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学萍
我能完成这本书,能胜任母亲的职责,我先生功不可没,在我跌跌撞撞学习做母亲的路途上,他一直和我互相搀扶,我在成长,他也在进步,而我们的孩子也因为我们的彼此相爱,学到了人生中重要的一课。
——徐徐
我们人类会思考,所以常常把自己过得很辛苦。
当一个5岁小孩人生第一次提出“妈妈,我从哪里来?”的问题,他就开始了在思考生命起源的同时,面对死亡的焦虑。
育儿困扰也是如此。
如今的我们可能很难想象,就在不远的曾经,生养孩子并不是那么焦虑的事情。走在大街小巷的青年男女,刚刚到了适婚的年龄,就都忙不迭地张罗嫁娶,然后就是生孩子、养孩子,再等到孩子长大以后看他们生孩子。
女人们也从来不思考“我该什么时候生孩子”,个个都是过了门之后没多久,就挺着肚子房前屋后地扎堆聊天,从地里的收成,到市场的菜价,再到那谁谁家的风流韵事。至于孩子,儿孙自有儿孙福,能识文断字的,命好可以外出做个秀才,考大学;剩下不愿意读书的,也没关系,正好可以留在家门口,做个木匠、铁匠、剃头师傅、绣花大娘,兄弟姐妹之间,彼此还好有个照应。
当然,这些都已是曾经。
这些曾经种种的不上心,和我们如今的育儿生活实在是大不一样。大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爸爸妈妈们,开始认真、特别认真、无比认真、一代比一代认真地,关注起孩子的教育问题,开始认真思考,如何给自己的宝贝最优质的教育、最美好的童年、最灿烂的未来。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必须承认,如今的父母,对于生养孩子这件事情,给予了超越父辈太多太多的认真和关注;如今的小孩子,也的确比当年的我们,得到了更多来自家庭的看重和支持。
而相应的代价,就是我们这一代关爱孩子健康成长的父母们,很容易沉迷在无比认真地为孩子付出的思考、规划、设计、安排之中,沉迷在创造一个又一个教育神话的狂妄自大之中。我们总是害怕一不小心就犯下大错,总是在努力寻找正确的答案,也就难免反复体验患得患失和焦虑紧张。比如:
怎样让孩子长得高?更高?
怎样让孩子跑得快?更快?
怎样让孩子更好地学会说话、写字、拼拼音、背外语、做奥数题?
怎样让孩子既能全力投身百米冲刺,又甘愿在路边为人加油?
…………
以及,怎样确保孩子在完成以上一系列的阶段目标和终极考验的同时,还能每天保持佛性十足积极乐观?
当然,我们大家谁也不能说认真不好。只是如果这些我们期望的“好”,追求起来必须让人特别地努力、用力,用力到龇牙咧嘴,可能带给人们的感觉就不像一开始设想的那么美好了。
通常,我们要花很多时间才能一点一点地看到,并承认,“认真”并不能百分百帮助我们实现所有的愿望,尤其是在有关养育孩子的事情上。很有可能,我们每天都给孩子晒太阳补钙,但是他的身高最终还是没有长过隔壁的小明;我们每天带孩子参加各种各样开发创造力、意志力,提高抗挫折力的培训课程,但是他的日常表现还是不如邻居的小花。真是令人讨厌!
做心理咨询师的工作越久,我就越发容易感慨,其实我们大家每个人,都是在一条既定的人生轨道上“微调”自己的人生,也就越容易宽容地对待自己在生活中(包括母亲在内)的各种角色。毕竟,从受精卵形成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既无法选择自己所在的历史时代、社会背景、家族和家庭环境,也无法摆脱身体和心灵内部、遗传基因和集体无意识的塑造和作用力。
唉,好辛苦。差点就掉到了“好吧,那我就什么也不管好了”这样一个另外的极端。
好日子,需要我们心中保留一些理想,只是不要活得太过理想。
养孩子,也是需要父母很认真地看到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各种重要性,然后,还能继续看到自己对孩子来说其实也“没那么重要”。
所以我很喜欢徐老师这本看起来不那么认真、不那么严肃的育儿笔记,并且从她的这份“不认真”中,看到了许多她对于自己的生活、对于自己的母亲角色、对于我们这个世界给予每个孩子温柔对待的确定和信任,也看到了在她每一次面对儿子用言行表达“妈,你对我没那么重要”的尴尬时刻,那种哭笑不得的豁达与骄傲。
看完本书之后,我也学着徐老师的样子,询问家中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宝贝,放假我带你去旅行好不好?”听到对方不加思索地回答“好啊”之后,我再继续追问:“那如果我不去,直接把我那份钱给你怎样?”
——“那当然更好了!”
愿我们大家都不被自己的“认真”所累。
愿我们的孩子都可以活出最好的自己。
2018年8月 北京
宫学萍
心理咨询师、心理学专业翻译、撰稿人,青少年及儿童心理学专家,有译作《打破心理咨询师心中的禁忌》《浮生一日:心理治疗故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