人们社会交往中的人际关系。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新的教育理论更加强调培养孩子社会本能的重要性。假如一个孩子无法适应他所在的环境,他不但不能正常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更不会了解自己。可遗憾的是,我们的孩子很难找到一个可以适应的环境,因为他们的周围都是成人的世界,这种生活环境的偏差,给孩子在人格上的发展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环境失调给孩子们造成的影响远不止这些。其直接后果就是孩子在成人的眼中看起来总是那么笨拙不堪,这就好比一个技术高超的专业杂技演员在看一个杂耍爱好者在拙劣地模仿自己。我们可以想象,这位专业杂技演员根本没有看下去的必要和耐心,他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做,你做得有多差。这不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对待孩子的态度吗?所以我在这里非常诚恳地建议:每一位妈妈都可以试着让3~4岁的孩子按照自己的喜好去行事,让他们自己梳洗,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

当然,妈妈们最好能够给孩子准备一个与其年龄相符,能够释放孩子的精力,同时又能配合他们心理发展的环境,孩子就可以获得充分的自由。这种做法实际上使我们向解决问题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从此,孩子们就拥有了自己的环境。学校也应该为孩子们量身定做适合他们身材和力气的桌椅及用具,这样孩子们才能更加自由灵活地使用它们。这里有一些基本原则是必须要注意的:家具必须轻巧,摆设的位置要能够方便孩子移动,照片要张贴在与孩子的视线同样高的地方,让他们能够很容易观看。这些原则适用于所有孩子周围的东西,从地毯到花瓶、盘子和其他类似的物品。家庭里面的每一样东西都必须能够让孩子使用,日常家务事也要让孩子参与,比如扫地、吸尘、自己穿衣服和梳洗等。孩子周围的东西,应该让他感觉到坚固而且看上去有吸引力,“儿童之家”应该是既可爱又舒适的地方,只有当一所学校显得美观时,孩子们才会乐于在里面活动和生活,就像成人都知道一个优美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家人和谐融洽地生活在一起。可以肯定地说,环境的舒适美观与孩子的学习和活动能力有着必然的联系,在一个优美的环境中,孩子主动探索与发现的意愿要比他在一个混乱不堪的环境下更强。

孩子们对于环境的好坏有着天然的判断力,是十分敏感的。“你知道为什么孩子们都不打扫教室而宁愿让教室脏兮兮的吗?因为他们没有漂亮的抹布可以用。假如不给我漂亮的抹布,我也不想去打扫卫生。”这是旧金山蒙台梭利教育学校一个学生对学校老师说过的一句话。要让孩子们养成保持卫生的好习惯,首先要把他身边的东西洗刷干净,这样他们才乐意去做一些清洁的工作。试想一个孩子拿着一个脏兮兮的抹布,他哪里有心情去将教室的玻璃擦干净呢?记住,孩子们的家具必须是可以清洗干净的,这样更能激发他们打扫卫生的兴趣。

还有,我不认为给孩子提供一个虚拟的外部环境有任何意义。比如有人曾建议我们学校的桌椅下面都垫上一层塑胶防滑垫,这样可以避免孩子们移动桌椅时产生巨大的噪音。这貌似是个不错的建议,其实不然。一旦这样做了,孩子们听不到自己制造出了多大的噪音,他也就无法意识到自己的动作是多么鲁莽,慢慢地反而习以为常了。因此,“儿童之家”里也摆设着一些易碎物,比如玻璃、盘子、花瓶等。是的,这样完全可能被孩子们打碎,但通过打碎这些东西告诉孩子如何培养起自己的秩序感,哪个更重要呢?

孩子一旦处于一个真实的环境里面时,他们会尽可能地注意自己的举止,并控制自己的行为。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不需要外界的激励就能够改进自己的行为。我们可以从孩子的脸上看出他的喜悦和骄傲,偶尔还会看到他那无以复加的正经神情,这说明孩子天生就会改进自己的行为,而且他们也喜欢这样。无可讳言,成长对于一个3岁的孩子来说似乎是一种天性。我们一定要尽可能地帮助他们成长,给予他们更多锻炼自己的机会,这样孩子将来才可能大有作为。要让孩子知道,类似洗手这样的事情必须自己做,而不仅仅是个人喜好。在生活中学会自己动手,这是孩子发展所有能力的根本所在。

我们往往喜欢在孩子正在努力把工作做好的时候,费尽心思地去帮孩子,这其实是孩子发展时期最大的障碍。比较生动的例子就是,学校喜欢把桌椅都固定在地板上,这样做看起来也许更整齐,但如此一来,孩子永远也无法使身体行动有序了。我们不妨给孩子准备一个铁碗或铁盘子,为了不让孩子不小心将碗或盘子打碎。但这样做只会让孩子更加疯狂地把盘子或者碗往地上摔,岂不是变相鼓励孩子继续犯错误?这种人为的限制其实是孩子成长道路上最大的绊脚石。我们还经常代替有动手能力的孩子梳洗、穿衣服,殊不知这样就等于无情地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权。孩子生命的最初几年是如何度过的啊!到处都设置着条条框框,不能打破或者弄脏家里的东西,更没有机会练习控制自己的身体,不能学习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许多学习必要生活经验的机会就这样没有了。

有人说,难道要对孩子不闻不问、听之任之吗?不,绝对不是这样的。对孩子好是一回事,但不能忽略了孩子所犯的每一个错误。应该尽可能让孩子自然地生活与成长,提供给他成长所需要的,找出避免他犯错误的方法。当你给孩子们提供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环境之后,就可以在一旁静静地观察了,什么都不需要你做。你会发现孩子们为了把事情做好,总是显得非常沉静,非常认真,自得其乐。在蒙台梭利教育学校,老师已经成为了一个观察者的角色,不像一般的学校那样常常占据主动角色。事实上,好的教师就应该让孩子自己成长或者发展,教师仅仅在旁边观察。我记得我们学校曾发生过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有一次,校工忘记把学校大门的锁打开,孩子们因此不能进入学校,心情自然不太好。最后教师对他们说:“你们可以从窗户爬进去,但是我进不去。”于是,孩子们一个一个地从窗户爬进了教室,那位教师则心甘情愿地守在门外看着孩子们在里面玩耍。所以,我们应该建立一个能够引导孩子并提供他们锻炼能力的适当环境,允许教师暂时离开。这样一个环境的设立就是教育上的一大进步。

了解孩子出生的秘密

有一种说法,文明是人类逐渐适应自身生存环境的最有效的方法。这个说法如果成立的话,没有谁比婴儿更能敏锐地感受到环境的变化了。我们成年人想要在瞬间适应环境,那一定相当困难,但是婴儿却可以从一个世界降临到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适应能力实在惊人。通过以往的经验我们知道了这样一个可怕的事实,那就是一个人在婴儿期受到的不良影响将会影响到他的整个一生,这一观点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地专家学者的认可。不但如此,胎儿时期和儿童阶段的成长变化,会对其成年后的健康状况产生决定性影响。大家都知道分娩对产妇来说十分危险,其实对婴儿来说那更是至关重要的一刻。

这其实并不难理解,从婴儿诞生的那一刻起,他就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再依附于母体而生存,需要独自抵抗外界病毒的侵袭和天气冷暖的变化。一个在母亲肚子里的小生命,突然遭遇了这么大的变化,这本来就让人难以想象。可是我们的精力更多地放在了产妇身上,谁会在意婴儿此时的感受?即便是护士小姐,也只是粗略地检查一下,确定母子平安就算是大功告成了。而当了父母的小夫妻此时肯定在忙着向亲戚朋友报喜,彼此互相庆贺,他们没有太多精力关心这个刚刚经历生死瞬间的小家伙是否适应房间里的光线、温度,谁也不会注意这个小家伙刚刚也经历了一场艰苦的磨难。

我们甚至见到过动物非常警惕地将自己的孩子藏起来,使他们避开强光,还用身体给他们的幼兽保暖。母兽甚至不让其他动物碰触自己的孩子,连看一眼都不行。可是我们人类对待婴儿的方式却十分不同,从婴儿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就马上被厚厚的包裹给包上,可怜他们柔弱的四肢,如何才能摆脱这种束缚呢?

你当然可以说,健康的孩子完全有抵御外界侵害的能力,自然界万物都是如此,没必要大惊小怪。既然人类有这么强的适应能力,为什么冬天还要穿着厚厚的棉衣呢?为什么整天仍围在温暖的火炉或者暖气前足不出户呢?难道大人比婴儿还脆弱吗?其实,整个人类社会都有一个盲点,就是对人类生命的理解。我们必须彻底了解婴儿的出生,从他生下来那一刻起就悉心照料,这样才能稳稳跨出生命中的第一步。没有丰富的婴儿养护知识,你很难满足婴儿自身的需求。好比一个刚刚做父亲的男人,即使对孩子百般呵护,仍因为没有掌握正确抱孩子的姿势而使得孩子哇哇大哭。

此外,我们最好能够在孩子出生到满月这段时间给孩子一个安静的环境。在保证室温的情况下别给孩子穿衣服,也不要包裹,让婴儿在室温下自然调节。因为穿衣服对婴儿来说没有实质性帮助。有人可能对这一论点有非议,认为我忽略了各个国家已经存在的传统育婴方式。我其实对各国的育婴方式都有一定的了解,虽不敢说达到了专家的程度,不过确实做过一些深入的研究。这些传统的育婴方式存在心灵上的缺憾。也就是说,他们没有为孩子的降生做好心理上的准备。这让他们在养育婴儿方面看起来十分狼狈,常常扮演“救火队员”的角色。他们生怕孩子打乱自己的生活秩序,生怕孩子把房间搞得脏乱不堪,因而随时准备抢救那些可能被孩子破坏的东西。大人们千方百计地想让孩子变乖,成为一个有教养的绅士,这样一来就对孩子束手束脚,抑制了孩子们随心所欲的性情。

儿童成长的不同阶段

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一个人从出生到大学毕业这段时间,他的心理变化也可以分为不同的几个阶段。先前人们普遍认为新生婴儿阶段没什么研究价值,现在发现这种观念有些过时,也不尽科学。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其心理也在经历着变化,并且每个阶段都有明显的界限,与身体的成长发育密切相关。一个阶段的结束,即意味着另一个阶段的到来,是一个不断再生的过程。

心理发展第一个阶段是从出生到6岁,这个时期的心理类型基本一致。这个阶段又可以分为0~3岁和3~6岁两个不同的时期。第一个时期是0~3岁,这个阶段的儿童心理我们无法了解,也不能直接对他施加影响。这个阶段的儿童不能上学,事实上,也没有会接受0~3岁儿童的学校。第二个时期是3~6岁,这个时期儿童的心理类型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不过,儿童的人格已经出现了很大变化,非常容易受到成人的影响。也许父母感觉不到这种变化,不过,只要把6岁的孩子与新生婴儿对比一下,就会发现变化是惊人的。我们先不谈这种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只需要承认一个事实,就是6岁的孩子可以到学校接受教育了。

心理成长的第二个阶段是6~12岁。这个阶段相对平稳,儿童处于一个稳定的发展期,表现得健康、强壮、快乐。对这个阶段的儿童,心理学家罗斯有如下描述:“这种在精神上和身体上表现出来的稳定,是儿童阶段后期的一个明显特征。这种稳定与成年时期非常相似。不难想象,假如一个外星人初次来到地球,在没有碰到成人之前,很可能以为这些10岁左右的孩子就是成人。”

这个阶段不仅在心理上与第一阶段明显不同,而且身体上的变化也很明显,最明显的就是儿童换牙齿。

心理成长的第三个阶段是12~18岁,在这个阶段,孩子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个阶段也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12~15岁,一个是15~18岁。

通常情况下,人的身体到了18岁之后就完成了发育,身体不会随着年龄发生明显的变化。一般学校的教育对此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可惜做得还远远不够。

他们很显然是认同0~6岁这个阶段的,因为孩子到5~6岁的时候就可以去学校上学了。因为这时他们已经懂事了,否则他们听不懂老师的话,不会走路就无法跟其他同学在一起生活。这个变化是被大家所认可的。

第二个阶段可以说也得到了一定的认可,这是因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儿童12~13岁就进入了中学,这也意味着人们普遍认识到,6~12岁是适合接受基础教育的最佳年龄。这显然不是什么巧合,而是基于大家对于儿童心理发育的普遍认知。这个阶段的儿童在心理上非常适合上小学,不仅能够接受教育,而且还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发育。因此,这是一个接受文化教育的绝好时期。

12岁之后,孩子就要接受一种新的学校教育,这说明各国的官方教育也认识到,此时儿童的心理发展已经进入一种不同的类型。这个时期也可以分为两个小阶段。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学教育也分成初中和高中。通常,初中为三年,高中是三年或四年。对我们来说,这样划分是否合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事实,即12~18岁这6年的教育通常分成两个阶段。青少年教育受到心理学家的一致关注,因为12~18岁这个年龄段与0~6岁相似,心理变化更加显著。这个阶段不像前一个阶段那样简单,而且也不再平静。这个时期,青少年的性格很不稳定,而且有一种逆反倾向。在身体发育方面,也没有前一个阶段稳定。

让人不安的是,很多学校往往对这些漠不关心,他们似乎更喜欢以强制的形式来实施教育。早已经给你安排好了课程表,不管你愿不愿意,都必须接受这样的安排。学生们不得不长时间地在教室里听老师喋喋不休地讲课。按说大学教育是整个教育的最高级别,但事实上和中小学教育并无太大区别。依旧是老师们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面端坐听讲。他们虽然已经长大成人,可依旧被当作小孩一样对待,不能随意上街、不能抽烟喝酒,考试一旦没考好,一样会受到老师或父母的责骂。

谁来开发他们的智慧?社会需要的是有头脑和社会经验的人才,他们或许只是“考试机器”,并非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这些大学生将来可能是医生、律师或工程师,他们能够在社会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吗?他们能够养活自己吗?还是看看纽约街头那些失业的大学生吧!没有哪个企业愿意将一个大项目交给一个年轻的工程师来做,也不会轻易找个年轻的律师来帮着打官司。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大学生多年来都是在听别人讲,而不是自己真正去干,没有任何实战经验。所以不难理解,一个医学院毕业生要通过几年的实习期,年轻的律师要通过向老律师学习办案经验。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他们可能还需要别人的推荐或者帮助,毕业生就业形势一直都很严峻。我们的教育虽然认识到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却没能给我们带来质的改变,我们依然无法摆脱传统习惯的束缚。

我们甚至无法理解,为什么教育从幼儿园起就已经开始,大学却还是老样子,没什么实质性的变化。许多心理学家开始了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和我一样,我们都相信教育的最重要阶段不在大学,恰恰相反,是在0~6岁这个阶段,此阶段是智力的形成时期,并且人的心理也是在这个阶段定型。这个阶段对人格的形成也有重要的意义。

科学家通过对婴儿的研究,发现新生婴儿身上有着无限的潜能,这是人类过去完全不了解的。我们都知道,婴儿期创造性的潜能一直在发挥作用。这是很明显的,刚出生的婴儿没有任何知识,什么都不知道,可是一年之后,就什么都知道了。而动物就有着与人类不同的本能,比如小猫一生下来就会“喵喵”叫,牛犊和刚孵出来的小鸟一落地就发出和它们父母一样的叫声。初生的婴儿没有这种能力,他们只能发出“哇哇”的哭声。

很显然,人类不能决定自己的成长轨迹,甚至不能解决其间出现的许多问题,但这并不妨碍人们研究自身的发展过程。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其中充满了令人惊奇的变化。不过,这个研究过程非常困难。人们普遍认为婴儿的大脑始终处于沉睡状态,其实不然。婴儿的大脑与我们成人的完全不同,婴儿的大脑似乎更像一个蕴藏着巨大创造力的宝藏,特别是在婴儿出生的第一年,他们拼命地吸收身体所需要的能力,同时完善自己的发音器官,让智力和身体同步发展。与成人相比,婴儿的这些创造性的活动都是在无意识的状况下完成的,而我们成人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婴儿却不知道。这种无意识的行为其实充满了智慧,它帮助婴儿从环境中吸收知识,然后迅速成长。那么,婴儿是如何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知识的呢?就是上面讲的那些无意识的天性,周围食物唤起了婴儿的热情和注意力,婴儿与环境之间开始进行互动。婴儿不是在靠思想,而是靠自己的天赋来吸取知识。如果你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婴儿对于语言的学习就很好地展现了这种天赋。有人会说,那是孩子的本能,他们天生就有理解人类语言的能力。这未免有失偏颇,为什么婴儿周围有上千种声音,却唯独学会了人类的声音?很明显,是因为婴儿生活的周围环境中,人类语言给婴儿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且极易与婴儿的内心激起共鸣,这样促使他们发出相同的声音。

与此类似的,还有对音乐的感受。人们在听音乐的时候,脸上的表情不仅随着旋律而变化,而且他的头和手也会跟随节拍活动。当然了,婴儿对语言的感受要比我们对音乐的感受强烈。婴儿是在无意识中受到周围声音感染的,人们很少看见他们的舌头、脸颊在动,其实,正是在这种静默之中,婴儿的每个器官都在学习发声。那么婴儿究竟是如何学习语言的?语言又怎样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呢?通常,人们把在婴儿期学到的语言称作母语,这种语言与后来学习的语言有明显的区别,这类似于真牙和假牙的区别。刚开始,婴儿听到的只是一些毫无意义的声音,可是过不了多久,他们就明白了其中的含义。那么,这些单纯的声音是怎样被赋予意义的呢?儿童不仅学会了词语及其意思,还掌握了句子和语言结构,因为懂得句子结构是理解语言的前提。比如人们说“玻璃杯在桌子上面”,词语的排列顺序决定了句子的意思,表示玻璃杯的位置在桌子的上面。如果把语言顺序颠倒,说“上面桌子在玻璃杯”,人们就很难明白是什么意思了。儿童之所以能够理解语言的含义,正是因为他们掌握了语句的顺序。

我们前面讲到,婴儿与成人的智慧不同。比如,我们记住东西的话,需要有一定的记忆力,而婴儿期的孩子显然是没有这种能力的。因此,婴儿对于语言的学习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他们有一种特殊的心理能力,通过这种能力直接吸收知识。成人的学习可以通过记忆把知识输入大脑里面,进行储存,如同往水瓶里灌水一样,人与知识之间没有建立起直接的联系。相反,婴儿在学习中经历了一个转型过程,通过学习塑造了自身。他们逐渐学会了自己的母语,在幼小的躯体内发生了一种精神化学反应,知识不仅进入大脑之中,而且促进了大脑的发育。就这样,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交流,婴儿建立了自己的精神世界,我们把这时候的心理称作“具备吸收力的心灵”。

我们无法想象婴儿到底具有怎样的心理能力,这种能力的优势却是不言而喻的。试想我们每个人都保持这种心理能力的话,这个世界上还存在语言沟通的障碍吗?学习语言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变得再轻松不过了。让我们畅想一下,浩如烟海的知识一下子涌进了我们的大脑里,这是多么令人心神激荡的事情啊!如果某个星球上的人们压根就不需要老师,也没有什么学校、图书馆,但是人人都掌握了大量丰富的知识,这样就大大减轻了人们学习的负担,从此可以更加悠闲地去生活了。但愿这样的事情不只是发生在童话故事里。不幸的是,这种与生俱来的能力随着我们的年龄一点点地在消失殆尽。当我们从无意识变为有意识地去学习的时候,每学到一点知识,便会付出极大的代价。

儿童的动作学习是件非常神奇的事情。婴儿出生之后,通常被包在襁褓之内过上大半年,基本上是没有任何动作的。可是过不了半年,他们就能够移动,而且还学会许多动作。在这期间,孩子们只是开心地玩耍,同时还能学习动作,并且语言也不再是什么大问题了。婴儿身边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会像录像一样深深地刻在他们的脑海里。我们一定忘记了自己出生后第一个动作是怎样做出来的,但儿童对动作的学习必然是非常规律的。他们在各个特定学习阶段开始之前,大脑已经开始了对周围环境的学习。婴儿学习动作的时候,就是从无意识到有意识转变的一个信号。我们常常见到,一个3岁的孩子会反复地摆弄手中的一些东西,这些活动其实是有意识的,对他们来说这些都是有意义的工作。人类学会使用双手,是智慧的象征,儿童的学习也是从手的使用开始的。这些经验最终形成了儿童的性格,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限制,这是因为经验的世界要比无意识的世界狭小得多。

这个神秘的学习过程从婴儿降生就开始了。婴儿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获得自己的力量,形成自己的思想和意识,并将成为他记忆的一部分,从而获得理解和思考的能力。对于从事儿童教育的人来说,这个过程的最后结果就是,这些6岁大的孩子突然之间有了理解力,并且有耐心听老师讲话。

近几年来对于婴幼儿心理的研究,确实让人们大开眼界。这个神秘的世界有很多东西是人们无法想象的。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对0~6岁这个阶段儿童的学习进行研究,这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做的就是满足孩子们发展的需要,而不是对他们进行教育。如果我们有一天正确认识到这个阶段儿童的心理发育,从而延长这个阶段的话,人类恐怕就有可能完全摆脱痛苦的学习过程了,这的确是功德无量啊!

对于儿童心理的发现,本身就是一场教育界的革命。大家都知道婴儿的心理与成人是完全不同的。婴儿的学习是一种无意识的心理,这种无意识让婴儿在游戏过程中不断从周围的环境吸收知识和经验,而我们成人学习起来却是有意识地灌输。教育理念在此时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人们知道不要再让教育介入到儿童这个阶段中来。儿童能够自然地吸收知识,因而性格形成就显得非常重要。教育此时应该做的就是消除儿童天赋创造力的障碍,使这种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于是,教育不再像过去那样,是一个灌输语言和观点的过程,而是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帮助的手段。成人应该给儿童以帮助,这并非因为他们幼小,而是因为他们天赋的创造力尚处于萌发阶段,非常脆弱,需要成人的呵护。这也应该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一个新方向——帮助儿童心理发展,充分发挥儿童自然学习的能力。

生命伊始

如果我们想要促进人的精神生活的进步,那么我们必须首先认识到,幼儿的吸收的心理使其能不断从环境中摄取营养,变成有用的知识,以此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因此,在人生的初期,我们必须尽力使环境变得趣味盎然和富有吸引力。

现在我们都认识到,儿童的发育过程可以分为许多阶段,环境在每一个阶段都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环境在其他任何阶段的作用都不能与其在幼儿刚诞生那个阶段的作用相提并论。然而,迄今为止,认识到这一点的人可以说是寥若晨星。因为就在不久以前,人们几乎连想都不曾想过,在人生的最初两年里,儿童居然还会有各种心理需求。不过,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它们是非常重要的,决不能有些微忽视,否则,今后会出现极其严重的后果。

过去,科学家们往往把注意力只集中在影响儿童身体健康的物质方面。在20世纪,为了降低一直居高不下的婴儿死亡率,在医学和卫生领域里出现了一种精细烦琐的方法。但是,他仅仅局限在身体健康方面,心理健康几乎完全无人问津。即使有人曾涉足该领域,也收获甚微,难以填补自然历史的空白。他们认为,幼儿期的首要目的是形成一个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个体。

那么,自然发展到底向我们展现了些什么呢?自然让我们知道,婴儿的出生,在精神上要经历一个逐渐适应外在环境的过程,这一阶段对于儿童来说十分重要,即使对于其他哺乳动物也同样重要。必须明确一点,人和哺乳动物不尽相同,人类没有天生的行为能力。儿童要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心理创造,而不是精神唤醒。正因为如此,环境的作用才显得异常重要。我们必须注意婴儿周围的一切环境条件,使他不受排斥,不产生退化行为,要使他降临其中的世界变得对他有吸引力。这对他完成吸收的重任是很有帮助的。他的进步、成长和发展都有赖于这种吸收。

谈到生命的第一年,我们大致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期,而且每一个时期都应该引起特别的重视。第一个时期主要是婴儿的出生,当然这个阶段非常短暂。在婴儿出生最初的几天,作为家长要让婴儿多与母亲保持接触,温度、光线、声响等与出生前各种条件对比度不能太大,因为母亲的子宫非常宁静、黑暗和温暖。在现代儿科诊所里,母婴被安置在一间四壁皆为玻璃的房间里,室内的温度是可控的,因此很稳定,可以缓慢地改变它,使其与室外的常温一致。玻璃是蓝色的,因此光线很柔和。对触摸和移动婴儿也有严格的规定。这与先前的做法大相径庭。以前,人们往往把婴儿扔进地上的浴盆里,让他受到了严重的惊吓。而今,科学告诉我们,应尽量少触摸婴儿,不应给他穿任何衣服,应该把他放在一间没有穿堂风的房间里,室内必须有足够的热量,使他感到温暖,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根本不考虑他的感觉,手忙脚乱地给他穿戴一番,就好像他是一个没有知觉的物体一样。现在移动婴儿的方法也不同了,应先将他轻轻地放在一张类似吊床的鸭绒垫上,然后再抱起他。千万不能突然抱起或放下,动作一定要温柔,就像我们对待伤员那样。这么做当然都是出于对孩子健康的考虑。我们还要求护士一定要佩戴口罩,以防那些细菌传播到空气中。母亲和婴儿应该同时被照料好,这样孩子与母亲就不会存在隔阂,母亲像是一个磁石,紧紧地吸着自己的孩子,母婴之间的联系特殊而密切。

以上的这种方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不过这些方法并不适合整个婴儿期。婴儿出生一段时间后,就可摆脱母婴之间的孤独感,重新回到人群中去,参与社会生活。

儿童所遇到的各种社会问题与成年人有所不同。成年人或许因为社会不公平等问题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比如贫穷等。然而贫穷对孩子却未必是什么坏事,相反儿童却会在富裕的环境中遭遇不幸。比如一个有钱的太太,生完孩子之后就养尊处优起来,尽管给了孩子许多礼物,却将孩子交给了保姆来代养。穷人虽然物质生活并不富裕,但是母亲会把孩子带在自己身边,这种做法更符合自然的要求。

母子相依之后,儿童就能够轻而易举地适应新环境了。他开始大踏步地走上了我们前面所说的独立之路。他迫不及待地去拥抱这个环境,并吸收各种知识,将它融为自己的东西。孩子们明眸善睐,对环境充满着热切的希望。科学研究发现,儿童的双眸并不仅仅受光线的影响。他压根儿不是消极被动的。在兼容并蓄各种印象的同时,他还在世界中积极寻觅各种印象。这与动物的眼睛有着本质的区别,虽然二者从结构上看并无二致。动物的眼睛也像一个照相机,但是它们似乎更专注于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食物,所以它们吸收的信息量非常的有限。比如猫,它的眼睛就只适合在夜间活动。其他的夜间捕食动物也差不多,虽然比较适应黑暗,却只在乎那些运动中的东西,只要黑暗中一有动静,它就会迅速地扑上去,对于静止的事物往往视而不见。依此类推,某些昆虫只为某种特殊颜色的花丛所吸引,因为它们是在这种颜色的花簇中采集其感兴趣的食物。不过从蛹壳里出来的幼虫就不一样。它享受本能的驱使,眼睛帮助它进行适当的活动。

与动物不一样的是,儿童的感觉器官却遵循着另外一种规律。猫只对移动的东西感兴趣,儿童则完全可以摆脱这样的限制,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出现在他的视线里面,他还可以从这些东西里面吸取经验。儿童的观察不是那么死板,他们在吸收环境信息的同时更能获得某种心理反应,这有助于儿童人格的形成。经过对比之后,我们可以确定,如果一个人要是像动物那样,只受本能的驱使,那这个人的心理发育肯定不健全,必然出现性格上的缺陷。这样的人恐怕只是一个活着的机器,是感官局限的牺牲品。因此,注重儿童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深刻规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动物与人的感官能力之间做一个比较,有助于了解儿童对环境吸收的能力。有的昆虫非常像植物的叶子,有的则看起来像植物的茎。他们在植物的叶和茎上面走完其生命的全部,它们与植物的茎和叶是如此相似,几乎难分彼此。正如昆虫依赖植物一样,儿童对于环境的兼收并蓄使得他与环境也融为一体。儿童会变得热爱或喜爱所有的东西。我们发现,所有生命都存在一种天然的吸收和模仿能力,只不过在昆虫和动物中,这是一种生理的能量,而到儿童身上,这是一种心理能量。

儿童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与成年人截然不同,我们看到美好事物的时候说一声:“太美了!”之后便走马观花地去看其他的事物,结果只能留下一种模糊的印象。

儿童就不一样,他们会将这种印象建造在自己心灵的深处,在其生命的初期更是如此。他们通过这些经验塑造自我,凭借其幼稚的能力,获得其独特的个性特征,像语言、宗教、种族等。这些都是儿童通过特有的内在能力获取的,并且将伴随其一生。他们以这样的方式来适应世界,并在这个世界中寻找自我,这一过程非常愉悦,其心灵也日渐成熟。

儿童有着惊人的自我调节能力,这可以让他适应各类环境,并很快与之融为一体。因此,我们要帮助儿童首先就要弄明白给他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婴儿显然无法告之我们他真正需要什么,也没有这种表达能力和意识。他们尚处于无意识的阶段,但是一个3岁的孩子完全可以知道他们想要什么。因此我们不要急着去给婴儿提供各式各样的玩具,重要的是帮他找出能够激发他们发挥成长潜力的行为条件。

问题是我们应该怎样给新生儿准备环境呢?这个问题现在很难有准确的答案,这是因为婴儿总是在他所遇到的环境中成长,至少到目前为止是这样。儿童如果离群索居,显然就不能有一个适宜的语言环境,这样便无法学习语言。相应地,要获得某种精神素质,同样要跟有这样素质的人生活在一起。简而言之,构成人生活的行为方式和传统,都是来自相应的群体生活。

很难想象,人们过去对待婴儿的方式是如此的简单粗暴。他们为了让初生婴儿获得一个安静的环境,就把婴儿单独放在一个房间里,尽量让他睡觉。这无异于对待病人一样,可见那时人们还只是集中在研究婴儿的身体和卫生方面。现在对婴幼儿心理发育的研究,彻底改变了过去人们那种不科学的做法。人们知道,那样做对婴儿的精神是一种极大的伤害。

试想一下,把婴儿和母亲隔离开来,单独放在育婴房,由保育员看管,这样的孩子等于生下来就没有了母爱,每天只能面对单调乏味的保育员。他们每天都被放进婴儿车里,甚至看不到周围的环境,这样婴儿的内心深处肯定会出现强烈的渴望和不满,进而阻碍他们身心的正常发展。

记得在“二战”之前,许多家庭富有的欧美人都在用这样的方式对待初生的婴儿。不过还好,现在的情况没有以前那么糟糕,尤其是贫困家庭的父母,他们能够让儿童回到自己的身边。大多数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反思他们对待儿童的方式,并且已经把这当成一个社会问题来探讨。科学地讲,儿童只要有走出家门的能力,就应该被领到外面,去接触外面世界的一切,去观察周围的环境。可喜的是,婴儿的车子和育婴房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观,他们的育婴房标准很高,并且不再像以往那么单调,而是张贴了许多色彩各异的图片,这样就使得婴儿在斜躺着的时候,可以看到一些不同的东西,而不是眼巴巴地盯着天花板发呆。但婴儿的语言学习依旧是个大难题,因为照顾他们的保姆大多处于社会底层,他们也许并没有太多的耐心完成儿童语言的教育工作。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困惑,到底父母与人交谈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让孩子待在身边?答案是肯定的,尽管带着孩子去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会有这样那样的麻烦,但这的确有必要。因为孩子的潜意识会吸收很多东西,他们可以观察到你们在做什么,说什么,尽管不一定完全理解,可这些东西依然能够促进他们的成长。我们没有人知道外在的世界中,孩子们到底对哪些事物感兴趣,但是却一定要让孩子走出来。然后认真观察他,看看究竟是哪些事物吸引了他,然后把孩子抱到这些事物跟前,让孩子尽情地去观察,这时我们会发现,孩子的脸上会出现一种充满好奇的神情,并且呈现出满意的微笑。

成年人如果想要保证儿童的发展,那么必须摒弃自己那些陈规陋习,给自己来一次彻底的思想“大扫除”,不要给孩子树立反面的典型。要明白的是,孩子的人格大多数是在儿童时期通过与环境的充分接触,逐步建立起来的。这时候就要保证让孩子有足够多的机会去接触周围的环境,不然的话,这个孩子将来便会成为社会的负担,很难有大的作为。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归根究底是个人无法在道德层面上适应社会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待儿童的态度上,照顾儿童的方式上,尽量以一个文明社会所需要的那种方式去进行。

有人可能会提出异议,这么明显的事实我们怎么会不明白?还有一些思想顽固的人可能会说,“老祖先们并不明白这些事实,不一样这样活过来了吗?”还有的会反问我:“人类历史悠久而漫长,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成千上万,他们不见得都懂这方面的知识啊,可不是同样学会了说话吗,他们不也能够适应当时的社会习惯吗?”

那么,请我们睁开双眼,看看世界上在其他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人们吧!那些民族对待儿童的方式显然比我们更合理,我们总是自以为是,却也总是严重违背自然规律。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儿童是与母亲紧密相连的,他们总是与母亲形影不离,一起出门,一起购置家庭用品,可以看着母亲与商家讨价还价。孩子把这些生活中的常识记得一清二楚,这不仅加强了孩子与母亲的关系,更加强化了孩子们生活的本能。

如果不是现代文明加以破坏,这种习惯还会延续下去,母亲绝不会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他人去养育,因为这种做法本身就不符合自然规律。在这种传统的养育关系中,孩子可以分享母亲的生活,母亲言传身教,孩子是一个忠实的听众,接受母亲的教诲和指导。母亲可能会经常跟孩子滔滔不绝地讲话,这时候母亲变得更加健谈了,孩子们也因此受益。当他们看到大人的言行举止的时候,虽然还无法彻底理解,却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逐渐地体会其中的意思。

至于如何携带孩子,这个问题真的是非常有趣。据我所知,各个社会群体和民族之间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很多人还专门研究过这一问题。研究的结果显示,很多地方的妇女是不习惯用胳膊直接抱孩子的,她们更习惯将孩子放在一个小床上,甚至是袋子里面。有的地方的人,母亲要是出去的话,会用绳子将孩子捆绑在木板上面,然后搭在肩膀上,有的母亲喜欢将孩子吊在脖子上,有的习惯装在筐子里。尽管这些方式各异,但是他们都无一例外地注意着孩子们的呼吸问题。比如,把孩子背在身前的那个民族,他们会让儿童脸朝前方,日本的母亲也是这样,他们把孩子绑在身后,但是要保证孩子的头部高出肩膀,这样才能保证孩子的呼吸顺畅。日本人也因此被赋予一个美妙的绰号“双头民族”。印度的妇女则更喜欢将孩子放在臀部上方的位置。北美的印第安人可不同,她们会想办法将婴儿放进一个类似于摇篮的东西里面,这样孩子就被背在身后,背靠背地贴着母亲。虽然方式多种多样,但绝对不能把孩子丢下不管,这种方法是极其错误的。人们常常会在非洲的某个部落里看到,女王即使是在加冕那一刻,也始终不忘将孩子抱在自己怀里。

关于延长婴儿哺乳期的问题,我们这里再做一次讨论。母亲对婴儿的哺乳期有的到了1岁半,有的是2岁,还有的延长到了3岁。这都不尽相同。不过可以预见,这不是营养问题,事实上孩子到了2~3岁就已经能够吸收其他的食物了。延长婴儿哺乳期的另外一个重用意义,就是增加母亲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这对于儿童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只要孩子和母亲生活在一起,他们就能最大限度地完善自己。即使妈妈有家务缠身,没有时间打理孩子,孩子也可以跟周围的世界进行交流。他们跟着母亲上街,可以听到人们之间的交谈,可以观察到车辆、行人、动物,等等。这些东西都可以在儿童的脑海里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记。我们如果留心的话,就会看到,一个母亲背着孩子在跟小商小贩讨价还价的时候,母亲背上的那个小家伙听得是多么专注啊!母亲的语言和行动引起了孩子极大的兴趣。

我观察到,只要孩子在身体完全健康的情况下,他们跟母亲一起出门是不会哭泣的。他们有时候可能还在呼呼大睡,但从来不哭。常听人说,西方的小孩子爱哭。好多朋友跟我抱怨说,自己的孩子很爱哭。他们也常常一起讨论这样几个问题:如何哄孩子,如何让孩子别再哭泣而保持安静,如何逗孩子开心。他们大概不清楚,如果孩子爱哭或者说情绪反复无常,脾气暴躁,那只能说明这个孩子的精神处于极度饥饿的状态。

因此,不管出于什么样的考虑,都不应该限制孩子的活动范围。哪怕你是为了他们的安全、卫生和健康着想,也不能那样做。别让儿童生活在一种类似于囚犯的生活状态中。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在按照自己的生活习惯去抚养孩子,他们却无意识地采用了正确的方法。而至于西方人,我们必须明白这个道理,并想方设法去改变这种不良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