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在盘庚迁都之后过上了几代和平的生活。但是,为什么又重新爆发了战争呢?
一
商朝要打仗,实在是迫不得已。自从商朝建立,他的四面八方就没少过敌人。
商朝的东南西北有很多正在兴起的新兴部落。他们以游猎或放牧为生,军事力量强大,时常骚扰商朝的边境,杀害商朝的人民。
盘庚在位共三十年,主要做了三件事:第一是削弱贵族的实力,强化王权,使国王的权威大大增强,掌握更多的军队;二是发展生产;第三则是培养王位接班人。盘庚死后,商朝相继在位的两个国王是小辛和小乙。在这两位国王掌权期间,商朝的国力也在继续上升。
这期间的商朝,因为国力有限,对周边的部落采取和平忍让的政策,不轻易打仗。但是,随着局势的发展,商朝国王发现,不打不行。迁都后的商朝在走向强大的同时,商朝的敌人同样也慢慢壮大。
商朝的敌人,主要有南面的虎方、北面的鬼方、西北的羌方。这些都是以游牧打猎为生的部族,垂涎商朝繁荣的经济。盘庚迁到殷之后,被周边部落侵扰得不胜其烦。商朝再不采取行动,恐怕会被他们瓜分。
在这个关键时期,商朝出现了对他们采取行动的人—商朝第二十三代国王武丁。
武丁是小乙的儿子,年幼时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还曾被派到民间和平民一起劳动。因此,他知道人民的疾苦。他最崇拜的人是开创商朝大业的商汤。成为国王后,雄心勃勃的武丁坚决地继承祖先的遗志,振兴商朝。
为了这个理想,武丁做了很多事。他像当年的商汤一样兢兢业业,只吃很简单的食物,每天勤于工作。他提拔了奴隶出身的傅说,任命其为相,还特别善于听取别人意见。为了团结诸侯,武丁还进行联姻,和诸侯通婚,使诸侯与王室的联系大大加强。就这样,商朝的政治和军事,在武丁即位后,很快有了飞速的发展。
就在武丁励精图治、努力振兴国家的时候,商朝的边境形势变得越来越恶化了。武丁知道,要想让他们消停,只有把他们消灭。但打仗并非儿戏,除了需要强盛的国家实力,还要训练有素的军队,以及本领高强的统帅。武丁找到了这样的统帅—他的妻子妇好。
二
妇好既是武丁的原配,也是他的王后。当然,在中国历史上,她还有另一个身份—中国第一位女将军。
妇好从哪里学来的军事本领,这个在历史上记录不多,但她有很强大的军事本领。在武丁早期整顿国事、发展军队的时候,她就是武丁的好助手,还协助武丁举行过各种军事演习。如果说武丁是商朝军队的最高统帅的话,那么妇好就是仅次于武丁的人物。
妇好真正独立领兵,是因为武丁决定消灭土方部落。这个土方部落,生活在离商朝都城殷北边一千多里的地方,时常侵扰殷城周围领域。武丁年轻时被父亲派到民间劳动时,就常听人哭诉土方的劣迹。对于这个敌人,武丁早就恨得咬牙切齿了。
土方不但可恶,而且很难打。武丁派了几个将领带兵,却都打了败仗。妇好主动请缨,只打了一仗,就把强悍的土方打得落花流水。土方仓皇向北逃窜。妇好带兵紧紧追赶,把这个常年侵扰商朝的部落彻底消灭了。土方的人民也并入了商朝,并成为华夏族的一部分。
打败土方的武丁,又迎来了他人生中最强大的对手—鬼方,也是他最艰难的一战。
鬼方活跃在河套草原一带,是常年笼罩在商朝北方的一片阴云。
他们实力强大,不但常深入中原骚扰,还煽动诸侯发动叛乱,再趁着商朝讨伐叛乱的时候趁火打劫。
公元前1296年,商朝平定了土方不久,鬼方就故技重施,勾结商朝的诸侯—下旨(诸侯国名)叛乱。
商朝调动了五千兵力平叛,平定了下旨。平定下旨后,商朝还不断地增兵,七次下令征兵,武丁亲自率兵出征。到了第二年七月,商朝军队竟然多达两万三千人。这个数字比当年商汤讨伐夏朝时,多了足有近五倍。这也是商朝自开国以后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鬼方这才知道,这次武丁的目标不只是平叛,而是彻底消灭他们。
这场商朝开国以来最大规模的战争开始了。战斗打了三年,武丁主持了多次祭祀,并在战争中身先士卒,鼓舞士兵们奋勇冲杀。
商军士气大振,节节胜利。公元前1292年,商军彻底击败了鬼方。这个商朝北方最强大的威胁,至此被解除了。
征讨鬼方时,一些武丁信任的大臣都反对。他们担心别的敌人趁机侵扰。这里的“别的敌人”,就是商朝的另一个对手—西北方的“羌方”部落。
如果说“鬼方”是商朝的最大威胁,那么“羌方”就是其第二威胁。
他们游牧在陕西、甘肃地区,这里在当时人烟稀少,地形复杂,作战难度极大。鬼方战败后,羌方这个“第二威胁”就变成了商朝最大的威胁。征讨羌方要选拔得力的统帅带兵,武丁选择的统帅还是他的妻子妇好。
就这样,妇好开始征讨羌方。经过艰苦的作战,妇好彻底击败了羌方,使羌方重新效忠商王朝,并且世代进贡。商朝西北的边患,因此也彻底解除了。
土方、鬼方、羌方—三大敌人的战败,使商朝的边境太平、人民安居乐业、生产极速发展。这之后,武丁又发动了对南方许多部落的征讨战争。为了巩固统治,他把新获得的土地分封给作战的有功将领们,并修筑城池建立政权。武丁晚年的时候,商朝的领土北到蒙古草原、西到甘肃、南到江汉平原,其疆域达到极盛。
而妇好因为多次征讨的胜利,也得到了武丁的尊敬。武丁不但让她带兵,还让她主持商朝的祭祀,还一起带兵作战。妇好去世后,武丁悲痛万分,将她埋葬在王宫旁边。在后来出土的妇好墓葬里,不但有玛瑙等装饰品,还有各类兵器。其中一件她生前用过的铜钺重达九公斤,可见妇好是一个力气很大、武功精湛的女战将。
除了妇好以外,武丁还有一位叫“邢”的妻子,她后期也经常领兵作战。为了表彰她的功勋,武丁把一块土地封给她,并修筑了城池,这就是今天的河北邢台。
三
武丁在位共五十九年。这期间他通过开疆拓土,建立了一个幅员辽阔、国力强大的奴隶制帝国。商朝的经济、文化、国家实力,也在此时到达了顶峰。
然而到达顶峰后,商朝很快走向了衰败。如果说武丁前期的战争是为了反抗侵略,获得和平发展的环境,那么,到了后期,他的开疆拓土却给人民带来了苦难。等到武丁过世后,留给后代国王的是一个表面强大繁荣,内部却矛盾重重的商王朝。这个王朝没有灭亡在外敌手里,而是被自己治下的一个小部落—周部落给取代的。
虽然武丁一生征战,但他个人非常牵挂民生。晚年的武丁除了四处征讨外,还经常外出视察农业生产,并带领老百姓抗击自然灾害。在一次带领大家抗击蝗灾时,劳累过度的武丁病故了。他被葬在河南省西华县。这就是今天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奴隶制时期的帝王陵墓—武丁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