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民把优秀的前辈当做榜样,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像他们一样刻苦努力对企业负责,更为可贵的是,他还以身作则,处处身体力行用铁人的精神去影响他的团队,影响队员像自己一样优秀,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带领他们像自己一样对企业负责,积极地用自己的行动带动和改变企业的气候。
【职场感言】
企业的员工可以分为三种:不胜任自己工作的人、将工作做得很好的人,以及不但自己优秀,还能带动周围人优秀并为企业创造无限价值的人。第一种人终将被企业淘汰,第二种人是受企业欢迎的人,第三种人是改变企业气候的人。优秀的员工不但要受企业欢迎,更要成为改变企业气候的人。
韦尔奇把员工分为A、B、C三类:A类员工:他们激情满怀、思想开阔,不仅自身充满活力,而且有能力影响和带动自己周围的人,他们被称为改变企业气候的人。B类员工是将工作做得很好的人,他们公司的主体,也是业务经营成败的关键,是企业最受欢迎的人。C类员工是指那些不能胜任自己工作的人。他们更多的是打击别人而不是激励,他们是企业要淘汰的人。
对于韦尔奇而言,他是这样对待三类员工的:
A类员工得到的奖励应当是B类的2~3倍。对B类员工,每年也要确认他们的贡献,并提高工资。至于C类,则是什么奖励也得不到。
每一次评比之后,我们会给予A类员工大量的股票期权。60%到70%的B类员工也会得到股票期权,尽管并不是每一个B类员工都能得到这种奖励。
失去A类员工是一种损失。一定要热爱他们,拥抱他们,而不要失去他们。每一次失去A类员工之后,我们都要做事后检讨,并一定要追究造成这些损失的管理层的责任。 对于我们自己而言,我们则应作出最明智的选择:不只做受企业欢迎的人,更要做用行动改变企业“气候”的人。
而真正优秀的人就是不仅自己优秀还能带动和影响自己身边的人,帮助别人摆脱平庸走向优秀。用行动影响企业“气候”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更主动、更敬业、更专注的精神;用行动影响企业“气候”是一种职业素养,是一种将个人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紧紧相连、把工作当做事业来做的品质。用行动影响企业“气候”是一种使命,企业呼唤有更多的用行动影响企业“气候”的人诞生来促进企业的发展;
用行动影响企业“气候”的人不但可以为企业带来丰厚的收益,他们自己也能够成为最终的受益者。他们不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而且能够树立自己的职业品牌,成就常青的职业。职场员工不仅要做受企业欢迎的人,更要做用行动影响企业“气候”的人,这是观念层次的上升,也是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劳动者语录】
铁人老队长说过‘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我应该时时处处身体力行,做好表率,用铁人精神带好队伍。
——李新民
孔祥瑞——为企业创造价值是员工的责任
【事迹回放】
孔祥瑞,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煤码头分公司操作一队队长,他拥有大大小小150项发明和创新成果,为企业带来了9600多万元效益,是一名出色的知识型产业工人。
孔祥瑞是一个热爱企业,热爱工作的人,他时常随身带着笔记本,随时记录下在工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他还总是随身携带者书,为的是能在零碎时间里看上一两页。功夫不负有心人,刻苦的学习和钻研终于使孔祥瑞对所有的设备都了如指掌,成为一个真正的行家里手。
孔祥瑞利用自己对各项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技术的熟练,对许多机器的操作技术进行了革新和改造,这些充满智慧和巧思的改造,不仅使工人们用起机器来更加顺手,也方便了机器的维护,更主要的是这些革新还给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
2000年,孔祥瑞带领队里的技术骨干解决了门机因变幅螺杆与螺母摩擦热量过大而“抱死”的技术难题,直接为公司节约资金180万元;2001年,他主持创新“门机主令器星形操作法”,使门机每一次作业可节省时间15.8秒,平均每天多干480吨活,当年创效1600万元;2003年,他主持的“门座式起重机中心集电器”技改项目,被授予国家级实用型发明专利。从2004年起,他还带领科技人员先后完成了翻车机摘钩杆等80多项技术革新。2006年,改进设备电缆,节约维修成本100万元;2007年,攻克“大型机械走行防碰撞装置”难题,创效181余万元,主持研制的“大型机械电缆防出槽技术”获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并创效990万元。孔祥瑞在为企业创出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他所在部门的机械设备使用管理跨入同行业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水平。
孔祥瑞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35年如一日,默默地为企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孔祥瑞不仅自己优秀,他还培养出了一批新的技术能手,
他用自己的成就证明了知识型工人的价值。
【职场感言】
市场经济时代就是一个以业绩论英雄的时代,一切企业以追求业绩为目标。业绩是所有企业的生存法则。无论是名不见经传的企业,还是顶尖的世界500强企业,没有哪一家是不崇尚业绩的。比尔·盖茨说:“能为企业赚钱的人才是企业需要的人。”西门子评价员工就是看业绩、行为方式,而不是看国籍;在沃尔玛,拥有一张MBA文凭不一定能够赢得主管的赏识,除非有杰出的工作业绩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在老板看来,业绩是一个员工实力的最好证明,一个员工的价值就是为企业创造价值。
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无论是生产车间里的普通工人,还是活跃在市场第一线的销售人员,或者是一名总经理,要想脱颖而出就唯有创造业绩。因而,能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的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产,也才能获得更多的报酬。
在工作中,业绩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业绩是企业的生命,也是员工的生命。能为公司带来业绩的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老板给你的薪水最根本的就是要看你所做的事情能产生多大的业绩,能创造多大的价值。再有耐心的老板,也不能容忍一个长期无业绩的员工。所以员工必须树立起强烈的业绩观念,才能出类拔萃。
因此在职场中,业绩就是你的武器,只有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价值,提升自己的业绩,才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优秀员工。相反,只有花架子而无真本领的人,无法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赏识。任何看起来华丽但无实际用处的外在因素,都不能够决定我们的内涵与价值,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唯有靠真本领取得过人的业绩。
所以,一个员工一定要想办法多为公司创造价值或者提高自己创造价值的能力!要相信,只要你有能力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优秀,老板也才会更加认可你,你也才能获得更加完美的职业生涯。
【劳动者语录】
公司把他放在这个位子上,就有责任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孔祥瑞
刘禄祥——引领企业向前发展
刘禄祥是四川永川煤矿一名普通的煤矿工人。永川煤矿已具有50年的开采历史,到2001年资源已近枯竭,职工人心惶惶,管理人员纷纷另寻出路。要让职工看到希望,唯一的出路是开拓新的采区,而新采区面临的瓦斯、地压、地温等恶劣的自然条件让包括一些管理者在内的人员不寒而栗。谁去当开路先锋?时为掘进一队队长的刘禄祥挺身而出,立下军令状,带队啃起了这块事关矿井生存发展的硬骨头。3年里,刘禄祥带领全队100多名职工,每天步行一个半小时,到距地面垂高864米的工作地点,顶着摄氏33度以上的高温,遭遇瓦斯等有毒有害气体的侵害,顶板岩子垮落的危险和钻机轰鸣巨大的噪音,挥汗如雨坚持工作,到2004年底按时形成采区,解除了1200多名职工的后顾之忧,使永川煤矿绝境逢生。
刘禄祥还是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人,他自学计算机网络知识,建立了掘进工艺流程综合监控井下的掘进工作,实现了掘进管理网络化;他独创的刘氏操作法,在公司巡回培训,还得到推广采用;另外他还根据南方特殊的地质构造特点,对掘进工具进行改造,既提高了工效,也减轻了工人们的劳动强度。
刘禄祥带领下的掘进一队的职工,个个达到了小康水平。原因在于刘禄祥有一套独特的经营理念。他经常组织队班开展技术练兵、比武活动,并亲自给职工不间断培训安全生产知识,并在现场手把手将技艺毫不保留地教给职工,造就了永荣矿业公司独一无二的“铁军”。合理的组织、高超的技术,给全队留下的是每年超600米的进尺,为好的收益打下基础。刘禄祥还有着超强的成本管理意识,每一天每一班用多少材料多少钱,他都烂熟于心,还把成本指标落实到每一个人头上,让每一名员工都从自身做起,这样每一年都能为煤矿节约100多万元的成本。此外,刘禄祥还将掘进中的煤炭进行回收,进行有效地资源再利用,此举每年能为矿队增加80多万元的收入。
刘禄祥用自己的行动,一方面想方设法为煤矿节约成本,一方面又大刀阔斧为煤矿创造利润,为永川煤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突出贡献。刘禄祥也成为知识型、创新型煤矿工人的代表。
【职场感言】
常有人说:“公司垮了是领导的事,与我没有关系,大不了换个地方。”这是典型的没有责任感的员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用到员工和企业的关系上应该是:企业兴亡,员工有责。
员工不能是一个旁观者,并不是企业在养员工,而是员工在用自己的成绩养企业,这样企业才能发展,员工才有更大的平台。员工和企业是双赢的。企业中的每一分子都有担负起组织兴亡的责任,只有拉着企业奔跑,才能为组织创造辉煌的前景,也才能为自己打造一片更加广阔的天空。所以,员工必须关心企业的发展,心忧企业的兴衰,与企业一同成长。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保持高度的危机意识是一个员工应具备的思想品质,员工的忧患意识更能决定企业的成败衰荣。
企业中的每一分子都有担负起组织兴亡的责任,只有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做拉着企业奔跑的人,才能赢得企业的辉煌前景,也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打造一片更加广阔的天空。
综观当今世界,企业间更新、淘汰的速度越来越快,呈现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景象。当一些著名大企业江河日下、难挽颓势之时,一大批中小企业却如旭日初升、光华显现。
每天都有新的公司创立,同样每天都有一些公司倒闭,更加明显的是企业的寿命越来越短,企业要想保持昔日辉煌越来越难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竞争是一场不进则退、永无止境的竞赛。
大海航行靠舵手。每一名员工都是企业之船的舵手,都左右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只知道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用业绩推动公司的发展还不够,真正优秀的员工应当将公司的兴亡发展担于一身,主动去做公司发展需要的事,用自己的行动拉着企业奔跑。
【劳动者语录】
为抓好工程质量我们吃了不少苦头,但这10年来从未发生过重伤级以上事故,大家也尝了到了甜头。
——刘禄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