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癌前革命
5641200000009

第9章 癌症患者的饮食调养

“营养越丰富,癌细胞扩散得越快”,这让很多患了癌症的人在化疗期间对饮食感到茫然,加上周围亲朋好友五花八门的建议,更是让患者无所适从。那么,得了癌症到底应该怎么吃、吃什么、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癌细胞迅速扩散与饮食密切相关

王女士今年47岁,一个月前医院确诊她患了乳腺癌。面对突如其来的噩耗,王女士有些惊呆,不知所措,所幸发现及时,还处于癌症早期,治愈的几率很大。为了早点康复,王女士积极配合医生的工作,每天都保持愉快的心情。

有一次,王女士听一个朋友说营养越丰富癌细胞扩散得越快。于是,她开始有意地控制自己的饮食,每餐粗茶淡饭,只吃蔬菜水果不吃肉,生怕吃得太好癌细胞扩散得越厉害。由于长期营养不良,王女士变得越来越虚弱,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增加营养,真的会促进癌细胞的成长、扩散吗?其实这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相反,癌症患者在治疗期间合理增加营养很有必要。营养摄入不足很容易引起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又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力,降低机体与癌症的抗争能力,不利于身体康复。

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患了癌症,不是茶饭不思,就是只吃蔬菜水果,生怕营养太丰富而促使癌的生长和转移。其实癌块转移不是因为营养太丰富,而是营养不良。

美国营养专家费希尔说:“葡萄糖可以促进癌的生长和转移,蛋白质和脂肪却可以阻止癌的生长和转移。可能是葡萄糖的小分子结构,容易进入癌细胞内,从而加剧了癌细胞的无氧酵解,而蛋白质和脂肪等大分子物质不能进入癌细胞的液态镶嵌结构细胞膜,反而阻止了癌细胞的通透性,限制了癌细胞的营养和生长。当然也不能排除蛋白质和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对于癌细胞的包裹,阻止了癌细胞膜的流动性,可能限制了癌细胞的阿米巴运动和转移。”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患了癌症只吃蔬菜水果是不行的,荤素搭配,保证膳食平衡、营养全面,才能有效抗击癌症。

刘纯为什么鼓励病人喝肉汤

刘纯是明朝太祖朱元璋时期的太医,因“治”死了朱元璋最喜爱的妃子徐仪华而戴罪立功——在监狱中以囚试医,研究乳腺癌的防治问题。

经过长期的研究,刘纯得出结论:求生必须有胃气。刘纯说癌症病人不是死于“病”,而是因为没有胃气、饥饿感,在很大程度上是“饿”死的。癌症患者在发病前,相当长的时期内会不思饮食;被诊断为癌症后,进行治疗时体力不足,再加上药物副作用影响,患者更是没胃口吃饭,而这就会影响到病人体力的恢复和治疗效果。

一个人染上疾病时,要先进行调养,等到身体好转后再用药治疗,这样人很快就能康复,如果不先调养,就开始治病,会是九死一生。试想,如果一个人已经病得奄奄一息,这时给他开刀、下药,那无疑是雪上加霜,伤口撒盐。这就好比盖楼,如果不先把地基打好,那么上边盖得再漂亮、盖得再高,最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早晚会倒塌。因此,刘纯说要提升癌症的治疗效果,就要提升胃气。事实也证明,刘纯以后的太医,采用这种先提升胃气,再进行治疗的方法去治病,不仅没有把皇宫变成大病房,而且确实保护了太医自家的身家性命,当然也能升官发财。所以,明朝、清朝的太医才会供奉刘纯,把他当成太医的保护神。

刘纯认为提升胃气就要多喝肉汤,他介绍了四种提升胃气的汤:牛筋汤、肉皮汤、瘦牛肉汤、有鳞的河鱼汤。为什么肉汤可以有效提升人的胃气呢?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方式是:先将食物磨碎成小分子物质,然后再在各种酶的作用下消化吸收。西医的营养学里有一种叫“要素饮食”的方法,就是将各种营养食物打成粉状,进入消化道后,即使在人体没有消化液的情况下,也能直接吸收,这种方法是在不能吃饭的重症病人配鼻饲营养液时常用到的。而汤无疑是最细小的物质,进入人体后会很容易进入血液循环,滋养脏腑。

所以,对胃口不好、体力较弱的癌症患者来说,喝汤、吃些流质食物可以迅速提升胃气,加快气血的生成,促进身体的健康。

关于癌症患者忌口问题

饮食上的忌口是很多癌症患者非常关心的问题。有人说有些食物会使癌细胞扩散,需要忌口,果真如此吗?从实际情况来看,没有一位患者是因为吃了某种东西而引起癌症复发的;相反,不少癌症患者很多东西都不吃,最后导致癌症复发了。

很多人说得了癌症,鸡、海货、蟹等就不能吃。下面我们就以此为例,探讨癌症患者的忌口的问题。

首先,鸡是大补元气的,因此对元气亏损的癌肿病人是适合的。《神农本草经》中把鸡列为上品,所谓上品,是指可以“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不老延年”的药品和食品。癌肿属于虚损,不需忌鸡,在民间流传的治癌土方中也有鸡,例如,有一个土法叫口蘑炖鸡,将口蘑和鸡一起炖,用于治疗肝癌和其他癌肿,治疗效果虽然不一定很好,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癌肿不必禁食鸡。

当然也有一些癌肿病人确实需要忌鸡,因为按照中医的理论,鸡属于热性的食品,故当癌症患者发热、口舌厚腻、食欲较差时当然也应该少吃或不吃。

其次,忌海货也是没有什么根据的,不少海货在抗癌上还很有用。海货有一个作用叫“软坚”,即消散肿块,中医抗癌方中,常用的海藻、昆布、海带,这些都是海货,食品中的海参、海马、海蜇、海鳗、鲍鱼、紫菜之类的,同样有这样的作用。

蟹有破血的作用,癌肿病人有时会表现为血淤,蟹正是适合的食品。在民间流传的土方中,蟹壳炙灰可以治疗乳腺癌,蟹爪也有同样的作用。所以说,泛泛地讲癌症病人忌蟹是不正确的。蟹属于寒性食品,表现在寒证的,就应该忌蟹。另外,蟹黄滋腻,难以消化,消化不良的癌肿病人不宜食用蟹黄。但蟹味鲜美,食欲不振的时候,吃蟹对刺激食欲是非常有好处的。

大家还应该知道,在中医的传统里,忌口不是绝对的,还要懂得变通。本来根据情况应该忌口的,但是由于病情的需要,可以而且应该不忌口。这在中医历代的医书、医案中都可以找到例子,中医认为“胃为水谷之海,不可虚怯,虚怯则百邪皆入矣,或思荤茹,虽与病相反,亦令稍食。若专以淡粥责之,则病人不说而食减,久则病增损命,世俗误入矣”。

这是一段非常正确的话,病人想吃什么,就应该吃什么,这样胃口可以开,可以进一步吃其他食品,使体质好转。假如病人想吃而不给他吃,则食欲不能好转,久则病增损命,也违反了忌口的目的。忌口的目的,无非是希望癌肿治愈、身体康复,若影响这一目的,就失去了忌口的意义。因此需要变通,中医有“忌口太过之罪”一说,一切都要适当,都要合理,不可盲目施行。

总之,对癌症病人来说,忌口是需要的,忌口的依据是中西医学理论和大量的临床经验,应根据具体情况,予以变通。

如何选用保健品

患了病,很多亲朋好友都来探望,各种补品、保健品也蜂拥而至,家人为了让患者早点康复,也大量购买保健品,那么癌症患者该如何选用这些保健品呢?

癌症病人的体质有阴阳虚实的不同,补品则有寒、热、温、凉、平等不同性质。为此,应该因人而异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保健品,一般采取平补、凉补、温补与峻补4种补法。

1.平补法:宜选以甘平为主、不含不热、不腻不燥、补性平和的补品,癌症病人可长期选用,尤其是气虚者,如山药、薏仁、扁豆、莲子、芝麻等。

2.凉补法:宜选有清热凉血,并具有滋补而不滋腻的保健品,适用于身体虚弱、阴虚火旺或气阴两虚者。常用凉补品有鸭梨、菱角、蘑菇、香蕉、柿子、百合、西瓜、苦瓜等。

3.温补法:宜选温热的补品,适合气虚、阳虚的患者。温补品有羊肉、鸡肉、大枣、桂圆、杏仁、桃、杏、黄鳝、海虾等。

4.峻补法:宜选较热补益作用的食物,主要用于病人元气暴脱、亡阴等。常用的峻补品有人参、附子、肉桂、鹿茸、人胎盘等。

对于癌症病人来说,凡是补养、扶正、驱邪、滋阴、壮阳、活血、散寒的保健食品,一般都可以适量合理地食用,虽然达不到治疗癌症的效果,但对于增强身体的抗癌能力还是有一定作用的。不过应该明白,保健食品只能在营养方面发挥某种程度的作用,而绝不能替代抗癌药物,不可舍本逐末,迷恋于保健食品而淡化正规的抗癌治疗;否则,会贻误病情,造成不良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