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在哈尔滨有一个温暖舒适的家,但她一年四季都难得回家。她的母亲说:女儿到特勤中队6年了,娘俩至今没有在一起逛过街,孩子把整个心思都用在消防工作上了。杨丹把人生最美的青春献给了消防灭火事业,她的回答铿锵有力:因为热爱,只有热爱才会付出,是战士,就要冲锋陷阵;干消防,就要赴汤蹈火。
【职场感言】
敬业表面上看起来有益于公司,有益于老板,但最大的受益人还是自己,我们把敬业当成一种习惯的时候,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就能从全身心投入的工作中周到快乐。就像杨丹一样,总是能发现工作中的乐趣,斗志昂扬地去攻占工作中的制高点。
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总是有人工作懒散,得过且过,毫无激情,在某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很多年,却得不到提升,始终拿着微薄的薪水。
你敬业,老板就会看重你,必然把更多的发展机会交给你,你不是也得到了好处了吗?把工作视为等价交换,拿一分钱干一分钱的活,甚至还想方设法偷懒,固然你可以自己捞点便宜,但是也会给老板带来损失。但是,老板所损失的仅仅是某个员工的工资而已,你损失的,却是你自己的前途,你可能永远也得不到老板的重用和赏识了。
所以说,从表面上看,你对你的工作敬业,是有益于公司,有益于老板的,但其实最大的受益者还是你自己。如果你在工作中能够敬业,并把敬业变成一种习惯,你会一辈子从中受益。
一个人想要在职场获得成功,就必须改变自己对工作的态度,无论什么事情都必须竭尽全力。因为一件事情的意义绝不是事情本身,它往往能决定你日后更大事业的成败。一个人一旦领略了全力以赴工作能消除工作辛劳这一秘诀,他就掌握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了。
重视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你就会发现自己是最大的赢家。在任何时候,你都应该记住:敬业最大的受益人就是你自己。
【劳动者语录】
我向前一步大家就会看到有希望,如果我撤退,那就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杨丹
李桓英:大爱铸医德
【事迹回放】
李桓英教授194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一年后留学美国名校霍普金斯大学,1950年起在世界卫生组织任职。1958年世界卫生组织又对她提出续签5年合同的聘请,然而李桓英却毅然选择了回国:“我的祖国现在仍然是一穷二白、百废待举,我身为她的儿女理应尽微薄之力……”这“微薄之力”一尽就是50年。
2007年1月29日“世界防治麻风病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现症麻风病人数由建国初期的约52万人,减少到现在的6300多人,这些数字标志着中国已经走出了麻风病时代!52万到6300人,这其中凝聚着李桓英教授抗击麻风病50余年的心血。50年来,她先后为病区患者筹集医疗药物、器材共数百万美元,捐赠15辆吉普车用于麻风病区的医疗工作,而她自己却依然坚持每天乘坐公交车上下班。
李桓英带领的麻风病研究实验室在我国率先开展了非隔离短程联合化疗。她身体力行,从不穿得像防化兵一样去看病人,对病人伸出来有些迟疑的手,她总是一把抓住,李桓英一次次地到病区,和病人接触,一步步地教会当地医护人员如何做标本……
在李桓英的办公室里有一张云贵川交通图,上面插了20多面三角旗,那都是她足迹所到之处。西双版纳等七个麻风病发病率较高的州和县是李桓英选定的试点,从北京坐火车到那里要用几天,然后还要换乘汽车,再走六七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这些所谓的山路,都是牛马踩出的、只容一人行走的羊肠小道,有的地段一边是山,一边是悬崖。由北京走一趟麻风寨,即便是年轻人也会累得几天爬不起床,而年近花甲的李桓英却硬是挺了下来。李桓英就是凭着这种心态和精神,始终走在防治麻风病医疗队伍的最前沿,一点一滴地改变着许多麻风病人的命运。
如今,已经87岁高龄的李桓英教授,虽然不能像年轻时那样常年战斗在防治麻风病第一线,但是她仍然坚持每年到那里调研一次。
一生致力于祖国医疗事业的她至今仍孑然一身,没有小情小爱,卿卿我我,但对麻风病患者毫无保留的奉献,却使得这位老人周身散发着大爱无私的光辉。她用自己渊博的学识,开阔的心胸,无畏的行动,铸就起白衣天使高尚的道德丰碑!
【职场感言】
李桓英不光做到了在其位,谋其事,甚至不在位的时候,也时刻挂念着工作。
孔子说:“在其位,谋其政。”一个人应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家要扮演好自己的家庭角色,在社会上也应该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这样的人才是一个称职的人。
在现代职场,孔子的这一思想也是值得人们深思的。一个人既然得到了一份工作,就必须竭尽全力把它做好。不管他本人是否喜欢这份工作,也不管工作的条件是否被他所认可,既然接受了这份工作,就是作出了承诺,必须实现,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也不应该寻找任何借口。
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真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的人少之又少。很多人都是“身在其位,心谋他政”,眼睛盯着更好的职位,慨叹自己空有才华却无处发挥。在抱怨中,自己的工作也耽误了,这样的员工是不称职的,而且还错过了很多宝贵的职业发展的机会。
有一位著名的跨国公司总裁曾告诫自己的员工:“要么奉献,要么走人。”不论哪一级的工作人员,都必须“在其位,谋其政”,不要懈怠自己的工作与职责。这位总裁在位期间,从不允许员工在工作中悠然自得,更容不得员工在他的面前找一些理由来搪塞自己的过失。
工作就是你的责任,当你确实需要帮助时,公司会为你提供必要的人力、财力的资助,这对你来说已经足够了。你应该明白,一个员工的任何懈怠、拖延、不负责任,都会给公司造成损失。如果每一位员工都只想着回报,而不能在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上有所奉献,公司的业绩就不会有突破,个人的利益也会受到损害。
只要你留心观察那些在职场中获得成功的人就不难发现,这些人不论做什么事情,都是“身在其位,心谋其政”,认认真真用心去做,所以,他们往往能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正因如此,他们总能在职场中获得成就梦想的机会。
【劳动者语录】
我已经这么一大把年纪了,名啊利啊的对我还有什么重要?我倒宁愿多去医治几个病人。医不讳病,治病救人是医务工作者的天职,麻风病即便比恶魔还恐怖,我也要和它一斗到底!
——李桓英
宋鱼水:人民满意的好法官
【事迹回放】
宋鱼水的外表与人们想象中的法官形象有很大差距。温婉和煦,即使是法袍加身的审判庭上,也从不疾言厉色,咄咄逼人。与宋鱼水认识的人描述她时用得最多的形容词是“朴实、谦虚”。好友马秀荣干脆说,“她是个典型的中国妇女”。
她不厌其烦、连续数小时倾听当事人情绪激烈、语无伦次的陈述;无论时间多长,当事人的身份和举证能力如何,永远目光直视对方,这是她有名的庭审风格;一位老作家因为稿酬问题告到法院。庭审中,这位老作家用诗一样的语言来回十几遍反复阐述自己一个观点,旁听的人打起了瞌睡。但作为审判长的宋鱼水,目光却一直没有离开当事人。直到他们没有新的说明了,宋鱼水才向双方讲解出版合同方面的法律规定,老作家仔细地听着宋鱼水的讲解,突然出人意料地说:“法官,我接受被告的方案。这事发生后,你是第一个完完整整听完我讲话的人,你对我的尊重让我信任你,我尊重法庭的意见。” 她是货真价实的“永动机”,无刻不在运转,不知疲倦。同事李颖和她一起办理《十送红军》的著作权侵权案,当时,仅开庭笔录就达四、五十页,还要收集、调阅大量相关资料。李颖看到,宋鱼水不仅逐字阅读相关法律文件,连音乐入门的书籍也每本都不轻易放过。
一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一位普普通通的基层法官,一位普普通通的知识女性,11年的法官生涯, 1200多件判断公正的各类民商事官司。
法院院长这样评价她:十多年来,她没有一件判案不公,没有一件被投诉或举报,没有办过一件人情案。
同事说:她用她沉默、温柔却无比坚强的法官的力量,用她对人民、对法律的赤诚之心,教会了我怎样去实践一个法官的理想,怎样守护心中的天平!
她审理的案子代理律师败诉以后给她送来一面锦旗:“辨法析理,胜败皆服”。
【职场感言】
宋鱼水的成功在于她付出的全身心,投入得彻底。始终兢兢业业,做好在职的每一天,做好在职的每一件事情。工作上,有时候敬业比能力更重要。
在工作中,总是有许多人喜欢作壁上观,他们总说等到“万事俱备”之后才投入这场赛局当中。当报酬令他们感到满意的时候,他们才愿意投入一些心力。当他们确定自己的努力会受到注意的时候,才会认真一些。
如果把工作比做航船的话,敬业的员工总是坚守着航向,这个航向是他们自己给自己确定的,即使有大风大浪,他们也能镇静地掌稳船舵,驶向远海。相反,那些缺乏敬业精神的员工,他们的航向一会儿往东,一会儿往西,他们的许多时间都浪费在寻找工作上,却一次次被拒之于工作的大门外。
如果现代企业想要登上成功的最高阶梯,它的每个员工都要明白:“敬业比能力更重要。”我们也注意到,在现实生活以及工作中,敬业的精神经常被忽视,人们总是片面地强调能力。
的确,战场上直接打击敌人的,是能力;商场上直接为公司创造效益的,也是能力。而敬业,似乎没有起到直接打击敌人和创造效益的作用。可能正是因为这一点,导致人们重视能力而忽视了敬业。
人力资源考官在招聘新职员时,关注的总是“你有什么能力”、“你能胜任什么工作”、“你有什么特长”之类关于能力方面的问题,而很少关注“你热爱自己所做的事吗”、“你觉得你应聘的工作是无聊还是有趣”、“你会为顾客带来什么样的服务”等关于敬业的问题。
事实上,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或在哪个领域工作并没有多大关系。只有工作中的不懈努力,才是能否成就事业的关键,这就是敬业的精神。
劳动语录:
我最中意的角色就是法官!
——宋鱼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