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癌前革命
5641200000017

第17章 通则无病,防癌需要保证经络气血的畅通 (1)

“通则不痛”,“通则无病”。在中医看来,癌症的发生和经络、气血有关,经络淤滞、堵塞,气血不流通,癌症就容易登门造访;经络畅通,气血动力十足,运转正常,则百病不侵。因此,要想预防癌症,就要保证经络气血的畅通。

防癌,保证经络的畅通很重要

当癌症袭来时,任何治疗手段都只能算是补救措施,即使补救有效,也难以让身体恢复到最好的状态了,所以做好癌症的预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中医认为,经络不通是患癌症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预防癌症就要保证经络的畅通。《黄帝内经》记载:“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经络是联系全身的网络系统,就像我们城市的道路系统,也像地下的供排水管道系统,纵横交错,把全身各个部分联系起来。人体的各种气血精微物质和各类信息都是通过这个网络系统传送、传播到身体的各个角落。具体而言,经络有以下作用:

1.联络脏腑,沟通全身

经络学说认为,正是依靠着经络的作用,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才构成一个整体,保持相对的协调与统一,来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

2.运行气血,营养脏腑

经络是人体气血的重要通路,全身各组织器官只有得到气血濡润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经脉,古人认为就是血脉,认为其在人体内循环无端,与现代医学中的血液循环有相似之处。

3.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人体重要的两种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气是营气和卫气,营气行于脉中,而卫气行于脉外,通过经络系统使营卫之气分布周身。当外邪侵袭人体时,经络系统起相应的反应,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维持机体对外在环境的适应和平衡。

经络可以控制人体的一切功能,具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的作用,也就是说,生命是否存在,决定于经络;疾病之所以发生,是由于经络活动出了问题;疾病之所以能得到治疗,也是由于经络的作用。

经络是人体的一条通道,是气血的通道,具有神奇的功效,要预防癌症,就必须保证经络的畅通。

经络也有作息时间:要顺应,不要对抗

人体生物钟都有作息时间,到什么点做什么事,按着规律来,才能保证机体的正常运转,人也才会少生病。经络作为人体的一部分,也有它的作息时间,要想保证经络的畅通,预防癌症,就要顺应经络的作息时间,不要违逆。

1.胆经——子时当令

胆经是体内循行线路最长的一条经脉,它从人的外眼角开始,沿着头部两侧,顺着人体的侧面向下,到达脚的小趾和小趾旁倒数第二个脚趾(次趾),几乎贯穿全身。

敲胆经的最佳时间应该是在子时,也就是夜里的11点到凌晨1点这段时间,因为这段时间是胆经当令,早睡的人可以提前一些。经常熬夜的人应该有体会,到夜里11点钟的时候,觉得很有精神,还经常会觉得饿,这就是胆经当令,胆主生发,阳气在这时候开始生发了。但是大家一定注意,不要觉得这个时候精神好就继续工作或者娱乐,而最好在11点前就入睡,这样才能把阳气养起来。每天敲胆经300下,胆经顺畅了,人所有的忧虑、恐惧、犹豫不决都随着胆经的通畅排解出去了,该谋虑时谋虑,该决断时决断。

2.肝经——丑时当令

肝经起于脚大拇指内侧的指甲缘,向上到脚踝,然后沿着腿的内侧向上,在肾经和脾经中间,绕过生殖器,最后到达肋骨边缘止。

肝经在凌晨1~3点的时候值班,也就是肝经气血最旺的时候,这个时候人体的阴气下降,阳气上升,所以应该安静地休息,以顺应自然。另外一个养肝气的方法就是按摩肝经,但是我们又不可能在凌晨1~3点的时候起来按摩肝经,怎么办呢?可以在晚上7~9点的时候按摩心包经,因为心包经和肝经属于同名经,所以在晚上7~9点时按摩心包经也能起到刺激肝经的作用。

3.肺经——寅时当令

手太阴肺经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一条经脉,它起始于胃部,向下络于大肠,然后沿着胃上口,穿过膈肌,归于肺脏。再从肺系横出腋下,沿着上臂内侧下行,走在手少阴、手厥阴经之前,下向肘中,沿前臂内侧桡骨边缘进入寸口,走向大鱼际部,沿边际,出大指末端。它的支脉交手阳明大肠经。

我们知道,肺为娇脏,很容易出现问题,当肺的正常功能失去平衡时,就会出现咳嗽、气喘、胸闷等呼吸方面的疾病,以及各种皮肤病。所以,我们要格外爱护肺经。

按摩肺经的最佳时间应该是早上3~5点,这个时辰是肺经经气最旺的时候,但这时候正是睡觉的时间,所以可以改在上午9~11点脾经旺时来按摩,也能取得同样的效果。

4.大肠经——卯时当令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末端的商阳穴,沿食指桡侧,通过合谷、曲池等穴,向上会于督脉的大椎穴,然后进入缺盆,联络肺脏,通过横隔,入属于大肠。

大肠经当令的时间是早上5~7点,这时候大肠经运行最旺盛,按摩效果也最好。大肠经很好找,你只要把左手自然下垂,右手过来敲左臂,一敲就是大肠经。敲时有酸胀的感觉。

5.胃经——辰时当令

胃经有两条主线和四条分支,主要分布在头面部、胸部、腹部和腿外侧靠前的部分。胃经在辰时当令,就是早晨的7~9点之间,这段时间一定要吃早饭,因为这个时候太阳一般都升起来了,天地之间的阳气占了主导地位,人体内也是一样,处于阳盛阴衰之际,这个时候人应该适当补充一些阴,而食物就属阴。

6.脾经——巳时当令

脾经的循行路线是从大脚趾末端开始,沿大趾内侧脚背与脚掌的分界线,经核骨,向上沿内踝前边,上至小腿内侧,然后沿小腿内侧,与肝经相交,在肝经之前循行,上膝股内侧前边,进入腹部,再通过腹部与胸部的间隔,夹食管旁,连舌根,散布舌下。

当脾经不通时,人体还会出现一些常见的慢性病,如身体的大脚趾内侧、脚内缘、小腿、膝盖或者大腿内侧、腹股沟等经络线路会出现冷、酸、胀、麻、疼痛等不适感;或者全身乏力,疼痛、胃痛、腹胀、心胸烦闷、心窝下疼痛;另外,还有舌根发强、饭后即吐、流口水等。

以上症状都可以通过脾经去治,最好在脾经当令的时候按摩脾经上的几个重点穴位,如太白、三阴交、阴陵泉、血海等,上午9~11点正处于人体阳气的上升期,这时疏通脾经可以很好地平衡阴阳。

7.心经——午时当令

按摩心经的最佳时间应该是午时,即11~13点,这个时候人的阳气达到最盛,然后开始向阴转化,阴气开始上升。这时人们最好处于休息状态,不要干扰了阴阳的变化。中午吃完饭小睡一会儿,即使睡不着闭着眼睛休息一下也是很好的。

心经起始于心中,出于属于心脏的系带(心系),穿过膈肌,经于小肠。它的一条分支从心系分出,上行于食道旁边,连系于眼球的周围组织;另一条支脉从心系五行至肺,向下是手腋下,沿上臂内侧后缘,走手太阴、手厥阴之后,向下到肘内,沿着臂内侧后深,到腕后豌豆骨部进入手掌内后边,沿小指的桡侧出于末端,接手太阳小肠经。

8.小肠经——未时当令

下午1~3点(未时)是小肠经当令,这段时间小肠经最旺,它的工作是先吸收被脾胃腐熟后的食物的精华,然后再进行分配,将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输入脾脏。因此,中医里说小肠是“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肠有热的人,这时会咳而排气。

小肠经当令时,人体主要是吸收养分,然后重新分配,以供下午的消耗,因此,我们应在午时1点前用餐,而且午饭的营养要丰富,这样才能在小肠功能最旺盛的时候将营养物资充分吸收和分配。

小肠经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去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去肘内侧两骨之间,向上至肩部。

9.膀胱经——申时当令

在中医里,膀胱经号称太阳,是很重要的经脉,它从足后跟沿着后小腿、后脊柱正中间的两旁,一直上到脑部,是一条大的经脉。下午3~5点为申时,这是膀胱经当令的时段。在申时,膀胱经很活跃,它又经过脑部,气血也很容易上输到脑部,所以这个时候应该学习。

10.肾经——酉时当令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小孩子的志气特别高,他们会憧憬着长大了当科学家、发明家。孩子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志向,是因为肾精充足。如果孩子年纪轻轻就委靡不振,甘于平凡,那可能是肾经不通,父母要及时帮孩子按摩肾经。

肾经的具体循行路线是:由足小趾开始,经足心、内踝、下肢内侧后面、腹部,止于胸部。孩子的肾经如果有问题,生理上通常会表现出口干、舌热、咽喉肿痛、心烦、易受惊吓,另外,还有心胸痛、腰、脊、下肢无力或鸡肉萎缩麻木、脚底热、痛等症状。

每天下午5~7点,也就是酉时,是肾经当令的时间,有上述症状的人,可以考虑在此时按摩肾经。

11.心包经——戌时当令

心包经是从心脏外围开始的,到达腋下三寸处,然后沿着手臂阴面中间的一条线,止于中指。晚上的7~9点,即戌时,是心包经当令的时刻,心情经常不好、郁闷的人,这时候沿着心包经的循行路线拍打拍打,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12.三焦经——亥时当令

三焦经围着耳朵转了一圈,耳朵的疾病通常找它。我们知道五脏六腑不是孤零零地悬在那里,一定要有个东西将它们连缀起来,三焦经就是连缀五脏六腑的这个系挂、这个网膜,所以三焦经一定要通畅。如果三焦经不通,出现病症的话,首先就会影响到耳朵。

此外,大多数胖人三焦经是阻塞的,而且这种阻塞的情况通常都在其没有真正肥胖的时候就出现了。三焦经的阻塞,使得经络中的组织液流动出现了障碍,导致垃圾的堆积,长时间的垃圾堆积最终形成了肥胖。

晚上9~11点(亥时),这段时间是三焦经当令,此时敲打三焦经,可以防治有关耳朵的疾病。

任督二脉一通,天下无敌

任脉和督脉,属于奇经八脉里的东西,对于人体来说,这两条经脉是最重要的。

“任”有担任、任养之意。任脉是统领所有阴脉的,与全身所有阴经相连,凡精血津液都是任脉管理的,所以它也被称为“阴脉之海”。而督脉统领人体所有的阳经,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所以它被称为“阳脉之海”。

任脉统领人体所有的阴经,督脉统领所有的阳经。按照阴阳理论,男为阳,女为阴,男人的生殖能力在很大程度上由督脉决定,而女人的生育能力由任脉决定。

武侠小说常将打通任督二脉当成功力提升的一大要件,用中医理论来分析,这两条重要经脉对保健确有功效。人体有病往往是任督二脉不通,所以打通任督二脉对预防癌症、维护身体健康十分重要。

怎么打通呢?道教里的内丹功——小周天的修炼就是在任脉和督脉上炼的,我们不妨学习一下。

1.调形

调形就是调身,把身体的姿势调整好了。

坐在椅子的前三分之一处,两腿与肩同宽,自然垂放在地上,两手四指交叠,劳宫穴相对,拇指相接触,放在下丹田的下方;头正,颈松,含胸拔背,胸要微微地内收,背要挺拔;下颌内收,头不要抬起,两眼先平视,然后微微闭上。

2.调息

即调整呼吸,调呼吸的时候要只关注呼气,不要关注吸气。

首先让每次呼气都呼到中丹田、膻中穴的位置。随着呼气,每呼一次气下行到中丹田一次,这样,中丹田慢慢地就会有感觉了。中丹田微微发热,有气感了,再继续往下炼。随着呼气,气下行到下丹田。下丹田随呼气和吸气自然地收缩、隆起。先有意地去加大腹部的收缩、隆起,随着下丹田的气感增强,就不要再用力了,最后是自然而然地呼吸,不要刻意关注。

3.调神

其实,调神贯穿于修炼内丹功的全过程中。首先一开始要排除杂念,心神清静,然后集中意念。当气行到下丹田时,意念想到下丹田的位置微微发热;然后,再意想下丹田里的精气在慢慢转动,精气充满下丹田,充满整个腹部,然后慢慢温暖、慢慢发热,并越来越热。下丹田精气充满、温热要经过很长时间的修炼,因人而异。

下丹田有气感,非常重要。只有等到下丹田有了很强的气感,才能接着往后炼,沿着督脉开始往上行走;气行走到下关,也就是在命门穴和阳关穴之间,这个位置也微微发热;有了气感以后,继续往上面炼,炼到中关也就是夹脊穴的位置;这个位置有了气感了,再继续往上炼,就到了上面的上关,也就是玉枕穴的位置;这里有气感了,再继续往上到头顶——百会穴;从头顶百会穴继续往下,先到上丹田,两眉之间微微地发热、发胀;上丹田有了感觉,继续往下行,这样,人中跟任脉连在一起,像这样不断循环,就打通小周天了。

打通了小周天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在修炼的时候,如果没有感觉,不要着急,也不要刻意去用力,这是自然而然的。总之,要把握火候。

保障穴位正常工作的方法

如果把经络看成公交车线路,那么穴位就是公交车的各个停靠点,是车站,而要想让整个线路都通畅运行,首先要保障公交车站点不发生拥堵、滞留。对于人体来说,要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