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迷因效应:谁在影响你,你在影响谁
56790400000004

第4章 迷因关系学:战胜根深蒂固的自私

迷因和基因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从迷因学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进化逻辑,发现人类社会演化的根本规律;人类的社会关系与行为模式也受到迷因的影响;或许,今后你不会再对一个陌生的自我感到惊讶。

为什么“好人”越来越少

成为“坏人”的成本更低吗?还是“好人”的基因被消灭了?

为什么“好人在灭绝”成为人们的担忧?

为什么“好人”越来越难做,“坏人”到处都是?

人们选择成为“好人”还是“坏人”的理由是什么?

我不止一次听到有人向我抱怨:“人和人之间越来越缺乏信任了。我不敢帮助路人,生怕他们骗我。”“马路碰瓷”现象是促使人们集体变坏的迷因吗?在中国待过26个月的玛蒂并不奇怪有些人不再助人为乐,因为华盛顿、奥尔良和美国的其他地方每天都在发生同样的事情。她说:“信息技术使社交越发透明,人的危机感就越严重。人们互相猜疑,源于内心强烈的自卫意识,他们守卫着仅有的自主权——当‘好人’或‘坏人’的权力。我认为这是不可忽视的现象。一些‘好人’上当受骗的新闻让这件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了,这些信息的传播加剧了人们的恐慌,最终每个人都缺乏爱心,从‘好人’变成了‘坏人’。你在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老人倒了却无人去扶的报道。”

人际学专家喜欢鼓励人们从自身寻找问题,却很少提醒人们思考问题的本质,就像人们总是建议我们修补漏气的车胎,却没有人提醒我们留意路上的钉子一样。要知道,自私性就是上帝撒在路上的钉子,它是随机出现的。

趋利避害的本能是由基因决定的,我们不仅极度敏感,生怕自己受伤害,而且往往以别人的痛苦为乐。邻居的悲剧有时让我们莫名开心——隔壁邻居家的孩子没有考上知名大学?这真不错!肯定有人是这么想的!只要不伤及自己的利益,孤立的消极事件竟然有可能成为制造快乐的迷因。

还有些情况也是基因的自私性在起作用:

·我们看到有人遇到困境就落井下石。

·我们看到有人过得比自己好就有嫉妒的心理。

·我们看到有人信心满满就想打击他的“嚣张气焰”。

·我们看到别人伤心难过就幸灾乐祸。

诚如道金斯所说,人类的基因有天然的自私性,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它们不择手段,这自然表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人际关系的本质是竞争,而竞争的第一目标就是满足基因的需要。因此,黑人和白人的冲突、路边假装受伤骗取钱财的老人、车祸近旁冷漠的看客、巴尔的摩现场执法的国民警卫队,他们的作为没有本质的区别。

彻底消除基因的自私性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基因的自私性一旦在人际关系中发挥作用,就形成了自私的迷因。信息社会越发达,人的自私性就越强烈。这是因为不良信息更容易弥漫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触发群体的自我保护机制。比如在中国,“小悦悦”事件成为一个引发轰动的迷因,它在拷问陌生人良知的同时,也制造了更多的冷漠的看客。

对比中国人和美国人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同时也很危险。玛蒂说:“我不觉得住在高档社区喝着牛奶的人是无私的,巴尔的摩暴力事件后,人们都在想,有谁会伤害我?邻居是好人还是坏人?”回到特区后,玛蒂住在华盛顿北部的郊区小镇,这里治安良好,从没出现过黑人和白人的冲突,但是有一段时间,家家户户都大门紧闭。街上随处可见神情紧张、行色匆匆的居民,他们不跟邻居说话,眼神警惕,下班后锁好车库,就把自己关进独栋房屋。

为什么一个素来安全的社区受到了百里之外的一个特殊事件的影响,竟然也染上了人际恐慌症?玛蒂认为是互联网技术制造了今天这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局面,这是信息的胜利,同时也是迷因的特征之一:不管好事还是坏事,一点涟漪即可泛起大浪。

埃伦在对近十年来全世界日益严重的“冷漠现象”进行总结时说:“迷因是人性的自私,它们借助发达的技术工具煽动更多的人。为什么几十年前这些事件一点也不少,却没有引起全社会的人际恐慌呢?因为那时的信息传播十分缓慢。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当“坏人”的收益

在现实生活中,你会看到做“好人”的成本非常高,而做“坏人”的收益却很大。这是由什么导致的?

去年,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社会学教授梅带领的团队与《洛杉矶时报》一起做了一项调查,问题是:“你认为阻止自己当好人的最大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听起来不怀好意,好像在指责人们为何要当坏人,实则是在鼓励人们说出心里话。

结果显示,有78%的受访者认为,当“好人”的成本太高了,做“坏人”不仅成本低、风险低,收益也大。也有人表示:“‘好人’已经成了一个引人嘲笑的词语,而且当好人总让人怀疑动机不纯。”采访过程中,一位男士无奈地说:“我身边有很多朋友,他们都在谈论怎样从别人身上获得好处,没有人告诉我应该主动帮助别人。他们是这么做的,我也是这么做的。”

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谁是元凶?

2014年,旧金山流传着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司法之恶”。臭名昭著的黑社会分子安德鲁无恶不作,诈骗,恐吓,收保护费,飙车,有长达7年的作恶史,从几百项违法生意中赚得盆满钵盈,却一直没受到法律惩罚。有人亲眼见到安德鲁欺负邻居,敲诈中学生,用残暴的手段当街杀死无主之狗,警察却与他谈笑风生。

第二个故事与之相反,是“善良的代价”。见义勇为的23岁女子琼斯在贝弗利购物中心帮助一位妇女抵抗丈夫的暴力殴打,那名可怜的妻子鼻梁骨折,全身是血,瘫痪在地,快被打死了,琼斯第一个冲上前去制止,并和她丈夫展开搏斗。受到帮助的妇女被急救送医后,不仅不表示感谢,反而嫌她多管闲事。几天后,琼斯就遭到了那个凶残丈夫的报复,在回家路上被强奸了。

一些社区论坛广泛流传着这两个对比明显的故事,并且配有照片。一个看不清面容的女子披头散发卧倒在桥下,照片下配有一行字:这就是“女蜘蛛”的下场。另一张照片中,则是恶棍安德鲁抽着雪茄得意扬扬地走出夜总会的“跋扈身姿”,同样配有一行字:看,洛杉矶之鹰!小报记者很快加入了报道队伍,他们电话采访见证者,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写成纪实报告。传统报纸与网络平台的共同渲染仿佛引爆了一颗足以炸掉洛杉矶的信息核弹。人们在震惊之余纷纷表示心寒:这个世界是坏人的天下吗?

当地警察告诉我,事实的真相其实是:安德鲁在南加州监狱已服刑3年多了,网上流传的故事有一部分是真实的,但那都是他被逮捕之前的恶迹。洛城警察一直秘密收集他的罪证,并于2013年的圣诞节前夕成功对其实施了抓捕。是他曾经的不法行径让市民耿耿于怀,进而引爆了新闻。至于“悲惨的琼斯”,那个受害妇女电话致谢并欲登门求见,但低调的琼斯拒绝了,而那位有长期家暴行为并当众殴打妻子的丈夫当日就被逮捕了,根本没有机会去报复琼斯。

如此说来,我们误读了真相,造成这种误读的不是人心,而是我们的基因。是自私的基因造就了恐慌的迷因,它散播恐慌信息,而且并非出于什么明确的目的,它只是在给人们的生活制造混乱。不管怎么说,“坏人”的生活看起来越来越舒适了,做“好人”的高成本成为了使人们向“坏人”转型的潜在动机。这是一个令人无奈的迷因,但他们好像别无选择。

开启安全模式

在我们的迷因关系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对待陌生人的态度总是更能够显示出我们的本性。在互联网对一切都无限放大和即时传输的今天,你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引发争议,仿佛每一句话、每一张照片甚至每一个不经意的表情都会给你带来写有惊叹号的标签——高尚的、卑劣的、无私的、冷漠的、无情的、下流的……在网络世界,人们喜欢用这些夸张的词汇形容自己看到的事物。极端是迷因传播效应的一个副产品,它喜欢死胡同走到底,一旦开始传播,就会像烟花一样燃放到极致。

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就没有一种方法来保护好人吗?

玛蒂从另一种视角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不喜欢丹内特“迷因是精神寄生者”的结论——事实上我也不喜欢,我们天真、热情地盼望迷因是意识的奴仆而不是主宰。意识应该永远成为大脑的主人,执掌很多重要的权力,比如人际关系的分辨力、行为道德的基本准则、无私与自私的分界线。

“不论世界如何发展,我们终有互助的美德,迷因可能带来技术性的破坏,但它阻止不了社会进化的趋势。我始终认为人类的关系在向积极的方向进化,互联网只是为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现在,我们需要回答它。”玛蒂说。她不认为好人和坏人是对立的。某些现象遮蔽了大众的眼睛,人们既是好人,又是坏人,但在一些特定的时刻,别人只看到了其中一面。当这一“瞬间的镜头”在网络平台被放大传播后,就成为一个引爆自私性的迷因。

但是,就像埃伦在一次社交心理学课堂上讲的:“为了在互联网时代保护自己最后的领地,我们需要极度的自私和无情吗?如果是这样,你就是那种只对自己好而不把别人视为人的人。这种安全模式无异于背叛人性,有谁能平静地接受?”无论迷因有多么危险——它在戕害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们都无法心安理得地对“坏人模式”坐视不管。

自私性——基因遗传的第一选择

基因的自私性决定了今天的很多事情。

自私的人际关系源于自私的个体本能,也就是说,自私的迷因源于自私的基因。

很多人对“自私的基因”的理论并不完全认可,他们觉得自私性其实是可以被改造的,虽然自私在某种程度上是天赐秉性。但是,道金斯仍然义无反顾地认为,生命的个体和群体只是基因的临时载体,它们只起到替基因繁殖和传承的作用。基因为了自己的生存,可以牺牲掉任何一个个体。基因的最大特点就是自私,这是自然选择,永远也无法改变。基因控制着人类(包含其他生物)的各种思想和行动,目的只有一个:更快、更多、更好地复制和传播。

为了实现壮大种群的目标,自私成为了基因最有力的武器。

利他主义是自私的一部分

从丹内特“自由意志”的角度看,人类和其他生物的许多行为都可以归结为基因的自私,比如竞争、斗争和战争,甚至和平、互助也是。后者体现了利他主义的美德。为了生存,人们互相帮助,无私地拿出面包送给即将饿死的邻居,跳进河中救起落水儿童。这时,基因的自私呈现出一种怪异的现象:为了自私,我需要自毁。

你不用感到奇怪,这正是基因的自私性在起作用。我们在选择行为方式时,总是倾向于更有利于基因生存和复制的选项,有时是利己的,有时是利他的。需要强调的是,我们的选择并不总是如此,它有时会被世俗的人性裹挟而呈现波动。但是长期看,基因仍是赢家。

1.总有个体会吸引火力——必须为群体利益做出牺牲。

·战场上,一位士兵冲向敌军的机枪地堡,用身体挡住了机枪的射击,被打得血肉模糊。人有怕死的本能,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工蜂平时任劳任怨地建筑巢穴,服侍蜂王,抚育幼仔,外敌入侵时还要充当护卫,用尾部的刺(产卵器)去攻击那些外来的入侵者。这对工蜂是危险的行为,因为一旦尾刺被敌人的皮肉夹住而无法挣脱,工蜂的内脏就被拖出体外。越勇敢的工蜂,就越容易丧生。它们为什么这样做?

·鸟类学家的研究显示,有很多鸟儿在看到捕食者袭来时均尖叫报警,帮助鸟群飞速逃离,而自己却吸引了捕食者的火力,处于极度危险之境,这样的岗哨往往无法脱险,最后成了老鹰的美食。它们无畏牺牲的动机是什么?

基因的自私性告诉我们,这样做恰恰是为了保护群体的利益,让基因种族得以生存。如此说来,生物的利他行为就是合乎逻辑的。当你准备嘲笑那些为了团队利益而牺牲自我的同事或战友时,你应该想到的是,他是为了让你活得更好才这样做的,虽然他未必能意识到这一点。

2.总有个体会无条件付出——不要求家庭成员和情感伴侣的任何回报。

生物的利他行为中,最普遍的例子是成年生物无条件地抚育下一代。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安全生存,成年生物不惜一切代价,付出生命也要使后代免受饥饿之苦及死亡威胁。我们和动物都有这样的行为,无怨无悔地为家庭成员付出,抚育孩子,支持自己的爱人,充当他们的后盾。

即便后代长大以后对养育者没有任何的回报——他们有选择的权利,父母却往往没有——又或者丈夫对于妻子的付出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但后者仍然无怨无悔。付出者的自私去哪儿了呢?其实,它们并没有消失,相反,这种付出恰好满足了基因的需求:繁衍后代。它对群体的繁殖与发展仍然是有利的。

当基因的本性参与构建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形态时,就形成了迷因,正是“繁衍后代”及“壮大种群”的迷因让我们做出了一个又一个不可思议的行为,你会在一切的社会关系中发现它的端倪。比如,男人追求女人时表现出来的千依百顺和生儿育女后的冷淡懈怠,还有团队关系中的种种利他行为等。如果你能把握住本质,就有驾驭这些关系的可能。

平等的竞争

从微观层面,我们可以把人类或者动物的身体看作基因的载体,也可以把它们视为信息组合的工具,即迷因的载体。

道金斯说:“为了达到自我复制的愿望,基因制造了这些复杂的机器。”这么说我认为是合理的,因为基因个体并不长寿,它们通常不会活很久(像人类几十年的寿命),只有几天到几十天不等的寿命。为了实现永生,它们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断地复制自己,组成有机体,以利于实现这个目标。

这就是为什么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之间虽然存在激烈的竞争,但仍然会保持一定程度的合作。人类的竞争是不平等的,人和人之间有财富、地位、能力等差别,竞争的起点是不公平的,人也可能不择手段,但人不会残酷地消灭对方(肉体灭绝),至少多数情况下是这样的。一定限度地保存竞争对手,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利益。基因的目的不是让少数个体胜出,而是延续它自己。但当人们开始考虑“竞争与合作”的议题时,它就变成了一种文化现象,成了迷因。

因此,当人的意识与基因结合在一起时,就产生了一个迷因:为了稳定的秩序,我们必须在更大组织的层面采取利他策略。于是,利他行为在更大的范围内扩散——人们不容许行业垄断,不接受这个世界由一国独霸,不承认那些唯我独尊的强者。这时,迷因为自己穿上了一件“可持续发展”的衣服,它告诉我们:如果不这么做,就是自取灭亡。

“爱”是为了更好的自私

谈及自私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梅在推特上感叹道:“那么,爱又是怎么回事呢?”换句话说,当自私性主宰一切时,“爱”是基因主动的变化,还是被动的进化?为了更好地自私,基因发明了“爱”的神经反射吗?如果“爱”是基因的发明而不是我们意识的自主选择,就导致了一个必然结论:“爱”本身也是迷因。

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虽然我们不愿接受,但却不得不承认,因为没有谁不需要爱。这正是迷因不可战胜的地方,它总利用我们的需要,从流行事件、商品热卖、街头运动再到情感的表达,任何一种行为,都在贯彻人本身的需求,而不是源于它的强制。

梅说到了她和丈夫的关系。在第二个孩子出生前,两个人经常依偎在沙发上看着电视,回忆大学时代初识时的场景,每一个牵手或拥吻的细节都令人激动。但是现在,他们更像是签下性需求协议的工作伙伴。随着孩子逐渐长大,爱情也消逝了,取而代之的是由权利和义务构成的家庭责任。为了维护某些东西的存在和延续,他们形成了爱的惯性。

“可是,年轻时的爱是多么浓烈呀!那是一种热烈的、神圣的感觉,恨不得每分每秒都在一起。婚礼过后,这种感觉就慢慢被稀释了。当然,人们对此有一万种解释。从迷因的角度分析,生殖繁衍的动机也是其中之一。是基因的自私性给了我们‘爱’。”

即便不做明确的、透彻的阐述,我们也知道,爱情是基于两性的一种更高级的感情。最能说明爱情本质的是什么?也许是一见钟情——对方肯定有吸引到你的地方,才能让你产生爱的情感和冲动。对方有强壮的基因,有更利于生殖的优点,这些优点都间接地表现为性别之美。不论是人还是动物,这些特征都是诱发一见钟情的迷因。所以,不管我们怎么包装,爱情始终都是“自私的基因”的产物。

人类已经被基因默默地控制了几千万年,自私的迷因更是促使基因不断地进化和选择更有利于“自私”的环境,组成可以规模化生产“自私”的社会。因此你要明白,人类的一切关系生来就是“自私”的。正因如此,我们就更加要告诉自己一定要利他,要做一个“好人”,而不是甘愿被迷因支配,成为一个“坏人”。当知道迷因是如何控制着我们时,就要懂得怎样打乱它的计划。

选择进化

在著名的《谜米机器》(The Meme Machine)一书中(Meme即迷因,又译谜米),作者苏珊·布莱克摩尔作为道金斯的学生,重点向人们阐述了“信息中的基因”(即迷因)。他们讨论的对象不同,但两者的原理是相同的。苏珊将“自私”的概念延伸至了思想文化领域,并且将其与人的大脑和记忆联系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迷因学理论。我们的大脑主要由意识组成,当迷因与意识挂钩时,它就体现出了“选择进化”的特点。

1.模仿传播。

我们知道,模仿是迷因传播的基本方式。苏珊说,同时我们需要知道,模仿并非是人脑学习、记忆的唯一的方式,也不是迷因传播的唯一路径。她举了人类学习的例子——我们的很多学习行为是条件反射,不需要模仿,比如疼痛让我们躲避针刺,烫伤让我们害怕高温。迷因的本质是学习和记忆吗?当然不是,它的复制过程有太多的变化,也不乏类似条件反射的东西,比如:人们会争先恐后地传播恐惧,再引发更大范围的集体恐慌。这就是本能反应,而不是刻意学习的结果。

2.进化的条件。

苏珊认为,竞争是迷因现象的核心之一,也是迷因进化的条件。她进一步表述说:“文化中吸引人的东西无不与性挂钩,道德,艺术,时尚,我们看到的所有文化都在表达性的吸引力。”她认为迷因的进化与性有关。但在我看来,推动迷因进化(信息变异)的是人的需求和环境的变化,比如成长环境的变化会改变我们对社会、朋友及其他事物的认知。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被迷因影响,也在影响迷因。

3.选择进化。

今天,“进化”一词被严重地滥用了。商业模式在进化,政治文明在进化,营销理念在进化,人的关系也在进化……到处都有人在谈论进化的问题,似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的每一天都与往日不同。每次听到有人在讲这个有吸引力的词语时,我总会忍不住地仔细听听他到底在说什么,并测量一下他距离现实有多远。

事实是,无论哪种事物——包括迷因和社会关系,自始至终都遵循着“选择进化”的机制。生活中有些东西在改变,比如机器,“技术的迷因”(又称技因)让它一日千里,有些则几千年没有丝毫变化,比如思考的逻辑,基因不允许它超出上帝的设计。

这种机制是怎么形成的?

第一,大脑的迷因是一种认知模式,它出现在生命的孕育之初;

第二,自私的迷因决定了我们的社交系统,以及人类社会的一切关系模型;

第三,基因制造了我们的身体硬件,迷因则构成了复杂的软件,我们姑且可以这么认为。

由此看来,我们的基本的行为方式(例如走路)、复杂的行为模式(比如思考和决策),是由基因和迷因共同主宰的。人类不但是基因的奴隶,还是迷因的仆人,结局好像比那些在和人类的竞争中失败的动物还要糟糕。

纷争不停——实现双赢为何这么难

相信我,除非领地消失,人类不会看到“永远和平”的那一天。

·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是如何爆发的?

·洛克菲勒与卡内基的“王者之战”就没有第二种解决办法吗?

·今天,中美之间的竞争为何呈现出与美苏冷战截然不同的方式?

·在遍布全球的人类纷争与冲突中,扮演决定性角色的是谁?

前不久,曾担任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的丹尼斯·布莱尔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说:“我认为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会相当可怕,如果我们继续派军机在中国南海飞行,那就像玩‘打地鼠游戏’。我们不应该由航空母舰引导决策,而是应该通过外交谈判来解决纠纷。”布莱尔对美国军方的一系列强硬行动表示不解,他认为这会引发进一步的冲突,是危险的游戏,而不是有效的压制。

回放事件的全过程,我们不禁要问,制造两个强大国家互相之间紧张气氛的罪魁祸首是什么呢?探究大国角力的迷因是困难的,但它并非无迹可寻。卡莱茨曾经无不担忧地说:“就像人和人的关系一样,国家之间存在竞争,群体之间也存在竞争。人类的领地意识根深蒂固,不可能有谁会牺牲自己的利益成就他人。相信我,除非领地消失,否则你不可能看到人类和平的那一天。”卡莱茨领导的课题组在过去三年间进行了一项关于“技术进步与国家竞争的关系”的研究,他得出的观点是,竞争的迷因促进了技术进步,技术的迷因又加剧了竞争。这对于我们研究人和人的关系也是适用的——你只需要把“技术”替换成“利益”就行了。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迷因谱写了人性的演化史。人和人的争夺贯穿整个文明史,优胜劣汰的原则始终伴随着人类进化的每一步,能够在残酷的厮杀中生存下来的都是优秀的人类,反之则被无情淘汰。

让人不舒服的事实

在读到洛克菲勒与卡内基的故事时,我惊讶地发现,当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表示要收购梅萨比铁矿时,钢铁大王卡内基第一时间表现出了极不成熟的蔑视态度,这完全不符合他一贯的精明作风。当他真正意识到危险的逼近时,洛克菲勒已经掌握了足够的谈判底牌。双方的“王者之战”最终以洛克菲勒的胜利而告终:卡内基以25美分一吨的“低价”买下了洛克菲勒旗下铁矿的全部产量,底数是60万吨,代价却是必须使用洛克菲勒的铁路和其他运输工具来运输这些铁矿石。

如果早些看到竞争对手的强大,卡内基是否能够为自己争取到更好的合作条件,而不是被迫签下城下之盟呢?没有人清楚卡内基如何看待洛克菲勒,也许确实如他所说,那个平民出身的“洛克小子”没什么本事,自己连英国女王的赐爵都可以拒绝,为什么要在意洛克菲勒的商业威胁呢?在诱人的利益面前,即便卡内基这样的商业巨子也会被过分的自信蒙蔽双眼,犯下大错。

利益是一切个人、企业和国家关系的核心,这话听起来让人很不舒服,但它就是事实。“追逐无限利益”的迷因让成功者渴望更加成功,让失败者卷土重来。擅长运营人际关系的人,都非常善于分析别人的需求,继而通过满足别人的需求来实现自己的利益。

自私的运算

·在范德比尔特的计划中,肯定没有被洛克菲勒超越的故事。

·如果没有美联储的成立,摩根财团的垄断梦想能够实现吗?

·20世纪30年代,无止境的扩张欲望竟然控制了日本,使它不惜用战争赌国运,成为全世界的重大威胁。

·美国遏制人民币国际化的理由是什么?为什么说当中国突破第二岛链后,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就会大大加快?

人类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是无意识的,它不受显意识的控制,经常呈现出一种“明知不可仍为之”的形态——例如范德比尔特家族的衰亡史,摩根财团疯狂的金融垄断梦想,以及日本在20世纪前40年的一系列军事冒险。小到个人,大到企业和国家,都被趋利的本能所驱使,以至于有时会忽视避害的本能。

实际上,由于基因的自私性,任何生物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现实生活中,我们有利则往,有害则躲。利害本身不是迷因,对利害的选择才是迷因。这里的利害不仅包括财富、领土的得失,还有对成就感、满足感、罪恶感、愧疚感等心理因素的考量,它们同样影响人的决策。

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小明上午在地铁站捡到了一个钱包,下午就还给了失主,钱包内的东西无一丢失。失主表示口头感谢,并没给他什么谢仪。如果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分析,你会发现小明得不偿失,这不符合基因的要求,但若从“全局利益”的角度来分析,从迷因学的层面审视这件事,你会豁然开朗。小明这样做的原因就是,钱包内虽有钱,但不足以抵消在地铁站拿走钱包的高风险(监控遍地都是)、内心的负罪感(这种事不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观念)、交还失主后的心理满足感(做了一件好事)、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就感(做人的道德要求)。

此时,小明对利害进行了一番周密的运算,结论就是必须把钱包还给失主,才符合自身的最大利益。我们当然有理由相信,“自私的基因”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这种运算,并成为决定人际关系策略的背后的迷因。

信任和怀疑

信任或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就会疯狂地发芽成长。

用“利益”这个词定义人类关系似乎过于功利化和有些难听了,它抹杀了我们对温情的渴望,但好像没有更好的词汇能够形容关系的本质。人性正是扎根于利益之中,文明才得以进化。两者共同构成了人际关系不同形态的迷因,以“种子”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和矛盾冲突中。

你愿意跟一个人相处,只有两个理由:要么他能给你提供物质利益,工作关系、客户关系都是这样的;要么他能满足你的感情需求,朋友关系、夫妻关系、亲人关系都是这样的。此外,沟通需求、信任关系、安全感、成就感都属于感情需求。你可以想一下,自己的哪些关系脱离了这些范畴呢?

举例来说,你非常讨厌一个人,不想见到他,不希望和他有交集,但却没有撕破脸皮。为什么?因为你要避免未知的损失,比如,和他关系破裂并成为仇敌后的“负收益”,可能是你承受不起的;即便哪天撕破了脸皮,也是因为这种“负收益”已不足以抵消关系破裂后的“正收益”。

意念的推手

在2010年上映的美国电影《盗梦空间》中,由莱昂纳多饰演的男主角拥有一种通过多重梦境对人植入意念的特殊本领,这个意念就是迷因。它是连接潜意识与现实世界的桥梁,是意识的种子。这颗种子一旦被成功地种下,它就会自动接手后面的工作:复制、传播和控制人的行为。

不管是信任还是怀疑的种子,一旦被成功地埋进人的潜意识后,它就会疯狂地生长。我们无条件地相信一个人和彻底怀疑一个人的思维机制是相同的,它们都发端于一粒种子,就是意念的复制因子。理解了这一机制后你就能明白,从来没闹过矛盾的两个人,一旦发生了龃龉,后果会有多可怕——他们从此天涯陌路,水火不容。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能够看到这种事情。

也就是说,意念的复制因子被种下后,理智就退到了次要地位。我们的各种情感问题——亲情、爱情、友情乃至工作关系,其间的各种误解、猜疑和矛盾,背后都有意念的影子。“怀疑”的迷因被复制后,人就活在了无端的猜忌之中,当人与人之间失去了最基本的信任之后,“怀疑”的种子就会一天天长大,直至引发双方关系的破裂。即使事实一再提醒他们,他们仍然会不由自主地去怀疑对方。这就是意念的推手,它的力量几乎是无穷的。

从控制到顺从

结婚前后,梅和丈夫的关系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她自嘲说:“在婚前我是主人,说一不二,他就像跟在屁股后面的一只猴子,而我可以对他颐指气使,占据主导地位。婚后的情况截然不同了,我慢慢成了一个百依百顺的家庭主妇,而他如同获得了新生,成了这个家的主人。”

这种改变基于什么机制呢?梅认为,在她和丈夫的博弈过程中,是信任击败了怀疑,在她的大脑中植入了意念。她开始无条件地信任丈夫,并且无怨无悔地为家庭付出,从主人的角色演变成了仆人。女人越是怀疑一个男人,就越会试图在双方的相处中掌握主动,而男人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则会尽可能地保持恭顺。结婚是一个迷因,因为它让“信任和怀疑”的战斗分出了胜负。

梅的研究小组多年来致力于人际关系的深度调查,其中就包括伴侣关系。她说:“与其说伴侣关系对人性的自私提出了重大考验,不如说它检验了人们抵抗自私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容忍与克制是婚姻的美德而诚实却不是。我们在婚姻中用虚伪和谎言对待伴侣,是因为自私需要掩饰。

在一般情况下,丈夫和妻子通常会相得益彰,心照不宣。在某些极端情况下,自私又是如何破坏婚姻关系的呢?

在一次名为“说出你的抱怨”的婚姻调查中,梅收到了数千份回信,还有人打来电话甚至到她的办公室拜访,当面向她倾诉自己对伴侣的不满。人们表达最多的就是“他(她)太自私了”。自私是人的本性,是基因的特点,是人类关系的核心要素,但人又无比讨厌自私。

波特兰的一位男士肖恩写来一封长信,言辞激烈地控诉妻子是如何“折磨”他,以及他们的关系是怎样从相亲相爱变得互相猜疑的:

我现在才知道,自己是一个看人总看走眼的人,对人品的判断力几乎为零,经受不住外貌的诱惑。我和她相识4年后结婚,那段时光永世难忘,我们每天都粘在一起,从未分开,而她也温柔可爱,我们彼此信任,几乎没有过争吵,遇事以商量为主。就这样,去年我们走进了婚姻殿堂,恋爱关系开花结果,成为了夫妻。此时开始,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妻子慢慢地想控制我,悄悄偷看我的电话记录、短信,查阅我社交工具的聊天记录。另外,她还染上了严重的强迫症和洁癖,并强制我按照她的习惯生活。我数次与之争论,希望她考虑一下我的感受,但始终没有成效。

她是从什么时候变得自私呢,还是说,她本来就是一个非常自私的人,只不过现在才原形毕露?

肖恩的描述让我想到一个十分形象的词汇,也是一部电影的名称——“僵尸肖恩”(Shaun of the Dead)。抱怨让肖恩变成了婚姻中的“僵尸”,在一种互相折磨的关系中,总有一方会陷入这种状态,他(她)唯一的乐趣就是抱怨,而抱怨的迷因又是什么呢?是某一方的自私激发的另一方的情感反抗。在这种关系中,利他主义没法生存,因为两个人在僵持中互不认输,争夺控制权的战争也会一直打下去。

人的本性始终追求短期利益,只是偶尔会思考长期收益。不管怎么样,人们在各种关系中均以自己为中心,婚姻和社交关系也不例外。不管是信任还是怀疑,本质上都是由自私主导的,绝对的利他并不存在。这是很有趣的一点,人无法自我满足,而是必须从外部环境中获得满足感,自私就是实现这种满足的工具。

对抗自私

自私有很多副产品,其中之一就是消极人格。动物有时也是消极的,比如牛被宰杀时流下的沉默的眼泪,狗被主人抛弃时的呜咽。但是,这些表现都比不上人类由自私而引发的消极行为。人类的消极行为表现出很多种特征,对各个层面的关系都有影响。我们如何才能对抗并且战胜它们,消除负面影响呢?我们起码应重新认识并试图扭转以下几种局面。

1.以自我为中心。

“只考虑自己,不顾及别人”的心态传染力极强,只要团队(社区)中有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团队(社区)关系就可能变得不健康起来。他(她)的意识中从来不会有其他人的位置,即使他(她)口头表示会替别人着想,也不可能采取什么实质行动。

·没有人能对抗自我中心主义的倾向,但我们可以通过换位思考兼顾别人的利益。基因的“利他性”体现在把团队利益置于第一位,我们在现实中正是这么做的。培养企业的团队意识必须以“利他”为基础,进而激励团队成员在处理工作关系时要顾全大局、精诚合作。

2.贪婪的人。

20世纪80年代起,极端利己的迷因引发了拜金主义风潮,它比全球性流感的传播速度还要快。每个人的私欲都无限膨胀,表现为对金钱、地位和名声的贪婪。

·克制对名利的欲望是困难的,但我们至少能做到不斤斤计较。人永远消灭不了贪婪,却可以用长远的利益考量来控制它。想一想短期让利可以让你在未来获得丰厚的回报,你还会对眼前的小利念念不忘吗?那些拥有良好社群关系的人无一例外都是目光长远的人。

3.冷酷的人。

玛蒂说:“路人何其冷酷,但祈求宽恕。”有很多人惊诧地发现,自己对生活没有热情,对别人没有感情,也没有同情心。他们会疼惜一只猫狗的遭遇,却不会对一个悲惨的陌生人眨一下眼睛。

·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冷冰冰的利益关系成了人们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人和猫、狗之间没有利益关系,人和人之间却只有利益关系。找回纯洁的人类情感,并非从克制私欲开始,而是不要被个别的负面消息(比如“小悦悦事件”)影响判断。

4.吝啬的人。

你是一个非常贪心又一毛不拔的人吗?或许你认为自己很节俭或仅是不太合群罢了,事实上你在人们眼中却是不折不扣的吝啬鬼。比如,你害怕有人找你借钱,甚至干脆假装身无分文。

·这既是由自私决定的,也取决于某些特殊因素——“借钱伤感情”这句话是何时走进人们的意识并让我们变得吝啬的?第一个发明这句话的人有他自己的遭遇,但他一定没想到今天所有人都奉之为金科玉律。你应该意识到,付出感情同样能获取大的利益,而且不是金钱能够买到的。

5.孤僻的人。

由于极度的自私,你会不时感觉到自己的性格具有可怕的一面——你变得敏感多疑,喜欢孤僻地自处一室。因此,你不太可能有真正的朋友。你特别害怕吃亏,也害怕别人接近你:他(她)是否别有企图?长此以往,你的行为模式或多或少就有一些神经质,这使你无法融入身边的社会。

·这和嫉妒有些类似,自私的基因也会“眼红”,它警惕性强,总是担心被人算计,因此可能抢先下手去算计别人。它能够营造一种氛围,使置身其中的人无法幸免,它通过群体传播形成了互相猜疑的链条。要想改造自私,而不是被自私改造,就必须逆向思考并主动与人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