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酷男生靓女生:超级“天才”呆头熊
5698800000012

第12章 到溪树坝去

熊洋有太多的话要对江天笑说,可是见了面,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在熊洋的想象中,古生物学家都应该有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他们的眼睛应该深邃,目光炯炯有神,头发比较蓬乱,就像熊洋自己的头发似的。最有特色的应该是他们的双手,因为长期在野外的采石场和人迹罕至的山洞、悬崖边工作,手拿采集化石用的各种工具,古生物学家的双手应该满是裂口和伤痕,皮肤粗糙,手心里尽是老趼。眼前的江天笑呢,跟熊洋想象中的形象唯一相近的只有脸上的络腮胡子,除此之外,他的皮肤光洁,手握上去很柔软,不像干过体力活的人,而且,他整个人给熊洋一种奇怪的飘浮上升的感觉,让熊洋很不踏实……

“你是想要我的签名吗?小朋友,据说你是从一千多公里外的星城跑来的,真让我感动哪!我会给你一张我的签名照的!”江天笑说。

熊洋可没想过要他的签名和照片。熊洋只是想了解恐龙灭绝之谜,只想来听他讲一讲恐龙。熊洋想知道他是凭哪些证据证明恐龙的灭绝是因为外星球的撞击。

漂亮的女秘书递过来一张江天笑的照片和一支专用签字笔。“刷刷刷”,江天笑在照片的背面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他把照片递给熊洋,吩咐旁边的工作人员:

“你们准备好,我把照片递给他的时候,给我们拍张照片。”

工作人员马上举起了照相机。

江天笑把照片递给熊洋,并且张开自己的手臂,仿佛要将熊洋搂入怀中。“咔嚓”,照相机记录了这个镜头。

江天笑终于想起应该问熊洋的名字了:

“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熊洋。”

“好啦,小朋友,我们再见吧。我要出发去溪树坝了。”江天笑说。

“我也要去溪树坝。”见到江天笑后,熊洋终于开口说出第一句自己想说的话了。

“你也要去?你去干什么?”江天笑问。

“我要去看看那个地方。”熊洋说。

“我们是去进行科学考察,不是去玩的。”江天笑说。

“我知道。我也是为了去科学考察。”熊洋说。

“你?你懂什么?”江天笑不以为然地说。

“我喜欢研究恐龙,我的论文还得过奖。”熊洋说。

熊洋没有吹牛。他平时最喜欢上的是中国化石网和中国古生物网。他经常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论文。三年级的时候,他的一篇《我的恐龙研究》的论文,还获得了优秀论文奖。中国古生物研究所还邀请他去北京参加研讨会,让他在大会上进行学术交流。会议通知和获奖证书寄到学校,信封上写的是“熊洋老师”收,人家还以为熊洋至少是我们学校的生物老师呢。因为会议的时间和学校期中考试的时间冲突,卜丁老师和熊洋的爸爸妈妈都不让他去。熊洋那时只有九岁,没有现在这么大的胆子,不敢独自一个人去北京,才没有去。

那位漂亮的女秘书说:“江教授,看来这是一个小恐龙迷,您还是带他去吧。这样一来,宣传的时候,也多一个宣传点——著名的古生物学家江天笑博士关心下一代成长,带领小朋友进行实地科学考察,悉心指导……”

江天笑眼睛一亮:“是啊,这倒不错……行!你饿了吧,熊洋?跟我去吃饭,我们吃过饭后就出发!”

“太好了!”熊洋说,紧跟着江天笑走出贵宾休息室。

溪树坝离昆明很远,而且尽是山路,坐越野吉普车,要一天半才能到达。

到溪树坝去的是整整一个车队。车上装满了各种装备、物资,还有摄制组、科学考察队的工作人员,一共有十几个人,分乘五辆车。熊洋和江天笑、那个漂亮的女秘书同坐一辆车。

漂亮女秘书姓苏,大家叫她苏小姐,熊洋也跟着这样叫她。她说:“你不能这样叫,你要叫我苏姐姐。”

“我知道了,”熊洋说,“苏姐姐。”

“到那里以后不要乱跑,要跟着苏姐姐,知道了吗?苏姐姐会照顾你的。”苏小姐嘱咐熊洋。

熊洋点点头,心里顿时踏实了许多。

刚出城时,两边的田野很开阔,一排排树、一座座村庄、一线线远山从车窗外飞快掠过。风从窗口吹进来,很舒服。

雨停了。天空碧蓝碧蓝的,像洗过一样。太阳照亮了天空和大地。

太阳落山时,车道变窄了,两边都是高山,只看得到浓密的树荫和缠绕的藤蔓。汽车开始爬坡,天越来越暗。

车队停下来,大家下车,分头支帐篷,燃起篝火,准备露营。

大家围坐在篝火旁,听江天笑讲他是如何发现溪树坝的。

“那还是去年夏天的时候。我从野外考察回到家里,八岁的儿子用陌生的眼神警惕地看着我,不肯和我亲近。我突然意识到,他是我儿子,我是他爸爸。可是,由于我长年在外面寻找化石,进行野外考察,我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儿子,儿子对我已经相当陌生了。我妻子原来准备送儿子去夏令营,我当机立断改变了主意:我决定给儿子一次特别的夏令营——我们两个人的夏令营,我要带他到野外去探险,让他了解自己的父亲,了解这个神奇的世界。

“于是,我带着八岁的儿子,来到云南的原始森林探险。有一天,我们一起爬山时,儿子说什么也不肯再爬了,因为他实在太累了,爬不动了。他说:‘爸爸,我要坐一会儿,我不爬了。’我想鼓励他再往上爬,就用他爱吃的‘好丽友派’来诱惑他。我说:爸爸在一路上藏了十个‘好丽友派’,如果你在十分钟内全找到了,爸爸奖励你一整盒。晚上也不会让你非吃米饭不可,你想吃多少‘好丽友派’就吃多少。

“儿子果然上当,开始飞快地往上爬,一边爬一边寻找那些被我藏起来的‘好丽友派’,大约找到第七个的时候,儿子说:‘爸,你看我找到了什么?’我以为是‘好丽友派’,开始没有在意。后来他又喊我,非要我去看,我才发现,儿子手中拿的是一块菊石化石——一种在白垩纪晚期灭绝的古代软体动物的化石。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让我对这个地区特别关注。

“当我们爬到山顶时,放眼望去,我看到了一个巨大的盆地。盆地的边缘非常陡峭。这个巨大的盆地与其说是一个盆地,不如说是一个被什么东西砸出来的巨大的坑洞。这个坑洞在地形地貌上,与我们看到的由于地壳运动而形成的那些盆地截然不同,它让我想起了关于恐龙灭绝之谜的无数种猜测中的一种——外星球的撞击……”

熊洋听着听着,觉得这个故事中的某些情节似曾相识。他想起来了,他曾经在世界著名地质学家许靖华的《大灭绝——寻找一个消失的年代》一书中读到过几乎同样的情节。许靖华是华裔瑞士籍的科学家,瑞士联邦理工大学教授,在地质学、海洋学、地球物理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都有卓越的建树。

他在《大灭绝——寻找一个消失的年代》一书中写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他带领全家攀登法国南部的芬多姆山,因为赤日炎炎,孩子们登山时缺乏热情,他年仅九岁的孩子彼得更是一屁股坐在地上,说什么也不肯走。出于无奈,许靖华教授只好用悬赏的办法来激励他继续攀登。如果孩子们找到一块化石,他就奖励一分钱;如果找到一块菊石化石,就奖励一角钱。菊石是鹦鹉螺的祖先,外壳十分漂亮。重赏之下,彼得热情高涨,很快就捡到了许多漂亮的菊石化石……

“太巧了,许靖华教授的孩子彼得也在爬山的时候捡到过菊石,他们也是父子俩一起爬山……”熊洋说。

“许靖华是谁啊?”同行的摄像记者问。

“是一个著名的地质学家,也是华人,是瑞士联邦理工大学的教授,他认为……”熊洋的话没有说完,江天笑站起身来,对大家说:

“天不早了,明天还要赶路,大家都早点休息吧。”

大家陆续散开了。最后只剩下苏小姐和熊洋坐在逐渐熄灭的篝火旁。

夜晚并不冷,相反,天黑之后,森林的地面上慢慢上升一股暖流,使森林显得更潮湿燠热。大家升起篝火只是为了加热食物。篝火熄灭后,宿营地反而显得亮了一些。

苏小姐说:“怎么样,熊洋?怕不怕野兽?不怕的话,我们一起走一走?”

熊洋挺挺胖乎乎的胸脯,说:“不怕。”

不怕是假的。熊洋平生第一次在野外宿营,也是平生第一次进入原始森林。关于原始森林,熊洋以前只在电影里见到过。电影中的森林充满了可怕的、人们从未见过的动物,连藤蔓都会吃人。但在小姐面前,男子汉要有男子汉的样子,熊洋不能当狗熊。

他们一起沿着林中的空地走。森林深处能听到“嚓嚓嚓”的声音,像是有什么庞大的动物在林中活动。

“那是大象。”苏小姐说。

“大象是目前陆地上最大的生物。”熊洋说。

“是啊,就像六千五百万年前,恐龙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一样。”苏小姐说,“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恐龙突然灭绝了。现在,大象灭绝的速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全世界都在保护大象,可是它们的数量还是在锐减。事实上,现在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已经超过地球历史上的任何时候。因为环境的恶化,平均每个小时就有一个物种在消亡。有科学家预测,再过五十年,目前地球上的物种有百分之五十都将灭绝……就拿亚洲象来说吧,人们往往把它们数量减少的原因归于不法分子的偷猎和象牙的交易,其实,真正的原因是环境的恶化。森林大面积消失,大象失去了生活和繁育的环境……许多科学家在探索恐龙灭绝的原因,其实,我们更应该关心我们身边的环境和生物。”

“熊洋,你为什么崇拜江天笑教授呢?”苏小姐突然问道。

“因为他能揭开恐龙灭绝之谜。我喜欢恐龙,从我很小的时候就喜欢。我妈妈说,我的第一件玩具就是一条塑料恐龙。”熊洋说。

“我崇拜珍妮·古道尔。你知道珍妮·古道尔吗?”苏小姐又问。

熊洋知道谁是珍妮·古道尔,我和甄帅也知道。珍妮是一个行走世界的女人,她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只身在非洲丛林中与黑猩猩为伴,和树叶打招呼,和黑猩猩交谈,寂寞而坚忍地进行着她的黑猩猩研究。而现在,她每年穿梭于世界各地,告诉不同肤色、说各种不同语言的人们,由于人类大规模的破坏,黑猩猩的数量从她刚到非洲时的一百万只锐减到了二十五万只。她创建了“根与芽计划”,告诉世界各地的年轻人,我们人类与黑猩猩和地球上其他的所有生物一样,都是地球母亲的孩子,都是大自然的生灵。

“你知道珍妮最让我敬佩的是什么吗?是她的勇敢、执著。她十一岁的时候,有一个疯狂的想法——想到非洲去,所有的人都笑话她,只有她的母亲支持她。大学毕业后,她用了五个月的时间打工,才攒够到非洲的船票钱。二十三岁那年,她和家人告别,从此踏上了一条神奇的探险之路。熊洋,你也够让我佩服的。你只有十一岁,就有一个疯狂的想法——到溪树坝去,见到江天笑。你真的做到了。”苏小姐停下来,双手抓着熊洋的肩膀,赞赏地说。

熊洋咧开嘴,嘿嘿地笑了笑。他有点不好意思。因为他想到自己离家出走,没有得到父母的支持,甚至连两个好朋友也没有告诉,路费也不是自己挣来的,而是“偷”来的。

“你到这儿来,你的爸爸妈妈知道吗?”

“不知道。”熊洋老老实实地说。

“那应该尽快告诉他们,别让他们担心。告诉我电话号码,我这就打给他们。”苏小姐掏出手机。

“哦,我忘了,这儿根本没有信号。”苏小姐遗憾地说。

“我给他们留了字条,要他们不要担心。”熊洋说。

“既然已经走到半道了,让你独自回去我也不放心。你还是跟我们到溪树坝去看一看,然后,我让你跟送给养的车子尽早回去,好吗?”

“好。”熊洋听话地点了点头。

熊洋和苏小姐一边走,一边聊天。月亮升上来,星星闪闪烁烁。森林里的夜晚很不平静,各种各样的动物在树梢上、在空中、在灌木丛中和落叶下面活动。

苏小姐说:“我们也回营地去睡觉吧。森林是属于野生动物的,我们别打扰它们了。”

熊洋突然想到:越来越多的探险家,到地球上人迹罕至的地方去考察,其实他们也是在打扰原本生活在那些地方的野生动物的平静生活,也是在破坏野生动物们的环境吧。

“人类活动越频繁的地方,环境越糟糕,野生动物的数量越少。”苏小姐说,“你瞧瞧,在我们的城市里,连最起码的蛙鸣和鸟叫都没有。当森林消失,野生动物消失,人类也会消失。”

听苏小姐这样说,熊洋去溪树坝探秘的兴奋感没有了,心情变得沉重。他想:也许江天笑带着科学考察队去溪树坝本身也是一个错误,是对溪树坝环境的破坏。因为江天笑没有发现溪树坝的巨大陨石坑之前,溪树坝是一片平静的原始森林。据说自从溪树坝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以后,当地政府已经修了一条公路通往溪树坝。今天,吉普车就行驶在新修的公路上。公路像一条巨大的蟒蛇,一路上吞食森林和树木,蜿蜒曲折绕进深山。它绕多远,森林就消失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