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优雅的女人不生气
56796600000003

第3章 浮华之中不失心性:从容地走出名利场

卢梭说过:“10岁时被糖果所俘虏,20岁被恋人所俘虏,30岁被快乐所俘虏,40岁被野心所俘虏,50岁被贪婪所俘虏。人到什么时候才能只追求睿智呢?”内心不能清净,心灵不够从容,往往都是物欲太盛所致。女人要学会淡泊名利,看到别人享受荣华富贵而不羡慕,看到他人坐拥万贯家财而不嫉妒;放弃虚荣与好高骛远,安心地过自己的生活,珍惜自己的一切。把匆匆过往的人生视为一次旅行,所有的输赢成败都是自己参与在内的一场观光,从容地走出名利场,心灵就会璀璨如光。

一颗高贵的心,胜过任何奢华之物

美国街头,一位男子抱着吉他为路人弹唱。一位中国姑娘路过,不解地摇头:“这么年轻,何苦非要在街头卖唱?”男子听后笑答:“我喜欢这种感觉,能给大家带来快乐,每天过得充实,从未觉得低贱。”

姑娘的这般质问,道出了现代诸多女人的一种心理认知:幸福是金钱带来的,物质才是地位的象征。卖唱男子一语道破了这个谬论。一个人灵魂的浅薄、庸俗与无聊,比物质的匮乏更可怕。

当女人把所有精力用于追逐名利与物质时,精神世界就会逐渐被掏空,再没有能力去感知幸福。好虚荣、要面子成了生活的基调,所做的一切也不过是为了拥有奢华之物,以此突显自己的高贵。一旦得不到,心理天秤就会失衡,产生不满、怨怼、失落的情绪,总觉得是物质的匮乏阻碍了自己的幸福。殊不知,一切皆因内心对身外之物的执迷所致。

悦儿生在外地的一座小镇,在家乡读书时,她是一个佼佼者,无论样貌还是才学都数一数二。家里的条件虽算不上很富裕,但在当地至少也算是中上等了。高考之后,小镇姑娘背上行囊,走进了上海的一所知名高校。原本自信的她,从那个秋天开始,渐渐被一种自卑而烦躁的情绪包围了。

宿舍的室友人都不错,可悦儿总觉得和她们在一起有压力,这种压力,来自室友的家境。室友A,家在上海市区,父母都是机关单位的中层;室友B,母亲是驻英国大使馆的秘书;室友C,出身书香门第,长辈们都是大学教师。她们谈论的话题,什么名牌衣服啦,去的西餐厅、大剧院啦,她在此之前根本没听说过;她们用的电子产品,全是一线最昂贵的品牌,对她而言,就算买一件回来,也得发发狠心。她唯一的骄傲,就是读书的成绩,可在不拘一格、丰富多彩大学校园里,成绩似乎并不那么引人注目了。

最尴尬的事,还是每次和室友们的聚会。不参与的话,总感觉自己太不合群;参与的话,花销却很大。那段日子,她心里很矛盾,甚至有点怨恨自己的出身——如果我也生在大城市,如果我的家里也很有钱,如果……她越想越焦躁,越想越沮丧,没心思做任何事。

春节回家,她也是闷闷不乐的。这半年,学业上没长进,心里的杂草倒是长了不少。心里的烦恼,她没有办法向外人告知,整整一个寒假,她都待在家里看书。奇怪的是,独处时她的心宁静了许多,没有丝毫不满,也没有一点神伤。她突然觉得,没有奢华的物质,高档的衣装,昂贵的化妆品,生活一样可以很享受,比如此刻的自己,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内心一样充盈、富足。

想开了,心中的天秤也就不再倾斜了。剩下的大学时光,她和室友的关系依然亲密,只是不再效仿,不再希冀和别人一样。到毕业时,她已经连续三年拿到奖学金,并在某杂志上刊登了十几篇文章,毕业后顺利成了那家杂志社的编辑。

时隔十年,她已经成了情感专栏的主编兼撰稿人,成了多少年轻女孩素未谋面的知己!在某一期的专题里,她特别策划了“高贵”的主题。她引用了洛克菲勒给儿女的一段话:“我相信没有不渴望过上快乐、高贵生活的人,但真正懂得高贵、快乐的生活从何而来的人却不多。在我看来,高贵快乐的生活,不是来自高贵的血统,也不是来自高贵的生活方式,而是来自高贵的品格。”

现在的她,决不会再为了别人的奢华而埋没自己的闪光点。她也一直在传递着幸福的信号,让所有女人知道:没有财富,没有奢华的物质,女人一样可以拥有一颗高贵的心,一样可以享受简单朴素的快乐,一样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

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许多事情也无法选择。没有人能得到所有美好绚烂的东西,也不是每个人生来都能过丰裕的日子,都能身穿名牌,与名利结缘。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美丽的资本,没有幸福的权利。相反,当女人的心灵被物质所左右,才是真的可怕,她会在无止境地追求中迷失许多宝贵的东西,被痛苦纠缠。

绚丽的外表是一种荣宠,但高贵的内心才是永恒的魅力,再奢侈的物质,都无法弥补精神世界的空虚所带来的遗憾。旅居法国20年的吉村叶子曾写过一本书,名叫《法国女人不花钱也优雅》。她指出,法国女人未必都很漂亮,但都散发着恬淡与大气。她们的优雅,不是光靠外表打造出来,更多的是源自她们的生活方式,以及骨子里散发出的天生的优越感、高贵的气质和格调。优雅,不寄生于物质之中,而是存在于女人的心里。

所以,别再为了得不到的物质而妄自菲薄,怨气横生,一颗高贵的心,胜过任何的奢华之物。优雅是由内而外的,学会丰富内心,消除自卑与焦躁,就算没有精美的包装,没有奢华的衬托,你仍是一颗闪亮的宝石。

锁住心中的欲望,从容不迫地生活

每个女人心中都有欲望,渴望华丽贵气的外表,憧憬轻松美好的生活,想要体贴入微的爱人。合理的欲求是必需的,它可为人的积极进取提供动力。然而,当这种欲望变成了无止境的贪婪,女人就会从独立的自己走向欲望的奴隶。

在欲望的支配下,为了权利,为了地位,为了金钱,她可能不顾一切地去追逐,纵然感到疲惫不堪,情绪失控,却依然不满足。被欲望操纵的女人,眼睛里没有平和,没有快乐,只剩下焦灼与恐惧,死死盯着别人的富足、别人的权利,强迫着自己继续透支心力,企求达成那难以企及的目标。

一对姐妹,年纪相仿,境遇相似。姐姐在县里的小学做老师,妹妹在一家工厂做后勤。在那个小县城里,她们的收入相差无几。到了婚嫁的年纪,经人介绍,姐姐嫁给了邻村开车的司机,妹妹嫁给了厂里的同事。后来,因为工作调动,妹妹离乡去了千里之外的城市。

曾有人调侃说,岁月是把杀猪刀。也许是过久了平淡的日子,也许是外界的诱惑太多,姐姐变得和从前不一样了。那张爱笑的面孔,总是挂着一脸的戾气,嘴里念叨的不是谁家在县城买了房子,就是谁家换了新车。

其实,这些年来,她自己又何尝不是别人羡慕的对象?从农村走出来,考入了师范院校,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嫁个踏实的丈夫,每一步路走得都很平坦。日子比上不足,可是比下有余。前年也刚买了房子,生活在走上坡路。丈夫总拿这些事来给她宽心,可她却说丈夫没追求。

为了赚钱,她在上班之余做兼职,催促丈夫多跑几趟车。相比以前,家里的收入多了一半,可她的脾气却越来越暴躁,动不动就指责丈夫,说他要是有本事,自己就不用那么辛苦。每天晚上躺在床上,她满脑子想的不是给儿子买萨克斯,供他学乐器,就是买辆好车让同事眼红一把。渐渐地,她要的东西越来越多,无形中也给自己背负了巨大的压力,似乎得不到那些,就算不上过得好。更糟糕的是,这样的家庭氛围影响到了孩子,她的儿子也变得很势力,不以成绩论高低,偏偏喜欢比家境。

数年后,妹妹和妹夫调回了家乡。姐妹俩再次相聚,此时的姐姐头发不再那么浓密,看起来也苍老了许多。妹妹的眼角虽也有了皱纹,可看起来依然年轻,只是神韵上却比过去多了一份平和。她的头发挽成了一个髻,别着一支精美却不张扬的卡子,看起来就像是一块温润的玉。

这些年来,妹妹在生活上并不太顺当。厂子搬迁之后,效益不是太好,她和丈夫的工资也仅仅够维持一家人的开销,近几年才有些好转。不过,她是个知足的女人,日子艰难时,也没有因为钱少而生气,更没有为此责难过爱人。她说:“要是总想着自己拥有的太少,得不到的太多,就会对生活失望,对家人不满。活着本来就不容易了,何必再让自己和家人都不开心呢!以前是苦过,可现在不都好起来了吗?只要心态放平了,以后会越来越好。”

《名师谈禅》中说:“一个拥有安详的人,他没有不满,没有怀疑,没有嫉妒,没有牢骚,没有抱怨,没有恐惧。所以他是生活在满足中的人,他的人生是享受的人生。”锁住了心中的欲望,淡泊了名利,也许你就会从焦虑中解脱出来,发现生活其实没那么不堪。你之所以有很多怨气,那是因为你在跟自己较劲。

人生在世,有点欲望是正常的,谁也不可能无欲无求。然而,凡事有度,不可过分。没有止境的追寻,只会被淹没在贪欲的沼泽里。

一位贫妇每天都在想,如果手里有两万块钱,就别无所求了。某日,她捡到了一只小狗,放到了后院的柴房里。没想到,狗的主人竟然是位富豪,在丢失名贵的爱犬后,悬赏两万元酬金答谢拾到者,还在电视台做了寻狗启事。贫妇想抱着小狗去领那两万元,可到了贴启事的地方发现,上面的酬金已经变成了三万元。

原来,富翁寻狗不着,又打电话通知电视台,提高了酬金。贫妇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向前走的脚步突然停了下来。她想了想,转身又回了家。第三天,果然酬金又涨了,第四天继续涨,直到第七天,酬金涨到了十万元,贫妇这才去柴房抱狗。想不到的,那只小狗已经被活活地饿死了,而贫妇依旧是贫妇。

许多美好的东西并非无缘获得,只是期望太高,在刚刚能触摸到它的时候,又开始仰望更高的地方。想得到更多,结果把现有的也失去了。人生有太多的沮丧,都是由此而来的。欲望产生时,人会迷失自己,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财富名利代表着一切,若是得不到,便会惊慌失措,六神无主。

“一念贪心起,百万障门开”,想摆脱痛苦,做到不生气,就要摒弃贪念。有贪念就会有烦恼,就会生气,就会陷在不可自拔的泥潭里。倘若把贪念换成一颗知足的心,用平淡的目光去看待万事万物,也就不会把自己的灵魂淹没在欲望之海里了。总而言之,与其追求外在的浮华,莫若寻求内心的平静与从容。

人生真正需要的东西并不多

三十五岁的她是一家公司的客户主管,经常奔波于各大城市之间。

那是一个周五,她上午抵达昆明,中午约见客户,下午五点的回程机票。本想早点回去能陪陪女儿,谁料飞机晚点,她只得在候机室等待。着急、愤怒、烦躁,一股脑儿全涌了上来,她起身又坐下,来来回回地走动。

旁边座位上的一位老者见她如此焦虑,便说:“坐下来等吧,着急也没用。不如欣赏一下这新建的长水机场,再多呼吸一点春城的空气。”她笑了笑,开始坐下来跟老者聊天。

老者问她是不是出差,她点头。他说:“看你这么瘦,别太累了,身体重要。”

她带着些许无奈说道:“不努力怎么行呢?房子那么贵,生活成本那么高。”

老者笑着说:“房子贵可以买小一点,生活成本高,但很多东西都是我们不需要的。我跟老伴住在天津,房子只有四十平米,我觉得足够了,再大反倒显得空荡荡的。儿子从南开毕业后到英国读书了,前几年刚回国,工作也不错,他买的房子也不过八十平米,一家三口住,两室两厅够大了。不要要求太高,这些要求给你带不来快乐,只能让你身上的担子更重。”

她听着他讲的那些事,偶尔也会反驳两句,说说自己的处境以及看法。也许是年龄和阅历的缘故,老者显得很随和,很宽容,他说:“等你年纪再大一点,也许就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生活,什么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了。”她理解老人的话,只是不完全认同。毕竟是两代人,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下。在现代人的观念里,成功和幸福的标志,就是名利双收。

聊着聊着,时间就过去了一个多小时。老人乘坐的航班已经准备登机。临别时,老人的脸上带着慈祥而温暖的微笑,看着她说道:“等你到六十岁的时候,再想想我今天说的话有没有道理吧!”

望着老人远去的背影,她心里一阵感慨。回顾自己辛苦打拼的这十几年,一路跌跌撞撞,实属不易,可换来了多少快乐呢?除了一个经常闹毛病的身体,一个点火就着的坏脾气,还有什么?赚两千块钱的时候,还有睡懒觉的工夫,还能跟朋友小聚玩闹;现在拿两万块工资了,却累得每天失眠,像一只烦躁的狮子。曾经为了上位,还单纯地想过可以不要孩子,而现在想起孩子的笑脸,却感觉什么都比不上她。

想到这些的时候,她突然有点理解老人的话了。也许体会没有老者那么深刻,但至少她认识到了,生活是一种选择。选择名利富贵,为之付诸一切;选择清淡悠闲,享受简单朴素。但无论哪一种选择,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那些拼命追寻的东西,未必都是真正需要的,就像世人常说的:“家财万贯,一日不过三餐;广厦万间,夜眠不过三尺。”财富永远只是身外之物,差不多就行了,多了只会拖累和妨碍个人的自由。

当年,几位学生怂恿苏格拉底到雅典的集市上逛一逛,说那里很热闹,还有数不清的新鲜东西,保证他去了会满载而归。第二天,学生们围着苏格拉底,非要他说说逛集市有什么收获。苏格拉底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发现这个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我不需要的东西。”

这是哲学家对生活的思悟,超然物外。据说,苏格拉底一直过着艰苦的日子,只穿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是很讲究,但对于真理的追求却无比狂热,最终奉献了生命。我们或可不必像他这般,但至少也该学会调整下心态,明白生活真正需要的不是豪宅名车,不是文凭官位,不是奢华炫耀,可能只是陪伴家人吃一顿团圆饭,与爱人和孩子心无隔阂地谈谈心,有一份可以满足温饱的工作,留一份素简而纯善的心,累了的时候卸下所有的压力,安静地看一会书,美美地睡上一觉……

一位女企业家向自己的名厨朋友讨教做菜的秘诀,朋友只告诉她一个字:盐。许多美食点评家在评判时,最终往往都归结到“太咸”或“太淡”上。事实上,只要盐放得恰到好处,不需要太多的调料,就能做出好味道。然而,就是这个最基本的调料,却往往被人忽视。

由这件事,女企业家联想到了人生:金钱、权势、地位、荣耀无非就是其他的调料,添加得多了,反倒让生活多了一份浮华与臃肿,少了点真实和自由。如果撇开那些似锦繁华,只保留必须的“盐”,却能求得一份干净的真味。也许味道清淡了些,但至少简单透明,没有那些恼人的杂念,也少了大起大落的悲喜。

生活本不苦,苦的是欲望太多;心本不累,累的是放不下的太多。其实,静下心来想一想:有多少东西是你非拥有不可的?有多少目标值得你用生命、用快乐去换取?斩掉那些可有可无的欲望吧,让真实的欲求浮现,这样才能发现真实、平淡的生活是最好的。有了超然的心境,才能成为一个不为物质引诱,不慌不忙、不躁不乱的女人,就算外面的世界刮起狂风、下起骤雨,依然能够不愠不火、不爆不怒,存留一份优雅。

够得着的美好,才是稳稳的幸福

动物园的饲养员喂猴子时,每次不是把食物摆在它们够得着的地方,而是放进树洞里。猴子们想尽办法去够树洞里的食物,最后学会了用树枝把食物从树洞里弄出来。饲养员说,其实那些并不是什么好东西。

人又何尝不是如此?总以为得不到的东西才是最好的,够不着的幸福才是最可贵的。这种错觉左右着一颗不安的心,让多少女人不停地仰望,不停地寻找,希冀着那些遥不可及、踮起脚尖也够不着的美好。那种得不到的失落感,深深地压抑着女人的心。若有一天,看到周围的某个人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时,心中更是憋闷、懊恼不已。

林晓月是个出色的女人。她最初只是公司里的打字员,靠着自己的努力,现在已是广告部的独立设计师了。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有了今天的成绩,她并没有觉得这值得骄傲。一直以来,她有个不为人知的心愿,就是想去国外读书。可家里的条件不允许,父亲过世早,她现在还在担负着照顾母亲和妹妹的担子。更何况,她现在也是有家的人了,就算有机会出去,很多事也未必都能放心得下。

如果说,自己未曾得到的只是存留于心中的憧憬,那么日子倒也相安无事。怕就怕,自己想得到而得不到,却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如愿以偿了。

林晓月的助理翘翘,在某个周五递交了辞职报告。她来公司只有两个月,但人很机灵,学东西也快。林晓月实在没想到,她竟然这么快就要离开了。临走前,林晓月请翘翘吃了一顿散伙饭。吃饭时,林晓月问翘翘接下来有什么打算。翘翘告诉她,辞职后要去上法语课,准备一年的考试,想去法国留学,正好那边也有亲戚,还能照顾一下。

望着眼前这个90后女孩,林晓月送出祝福的同时,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多么美好的年纪,多么美好的机遇。她一直藏在心里、可望不可即的梦想,别人谈起来却是这般轻描淡写。接下来的几天,她的心情跌倒了谷底,人也变得烦躁起来。工作上力不从心,回到家里也总是闷声不语,满腹心事的样子。

那天,她坐在客厅里愣神,玩得好好的女儿突然哭闹了起来。原来,女儿想拿窗台上的玩具,可是够不着,一连试了几次都不行,气得直跺脚。林晓月把玩具从窗台上拿了下来,放在橱柜的桌子上,女儿踮起脚尖就拿到了。刚刚还在哭闹生气的孩子,顿时就喜笑颜开了。

她看着女儿,若有所思。孩子的幸福是多么简单啊,只要手里有个玩具,她就感到满足了。她不过是拥有一个玩具而已。她想到,体味自己拥有的,而不去奢望不属于自己的,会更容易幸福吧。然而,在成人的世界里,很少有人懂得满足现在的拥有。

林晓月苦笑,笑自己的愚蠢和执迷。她站起身,开始一点点地收拾凌乱的房间,准备晚饭。几天来的那些闷气和不平衡,随着歌声与忙碌烟消云散了。她知道,唯有够得着的美好,才是稳稳的幸福。

古罗马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在《沉思录》中说:“任何人失去的不是什么别的生活,而只是他现在所过的生活;任何人所过的也不是什么别的生活,而只是他现在失去的生活。”

如果一件东西,踮起脚就够着了,那就去够;如果再怎么努力也够不着,那就别够了,也用不着生气,因为它不属于你。如果只顾看着远方遥不可及的海市蜃楼,就会白白错过近在咫尺的良辰美景。而且,一味地去够那些跟自己有很大差距的东西,还要付出诸多代价,这种代价可能是时间、精力、健康、财富、自尊、爱情等等。纵然这一秒得到了,下一秒可能还会有自己贪恋的,于是舍弃了手里,再去追逐新的,什么时候才能停下来呢?

繁华浮躁的世界里,本就少了一份宁静致远的优雅,女人要活出淡然,活出优雅,就得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适当的时候,放低自己的眼光,在努力追求更好的生活时,学会知足和感恩。不要总想着那些够不着的东西,更不必为了得不到而生气,有时候,你不甘心,你念念不忘,是因为过分高估了它的美好,主观地把它理想化了而已。

西方心理学家契可尼通过试验得出过一个结论:一般对已完成的、已有结果的事情极易忘怀,而对中断了的、未完成的、未达目标的事情却总是记忆犹新。这种现象就叫“契可尼效应”。因为没有真实体会到那种得到的感受,就把没有得到的东西完美化,无限地扩大了事物的美好。因为没有得到,想象的空间是无限的,可以预计无数种可能,所以它才显得那么美好。

如果此刻的你,还沉浸在忧郁和苦闷中,那你真的有必要暂时从望尘莫及的事物中走出来了,看看你周围爱你的那些家人、朋友,数数自己生活中已经拥有的东西,想想自己此刻还能做点什么力所能及的事,也许你的心会变得宽阔一些。不要高估那些自己够不着的东西的价值,也不要为了得不到而生气。有时,吃不到的葡萄,可能真是酸的,握在你手里的才是真正的宝贝。

学会知足,别让自己的心太累

一头驴子,每天都嫌弃主人给的食物太少,又让它干太多的活,觉得实在不公。于是,它恳求上帝为自己换一位主人,改变不堪的现状。上帝告诉它,这样做的话它日后恐怕会后悔。驴子不听,上帝只好答应它的要求,给它换了新主人。

新主人开了一家烧瓦厂。驴子到了那里之后,发现每天的劳动量比从前更大了,它很生气,说自己太倒霉。它再次恳求上帝为自己换主人。上帝告诉它,这是最后一次机会了,驴子满怀欣喜地答应了。

结果,驴子被送到了皮革匠那里。面对更加繁重的工作,驴子心中充满后悔,它感叹:“我宁可在第一个主人那里饿死,在第二个主人那里累死,也比现在强得多。现在的主人,我活着的时候要为他卖命,死了之后他还要剥我的皮,实在太残忍了。”

驴子不安现状,希望通过一次又一次更换主人的途径,改变自己的命运。没想到,却一步一步地滑进了痛苦的深渊。一切的一切,都是由盲目的妄想和不满引发的。谁也不知道,它抱着这样的想法继续活下去,接下来等待它的还会是怎样的痛苦。

一位作家曾说:“在人生里,我们只能随遇而安,来什么,品味什么,有时候是没有能力选择的。学会随遇而安,你能够轻松地挫败生活中许多看似不可战胜的困难。这是面对生活最为强硬的方式。”遗憾的是,许多女人从未真的理解随遇而安与知足的幸福,还在不断地叠加着得陇望蜀的痛苦。

A说:“若是嫁个家里条件好的男人,就能少奋斗几十年。可是阴差阳错的,我却嫁给了现在的他,恐怕得操一辈子的心。难怪人家都说,婚姻是女人第二次投胎的机会。怪只怪我,明白得太晚……”

或许,不是伴侣不够好,只是她从未发觉对方的好。她所有的心思,都放在那些自己没有的东西上了。当她认定是这段婚姻造就了自己的不幸福感,那么她在生活中势必会对丈夫冷眼相待。殊不知,这无法改变任何事情,除了伤害彼此。转个弯想想:有谁能吃遍世间的美食?我们能做的不过是尝尽眼前食物的美味罢了。

B说:“我一直想做个服装设计师,当初不顾家人的反对,去了大城市打拼。那时,我爱上了一个会唱歌的男人。天不遂人愿,我们最终没能在一起,而我在服装设计方面,也学无所成。在家里的人催促下,我回到家乡做了幼教,嫁了一个钢厂的工人。我过得并不开心,时常跟丈夫冷战。我总觉得,我的人生不该就这样一直平淡下去。”

现有的生活是最真实的,也是最值得珍惜的。那些妄想的、遥不可及的梦幻,永远只是别人的生活。非要在妄想中追逐,就只会把现有的生活也破坏了。女人不该把自己变成梦幻的玩偶,被梦幻把弄。得到了什么就享受什么,满足于所拥有的,内心才会安然。

很多时候,女人幸不幸福,优不优雅,无关物质财富,只关内心是否满足。若是总想得到更多,不满现在的所得,陷在无尽的欲望之中,那么无论走到哪儿,拥有了多少,内心永远在挣扎,表情永远是愤愤不平。若是适时地提醒自己,要学会知足,心灵便会清澈如水,心境便会波澜不惊,而不会轻易地荡起涟漪。

商场的精品女装店里,店长的女友一边试穿衣服,一边愤愤不平地发着牢骚。她说钱越来越难赚了,孩子的开销太大,家里的老人时常往医院跑,自己胃口也不好。听到这番话,不知情的人都以为,这女人的日子过得真是艰难。可真相是,她住着两百多平的房子,孩子上的是贵族学校,老人看病都是医保报销,只是偶尔让她开车接送一下,至于胃口不好是因为她在麻将桌上输了一万块钱。

女装店旁边的咖啡厅里,一个穿戴整洁、雍容大方的女人,静坐在沙发上喝咖啡。她的一颦一笑,都让人觉得仪态万千。旁边两个年轻的女孩,望着这位高贵的女士,眼神里充满了欣赏,嘴里却不停地念叨:还是有钱好,永远能那么光鲜亮丽。她们全然不知,这个优雅的女人其实并非什么贵太太,她和丈夫只是普通的工薪族,上有老下有小,日子一直都在算计着过。只不过,她向来都懂得知足,哪怕只是在生日的这一天,实现了来星巴克喝杯咖啡的愿望,她也能幸福好几天。

两种女人,两种不同的生活姿态。一个因不懂感恩而愤愤不平,尖酸刻薄;一个因知足而心宽优雅,精致有味。前者只会被烦乱的情绪纠缠不休,懊恼、沮丧,甚至暴怒;后者却可以在繁华中守住自己的清幽。

要学会知足,就得先明白什么是知足。知足,不是没有追求,而是量力而为,不在贪念的怂恿下逞能;知足,不是不思进取,而是知道什么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知足,不是没有欲望,而是摒弃贪念。如果是小溪,就享受小溪的涓涓细流,别憧憬江海的汹涌澎湃;如果是绿叶,就享受它的生机盎然,别再想盛放之花的妖媚。

生活的原野没有边际,我们就像茫茫草原上的一株小草,要学会满足于自己脚下的土地,满足于随风飘荡的洒脱,满足于春风吹又生的独特。只要懂得满足,每个女人都可以很美丽,很幸福。

欣赏而不拥有,未尝不是另一种享受

林媚是个典型的物质主义者,似乎没有什么东西是她不想拥有的。

那段时间,她看上了一套地段不错的房子,很想买下来。在房价高涨的今天,买房是件不容易的事,首付太高,月供太高,物业费太贵……可是一想到房子的位置不错,出租后能为自己赚来不少钱,她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了。

不过,买下房子不久,她就后悔了。市中心生活成本太高,不少人都把租房的目光放在了郊区上,自己的这套房子租金要七八千,很难一下子就找到合适的租住户。可是,房贷每个月都要还,她的工资基本上全都要拿来还贷,生活压力顿时大了许多。为了这件事,她不知道自己生了多少回气,怪自己当初头脑发热,没想到这样的结局。

爱美的林媚,对珠宝首饰也是颇为喜爱。一次,朋友戴了一个宝石戒指,在她面前显摆了半天,让她觉得很不舒服。为了出这口气,她花费了半个月的工资买了一个蓝宝石戒指。后来,她又相中了一条项链,但因为价格太贵,她一直犹豫,可是每周又忍不住去珠宝店转转。最后,她又没能控制住自己的购买欲,动用定期存款买下了那条项链。

某日,林媚接到电话,得知阔别多年的朋友要从外地过来。她精心打扮了一番,打算尽一尽地主之谊。席间,朋友说道:“吃东西的时候半饱是最好的,胃很舒服,会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有十几年了吧,我也一直在用‘半饱’的方式来生活,不管是对感情还是对物质。”

朋友的工资不高,结婚十几年才按揭买了第一套房,生活上从不盲目追求档次、奢华,只要舒服就好。望着眼前这个说话慢条斯理的女人,她突然觉得,这才是真正会生活的优雅女人。虽然自己戴着蓝宝石戒指和昂贵的项链,可在这个朴实如华的女人面前,它们都显得黯然失色。回顾自己这些年的生活,就像是在赌气——别人有的我要有,别人没有的我也要有。想要的东西,大部分都想尽办法得到了,可在追求的过程中却疲惫不堪,得到了之后也没有预想得那么开心,有时还给自己惹来了新的烦恼,成了极度浪费和奢侈的人。

也许,是该修剪一下自己的欲望了。林媚决心换一种方式来生活,体验别样的满足感:换季的时候,不再只看最新款的大牌服饰,而是本着适合自己的衣装来选择;旅行的时候,不再只为了面子去追随别人的脚步,而是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地方,并为自己制定预期消费,体验穷游的乐趣;至于名车、璀璨的珠宝,感兴趣的时候欣赏一下,却不一定非要买,自己现在有的车、现有的珠宝,已经完全满足自己的需要了。

适应了这样的生活方式后,她感觉自己的脚步轻盈了许多,再不必匆匆忙忙地朝着某个目标奔跑,情绪也变得稳定了,没有了大起大落,没有了失望沮丧,更不会为了得不到的东西而生气。欣赏而不必拥有的态度,让她变得坦然,活得轻松。

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乍一看觉得这句话有点晦涩难懂,可仔细玩味就不难发现,它说得正是占有的心理:得不到心爱的东西时,把它想得太完美,那种极度的渴望和无法实现的失落,让人觉得苦恼压抑;得到了心爱的东西之后,却发现也不过如此,便再没了当初的那份神秘,心里备感失落。说到底,一切还是内心的欲望和贪婪在作祟。其实,有些东西,不是必需的,或是求而不得的,那不妨静静地做个旁观者,去欣赏它的存在。

地铁很拥挤,萧雅站在靠车门的地方,发现旁边座位上的一个女孩正在看几米的漫画。她好奇地望了一眼,那一页的漫画情景是:一个女孩牵着一只小鸭子在河边走,河里还有许多鸭子,自由地嬉戏。画面的下方,是几米配上的文字:“露露不会游泳,不会飞,她的鸭子也是。露露带着小鸭,天天到池塘边看别人怎么游泳,怎么飞……”刚好看到这里的时候,女孩翻页了,留给了萧雅一个问号。

一路上,萧雅都在猜想那幅漫画最后的一句文字,究竟写了什么。她尝试着补充,可总觉得不太对劲,完全不像几米的风格。

回家后,她忍不住上网查几米的漫画,终于找到了这幅漫画,原来它叫《露露的功课》。她急切地看最后的一句话——噢!在“……天天到池塘边看别人怎么游,怎么飞”的后面,果然是一句令人茅塞顿开、值得铭记一生的话——“日子一样很快乐”。

面对自己想要却又求而不得的东西,那就快乐地欣赏它的存在,欣赏别人的拥有。如此,不至于让生活沦于黯淡,不至于让心绪陷于沮丧。这不仅是露露的功课,也是每个女人一生都要努力去做的功课。

热衷于虚荣和炫耀,只会带来折磨

年轻时的她,模样姣好,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漂亮姑娘。这份美丽成了她的骄傲,但凡镇上有什么活动,她总会拉着姐妹同去参加,名义上是凑热闹,实则是借助机会在人前炫耀自己。从小到大,不管是跟着父母出门,还是跟朋友去玩,她都能赢来众人的目光和夸赞。别人在私下说这个姑娘长得真俊,她表面上装作不知道,可心里却很享受。跟她一起玩的姐妹,若是在外称赞别人,她也会露出一副不高兴又不屑一顾的表情,似乎只有她,才当得起主角。

漂亮的女人,身边总不乏追求者。二十二岁那年,她嫁给了一个爱唱歌的帅小伙。当时,多少女子仰慕他,能得到他的爱,她觉得是一种幸福,更是一种荣耀。可是,生活不是看模样过日子的,会唱歌也只是个特长,不能换来面包。

虚荣的她,忍受不了每天粗茶淡饭的日子,时不时地跟帅小伙闹脾气,嫌他没本事。一次争吵后,帅小伙摔门而出,她让他再也别回来。就像她说的,帅小伙真的再也没回来,而且永远不会回来了。借酒浇愁的他,喝得醉醺醺的,在回来的路上出了车祸,丢下了她和两个孩子。

那个年代,寡妇的日子不好过。家里没有了顶门立户的男人,是件不光彩的事。她独自抚养着两个孩子,见人说话总是低眉顺目,再没有从前的傲慢,生怕得罪了人。看她年纪轻轻就守寡,娘家人也不落忍,就四处托人给她介绍对象。

虽是快四十岁的人,可她的模样还是很俊俏。最后,她嫁给了一个老干部。两个人年龄上差了近二十岁,对方没什么负担,能够帮她抚养两个孩子。这一下,夫贵妻荣,她又恢复了往日的“风光”。她逢人就说,我丈夫是个部长,昨天又跟某位领导一起吃饭了。平日走路的时候昂着头,说话也趾高气扬,见了从前的街坊邻居,也爱答不理,心里想着:总算是出了一口气!

可是,好景不长。几年之后,老干部得了中风,她只得前前后后地伺候着他。此时的她,心里没有那种患难与共、不离不弃的感觉,反倒经常在病榻面前嘟囔:“跟你没过几天好日子,真是被你拖累死了。”出门的时候,她也不愿意别人问起丈夫的病情,在她眼里,所有询问的人都是在看她的笑话。

也许是心郁难解,受的打击太大,老干部病了两年之后就去世了。老干部的儿女不允许她继续留在家中“霸占”他们的房子,她和孩子被无情地轰了出来。一切又回到了最初,她只能带着孩子再次回到曾经的家。这时的她,又开始耷拉着脑袋,出门都要躲着熟人,生怕听见那些指指点点的话。

顺境时趾高气扬,逆境时沮丧不已,一副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虚伪而丑陋的心。这样的女人,纵然模样再漂亮,身材再出众,也始终算不得优雅,因为强烈的虚荣心已经磨灭了内心的纯净与美善。她们从不会想方设法提高自己,靠自己过上想要的生活,唯一会做的就是指责身边的爱人,好像是他的“无能”才让自己过得不如意。若有一天,爱人升职加薪,她比谁都欣喜若狂,连忙拿出所有的体贴关怀,在外人面前吹嘘自己的老公多么有本事,原来的看不起和怒气,全都不解自消。

当虚荣在女人的心里不断蔓延时,再好的日子也会变成苦日子,再亲密的关系也会陷入愤恨和责备中。也许,今天你还在为零点三克拉的钻戒炫耀,明天就因为邻居的半克拉钻石而生气;今天还在为自己买回一条爱马仕围巾而得意,明天就为同事的LV皮包而愤愤不平。有什么必要呢?如此虚荣,不过是折磨自己,折磨最亲近的人。当你满脸怨气、满心不甘的时候,对镜独照一下,看看那样的自己是否还有一丝美丽?当你折磨着最亲近的人时,扪心自问一下:这样的你值得人爱、值得人欣赏吗?

剔除心中的虚荣吧,减少一点炫耀的欲望。热衷于炫耀与虚荣,只会让自己活在焦虑中,心里永远不会有安宁。内心不坦然、不平静,就算用再昂贵的化妆品,也妆扮不出优雅从容的气质。那些真正值得炫耀的,且永远不会褪色的美,当是一份路过繁华、淡看花落的心境,不求谁的高看,不为谁的赞赏,只为活得纯澈。

心不贪恋名与利,便不会动气

一位成功的女企业家在接受访问时,身着素雅清淡的布衫,搭着编织的披肩,身上没有佩戴任何的奢华首饰。她温婉平和,全然没有一点傲慢的架子,说话缓而慢,简单却富有哲理。对于现在的成功,和此刻拥有的荣耀,她似乎并不是那么在意。她说得最多的,是人生苦短,不要为了名利斗气。

访问播出后,许多人都被这位优雅的女企业家感染了,无论是同性还是异性。她那份超然物外的心境,以及那份不愠不火的性情,让人不由得生出一种欣赏与敬畏。当然,这个世上没有随随便便成功的女人,也没有与生俱来的优雅气质。她的人生故事,更是给众多女性朋友上了生命中的重要一课。

从十几岁开始,她就开始给别人帮工,每天早睡晚起,忙忙碌碌,似乎从来没有休息过,也没有参加过任何娱乐的活动。年少懵懂的她,那时就渴望将来能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店铺。

七年之后,她终于开了一间狭小的铺子,生意红火。当时,她提醒自己,自己做生意更不能放松,所以依然是起早贪黑,匆匆忙忙,休息的时间更少了。她想着,等将来生意做大了,有了更多的雇员,自己就不会这么累了。

又过了几年,她的生意如愿地做大了,发展到了四五个门市,每天的资金流动有几百万,她更是不敢放手给别人去做了。联系货源,接待客户,管理账目……她没日没夜地忙碌着,像是后面有狼追逐一般。她的性情也比从前浮躁了,不管是自己还是员工,工作上稍有点差错,她都会大发脾气,要么是怪自己太粗心大意,要么是怪员工缺少责任心。

看她这么辛苦,丈夫劝她:“你放一放行吗?好好地休息几天,看看天会不会塌下来?”

她一听这话,气又来了:“不行!现在竞争这么激烈,你没看见吗?我不做的话,就会有别人做,前面的那些大户们我追不上,后面的小户又逼上来,我放下了,就得等着垫底,被淘汰!辛苦这么多年,好不容易熬到了现在,我怎么能撒手不管呢?”

她觉得自己不会有事,可身体不会撒谎,也不会纵容她。终于有一天,她晕倒在了店铺里,被迫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刚醒来的时候,她还是满心焦急,惦记着自己的店铺,一听助理说发出的货物还没拿到定金,她在电话里大发雷霆,惹得护士都过来提醒她,这里是医院,她是病人,情绪不能太激动。

医生要求她静养两周,刚躺了三天她却嚷嚷着要出院。就在她吵闹的时候,临床的家属却哭着来收拾东西。她才知道,上午还跟自己有说有笑的那个女人,刚刚死在了手术台上。那女人还很年轻,还在说等病好之后要去旅行……这人,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看着对面空空的病床,她的心不由得一震,顿时彻悟了:原来,生与死不过一步之遥,可这一步,自己走得太沉重了。一直以来,自己的名利心太重,想要的太多,可对生命本身而言,得到的却很少。如果不是这次病倒,如果不是亲眼目睹了生死一线间,自己可能会一直拼到五十岁、六十岁,甚至更久。在这几十年里,除了忙碌,除了发脾气,除了盘货算钱,没有娱乐和休息,最后两手空空地离开,连回忆都是空白。多么可悲!

康复后,她像是脱胎换骨了。生意依然做着,事情依然那么多,只是她不再那么拼命,不再去追赶前面的大户,不再害怕后面的小户追上来,就算错过一笔有赚头的大生意也不会生气。倒是瑜伽馆和高尔夫球场上,多了一个曼妙的身影。有空的时候,她也会放下生意,和家人一起到外面看看这个世界。

萨克雷的《名利场》中的女主人公丽蓓卡·夏普,一生都在不断追求着名利,可到最后才发现,一切心机全部白费。作者在结尾处,以伤感而又无奈的语气感叹:“唉,浮名虚利,一切虚空,我们这些人谁又是真正快活地活着的?谁又是称心如意地活着的?就算当时遂了自己的心愿,以后还不是照样不知足?”

适度地追求名利无可厚非,若为名利而斗气,超越了理智,甚至把幸福与否建立在别人对自己的评判上,不断追逐那些虚无缥缈而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就得不偿失了。素黑说过,女人真正的幸福,是从内心感受平静喜乐的福气,而非众所周知刹那光辉的表面虚荣。名利、地位、物质、财富都可以带来快乐,但并不保证安心和满足。

人生苦短,除了名利之外,还有许多值得追求的东西。

另一位女人,早年和丈夫共同创业,开办了一家小公司。现如今,公司逐渐走上正轨,年收入三百万左右。就在公司业绩如日中天的时候,她却突然辞去了副总的职位,自己去了一家大企业上班,月薪一万元。

对于她的举动,亲戚朋友都不解:“你到底想干什么?”

她的想法很简单:对方可以给她一间独立的办公室,让她可以愉快地听着音乐做设计,这才是她一直以来最想过的生活。她不想做什么阔太太,也不想做什么风光的女副总,有些事公司的中层完全能应付得来。头衔对她而言,没什么吸引力,反倒是一把枷锁。

她向来不喜争名夺利、勾心斗角,总觉得为了那些东西动气得不偿失。如果有机会的话,她愿意环游世界做义工,没有名片,没有头衔,可是非常快乐。她希望,自己能在五十岁之前,实现这个心愿。

太过在意名利的女人,只会被名利束缚,变得庸俗与浅薄。反倒是,那些轻看名利,保持着水那清澈的、利万物而不争的本性的女人,不仅在精神上居住高处,人生的视野、境界也更加开阔。也许,淡泊无法给女人一个艳丽的花环,可它赋予女人的,却是一个充实、坦然、意蕴深厚的人生,一份从容优雅、坐看云起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