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听星云大师讲人生智慧(精华版)
5630400000004

第4章 认识自己才能超越自己—星云大师谈自知(3)

美孚石油公司董事长洛奇到一家分公司去视察工作,在卫生间里,他看到一位小伙子正跪在地上擦洗黑污的水渍,并且每擦一下,就虔诚地叩一下头。洛奇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何如此。这位小伙子答道:“我在感谢一位圣人,他帮助我找到了这份工作,让我终于有了饭吃。”洛奇笑了,说:“我曾经也遇到一位圣人,他使我成了美孚石油公司的董事长,你愿意见他一下吗?”小伙子说:“我是个孤儿,从小靠别人养大,我一直都想报答养育过我的人。这位圣人若能使我吃饱之后,还有余钱,我很愿意去拜访他。”

洛奇说:“你一定知道,南非有一座高山,叫胡克山。据我所知,那上面住着一位圣人,能为人指点迷津,凡是遇到他的人都会前程似锦。10年前,我到南非登上过那座山,正巧遇上他,并得到他的指点。假如你愿意去拜访,我可以向你的经理说情,准你一个月的假。”这位年轻的小伙子是个虔诚的教徒,他谢过洛奇后就真的上路了。他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最后终于到达了自己心中的圣地。然而,他在山顶徘徊了一天,除了自己,什么都没有遇到。

小伙子很失望地回来了。他见到洛奇后说的第一句话是:“董事长先生,一路我处处留意,但直至山顶,我发现,除我之外,根本没有什么圣人。”洛奇说:“你说得很对,除你之外,根本没有什么圣人。因为,你自己就是圣人。”后来,这位小伙子成了美孚石油公司一家分公司的经理。有一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向记者讲述了上面的故事,并补充了这么一句话:“发现自己的那一天,就是人生成功的开始。任何人只要相信自己,就能够创造奇迹。”

我们的心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是人们不相信自己能够获得成功,才拿不到开启宝库的钥匙。星云大师相信世人之心皆有宝藏,在他看来,一旦我们发现了内心的强大,发现了自己的潜力何在,我们将会从中得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而那时此刻,成功的大门已经向我们缓缓敞开。

【星云开示】

人可以穷,心不能穷。心里的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会开采心里的能源,才是真正的富者。

认识自己,圆满人生

【智慧分享】

茫茫人海,芸芸众生都不过是沧海一粟。在浩瀚的宇宙中,每个人终其一生都是在做一件事:发现自己并好好经营自己。

【人生道场】

神会禅师前去拜见六祖,六祖问他:“你从哪里来?”

神会答道:“没从哪里来。”

六祖问:“为什么不回去?”

神会答:“没有来,谈什么回去?”

“你把生命带来了吗?”

神会答:“带来了。”

“既有生命,应该知道自己生命中的真相了吧?”

神会答:“只有肉身来来去去,没有灵魂往往返返!”

六祖拾起禅杖,打了他一下。

神会毫不躲避,只是高声问:“和尚坐禅时,是见还是不见?”

六祖又杖打了三下,才说:“我打你,是痛还是不痛?”

神会答:“感觉痛,又不痛。”

“痛或不痛,有什么意义?”

神会答:“只有俗人才会因为痛而有怨恨之心,木头和石头是不会感觉到痛的。”

“这就是了!生命是要超越一切世俗观念,舍弃一切尘想与贪欲的。见与不见,又有什么关系?痛与不痛,又能怎样?无法摆脱躯壳的束缚,还谈什么生命的本原?”

六祖又说:“问路的人是因为不知道去路,如果知道,还用问吗?你生命的本原只有自己能够看到,因为你迷失了,所以你才来问我有没有看见你的生命。生命需要自己把握,何必问我见或不见?”

神会默默礼拜合十。

在神会禅师双手合十的刹那,你是否在一片智慧禅光中看到了自己呢?

如星云大师所言,做人应该做一面镜子,时时刻刻通过对自身的关照来反省,不断加深对自己的认识。而现实中,人们常常“认识诸世间,不能认识自己”,就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名僧人问智门禅师:“莲花在尚未出水的时候是什么样呢?”

智门禅师回答说:“还是莲花。”

僧人又问:“那出水之后呢?”

智门禅师:“出水之后就变成了荷叶。”

雪窦禅师恰巧从他们二人身边经过,听到他们二人的对话之后作了一首诗:“莲花荷叶报君知,出水何如未出时,江北江南问王老,一狐疑了一狐疑。”

莲花始终是莲花,正如本来清净的人之本性,但若不能正确认识,一疑才解,一疑又生,不能自己解决,反而事事求助他人,必然在疑惑丛生中迷失自我。

当人迷失在对自我的寻找中时,又怎能以一种坦然与平和的心境迎接生命更多的挑战?

做一个明白人,首先要正确地认识并评价自己,既不可自卑,更不能自傲。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要擦亮眼睛去认识自己、欣赏自己,发现和重用自己,同时又要时刻提醒自己切不可得意忘形,每个人都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不过是偌大宇宙中的沧海一粟。

到底人要认识自己的什么呢?星云大师为困惑中的众生列举了六点:认识自己的环境,认识自己的能力,认识自己的学识,认识自己的因缘,认识自己的家世,认识自己的志趣。当然,这只是每个人需要了解的一部分而已。认识自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好像人必须一步一步攀山越岭,从山中走出来,才能在豁然开阔的视野中看清山的本来面目。

找到自己、认识自己,做一个明白人,才能有一个明朗的未来,到耄耋之年,才不至于悔恨,才不会觉得虚度此生。

【星云开示】

人的一生,只和两种人相处,一是自己,二是他人。在星云大师眼中,人生时空本是一个浑融的圆,所以无论自处,还是处人,就像在画圆,以自觉、自度为圆心,以慈悲、利他为半径,所画出来的就是那个人生时空的圆。

要想将这圆画得圆满,最重要的莫过于认识自己。

当争千秋风景,不图一时风光

【智慧分享】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看起来平淡无奇的诗,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在层层云间,山雾缭绕,人们是否会急于看到山上的景色呢?是否会因沿途的艰难而放弃、止步?

人生又何尝不是在爬山。爬山总是有自己的难处,但难中有苦,苦中有甜。

一个人在遭遇打击后,仍然勇敢地挺直脊梁,人们便能在世事的磨炼中看到他闪光的品格。

【人生道场】

童年时期,星云大师曾写过一篇文章,拿给老师看之后,老师在他的文章下面做了两句批注:“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星云不解,向老师请教后得知,老师是以黄莺在柳枝上的啼叫,白鹭飞上青天的一声长鸣来形容其文章的“不知所云”。

这样的评语对一个小孩子来说,是很大的打击。但是星云大师并未因这种批评而丧失斗志,只是暗暗地在心里想:“老师不了解我没有关系,总有一天,我会凭借自己的能力让世人了解我。”

几十年后,他不仅为众人所了解,更成为很多人心灵的导师、精神信仰的寄托。

一个真正明智的人必定清楚,若想获得他人的认可与尊敬,必须不断完善自己,站得更高,才能眺望到更远处,而那些处处标榜自己、处处炫耀自己的人,只会成为他人的笑谈。

每一只手都有五根手指,很多事情必须依靠五根手指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它们一直相亲相爱、互敬互助。某一天,五根手指却为了争谁是老大而争吵起来。

大拇指说:“当人们想要表达‘第一’时都会伸出大拇指以示赞美,而且,我排在最前面,所以,当然我最大了!”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所有人在品尝食物时都会经过我,谁见过有人用拇指品尝味道呢?”食指不甘示弱,继续说道:“有时候,我这食指一伸,指向哪个方向,所有人就必须朝向那个方向。所以,当然是我最有用!”

中指不服气地说道:“你们仔细看看,五根手指我最长,我在中间,难道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无名指也很不服气,它不满地说道:“虽然我叫‘无名’,但无名才是真名,在很多人心目中,我都有着无法替代的意义。你看所有结婚的人都会把钻戒戴到无名指上,所以我是珠光宝气的,而且寄托着人生最重要的承诺和情感,所以我才是最重要的!”

四根手指争得不可开交,小拇指却一直不开口,大家都感到很奇怪。大拇指终于沉不住气了,问道:“你为什么不说话呢?”

小拇指说:“我最小,而且位置也在最后,哪里能跟你们比呢?”

大家一听,觉得小拇指能够真正认清自己的位置,有几分难得的自知之明。但这时小拇指又开口了:“我知道自己很渺小,所以努力地向着圣贤靠近。当人们心存谦卑与恭敬,双手合十面对佛祖,是我最靠近圣贤。”

五指尚会争大,社会上争做老大的人更是屡见不鲜。虽然五指试图通过确定“排名”来确定自己老大的位置,但星云大师说,真正的老大,不是用身份的高低、排名的先后去衡量的,而是必须有懂得恭敬别人、包容別人的心量。正如故事中的小拇指,以一颗最虔诚的心向圣贤靠近着,在自我完善与包容他人中赢得了真正的智者的位置。

是什么,能够悄无声息地带走满腹烦恼,让你春风满面、乐观生活?

是什么,能够让你从青涩走向成熟,不断沉稳,独当一面?

是什么,让你的生命在群星璀璨的夜空中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不是其他,正是自己。当年少的轻狂气息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沉淀,睿智、坦荡、包容、大气的你必将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星云开示】

大丈夫争千秋万世的风景,不争一时的风光。

生命自有其韧性,勇敢地经历岁月寒暑的流迁,承受风霜雨露的考验,就能展现苍劲、瑰丽的生命风采。