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保持幸福的五个习惯
56676400000008

第8章 不要期盼别人来感谢你

引言

如果我们总希望别人感谢我们,那我们就会有越来越多的烦恼,因为人总是会忘记感谢。

你需要丢掉等着别人感谢的想法,享受付出所带来的快乐,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对于别人不报答自己的事情,总是念念不忘,不如忘掉它。

最近几天,我碰到了一个非常生气的人。有人对我说,用不了十五分钟,他就会说起那件事,结果真是这样。那件让他非常生气的事情发生在一个月之前,但是现在,他见到别人之后依然想说一下,因为他一直都不能消气。原来,在圣诞节的时候,他给三十四名员工每人发了大概三百元左右的奖金,总共花了他一万美元,但是最后却并没有一个人对他表达谢意,他很生气,说:“我为什么要给他们发奖金,真不知道我当时是怎么想的。”

一位先贤说过:“生气的人全身都是毒。”我很同情眼前这个全身充满了毒的人。人寿保险公司的统计显示,八十岁和我们现在年龄之差的三分之二,就是我们还能够清醒地活在世上的时间。这个人已经六十多岁了,差不多还有十四五年的时间“生活”在世上。但是如今,他又把自己有限的生命在已经过去的事情上浪费了一个月,真是值得可怜。

别人为什么不来表达感谢?这应该是他先问自己的问题。是不是因为工资低、工作量大,所以员工们觉得自己应该得到圣诞奖金;或者他自己对人严厉,也不懂得感谢,所以别人根本就不敢或者是不想对他表示感谢;或者他们觉得自己得到奖金是正常的事情,因为他们创造的利润高于他们所得到的奖金。

当然,员工本身的原因,比如他们就是那种自私自利、没有教养的人,这一点我们也不能排除。可能是这样,也可能是那样。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肯定不如你自己更清楚。我记得英国的约翰逊博士曾说过:“你是不能在一般人的身上看到感谢的,只有特别有教养的情况下才会出现。”

我要重点说的是:他根本就不了解人的本性,所以他等着别人的感谢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不正确的。

你会等着一个被你从生死线上救回来的人来感激你吗?或许有这个可能。但是,塞穆尔·莱博维兹法官做律师的时候,曾经为七十八名罪犯辩护,帮助他们避免了电椅的惩罚。结果没有任何一个人对他表示感谢,或者是给他寄来一张贺卡。

耶稣用一个下午的时间治好了十个不能走路的人,结果只有一个人对他表示感谢。耶稣问自己的弟子,说:“其他九个人呢?”答案是没有一点儿感谢的意思,都跑掉了,全部都跑掉了。那么现在我们可以想一下: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却希望比耶稣得到更多的回报,我们有这样的资格吗?难道就是凭借人家收了我们的一点儿好处吗?

如果和金钱扯上了关系,就更不要有这样的打算了,一点儿都别想。查尔斯·舒瓦伯对我说,他曾帮助过一个挪用银行资金炒股并且损失惨重的银行出纳员。舒瓦伯帮助他还了钱,避免了他坐牢的命运。这个人倒是向他表示了一点儿感谢,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似乎就忘记了这件事,后来甚至还和自己的恩人成为对手。

你的亲戚会因为你送给他一百万就对你表示感激吗?如果安德鲁·卡耐基的在天之灵能够看到的话,他一定非常惊讶,因为一位曾经接受过他经济上帮助的亲戚,正在诅咒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原来,卡耐基只给自己的那个亲戚留下了一百万,却送给了慈善机构多达三亿美元。人的本性是永远都不会变的。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安然去面对它呢?我们应该向库斯·奥勒留斯学习,他是一位充满智慧的罗马帝王,他曾经在日记中写道:

“没有饶舌的人、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没良心的人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我并不知道,所以我并不会因为今天遇到了这样的人而生气。”

你看,他说得真好!我们根本就没有必要因为别人不回报自己而生闷气,因为这就是没人能改变的本性。所以,不要再想着有人会向你表达感激。如果真有人来感谢我们,我们表示高兴就可以了;如果没有人来感激我们,那我们也不需要感到难过。

如果我们总希望别人感谢我们,那我们就会有越来越多的烦恼,因为人总是会忘记感谢。

有一位夫人整天唠叨着自己得不到别人的关心。事实确实是这样,因为她住在纽约,而她的亲戚们住的离她都很远。但是,我却不会去责怪他们,很理解他们的做法。你看,她总是会用好几个小时的时间,来向任何一个来看她的人,不停说着她的侄子在小的时候,她是怎么去照顾的。她和他们一直生活到了她结婚的时候,经历了很多年。在这段时间中,他们得了麻疹、腮腺炎、百日咳的时候是她在精心照顾,一个侄子能念完商业学校也是她出钱供的。

那她的侄子们都会去看望她吗?当然会去,但是也只不过是出于礼貌而偶尔去看望她。每次回去,迎接他们的都会是好几个小时的、夹杂着自我可怜和无尽的怨气的陈年旧事,所以一想到回去看她,他们都会产生害怕的感觉。后来这个夫人只能“犯心脏病”了,这是她的撒手锏,虽然用了很多的招数,但是侄子们仍然不回来看望她,她就想到了用这个办法。

根据诊断结果,医生说她的心脏确实有问题,显然她的病并不是装的。但是,这是由情绪引起的病,他们没有任何办法。

她需要的是关心和爱,或许我觉得“报答”才是她真正想得到的。但是因为她总认为自己应该得到那些东西,不断向别人去要求,所以很遗憾,她可能一辈子都得不到了。

很多人和她一样,因为没有得到别人的报答、自己非常孤寂、想要得到别人的注意等原因,最终病倒了。别人的爱是他们最想得到的,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方法能得到真爱,那就是不求回报地付出,并且不去要求别人什么。

这可能让人无法相信,但是事实就是这样。我的家庭情况表明,只有这样做,才能得到想要的幸福,这一点我坚信不疑。那时候,老是有债主追着我们的屁股后面要债,所以我们生活很苦,但就算是这样,我的父母每年也都会给孤儿院捐一些钱,那都是他们好不容易从每年的开销中省下来的。可能除了一些回信之外,他们没有得到过任何感谢,因为他们并没有去过那里。但是他们却得到了满足,得到了最好的回报,那就是帮助那些没有依靠的孩子所带来的心灵安慰。

到外面工作之后,我每次圣诞节都会将一张支票寄给我的父母,告诉他们喜欢什么东西就去买什么东西,但是他们却没有给自己买过任何东西。父亲在我每一次回家的时候都会对我说,他们给某个穷苦人买了煤、生活用品。让他们最快乐的事情就是给予别人不要求报答。

“懂得享受愉快的人”是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我认为我的父亲就是这样的人。他说过:“懂得帮助别人的人,远比那些理想中的人物更愉快。”

你需要丢掉等着别人感谢的想法,享受付出所带来的快乐,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有孩子的父母总是会埋怨孩子不知道感谢。

莎士比亚剧中的李尔王曾高声喊道:“毒蛇带来的痛苦,并没有儿女的不孝顺给父母带来的痛苦厉害。”

但是,没有子女是天生就知道感恩的,所以父母必须要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和野草喜欢胡乱生长一样,忘记别人的恩情是人的本性;和玫瑰需要细心照顾一样,感激必须用心去培养,用爱去浇灌。

也许就是我们自己培养出了那些不懂得报恩的子女。我们怎么能指望那些从来没有感激过别人的人来向我们报恩呢?

我有一个朋友,住在芝加哥,他每周只有40美元的收入,工作却非常辛苦。他娶了一个寡妇,并在寡妇的要求下借钱供她的两个儿子上大学。他的收入就只有那么点儿,但是不但要用来买吃的、穿的、燃料,还要交房租、还债。他对这样的生活没有任何不满,辛辛苦苦坚持了四年。

没有任何一个人向他表达感激。他的太太和两个儿子都觉得他就应该这样做。他们不认为自己欠继父什么,哪怕只是一句感激的语言。

也许应该对这件事情负责的是两个儿子,但是那位母亲是不是有更大的责任呢?她不想让两个年轻人用还债的方式开启自己的人生,觉得自己的两个儿子的生命中不应该加上这样的重担。所以,她根本就没想过说:“你们的继父是一个好人,他为了供你们上大学非常辛苦。”事情的真相刚好相反,她的反应是:“噢!他就应该那样做。”

也许她觉得他们没有什么负担,然而事实上,她却启发他们产生了“世界会让自己活下去”这样危险的心思。果不其然,其中一个男孩走进了人生的“沼泽”不能自拔,因为他觉得自己的老板应该“借”给自己一点儿钱。

要记住,孩子应该是被我们自己塑造的。比如我的姨妈就从来没埋怨过孩子对她不好。姨妈在很多年前曾同时照顾着自己的母亲和婆婆。从我很小的时候到如今,我一直都不能忘记两个老人一起在壁炉前面坐着的样子。你应该可以想到,她们给我的姨妈带来了很多麻烦,可是这一点你却根本就不能在我姨妈的脸上看出来。她无微不至地照顾她们,是真正的孝顺她们,让她们有了一个温暖的家。与此同时,她的六个子女也由她在照顾,但是她却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她认为,她做这些都是自愿的,也是应该的。

到现在,已经长大成人的五个孩子都希望我这位寡居了二十多年的姨妈住到自己家去。他们不觉得她是负担,都非常孝顺她。这并不是因为感激,而是出于真正的爱。从小开始,这些孩子就生活在幸福美满的家庭环境中,如今,他们孝顺自己需要照顾的妈妈是很正常的事情。

我们自己的言行举止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自己先感激一个人,才能让自己的孩子也知道感激。这一点一定要记住。不要在孩子面前对别人的好意胡乱猜疑,也一定不能这样说:“表妹居然自己做圣诞礼物,真是能省钱啊!”虽然对于我们来说这无所谓,但是却会被孩子们记在心里。所以,我们最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表妹真是一个好人,她肯定花费了很多心意在这份圣诞礼物上。为了表示谢意,我应该给她写一封信。”这样才能在不知不觉中引导我们的孩子学会赞扬和感激别人。

不要等着别人向你表达感谢,只有一种方法能让你得到快乐,那就是为别人付出,这也是一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