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人生的底线
56525300000024

第24章 特殊患者

办公室主任走了,照顾陈清达的工作人员们还在忙碌着。毕竟,他们要组成一个特殊的家庭在这里长期工作下去,许多的细节还需要面面俱到。

陈清达拄着拐杖,独自徜徉在小洋楼里。仿佛经历一段时间长廊,曾经的往事历历在目。

这座小洋楼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了,当初是一个英国传教士修建了这栋建筑,一切的设计和施工都是按照当时的欧洲标准。

当这个传教士到了晚年,便回到自己的祖国了,就把这个宅子卖给了当地一个土豪。后来几经转手,小楼的产权转到了一个爱国华侨的名下。

当时正值抗战。因为宁海处于东部沿海小镇,很快就沦陷了,成为了敌占区。那位爱国华侨就以这座小楼为掩护,为地下工作者收集和传递大量的有价值的情报。陈清达当初就是一个年轻的交通员,并协助那位爱国华侨工作和战斗在这座小洋楼里。

可是,由于汉奸的告密,这个情况站暴露了,很快被日军包围了。那位爱国华侨身为负责人为了掩护陈清达等同志,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枪战,最终壮丽殉国。小洋楼也落入了一个伪军军官手里。

陈清达永远忘不了那位爱国华侨的英雄壮举。解放后,他回到这里任职,为了缅怀那位爱国华侨的丰功伟绩,他把这座小洋楼的当时主人,一个地地道道的汉奸给绳之以法了,而把这里当作了一个纪念馆。等他调离宁海后,纪念馆就不复存在了,这里又经历了几个主人。如今,当他身患重症,选择落叶归根时,当地政府便把他安顿到了这里。

虽然他当年为官清廉,从来不占公家东西。但出于对这座小楼的特殊情感,最终接受了这样的安排。对他来说,自己已经到了风烛残年阶段,也许要追逐那位烈士了,在生命最后的阶段选择这里告别人世,也算是对自己一个告慰。

“陈老,您的口味重不重?”正在忙碌晚饭的保姆寻到他。

陈清达回以一个深邃的眼神:“我在饮食上并不挑剔,就随大众口味就行。”

“哦,您喜欢吃辣吗?”

陈清达摇摇头:“年轻时喜欢吃辣,但现在医生不让吃了,因为它抗药。”

“好的,我知道了。”保姆转身走开了。

陈清达抬头仰望了一眼天花板,又转回那个大客厅。那辆轮椅车正摆设其中。一位负责照顾他生活的工作人员正在侍弄一个大花盆。花盆里长出一颗高高的铁树。

他迟疑一下,冲工作人员招招手:“小温?”

年轻的工作人员一抬头:“嗯?”

“我有些胸闷,能推我去外面走一走吗?”

“当然可以!”工作人员赶紧擦了擦手,把那辆轮椅车靠近了他。

他经过一番瞻仰故地,已经疲惫不堪了,甚至的举步维艰,不得不依靠那辆轮椅车。

当他坐着轮椅车徜徉在外面的庭院时,又勾起了一连串的回忆······

第二天,那位办公室主任又来了,并且陪同一位本市最高级领导——张书记。

张书记已经是年逾花甲的老人了,但在陈清达跟前,就像一个小辈,恭恭敬敬地问长问短。

陈清达很是客气,对这位家乡父母官的周到安排表达了感激之情。

张书记则表示:“陈老,照顾好您的晚年生活,这是上级交给我们地方政府的一个重大政治任务。我们岂敢怠慢您呀。以后宁海市的工作,还需要陈老您多多指导啊。”

陈清达一声苦笑:“你们真是太抬举我了。我都是一个要死的人了,顾命还顾不过来呢。”

不料,张书记一脸凝重:“陈老不要灰心,把您的病彻底治好,也是上级交给我们的政治任务!”

陈清达猝然一惊:“张书记,你开啥玩笑?我患得可是不治之症呀。”

张书记摇摇头:“不,您的肿瘤是良性的。只需一个成功的手术就可以治愈。”

陈清达叹了一口气:“唉,我何尝不清楚是良性的?可它长的不是地方了,正好长在脑壳里。这样的肿瘤还分恶性和良性吗?很多大医院对这种病都没有办法。”

张书记却很自信,含笑问道:“陈老,您知道咱们宁海在那些方面闻名全国吗?”

陈清达思忖道:“它作为海滨城市,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是走到全国的前列的。它的经济增速应该是最有名的吧?”

张书记又笑道:“看样子您真的不知。”

“那到底啥方面有名气?”

“医疗方面!”

“医疗方面?”

“是的。伴随宁海的经济快速发展,这里的医疗事业也发展很快,尤其一些科目在全国都是领先的。就比如治疗脑瘤方面。”

陈清达心里一动:“我也略有耳闻。不知道对我脑壳里的这颗大肿瘤是否有办法?”

“应该没有问题。咱们宁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就是以脑外科为专长,那里云集了许多脑外科专家,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脑病患者就医。”

陈清达虽然很动心,但也很谨慎:“我长的这个脑瘤可不是一般的脑瘤,不仅体积大,而且还是一个异形。压迫了许多大脑皮层神经。如果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终身植物人。正是因为手术风险太大,我才放弃了治疗。因为我宁可少活,也不愿意做长寿的活死人。那样就太拖累国家了。”

张书记虽然不太清楚他的脑瘤严重程度,但依旧自信满满:“您放心吧,在市一院还有一位享誉国内外的脑外科专家章教授。据说他做过无数疑难的手术,从来没有失败的例子。”

“哦,真是这样吗?”

“哈哈,我能骗您老吗?他还曾经为一位外国前元首做过脑科手术呢。”

陈清达不禁怦然心动,一直黯淡伤感的眼神射出了希望之光。

张书记当即表示:“您在这里先休息两天,我马上做出安排。”

陈清达没有理由拒绝,他的眼角噙满了泪水。自己真的能度过生命中的这一劫吗?

他虽然过了古稀之年,但还不算是长寿。有许多跟他同龄的老干部,还在工作呢。他实在不甘心就这样离开。就是因为这个脑瘤,对他的精神打击相当大。对于一切都充满了绝望。

其实,他并不怕死,尤其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经过过生死考验的老革命。但他实在不想离开他生命中最珍爱的一件宝贝,那就是他的独生女儿。他的嘴上没说,但心里却喃喃道:“丽娟,你还好吗?”

张书记从小洋楼回到市里,并没有先回他的工作部门,而是先去了市第一人民医院,并直接找到了林院长。

林院长一听是市里的一把手过来指导工作,自然不敢怠慢,立即组织院里的领导班子整齐的迎接。

张书记跟这位女院长很熟悉了,经过几句的寒暄,便转到那些陪同人员身上。

“林院长,我咋没有看到章教授?难道他在做手术吗?”

女院长摇摇头:“不,他不在医院。”

张书记猝然一惊:“他怎么会不在医院?”

“他身体最近不太好,一直在家休养。”

张书记的眉头拧成了一股绳:“林院长,我有话要单独对您讲。”

女院长一看上级领导一副凝重的样子,便猜测有重大事情,于是冲他一探手:“请您跟我去办公室里谈吧。”

张书记示意她先走,自己跟在了后面。结果,把陪同的工作人员和迎接的医院其他领导都晾在了那里。

在女院长的办公室里,张书记把那位老革命的情况以及病情向女院长详细讲述了一遍。

女院长恍然大悟:“您的意思是让章教授做这例手术?”

“是的。不知道章教授的身体是不是允许。”

女院长则表示:“张书记,这件事没有您想的那么简单。那位老干部的病情是否需要手术,还需要住院做深一步的检查。如果适合手术,我们这里不止有章教授一位脑外科专家。还有别的权威专家,也可以为老干部做脑科手术。”

张书记叹了一口气:“林院长,不瞒您说,陈老的病情在内地许多大医院做过详细的检查。据说他的脑瘤很特殊,又因为年事已高,手术成功的概率特别低,令很多脑外科专家望而却步。而他的手术是不能有任何闪失的。”

女院长脸色一变:“难道这样危险的手术不准失败”

张书记的态度斩钉截铁:“是的。他不仅仅是一位老革命,更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上级领导明确指示,决不能让陈老有任何的闪失!”

女院长顿时瞠目结舌:“这···对任何医生来说,都是莫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