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西方文学简史
56828900000003

第3章 荷马史诗

在古希腊神话里,最有名的故事就是特洛伊战争,而特洛伊战争所诞生的不只是神话,还有古希腊最伟大也最古老的一部文学杰作——《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

在西方文学史上,我们应当深入了解的第一部经典之作就是《荷马史诗》。

现在的史家们一般认为荷马生活在公元前9世纪或者前8世纪,是小亚细亚的伊奥尼亚人。除了这点之外,我们对他其余的事迹简直一无所知,甚至有许多人认为荷马并不存在,只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像赫拉克勒斯一样,而那两部史诗的作者也并非他,而是别人,甚或还是许多人在许多世纪中陆陆续续完成的民间集体创作。

《荷马史诗》分为两部:《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伊利亚特》本身所记录的只是阿喀琉斯,这位希腊盟军中最伟大的英雄被联军统帅阿伽门农侮辱、因而拒绝作战后发生的事,这些事发生于十年特洛伊战争的最后一年,主要情节只延续了约四天,然而荷马却通过这短短的四天把特洛伊战争的全部经过都一一道明了,其间所用的复杂技巧——无论是文字上还是篇章结构上——都令人叹为观止。

《奥德赛》则讲的是特洛伊战争中的英雄之一,“狡黠的奥德修斯”在战争结束后回转故乡时所历经的种种磨难,长达十年,书中的情节像《伊利亚特》一样,并不涉及整个十年,而只涉及其中最后六个星期。

我这里只讲第一部《伊利亚特》,而且不是按照史诗的顺序来讲,那样的话太复杂了,我将依据特洛伊战争的起因、发展、结束的顺序将这次不朽的战争细致地告诉大家。

特洛伊战争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高贵的兄弟俩,他们是神王宙斯的儿子,哥哥叫伊阿西翁,弟弟叫达耳达诺斯,兄弟俩感情很好。但哥哥伊阿西翁竟然去追求女神得墨忒尔,被宙斯用响雷击死。

哥哥死后,弟弟伤心极了,不忍心待在故国,远走他乡。他来到了爱琴海对岸的亚细亚——透克里亚人居住的地方,在那里受到了国王透克洛斯的热烈欢迎,并把女儿嫁给了他,他所居的封国后来就以他来命名,称为达耳达尼亚。

此后,经过几代,王位到了拉俄墨冬之手,他残暴、刚愎而愚蠢,甚至敢违逆神意,于是诸神诅咒他和他的后人。

特洛伊的命运从这时候起就被决定了。

拉俄墨冬死后,他的儿子普里阿摩斯继位。他却是位极仁慈的君主,先后生了五十个儿子和好几个女儿。妻子一次怀孕时,预言家称这个孩子将带来灾难,他便将之扔到了荒山野岭。

然而小家伙命不该绝,先被母熊哺乳,后来丢孩子的仆人把他抱回了家,抚养长大,成了一个极英俊而壮健的年轻人,为父亲牧羊。他的名字叫帕里斯。

这天,他在一个深谷里放牧。三个女神,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爱神阿佛洛狄忒来了,为了得到一个金苹果,相互比起美来。结果谁也不服谁,她们看到了帕里斯,便请他裁判,并都答应如果帕里斯判其为最美,便给予他以种种好处。赫拉许他以权力,雅典娜许他以智慧,而阿佛洛狄忒则许他以世界上最美的女人。帕里斯便毫不犹豫地将金苹果授予了阿佛洛狄忒。

帕里斯的裁判令爱神大喜,深深祝福了他,再次保证履行她的诺言,将人间最美的女人赐予他;天后与智慧女神则被气得七窍生烟,她们不但对帕里斯恨之入骨,而且发誓要把整个特洛伊当作复仇的对象,这里就埋下特洛战争的种子了。

一天,帕里斯偶尔到城里去参加一个运动会,打败了所有对手。老王还从先知口中得知他就是自己的儿子,立即认了他,把当初的神谕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不久帕里斯就有差事了,他被父亲派到萨拉米斯去公干,他率领一支强大的舰队直奔爱琴海而去。

路上,经过斯巴达的锡西拉岛时,由于爱神的神庙正在这里,他前去祭祀。这时斯巴达王墨涅拉俄斯外出了,执掌国政的是王后海伦。

这海伦就是当时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他们在这里相遇了,当他们四目相视时,立刻一见钟情。几天后,帕里斯就带兵冲进斯巴达王宫,带走了海伦,还把斯巴达王宫抢掠一空。

帕里斯劫走海伦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全希腊,激起了全希腊邦国的愤怒,因为它是对全体希腊人的侮辱。不久后希腊人便聚集了一支庞大的军队,以墨涅拉俄斯的兄长、伟大的阿伽门农为首。

此外还有许多伟大的英雄,例如阿喀琉斯,这次特洛伊战争中最伟大的英雄,也是继赫拉克勒斯之后最了不起的战士。他乃是海洋女神忒提斯之子,他刚生下来时,忒提斯想让他成为神,因此每天晚上将他放在天火中焚烧,但当她快要完成、阿喀琉斯即将成为神的最后一个晚上,她丈夫看见了,吓得大叫起来,破坏了女神的工作,她气得飞离了丈夫,再也没有回来。这时的阿喀琉斯除了脚后跟之外的全身都已成为不死的神体——因此这脚后跟便成了他的命门。

奥德修斯,他有一个大名鼎鼎的绰号“狡黠的奥德修斯”,是所有英雄中最智慧的人物。

除了上面这些分量很重的人物之外,希腊英雄中还有大埃阿斯、小埃阿斯、神箭手透克洛斯和菲罗克忒忒斯、阿喀琉斯的挚友帕特洛克罗斯、狄俄墨得斯,等等。他们都为着一个伟大的目标——夺回海伦——集聚到了同一面旗帜下。

然而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就在希腊战船就要出发之时,阿伽门农由于得罪了女神阿尔忒弥斯,被迫将自己美丽的女儿伊菲革涅亚杀了,作为祭品奉献,才顺利驶出了港口。这也决定了阿伽门农未来的命运。

面对来势汹汹的希腊人,特洛伊人奋起迎战。在特洛伊人这边也有不少出众之士,例如几乎同阿喀琉斯一般伟大的英雄赫克托耳和爱神阿佛洛狄忒的儿子埃涅阿斯,等等。

与地上的两国相争一样,这时天上的神祇们也分成了鲜明的两派:一派是希腊人的铁血盟友,主要有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海神波塞冬;另一派则是特洛伊的坚定支持者,主要有太阳神阿波罗、爱神阿佛洛狄忒、战神阿瑞斯。

战争之初,希腊和特洛伊互有胜负,希腊人有伟大的英雄阿喀琉斯,特洛伊人则有坚固的城池,双方虽然时有厮杀,但谁也征服不了谁。

僵持的局面一直延续了整整九年,直到第十年才风云突变。这次突变的起因如整个战争的起因一样,又是为了女人。

这个女人就是美丽的克律塞伊斯,阿喀琉斯从别的特洛伊城市里抢来的女俘,此外他还夺取了一大堆的其他战利品。

按照规矩,战利品要大家来分,阿喀琉斯获得了美丽的公主勃里撒厄斯,最美的克律塞伊斯则被分给了统帅阿伽门农,他是王,女人必须是最美的,金银必须是最多的,虽然他几乎从来没有出去攻城略地。

然而阿伽门农这次失算了。

这天,在希腊人军营外来了一个面相如天神般尊严的老者,他就是克律塞斯,阿波罗神的祭司,这次来是要赎取他那被希腊人掳去的爱女克律塞伊斯的。他带来了巨额的赎金,按照惯例,希腊人理当将女儿还给他——何况他还是一个如此令人尊敬的老者,伟大的阿波罗神的祭司!

当他提出他的要求时,希腊英雄们以热烈的掌声答应了他的要求。然而克律塞伊斯已经是阿伽门农的心爱之人,他无论如何也不愿失去,因此他极其无礼地辱骂了老人,把他从军营赶了出去。

老人伤心极了,他自知争下去只会惹来杀身之祸,默默地退了下去。他步履蹒跚地来到大海边,伸手向苍天,喊道:

银弓之神,克律塞斯和神圣的基拉的保卫者,

统治着特涅多斯,灭鼠神,请听我祈祷,

如果我曾经盖庙顶,讨得你的欢心,

或是为你焚烧牛羊肥美的大腿,

请听我祈祷,使我的愿望成为现实,

让阿开奥斯人在你的箭下偿还我的眼泪。

这是《伊利亚特》中的原话,阿开奥斯人乃是希腊人的别称。

太阳神在奥林匹斯山上听到了老人的祈求,愤怒立即像严霜般罩上了他的脸,他执起神箭,来到了希腊人的军营,把它们一支支朝希腊人射去。顿时在希腊军营里蔓延开了可怕的瘟疫,士兵像苍蝇一样死去。

到第九天,希腊人实在受不了了,他们也知道瘟疫的起因,于是,在阿喀琉斯等众英雄们的强烈要求之下,阿伽门农被迫将克律塞伊斯送回去,赎金也不敢要了。

气急败坏的阿伽门农立即跑到阿喀琉斯那儿,将他心爱的女俘、公主勃里撒厄斯抢走了,因为阿喀琉斯在众英雄面前责备了他,他要报复,他甚至还用言语狠狠地侮辱了最伟大的希腊英雄。

正所谓英雄可杀不可侮,阿伽门农的侮辱像利箭一般刺痛着阿喀琉斯的心,他来到海边,含着热泪呼唤他的母亲,海洋女神忒提斯。儿子的受辱也令女神肝肠寸断,她来到了神圣的奥林匹斯山,俯身在父亲——万神之王宙斯的怀里,祈求他替她儿子复仇,惩罚希腊人,直到他重新得回他的荣誉为止,宙斯允诺了女儿正当的要求。

希腊人真正的灾难就此开始了。这就是著名的“阿喀琉斯的愤怒”。

《伊利亚特》

这时已经是战争的最后一年,却是伟大的《伊利亚特》故事的开始。它是如此开始的:

女神啊,请歌唱佩琉斯之子阿喀琉斯的

致命的愤怒,那一愤怒给阿开奥斯人带来

无数的苦难,把战士的许多健壮英魂

送往冥府,使他们的尸体成为野狗

和各种飞禽的肉食,从阿特柔斯之子、

人民的国王同神样的阿喀琉斯最初的争吵中

分离时开始吧,就这样实现了宙斯的意愿。

宙斯把对女儿的允诺付诸实践了。

在一次战斗中,最伟大的特洛伊英雄赫克托耳被神赋予无穷的力量,他像一头雄狮般疯狂地扑向希腊人,他双眼血红,像喷着火焰,口里发出惊雷般的吼叫。希腊士兵甚至希腊英雄们都给吓得手脚发软,四散奔逃。

赫克托耳和特洛伊人一直把希腊人驱赶到他们的船舷边,就像群狼追逐群羊,一直到夜神藏起阿波罗的光亮,把大地同天空变得混沌未分时一般漆黑。

入夜,赫克托耳没有如往日一样让特洛伊人回城。他大声地宣告:他们无须回城,要就地驻扎,明天拂晓再向希腊人的船只猛攻,只要突破这最后的防线,希腊人就只能用双臂从宽阔的爱琴海游回老家了。

是夜,希腊英雄们集聚在阿伽门农王的营帐里,沉浸在失败的悲痛和对明天深深的绝望之中。

该怎么做呢?英雄们其实都知道:只有阿喀琉斯才能把希腊人从毁灭的边缘拯救出来,自从阿伽门农侮辱他后,他就拒绝为希腊人作战。

为了避免希腊人被毁灭,阿伽门农终于承认了自己有错,愿意向阿喀琉斯道歉,并给他巨多的赔偿,但后者毫不迟疑地拒绝了,说他第二天便要扬帆出海,回到自己的故乡。

第二天,黎明一到,特洛伊人便杀上来了,希腊人比昨天更惨。他们不停地后退,一直退到了他们的船边,在甲板上抵抗特洛伊人。赫克托耳则不停地前进,直到把一支熊熊燃烧着的火炬扔到希腊人的战船上。

正在阿喀琉斯船上的他最好的朋友帕特洛克罗斯看见希腊人遭受了如此惨重的挫败,甚至有被毁灭的危险,由于阿喀琉斯仍拒绝出战,他便穿上了英雄的盔甲,代替他出战特洛伊人,结果英勇战死。

听到残酷的噩耗,阿喀琉斯像一座大山似的倒在了地上,发出震天的号哭声,发誓为朋友复仇。

他与赫克托耳进行决斗,砍死了他。

特洛伊人再也无力与希腊人对抗了,阿喀琉斯冲到了特洛伊城门之下,眼看要用他的神力撞断门柱,冲破城门。

但他被阻止了,阻止他的是太阳神阿波罗,他愤怒地张开他的神弓,一箭射中了阿喀琉斯那容易受伤的脚踵。阿喀琉斯倒下了,大地发出沉闷的巨响。

阿喀琉斯死后,希腊人攻克特洛伊的希望愈加渺茫了。

但他们仍然继续战斗,在战斗中帕里斯被杀死了,他是被菲罗克忒斯用无药可解的毒箭射死的,在极度的痛苦之中死掉了,这时候他已经和世上最美丽的女人好了十年。

但特洛伊依旧巍然屹立。

终于,奥德修斯想出了一个妙计,来攻破特洛伊,这个妙计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就是西方历史上最有名的一计——木马计。

过程如下:希腊人先造了一匹硕大无朋的木马,再把一批精兵强将藏在里头,然后将木马留在岸上,并留下一个人,诈称希腊人甘认失败,退走了,这个木马是他们用来献给雅典娜神的。

一切安排好后,希腊人就放火把军营烧了个干净,上船走了。

躲在高城厚墙里的特洛伊人看到希腊人的船只一艘艘扬帆而去,兴高采烈地涌到了海边,把木马运进了城。

深夜,希腊人偷偷自木马中钻出来,打开了城门,那些“回希腊去了”的战船也飞快地开回来,战士们一涌进城。

辉煌的特洛伊城就这样毁灭了,男人被杀,女人和孩子成为奴隶。

但也有一个人,埃涅阿斯,逃走了。他在海上历尽艰险之后,到达了意大利,在那里他将建立一座新的、伟大的城市——罗马。

《伊利亚特》语言中的力度、优美与哲理

就语言说来,《伊利亚特》可以用三个词组来表达:震撼人心的力度、如诗如画的优美、深邃隽永的哲理。

关于第一条我们用不着多说,只要打开史诗,随便翻一页,读上几句,大家就会品味出来,例如我们信手翻开一页吧,这是第41页。这是奥德修斯在说完那一条蛇吞食九只鸟儿之后的事,预言家卡尔卡斯对大家说:

长头发的阿开奥斯人,你们为什么不言语?

智慧神宙斯给我们显示重大的迹象,

来得晚,应验得晚,它的名声永不朽。

有如这条蛇吞食麻雀的小儿女和母鸟,

一共八只,生儿女的母亲算是第九只,

我们也将在那里打这么多年的战争,

第十年我们将攻下那个宽大的都城。

先知这样述说;这一切正在应验。

胫甲精美的阿开奥斯人啊,让我们在这里

留驻到攻下普里阿摩斯的宽阔的城市。

他这样说,阿尔戈斯人大声欢呼,

称赞神样的奥德修斯,欢呼声在阿开奥斯人的

船只周围不断回响,叫人畏惧。

这种独特的力度乃是荷马史诗最大的语言特色,也可以说是最了不起的特色,优美与诗意对于后来的作家,甚至对于我们这些不是作家的人,也不是很难的事,然而,自荷马以后,即有几人还能如此完美地写出这种如雷霆万钧般令人心跳加速的史诗气魄?恕我直言,拜伦不乏优美,托马斯·艾略特不乏深邃,我却还看不到另外的作家曾写过如《伊利亚特》一般的有如宙斯的惊雷般的力度。

至于如诗如画的优美,我们也可以举个例子,如天后赫拉为了能帮助希腊人——这时宙斯正禁止众神这样做,便打算用美丽来媚惑宙斯,好达到自己的目的。她于是先到自己的卧室里精心打扮一番,史诗这样写道:

她走进卧室,随手把闪亮的门扇关上。

她首先用安布罗西亚把姣美的身体上

所有的污垢去除,再浓浓地抹上一层

安布罗西亚神膏,散发出馥郁的香气。

只要把那油膏在宙斯的青铜宫殿里

稍微摇一摇,馨香会立即充满天地。

她用油膏抹完柔美的肌肤,又梳理

她那美丽的长发,用手把它们编成

闪亮的发辫,从不朽的头上动人地垂下。

《伊利亚特》语言的第三个特色乃是深邃的哲理。

在这部伟大的史诗里,经常可以读到极富哲理的话,这些话虽然出自几千年之前的人之口,然而今天读起来仍令人特别感动。例如在战场上希波科思的光荣的儿子回答狄俄墨得斯的问话,此前狄俄墨得斯曾问这位特洛伊英雄的家谱。他回答说:

提丢斯的勇猛的儿子,为什么问我的家世?

正如树叶的枯荣,人类的世代也如此。

秋风将树叶吹落大地,春天来临,

林中又会萌发,长出新的绿叶,

人类也是一代出生,一代凋零。

这样类似的令人感慨万千的句子在《伊利亚特》里不时突兀出来,犹如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凌空而起的座座纪念碑,令人在前面徘徊良久,满腹乡愁,甚或怆然而涕下。

以上是《伊利亚特》的语言特色,现在我们接着讲它的结构。

《伊利亚特》的结构:四天与十年

就结构而言,《伊利亚特》也是卓有特色的。我们知道,特洛伊战争是一场延续十年的持久战。如果按照一般的叙事顺序,从头至尾一一叙来,从第一年到第二年直到第十年,势必拖沓重复。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特洛伊战争,它的第一年直到第九年其间所发生的事其实是大体一致的:无非是双方旷日持久的战斗,一场接着一场的屠杀,刀剑与铠甲相撞发出铿锵声,还有一个个英雄的死去,就这样。这些场景叙述一两次大家听起来会觉得有趣。但如果将所有场次一一写来,就算是做大幅度减少,一年一两场吧,也要一二十场呐,而且内容无非如此,读者们不会腻烦才怪!

但荷马用一种巧妙的法子把这个毛病掩盖了,他没有从头至尾,平铺直叙地述说十年发生的事,而是选取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小段时间——大约四天——里发生的事。

这四天里发生的事大致如下:阿喀琉斯的愤怒,因此而拒绝出战希腊的一连串失败,直到战船被焚阿伽门农向阿喀琉斯求和遭拒绝,帕特洛克罗斯代阿喀琉斯出战,并战死阿喀琉斯伤痛挚友之死,愤而出战,击杀赫克托耳。

在这四天里,整整十年所发生的事都得到了典型的表达,连战争的种种前因后果都在里面得到了适当的追忆。

正是由于把这一切放在短短的四天内集中叙述,因此全书显得结构紧凑、丝丝入扣,读来不但毫无拖沓冗长之感,而且引人入胜,令人不知不觉中一口气读下去,直到最后,读到英勇的赫克托耳的尸体被用大块大块的石头盖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